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试题及答案-(共23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试题及答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五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五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5,完成2~4题。
2.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5.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脆弱性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6.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A. aB. bC. cD. d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7~8题。
7.20xx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8.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 ——①B.Ⅱ——③ C.Ⅲ——⑤ D.⑥——I“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0.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11.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重难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重难点归纳综合题1、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相比,指出蒙特港气温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智利南部峡湾的成因。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文达罗尼斯山2900米的山巅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这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
(3)分析智利北部吸引我国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自然条件。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
下图示意帕图斯湖的位置。
(1)在图中用“→”表示出沙坝东侧洋流的流向,并简述沙坝的形成过程。
(2)指出沙坝形成过程中帕图斯湖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评价沙坝对阿雷格里港航运条件的影响。
3、读我国新疆地区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坎儿井位于山麓地带,主要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是我国新疆人民为适应干旱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或灌溉系统。
图1为新疆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为坎儿井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5为塔里木盆地新月形沙丘景观图。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侵蚀或沉积)形成的。
(2)坎儿井灌溉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塔里木盆地公路分布的规律是,其影响因素是。
(4)坎儿井的最大水量出现在季,因为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5)坎儿井暗渠输水属于水循环的环节,与明渠输水相比,暗渠输水可减少;坎儿井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该区如果过度灌溉,易出现的问题是。
(6)坎儿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
4、观察描述选址:选择视野较开阔的地方。
(1)顺序:从到:从到。
(2)手段:利用图、影像等辅助观察。
5、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经典大题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经典大题例题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年均输沙量4.95亿吨,在河口处堆积成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的巨大鸟足状三角洲,且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继续向墨西哥湾延伸。
M市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但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且该市在飓风来临时,时常遭遇洪水威胁,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尤其严重。
下图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图。
(1)从河口地区的流水作用角度简述鸟足状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推测M市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的自然原因。
(3)评价M市筑港的自然条件。
(4)分析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M市洪水危害尤其严重的原因。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冲积扇是亚洲内陆罕见的巨型冲积扇,是疏勒河穿越北祁连山西端后,携带的大量砾石等碎盾沉积物质堆积形成的。
该地在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祁连山及其山前台地隆升,大坝坳陷下沉,极大促进了冲积扇的形成。
疏勒河流经该冲积扇时,河水呈季节性潜行状态,在扇缘出露于地表。
下图示意疏勒河冲积扇第四纪沉积物等厚度线分布。
(1)说明第四纪活动断层对疏勒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
(2)分析疏勒河流经该冲积扇时,河水呈季节性潜行状态的原因。
3、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出露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育,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差别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的风蚀蘑菇景观。
(1)请描述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
(2)分析风蚀蘑菇底部较细的原因。
(3)推测并简析风蚀蘑菇的“下场”。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
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
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下图)。
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根据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2009年11月3日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
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B.地核C.地壳D.岩石圈2.裂缝从l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解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材料中的“裂缝”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
答案: 1.A 2.A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3~4题。
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经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因此地下波速发生变化的地方,其上下层物质的组成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4题,石油为液体,当地震波传到石油层时,横波会消失;而纵波可以通过任何状态的物质。
答案: 3.D 4.A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
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甲→丁→乙→丙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①多溶洞、峰林②地表崎岖不平③岩石呈深红色④西北地区广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发育的顺序: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下渗和溶蚀(丙);地下水到达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丁);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甲)。
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
2.A“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暗河,因淀积作用形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4.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是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随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3题,地下暗河是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都是在流水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和3之间为裂隙。
第4题,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4.C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6.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甲图为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乙图为海蚀柱,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丙图为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丁图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5.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地壳。
