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院感、传染病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三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三篇

时间:地点:主讲人:参加人员:诊所全体员工培训内容: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标准》、《消毒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传染病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诊所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应流程。

3、医疗废物的采集、运送、处置相关知识。

4、无菌操作规程 ,六步洗手法。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 2一、院感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务人员在院感管理中的主要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那末 ,做到合理应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及时上报感染管理部门。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 ,正确发展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三、无菌技术操作原那末1、环境要清洁 ,采用湿式清扫,并每日用紫外线消毒。

2、发展无菌操作时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 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枯燥、固定的地方,不可久露于空气中并定期检查。

4、取无菌物品时 ,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凡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和跨越无菌区。

无菌物品取出后,虽未动用,但亦不能放回原处。

5、执行无菌操作的地方要宽阔 ,不可过于狭窄,以防无菌物品被污染。

6、发展无菌操作时,如疑有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或者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以防穿插感染。

四、无菌包灭菌后处理1、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假设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2、使用前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包内指示卡能否到达已灭菌的色泽,未到达或者有可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3、湿包或者有水渍的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 ,启闭式容器应检查筛孔能否已关闭。

4、灭菌包掉落在地 ,或者误放不洁之处或者沾有水液,应视为受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标题: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引言概述: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减少院内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一、培训内容1.1 院感知识培训:包括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

1.2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涵盖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内容。

1.3 感染控制技能培训: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环境清洁消毒等技能的培训。

二、培训对象2.1 医生和护士:医生和护士是医疗机构的主要从业人员,他们的院感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2.2 医技人员:包括检验、影像、药剂等医技人员,他们在医疗过程中也需要接触患者和医疗器械,需要具备相应的防控知识。

2.3 医院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需要对院感及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三、培训形式3.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培训课程等形式,向医护人员传授院感及传染病防控的理论知识。

3.2 实践操作: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环境清洁消毒等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3.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医护人员了解院感及传染病防控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对方法。

四、培训评估4.1 知识考核:对医护人员进行院感及传染病防控知识的考核,评估其学习效果。

4.2 技能评估: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环境清洁消毒等技能的操作评估,确保其掌握相关技能。

4.3 满意度调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的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

五、培训效果5.1 降低院内感染率:通过培训,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得到提升,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5.2 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医护人员对各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传染病的暴发。

医院院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试题

医院院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试题

医院院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A. 感染发生在医院内B. 感染发生在医院外,但与医院有关C. 感染发生在患者身上D. 感染发生在医院工作人员身上2.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特点?A. 有病原体引起B. 具有传染性C. 具有流行性D. 具有季节性3.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A. 肺炎B. 高血压C. 肝炎D. 肺结核4.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空气传播?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真菌5.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水传播?A. 霍乱弧菌B.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C. 钩端螺旋体D. 肺炎球菌6.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食物传播?A. 沙门氏菌B. 副溶血性弧菌C.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D. 肺炎球菌7.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接触传播?A. 乙型肝炎病毒B. 梅毒螺旋体C. 诺如病毒D. 肺炎球菌8.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血液传播?A. 乙型肝炎病毒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 疟原虫D. 肺炎球菌9.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土壤传播?A. 钩端螺旋体B. 炭疽芽孢杆菌C.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D. 肺炎球菌10.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通过垂直传播?A. 乙型肝炎病毒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 风疹病毒D. 肺炎球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B. 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C. 严格医院感染监测D. 限制患者探视1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接种疫苗B.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C. 隔离治疗患者D. 控制传染源13. 下列哪些疾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A. 肺炎B. 肝炎C. 肺结核D. 普通感冒14.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A.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B. 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C. 严格医院感染监测D. 限制患者探视15. 下列哪些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艾滋病C. 病毒性肝炎D. 肺结核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发生的一切感染。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是指医疗机构为提高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能力而开展的培训活动。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院感知识,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1.1 提高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能力1.2 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1.3 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二、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2.1 基础知识培训2.1.1 院内感染的定义和分类2.1.2 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1.3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的重要性2.2 感染控制措施培训2.2.1 消毒与无菌操作2.2.2 医疗废物管理2.2.3 环境清洁与消毒2.3 感染监测与报告培训2.3.1 院内感染的监测指标和方法2.3.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2.3.3 感染预警和应急处理三、院感知识培训的方法3.1 网络培训3.2 线下培训3.3 实践操作培训四、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估4.1 培训后的知识测试4.2 培训后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估4.3 培训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监测五、院感知识培训的持续改进5.1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5.2 建立培训档案和知识库5.3 培训成果的宣传和分享通过以上五个部份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院感知识培训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重要性。

