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
概述:
水利工程泵站是为了满足农田、城市、工矿等生产生活需求,对自然水源采集、输送、分配、控制及污水收集和排放等作用的综合设施。
因此其设计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设计要点:
1. 选址合理,地势平坦,周围无建筑物和固体废物;
2. 泵站的类型和容量选择要符合实际需要,应根据所需的灌溉水量、管道长度、管道等级和水源类型等条件来确定;
3. 泵站的进出水口要合理设置,进口应考虑自来水厂进水管的位置,出水口应提高管道坡度以利于污水自流;
4. 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泵站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等因素对泵站运行的影响;
5. 泵站的设备的选择一定要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按照其要求设计,并要充分考虑运行维护和更换等问题;
6. 泵站的电气系统、仪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要选择先进、可靠的设备,确保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7. 泵站还需考虑与其他设施的配套,如机房、维修库房等建筑
设计。
这些要点对于水利工程泵站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水利工程泵站的改善和维修也应按照这些原则来进行。
泵站设计

水泵设计计算书一、水泵选型计算:设计条件说明:特征水位(黄海高程):最低枯水位4、51m,常水位5、82m,最高水位7、2m,河岸标高7、8m,水厂水池标高30m。
1、设计流量:Q=1、05×1400=1470m3/h2、设计扬程:水泵站的设计扬程与用户的位置与高度,管路布置及给水系统的工作方式等有关。
Σhd=2、5m则H=Hst+Σhs+Σhd+H安全Σhs=1、0m(粗略假设)。
粗略设计总管路水头损失Σh=Σhs +Σhd= 3、5mH安全为保证水泵长期良好稳定工作而取的安全水头(mH2O)一般取2~3m以内,故取H安全=2、5m。
由此,Σhs+Σhd+H安全=3、5+2、5=7m洪水位时: H=30-7、2+7=29、8m枯水位时:H=30-4、51+7=32、49m常水位时:H=30-5、82+7=31、18m由下图可选水泵型号:300S32 Q=790m3/h H=32m。
电机为110kw,n=1450r/min,型号为Y280S-4,水泵为两用一备。
300S32型双吸离心泵规格与性能:(查资料得)二、水泵机组基础尺寸确定:查水泵说明书的配套电机型号,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查得: 300S32型泵就是不带底座的,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凝土块式基础,其基础计算如下:300S32型双吸离心泵外形尺寸表:1、基础长度L=水泵机组地脚螺孔长度方向间距+(400~500)=1062、5+1200(电动机安装尺寸)+500=2762、5mm 2、基础宽度:B=水泵底角螺孔长度方向间距+(400~500)=450+500=1000mm3、基础高度:H=(2、5~4、0)×(W泵+W电机)/(L×B×γ)=3、5×(709+490)/(1、513×1、380×2400)=0、84m。
设计取1、0m。
所以,混凝土块式基础尺寸为L×B×H=2、8×1、0×1、0。
泵站设计步骤范文

泵站设计步骤范文泵站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在各种环境和需求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泵站设计步骤的详细解释:1.需求评估和数据收集:首先,需要对泵站的需求进行评估和数据收集。
这包括对水流量、压力、温度、水质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用户对泵站性能和功能的具体要求。
2.选择合适的泵和设备:根据数据收集的结果,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泵和设备。
这包括确定所需泵的类型(如离心泵、容积泵等)、功率、材质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如变频器、自动控制系统等。
3.确定管道和配管系统:根据泵站的位置和周围环境条件,需确定合适的管道和配管系统。
这包括确定管道的直径、长度、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布局和支撑结构,以确保流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流动。
4.进行水力计算和泵头计算:水力计算是泵站设计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涉及到确定所需的总扬程、泵头和压力损失等参数。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确保泵站在运行时能够满足需求。
5.进行结构设计和选址:结构设计和选址是泵站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结构设计涉及到泵房的建筑设计、设备布置和安装等。
选址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质和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泵站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6.进行电气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电气设计是泵站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这包括对电气功率、电缆布线、开关设备等进行详细设计。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确保泵站的正常控制和监测。
7.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评估:在泵站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评估。
安全评估包括对泵站的各种风险和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评估。
环境评估涉及到对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8.进行施工和验收:完成泵站的设计后,需要进行施工和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工作。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泵站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测试和检查,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9.进行运行和维护:泵站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
泵站设计

泵站设计1、泵站等级划分:根据泵站的特点和已建泵站的实际状况,参考历史习惯的分等情况,将泵站及其建筑物划分为五等5 级。
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指系统合计值。
