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麻雀》及答案
麻雀练习题答案语文
![麻雀练习题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d392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8.png)
麻雀练习题答案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麻雀”意思最接近的词是()A. 鸽子B. 燕子C. 鹦鹉D. 喜鹊答案:B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的意思是()A. 麻雀很小,但五脏齐全B. 麻雀虽小,但五脏不全C. 麻雀虽小,但五脏不齐全D. 麻雀虽小,但五脏不完整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与“麻雀”有关?()A. 一箭双雕B. 一石二鸟C. 一鸣惊人D. 一网打尽答案:B二、填空题1. “麻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______,常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活动。
答案:鸟类2. 麻雀的体型虽小,但它们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和______。
答案:生存能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的寓意。
答案:这句话比喻事物虽小,但该有的功能或组成部分一样也不少,强调的是小而全,小而精。
2. 请描述麻雀的生活习性。
答案:麻雀是一种群居性鸟类,喜欢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活动,它们以谷物、昆虫等为食,繁殖季节会筑巢在屋檐下或树洞中。
四、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麻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它们活泼好动,善于跳跃,不擅于远距离飞行。
麻雀的羽毛通常呈灰褐色,翅膀上有两道明显的白色横纹。
麻雀的叫声清脆,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发出。
麻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常被用来比喻小而全的事物。
1. 麻雀的羽毛颜色是什么?答案:灰褐色。
2. 麻雀的叫声有什么特点?答案:清脆。
3. 麻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是什么?答案:比喻小而全的事物。
五、作文题请以“麻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麻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谈谈对麻雀的感悟。
【作文参考答案】麻雀,作为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它们的存在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
麻雀的体型虽小,但它们的生活却充满了活力和智慧。
它们善于跳跃,不擅于远距离飞行,这使得它们在城市环境中能够灵活地穿梭于建筑物之间。
麻雀的羽毛颜色并不鲜艳,但它们的叫声却清脆悦耳,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时,它们的歌声成为了城市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精选《麻雀》阅读试题及答案
![精选《麻雀》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518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6.png)
精选《麻雀》阅读试题及答案【阅读文本】《麻雀》一只老麻雀带着几只小麻雀在草地上觅食。
突然,一只大狗出现了,小麻雀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老麻雀为了保护孩子们,勇敢地飞扑向大狗,发出尖锐的叫声。
大狗被老麻雀的勇敢吓住了,犹豫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了。
小麻雀们安全了,老麻雀也终于放下心来。
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老麻雀的品质?A. 勇敢B. 慈爱C. 坚定D. 智慧答案:A2. 老麻雀在面对大狗时,以下哪个行为表现出了它的勇敢?A. 飞扑向大狗B. 发出尖锐的叫声C. 保护小麻雀D. 指挥小麻雀们逃跑答案:A3. 小麻雀们对老麻雀的感情是什么?A. 恐惧B. 敬佩C. 爱戴D. 依赖答案:C二、填空题4. 老麻雀在保护小麻雀时,发出的叫声是______。
答案:尖锐5. 大狗在犹豫了一下后,最终______离开了。
答案:转身三、简答题6. 老麻雀为什么勇敢地飞扑向大狗?答案:老麻雀勇敢地飞扑向大狗,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们。
在动物的世界里,母爱是无私的,老麻雀为了孩子们的安危,不惜冒险与大狗对抗。
7.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母爱。
通过讲述老麻雀勇敢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同时,也传递了一个信息:勇敢面对困难,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四、论述题8.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老麻雀勇敢行为的看法。
答案:老麻雀的勇敢行为令人敬佩。
在危险面前,它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孩子们。
这种母爱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像老麻雀一样勇敢地站起来,为了保护亲人、为了理想,不惜付出一切。
这种勇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五、作文题9. 请以“勇敢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答案:勇敢的力量在《麻雀》这篇文章中,老麻雀勇敢地面对大狗,保护了自己的孩子们。
这种勇敢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
勇敢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麻雀》阅读答案
![《麻雀》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eb47f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c.png)
《麻雀》阅读答案在阅读理解中,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欢迎大家阅读。
麻雀①这种褐色、带斑点、乌黑的尖嘴小鸟,为什么要在城市里落居为生,我想,一定有个生动和颇含哲理意味的故事。
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锤,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 )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②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人檐下搭窝。
而是筑巢( )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大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
在那儿,远远可见一些黄黄的草,五月间,便由那里传出雏雀儿一声声柔细的鸣叫。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摸不到的地方。
③经常同人打交道,它懂得了人的恶意。
只要飞进人的屋子,人们总是先把窗子关上,然后连扑带打,跳上跳下,把它捉住,拿出去给孩子们玩弄,直到它死掉。
从来没有人打开窗子放它飞去。
因此,一辈辈麻雀传下来的一个警句,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人。
④麻雀生来就不相信人。
它长着土的颜色,为了乱淆人的注意力。
⑤它活着,提心吊胆,没有一刻得以安心。
逆境中磨练出来的聪明,是它活下去的本领。
⑥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是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的透明的网等等,并且在这上边、下边、旁边撒下一些香喷喷的米粒面渣。
还有那些特别智巧的人发明的一种又一种奇特的新捕具。
⑦有时地上有一粒遗落的米,亮晶晶的,那么富于mèi lì( )( )地诱惑( )着它。
它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因为它看见了无关的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和警觉;或者无端地害怕起来。
《麻雀》阅读参考答案
