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外加剂和水泥的相容性应该是“双向适应”,实际上还是单纯强调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即混凝土外加剂如何去适应水泥。
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多种描述。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 2003附录A规定了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对某种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每种外加剂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对某种外加剂选择水泥时,每种水泥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的外加剂。
对不同品种外加剂,不同掺量应分别进行试验。
绘制掺量为横坐标,流动度为纵坐标的曲线。
其中饱和点(外加剂掺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变化曲线的拐点)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损失小的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
①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某种外加剂,掺入到按规定可以使用该种外加剂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水泥中,外加剂在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中若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效果,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相适应;若外加剂的作用效果明显低于使用基准水泥的检验结果,或者掺入水泥中出现异常现象,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良或不适应。
②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用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中,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③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到混凝土硬化前,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性能。
涉及电化学、表面化学、水泥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诸方面相互影响,十分复杂。
大体上可用3项指标衡量,即:初始流动度,是否有明晰的饱和点和流动度损失大小。
国内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方法进行检测。
④作者认为,应从实际应用来考虑,以在外加剂和水泥系统中,掺入某种功能性外加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来表示外加剂与水泥是否适应。
GB50119 -2003的方法有时会出现误判。
最直观地应进行混凝土试验,通过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保水性、粘聚性等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来综合评定。
什么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什么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化学外加剂已成为商品混凝土的第五组分,其品种日益增多,性能不断提高。
商品混凝土新技术,如高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商品混凝土、流态商品混凝土、自密实商品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喷射商品混凝土等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均依赖于外加剂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于商品混凝土外加剂,除了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与水泥的适应性,如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快就是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的典型例子。
对于商品泵送商品混凝土、流态商品混凝土、自密实商品混凝土及低水胶比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等来说,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好,不但会降低外加剂的有效作用,增加外加剂的掺量,从而增加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还可能使商品混凝土无法施工或者引发工程事故。
与水泥存在着适应性问题的外加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有机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普通泵送剂、高效泵送剂、保坍剂(控制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外加剂)等。
由于这些外加剂多是减水型外加剂,且主要是减水剂组分与水泥及其他外加剂组分之间存在着适应性问题,故人们经常又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称之为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事实上,某些有机缓凝剂、速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也存在着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影响外加剂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在水泥组成和细度方面。
因此,检验减水剂及泵送剂等外加剂时,应使用G B 8076-1997标准规定的基准水泥;基准水泥除应满足42.5级硅酸盐水泥技术的要求,还应满足以下条件:C3A 含量为6%~8%、C3S 含量为50%~55%、f -C a O 含量1.2%、碱含量(N a2O+0.658K2O)1.0%、比表面积32020m2/kg 。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水泥,由于其组成与细度同基准水泥不相同,故外加剂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使用基准水泥的检验结果有差异。