6.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地面辐射。
根据文章,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而地面辐射是指太阳辐射到地面后,地面再反射、辐射出去的能量,是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A.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B.地球内部压力逐渐减小C.地球内部岩石变得更加脆弱易碎D.地球内部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解析:第12题,地球大气圈不仅由气体组成,还包括气溶胶、云、雾等。
地球大气圈中也有生物生存,如高空中的鸟类、昆虫等。
该圈层是连续的,但不规则。
物质密度自下向上递增。
第13题,随着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增大,岩石变得更加坚硬。
地球内部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属矿、煤炭、石油等。
答案:12.C13.D2) 8.3级;B点;由A到B通过的地壳距离长,平均波速慢。
(3)见下图:image.png](/upload/image/2022.png)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4分)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它们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被称为内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被称为外行星。
内行星与外行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行星的大小、密度和质量都比外行星小。
2)内行星的轨道离太阳比较近,公转周期较短,而外行星的轨道离太阳比较远,公转周期较长。
3)内行星的表面温度较高,主要由太阳辐射加热,而外行星的表面温度较低,主要由行星自身的热量维持。
4)内行星的运动速度较快,而外行星的运动速度较慢。
5)内行星的表面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而外行星的表面主要由气体和冰组成。
6)内行星的磁场比较强,而外行星的磁场比较弱。
问题:1)太阳系中有几颗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是什么?(4分)2)内行星与外行星的区别有哪些?(20分)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行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等,该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2.【答案】A【解析】溶洞、地下河等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答案】D【解析】考查内力和外力的作用顺序。
因为①和②处有缺口,所以该地貌的形成必先内力作用形成松软的岩石层,之后地表流水下渗侵蚀形成了上层洞穴,然后下渗的流水一边继续下蚀到下层洞穴,同时洞穴中开始形成石钟乳和石笋。
所以四者的顺序应该是④①②或者④①③。
故选D 项。
4.【答案】C【解析】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贫乏。
故选C 项。
5.【答案】D【解祈】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①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②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④瀑布——流水侵蚀作用。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分布。
①和③地貌,都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多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A 项错误。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周边地区多大山,④地貌可见,但③地貌少见,B 项错误。
根据③中新月形沙丘可以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C 项正确。
②为冲积扇,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②中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有规律性,D 项错误。
7.【答案】C【解析】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新疆深居内陆,河水主要是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河水流量大,不宜采玉;冬季气温低,易涨高,不利于采玉;春季高山部分积雪融化,河水增加,不利于采玉;秋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床裸露,是采玉最佳季节。
8.【答案】B【解析】由于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水较少时在河床上拣玉,玉石颗粒较大较重,N 河段处于河流出山口地段,流速变缓,有利于玉石沉积;H 和R 河段海拔高,落差大,水流急,多是大块石头,较少见玉;M 河段在河流下游,多是细小泥沙沉积。
9.【答案】A【解析】本题组考查影响聚落选址的因素,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形态。
(完整版)高一必修1地理第4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必修1地理第4单元练习题(附答案)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1地理第4单元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近5 000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1~3题。
1。
我国气温变化中,气温总体趋势由降转为升的年份大致出现在()A.公元后1000年 B。
公元后1600年C。
公元后1800年 D.公元后1900年2。
关于我国近5000年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
总体呈下降趋势B。
总体呈上升趋势C。
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出现D.波动不一定3.在公元1000年后近100年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B。
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缩小C。
动植物向低纬度迁移D。
冰川向高纬度缩小1~3。
解析本题组是以我国5 000年以来的气温变化为入手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判断气温转折点时,可作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与图中曲线的低点相切即可得出答案。
我国近5 000年来气温呈现出上下波动,基本上是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出现。
公元1 000年后的100年中气温明显下降,动植物向低纬度迁移。
答案 1.B 2.C 3.C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4~6题。
4。
甲、乙两地所在半岛的地势是()A。
西北高、东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C。
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5.甲、乙沿海地区城市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A。
甲沿海地区比乙沿海降水少B。
甲沿海地区比乙沿海气温日较差大C。
乙沿海地区多位于河流下游D.乙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6。
影响图中铁路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城市分布B.地形C。
气候 D.河流4~6。
解析第4题,甲、乙两地所在的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图中河流流向,即可判断出该半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5题,半岛西侧临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气温日较差小.半岛东部多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且地形平坦。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必练题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必练题总结综合题1、下图为某地质勘测队在某地区三个地点处发现的岩层及各岩层含有的化石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岩层中最古老的是层,最年轻的是层。
(2)地点3缺失B层,可能是因为。
(3)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则可推测该岩层形成于代。
(4)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
若地点2的B层含有大片的珊瑚化石,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区域简图。
材料二图1中铁路在沙坡头段需穿越沙漠,为防止沙漠对铁路造成危害,在铁路两侧铺设了大量草方格沙障(图2),其具有吸附露水等作用。
材料三黄河石(图3)表面光滑,最初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北麓,现分布于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至宁夏青铜峡水库的黄河河道里。
(1)描述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特征。
(2)说明铺设草方格沙障对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3)从外力作用角度,说出黄河石的形成过程。
3、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
(2)简述图中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图中A河流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3)图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____。
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A、B两图分别为②、③两地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综合题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
