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山阴县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政策建议与展望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山阴县食品工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 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市 场开拓等服务支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 市场份额。
加强环保治理,实现绿色发展
强化环保意识
01
加强企业环保意识培训,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实施清洁生产
0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加强环保监管
03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法企
业的处罚力度。
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品牌
01
提升产品质量
02
加强市场推广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04结论与展望Fra bibliotek对策实施后的预期效果
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产业规模
通过实施对策,可以改善山阴县食品工业的 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山阴县食品工业的规模 化发展,增加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完善。
费者的需求。
重点企业与品牌
山阴县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 食品企业和品牌,其中乳制品 企业尤为突出。
这些重点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生 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树立了良 好的品牌形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重点企 业和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日益 稳固,成为山阴县食品工业的 一张亮丽名片。
关于推进猪肉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食品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
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用户对高品质猪肉的追求,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推进猪肉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促进。
一、提高养殖环境和技术水平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建议政府加大对养殖环境的监管力度,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达到标准。
可以引导并支持养殖场进行绿色环保改造,减少环境污染。
2.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鼓励农民引进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猪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养殖成本。
二、加强猪肉食品安全监管1. 完善监管体系:建议政府加大对猪肉食品产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养殖场、屠宰场和加工厂的监督检查。
2.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建议加强对猪肉食品的质量检测,提高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用户可以放心食用。
三、加强科研创新和品种改良1. 支持科研机构开展猪肉食品产业的科研工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在猪种改良、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猪肉的生产和品质。
2. 加强品种改良:加大对猪种改良的支持力度,引进和培育适合我国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四、提升猪肉加工和销售水平1. 支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质量:政府可以加大对猪肉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猪肉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权益。
五、鼓励绿色、有机养殖1. 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转变观念,引导他们采用绿色、有机的养殖方式,宣传环保、绿色养殖的重要性。
2.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开展一些绿色、有机养殖的宣传活动,加强对用户的宣传教育,提高用户对绿色养殖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结起来,推进猪肉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加强监管力度,鼓励科研创新和绿色养殖,引导猪肉食品产业向着更加健康、绿色、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推动我国猪肉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食品的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通过对食品行业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潜在风险,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行业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食品行业总规模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到2025年,行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2. 行业结构我国食品行业主要分为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造等四大板块。
其中,农产品加工板块占比最高,达到35.7%;食品制造板块占比为31.2%;饮料制造板块占比为19.8%;烟草制造板块占比为13.3%。
3. 行业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关于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三、数据分析1. 市场需求(1)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口感、营养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品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长8.5%。
预计未来几年,消费升级趋势将更加明显。
(2)线上消费崛起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食品行业线上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品电商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元,同比增长20%。
预计未来几年,线上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 竞争格局(1)企业集中度提高随着行业整合的不断推进,食品行业企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已形成以伊利、蒙牛、娃哈哈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2)区域竞争加剧随着食品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区域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企业纷纷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3. 产业链分析(1)上游:农产品种植、养殖我国食品行业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