水泥与化学外加剂的适应性研究
2 9 9 mm
31 9 a m r
3 1 4mm
3 3 8 mm
3l 0 am r
3 3 4 mm
1 5 0 ai r n 2 5 0 mi n 7 2. 6 6 1 31 . 2 5 4. 7 8
3 0mi n
2 . 2 粉煤灰 粉煤灰是 工业产 品生产过程 中产 生 的一种 固体废物 , 一般是指从 通过燃烧煤炭来发 电的电厂所排放的废气和烟气 中所 收集得 到的粉末 状细灰 , 也可 以叫做飞灰 、 烟灰。混凝土 中加入适量 的粉煤灰 能够显著 的提高混凝土 的各项性能 。 本试验选用邹县 电厂一级粉煤灰 , 其主要性能如表 3 所示 。 表 3粉煤灰常用性能指标 ( %) 细度/ % 烧失量/ % 需水 量比/ %
本试验采用 的早强 剂是三乙醇胺 。 3 . 试验研究
3 . 1 试 验方 案
一
混凝土作 为重要 的建筑 材料, 经历 了普通 混凝土一 高强度 混凝土 高性 能混凝 土的发展过 程 。最 初, 混凝土 技术 的优 劣是 以强 度作 为 主要依据 的。到了上世纪 7 O 年代 末 , 由于减水剂 和高活性混凝土掺合 料 的开 发和应 用, 使高强 混凝土 的制备进入 了一个 新阶段一 高性 能混 凝土阶段n 。 目前, 混凝 土的高性能化 已引起各 国土木建筑与材料 工程 界的高度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结构材料 中将 占据主导地位 。 另外 , 化学外 加剂 已成为混 凝土 的第五 组分 , 其 品种 日益增 多 , 性 能不 断提高 。通常高性 能混 凝土 中9 t ' ) J n 剂 以及活 性掺合料 的作用效 果会 因掺 量的不同而存在很大 的差异 , 有 时作用效果会 很差 , 甚至两者 根本不 相容1 3 ] 。研究表 明: 外加 剂的作 用效果 主要与所用水泥的组分和 性 能有 关 。如何提高外加剂对水泥 的适应性 对于扩大外加剂的使用范 围是个 很有现实意义 的课题 。本文设 计了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以及 水泥、 减水剂和粉煤灰 的相 容性 两组试 验 , 确定 了水泥与化学外加剂适 应 性相对较好 的组合 。为确 定高性 能混凝 土中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的 合理掺量提供依据 。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
邓 国 勇①D n o o g 武 俭②W uJa e gGu y n ; in
( 黑 龙江 省绥 滨 县环境 卫 生生理 处 , ① 绥滨 16 0 ; 黑 龙江 省绥 滨 县城 市建 设管理 处 , 52 0② 绥滨 160 520)
( P yioyOfe H injn u i on ni n et ai r,ubn160 ,hn ; ① hs l fc, eog ag i nC ut E v om naSnty S i 520 C ia og i l i Sb y r l a i ( H injn ub o n ra os utnA mnsa o fc, u i 160 ,hn )  ̄ eog agS inC u t UbnC nt co d iirtnO eS i n 52 0C ia ) l i i y r i ti i b 摘 要 :混凝 土外加 剂 与 水泥之 间的适应 性 问题 长 期以 来影 响 着 实际 工程对 外 加 剂 的应 用效 果 ,使 用 的 外加 剂要 进 行适 应性 试 验和 掺量 优 选, 使用 过程 中对 外加 剂质 量 和掺 量要 严格 控 制 。所 以为 了改善 和提 高混 凝土 性 能和 施 工性 能 , 现在 广 泛采 用化 学外加 剂做 混凝 土的 第 5 分 组 来 配制 混凝 上 , 增加 混 凝土 耐久 性 , 高工程 质 量 , 在 提 配制特 种 混凝 土 等方 面 , 混凝 土外加 剂发 挥 了不 可替 代 的作用 。 关键 词 : 混凝 土 外加 剂; 水泥 ; 适应 性
中图 分 类 号 :U 0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1 0 2— 1 10 — 3 12 1 O — 27 0
1存 在的问题 减 水剂掺量。 水泥 : ③ 山东鲁南水泥厂 “ 宏” 4 .M a 通水泥。 鲁 牌 25 P 普 对 水 泥 制 品 和 混 凝 土 的 性 能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用 水 泥 、 子 、 外加剂 : S 一 采 砂 R T 2缓凝高效减水剂。 常用掺量 为 04 1 %。 . %~ . 常用量为 2 集料和 水 4组制作 的常用混凝 土 已不能满 足材料性 能和 施工 性能 06 .%。④试验得 出缓凝剂 的不 同掺量对水泥胶凝材料净浆 、 水泥胶 要 求 。 在 混 凝 土 、 浆 和 净 浆 的制 备 过 程 中 , 入 少 量 的 ( 超 水 泥 砂 影 响 结 果 砂 掺 不 用量 的 5 能对混凝土 、 %) 砂浆或 净浆改变性 能的一种产 品 , 为混 称 ① 某村道工程。② 目的 : 出符合施 工减 水率( 5 ) 初凝 时 求 1% 和 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 , 提高混凝土质量 , 在 能 改 间( ~ 4 5小 时 ) 要求的缓凝高效减 水剂掺量。 ③水泥 : 广西红水河水泥 善 混凝 土 性 能 , 少 混 凝 土 用 水 量 , 约 水 泥 , 减 节 降低 成 本 , 快 施 工 厂 “ 水河 ” 5 .M a普通 水 泥 。 加 剂 : B一 奈磺 酸 盐 甲醛 高 缩 加 红 牌 2 P 5 外 以 进度。随着技术的进步 , 外加剂 已成 为除水泥、 细骨料、 粗 掺合料和 合物为主要成 分的 MN - P缓凝高效减水剂( FS 液体 , 固化率 3 %)常 0 , 水 以外 的 第 5种 必 备 材 料 。 外 加 剂 是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优 化 设 计 和 提 用掺量 为 1 % 3 常用量为 2 ④试验得 出缓凝剂 的不 同掺量对 掺 . %, 5 %。 水 泥胶 凝 材 料 净 浆 、 泥 胶 砂 影 响 结 果 。 水 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外 加剂 与水 泥适 应 性 检 验 的必 要性 33实验 结果结论 从试验我们可 以看到 :随着缓凝剂掺量 的 . 外 加 剂 适 应 性 必 须 检 验 , 要 原 因是 , 于 工 程 所 使 用 的 某 种 增大 , 水率和初 凝时 间到一定 量值趋于饱和 , 并不是 同时到达 主 对 减 但 再增 大外加剂掺量 也不起减 水 非基 准水泥而 言 , 即使符合 《 混凝上 外加剂 》 G 8 7 ) 等品 的外 饱 和点。当外加剂达 到饱和掺 量时 , ( B 06一 加剂 , 同样 存在 化 学 成 分 定 性 和 剂 量 定 量 的 不 适 应 性 问题 。 目前 已 或缓凝 作用 , 还会给拌和物带来副作用 , 如干缩开裂 、 强度等级降低 经 知 道 , 有 的普 通 减 水 剂 , 木 钙 、 镁 、 钠 、 蜜 、 钙 、 镁 等 等 。 因 此 , 工 程 施 工 中使 用 缓 凝 减 水 剂 , 须 严 格 控 制 剂 量 , 可 所 如 木 木 糖 糖 糖 在 必 不 否 可 对 水 泥 所 使 用 的 石 膏 调 凝 剂 中 的 无 水 石 膏 、 石 膏 、 石 膏 、 石 用 盲 目超 掺 来 增 大 减 水 率 或 缓 凝 , 则 , 能 会 给 工 程 质 量 和 安 全 硬 萤 镁 膏 、 业 膏 渣 、 水 石 膏 、 水 石 膏 均 存 在 化 学 上 的 不 适 应 题 , 用 带 来 后 患 。 