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含“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1 节。 4.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小学一、二年级的体育、地方与学校课程
进行了适当调整。
附件 2:
义务教育学校课时安排表
课程
品德与生活 思品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 地理 科学 生物 物理 化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音乐 美术
综合实践 地方与学校课程
活动
44
地方与
3 3 3 3 2 2 4 3 2 25
学校课程
10.9% 16.1%
周总课时数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 总课时数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 35 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 2 周(九年授课时数为 33 周);
周总课时数
年级
一 二三四 五六七 八九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Βιβλιοθήκη 2348
8
7
7
6
6
5
5
5
4
4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2
2
2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新的课程计划旨在提高吉林省义务教 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 展奠定基础。
课程计划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计划的目标与原则
•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对未来的展望
01
持续优化课程计划
展望未来,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继续优化和完善。在课程设置、
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将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02
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
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未来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
多专业发展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引言 • 课程设置 • 课程内容 • 课程实施与评价 • 保障措施 • 结语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吉林 省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形势,吉林省教 育厅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意义
总结词
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详细描述
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习题练习、数学实验 等形式进行。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 决能力。
英语课程
总结词
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外语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学科设置

[教材]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教材]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教材]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年年级周级课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程品德与生活 3 32 2 2 2 品德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2 2 28 8 7 7 6 6 5 5 5 语文4 4 4 45 5 5 5 5 数学2 23 3 科学3 2 生物科学类课 2 3 物理3 化学 2 2 3 34 4 4 外语 1 1 1 音乐 4 4 3 3 3 3 艺术类美术 1 1 14 4 3 3 3 3 体育程体育类体育与健康 3 3 32 2 2 历史文科综合地理 2 24 4 2 2 3 2 2 综合实践活动2 2 2 2 2 2 2 2 2 地方课程1 1 1 1 1 1 1 1 1 校本课程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周总课时数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州,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3(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每天安排广播操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分钟。

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吉林省中小学课时计划

吉林省中小学课时计划

吉林省中小学课时计划
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整合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推行“一校一策”,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考前辅导,提高中高考辅导、应试准备、政策信息传达等工作的时效性,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期培训。

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分别通过在线直播课堂、网络点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电视视频学习、线上辅导答疑等方式开展网络教学。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先支持实时直播,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特别是3月1日前有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

坚持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安排总体不变,原则上按照教学日历,教师如期授课,学生如期上课。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第一章:课程目标1.1 教育目标1.2 培养目标1.3 发展目标第二章:核心课程设置2.1 语文2.1.1 教学目标2.1.2 教学内容2.1.3 教学方法与评价2.2 数学2.2.1 教学目标2.2.2 教学内容2.2.3 教学方法与评价2.3 英语2.3.2 教学内容2.3.3 教学方法与评价 2.4 科学2.4.1 教学目标2.4.2 教学内容2.4.3 教学方法与评价 2.5 社会2.5.1 教学目标2.5.2 教学内容2.5.3 教学方法与评价 2.6 体育与健康2.6.1 教学目标2.6.2 教学内容2.6.3 教学方法与评价 2.7 艺术2.7.1 教学目标2.7.3 教学方法与评价2.8信息技术2.8.1 教学目标2.8.2 教学内容2.8.3 教学方法与评价第三章:选修课程3.1 选修课程设置3.2 拓展课程设置第四章:评价与考核4.1 评价制度4.2 考核方式与标准附件:附件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实施指南附件2: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阶段:指从入学年龄到升入高中阶段的这段教育阶段。

2、核心课程: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

3、选修课程:指在核心课程之外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的课程。

4、拓展课程:指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设置的课程,包括素质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1.前言1.1 目的和背景1.2 教育改革的重要性1.3 本计划表的用途1.4 本计划表的结构2.总体目标和原则2.1 教育目标2.2 教育原则2.3 教育价值观3.学科领域3.1 语文①教学内容②教学方法③教学评价3.2 数学①教学内容②教学方法③教学评价3.3 英语①教学内容②教学方法③教学评价(其他学科依次列出)4.跨学科能力培养4.1 创新思维4.2 信息技术能力4.3 社交能力4.4 实践能力(其他跨学科能力依次列出)5.课程评价与考核制度5.1 评价原则5.2 评价方法5.3 考核制度5.4 评价与奖惩6.教材和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原则6.2 教学资源整合6.3 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7.师资培养和专业发展7.1 教师培训计划7.2 专业发展机会7.3 学科竞赛和教师评选活动8.家校合作8.1 家庭参与教育的重要性 8.2 家校沟通方式8.3 家校合作项目8.4 家长支持政策和资源9.附件9.1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附件一:教学方案样本9.2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附件二:课程评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教育改革:指对教育领域进行变革和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行动。

●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

●评价与奖惩: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给予奖励或惩罚的制度。

●家庭参与教育:指家长积极参与子女教育,与学校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行为。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州)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3.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每天安排广播操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分钟。