健康饮食行业的现状与改进方案
健康饮食行业的现状与改进方案现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与此同时,健康饮食也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饮食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健康饮食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健康饮食行业的现状1. 需求增长: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觉醒,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科学搭配已成为当下消费者的普遍追求。
因此,健康饮食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需求的增长,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竞争者。
无论是传统大型连锁超市还是新兴的线上直播销售平台,都在积极与其他企业抢夺市场份额。
3. 消费者关注度上升:在信息高度透明化和共享化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尤其是针对食品安全、营养成分等因素,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创新助力发展:健康饮食行业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线上销售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二、健康饮食行业改进方案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健康饮食行业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制度,并定期进行抽检。
加大打击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力度,对于不合格产品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统一的营养成分标识制度,明确规定以简洁易懂、真实准确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
同时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管理,推动企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优先选择天然原料和健康配方。
3. 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了解。
鼓励消费者培养科学用餐习惯,引导他们关注食品成分表、注意限度摄入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加强与营养师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科学的膳食建议。
4. 推广健康食谱: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健康食谱,包括组织举办健康烹饪比赛、开展健康餐厅评选活动等。
通过推广优质健康食谱,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和家人的食物。
日照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3年第40卷第07期日照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日照市位于鲁东南的黄海之滨,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因此有着“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是山东省种植蓝莓最为适宜的地区。
自2005年引进种植蓝莓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蓝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日照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日照市自2005年3月开始在东港区陈疃镇种植蓝莓,2010年以来,蓝莓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先后注册了“日照蓝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并被授予“中国蓝莓之乡”,“日照蓝莓”成为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截至2022年底,全市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967hm2,总产1.47万t,产值达4.06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加大招引力度,推进规模经营。
蓝莓产业发展主要以企业带动为主。
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先后引进多家龙头企业,投资建设蓝莓良种研发中心、示范推广基地、蓝莓组培繁育实验室等,组织筛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示范带动蓝莓发展。
全市现有规模较大的蓝莓生产企业(基地)18家。
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产业发展。
日照市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蓝莓产业的发展。
主要种植区域———东港区2010年就制定了支持蓝莓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拿出专项扶持资金,对连片种植并达百亩以上的大户,连续补贴3年。
对获得国家、省知名品牌的生产主体,一次性给予5万~10万元的奖励。
对获批省级以上标准生产基地、取得“三品一标”认证以及被评定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均给予物质奖励,有力地推动了蓝莓产业的发展。
注重品牌打造,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培育知名品牌、生产主体“抱团”推介、探索品牌多元化3种方式不断强化品牌支撑,提升日照蓝莓品牌知名度。
日照蓝莓2013年被命名为全国特色农业(蓝莓)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被命名为“一类国家级蓝莓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我县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县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小龙虾产业是我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推动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探讨我县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当前,小龙虾市场需求存在波动的现象。
一方面,小龙虾作为一种特色美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上小龙虾供应量的不稳定,导致市场上小龙虾的价格波动较大,进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小龙虾产业的供应链管理。
一方面,加大小龙虾养殖的投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量,保证市场的稳定供应。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市场预测机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产量的调整,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
二、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小龙虾养殖在我县已经有着一定的基础,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的小龙虾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小龙虾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小龙虾养殖管理的监管。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养殖水质、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保障小龙虾的养殖质量和安全。
