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表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河床》教学设计(表格式)

定向导学
(2分钟)
这首诗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丰富的意象群。意象群里最核心的意象是什么?其它的意象都
由具体问题引入到诗歌内部,明确具体学习内容及方向。
自主学习
(5分钟)
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试着给它们分类并从任一个角度来鉴赏这首诗里的意象吗?(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布置作业
(1分钟)
7、阅读《汉家寨》,探究两篇文章在意象景观与内在精神上的相同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小文。
在周记本上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在本课的基础上,强化比较阅读的习惯,并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河床
昌耀
意象(大千众象)
修辞与句式 (人称与排比)
课堂反思
这节课在推荐诵读(配乐朗诵)的那一环节,学生们自发地给了掌声;在写作交流部分,学生们也有了掌声。这两环节确实呈现了比较精彩的学生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复习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弄清意象,体悟情感,写作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
(3分钟)
1、课下,老师给大家印发了关于昌耀其人及其作品的补充资料,并要求大家阅读这首诗。现在每小组派一位发言人来说说你们的阅读初感受。(可以在内容、情感及语言等方面引导、归纳)。
小组派一名发言人谈谈阅读感受。
2.明河床是英雄的象征,是先驱者的象征,也是一个文化深厚、沉着自信的民族的象征。它大气沉稳,它自信厚重,它甘于奉献,它众象万千,它创造,它博爱,它富饶,它培育生命,它栽种希望。历经劫难却百折不挠,肩复使命从不忘记。今日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种万众启盼的复兴。潮汛即将到来,潮汛已经到来!
2023年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表(1)

2023年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表(1)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一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语言和文学的本质,形成独立的语言思维方式;•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字的组成、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及修辞手法等;•培养高层次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有效表达个人主张、推理和写出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流变变化和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文化、思想背景;•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发现每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美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其能够终身保持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通过多种形式,包括课堂教学、电子化学习、学科实验、读书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面对未来挑战的综合素养。
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语言运用•语言文化基础与语法规则训练;•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训练;•文章选材、构思、修辞和写作技巧训练。
2.文学欣赏•古代文学选读,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现代文学选读,了解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评析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和艺术技巧;•了解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的演变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下:1.现代化教学技术我们将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来实现高质量教学:•智慧教室设备的应用,如数字白板、电脑、投影仪等;•采用现代化广播、综合线路传输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开展网络授课、在线教研等;2.学科实验学科实验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将采取以下实验项目:•阅读和分析课外文学作品;•组织音、视、物、美、人文类文化活动和体验;•探究文学作品与历史、哲学、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关系。
3.学科研究学科研究是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次教学将采取以下研究项目:•研究关于语言哲学、语用学、形式化语言学、现代修辞学、文学理论、历史文化、跨文化等学术领域的学科问题,以丰富知识结构、深化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定期组织舞台表演、点评学生创作、阅读锻炼、讲座和读书交流等多种学科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第一周
•教学内容:古诗词欣赏
•目标: 了解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朗诵
•作业: 背诵一首古诗词并背诵解释
第二周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作品分析
•目标: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课堂报告
•作业: 选读一篇现代散文,写读后感
第三周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
•目标: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式:文言文鉴赏、课堂练习
•作业: 翻译一篇文言文短文并写读后感
第四周
•教学内容:古代小说导读
•目标: 熟悉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了解其特点和代表作。
•教学方式:讲解、分组讨论
•作业: 阅读一部古代小说,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五周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运用
•目标: 学习修辞手法的常见技巧,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写作练习
•作业: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修饰
第六周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鉴赏
•目标: 了解不同诗体结构及韵律要求,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式:诗歌分析、创作实践
•作业: 创作一首符合古代诗歌形式的诗歌
以上为初步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和进度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新教材的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蓝图(含教学进度表)

