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_第三版_奚旦立_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圣才出品】

第九章环境污染自动监测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无人守值的在程序控制下连续运行的区域性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

(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子站(包括移动子站)、质量保证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及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2)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的功能①向各子站发送各种工作指令,管理子站的工作;②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判别、检查和存储,建立数据库;③统计处理、分析数据,打印各种报表,绘制污染物质分布图;④当发现污染指数超标时,向污染源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⑤对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2.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1)子站数目和站位选址数目可用经验法、统计法、模式法、综合优化法确定。

经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口数量法、功能区布点法、几何图形布点法等。

(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另一类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参数。

3.子站内的仪器装备★子站内装备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装置、污染物自动监测仪器及其校准设备、气象参数监测仪、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信息收发及传输设备等。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见表9-1-1)表9-1-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5.气象观测(1)地面常规气象观测定义:指对地面的气象参数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2)梯度气象观测定义:指在一定高度的气层内观测温度、风向、风速等参数随高度变化情况。

考点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简称水站)和监测数据平台(简称数据平台)组成。

2.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及装备根据建站条件、环境状况、水质代表性、监测长期性、系统安全性和运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建站的位置、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和监测点。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土壤质量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土壤质量监测)【圣才出品】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土壤基本知识★★★1.土壤组成(见表5-1-1)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

固相物质之间形成的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表5-1-1 土壤组成的分类与定义2.土壤的基本性质(见表5-1-2)表5-1-2 土壤的基本性质3.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

4.土壤污染(见表5-1-3)表5-1-3 土壤污染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我国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议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三类,分别规定了10种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和pH范围。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见表5-1-4。

表5-1-4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考点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见表5-1-5)表5-1-5 监测目的2.资料的收集(1)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

(2)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3.监测项目与监测频率土壤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分为常规、特定、选测项目。

常规项目是指《土壤环境质最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特定项目是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选测项目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白行选择测定。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固体废物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固体废物监测)【圣才出品】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固体废物概述★★★1.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见表4-1-1)表4-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危险废物的定义与鉴别(1)危险废物(见表4-1-2)表4-1-2 危险废物(2)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的定义(见表4-1-3)表4-1-3 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的定义考点二: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样品的采集(1)采样工具采样工具包括采样铲、采样钻、采样铲、真空探针和气动等。

(2)采样方案的制订①采样目的a.鉴别并将固体废物分类,为综合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提供依据;b.对污染环境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应急监测;c.作为科学研究或环境影响评价等的依据。

②背景调查和现场踏勘进行现场踏勘时,应着重了解工业固体废物的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单位或处置单位;b.种类、形态、数量和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c.实验及分析的误差和要求;d.环境污染、监测分析的历史资料;e.产生、堆存、综合利用及现场和周围情况,了解现场和周围环境。

③采样程序(见图4-1-1)图4-1-1 采样程序示意图(3)份样数①当已知份样间的标准偏差和允许误差时,可按下式计算份样数:式中,n为份样数;s为份样间的标准偏差;δ为采样允许误差;t为选定置信度下的概率。

②标准差或允许误差未知时可根据批量确定应采份样数见表4-1-4所示。

表4-1-4 批量与最少采份样数(4)份样量份样量是指构成一个份样的固体废物的质量。

份样量取决于固体废物的粒度,固体废物的粒度越大,均匀性就越差,份样量就应越多。

可按切乔特公式计算最小份样量:max m K d α⨯≥式中,m 为最小份样量,kg ;d max 为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径,mm ;K 为缩分系数;α为经验常数。

K 和α根据固体废物的均匀程度和易碎程度而定,固体废物越不均匀,K 值越大,一般情况下,推荐K =0.06,α=1。

(5)采样点(见表4-1-5)表4-1-5 采样点表4-1-6 所需最少采样车数(容器数)的确定(6)采样方法(见表4-1-7)表4-1-7 采样方法。

环境监测_奚旦立_[3]