三、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小龙虾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营销策略。
目前,在这方面我县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小龙虾品牌建设。
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小龙虾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农业展会、开展小龙虾文化节等方式进行品牌宣传。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可以通过打造小龙虾特色餐厅、开展小龙虾美食节、推出小龙虾相关的纪念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
四、加强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
当前,我县与其他地区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不足。
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县小龙虾产业的良性发展。
安康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参考文献 1(2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党 委 农 办$特 色 产 业 兴 !三 农 "' ''我 区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综 述132$广西日报4!"!!'("'(, (5!,)$ 1!2 白琳$广西积极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132$中国 产 经 新 闻 6!"!('".'"!(""))$ 1)2 阮蓓$广西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132$农民 日 报 6!"!('"/'!/(""!)$ 1#2 陈静$广西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132$广西日报6!"!!' ("'",("#)$ 1%2 张 满 $黄 林 姣$广 西 茶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及 思 考172$产 业 创 新 研 究 $!"!!8()9:%,'%.$ 1,2 韦 静 峰 $ 广 西 茶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前 景 172$ 中 国 茶 叶 $ !"",("))*.'("$
产业发展
!"!#$"%
安康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陈 方 唐德新 程 方 沈 航
摘 要 !菜篮子"关系人民生活#农民致富$陕西安康蔬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一定的成 效% 分析安康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旨在提升全市蔬菜生产保供能力$推 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安康&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
产业发展
!"!#$"%
产意识不强!蔬菜品质及商品性有待提高"品牌意识 不强! 未能将品牌建设与安康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 和富硒优势相结合!#两品一标$建设力度不大!蔬菜 特色少%知名品牌少& 建议与对策 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统筹协调 #菜篮子'事关 民生!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菜篮子'工作!以省%市 各级蔬菜项目和农业园区认定为抓手!配套政策%资 金%物资等支持!加大对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冷链仓 储%温室大棚新建及改造提升等的投入!新建一批蔬 菜生产基地和冷链仓储基地! 改造提升老旧设施蔬 菜基地"实行蔬菜种植扶持补贴和奖励政策!针对蔬 菜生产经营主体情况!对主要商品蔬菜生产经营者! 如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根据种植面 积实行分档奖励或补贴! 提升菜农种菜积极性及信 心!激发生产活力"积极发展中介组织!指导建立蔬 菜行业协会% 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 经济组织!在技术服务%经验交流%规范经营%协调价 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规划布局鼓励多主体参与 坚持设施蔬 菜%高山蔬菜和露地蔬菜发展不放松!在区域布局上 以城郊与月河川道为重点!其他川坝%平地为补充! 科学合理优化新建扩建% 旧棚改造和巩固提升蔬菜 生产 基 地 "以 (安 康 市 )&'&"'('蔬 菜 保 供 基 地 建 设 方案*为抓手!在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集镇社区等周 边新建一批蔬菜保供基地!便利用工和销售"每个县 +市%区,至少规划配套 & 个工厂化集中育苗基地!保 障本县+市%区,蔬菜种苗供应!降低蔬菜种植户育苗 风险和成本"鼓励支持有资金%有技术%懂销售等人 员参与蔬菜生产!如本地生产经验丰富的菜农%蔬菜 生产批发人员%外地蔬菜生产者等到园区承包大棚! 充分利用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 发挥这些人员的技 术%资金%销售等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开展蔬菜 生产& 积极挖掘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挥安康富 硒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优势!统筹谋划茬口!月河川 道等川坝地区以设施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为主!主 要生产果菜类精细菜!搭配生产优质叶菜"高山地区 利用低温冷凉的气候优势! 大力发展高山十字花科 蔬菜!填补夏秋十字花科蔬菜市场空白"全市各地积
邢台市酸枣仁产业发展调研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邢台市酸枣仁产业发展调研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一、调研情况分析酸枣仁是邢台市的传统名特产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为了了解酸枣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1.市场需求:酸枣仁具有丰富的脂肪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保健食品市场上的一种受欢迎的产品。
调研发现,酸枣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供应不足,价格较高,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2.种植规模:邢台市酸枣仁种植的规模较小,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农民普遍存在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缺乏了解的问题,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稳定提高。
3.加工技术:酸枣仁的加工技术相对简单,但部分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营销渠道:酸枣仁的市场渠道相对薄弱,大多数农民依靠中间商进行销售,利润空间较小。
调研发现,农民对市场营销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合理选择销售渠道。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促进邢台市酸枣仁产业的发展。
1.加强技术推广:加强对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宣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优势,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指导。
建立酸枣仁种植技术专家团队,定期组织技术指导培训。