新教材的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蓝图(含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 确保学生掌握必修上册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古代诗词赏析
- 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
- 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学习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 阅读并理解古代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阅读
- 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 分析现代散文的主题和观点
- 学习现代散文的背景知识和社会背景
- 阅读并理解现代散文作品,进行评论和写作
第三单元:小说精读
-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叙事手法
-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学习小说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 阅读并理解经典小说作品,进行阅读感悟和写作
第四单元:古代文学名篇选读
- 理解古代文学名篇的传统价值和艺术特点
- 分析古代文学名篇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 学习古代文学名篇的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
- 阅读并理解古代文学名篇作品,进行评价和创作教学进度表
注意:以上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教学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二教材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课题择死?择生?课型新授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题源自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是从“生死抉择"角度切入《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两篇文本,拓展相关人物的材料进行的群文阅读。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回到历史现场”,既是对相应学习情境的界定,又指明学习的策略。
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历史类散文作品时,联系历史背景,回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结合时代因素、作者的思想经历,客观、辩证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以短评的方式阐发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看法。
本课借助多媒体,创设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便捷的智慧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学完《屈原列传》和《苏武传》,前者采取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解读的方式,后者采取学生自读的方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人物传记的方法。
之后教师拓展了文本人物的生平经历及《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天地苍茫一根骨》等现代文阅读,促进学生对司马迁、屈原、苏武、李陵等人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教学背景,本课整合两篇文章,从“生死抉择"这个角度对比不同人的选择,体会司马迁、屈原、苏武等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最后能够对这些历史人物有理有据地评价。
学生情况: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一班学生。
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人物的生死抉择有疑义。
渔父和屈原,多数学生选择了前者;苏武与李陵,多数学生选择了后者。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生生互助,个人展示与小组展示,师生互动,课堂检测,课堂评价。
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事迹与语句的梳理,能够明确人物的选择。
(学科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2.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获得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学科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3.领会司马迁、屈原、苏武等人身上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提升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的教学方案(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在内)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的教学方案(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在内)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掌握必修上册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诗歌赏析
- 研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阅读并分析几首经典的中国古代诗歌
- 练写作简单的诗歌作品
第二单元:小说阅读
- 研究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 阅读并分析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小说
- 练写作简单的小说片段
第三单元:古文阅读
- 研究古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 阅读并分析几篇经典的中国古代文言文
- 练写作简单的古文作品
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
- 研究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 阅读并分析几篇经典的现代文学作品
- 练写作简单的现代文作品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我们针对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进
度表。
通过这样的安排,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让他们在语文研究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1《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题名称《促织》主备人审核人参与备课人员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1.了解作家蒲松龄,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及其文学史地位。
2.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具PPT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集体备课终稿过程二次备课(根据班级学情修订终稿记录)环节一:导入新课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你知道这是评价谁的哪一部作品吗?《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励志联吗?蒲松龄。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文章《促织》。
环节二:学习目标1.参考《高考调研》,归纳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文言实、虚词,能准确翻译1-2段。
环节三:新课讲解任务一知人论世活动一:作者介绍(见《高考调研》)活动二:了解作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活动三:写作背景(见《高考调研》)活动四:解读题目“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
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任务二朗读文本,翻译概括第一段活动一:读准字音①猾黠( ) ②假此科敛丁口( ) ③数家之产( ) 活动二:翻译第一段(积累重点词句)尚:崇尚,爱好。
高三下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表

高三下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表一、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全面准备高考,确保学生取得好成绩。
二、重点工作1. 深入了解学生,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2. 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
3. 提供多种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4. 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具体措施1.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学生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教学。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确保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能得到进步。
2.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组织文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尝试以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 配备多种学习资源,包括课外阅读材料、电子学习资料等,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5. 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素养提高活动,如诗词大会、古文朗读比赛等,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时间安排1. 授课时间:努力确保每个授课内容的有效传达,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 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如文学社、诗会等,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3. 晚自习时间: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五、工作团队1. 与班主任、家长等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学校家庭合作机制。
2. 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实现跨学科教学目标。
六、工作评估定期查阅学生学习档案,进行学习评估和总结,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同时,及时收集学生、班级家长的学习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工作。
七、工作展望在高三下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大局为重、学生为本,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力以赴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提升语文素养,确保学生取得好成绩。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表格)