环境监测_奚旦立_[3]
地面 1.5 -2m ,常规监测采样口高度应据地面 3 - 15m ,或设置于屋顶。 ▪ ( 5 )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 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 人 <50
50~100 100 ~ 200 200 ~ 400
大气稳定度 最大浓度出现位置(相当于烟囱高度的倍数)
不稳定
5 ~ 10
中性
20左右
稳定
40以上
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
▪ 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器和所用吸收液; ▪ 采样者、审核者姓名。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 物质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 4) 碳氧化合物: CO 、 CO2 ;
▪ 5) 卤素化合物: HF 、 HCl 。
粒子状态污染物
降尘:粒径大于l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 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 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以气溶胶形式存在——微小的固体或液体颗 粒在气体介质中的稳定悬浮体系。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 ( 1 )采样点应选择不同污染物及其同种污染物
高、中、低不同浓度的地方。 ▪ ( 2 )按工业密集的程度,人口密集的程度,城
市和郊区增设采样点或减少采样点。 ▪ ( 3 )采样点要选择开阔地带,要选则风向的上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完整版)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主编)自学笔记

(完整版)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主编)自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检测分类:A.检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B.监测介质分类(水质、空气、土壤、固废、生物、生态、噪声和震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卫生等监测)3.环境监测的发展:被动监测(20世纪50代)—主动监测(20世纪后期)—自动监测(20世纪70代发达国家)4.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5.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化等;监测对象:空气、水、土壤、固废、生物;自然和社会方面);环境监测的连续性(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运输保存、测定到数据处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需要一个量值追溯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予以监督)。

6.检测技术: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7.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卤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多联氯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太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4个化学类别68种有毒物质。

8.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9.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规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其有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文件。

10.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分为5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一般为重金属(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回用水标准。

环境监测 习题--答案--提交版

环境监测 习题--答案--提交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二、简答题1、答:环境监测的作用有:(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答: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毒性大的污染物。

我国也进行了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58种,如苯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卤代烃、苯系物等。

3、答:环境监测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表现在环境监测手段的多样性、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和综合考虑处理监测数据;其次是连续性,环境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需要长期、大量的监测才能正确掌握;最后,环境监测还具有追踪性,环境监测的每一步都需认真按照规程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和真实。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正是一种追踪监督体系。

4、答: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体现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两级六类(三级六类)。

两级是指国家和地方两级,三级是指前述的两级和环保行业标准。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5、答: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6、答:环境质量标准主要用于评定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现状。

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用于判断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是否达到法定的要求。

环境监测答案

环境监测答案

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 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 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原则:①以人为本 ②科学性、政策性 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 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 ⑦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⑧便于实施与监督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 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③监测结果具有可比较的标准或能做正确的解释和判断,否则具有盲目性第二章1、什么叫滴定分析?有几种类型?滴定分析:将被测定的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同时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然后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滴定,并摇动锥形瓶促其进行化学反应,直到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

标准值
印染排放废水
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 色度=150
异臭、异味
不超过 5, 冰封期不超过 3
80
稀释 100 倍后印染 排放废水
16
3.36
淡水 6.5-8.5, 海水 7.0-8.5
7.5
≤0.005
0.2
≤0.2
0.8
≤0.005
0.5
≤0.05
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 10, 而且 100 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 不得对 鱼、虾、贝类产生有害的影响Leabharlann 挥发酚1.5 10 3
0.004 0.015 1.515 10 3
10 3
0.5

0.0090
mg
L
硫化物 1.5 10 3 0.01 0.015 10 3 0.8 0.018 mg L 1.515 10 3
石油类 1.5 10 3 0.2 0.015 10 3 0 1.98 mg L 1.515 10 3


排 放
80
240 150 7.5 100
0.8
1.0


答:排入 GB3838 中 IV、V 类水域,GB3097 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从以上数据看,COD、BOD5、色度指标大于二级标准,其余达到二类标准,所 以该排放的废水未达标排放。
(3)
项目 色、臭、味 漂浮物质 悬浮物质
pH 值 溶解氧
BOD5