2.建立基地示范:通过建立酸枣仁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产量品质。
同时,加强基地的管理和服务,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3.加强加工技术培训:开展相关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
鼓励农民利用机械化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卫生安全。
5.加强品牌建设:推动酸枣仁产业的品牌建设,建立起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和市场拓展补贴等支持措施。
同时,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相关机构、企业和农民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三、总结通过对邢台市酸枣仁产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了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范文6篇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范文6篇篇1一、引言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食品安全工作现状1. 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我市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 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各级监管部门职责明确,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完善。
同时,社会共治格局也在逐步形成,企业自律、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日益凸显。
3. 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品生产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同时,食品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也在不断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1. 监管执法力度不足虽然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但仍然存在监管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
一些基层监管部门存在人员配备不足、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监管执法效果不佳。
2. 企业自律意识不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违规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时有发生。
3. 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虽然社会监督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仍然存在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了解,导致社会监督效果不佳。
四、建议1.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基层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和设备水平,确保监管执法效果。
2.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建议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推动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
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体系,对失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3.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议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
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谭梅艳(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宜昌443000)摘要:绿色食品在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宜昌作者简介:谭梅艳(1981-),农艺师,从事农业环境保护、“三品”开发与管理工作。
E -mail :5450026@ 。
湖北省宜昌市是全省最早发展绿色食品的地区之一。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近几年宜昌市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也凸现出了一些制约因素。
本文就促进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宜昌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条件(一)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北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拥有现代化的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港口,是全国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宜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55.3%,物种资源丰富,绿色食品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其中西部高山区海拔高,污染少,适宜蔬菜、茶叶、柑橘等生产;中部丘陵,处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适宜板栗、核桃等林果及食用菌等生产;东部平原,位于江汉平原西缘,适宜水果、粮食、油料、蔬菜等生产;拥有长江、清江库区,适宜水产品生产。
(二)形成了一批影响力强的绿色食品产业品牌目前,宜昌市拥有绿色食品128个,总产量54.96万t ,产值39.32亿元,形成一大批脐橙、蜜橘、茶叶、大米、白酒等国优省优农产品,培育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个,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个,基地总面积达到2.75万hm 2,占到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0%,原料产量达到41.72万t ,带动农户增收978万元。
食品加工行业产业链分析与优化建议
食品加工行业产业链分析与优化建议一、食品加工行业产业链分析食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制造、物流配送和销售渠道四个主要环节。
1.原材料供应:这是产业链的最上游,包括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的种植、养殖和采购。
这个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食品加工制造:这个环节包括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包装等,最终形成各种食品。
这个环节的技术和设备水平,以及管理和质量控制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3.物流配送:这个环节是将加工好的食品运输到各个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
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反应。
4.销售渠道:这是产业链的最下游,包括各种直接和间接的销售渠道,如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
这个环节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和品牌影响力。
二、优化建议针对食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和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推动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保证。