特别重要、且供水规模比较大,如城市或工矿供水泵站,可定为Ⅰ等泵站;重要的乡镇供水泵站,一般可定为Ⅲ等泵站。
建筑物的级别主要是为了确定防洪标准、安全加高和各种安全系数等(对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规定由单站的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等分等指标分别确定其建筑物级别,以体现联合体中不同泵站的作用和重要性,对其中影响整个系统效益发挥的泵站,按系统中单站的高等别确定建筑物级别)。
2、泵站主要设计参数:①防洪标准②设计流量工矿区工业供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用户(供水对象)提出的供水量要求和用水主管部门的水量分配计划等确定,生活供水泵站的设计流量一般可由用水主管部门确定。
设计流量的计算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3、特征水位:1 防洪水位:按防洪标准分析确定。
2 设计水位:(供水站进水池水位)从河流、湖泊或水库取水时,取水源保证率为95%~97%的日平均或旬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水位;沿海取水时,按供水期多年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的平均值确定。
3 最高运行水位:从河流、湖泊、沿海取水时,取重现期10 年~20 年一遇洪水的日平均水位;从水库取水时,根据水库调蓄性能论证确定;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位。
4 最低运行水位:从河流、湖泊、水库、沿海取水时,取水源保证率为97%~99%的最低日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单泵流量时的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泵站,其最低运行水位取水源保证率为97%~99%的日最低潮水位。
5 平均水位:从河流、湖泊、沿海或水库取水时,取多年日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平均流量时的水位。
6 上述水位均应扣除从取水口至进水池的水力损失。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方案一、需求背景近年来,我国不仅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而且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水利工程泵站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泵站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选择离灌溉区和供水区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减少输送距离和输送损失。
2. 地质条件:选址应避开地震带、滑坡区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3. 交通条件:选址应尽量靠近公路和铁路,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
4. 水资源条件:选址应在水资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泵站的正常供水功能。
三、泵站规模确定泵站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流量和扬程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具体的规模确定步骤如下:1. 计算用水量:根据灌溉区或供水区的实际用水量、就地用水量等数据,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测,来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
2. 计算扬程:根据选址地区的地势高差、输送距离等因素,计算出泵站所需的扬程。
3. 选择泵机类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来选择合适的泵机类型,包括离心泵、混流泵等。
4. 备用设计:为了确保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备用泵机和备用电源等。
四、泵站设计布局泵站设计布局应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1. 机房区域:包括泵机、电机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应合理安排机房空间和设备摆放位置,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
2. 储水区域:包括储水池或水箱等,用于储存水源,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储水容量。
3. 输水管道:根据输送距离、地势高差和流量大小等因素,合理设计管道的布局和直径尺寸,以减少压力和损失。
4. 控制系统:包括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应合理布局在机房区域,以实现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五、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泵房安全:采取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等措施,确保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2.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泵站设计

第四章泵站设计一、水泵的选择(一)泵的设计原则:1.在满足最大工况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2.合理的利用各水泵的高效率段;3.尽可能选用同型号泵,使型号整齐,互为备用;4.尽量选用大泵,但也应该按实际情况考虑大小兼顾,灵活调配;5.∑h值变化大,则可选不同型号泵搭配运行;6.保证吸水条件,照顾基础平行,减少泵站埋深;7.考虑必要的备用机组;8.进行消防用水时的校核;9.考虑泵站的发展,实行近远期相结合;10.尽量选用当地成批生产的水泵型号。
(二)经计算选泵:1.经排水设计得:Q=L/s,选取L/s。