1.5 10 3
2.6 0.015 1.515 10 3
10 3
80

3.36
mg
L
1.5 10 3 5.5 0.015 10 3 240

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第二章-课后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第二章-课后答案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 和确定采样类型?
工业废水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 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a.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一类 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砷、铅和它 们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有机氯和强 致癌物质等。 b.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二类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 有机磷、石油类、酮、锌、氟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 硝基苯类、苯胺类。
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 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只设一 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 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只设一 个。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 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 二个、三个垂线) 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 二个、三个点)
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 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 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 采样频率——选择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 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18、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的原理、仪器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 不同之处?
原理的不同:被测元素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质, 再用分光光度仪测吸光度;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 被测元素原子化后,吸收来自光源的特征光,测其吸 光度。 仪器的不同:原子化系统、吸收池的不同。 测定对象的不同: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均可测 定;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是金属元素的测定。

《环境监测》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优先监测4、研究性监测5、准确度6、精密度7、COD Cr8、BOD59、TOC 10、TOD 11、高锰酸盐指数12、有效数字13、相对偏差14、不可滤残渣15、空白试验15、综合水样16、一次污染物17、降尘18、PM1019、TSP 20、硫酸盐化速率21、等效连续A声级22、L90 23、固体废物24、生物污染25、3S技术二、填空题1.监测某河流时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要设置断面、断面和断面。

2.环境监测的内容按监测对象分为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土壤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等。

3.用碘量法测定水的溶解氧(DO),用虹吸法采样,用和对DO进行现场固定,用酸化。

4.监测方案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

5.环境监测的类型有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6.环境污染的特点有 . 和综合性等。

综合性又包括单独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和。

7.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是:确定监测目的、进行现场调查、、评价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8.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六个关键系统构成:即布点系统、、运储系统、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

9.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为、随机(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和。

10.实验室内部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常用的有和均数——极差控制图。

11.水样的类型分为、混合水样、和平均比例混合水样等。

12.在水质采样断面的一条垂线上,当水深7.5m时 , 应设置个采样点,应分别设在和米处;若水深3m ,采样点设在水面下处。

13.水质监测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电导率、、浊度等。

14.实验用化学试剂一般分为4级。

即优级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

15.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

环境监测第一章_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第一章_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第一章_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环境科学由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而成,其组成可分为______学科、_______学科和_______学科。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________因素的代表值的_______,确定环境质量及其_____。

3.环境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_______、_______和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监测进行分类,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环境监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

5.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以简称为_______级_______类或_______级________类,其中地方可以制定的标准只有_______和_______两类。

而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标准。

6.根据地表水的_______和_______,我国的地表水分为五类。

其中______不可作为饮用水源水。

7.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_______或_______所做的控制规定。

8.环境监测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______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对这些筛选出来的污染物的监测称为____________。

10.所谓的污染物“三致”是指致_______、致_______和致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述中属于特定环境监测的是( )。

A 污染事故监测B 仲裁监测C 考核监测D 新建企业周围环境现状监测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 )。

A 综合性B 连续性C 追踪性D 代表性3.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 )。

A 单独作用 D 拮抗作用 C 相加作用 D 相乘作用4.环境标准的目的是( )。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 甄选范文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   甄选范文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优选.)环境监测习题名词解释: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

P2轮諗惡詳補讎傯皱钡遗织馋画滚夢缍諷该锰鏘機经络萤龚鬢鑿鈰细欽攏閣許谣鐘宝锭齔键缕語删媧纪搶拥锡鯡瑶鐮。

填空: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作用、相加作用和作用。

(抗拮、相乘)髋櫺鷂蟈罵鹗繹喚锥釕篋護嘮吳彌镏轳订筆铖钱盏巔宾芈蔼缏蓟聩襯嬈闃屜攆錘銅斓謂忧园联誶诚綻镙極观礙骐襉。

2.环境监测具有、和的特点。

(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3.监测工业废水的一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污单位总排放口)躓谳擴閩鯢這鹼轉镍鹧塵惯领籌莧絀裢严氌侣争鎣闰鯇鏗覿擲虿孫鹎垄绁绀龜續廚则齏鈺讜訪鍺姗臨谆傳襠湿韋惊。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