工 半 脱 使 后 不 是 减 少 单 位 用 水 量 , 是 增 加 了水 量 。 次 , 而 其 剂量 适 应 性 则 主 要 4 外 加 剂 与 水 泥 的 适 应 性 对 施 工 质 量 与 安 全 的 影 响 及 应 注 意 取 决 于 铝 酸 三 钙 的 含 量 大 小 , 酸 三 钙 越 高 外 加 剂 剂 量 适 应 性 越 差 的 问题 铝 不 同产 地 的水 泥 中所 含 铝 酸 三 钙 含 量 差 别 较 大 , 由于 其 强 大 的 吸 附 在 混 凝 土 中 加 入 适 量 的外 加 剂 , 提 高 混 凝 土质 量 , 善 混 凝 能 改 能力 , 几乎 对 所 有 的 ( 效 ) 水 剂 都 存 在 剂 量 不 适 应 问题 。 外 加 剂 土性能 , 高 减 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 约水泥 , 节 降低成 本 , 加快施工进度 , 这 外 适应性 的定量检验 实测出所有 的水 泥在混凝 土中的减水 率与减 水 给我们 的施工带来明显的经济 效益。但是 , 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给工程带来 隐患, 甚至 造成 了严重 的 剂 的掺量关系 , 求出最优掺量 即饱和 掺量 , 超过 饱和掺量 , 掺再 多的 问题却没 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 , 外加剂也将不起减水作用 , 反而可 能带来副作用。按最优 ( 饱和 ) 掺 质量和安全事故。 : 如 某个商 品混凝土单位 , 为了给施工单位提供 高 强混凝土 , 未经 检验外加 剂剂量与水泥适应性 的情况下 , 在 在拌 制 量 的要 求 使 用 。 是 使 用 好减 水 剂 的重 要 保 证 。 混 凝 土 过 程 中添 加 了某 种 高效 缓 凝 减 水 剂 ( . ) 由于 混 凝 土 从 完 2% , 5 根 据 掺 外 加 剂 的水 泥 水 化 理 论 , 凡是 有利 于 水 泥 水 化 更 完 全 、 更彻 底 的外 加 剂 特 别 是 减 水 剂 , 会 一 定 程 度 地 增 大 干缩 。 这 是 由 成 搅 拌 出厂 到 施 工 现 场 泵 送 浇 注 所 需 的 时 间过 长 ,在 这 段 时 间 内 , 均 给 于水化更充分 的水泥石 中会生成更 多的水 化硅 酸钙凝胶 , 在其贡献 混 凝 土 的 坍 落 度 损 失 很 大 , 浇 注 造 成 困难 。 为 了 顺利 完成 施 工 任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关键词: 水泥外加剂 中图分类号 T U 525 混处土 文献标识码 : A 文意编号 1672- 3791(200 )01(0 - 0014- 01 7 一定的含气量往往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工
1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的变化
首先必须指出混凝土作为一种材料,可 以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去考察它、 研究它。 但混 凝土又和一般的材料不同。其矿物组成和微 结构随时间而变化,其物理力学性能受硬化 条件、 环境影响很大。 混凝土工作者应更关注 混凝土在塑性阶段及向硬化阶段转化期间.
效途径。
适应水泥, 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 影响水泥
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原因是两方面的,水泥和
微结构内部应力的变化。 混经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很快. 在醚固 初
期从塑性转变到弹性的阶段,高强与普通混 凝土所受的内应力是不同的。普通混凝土在
外加剂都必须承担责任。对于水泥制 造来说 必须从原材料配方、 矿物组成、 烧成温度,
冷却制、细度及混合材的质量各方面人手配 制适应HPC 水泥。另一个主要任务是控制水 泥质量的稳定. 有时质最的稳定比质量的好 坏更重要。因为一个流变性较差但性能德定 的水泥,我们可以调节外加剂去适应它: 但
初期时变形很 但产生的 大, 应力很小, 因为此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很小,这就是普通混凝 土早期不易开裂或开裂较少原因,但随着混
(3)强度
并不是说高强混凝土就一定是高性能混 凝土, 就一定具有良 好的耐久生。 反过来说大
凝土强度的发展. 弹性模量迅速增大, 导致混
凝七变 形很小, 生的应力很大。 所产 高强混凝
土开裂较普通混凝土多、裂缝发生时间较早 主要不是水泥用量较多、 收缩大所引起, 最主
量强度 要求不很高的混凝土, 也可以配制成 耐久 性很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因 此HPC 的 范
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试验
使用水泥300g,水87g或105g,使用外加剂厂家推荐剂量的外加剂掺量,搅拌3min,截锥圆模提起后自由扩散30s后测量互相垂直的 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 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更易出现的裂缝 圆模提起后,应用刮刀将粘附于圆模内壁上的浆体尽量刮下,以保证每次试验的浆体量基本相同,提取圆模1min后,用卡尺测量最长
数据处理 1、经时损失率:用初始流动度或 Marsh时间与60min流动度或 3、将基准减水剂和约1/2的水同时加入锅中,然后用剩余的水反复冲洗盛装基准减水剂的容器直至干净并全部加入锅中,秤取500±2g
水泥,145±1ml水,在5-10S内将水泥加入水中,把锅固定在搅拌机上,以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
• Marsh筒法
Marsh筒为下带圆管的锥形漏斗,具 体方法为让注入漏斗中的水泥浆体 自由流下,记录注满200ml容量筒 的时间,即Marsh时间,此时间的长 短反映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
• 净浆流动度试验
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装入一定容量 的圆模后,稳定提起圆模,使浆体 在重力作用下在玻璃板上自由扩展, 稳定后的直径即流动度,流动度的 大小反映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
2、水泥熟料中的碱含量过高( 碱含量>0.8%) 的水泥或 碱含量过低( 碱含量<0.5%) 的水泥, 也容易与外加剂 产生不适应。水泥中碱主要来源于所用原材料, 特别是 石灰石和粘土。含碱量过高或过低的水泥, 在某些品种 外加剂加入时, 会引起水泥中石膏溶解度变化, 使水泥 矿物成分C3A 水化速率加快, 需水量增大,工作度损失 也变快。
将圆模置于玻M璃板a的r中s间h位时置,间并用为湿布纵覆盖坐。 标做曲线图, 然后做两直线段曲线的趋势线, 3、试验报告应给出水泥品种、生产单位、生产批号、基准减水剂信息、试验方法、饱和掺量点、基准减水剂0.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检验方法(净浆流动度法)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检验方法