2.提高加工制造水平: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建立高效、安全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物流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4.拓展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拓展多种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量。
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提高加工制造水平、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拓展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优化食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食品行业的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分析
食品行业与其他相关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日益明显。例如,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安全性;信息技术在食品追溯、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了行业效率;材料科学的发展则为食品包装提供了更多新型、环保的材料。
三、关键技术分析
1.关键技术与原理
四、市场现状与消费者分析
1.市场规模与增长
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市场增长率保持稳定。不同子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所差异,但整体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增长态势。例如,健康食品、有机食品等细分市场增长迅速,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2.消费者需求与行为
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趋势逐渐从基本的饱腹转向健康、营养、便捷和个性化。购买行为受到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品牌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推出差异化产品。
2.影响分析
政策和法规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影响深远:
a.市场准入:严格的法规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对新进入者构成挑战,同时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b.竞争格局: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影响企业竞争格局,如对绿色、有机食品的补贴政策有利于这类企业的发展。
c.技术创新:法规要求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更高的安全、营养和环保标准。
3.竞争策略分析
a.价格战: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业采取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但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
b.差异化: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服务优化等手段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市场份额。
c.市场集中:大型企业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实现市场集中,增强市场控制力。
五、挑战与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对策略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全面摸清基础底数和发展现状,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供依据。
成立绿色食品产业工作专班,深入县(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组成5个工作组对全市营业收入过百万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全市食品加工企业1331家。
调查统计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共有849家,资产总额542.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06.6亿元,营业收入377.5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325.5亿元,通过网络销售9.1亿元,利润总额30.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24.9%,带动农户84.5万户。
从产业来看:粮油、水果、红酒、乳制品加工能力较强,畜禽肉类、果蔬类等产业加工能力偏弱。
粮油食品加工能力70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产能450万吨左右,总产值135.8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粮油类加工企业279家,营业收入82亿元,资产总额98.2亿元,占总资产18.1%。
水果产业链条比较健全,全市水果干果产量12万吨,水果制品共10大类100余种,综合产值155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水果类加工企业170家,营业收入31.7亿元,资产总额52.6亿元,占总资产9.7%。
乳制品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加工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乳制品加工总产量132.6万吨,加工总产值124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乳制品类加工企业19家,营业收入117.3亿元,资产总额60.0亿元,占总资产11.1%。
红酒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酿造红酒约10万吨(1.3亿瓶左右),综合产值261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红酒类加工企业71家,营业收入8.7亿元,资产总额67.1亿元,占总资产12.4%。
畜禽肉类加工能力偏弱,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畜禽肉类加工企业49家,营业收入11.7亿元,资产总额28.9亿元,占总资产5.3%。
果蔬类加工企业数量偏少,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74家,营业收入14.9亿元,资产总额25.5亿元,占总资产4.7%。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立国之本,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发展。
近期江西“鼠头鸭脖”、焦作高校食堂吃烤鱼吃出“蛆虫”蠕动等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也暴露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下面就我市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现状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经营单位*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户。
餐饮服务单位*户,学校食堂*户,其他单位食堂*户,食品小摊点*户;食品销售单位*户。
全市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来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责,各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但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还偶有发生,主要由于商家经营管理不当,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困难。