(14 68)縑郑莱诎儂稅谤賺當轟驺鍥镕順錘犖廄釗绩嚇鹪寶縷瀧鯡揀間兌蔷馮衅狲驅脅噜羟桥汆榪橱鹁縉潜颍輅詢坞頦驵魘。

简答:1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顰脐瘗条鲳铊鉭鯖覺顸峡爷摟谦鑰迩褻詆戗讶銚鮭鯽萬財躑鈦耻厅溃颧輳碼镑鳐癲傯廣疇陣誶粤攄鱧碼枥錮饨機輻。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的对象不同可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

試径躜韻愷壳树肿鶇彻垩瞒莧处霁钡闞颁飆滄刭陨暢貶殲嬪燈秘阚钮鐐備窝爷漿沖紙鱸繰鸬鰈贄鋮贱贷径冪祢灣淵。

2.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6类。

环境监测第三版习题解

环境监测第三版习题解
电极法:把电极插入待测溶液,由端部隔膜将电极和试液隔开, 若接通测定电路,则试液中的DO通过隔膜进入电极内部。
两电极发生反应: 阴极: O2 + 2H2O + 4e = 4OH阳极: 4Ag + 4Cl- = 4AgC1 + 4e
产生的还原电流也可表示为: i还KnFLAPmC0
式中:
此微弱的还原电流也称扩散电流 其数值和被测液中分子态O2的
A
10.00
15.50
B
14.00
38.60
C
8.20
8.40
D
0
12.70
解:A: OH- 碱度 = (C H2SO4V H2SO4M 0.5CaCO3 ×103 ) / V水样 =(0.020×4.5×50 ×103 )/ 100 = 45 mg/L(CaCO3 )
CO32- 碱度= (C H2SO4V H2SO4M 0.5CaCO3 ×103 )/ V水样 =(0.020×11.00×50 ×103 )/ 100 = 110 mg/L(CaCO3 )
适于测定各种形态的氮、磷等有机物。
(4)过滤或澄清:水样采集后应立即用0.45微米的滤膜过,
滤液装瓶并同时加入相应的保存剂储存。若未采用滤膜过滤, 用澄清液进行测定,但应澄清液层的2/3处水样,不得搅动瓶底 部沉淀物。
6、现有一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 铅和痕量酚,欲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试设计一个预 处理方案。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热蒸馏,使废水中的易挥发的酚 以蒸气形式逸出,浓缩富集,以测定水中痕量的酚。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 物和无机污染物?各举一实例。
无机物萃 萃取剂螯合被测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 取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等体积的CCl
4
萃取;
(2)水溶液中的Br
2
用1/2体积CCl
4
萃取;
其萃取率各为多少?
. .
. . . .
有机
水相 有机 水相 水相 水相
水相 有机
V
V
D
D
D A V A V
D A V
E
.
. .
.
. . .
.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参见课件)
.冷藏或冷冻法:
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
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5、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 规、标准、条例,全
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
环境分析的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
种污染物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中的各种污染
在反映污水可生化性方面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一般认为
BOD5 /TOD>0.4是易生化的。
②TOD/TOC趋于2.67, 水体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TOD/TOC>4则水中含有较大量的S、P有机物
TOD/TOC<2.6说明水中的NO2-、NO3-含量较大。
测定水样BOD5
应速度。
.加入化学药剂保存法:
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
剂或还原剂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
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
理包括哪些内容?
.
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
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
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
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
系。
.
水样预处理包括消解和分离与富集
25℃时,Br
2
在CCl
4
和水中的分配比为29.0,试问:
(1)水溶液中的Br
2
水样量(mL)
加入镉标准溶液
(10μg/mL)mL数
吸光度
1
2
3
4
20
20
20
20
0
1
2
4
0.042
0.080
0.116
0.190
0
0.02
0.04
0.06
重铬酸钾回流法氧化能力较强,适合测各种样品,而
且操作容易,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氧化程度为95—100%。
吡啶不被氧化,苯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如能与氧化剂充分
接触,可以被氧化.含氮有机物中含碳的这一部分可被氧
化,氨在没有比较高浓度的氯化物时不会发生氧化作用的
两者关系: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CODcr
物质,可现场测定,也可采集后实验室测定,通常后者
居多,往往只能分析测定局部的、短时间的、单个的污
染物质。
.
环境监测指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的过程。它
的内容比环境分析广泛的多,既包括化学物质的污染,
也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热能、辐射和放射
性等污染。既包括直接污染,也包括间接污染,同时想
100
0.0125
0.0125
0.0125
9.16
9.12
9.25
4.33
3.10
8.76
9.16mg / L
100
8 1000 0.0125 9.16 8000
1 = =