(净浆流动度法)
1.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净浆流动度仪: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为金属或有机玻璃制品;
3)玻璃板(300*300mm,5块);
4)钢直尺;刮刀;
2.实验步骤及方法
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板、流动度仪、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檫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滴;
2)将净浆流动度仪放在玻璃板中央,用湿布覆盖待用;
3)称取水泥1000g, 倒入搅拌锅内;
4)称取外加剂1000×x% g(对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不同外加剂应加入不同的掺量);
5)将外加剂溶入290ml水中(外加剂为液体,应扣除其含水量),加入搅拌锅内,搅拌3min;
6)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流动度仪并用刮刀刮平,然后垂直提取流动度仪使其在玻璃板上流动,待停止后量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直径为其初始流动度;
7)继续保留余下的水泥浆,加水后3min、30min、60min,分别测定相应时间的流动度。
8)记录及结果分析: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经时损失小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好。
市场部:胡廷强
2005/01。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分析与试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分析与试验【摘要】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处理不好会使新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下降,增加施工操作难度,本文主要分析的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提出改善建议,并列举试验实例分析。
【关键词】外加剂;水泥;适应性;试验引言外加剂已经成为商品混凝土除砂、石、水、水泥以外的重要组成成份。
各种外加剂的应用更是使混凝土材料实现高性能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时存在不相适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加剂的应用效果以及混凝土的性能。
但是在试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水泥与外加剂按相关标准检验均合格,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出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和假凝等异常现象,导致工程无法施工,或者引发工程事故,使试验工作陷于被动。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普遍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1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含义与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的外加剂,多是减水型外加剂,并且主要是减水组分与水泥及其他外加剂组分之间存在着适应性问题,故人们经常又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称之为“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2 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2.1水泥方面的因素水泥中C3A的含量在无石膏存在的情况下,水泥中C3A迅速水化产生水化铝酸钙,在有石膏存在的情况下则形成钙矾石可以降低减水剂的减水作用。
因此C3A含量增加对减水剂的吸附增大,减水作用相应的就减小。
其次是水泥的陈放时间和水泥温度。
水泥陈放时间越短高效减水剂对其塑化作用效果越差。
水泥的温度越高水泥水化速度一般越快,减水剂对水泥的塑化效果越差。
这时就会出现减水剂的减水率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大等情况。
再次水泥颗粒级配。
水泥颗粒级配对高效减水剂的饱和掺量影响不大。
但是,如果水泥比表面积相近,水泥颗粒中小于3μm颗粒含量的增大,在减水剂的掺量较大或水胶比较大的情况下,可增强水泥浆体的初始流动性,还可加剧水泥浆体流动度的损失。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摘要:本文在总结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性的表现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从而得到提高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适应性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是提升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实现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
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就是问题之一。
1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从功能上分,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泵送剂、加气剂、阻锈剂、速凝剂、保水剂、增稠剂、减缩剂、保塑剂以及矿物外加剂。
实际应用中,还会涉及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外加剂。
2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指外加剂掺入后对水泥及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后性能的影响。
最直观的是对水泥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影响,通常用混凝土拌和后的坍落度损失来表示。