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

一至六年级的第7节课、七至九年级的第8节课,严禁安排文化课。

7.此课程计划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小学阶段强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注重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三门课程,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验教育,强调活动教学。

其他各门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9.外语从三年级开设。

为强化外语教学,各校可利用长短课结合等方式,保证学生每周有3次以上的参加外语学习、活动的机会。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培养、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区域内统一安排课程计划等)配备外语师资,保证外语课的开设。

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总表

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总表

初一学习规划 (开学攻略)
7 月~9 月
暑假是初中领先的最佳抢跑时间,建 议提前学小四门,读 36 本名著,背语 文古诗文和英语单词,顺利完成小升 初衔接。
8 月初
开始分班考试,提前做好考试规划, 争取进入尖子班拿到好资源。
9 月~10 第一次月考,很多小学优秀的孩子第 月初 一次惨败,特别是语文和小四门拉分。
习惯 保持桌面整洁,学科科学分类,找拖拉原因
养成时间观念,陪是为了以后不陪(先速度,后质量) 看英文动画,磨耳朵,读分级绘本,听儿歌
英语
学习自然拼读记忆单词,一年读 2000 词汇 限时口算练准确度和速度,进退位标注
数学
应用题要圈重点,一般一二年级不学奥数 运动是提高专注力最好的方法
运动
也为以后高强度学习练身体 幼升小一定要学拼音,没学好周末补
一年级学习规划 (开学攻略)
没有天生的学霸,只有提前的规划
识字 识字量要达到 800-1000
练字 骨骼发育不全,重坐姿和握笔姿势
看图
每周三篇看图写话为作文打基础
写话
读一二年级快乐读书吧
阅读
读出声,解决漏字、错字、跳行、串行(指读) 背小学古诗(按新课标要求)注意断句
语文
两天一篇,一周三篇,周末复习 回家先写作业再玩培养坚毅品质
拼音
bd 不分是感统失调,前后鼻音不分听慢速
识字 练字 看图 写话 阅读
语文
习惯
英语
数学
二年级学习规划 (开学攻略)
没有天生的学霸,只有提前的规划
会认 1600 字,会写 800 字实现自主阅读 开始读文字书 每天 20 分钟,开始提速
每周三篇看图写话为作文打基础
读三四年级快乐读书吧 读出声,解决漏字、错字、跳行、串行 背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俗语、对联 背小学古诗(按新课标要求)注意断句 两天一篇,一周三篇,周末复习 回家先写作业再玩培养坚毅品质 保持桌面整洁,学科科学分类,找拖拉原因 养成时间观念,陪是为了以后不陪 看英文动画,磨耳朵,读分级绘本,听儿歌 自然拼读记忆单词,读 2000 词汇(第二遍) 限时口算练准确度和速度,进退位标注 应用题要圈重点,一般一二年级不学奥数 看新闻、看报纸为积累素材

2024年小学教务处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教务处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教务处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秉承《教育强市内涵建设行动计划》的指导精神,致力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内涵均衡发展。

以下是对我校教学工作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的详尽阐述:一、基本思路本年上半年,我校教学工作将聚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年”。

我们将认真履行年度教育工作任务,重点强化德育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并以“六个一”工程为载体,建立健全本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通过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断推进桦甸十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开创桦甸十小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1.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五个一”活动,全面提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特岗教师的能力,确立打造名师的意识,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2. 细化业务管理,以“六个一”工程为载体,推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本土化,争取在教学管理迎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3.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写字能力为突破口,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 加强班风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的勤学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搭建发展平台,显著提升特岗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发展水平1. 科学规划新学期工作,教师需根据学校要求,制定详细计划,并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及时提交至指定邮箱。

2.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教学质量。

3. 鼓励教师阅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充足资源。

4. 加强基功训练,丰富学校特色创建,提升教学质量。

5. 做好青年教师培养,使她们成为教育战线的先锋。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务实高效的课堂1. 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夯实基础,追求教学效率。

2. 实施主题式和课题牵动式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3. 准确定位,把握重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4. 继续开展每人一课教学大奖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在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阐述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目标,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一、明确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是落实国家课程政策、体现地方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课程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确立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应围绕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展开。

具体而言,目标包括:1、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2、体现地方教育特色,弘扬地方文化传统;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对地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要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整,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

三、制定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1、深入调研:对本地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和学生的需求。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3、落实方案:在制定好的方案基础上,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和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4、监督与评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四、加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推广与实施为确保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顺利推广与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目标,提高社会各界对方案的认可度。

2、培训师资:为确保教师具备实施地方课程的能力和素质,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材]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docx

[教材]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docx

[ 教材 ]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年年级周级课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程品德与生活 3 32 2 2 2品德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222887766555语文444455555数学2233 科学32 生物科学类课23物理3 化学2233444外语111音乐443333艺术类美术11 1443333 体育程体育类体育与健康 3 3 3222 历史文科综合地理224422322综合实践活动222222222地方课程111111111校本课程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周总课时数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 州, 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 全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39 周~假期 ,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 周。