![《麻雀》阅读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cf1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1.png)
《麻雀》阅读参考答案第一章1.麻雀的大小和外貌特点:麻雀体长约16-18厘米,体重约20-30克,具有短而粗的嘴巴和扁平的头部。
它的背部呈黄褐色,腹部为白色,翅膀则带有黑色的斑点。
2.麻雀的栖息和繁殖地点:麻雀喜欢栖息在开阔的农田、草地和城市的公园等地方。
它们通常在树上或建筑物的檐口等地筑巢,并在春季进行繁殖。
3.麻雀的食物来源:麻雀以种子和谷物为主要食物来源,也会吃昆虫、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4.麻雀的生态地位:麻雀是杂食性鸟类,常常与人类一起生活。
它们对农田中的害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第二章1.麻雀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麻雀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
它既象征着朴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象征着小而美的生活态度。
2.麻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描写:许多古代诗词中都描写了麻雀。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的“鹳雀楼”即指的是鹳与麻雀。
3.麻雀与中国围棋的关系:在围棋中,麻雀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围棋棋盘上的4颗黑子分别称为麻雀,它们代表了棋盘上的四个角。
第三章1.麻雀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对麻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行为、社会结构和生态习性等方面。
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麻雀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2.麻雀的保护现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麻雀的数量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建设人工巢穴和饲养基地,以提高麻雀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3.麻雀与人类的关系:麻雀常常与人类居住在同一个生活环境中。
它们吃谷物的习性使其与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了娱乐和观赏的机会。
结论上述内容介绍了麻雀的大小和外貌特点、栖息繁殖地点、食物来源、生态地位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同时还介绍了麻雀的科学研究和保护现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麻雀作为一种常见的鸟类,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六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麻雀
![六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麻雀](https://img.taocdn.com/s3/m/bb19b940cf84b9d528ea7a09.png)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麻雀》及答案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9522ec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f.png)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麻雀阅读答案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篇1【材料一】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
(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
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
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
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
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
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材料二】麻雀[法]法布尔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
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
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
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
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
《麻雀》阅读答案
![《麻雀》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205d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8.png)
《麻雀》阅读答案在阅读理解中,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欢送大家阅读。
①这种褐色、带斑点、乌黑的尖嘴小鸟,为什么要在城市里落居为生,我想,一定有个生动和颇含哲理意味的。
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锤,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 )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②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人檐下搭窝。
而是筑巢( )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大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
在那儿,远远可见一些黄黄的草,五月间,便由那里传出雏雀儿一声声柔细的鸣叫。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摸不到的地方。
③经常同人打交道,它懂得了人的恶意。
只要飞进人的屋子,人们总是先把窗子关上,然后连扑带打,跳上跳下,把它捉住,拿出去给孩子们玩弄,直到它死掉。
从来没有人翻开窗子放它飞去。
因此,一辈辈麻雀传下来的一个警句,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人。
④麻雀生来就不相信人。
它长着土的颜色,为了乱淆人的注意力。
⑤它活着,提心吊胆,没有一刻得以安心。
逆境中磨练出来的聪明,是它活下去的本领。
⑥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是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的透明的网等等,并且在这上边、下边、旁边撒下一些香喷喷的米粒面渣。
还有那些特别智巧的人创造的一种又一种奇特的新捕具。
⑦有时地上有一粒遗落的米,亮晶晶的,那么富于mèilì( )( )地诱惑( )着它。
它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因为它看见了无关的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和警觉;或者无端地害怕起来。
《麻雀》阅读+答案
![《麻雀》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1aebdd15abe23482f4d73.png)
阅读《麻雀》这一篇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挽救——()匆忙——()
庇护——()剧烈——()
3、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麻雀?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
5、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6、“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主要讲了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在地上发现了一只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猎狗愣住了的故事。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挽救——(拯救)匆忙——(急忙)