下片:叙事——言志(答)
【演练三】
3 这首词中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抒发了怎样的感 情,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
明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主宰大地沉浮的 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1 )全班学生分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2 )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 ---精品文档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的语句,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 口述这些意象的内容并体 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多采用的是设问回答 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 自主解决 问题的能力, 同时完成 了能力目标的任务。 落
学生回答:远山、近水、 实了教法。
提问一:诗人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湘江秋景图?
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 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 ---精品文档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四、合作探究与 拓展 【演练一】
1 讨论演练:“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又怎样的含义? 明确:“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采取象征的手法, 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 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 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
袖的认识
2. 回 忆 起 毛 泽 东
相应的诗歌。
阅读资料,观看视频。
在原有的认 知水
思考交流: 诗歌背景意 平上,加强对“诗歌”
义何在?
理性认识。
思考——
诗人所抒发 的内
心情感。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 ---精品文档
三、诗歌鉴赏
1.教师巡视点拨相关字词:熟悉字音(生字:舸 g
教师高一语文工作计划表

教师高一语文工作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操。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
二、教学内容1. 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运用a. 词语的辨析与搭配b. 句子的成分和修辞c. 段落的构成与表达d. 阅读与理解2. 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鉴赏a. 古代文学名著b. 现代文学作品c. 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与分析3. 写作技巧与方法a. 论说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b. 作文评析与修改三、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型教学为主。
2. 结合实际,注重实践。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方面应用。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语文课,每节课45分钟。
2. 每节课均分为课堂讲授、课外阅读、作业布置等环节。
3. 安排每周一次作文点评课,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与指导。
五、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教学计划第一学期1. 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运用- 词语的辨析与搭配- 句子的成分和修辞- 段落的构成与表达- 阅读与理解2. 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与分析- 《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阅读理解与课外阅读要求3.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选题与写作练习第二学期1.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茶馆》、《围城》等- 文学作品分析与讨论2. 诗歌、散文的理解与鉴赏- 名家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学生创作与评析3. 小说的写作与阅读- 小说结构与人物塑造- 选题与写作实践七、教学评价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和课外阅读等。
2. 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成绩评定和个性发展指导。
3. 每学期末进行语文素养评估,为学生制定下学期学习计划提供依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的教育计划书(新教材和教学时间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的教育计划书(新教材和教学时间表)1. 教育目标本教育计划书的目标是通过教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也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2. 教材选择本教育计划书选择使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作为教材。
该教材经过专家评审和广泛使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符合教育要求,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育目标和教材特点,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3.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赏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授课时间:2周3.2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阅读-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现代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授课时间:3周3.3 第三单元:古代散文赏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古代散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授课时间:2周3.4 第四单元:古代小说阅读-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古代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授课时间:3周3.5 第五单元:现代小说阅读-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现代小说,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授课时间:3周4. 教学时间表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制定以下教学时间表:5. 总结通过本教育计划书,我们将按照教育目标,选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作为教材,设计了详细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时间表。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1《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课题《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主备人审核人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论语》,全面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仁”和“礼”“乐”之间的关系,体会“君子”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把握“仁”和“礼”“乐”之间的关系,体会“君子”品格。
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课堂导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时时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叩击我们的心扉。
在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下,我们不断地成长、前行。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聆听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1.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观看视频对孔子有更深入的了解)2.了解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体式有(1)语录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3)叙事体:其中多少具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在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统编版,含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统编版,含教学进度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材统编版)一、教学目标根据材统编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内容,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1. 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3.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4.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包括现代文、古文、诗词等不同类型的文章;2. 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3.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学知识;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辩论、朗诵等。
三、教学进度表以下是对应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教学进度表: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语言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3. 任务驱动法:通过写作训练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自主研究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索,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五、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包括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辅助教材:相关阅读材料、写作指导书籍等;3.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室、网络资源等;4. 课外资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纪录片等。
七、教学总结本教学计划将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掌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统编版,含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统编
版,含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价值观。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诗词的魅力
- 研究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阅读、背诵和赏析古代名篇。
- 研究古代诗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 进行古代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单元:现代文学的魅力
- 研究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阅读、分析和评价现代文学作品。
- 研究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 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动。
第三单元:修辞与表达
- 研究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
- 分析和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进行修辞手法的创作和运用活动。
第四单元:古代散文的魅力
- 研究古代散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阅读、分析和欣赏古代散文作品。
- 研究古代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进行古代散文的创作活动。
教学进度表
以上为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教学进度表。
通过
本教学计划,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他
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
任感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2. 文言文的学习与翻译3. 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4.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深化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小故事或相关背景知识引入新单元的主题。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
4. 实践应用: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或研究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写作作品或研究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其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不足。
4. 同伴评价: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及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的基础教学材料。
2. 多媒体资料:如T、视频等辅助教学的资源。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学术文章等扩展阅读材料。
七、家庭作业与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巩固课堂所学。
2.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文学社团活动或相关竞赛,拓宽学习视野。
教师高一语文工作计划表