2.1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性的表现(1)水泥异常凝结水泥以硬石膏为调凝剂时,由于这类石膏对木质素系减水剂、糖钙类减水剂以及多元醇类减水剂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导致石膏的溶解度降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硫酸根离子与C3A反应生成钙矾石,会使C3A急剧水化,当水泥中C3A含量较高时(大于8%),可使混凝土产生“假凝”现象。
案例:某搅拌站用所在地区某品牌水泥给建筑工地供应C40混凝土,由于没有坚持对每一批水泥在开盘前做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致使出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目测有200mm,而到工地往混凝土泵车中卸料时,却发现该车混凝土已经卸不出来,通知厂内送一桶减水剂加入搅拌后,目测坍落度有170mm,基本可以满足泵送要求,但刚卸1m左右时,又卸不出来,立即把该车混凝土返厂,加入大量水及少量的减水剂,才勉强卸出,险些凝固在搅拌车中。
此外,水泥过分缓凝是减水剂导致水泥异常凝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1 、 外 加剂 的掺 量和 工 艺
上 文有 论述 到 ' 夕 加剂 的掺 人 时 间和用 量对 其 与水 泥 的适 应 性有 着 很大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 中, 外加剂掺量一般小于或者等于水泥质量的5 %, 的作用, 因此 , 可以从掺人时间上, 采用外加剂后掺法, 从而改善外加剂的塑 在这个大范围下去试验寻找一个最佳的掺人量 , 以期能够使混凝土的性能得 形 的性 能 。 在 用量 上 , 一 定要 经 过多 次试 验 , 找 到外 加剂 的最 佳 掺量 进行 掺 和 到最佳的效果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 外加剂的掺人量高出或者低于最佳 的掺 加 入 , 从 而更 好地 改善 混凝 土 的各 项性 能 。 量, 那 么 就会 对混 凝 土 的性 能产 生 一 系列 不 良的影 响 , 比如会 直 接 影响 到 坍 ( 二) 尝试 复合 外加 剂 的使 用 塌度损失的快慢和泌水的大小等等 , 除此之外 , 还会延长或者缩短凝结 的时 外 加剂 的 种类 和功 能有 很 多 , 主要 有能 改 善混 凝 土拌 合 物流 变 性能 的 引 间, 增 加或 者减 弱凝 结 的强 度 。 气剂、 减水剂和泵送剂, 能调节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和硬度的早强剂 、 速凝 在 外加 剂 的掺 人工 艺 上 , 外加 剂 分 为先 掺 法 与后 掺 法 两种 情 况 , 经 过 相 剂 , 能调节混凝土拌合物耐久性能的防水剂和阻锈剂 , 能改善其它性能的膨 关工作人员做的大量实验表明, 外加剂使用后掺法比使用先掺法更能提高混 胀剂和着色剂等。如果将这些不同的外加剂进行适当的复合使用 , 不仅能使 凝 土 的性能 , 但是 要达 到混 凝 土的最 佳 状态 , 在后 掺法 中 , 外加 剂 的用 量往 往 外加剂在其性能上扬长避短, 而且更能使外加剂中不同的分子结构互相掺和 要小于先掺法的用量 。 实际上 , 后掺法加大了搅拌时间, 从而使混凝土与外加 剂 之 间发生 很好 的作 用 , 达 到 以期 的效 果 。 2 、 外加 剂 的种类 混凝土外加剂不 同的种类所含的分子结构也有所不同 , 例如外加剂中三 氧 化硫 等不 同的含 量对 水 泥颗粒 的影响 也就 不 同 。除此 , 外加 剂 形状 上 的不 同和分子量的不同也会影响着其性质。而且外加剂中的含碱量 比较高的话 , 非常有利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 但是 , 这样一来也会加快新拌混凝土的坍塌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十分关键。
若因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而导致混凝土过于快凝或者是坍落度损失过大等问题,总是会归咎于外加剂。
混凝土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将会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仅归咎于外加剂是较为片面的。
从具体实践来看,通过分析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导致混凝土不达标的原因,可以看出原因是很多的,既有外加剂质量的影响,也有水泥化学成分的影响,因为水泥本身就是由各种矿物构成的,其所用的石膏种类、掺和物、所含碱量高低等,也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水泥矿物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分析从结构上来看,水泥矿物主要是由铝酸三钙(C3A)、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铝酸四钙(C4AF)等构成,其中,C3A 的水化速度最快,其次是C3S,再次是C2S和C4AF。
以回转窑生产的水泥熟料为例,其矿物构成通常是C3S:45%~65%。
C4AF:10%~18%。
C2S:15%~32%。
C3A:4%~11%。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与外加剂匹配程度上,C3A水化最快,而且,其对外加剂的吸附也最快,其次是C3S。
可见,C3A和C3S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产生主要影响。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C3A,C3S能达到如下两个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C3A不大于8%或C3A+C3S不大于65%,即只要能确保C3A不大于8%,C3S在50%~55%范围内,同时,采用二水石膏进行配制,这样的水泥强度通常能有良好的外加剂适应性。
将其与萘系高效复合减水剂、一般木质素类减水剂、泵送剂等进行配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都是比较小的,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标准要求。
但如果C3A大于8%或C3A+C3S大于65%,即会发生水泥与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也会比较大。
在水泥各种矿物中,C3A是影响外加剂的主要因素。
因此,为提高水泥早期强度,水泥厂都会提高C3A含量,但也给外加剂应用带来很大难度。
浅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
第三,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也要注意拌制的技术和外加剂的用量。外加剂的用量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最优掺量,必要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外加剂的最优掺量主要通过试验得来,最优掺量的制定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制作。同时环境的影响也应注意,温度和天气都会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在天气遇到高温大风时,水分蒸发快,可以减少混凝土添加剂的用量,并时刻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观察和测试。相反遇到雨天和阴天,就要适当的增加外加剂的使用,这样可以导致混凝土的塑形效果增加。在拌制技术上也有注意速度,均匀的搅拌效果会更好,过快的搅拌会导致混凝土可塑性变差。