. . . . .
.
V
. M V
(一)高锰酸钾法
主要用于评价饮用水、原水及地面水的质量。它分
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两种。当氯离子浓
度高于300毫克/升时,应采用碱性法。
水中存在有Fe2+、NO2
— 或H2
S等无机还原性物质皆
可增加COD Mn
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DMn
指标不能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总量的度量
汽吸收特征紫外光后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强度。
仪器:两种方法的仪器结构基本类似,冷原子吸
收法无激发池,光电倍增管与吸收池在一条直线上,
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仪其光电倍增管必须放在与吸收
池相垂直的方向上。
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
测定流程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2)氧化率关系:TOD>CODcr>BOD5 、TOD测定氧化率
接近100%,CODcr测定时重铬酸钾氧化率最多可达90%,
BOD5测 定时只有可生化部分有机物被氧化。
(3)实际应用:
①TOD、CODcr和BOD5 的关系可反映污水的可生化性,
通常认为CODcr/BOD5 >0.3时,污水可生化,但BOD5 /TOD
.
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
即要技术先进, 又要经济合理
.
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
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
并非越严越好,制定环保标准要综合考虑各方面
因素,例如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
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
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
总铬的测定
水样用KMnO4
氧化,铬以六价铬形式存在,过
量的氧化剂用NaNO 2
分解,过量的NaNO2
用尿素消
除,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在540nm处测定吸光
。因为在该实验条件下,许多氧化物仅有部分被氧化
原理: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
和无机物)氧化,反应后剩余KMn0 4
加入准确而过量的草
酸钠予以还原,过量草酸钠再以KMn0 4
标准镕液回滴,
通过计算,求出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和测定方法
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就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污
染物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要求连续化、自动化。
.
可见,环境分析是环境监测的发展基础,后者范围更广
泛,更深刻。在环境监测中除化学、物理监测手段外,
还有生物监测手段。
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原则:
X 500
X=500×180/192=468.75mg=0.46875g
对一种水体,阐述CODcr、BOD5
、TOD和TOC之间
在数量上和测定时对有机物的氧化率可能存在
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数量关系: TOD>CODcr>BOD5 、TOD>TOC
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从而与
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有定量关系。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水样中的镉,取四份等量水样,分别加
入不同量镉溶液(加入量见下表),稀释至50mL,依次用火
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得吸光度列于下表,求该水样中镉的
含量。
编号
时,如水样中存在有铜、铅、锌、
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对测定有无影
响?应如何消除?
水样中存在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
质时,对微生物活性有抑制,可使用经驯化微生物接种的
稀释水或提高稀释倍数,以减小毒物的影响。
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5
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
. 100 100
(1)96.7
(2)93.5
多次少量萃取与少次多量萃取的萃取率哪个
高?为什么?
(1)有机物质的萃取:分散在水相中的有机物质
易被有机溶剂萃取,利用此原理可以富集分散在水
样中的有机污染物质
(2)无机物的萃取:由于有机溶剂只能萃取水相
中以非离子状态存在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
而多数无机物质在水相中均以水合离子状态存在,
故无法用有机溶剂直接萃取。为实现用有机溶剂萃
取,需先加入一种试剂,使其与水相中的离子态组
分相结合,生成一种不带电、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
质。该试剂与有机相、水相共同构成萃取体系。
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
污染物质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实例。
原理:相同之处都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
态汞原子蒸气,根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光强度与汞浓
度成正比进行定量;不同之处是冷原子吸收法是测定
253.7nm的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
射光强,而冷原子测汞仪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蒸
1、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及时、准确、
系统地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2、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施现场监督监测与检查, 及
时、准确地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及变化趋势。
3、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预测环境变化趋 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