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是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我市现有A、B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户,而C、D级小微生产经营主体为*户,占比*乐小微食品经营主体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法律意识极端淡薄,观念老、思想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能力较弱,很多不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应当履行的义务,生产经营行为多数凭经验,不规范,随意性大,真正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还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风险管控还不合理,一些企业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生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原料风险、工艺流程、产品研发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内嵌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
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亿 元人 民币 .出 E 28 0万美 元 。有 2 l 0 0个县 ( ) 市 创 建 了 “ 国绿 色 食 品原 料 标 准化 生产 基 地 ” 全 .面 积 3 . h .累计 带 动农 民 3 46万 m 6万人 次 。获 得绿 色食 品标 志企 业 中国 家 级龙 头 企 业 7家 . 占 8 . % 省 级龙 头企 业 2 2家 . 占 2 % 。发展 绿色 食 品产业 5 已经成 为新疆 农业 资源 优势转 化 为经济 优势 和市 场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榴等优 质果 品在 国内外 市 场上享 有盛 誉 新疆 是 中
国最大 的葡 萄产 区 .也 是世 界上 最适 宜葡 萄种植 的 区 域之 一 新 疆 是 全 球 最 适 合 番 茄 生 长 的地 区之
,
与 美 国加 州 河谷地 区 、地 中海地 区并称 全球 番
茄种植 与加 工 的 3大 中心
新疆绿色食 品产 业发展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由于基础 差 、投入不 足 以及 幅员辽 阔 、点多线
长 面广 等方 面的原 因 .尽 管新 疆绿 色食 品产 业取得 了一定 的进 步 ,对促 进 农 民增 收起 到 了一 定作 用 ,
勒 的香 梨 、莎车 的 巴旦 杏 、精河 的枸杞 、皮 山的石
多年 以来 .新疆各 级农 业部 门充 分利 用农 业优
势 资源 丰 富 .产 品 特 色 鲜 明 .生 态 环 境 良好 等 条 件 .积 极 发 展 绿 色 食 品 产 业 . 已基 本 探 索 出一 条
“ 特色 鲜 明 ,思 路 清 晰 ,形式 多 样 ,重 点 推进 ”的
发展 思 路 。经 过 全 区各 地 、各 有 关 部 门 的共 同努
山东淄博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山东淄博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目录一、内容概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3)(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淄博博山猕猴桃产业概述 (5)(一)产业定义与分类 (6)(二)发展历程 (7)(三)产业地位与贡献 (8)三、淄博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9)(一)产业规模与产量 (11)(二)品种结构与品质特点 (11)(三)产业链条与市场布局 (12)(四)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 (13)四、淄博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4)(一)自然因素与生态环境 (16)(二)技术瓶颈与创新能力 (17)(三)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18)(四)资金投入与人才短缺 (20)五、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2)(一)国外猕猴桃产业发展概况 (23)(二)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24)(三)成功案例与启示 (26)六、对策建议 (27)(一)加强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 (28)(二)完善产业链条与提升加工能力 (29)(三)培育龙头企业与构建集群化发展 (31)(四)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32)(五)加大政策扶持与优化投资环境 (33)七、结论与展望 (34)(一)主要研究结论 (35)(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6)(三)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37)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我们将从猕猴桃的种植历史、品种选择、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博山猕猴桃产业的整体情况;其次,重点分析当前博山猕猴桃产业在种植技术、品种更新、市场销售、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结合国内外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出促进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策略,包括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产业链完善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通过本文档的研究和分析,期望为博山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博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建议伊春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西部,是一个以森林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城市。
森林食品加工业是伊春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就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加,加工能力逐渐提升。
2.产品品质有所提升: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在产品品质上有所提升,部分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缺乏创新能力,生产设备老化,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足。
4.品牌建设滞后: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的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面临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5.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才短缺,对市场需求和趋势的把握不够精准。
二、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提升品牌意识: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应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起一批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知名品牌。