(2)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乙处地形的形成体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下图中能反映该区域某城市道路硬化后的气温和流量曲线的分别是和。
(3)图中洋流的流向是,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4)该地区从A地到B地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的原因主要是。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连某高中研学小组到“枫叶之都—辽宁本溪”开展地理实践考察,研学小组在考察前利用网络了解本溪属温带季风气候。
在实地考察后小组成员共同绘制了研学考察图。
(1)图中太子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环节。
(2)馆藏的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其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代。
(3)本溪水洞地下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地貌。
(4)每当秋季,关门山便成了层林尽染的七彩世界。
图中枫树所属森林植被类型名称为。
(5)图中枫树残叶可为土壤提供,并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3、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
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____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_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________地貌,其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对地表土壤产生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最新)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出现断层,A、D选项错误。
①为峰林、④为溶洞,均由流水侵蚀而成;⑥为石钟乳、⑦为石柱,均由流水堆积而成,B错误,C正确。
2.【答案】C【解析】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二氧化碳的含量,还与水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3.【答案】B【解析】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与土壤条件无关,主要与岩石的性质、气候以及生物等有关。
4.【答案】B【解析】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给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5.【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暗河等,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6.【答案】A【解析】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是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7.【答案】B【解析】沙子沉到水槽底部模拟的是流水堆积作用。
8.【答案】C【解析】甲图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9.【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a处流经安第斯山脉,地势陡峭,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该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而b处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堆积作用为主。
故B选项正确。
10.【答案】C【解析】古印加文明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因地形崎岖,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同时防止土壤流失,以便于发展种植业,故C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侵蚀产沙量也越多,故B选项正确。
12.【答案】B【解析】当雨量较小时,由于喀斯特地貌区裂隙、地下暗河、溶洞等较多,所以渗漏较为严重,这时很多地表水渗透到地下,致使地表径流量较小,故B选项正确。
【解析】当降水强度较大时,由于地表径流量大,水流速度快,所以,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地表的土层变薄,所以一段时间后侵蚀产沙量减少。
地理必修1第四章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四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一、二两级阶梯2.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不适合发展城市B.山区城市一般在沿河流谷地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形比较低平的平原上D.世界上的大城市全部分布在各个大洲的平原地区3.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气候干旱的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C.高纬度寒冷地区 D.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4.在我国的新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水源条件 D.海拔条件5.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这说明影响我国南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河流B.气候C.植被D.资源6.由下列因素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匹配正确的是()A.两条河流汇合处—武汉、重庆 B.河口位置—赣州C.水路运输转运点—上海、广州 D.河运起点—兰州7.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气候条件优越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8.下列城市的形成与铁矿开采密切相关是()A.鞍山、包头、马鞍山、上海B.马鞍山、鞍山、包头、大同C.大同、重庆、鹤岗、包头D.鞍山、攀枝花、马鞍山、包头9.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人”、“8”字形,原因是()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10.从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直接原因是()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11.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寒、缺氧、低压,温差大 B.地表崎岖不平,生态环境脆弱C.有利于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 D.生态环境将会更加脆弱12.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B.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易错题集锦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易错题集锦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要求。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下为洱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A地为地貌,是由岩层形成。
(2)点苍山与洱海之间的河流总体流向为,沿河植被的变化体现地带性特征。
(3)说明B地发展耕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分别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地理实践探究活动,并绘制了地貌素描图。
返校后,他们对本次实践探究活动进行了研讨。
甲同学说:“我的考察活动是在浙江舟山进行的。
”乙同学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
”丙同学说:“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
”丁同学说:“我在考察过程中,遇到了山体滑坡,幸好我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及早作了防避。
”(1)甲同学绘制的是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乙同学绘制的是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丙同学绘制的两幅地貌景观图是和,形成原因分别是和;(4)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滑坡多发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部分地区略图(图1)。
材料二缅甸翡翠玉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乌龙河上游地区,后经流水作用,在乌龙河上游河床中也广泛分布,分布于河床中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
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1)该季节,印度半岛盛行风是,该盛行风的形成原因是。
(2)图中M气压中心名称是,该季节一艘自东向西经过北印度洋的轮船在航行过程中(顺或逆)风(顺或逆)水。
(3)图中“翡翠产区”地壳厚度比乌龙河入海口地壳厚度(厚或薄)。
“水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等地质作用(填写图2中的序号)。
(4)甲区域地貌类型为,简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4单元 陆地环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4单元陆地环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因素中,对海陆分布和地势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大的是()。
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陈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一年中降水分干湿两季。