庇护——(掩护)剧烈——(猛烈)
3、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麻雀?从哪些方面描写的?答: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从巢里掉下来的。
这是对小麻雀的外形描写。
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
答:这是母爱的力量,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从内心产生的无私的母爱。
5、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答:不是因为害怕。
是因为猎狗被老麻雀为自己孩子而奋不顾身的爱而愣住了。
6、“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答:因为我不想让猎狗伤害小麻雀和老麻雀。
教育资料 2。
麻雀的阅读答案优选份
![麻雀的阅读答案优选份](https://img.taocdn.com/s3/m/60484e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d.png)
麻雀的阅读答案优选份麻雀的阅读答案 1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2.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__: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2、A3、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麻雀的阅读答案 2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最新文档】麻雀阅读题答案word版本 (5页)
![【最新文档】麻雀阅读题答案word版本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57d1119647d27284a735122.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麻雀阅读题答案篇一:麻雀阅读答案麻雀阅读答案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麻雀》阅读附答案
![《麻雀》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d8161a417866fb84a8e90.png)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1分)麻雀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
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
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
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
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
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
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
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
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小题1: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小题2: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小题3: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虫”“是人们对它的误解”?(2分)小题4: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小题1: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与人类为伴。
小题1:打比方、举例子等。
小题1: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小题1:不能。
麻雀的阅读答案
![麻雀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7de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6.png)
麻雀的阅读答案麻雀的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麻雀的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朋友。
麻雀的阅读答案1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挽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由于紧急,它浑身颤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预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浩大的怪物。
可是它不能安稳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急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气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颤抖、发出嘶哑的声音?()A、由于老麻雀在浩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非常紧急,“浑身颤抖”;但由于它的生气,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由于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狠,很可怕,所以“浑身颤抖”;同时它期望通/2.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忙,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气”指的是什么力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猎狗是个多么浩大的怪物啊!2、A3、这力气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麻雀的阅读答案2话题:阿姨告知叔叔:“麻雀在邮箱上(塔搭)窝了。
”这是个旧邮箱,挂在大门口。
傍晚,叔叔从公司下班回来,也看到了麻雀窝。
叔叔笑着说:“人出来进去的,竟在这儿做上窝了。
肯定是无家可归了。
”其次天早晨,叔叔偷偷地看了看那邮箱,可是麻雀早就飞走了,只有五六棵草留在那里。
“若被四周的小孩发觉可就(糟遭)了。
真可怜呀,这可怎么办呢?”阿姨说:“那好办。
把孩子们叫来开个会,让他们不要摆布这个窝。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候,阿姨就把他们叫住了。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心吧,阿姨,我们明白了,我们肯定会爱惜麻雀的。
【2018-2019】《麻雀》阅读参考答案-范文word版 (4页)
![【2018-2019】《麻雀》阅读参考答案-范文word版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a87a3b24866fb84ae45c8d4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麻雀》阅读参考答案第一篇:《麻雀阅读答案》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麻雀阅读答案
![麻雀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cd1c6770bf78a65295450.png)
麻雀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占有很大的比重。
为此小编为您整理了麻雀阅读答案,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参考帮助!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 )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参考答案】1、(1)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麻雀》及答案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母麻雀说:“预备——开
始。
”)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
行
)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
境
)
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身形较瘦、颜色较黑 )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