2.选择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合建成矩形泵站,选4台水泵(一台备用);每台水泵容量为/3=L/s;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6min的容量:W=×6×60/1000=m3,有效水深H=2m,集水池面积F=㎡1.选泵前扬程估算(1)首先确定集水池最低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高差:H0=102-(-0.1-2)=m(2)总运水管线水头损失,总出水管Q=366L/s,v=1.86m/s,D=500铸铁管i=9.16‰设总出水管管中心埋深1.5m,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30%泵站外管线水头损失为:[100+(102-97+1.5)]×9.16/1000=1.28mH=9.25+1.28+1.5+1=13.03m≈13.0m查手册11得:选用KWP K300-720型水泵,每台泵Q=122L/s,H=14.2m三、校核a.吸水管路每根吸水管Q=122L/s,D=350mm,V=1.22m/s,i=6.07‰根据图示直管长度3.3m,D300mm 90°弯头1个(ξ=0.78)D300mm 阀门1个(ξ=0.07)D300×D200mm 渐缩管(ξ=0.19)喇叭口(ξ=0.1)沿程损失:3.4×6.07/1000=0.021m局部损失:(0.78+0.07+0.1)×1.222/2g+0.19×2.752/2g=0.145m吸水管总水头损失:0.021+0.145=0.166m=0.17mb.压水管路A-B段:D300mm v=1.67m/s i=14‰D200×D300 渐扩管(ξ=0.16)D300mm 阀门(ξ=0.07)D300→D500mm 变径90°弯头(ξ=0.78)止回阀(ξ=3.5)局部损失0.16×3.762/2g+(0.07+0.78+3.5)×1.672/2g=0.73m沿程损失3.2×14/1000=0.045mB-C段:两个变径三通: ξ=1.51个等径丁字管: ξ=3.0DN500 90°弯头ξ=0.96总水头损失=(1.5×2+3.0+0.96)×1.862/2g=1.23mH=9.25+0.17+0.78+1.23=11.50m设增加安全水头1m,故H`=H+1=12.50m故选择的泵是合适的.四、泵房的平面布置:本设计采用横向排列的水泵。
泵站典型设计

泵站典型设计泵站是指用于抽水、输送水、提升水位及调节水压的设施,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工程中。
泵站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可靠、经济的灌溉运作。
本文将对泵站的典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址与布局设计泵站的选址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地下水位较低、交通便利。
同时,在选址过程中应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性。
布局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设备的布置:包括泵机、水源和出水渠等设施的布置。
2.工作区域划分:分为运行区、维修区和办公区等。
3.道路和通道:设计合理的道路和通道,方便设备的运输和维修。
二、水源设计水源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质、水量和水源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水源时,需要进行水质分析和水量测算,确定水源的适宜性。
同时,要考虑保护水源的环境和周围的生态系统。
三、设备选型与安装设计1.泵机选型:根据灌溉面积和水量需求选择适当的泵机,确保其运行稳定、效率高。
2.泵机安装设计:泵机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防震、防水、易于维修和检修。
3.输水管道设计:确保输水管道的保水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流量损失。
四、电力系统设计泵站的电力系统设计应包括供电线路、变压器、电缆和开关设备等。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考虑供电可靠性、电力负荷和节约能源等因素。
五、控制系统设计泵站的控制系统设计应确保泵机的启停控制、压力调节和报警功能的正常运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泵机的自动启停和压力调节。
2.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互联网或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对泵站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六、安全与维护设计泵站的安全与维护设计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设施设计:包括防火、防爆、防塌等安全设施的设置。
2.维护通道设计:提供方便、安全的通道,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3.定期维护计划:制定定期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总结:泵站典型设计应从选址与布局设计、水源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设计、电力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安全与维护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1.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年提水量为3000万方,取水地点为村东取沙场附近,水面为117.864m,取水口附近河道纵坡较缓,在0.05%左右,供水用户厂区地面高程149.812m,二期电厂现状地表为153.0m,另外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前池设计水位135.25m,最高水位135.75m,前池底板高程131.5m。
2.工程总体布置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和业主交换意见初步确定在村东取沙场附近建造一级泵站,经泵站加压输水至新村西北,铁路以南地势在160m 以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一17万方的蓄水池(满足厂区两天用水量)。
蓄水池可以敷设管道自流到二期电厂,另外可以敷设管道到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进水池,作为电厂供水泵站的备用水源。
3.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泵站装机容量900kW(不含备用机组,含备用机组1200kW),提水流量1.O5 m3/s,属于Ⅳ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和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
泵站属临河泵站,且处于沁河之中,以受上游水库运用影响为主。
4.泵站设计4.1泵站形式选定由于泵站取水水位根据不同季节水位变幅较大,适合的泵站形式主要有竖井式泵站,可以保证水泵在干燥环境下运行,以及浮船式泵站,根据河道水位自动升降浮船。
现场查勘发现枯水期沁河水位较浅,不利于浮船布置。
从而本次方案按照竖井式泵站设计。
由于没有地质资料,不易判断地基承载力大小,仅地基以上部分井筒内径13m,外径15—16m,壁厚1—1.5m,底板厚2.0m。
根据泵站位置防洪水位确定泵站顶部高程,通过工作桥把大堤与泵站连接起来。
水泵泵房前面设20xxm3的蓄水池便于水泵取水。
电源根据现有电网情况给电力部门协调解决。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一种重要的给水和集水设施,主要用于将水从低位向高位输送,将降雨、河流、湖泊中收集到的水资源有序地加以引入,对防洪、改善水质、发展水利等给水工程和水环境改造工程提供重要的输水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泵站设计规范必不可少,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泵站设计规范,严格控制泵站的设计建设、改造和运行。