3.加强市场营销: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4.提升管理水平: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推动企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5.加强合作共赢: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应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发挥产业链条的优势,推动资源共享和互补互利,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伊春市森林食品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报告
(二)食品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议
4.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 的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另一方面, 通过政策引导,为食品工业技术升级创造有利环境,增强食品工业原始创新 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加快食品装备自主化进程等。
(二)食品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议
• 包装颜值、配方功能化、低糖无添加、品牌调 性是饮料行业的产品第一属性
• 关注:植物基饮料、美式咖啡、功能性饮料、 气泡水
乳制品 休闲食品
• 中国奶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水平,乳 制品市场空间巨大
• 低温生鲜及奶酪将成为竞争新赛道 • 全产业链的完整度将成为乳业竞争的核心点,
得奶源者得天下 • 关注:飞鹤、君乐宝、新希望、蒙牛
• 趋向于集约化 • 从“散养”到“精
养”
• 趋向于精细化、自动化 • 趋同性进一步弱化 • 从“产品”到“品牌”
种养 殖
原料 加工
食品 加工
销售 物流
• 趋向于定制化 • 从“我有什么”
到“你要什么”
• 趋向于网络化 • 从“赶集”到“带货”
从细分市场看食品产业发展趋势
饮料
• 中国饮料行业的体量超万亿,是食品行业中的 “冠军”品类
• 针对特殊人群、特殊用途的 食品产品发展还远远不够。
• 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滞后市 场需求。
• 在创造食品消费新需求、引 领食品消费新潮流、培育新 消费文化等方面有待提升。
三、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一)针对短期挑战的应对建议
1.针对短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 建议加大金融供给,降低食品企 业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加大创新 力度,改善生产工艺,延伸产业 链条,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 加值。 2.针对疫情因素造成的消费信心 不振,建议适度采取刺激市场有 效需求的方式。 3.针对新型互联网渠道造成的零 售价格下降,建议鼓励开展 F2B 类线下线上展会,加强生产销售 渠道对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一、全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及发展趋势我国食品产业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表现在食品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值上,发达国家为,我国为:1;目前我国居民一日三餐的食品基本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就目前食品产业发展看,表现出了以下突出的发展趋势:1、市场对强化营养食品需求加大,强化营养产品开发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安全性、营养健康性食品蓬勃发展。
当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是居民营养面临的双重挑战。
因此,营养强化食品体现了食品营养成分重组和组合的概念。
2、各类健康食品及具有预防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身体功能的各种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3、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日益走俏,全球化的民族食品深入人心,专用化食品原料品种日益繁多。
4、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且将向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5、中国已进入消费转型、内需拉动的新时期,饮食消费更加多元化、差异化,产品开发也必须走向品种多样化、档次差异化、规格系列化,推进西式产品中式化,中式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大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6、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加工自动化、食品品牌化是全球食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7、冷冻食品以及调理食品逐步成为城镇居民动植物产品消费的主要形式。
冷却肉的生产供应、低温肉制品是未来的突破方向。
8、全球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食品需求的增长动力部分大多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9、食品产业的附加值的高低,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规模,更取决于产品品牌。
二、全国食品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情况食品产业是一个是个永恒不衰的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食品生产,他绝不是一个某一地区绝对垄断的行业,因此,它是广泛分布的。
但是,也不同地区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区域特点。
尤其是随着食品的大工业生产,地区比较优势更是显着显现。
食品产业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粮食加工、肉品加工、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饮料生产等。
概括地讲,粮食加工总规模仍然要数河南、河北以及东北地区为先,比如河南饼干的全国市场占有率21%,方便面的全国市场占有率30%,速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而在蔬菜规模化生产加工方面,山东则远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潍坊寿光市为代表的规模化四季蔬菜更是全国的标杆。
奶源生产几本上都在长江以北,内蒙、河南、东北地区,但奶品加工基本上被几家屈指可数的龙头企业掌控,如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集团、雀巢、三鹿等企业。
再就是近年消费市场逐年扩大的休闲食品,休闲食品相关生产企业更多的在闽南和粤东地区,比如福建晋江、广东潮安等地市。
据统计,晋江的膨化食品、潮安的蜜栈食品基本上都占据着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汕头的麦片占据全国市场90%的份额。
从产业的发展程度和产业链配套角度分析,广东、福建的是产业发展显然更加成熟。
这方面从近来沿海相关食品企业频繁向内地进行的产业扩张情况也可以看出。
食品生产严格讲算是大宗产品生产,生产企业主要考虑的也主要就是原料和市场。
内地是粮仓,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规模食品企业向内地进行产业扩张,是早已开始且更加突出,这也是必然趋势。
以我省为例,仅去年以来就陆续有糖果业大佬BVI徐福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亿元建设的河南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在遂平正式动工。
国内最大的炒货食品企业潮州正林食品投资1250万美元,在新郑成立分公司,正林食品的高层甚至有意将总部迁至郑州。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休闲食品企业偏爱河南,仅去年一年,就有多家着名食品企业在河南“排兵布阵”,河南已经成为食品行业投资的重地。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酱油行业巨子加加集团在新郑市设立北方生产基地,国内乳业老大伊<>利集团布棋平顶山宝丰,康师傅扩能郑州食品工业基地,江苏雨润集团和北徐集团联合成立河南雨润北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长春皓月集团投资6亿元在开封尉氏县开展肉牛产业综合加工项目。