浅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提供高质量和高性能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效果,对于建筑物来说可以增加稳固性等,因此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也成为工程建筑的热点难题,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要首先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进行试验。
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双向适应性
高性能高强的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导致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因此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由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局域适应的关系,因此在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状况发生时,要求外加剂改变自身的成分和性能,从而来确保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通常,单纯的依靠外加剂的调整和配方不足以适应水泥的特性,依靠技术也难于实现。因此,在缓凝剂坍塌问题的解决上是较难的,因此混凝土外加剂要与水泥相互适应。在添加外加剂的同时,也要考虑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确保外加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建筑物的性能。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探讨
原 料 L o s S S i O 2 A 1 2 0 3 C a O F e 2 0 3 M g O S O 3 T o t a l
熟料 2 1 . 6 0 5 . O 3 6 5 . 8 O 3 . 6 O 2 . 4 5 O . 8 5 0 . 8 5 石 膏 l 8 . 1 3 7 . 4 5 2 . 6 4 2 7 . 4 6 1 . 1 4 O . 5 5 3 9 . 5 9 3 9 . 5 9
l h后 加入 或 不加 外 加剂 ,测 定其 初始 和 1 h流 动度 , 对
水 泥 与外 加剂 的适 应性 进行 评估 , 当水泥 中未D n # I , D n T } U 时, 水灰 比为 0 . 3 5 ; 加 入外 加剂 后 , 水灰 比为 0 . 2 9 。 水泥 流 动 度 测 定按 照 6 B / T S 0 7 7 — 2 0 0 0 《 混 凝 土外 加 齐 U 均 质 性 性 试 验方 法》 进行。
供, 液体 , 用 量 为水泥 重量 的 1 % 。
1 . 2实验方法
1 . 2 . 1 粉磨实验
实验 中, 取熟料 5 k g 、 石膏 2 5 0 g进 行 混 合 配 料 , 配
小, 其流 动度 越 大 ; 但 是加 入外 加 剂 1 ( 萘 系外 加剂 ) 后,
当水泥 比表 面 积 为 3 7 3 m / k g时 , 水 泥 流 动度 最大 , 流动
( 1 ) 萘系 减水 剂 : 由江 苏博 特新 材料 有 限公司提 供 ,
固体 , 用 量 为水泥 重量 的 0 . 6 % 。
验 结果 。由图 1可知 , 水泥 比表 面 积和 流 动度 并不 是 简
表 面积 相 对 较 小 时 , 水泥 的流 动度 最 大 , 即 比表 面 积越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
基本术语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掺量以外加剂占水泥(或总 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减水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 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 位用水量之比。
泌水率:单位质量混凝土泌出水量与其用水量之 比。
初始坍落度:混凝土搅拌出机后,立刻测定的坍 落度。
坍落度损失: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与某一特定时间 的坍落度保留值的差值。
减水剂作用机理
3、润滑作用 高效减水剂的极性亲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
粒表面,多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缔合,再加上水分 子之问的氢键缔合,构成了水泥微粒表面的一层稳 定的水膜,阻止水泥颗粒问的直接接触,增加了水 泥颗 粒间的滑动能力,起到润滑作用,从而进一 步提高浆体的流动性。水泥浆巾的微小气泡,同样 对减水剂分的定向吸附极性基团所包裹,使气泡与 气泡及气泡 与水泥颗粒问也因同电性相斥而类似在水泥微粒间 加入许多微珠,亦起到润滑作用,提高流动性。
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及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
1、减水率—主要起增强作用。减水率越高,增强效 果越好。混凝土中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可减少用 水量,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保持强度不变, 可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按外加剂性能分类
1、高性能减水剂 (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 2、高效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 3、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 4、引气减水剂 5、泵送剂 6、早强剂 7、缓凝剂 8、引气剂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外加剂都复合有不同的组成材料。
外加剂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外加剂:
减水率为5%~10%标志的外加剂,如木钙、糖蜜类外加剂; 掺量0.2—0.3%,减水率5-15%, 适用于5度以上的混凝土工 程,不宜蒸汽养护。如水泥中采用硬石 膏或氟石膏作调凝 剂,则应慎用.