二、泵站设计的原则1、结构原则:依据不同水源来源、调水路线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泵站可采用立式泵站或背压式泵站等形式;2、投资原则:泵站设计时,除确保安全、可靠性和节能性外,投资成本应以保证设计功能及其有效性为目的;3、安全原则:泵站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运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以保证泵站安全和可靠运行为原则;4、节能原则: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泵站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尽量减少集水和输水管线的损耗,减少能源消耗;5、材料原则:泵站建设应采用适合水源条件、服务对象条件、经济条件及当地环境条件的建设材料及设备,满足设计要求及服务对象的要求。
三、泵站设计的四个方面1、水源和水质处理:泵站依靠水源来源,应根据水源来源、水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2、水位调节装置:为了调节输水量和压力,控制泵站实际运行情况,可采用平衡声门、定量调节器等水位流量调节装置;3、自动化控制:开发、改造和运行的控制,可安装自动控制设备,将仪表、报警器、保护器、控制器等设备结合起来,实现自动控制;4、安全防护:为了保障泵站的安全运行,可采用电气安全防护、机械安全防护和建筑安全防护等措施。
四、泵站设计规范1、设计规范: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程,进行泵站设计,满足设计功能及服务对象的要求;2、性能要求:泵站应具备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工作特性,能够以低成本运行,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3、施工规范:依据设计施工文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严格管控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4、材料要求:确定选用的材料,要求满足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坚持先期检验,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稳定可靠;5、调试规范:要确保调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调试应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完成调试后,应及时停止调试,保护泵站及其设备的完整性。
排水泵站的设计

作用
阻挡粗大 物质,保 护水泵
位置
进水池污 水入口处
参数
格栅 清渣方式
栅面与水面成60°~ 70°角,过栅流速0.6~ 1.0m/s,栅间空隙10~ 90mm(随水泵类型和大 小而定)
人工、机械, 目前一般采用 机械格栅
吸水管
每台泵布置单独旳吸水管,力 求短而直,以减小阻力损失
安装要求
吸水口设置喇叭口
轴流泵和混流泵
水
泵
设计流量
入流管道流量旳120%
旳 选
选型要求
满足最大设计流量旳要求, 同步考虑雨水径流量旳宜少于2~3台,最佳选 用同一型号,可不设备用泵
合流泵站
另需装设小流量离心式污水泵 或小型旳轴流泵,以节省电能
进水池旳设计
调整池:雨水管 道旳断面一般很 大,敷设坡度较 小,故将管道本 身作为备用调整 池来利用
组合
便于安排设备, 需开挖法施工
对土质要求低, 可采用沉井法 施工
地下部分圆形, 地上部分矩形, 合用于小型泵站
5.3 雨水泵站旳设计
雨水旳地面径流量很大,雨水泵站旳 基建费用很高,使用率往往很低,只有当 地势平坦、管路较长或出水河道水位很高 时,才考虑设置雨水泵站。
雨水泵特点
出水量大扬程小
雨
雨水泵选择
需要提升旳管段,并距排放水体较近,低洼处等
5.2 污水泵站旳设计
污水泵站是排水系统中旳主要构筑物
排水泵站设计中要处理旳问题
泵组旳选择 进水池容积计算拟定 泵站旳建筑形式及泵组与管道旳布置 起重设备旳选择和布置 电器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旳选择
施工措施确实定 泵站旳建筑与构造设计
污水泵旳选择
根据最大时、平均 时、最小时流量及相应 旳全扬程,按照水泵旳 特征曲线选择水泵,要 求选用旳水泵在以上多 种情况下能高效运转。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指建设在水源处的水泵机房,其作用是将流动的水抽取出来,在高点提升水平后,抽取到水渠,以满足用水需求。
泵站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因此设计规范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计量装置1、控制电气设备:泵站内应设置适当的控制电气设备,以控制泵站内设备的运行。
2、计量仪表:泵站内均应设置适当的计量仪表,包括流量计、扬程表、泵性能表、液位计等,以监控水的进出情况。
3、自动控制仪表:泵站内设置自动控制仪表,通过调整水流量和压力来进行泵的控制和管理。
二、泵的选择1、选择合适的泵:在选择泵时,需要根据泵站的水质和水量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泵种类,以便保证泵的性能和节能。
2、调整转速及改变方向:在选择泵时,要根据泵站的水流量和压力,来改变泵的转速和变向,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三、泵站结构1、建筑结构:泵站的建筑结构要能抵抗环境的冲击,水污染和侵蚀,以及内部的流体振动,保证泵站的质量和安全。
2、管路设计:管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其适当的截面积,严格按照泵站的供水要求,来确定管路型号,并考虑管路的清洁和供水的稳定性。
3、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要能承受泵系统和泵站结构上的负荷,以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
四、操作控制1、操作人员:泵站内应设置足够多的操作人员,以检查和维护泵站,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2、操作程序:操作者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泵站,并及时的记录下操作的数据和记录,以检查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安全系统:泵站内应设置适当的安全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发生的异常状况,以及在泵站开启运行时,提醒操作者需要重视的安全因素。
通过以上设计规范,可以使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有效,从而满足用水的需求。