3、地形丘陵地区的特点是?A.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B. 地势崎岖,土地贫瘠C. 地势平缓,河流纵横D. 地势陡峭,森林茂密4、世界的主要地形区中有哪些是通过地壳运动抬升形成的?A. 低地、平原和高山B. 高原和山地C. 平原和盆地D. 盆地和洼地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B. 东高西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 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 东西高,南北低,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6、下列关于我国陆地环境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气候复杂多样,自然带分布明显B. 地形复杂多样,水资源丰富C.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平衡良好D. 人文景观丰富,文化遗产众多7、下列哪种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之一?A、沙丘B、戈壁C、瀑布D、冲积扇8、赤道附近大部分区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高山气候9、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壳运动只产生于板块的边界地带B. 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C. 地壳运动与地震发生无关D.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力作用与地表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地球岩石圈分为若干个大小不同的板块B. 地球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 地壳运动主要由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造成D. 地球内部热流促使板块运动11、在下列哪种地貌类型中,流水侵蚀作用最为显著?A. 高山峡谷B. 沙丘C. 黄土塬D. 丹霞地貌12、下列哪项不属于陆地环境中的自然地理要素?A. 气候B. 水文C. 生物D. 城市建设13、关于陆地环境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环境的稳定性强于海洋环境B、陆地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陆地环境是地球上各种自然过程中最活跃的地带D、陆地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场所14、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温带森林D、荒漠15、关于地形的分类,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貌的基本类型?A. 平原B. 高山C. 沼泽D. 断层16、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最符合“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A. 常绿阔叶林气候区B. 热带雨林气候区C. 温带季风气候区D. 地中海气候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请结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环境,分析其农田盐渍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 1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 10 -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 18 - 章末综合测验................................................................................................................ - 26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种水循环都有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4.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多。
(×)5.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包括(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辐射③重力能④机械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④环节完成的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区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解析】1选D,2选B,3选C。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九)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九)综合题1、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下图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区域示意图和部分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降水特点是,图示①景观的形成与作用有关。
(2)在图示景观中较理想的农耕场所是(填数字),它的地貌名称是,其利于农耕的最主要因素是(3)②景观地貌名称是地貌,③景观地貌名称是地貌,两者主要受作用形成。
(4)简述该地区风沙对铁路的危害。
答案:(1)干旱;风力堆积(2)④;冲积扇;水源(3)风蚀蘑菇;雅丹;风力侵蚀(4)掩埋铁路,造成路基风蚀(风沙作用于路基时,会造成路基风蚀。
路基本身又是风沙前进的障碍物,可以导致风速降低,在线路上形成漩涡,致使沙粒无法前进,在路基附近堆积,掩埋铁道线路。
)解析:(1)图中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周围高山环抱,各大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图示①景观为沙丘,因风力沉积而成。
(2)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高山冰川融水是主要灌溉水源。
山麓冲积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主要农耕场所。
图中④为山麓冲积扇。
(3)②景观地貌名称是风蚀蘑菇地貌,③景观地貌名称是雅丹地貌,两者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4)新疆塔里木盆地区风沙大,风沙沉积可以掩埋铁路,风力侵蚀会损坏路基。
【小提示】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作用结果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①、②两种地貌分别对应于左图中、处(填甲或乙),两种地貌均属于地貌。
(2)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水循环环节影响。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
地貌练习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减少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3.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上游拆除水坝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鄱阳湖丰水期湖水连成片,枯水期湖滩显露,与河道无异。
由于外力作用,鄱阳湖湖盆自然形成了一些碟形洼地,秋季鄱阳湖退水时可截留湖水形成一个个碟形湖(如下图)。
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鸟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10月到次年3月候鸟在此越冬。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形成碟形洼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断裂下陷5.鄱阳湖越冬候鸟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位季节变化明显B.湖滩生态环境多样C.河湖连通,水质优良D.冬季气候温暖湿润6.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干旱少雨,这会导致冬半年()A.湖滩裸露多,候鸟食物匮乏B.候鸟可觅食的空间增大C.适宜候鸟的生存期延长D.候鸟提前回此越冬上海合作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位于连云港市东部,距主城区约30千米,是承担上合组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过境物流中转的核心区域。
连云港港区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有基岩港湾海岸。
2021年,连云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下图为连云港港区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连云港港区建设的优势陆域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港阔水深B.位于海湾内,风浪较小C.基岩海岸,耐外力侵蚀D.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8.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布局在连云港市东部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物流园区建设的成本B.便于货物实现陆海转运C.扩大集散货物种类和范围D.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综合题1、下图黄河上游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贺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分布区,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能。
我国的煤炭大部分形成于代后期和中生代。
(2)图中箭头所指地区属于流水地貌中的,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其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是。
(3)宁夏是我国光伏发电的集中产业区,该地年太阳辐射丰富。
一般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
(最少回答两个因素)(4)毛乌素沙地是我们常见的地貌。
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西北人民常用草方格沙障来治理流动沙丘,这种方法治理流沙的原理是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力)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凝结空气中的水分(截留大气水),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答案:(1)太阳(太阳辐射);古生(2)冲积扇;扇顶到扇缘由大到小(沿流向由大到小、扇心到扇尾由大到小)(3)地形地势;昼夜长短(日照时数)(4)风积(风成);摩擦解析:(1)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资源。