水泥与外加剂实验
实验2水泥与外加剂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合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1)相容性的概念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2)实验任务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
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3)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微型坍落度筒):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壁厚,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天平,钢直尺等。
3)实验步骤: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截锥圆模和玻璃板均用湿布擦过,并将湿布覆盖在上面。
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称取水泥和减水剂(萘系高效),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
胶凝材料总量为。
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加入减水剂,然后加水搅拌。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量时取互相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作为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4)实验数据:5)实验图表6)数据分析:由图象可知,当减水剂含量在0.2%~0.4%之间,流动度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当减水剂含量达到0.4%之后,流动度的增长幅度缓慢,在1.4%时达到最大值。
由此推断,减水剂饱和点在 1.4%。
在这一百分掺量下,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作用已经达到最大,含量继续提高后,多余的减水剂并不能继续分散水泥颗粒,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提高已经没有作用了。
在1%处曲线有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失误引起的。
7)相关资料①减水剂的作用: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大工作度,使混凝土易于浇筑;不改变混凝土强度和工作度,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用量;增加水化效率,减少单位用水量,增加强度,节省水泥用量;改善尚未凝固的混凝土的和易性,防止混凝土成分的离析;提高抗渗性,减水透水性,避免混凝土建筑结构漏水,增加耐久性,增加耐化学腐蚀性能;减少混凝土凝固的收缩率,防止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纹;提高抗冻性,有利于冬季施工。
浅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浅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摘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长期存在于工程,并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讲述了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二大机理,外加剂对水泥的扩散作用和水泥对外加剂的吸附作用。
并对影响这二大机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分散;吸附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分析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差,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坍落度经时损失大;混凝土出现速凝、假凝或过度缓凝;所有这些现象均会对混凝土的质量及正常生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掺入外加剂后,外加剂与水泥的作用机理为:水泥粒子对外加剂的吸附以及外加剂对水泥的分散作用,水泥加水转变成水泥浆后形成一种絮凝状结构。
当外加剂分子被浆体中的水泥粒子吸附,即在其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成为一个个极性分子或分子团,憎水端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端朝向水溶液,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的吸附膜。
这就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释放出絮凝体中被包裹的水分子。
同时,出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颗粒朝外一侧带有同种电荷,产生了相斥作用。
其结果使水泥浆体形成一种不很稳定的悬浮状态;水泥颗粒表面的润滑作用,外加剂的极性亲水端朝向水溶液,多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缔合,再加上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缔合,构成了水泥微粒表面的一层水膜,阻止水泥颗粒间的直接接触,起到润滑作用。
因此分析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可以从“分散”和“吸附”考虑。
1.1外加剂自身特性对水泥塑化效果的影响(分散作用)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木质素磺酸盐(简称木钙)、萘系、密胺和聚羧酸盐高效外加剂。
从外加剂的组成上分析,外加剂分子是由极性的亲水官能团(SO3H、COOH)和非极性的憎水基两部分组成。
含有SO3H官能团的外加剂具有显著的坍落度保持值、适宜的引气性和减水率;含COOH则具有缓凝保坍性能。
在所有的高性能外加剂中,不是含SO3H,就是含有COOH,或者同时有之。
SO3H、COOH 官能团主宰着外加剂的关键性能,并反映出该外加剂所起的主要作用。
适应性试验:如何调整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适应性试验:如何调整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第一步宜从检测计划使用的水泥PH值开始,也就是水泥的碱度。
用PH试纸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当然用PH计更好。
可以用三份水溶解一份水泥,充分搅拌后沉淀澄清,取清液一滴置于广泛PH试纸上,察看试纸背面变色程度以确定水泥的碱性。
一般PH值应在12以上,但也有的普硅水泥只有9~10,个别还更低。
试验结果让我们能初步判定:水泥中可溶性碱量大还是小;水泥中的混合材是否含偏酸性的材料或石粉类惰性材料使PH值偏低。
第二步是考察。
考察的第一部分是要尽量设法取得该种水泥的熟料分析结果。
水泥厂每班做一次熟料的萤光快速分析,每个月有一个平均值,虽然不可能写在水泥合格证上,但也不是一个保密资料。
假如我们能得到近期任何一日的熟料分析结果也可以。
依据分析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水泥中的四种矿物: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硅酸三钙C3S和硅酸二钙C2S的数量。
影响水泥适应性的矿物是铝酸三钙、硅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这些数据可以帮忙我们选择缓凝剂的品种。
另外依据熟料分析中的碱和硫含量数据,我们能计算出塑化度值SD,作为复配外加剂时要适当加硫酸盐还是加碱的参考依据。
虽然熟料分析单中的碱是总碱量而非单纯的可溶性碱量,但对我们快速认定SD值仍有紧要的参考价值。
而将水泥溶于水后,溶液的碱含量是包括混合材在内的可溶性碱含量,对我们调整适应性的试验可能更有意义。
考察的第二部分是了解熟料磨成水泥时加多少什么种类的混合材。
这对分析诸如混凝土泌水,凝结时间异常(过长、过短)的成因都很有帮忙。