泵站的设计是大型供水系统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供水效率的提高,因而必须要求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规范的合理性不仅决定了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把水从消耗航道向储藏的水库输送的重要设备,它的设计规范是水利行业建设运用的重要依据。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泵站设计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对目前国家常用的泵站设计规范进行汇总和分析,以帮助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泵站设计标准,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水电设计。
一、泵站基本设计准则1.头、流量和扬程的设定:水头应满足设计需要,流量应设计成能满足建设要求的尺寸,扬程的设定必须与设计的水头相一致。
2.站的布局:泵站应按照设计要求,将建设中的设备正确布置,以确保泵站正确运行。
3.头损失:水头损失和机械损失必须在设计阶段进行适当计算,以确保泵站能够正常运行。
4.泵和电机的选型:水泵和电机应根据设计规模和水量选型,并考虑实际使用条件,确保高效率和可靠性。
二、泵站施工质量控制1.泵和电机的安装:水泵和电机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机械密封的完美性,并不会出现泄漏的现象。
2.备的控制:泵站设备的控制系统必须正确安装,并在操作中正确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备的漏水检查:泵站设备的漏水检查要求必须完善,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气设备可靠性: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并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泵站运行管理1.带的配件:泵站应随时准备好维修和检修等配件,以便及时响应维护服务要求。
2.行和维护:泵站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机械、电气和水泵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范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4.站安全设施:泵站应设置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泵站的设计规范是泵站建设的重要依据,只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设计,安装和管理泵站,才能确保泵站的安全、经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
泵站典型设计

泵站典型设计泵站是灌溉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其设计直接关系到灌溉效果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泵站典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
泵站的典型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泵站的选址:泵站应选在水源地和用水地之间,便于水的抽取和供给。
同时,还要满足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的要求。
2.泵站的规模:泵站的规模应根据灌溉面积、用水量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略大于用水峰值,以保证灌溉效果。
此外,还要考虑不同季节的用水量变化情况。
3.泵站的选型:根据泵站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泵型。
一般常用的泵有离心泵、轴流泵等。
离心泵适用于扬程较高、流量小的情况,轴流泵适用于扬程较低、流量大的情况。
4.泵站的配置:根据泵站的规模和要求,合理配置泵、电机、控制设备等设施。
确保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灌溉效率。
5.泵站运行方式:根据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其运行方式。
一般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手动方式需要人工操作,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泵站;自动方式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的泵站。
6.泵站的节能设计:考虑使用高效节能的泵和电机,合理设置节能装置,降低泵站运行的能耗。
同时,根据用水量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泵的运行工况,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流量。
7.泵站的安全设计:根据泵站运行的特点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和保护措施。
如设置液压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过温保护装置等,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8.泵站的维护:考虑泵站的方便维护和管理,合理设置设备的检修门和通道,便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以上是泵站典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泵站的效率和可靠性,为灌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是指在泵站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从结构设计、设备选择、安全保障、维护要求等方面介绍泵站设计规范。
首先,在泵站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泵站的布局和建筑物的设计。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建筑物的设计要满足工艺设备的要求,包括泵房、发电室、仪表室等。
此外,泵站的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泵站的稳定性和防渗漏性能。
在设备选择方面,应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水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泵和配套设备。
泵的选型应考虑泵站的流量、扬程、运行状态等参数,并选择具有高效、可靠性能的泵。
同时,辅助设备如管道、阀门、仪表等的选择也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匹配性和运行安全性。
在安全保障方面,泵站设计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中要保证泵站设备和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因地震、风险、洪水等外力因素导致设备的损坏和泄漏。
此外,还要考虑到防火、防爆等安全问题,加强设备和结构的防护措施。