我国三大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
即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
(2)图中箭头所指的地貌位于山前开阔地区,位于河流的山前出山口,属于流水的堆积地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其沉积物颗粒大小沿着河流的方向,由大到小。
(3)考查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有纬度、地形、天气、昼夜长短等,宁夏位于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加上该地纬度较高,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等,因此太阳辐射资源丰富。
(4)考察地貌类型的判读,毛乌素沙地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十八)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十八)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受距今约250万年第四纪冰期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瑞典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
下图为挪威、瑞典区域图。
材料二挪威和瑞典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主食均以小麦为主,但两国小麦生产却有较大差异。
下表为两国小麦生产概况。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半岛东部和西部冰川作用的差异。
(2)说明半岛西部海岸线特点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分析挪威和瑞典小麦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4)阐释影响挪威、瑞典两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答案:(1)半岛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冰川厚度大,地形坡度大,冰川运动速度较快,冰川侵蚀作用较强,形成峡湾。
半岛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冰川厚度小。
地形坡度较小,冰川运动速度较慢,冰川侵蚀作用较弱,多形成冰蚀湖或平行分布的河流。
(2)西部海岸线曲折、幽深,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有利于海洋渔业生产,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3)挪威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比重小,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光热不足,小麦单产较低,种植比重小。
瑞典地形较平坦,耕地比重较大,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热和降水条件可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国家政策重视,生态农业技术发达,小麦单产较高,种植比重较大。
(4)两国城市大多分布在南部纬度较低地区;两国纬度较高,南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地区,便于城市建设,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城市分布多。
解析:(1)由图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瑞典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来看,半岛西部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冰川厚度大,地形坡度大,冰川运动速度较快,冰川侵蚀作用较强,形成峡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工修建大型水库是一种地质作用
B.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变形叫断层
C.油气一般储存在向斜构造盆地中
D.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读“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目前,人类开发的海洋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M处B.N处C.P处D.Q处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处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大陆坡B.Q处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C.N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地带D.P处附近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A.“v”字形河谷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
5.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 .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 .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 .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 .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6.河流Ⅱ经过b 村以后( )
A .溯源侵蚀加强
B .侧蚀作用减弱
C .堆积作用显著
D .搬运能力增大
当前,交通运输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据此回答7~8题。
7.山区建设交通线的劣势有( )
①成本高 ②技术难度大 ③同样两地间,山区交通线总长度一般比较大
④隧道多,工程量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需克服的最大技术障碍是( )
A .高寒
B .缺氧
C .冻土
D .生态脆弱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10.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
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M N
① ②
B .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C .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D .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12.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 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①、②两河汊,则( )
A .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 岸相连
B .M 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C .N 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D .①和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 .① ——重熔再生
B .② ——冷却凝固
C .③ ——变质作用
D .④ ——外力作用
14.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东非大裂谷
C .喜玛拉雅山
D .维苏威火山
15.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 .在山地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 .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l)图中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 斜,B为__________ 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__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______,B为________。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 等地质灾害。
(6)(多项选择)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
17.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_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__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两侧按山地的形成类型属于_______,它是由_______ 发育而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地质作用是来自自然界的力量;岩层断裂后发生错动才能够称为断层,油气田储存在背斜构造。
2.B
3.D
4.C
解析: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是三角洲。
5.C
解析:修路要沿地势平坦处,施工难度小,运行安全。
6.C
解析:河流在平原地区,以沉积为主。
7.A
解析:四项全是山区修建道路的劣势。
8.C
解析:冻土的季节性融冻引起的地面变化对修建道路影响大。
9.B
解析:流动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结合指向标判定。
10.C
解析:我国流动沙丘主要在西北干旱地区。
11.B
解析:“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说明水的流速是中间大,岸边小。
12.D
解析: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河流侵蚀岸流量较大,水较深,不易建海滨游乐场;而堆积岸因泥沙沉积,水较浅,也不易筑港。
13.C
解析:各类岩石成为变质岩必须经过变质作用。
14.A
解析:②作用是外力作用。
15.B
解析:山区的道路要考虑施工和后期运行安全。
二、综合题
16.(1)褶皱背向
(2)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②④
(4)储油构造储水构造
(5)增大滑坡和泥石流
(6)ABD
17.(1)呈“之”字形分布陡坡
(2)等高线坡度小,工程量小
(3)公路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4)断块山地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