粉磨熟料时混合材只是矿渣(水渣)或粉煤灰,则出来的成品水泥对外加剂尤是缓凝剂的适应性好, 但以水渣作混合材的水泥有时泌水, 这是因水渣硬度大于熟料,不易磨得与熟料同样细的原因。
考察的第三部分是要把握混凝土掺合料的品种和细度情况。
全掺矿粉易泌水,但改善了混凝土多种性能。
全掺一般需水量高于105%的粉煤灰需要较多的拌和水量,而且凝结时间长,不过却明显抑制了泌水,但优质粉煤灰可以削减减水剂用量,假如掺的是统灰、因其中含一部分三级灰,则往往就是使高效减水剂“失效”的紧要原因。
[新版]外加剂(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试验方法
外加剂(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试验方法1 适应范围本方法适应于间接评价混凝土中外加剂(一般指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试验。
2 方法提要比较测定水泥砂浆全分散状态下的外加剂饱和掺量、坍落扩展和流动度损失,以此评价若干种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坏。
3 试验仪器a 胶砂搅拌机符合JC/T681 的要求;b 截锥圆模及模套、卡尺,均应符合CB/T2419的规定;c 抹刀;d 玻璃板厚度5mm,尺寸500mm*500mm;e 药物天平称量100g,分度0.1g;f 台秤称量5kg;4 材料一次试验用材料水泥500g;砂和水量按预定混凝土中的砂灰比和水灰比计算确定。
5 试验方法5.1 测量外加剂饱和掺量和最大坍落扩展度5.1.1 标准方法将称量好的水泥、砂倒入胶砂搅拌机锅内,搅拌30s后,再加水和外加剂搅拌3min。
搅拌好后,立即将砂浆一次性装入放在玻璃板上的截锥圆模内,上口用刀刮平,然后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测量砂浆坍落扩展度d,以砂浆扩展面得两个垂直方向为直径的平均值(mm)表示。
出现最大坍落扩展度且砂浆又不泌水时的外加剂掺量为外加剂饱和掺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5.1.2 简便方法水泥、砂和水量与前相同,外加剂先估计一个掺量区间,由低到高分成若干级,并预先将外加剂每级之间的差量称好。
(1)将称量好的水泥、砂倒入胶砂搅拌机锅内,搅拌30s后,再加水和最低一级的外加剂搅拌3min。
拌好后,立即将砂浆一次性装入放在玻璃板上的截锥圆模内,上口用抹刀刮平,然后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测量砂浆坍落扩展度d.(2)将测量完扩展度的砂浆从玻璃板上刮起(注意尽量减少损失),重新放入胶砂搅拌机锅内,并加入一级差量的外加剂,搅拌3min后,测这级掺量的坍落扩展度。
(3)逐次增加一级外加剂掺量,重复上述实验,当砂浆扩展度不再增加或出现泌水时,不再继续增加外加剂掺量试验。
上一级的外加剂总参量即为外加剂饱和掺量,上一级测得的坍落扩展度即为最大坍落扩展度。
论影响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净浆流动度小。原因是水泥中的碱含量较高,当时水泥中碱含量与
外加剂 的适应性情 况见图 1 。
3
O3 .7
25 2
20 1
4
5
O4 .8
O5 .2
15 9
15 9
25 2
25 3
2 4 水 泥细度 .
水 泥细度 的稳 定性 对 外加 剂 的 适应 性 也 是一 个 重 要 的影 响因 素 ,A 公司 曾接 到某工程 反映该公 司近期 水泥对 同种外加 剂 的适应 性变差 ,公司技术 人员立 即赶赴现 场 ,将 工地 同 品种不 同批次 的水 泥取 了 6 样品带 回厂里 对 水泥 细度 进行 了检验 ,结果 发 现 这些 3个
2 1 碱含量 . R0 ( 2 %)
05 .6 05 .3
Fudyo cmet at 11) lii f e n s t p e(11 1 1
Ab u mi o t5 n
lo 9 2O 8
A trlh fe
15 1 10 2
某公 司一时期生 产的水 泥与外加 剂 的适 应性 很 差 ,主要 表 现在
按 照混凝土外加 剂应用技 术规范 ,将经 检验 符合有 关标 准 的某
动 大。将熟料 中 f a 控制在小 于 1 % 之后 ,水 泥与 外加 剂 的 —CO .5 适 应性恢 复正常 。有 关 f C O影 响适 应性 的 机理 还有 待 于进 一步 —a
种外加 剂掺加到按 规定可 以使用该 品种外加 剂 的水泥所 配制 的混 凝 研 究 。
土 ( 或砂 浆 )中 ,若能够产 生应有 的效果 ,就认 为该水 泥与这 种外 23 合材种类及掺 加■ .
加剂是适 应的 ;相反 ,如果不 能产生应 有 的效果 ,就认 为该 水 泥与 这种外 加剂不适应 。外加剂 与水泥适 应性有 多种 表 述方 法 ,目前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
外加剂和水泥的相容性应该是“双向适应”,实际上还是单纯强调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即混凝土外加剂如何去适应水泥。
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多种描述。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 2003附录A 规定了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对某种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每种外加剂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对某种外加剂选择水泥时,每种水泥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的外加剂。
对不同品种外加剂,不同掺量应分别进行试验。
绘制掺量为横坐标,流动度为纵坐标的曲线。
其中饱和点(外加剂掺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变化曲线的拐点) 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损失小的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
①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某种外加剂,掺入到按规定可以使用该种外加剂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水泥中,外加剂在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 中若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效果,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相适应;若外加剂的作用效果明显低于使用基准水泥的检验结果,或者掺入水泥中出现异常现象,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良或不适应。
②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用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 中,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③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到混凝土硬化前,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性能。
涉及电化学、表面化学、水泥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诸方面相互影响,十分复杂。
大体上可用 3 项指标衡量,即:初始流动度,是否有明晰的饱和点和流动度损失大小。
国内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方法进行检测。
④作者认为,应从实际应用来考虑,以在外加剂和水泥系统中,掺入某种功能性外加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来表示外加剂与水泥是否适应。
GB50119 -2003 的方法有时会出现误判。
最直观地应进行混凝土试验,通过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保水性、粘聚性等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来综合评定。
快速测定方法建议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 T8077 - 2000 测定胶砂的减水率或流动度;或者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损失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