惟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医务人员才干更好地掌握院感知识,提高院内感染控制能力,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疗机构也应该重视院感知识培训,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标题:院感知识培训重点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对于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至关重要,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院感知识培训的重点内容,匡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进行院感管理。

一、院感知识的基础知识培训1.1 院感概念和分类:介绍院感的定义、分类和常见感染病原体。

1.2 院感传播途径:详细介绍院感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3 院感预防原则:强调院感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洗手、消毒、隔离等。

二、院感感染控制的重点培训2.1 洗手和手卫生:详细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手卫生要求,强调洗手在院感控制中的重要性。

2.2 感染控制措施:介绍院感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包括隔离、消毒、无菌操作等。

2.3 应急响应和处理:培训医护人员在院感感染爆发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方法,包括隔离措施、病例报告等。

三、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清洁消毒培训3.1 医疗器械清洁消毒:介绍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医疗设备消毒维护:详细介绍医疗设备的消毒维护方法,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3.3 医疗废物处理:培训医护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防止院感病原体传播。

四、环境卫生管理培训4.1 病房清洁消毒:介绍病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和频率要求。

4.2 空气净化管理: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维护空气质量。

4.3 床单、衣物处理:详细介绍床单、衣物的清洁消毒方法,防止院感传播。

五、院感监测与报告培训5.1 院感监测指标:介绍院感监测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感染率、细菌培养等。

5.2 院感报告流程:培训医护人员正确填写院感报告表格,及时上报院感病例。

5.3 院感调查与分析:详细介绍院感病例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匡助医疗机构改进院感管理措施。

结论:通过对院感知识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可以匡助医疗机构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或者与医院有关的活动中,患者或者工作人员因病原体的存在而感染的现象。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院感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

二、1. 院感基础知识1.1 院感定义和分类:介绍院感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院感类型,如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1.2 院感病原体:介绍常见的院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并重点强调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1.3 院感传播途径:详细介绍院感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并阐述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院感预防措施2.1 洗手卫生:强调洗手的重要性,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液的选择。

2.2 隔离措施:介绍不同类型的隔离措施,如空气隔离、接触隔离、滴入隔离等,并指导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3 消毒灭菌:介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包括物品消毒和环境消毒。

2.4 医疗废物管理:详细介绍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方法,确保废物不会成为院感的传播源。

2.5 环境清洁与消毒:介绍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定期清洁、终末清洁和消毒操作等。

3. 院感监测与报告3.1 院感监测指标:介绍常用的院感监测指标,如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率等,并解释其计算方法。

3.2 院感报告系统:介绍院感报告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包括数据录入、报告流程和数据分析等。

3.3 院感事件报告:强调院感事件报告的重要性,介绍院感事件的定义、分类和报告流程,并指导如何填写院感事件报告表。

4. 院感培训与教育4.1 院感培训计划:制定院感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的时间、对象和内容,并安排相应的培训人员。

4.2 培训材料准备:准备相关的培训材料,包括PPT、视频、手册等,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传达。

4.3 培训形式与方式: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和方式,如集中培训、分组培训、在线培训等。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篇一】院感知识培训知识内容: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控制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五、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a、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f、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六、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七、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关于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好下述工作:1、组织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范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范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一】:2014年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总结2014年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总结2014年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我院院内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以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第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

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产房、手术室、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吧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卫生院感染组织机构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医院按照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季度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 主讲人:XXX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二、感染源三、传播途径四、医院感染的控制五、标准预防六、医疗废物七、职业暴露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

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一)外源性感染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

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感染源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手术室或产房的环境或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化脓菌,接受手术的病人、分娩的产妇及婴儿可能会受到感染而发病就属此类。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以及培训的持续性。

正文内容:1. 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1.1 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知水平1.2 强化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操作技能1.3 增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1.4 促进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和协作1.5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2. 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2.1 感染病原学基础知识2.2 感染控制操作规范2.3 感染防控设备和器械的正确使用2.4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2.5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3. 院感知识培训的方法3.1 理论培训3.1.1 专家讲座3.1.2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3.1.3 在线教育平台3.2 实践培训3.2.1 观摩学习3.2.2 案例讨论3.2.3 模拟演练3.3 考核评估3.3.1 知识测试3.3.2 操作技能评估3.3.3 反馈和改进4. 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4.1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4.2 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操作技能4.3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4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4.5 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5. 院感知识培训的持续性5.1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5.2 组织常规培训和复习5.3 建立培训档案和考核评估体系5.4 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5.5 培训成果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总结:院感知识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知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原学基础知识、感染控制操作规范、感染防控设备和器械的正确使用等。