在维护要求方面,泵站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易维护性。
合理的设备布局、通道设置和维护空间能够方便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此外,在泵站的设计中应考虑设备的耐用性和易损件的检修和更换难易程度,以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总之,泵站设计规范是确保泵站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能够满足安全、可靠、经济、易维护等要求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设计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以确保泵站的运行效果和维护成本的控制。
同时,设计人员还应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指在输送介质(水、油、气、污水等)过程中,低水头、低压力的介质转变为高水头、高压力介质的设备组装场所,以达到输送介质的目的。
站设计是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泵站设计手册,照使用规范和国家有关标准,泵站进行技术计算、设计和绘制的过程。
一、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设计要求,在正常运行及允许超载的情况下,泵站运行时安全可靠,不会出现设备故障,介质泄露,介质污染或危害人身健康,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2、经济合理:站设计要求,在保证设备的安全要求平衡的前提下,控制投资的成本,减少损失,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行的费用,从而使工程经济适用。
3、环保可行:设计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满足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二、泵站设计的准备工作1、调研工作:首先要对项目所处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质构造、地表地面水位线、建筑与设备等情况进行调研。
2、泵站设计方案:根据调研情况,确定泵站设计方案,包括管网、泵开关等设备组成,并确定泵的型号、流量、压力、功率、排量及控制等参数。
3、泵站设计布置图: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泵站布置图,确定泵式、泵组位置、容器的规模、容器布置及内部设备的摆放位置,设计出具体的泵站高程及控制层次等要素。
4、泵站泵及管道计算:根据设计方案,利用工程水文数据,计算泵、泵叶片和管道外径、厚度,管道压力损失,计算出适宜的设计参数,并结合实际使用条件确定最佳的技术参数等。
三、泵站设计的施工准备1、施工图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经过审批和审定,准备施工图,并准备质量检查报表及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各种资料及文件。
2、施工材料准备:确定施工所需材料,如管材、螺栓螺母、泵、泵开关、料筒、控制箱等,按照规定订购,以确保施工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3、安全生产防护:在施工前,必须对周边社会环境、施工现场以及设备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四、泵站设计的运行管理1、泵站运行及维护:泵站的运行及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泵组的保护,液体的检测等。
泵站设计原则

泵站设计原则
泵站设计的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性:泵站的设计应满足其预期的功能要求,如供水、排水、灌溉等。
2. 可靠性:确保泵站的稳定运行,具备冗余和备份系统,以应对可能的故障。
3.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4. 可维护性:设计应便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易于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5. 安全性:保障泵站操作人员的安全,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6. 适应性:考虑到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泵站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7. 环境友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8. 美观性:在可能的情况下,使泵站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具有较好的外观。
9. 合规性: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泵站的设计和建设合法合规。
这些原则在泵站设计中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并平衡各种因素,以设计出一个高效、可靠、经济且环保的泵站。
具体的设计细节将根据泵站的具体用途、规模和场地条件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泵站设计标准

泵站设计标准
泵站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多学科知识实现的。
按照设计的要求,应
考虑安全、经济、可靠性、维护性和舒适性等因素,以下是泵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1)安全施工:泵站在建造时应该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
强安全防护,保证施工安全可靠。
(2)建筑设计:应采用比较经济的建筑材料,以确保泵站的使用寿命;泵站的布置
应处于高而宽的地形,确保管道能全面流出;加强泵站建筑物的强度,特别要注意控制水
平拉应力;在进口入口管道部位,安装有效的穿墙及隔火墙结构;排放管道应设置可折叠
式滑行法兰。
(3)供水系统设计:水源多样化,根据经济和可行性选择合理的水源;应考虑水压、水温等水质参数,以确保泵的可靠运行;可以考虑采用组合供水系统,确保泵的可靠性;
泵的安装位置应采用抗震落物设计;应保证可以进行方便的清洗、维护和维修等工作。
(4)传动系统设计:应根据泵性能参数及实际应用要求,选择合理的传动方式;应
根据泵的安装形式,及泵的结构布置来挑选传动设备;传动设备的电气控制程序要切实稳定,以确保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5)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需采用智能功能,可及时调节、检测和报警;泵的控
制系统应考虑抗噪声、抗振动、抗护层老化和防水等措施;泵的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技术
规范,值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及完整性。
(6)其他方面:要注意泵站的防腐蚀措施,安装管道应到损伤及局部探伤,以保证