3( 每学年上课时间35 周, 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 ~复习考试时间 2 周, 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 2 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 , ~学校机动时间 2 周, 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 。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 各年级均按每周 5 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 分钟~七至九年级为 45 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 每天安排广播操 15 分钟 , 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 分钟。

6( 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一、学校概况1.1 学校名称、地质、联系方式、网址等基本信息; 1.2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1.3 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1.4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1.5 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理念和目标2.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2.2 课程设计与课程贯穿的原则;2.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和途径;2.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和途径;2.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点和途径。

三、学科课程设置3.1 语文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2 数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3 英语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4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5 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6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

四、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4.1 教材的选用原则和标准;4.2 不同学科的教材选用情况;4.3 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4 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5 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和评价制度5.1 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5.2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的结合;5.3 不同学科的评价方式;5.4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和方法;5.5 奖惩机制和成绩管理。

六、学生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辅导6.1 学生发展规划的目标和策略;6.2 个性发展辅导的方式和方法;6.3 学生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的措施;6.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七、家校合作和社区资源7.1 家庭教育辅导的方式和方法;7.2 家长学校和家庭访问活动;7.3 社区资源的利用和联系;7.4 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八、学校安全和健康教育8.1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8.2 学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8.3 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8.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州)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3、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每天安排广播操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分钟。

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

一至六年级的第7节课、七至九年级的第8节课,严禁安排文化课。

7、此课程计划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小学阶段强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注重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三门课程,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验教育,强调活动教学。

其他各门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9、外语从三年级开设。

为强化外语教学,各校可利用长短课结合等方式,保证学生每周有3次以上的参加外语学习、活动的机会。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培养、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区域内统一安排课程计划等)配备外语师资,保证外语课的开设。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doc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doc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反馈到我部基础教育司。

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现将供试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验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进行组织实施。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到我部基础教育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附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州)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3.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每天安排广播操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分钟。

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

一至六年级的第7节课、七至九年级的第8节课,严禁安排文化课。

7.此课程计划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小学阶段强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注重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三门课程,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验教育,强调活动教学。

其他各门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9.外语从三年级开设。

为强化外语教学,各校可利用长短课结合等方式,保证学生每周有3次以上的参加外语学习、活动的机会。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培养、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区域内统一安排课程计划等)配备外语师资,保证外语课的开设。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最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最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最新一、课程设置1.1 小学课程设置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

其中,语文和数学为基础学科,外语为选修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涵盖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内容,音乐、美术和体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初中课程设置初中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展开,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2.1 小学课程目标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

2.2 初中课程目标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实施3.1 教材选择和规划根据课程要求,教材的选择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材的规划要有序合理,适用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当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意识。

四、课程评价4.1 评价体系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等多维度的表现。

4.2 评价方式和工具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包括笔试、口试、实践考核、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评价工具应当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五、小结综上所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最新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注重以学生成长为本位,为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等教育权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11
关于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的说明
1.《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省和延边州参照此课程计划制定。

五四制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由各市(州)参照此课程计划自主制定。

2.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3.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此时间未计入学年总课时量),学校机动时间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

各地、各学校一定要保证学年上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4.各年级均按每周5天安排课程。

每节的课时,一至六年级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为45分钟。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5.每天安排广播操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每次5-10分钟。

6.学校日常的组织活动,如晨会、班队会、科技和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自主安排。

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将有关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前进行。

一至六年级的第7节课、七至九年级的第8节课,严禁安排文化课。

7.此课程计划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小学阶段强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注重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三门课程,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理念,课程设计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22
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验教育,强调活动教学。

其他各门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9.外语从三年级开设。

为强化外语教学,各校可利用长短课结合等方式,保证学生每周有3次以上的参加外语学习、活动的机会。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培养、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区域内统一安排课程计划等)配备外语师资,保证外语课的开设。

10.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学校要统筹安排体育课和文体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为保证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前两个月,每天上午应安排1课时的室外活动。

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但不得组织笔试。

11.艺术类和科学类课程的设置在小学段和中学段区别对待。

小学开设艺术、科学等综合课程;中学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但鼓励各地和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综合课程。

12.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内容,其课时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

小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建议集中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总课时控制在70课时以内;中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建议集中安排在七年级,总课时控制在70课时以内。

禁止无原则地增加信息技术教育课时。

除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外,其他各学科教学中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并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七至九年级的绿色证书教育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总课时为280课时,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校本课程课时以及调整后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课时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在教学中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落实,学校可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13.本计划明确规定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各地、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严禁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33
程课时挪作他用。

14.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在各门课程之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从教学需要出发,对课时使用做合理安排,但此前须向县(市、区)教育局申报备案。

15.本课程计划自2006年秋季起在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实施。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