今年中博会之后,由深圳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韩香南女士带队的4人考察组对许昌开发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决定投资亿元兴建食品工业园,吸纳深圳等地的食品企业入驻。
河南本身就是食品大省,农副产品非常多,资源也非常丰富。
另外,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辐射范围非常大,对食品企业而言,辐射范围大就意味着市场广阔,加上河南有1亿左右的消费市场。
这些都是吸引深圳企业到河南建厂的原因。
同时,深圳市正在大力推行的“产业转移”也是食品企业纷纷进军中西部的重要原因,当地政府鼓励企业到内陆省份投资发展。
于是,便有了深圳食品行业协会牵头的食品企业“集体产业转移”。
与深圳食品行业协会旗下的企业抱团儿来豫不同,一些休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单枪匹马来到河南建分厂,欲在河南市场大展拳脚。
雅士利投资建立郑州豆奶生产基地,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在漯河临颍建立生产基地。
三、我市食品产业的地位与现状分析近年来,河南食品业发展飞速,被誉为“全国厨房”,据统计,河南火腿肠的全国市场占有率50%,饼干的全国市场占有率21%,方便面的全国市场占有率30%,速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双汇”、“思念”、“三全”等品牌家喻户晓。
在河南是食品产业发展,早有“南有漯河,北有鹤壁”之说。
2006年漯河市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
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64家,其中双汇集团销售收入230亿元,其他超10亿元食品企业7家,澳的利、北徐、龙云、汇通、南街村均是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漯河被评为全国首家“全国食品名城”。
2006年鹤壁市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20%。
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6家,最大的是大用、永达,但销售收入刚超过10亿元;比较可以看出,我市食品产业总量和龙头企业规模均不如漯河市。
鹤壁市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全国优质小麦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规模化肉鸡养殖基地。
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
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四项指标综合评定,我市连续16年位居全省首位。
食品资源方面。
中筋、强筋优质小麦产量80万吨,玉米产量65万吨。
加之周边濮阳、新乡、焦作、安阳等地市,小麦、玉米产量分别达960万吨和780万吨。
花生年产量达6万吨,粗略统计,周边县市花生年产粮达32万吨。
鹤壁市现有30万只养鸡厂210座,年屠宰肉鸡6300万只,年出栏肉猪110万头,年出栏肉羊76万只,肉类总产量超过30万吨。
年蛋产量万吨。
存栏奶牛12000头,年供鲜奶12万吨。
其他果蔬资源丰富。
食品企业发展。
目前,全市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4家,永达公司、大用公司、淇雪淀粉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天盛食品有限公司、众发羊肉食品有限公司、汉生面业有限公司、新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成长性良好的食品企业纷纷涌现,肉松、冷鲜羊肉、鸡肉熟食、小麦专用面粉、面包糠、玉米淀粉、果糖、麦芽糊精、手排面、糯米果、小麦胚芽固体饮料、玉米膨化食品生产线、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生产等快速发展,食品产业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其中我市食品企业的代表,永达公司、大用公司分别被国家九部委联合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双双进入全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
大用公司、永达公司“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永达牌”鸡肉熟食品被质检总局授予“出口免检”产品。
分割鸡及熟制品70%出口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两家企业也是国内麦当劳、德克仕、肯德基等洋快餐的主要供货商。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市食品产业的现有优势主要表现在,肉鸡规模饲养及其屠宰分割加工上。
亮点也主要是永达和大用公司的210座30万只规模的肉鸡饲养场,及其冷冻分割鸡肉、肉鸡熟食生产线和速冻调理食品生产线。
其他方面潜在优势远欠开发,还需深度挖潜、发展并壮大。
比如:1、规模化猪场数量不少,但猪肉加工能力极其有限,屈指算,只有淇县天盛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肉松生产线。
2、众发羊肉食品有限公司投刚刚新建了年产1万吨冷鲜羊肉生产线,但与之对应的肉羊饲养规模和水平远远滞后,目前众发公司生产中严重缺乏羊源,主要还要依靠从内蒙等外地购买肉羊。
3、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肉牛饲养及加工基本还是空白。
4、奶业方面,绿佳牧业刚刚起步,更是谈不上规模;5、粮食深加工方面,小麦加工多停留于面粉初级加工,产业链纵向延伸不够,附加值较低;玉米加工方向单一,主要是变性淀粉生产,没有完全体现玉米加工的多样性和高附加值,没有形成多样的、系统的加工体系。
6、我市花生资源丰富,但目前仍然仅限于热榨工艺的花生油生产,花生资源综合开发还为实现,甚至除了生产花生油,其他方向的深加工开发始终是空白,比如目前市场形势很好的花生蛋白开发。
7、水资源开发还没有起步,还没有切入庞大的饮品市场。
8、其他农副产品更是有待开发。
比如,红薯、小米、等深度的产品开发,果蔬类的深度开发等。
四、我市承接食品产业转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1、加大对休闲食品的产业承接。
休闲食品引领着新的消费时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同时这个市沿海尤其是闽南粤东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显现出了向内地扩张建厂强劲的势头。
因此,要加大对休闲食品产业的对接与引进,可能的条件下,规划休闲食品产业园,吸引其来鹤投资发展。
2、在规范并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上做文章,打品牌。
充分利用淇河生态资源,引进专业投资,在沿淇两岸开发建设淇河湾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沿淇有机生态农业带。
这方面积极与福建超大集团等企业寻求合作。
3、做精做强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
加强肉鸡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建设,巩固鸡肉加工优势,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大、加工精、名牌多的鸡肉制品生产基地。
培育扩大肉羊、肉牛产业带。
开发方便快捷的调理肉制品、家庭消费的生鲜肉类半成品,推动家庭厨房工业化。
4、立足专用面粉、杂粮挂面、强化营养面生产、膨化麦制品、麦片生产等食品生产,引进新投资,延伸小麦深加工产业链。
按照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上下游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发展多品系专用面粉,同时重视麦片开发,膨化原麦食品。
突出推进面制主食工业化,发展高附加值的杂粮挂面、营养强化挂面等产品,提高工业化主食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培育强势产品群。
5、做深做强玉米深加工产品链和花生深加工产业链。
引进专业投资,进行玉米综合开发。
重点对玉米油、麦芽糊精、玉米蛋白、玉米汁和玉米糖果等开发生产,对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如果糖、结晶糖、饴糖等)、氨基酸、有机酸等深加工产品。
进一步加大与广东饮料企业的合作力度,引进实力投资者,加大花生蛋白饮料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