泵站的整体性及可靠性;要提出水冷站的构成模型及性能参数,以便维护及维修;必要时
采取防冻措施,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泵站是指将用于实现水力输送的设备和结构安置在一个地点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它完成了水源到用户的联结,是水力输送装置的基础设施。
泵站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大气环境、水质、桥梁、建筑等相关的规范,确保设计质量,有效满足水力输送的需要。
为此,必须要规范泵站的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质量。
一、水源调查与评估泵站设计的第一步是要进行水源调查与评估,以便确定泵站的水源条件,符合各种重要水源资源要求。
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水源调查与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水源,以确保泵站设计的可行性。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泵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考虑结构的力学性能、施工难度等因素,并结合水源条件确定结构类型、形式及其性能,使泵站结构设计符合土力学、水力学和结构力学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泵站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泵站设计的关键要求和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设备选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泵站的平衡性和运行稳定性,设备的能源计算,以及泵站实际负荷的大小和动态变化,进行充分的计算分析,确定泵站设备类型和参数,以及所需的控制设备等。
四、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用于管理、监控和运行泵站的重要设备,是泵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运行条件、操作需求和维护保养等因素,确保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监视和报警等功能。
五、技术方案根据水源条件、设备参数和控制系统因素等,编写技术方案,包括泵站设备的总体布置图、水力联接图等。
技术方案要经过正确的计算分析,结合当地的水力环境和技术水平,合理地选择设备类型和参数,确保泵站的设计和建设满足用户的要求。
六、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泵站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一定要强调安全问题,防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应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以上就是关于泵站设计规范的讨论,在泵站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述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泵站的合理性和质量,保证水力输送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箱的设计1.作用油箱在液压系统中具有存储液压油、散发油液热量、逸出空气、沉淀杂质和安装元件的作用。
2.种类整体式:是指在机器的构件内形成的油箱,如机床的床身。
两用式:是指与机器的其它目的的公用油箱,如兼做淬火作用。
独立式:最广泛的油箱。
3.容积确定(1)油箱的容积=k×泵的额定流量低压系统k=2-4,中压系统k=5-7,高压系统k=10-12(2)油液占油箱容积:80-90%,并进行温升验算(3)油箱尺寸的确定:可以参考标准油箱的外形尺寸(表1)。
卧、立式泵组,油箱扁而矮,用于小功率;旁置式泵组,油箱窄而高,用于大功率。
油箱容量/LL1b1h L2b2 d侧壁最小厚度油液深度40 415 290410215 21014 334563 508 365 308 285350100 633 460 393 360160 810 590 570 490 340250 1010 690430770 59036540015147351274635630 94552084522 5450800201490017748801000 1065550965 475 1250 1335 1235 470(4)油箱壁材料油箱壁材料:Q235A,焊接。
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σs=235MPa,质量等级B。
质量等级A:不冲击,B:常温冲击,C:0度冲击,D:-20度冲击(5)技术要求:1)油箱内需彻底清洗切屑、毛刺和氧化皮等。
2)内表面进行喷丸处理3)内涂40μm的环氧底漆4.油箱附件(1)角铁用等边角钢,L30×30×3,L30×30×,4,L,25×25×3,L40×40×3/4/5均可。
材料Q235B,焊接。
(2)清洗窗清洗窗可以清洗油箱的所有内表面,在油箱侧壁上焊接一个法兰,并加装一个密封件和盖板,用紧固件连接。
其中盖板应能由一个人拆装,尺寸参考表2。
盖板可用HT200,盖板与法兰之间也可用1.5-2mm的耐油密封垫进行密封。
表2 清洗窗法兰盖板参考尺寸(mm)油箱容量/L d1 d2 d3 d4 d5 螺钉40、63、100、160、250、400 250 305 270 350 325 4-M12×1.75630、800、1000、1250 385 430 395 475 450 6-M12×1.75(3)吊耳应在油箱四角的箱壁上方焊接吊耳,主要作用是方便搬运,一般用35号钢。
尺寸参考表3、表4。
表3吊耳参考尺寸(mm)D d L l K c R每吊耳起重量/吨0.7 36 26 20 10 5 1 61.7 55 40 33 16 6 2 103.9 80 55 48 23 9 2 167.4 100 70 62 30 12 3 2011.2 120 80 80 38 15 4 25H h L l K b R每吊耳起重量/吨1.6 80 20 50 20 4 8 103.3 120 25 60 25 5 10 205.4 145 30 75 32 7 12 257.8 178 35 90 38 8 14 2010.3 210 40 105 45 9 16 35(4应安装在靠近空气滤清器一侧,便于观察液面高度。
液位计的下刻度应比吸油过滤器上缘高出75mm,以防吸入空气,液位计的上刻度应能表示液面的高度。
液位计可带有温度计。
也可以按下面方法选:油箱中油液一般不超过油箱高度的80%,该高度应在液位计的2/3~3/4处;油箱中油液的最低高度一般不低于吸油滤油器的上表面,该高度应在液位计的1/3处,据此可以选择液位计型号。
(5)油箱底焊接件,一般向放油塞和清洗窗一侧倾斜,倾斜坡度为1:25或1:20,可以使沉淀物聚集到油箱的最低点。
(6)放油塞应放在油箱最底部,一般应≥M18*1.5,以方便油箱清洗和油液更换。
一般放在清洗窗一侧。
(7)油箱底脚为了便于油液温度散发,应把油箱架起来,油箱底至少离开地面150mm。
支脚可以单独加工后焊接在油箱底部边缘,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油箱二侧壁高度,弯曲后作为油箱底脚,支脚上可以有底脚螺钉用的固定孔。
(8)隔板用于将吸油与回油口分开,是油液降温、沉淀杂质。
一般隔板高度不低于液面高度的2/3。
一般在油箱中油液超过100L时设置隔板。