教师高一语文工作计划表
9月:
1.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2. 熟悉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
3. 设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10月:
1. 按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 对学生进行课业和学习态度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3. 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4.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掌握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11月:
1. 安排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做好成绩分析。
2.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加强学习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4. 组织写作比赛和朗诵比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12月:
1. 评定学生的期末成绩,及时进行成绩反馈和分析。
2. 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 组织语文学习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 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高。
高一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表

高一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 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
二、课程安排1.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语文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 合理安排语文作业,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3. 定期进行课堂检测和月考,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
三、学习环境1. 营造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语文知识;2.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习设备的完好和教学用具的齐全;3. 维护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2. 结合近期热点事件和学生兴趣点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3. 加强语文阅读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生管理1. 做好学生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2. 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 做好学生奖惩制度,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自身提高1. 注重语文教育的不断学习和更新,关注语文教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2. 和同事进行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3. 加强自身的身心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水平。
七、教育教学改革1.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灵活适应新的教育要求;2. 深入了解现代教学技术和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建议;3. 倡导优秀教学理念和方法,树立现代教师形象,积极引领学生进步和社会发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策划(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策划(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策划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为基础,根据教学进度表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单元一:古代诗词欣赏2. 单元二:现代散文阅读3. 单元三:小说与戏剧欣赏4. 单元四: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解读文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并进行读后感和写作练。
4.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文学作品的演出或影片,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进度表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作业评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和阅读报告等。
3. 测验考试:进行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 辅助教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课件、多媒体资源等。
3. 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额外的阅读和研究。
教学反馈和调整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观察和与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辅导。
参考文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 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和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表格)

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毛泽东诗歌的资料,相互交流.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上片:湘江寒秋图写景——抒情(问)
(3)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
学
重难Βιβλιοθήκη 点教学重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下片:叙事——言志(答)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演练三】
3这首词中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
明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五、小结及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既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要考虑国家的前途。
教学过程(整体的把握诗词的内容——品读诗词的语言和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需要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对整首词的直观接受。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新的课堂上会采用活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会很没有确定性,学生的学习层次很有差距,不能很好的顾及到学生的全面情况
学生读下阕,找出表露青年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的语句,口述容,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提问五:那个字是下片的总领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露出激流勇进,意气风发的革命壮志。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
人民教育
课 题
《沁园春·》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学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1、品味诗词,了解现代诗歌的写作特点。
2、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3、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诗歌阅读能力。
2、领会“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作业:(1)背诵全(2)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相互交流。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业是对课文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得益于课外”。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
上片: 湘江寒秋图 写景——抒情(问)
(远山、近水、飞鹰、游鱼)
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 )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同时
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2.采用设疑方式让学生思考: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淳,气韵酬畅。
下片:叙事——言志(答)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述讨论概况。
【演练三】
3这首词中作为政治家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
明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主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五、小结及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既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要考虑国家的前途。
提问二:诗人“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提问三:“怅寥廓,问苍茫,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合作探究与拓展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1讨论演练:“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又怎样的含义?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3) 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领会诗人主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整体的把握诗词的容——品读诗词的语言和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谈谈对领袖毛主席的认识?你们所知道的他作为诗人的诗歌有哪些?
谈谈自己对领袖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忆起相应的诗歌。
二、背景简介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进行分析;
2)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演练二】
2讨论演练:读课文,然后体会诗人的思路,探究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明确:上片:写景——抒情(问)
(1)用ppt呈现相关背景知识。
(2)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阅读资料,观看视频。
思考交流:诗歌背景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诗歌”理性认识。
思考——
诗人所抒发的心情感。
三、诗歌鉴赏
1.教师巡视点拨相关字词:熟悉字音(生字:舸gě 遒qiú 稠chóu 遏è);
理解词义(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
学生读上片,找出描绘意象的语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口述这些意象的容并体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多采用的是设问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了能力目标的任务。落实了教法。
提问一:诗人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湘江秋景图?
学生回答: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
学生回答: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提问四: 青年的胸怀和壮志主要体现在哪?
明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表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军阀的博大胸怀和勇气。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