5.油箱盖油箱盖可以是可拆卸的或焊接在油箱上不可拆卸。
油箱盖上安装泵组时,钢板厚度为侧壁厚度的2-4倍,油箱盖要可靠密封,防止杂物进入油箱内,多用1.5-2mm的耐油密封垫进行密封。
泵组的设计1.泵轴与电机轴的连接间接驱动式:通过齿轮、链传动等,如汽车动力转向系统。
液压系统中很少用。
直接驱动式:有联轴器或花键链接,液压系统多用联轴器连接。
(1)联轴器连接用带非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可以允许泵和电机轴线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或偏斜,如梅花形弹性联轴器、芯型弹性联轴器等。
(2)联轴器的选用扭矩大小:可以计算得到,需满足要求外形尺寸:最大径向和轴向尺寸必须在设备允许空间之内,方便拆卸,易维护。
轴孔匹配:端面间隙:两侧联轴器的间隙参考表6。
表6 联轴器的间隙参考表(mm)联轴器最大外径90-150170-220275-320340-490560-610670 770 850 880间隙≥ 2 2.5 3 4 5 6 7 8 9图1 芯型弹性联轴器2.电机与泵的连接形式(1)法兰式液压泵安装在法兰上,法兰再与带法兰盘的电动机相连接,电动机与液压泵依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同轴度。
该结构装拆方便。
如图2所示。
电机为B5连接形式,同轴度靠法兰保证。
(2)支架式液压泵直接装在支架的止口里,然后依靠支架的底面与底板连接,再与带底座的电动机相连。
该结构对于保证同轴度较困难,为了防止安装误差产生振动,常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
如图2所示。
电机为B3连接形式,不易保证同轴度。
(3)法兰支架式电动机与液压泵先以法兰连接,法兰再与支架连接,最后支架再装在底板上。
该结构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
电机为B35连接形式,同轴度靠法兰保证。
为了增加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连接刚性,避免产生共振,一般可以把液压泵和电动机先装在刚性较好的底板上,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底板加垫再装到油箱盖上。
图2电机与泵的安装形式图支架的形式较多,图3仅供参考。
a.钟形罩b.角形支架图3 支架形式一图4 支架形式二3.液压泵装置的安装方式液压泵装置包括液压泵、电动机和联轴器等,其安装方式分为卧式、立式及旁置式,见图2。
(1)卧式液压泵装置安装在油箱外面且在油箱盖上面,其轴线与油箱上表面平行。
该方式安装、维护方便,散热条件好,但有时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不易保证。
如图6-61所示。
(2)立式液压泵装置的轴线与油箱上表面垂直,液压泵和与之相连的油管及吸油滤油器、联轴器等放置在油箱内,并部分浸入油液内,电动机安装在油箱外面且在油箱盖上面。
该方式结构紧凑、美观,吸油条件好,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易保证,泄漏油可直接流回油箱,但安装、维护不方便,散热条件差。
如图6-60所示。
(3)旁置式液压泵装置安装在油箱侧面的地上,紧邻油箱,液压泵通过油箱侧壁的孔道进行吸油,其安装位置低于油箱内油液的液面,一般可以把液压泵和电动机先装在刚性较好的底板上,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底板加垫再装到地面的装置上。
该方式液压泵吸油条件好,安装、维护方便,散热条件好,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功率较大的液压泵装置。
阀组设计液压元件一般有两种连接形式,即管式和板式连接。
管式连接是通过油管和管接头实现元件之间的连接,此方式所用液压元件越多,连接的管件越多,结构越复杂,压力损失越多,维护和装拆越困难,所以一般用于结构简单的系统。
板式连接是将元件用螺钉规则地固定安装在一块液压阀块的各个面上,元件之间的由阀块上的孔道沟通,此方式维护和装拆方便,压力损失小,外形美观,消除了因油管和接头引起的泄漏、振动和噪声。
阀块体是用于安装选定的各类液压元件,并加工有要求的油路孔道,以组成具有预定液压控制功能的金属块体,简称阀块。
阀块是安装各种液压元件,并且能在其内按照已有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要求,实现各元件间油路连通的复杂功能块。
阀块可用铸铁、碳钢、不锈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可分为液压阀块、集成块和叠加阀阀块。
将一个液压系统中的全部元件合理地布置在一个液压阀块上,其标准化程度较差,互换性不好,结构不够紧凑,设计制造加工困难。
将一个液压系统中的全部元件分别布置在几个液压集成块上,再把各阀块按设计规律装配成一个液压集成回路,其标准化、系列化程度较高,互换性好,结构合理,性能可靠。
叠加阀阀块是将叠加阀直接叠加在其上,阀块的结构更为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无管件连接。
1、液压阀块液压阀块是板式连接液压元件的固定安装板,具有结构紧凑,维护、安装、调整和更换液压元件方便等特点。
(1)阀块结构1)用螺钉将板式液压元件安装在阀块的上面或其他各个侧面(一般保持底面或某个面为安装阀块的固定面),阀与阀之间、阀与外界之间的连接孔道均在阀块上实现,各孔之间按照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要求,在阀块内部钻纵向、横向孔道,在孔口开有螺纹,用来安装管接头并接管。
2)结构相同的阀块应设计成可互换的通用阀块,不同结构的阀块可设计成专用阀块;3)油管与阀块连接用的管接头一般采用米制细牙螺纹或英制管螺纹;4)阀块上面用来固定液压元件,为保证密封,其表面粗糙度值一般为Ra0.8μm,其他非安装元件的加工面和孔道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6.3~12.5μm。
(2)阀块的设计1)分析液压系统,确定阀块个数为了避免孔道过长、过多而不利用加工,一个阀块上安装元件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阀块长度不超过400mm;若元件数量较多时,则需要分解;同一个液压回路的元件应布置在同一个阀块上,尽量减少连接管道;2)液压元件的布置液压元件的布置的原则是使工艺孔最少,工艺孔非油口,是将两个需要连接的油口接通的辅助孔道;液压阀阀芯应处于水平方向,防止阀芯因自重影响液压阀的灵敏度,尤其是换向阀一定要水平布置;元件之间的距离应为5~10mm,换向阀上的电磁铁、压力阀的先导阀及压力表等可以适当伸出阀口的轮廓线之外,以减少阀口的尺寸;阀块上孔的位置要与液压元件的孔完全对应。
尽可能将与主压力油路相通的各元件油口沿同一坐标轴线布置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可用一个横向工艺孔将它们连接起来,减少工艺孔数量;压力表开关应布置在最上方,以方便观测;若需要将压力表开关布置在元件之间,则应预留足够的压力表空间。
3)确定油口位置及尺寸元件布置好后,阀块上面孔的数量也确定,其孔数等于各元件孔数之和,阀块上面孔的直径应等于元件油口直径,连接阀的螺钉孔直径应为螺孔内径,螺钉孔深一般在12mm之内如果元件数量不多,应尽可能将压力油孔道和回油孔道布置在同一层,以减少阀块的厚度;如果元件数量较多造成内部孔道多且互相交叉,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减少工艺孔,进油管与回油管尽量不放在同一层,以免两者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