培训方法可以采用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考核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持续性的培训可以通过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组织常规培训和复习等方式来实现,同时建立培训档案和考核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将培训成果与医务人员的绩效挂钩,以确保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篇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一、院内感染简介院内感染,是指医院、医疗机构或诊疗中心等医疗机构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患者或其他参与医疗服务者感染的疾病。

其特点是处于特定环境中发生、具有传染性、发生率较高、死亡率及其致残率高,容易造成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和质量问题。

二、院内感染的危害1.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

院内感染使患者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导致原本需要的治疗时间变长,治疗费用也不断增加。

2.医疗机构信誉受损。

医疗机构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生医疗纠纷及院内感染,会严重损害医疗机构的信誉,从而影响患者就医信心和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

3.造成患者死亡。

院内感染常常伴随着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如败血症,使得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消费人类生命。

4.对医务人员造成影响。

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桥梁,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医疗机构的运行。

医务人员感染后,除了容易危及自身之外,也容易将病菌通过忽略保护措施感染给患者。

三、院内感染防控原则1.预防。

严格按照手卫生、消毒隔离、器械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等规定执行,对于各危险因素要进行评估,制定对应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2.监测。

要对医院感染进行真实、准确、详尽的监测、评价和分析,力求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为防控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支持。

3.查找。

通过对感染病例和病原体分析等,查找致病因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4.处理。

对发现的感染病例、高危因素等问题进行处理,防止院内感染的扩散。

5.教育。

开展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激励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促进患者自我防控。

四、常见院内感染类型1.导管相关感染:静脉导管、膀胱导管、胃肠引流管、呼吸机、人工气管等。

2.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感染、创口感染、穿刺部位感染。

3.病原微生物感染:菌血症、腹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4.暴露性职业病:职业暴露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职业病,如乙肝、肺结核等。

2014年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2014年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2014年医院传染病/院感知识培训计划与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及相关技术。

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我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二、培训对象全院员工、新员工、实习生、进修生、卫生员三、培训原则1、分群体培训的原则。

2、突出重点科室及重点人员。

3、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4、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培训内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四、培训方法授课、座谈、网络课件、宣教册、宣教片等。

五、培训形式1、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

2、课堂讲授与网络课件自学相结合。

3、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相结合。

六、培训评估1、对培训内容、老师、培训方法等内容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以表格调查。

2、对医务人员完成培训内容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考试的方式。

七、培训管理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并建立培训人员技术档案。

感控科与培训中心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管理,不定期组织理论考试。

医院管理专职人员每年应有不少于15学时的专业培训,且至少接受—次省级或省级以上的专业培训。

临床医技部门设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和护士,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8学时。

医务人员不少于6学时,岗前培训不少于3学时。

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2次培训。

八、培训安排和传染病、院感发展动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内容。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标题:(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引言概述:
院感知识培训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院感知识,提高对院感防控的重视程度,降低医疗机构院感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院感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内容设置、培训方式、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院感知识培训的必要性
1.1 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
1.2 降低医疗机构院感发生率
1.3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设置
2.1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2 院感病原微生物学知识
2.3 院感防控措施和操作规范
三、院感知识培训的培训方式
3.1 线下培训课程
3.2 在线学习平台
3.3 实地演练和模拟演练
四、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估
4.1 考核和评估机制
4.2 参与度和满意度调查
4.3 院感防控效果监测
五、院感知识培训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5.2 培训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5.3 培训效果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结语:
院感知识培训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降低院感发生率。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院感知识培训的实施,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持续改进培训效果评估机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培训活动。

通过院感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减少医疗机构内部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培训内容
1.1 院感知识的基本概念
1.2 院感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1.3 院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培训形式
2.1 线上培训
2.2 线下培训
2.3 实践操作培训
三、培训对象
3.1 医生
3.2 护士
3.3 医技人员
四、培训效果评估
4.1 知识掌握情况考核
4.2 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4.3 培训后续跟踪评估
五、培训意义
5.1 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2 减少医疗机构内部感染的发生率
5.3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过院感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降低医疗机构内部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院感知识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持续学习和提升。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

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一、背景与目的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接受医疗或者住院期间,由于医疗活动所引起的感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及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本院决定开展院感及传染病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1.院感基础知识1.1 院感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1.2 院感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1.3 院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2.传染病防控知识2.1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2.2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3.手卫生与个人防护3.1 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方法3.2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4.医疗废物管理4.1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4.2 医疗废物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5.环境清洁与消毒5.1 医疗环境清洁的重要性和方法5.2 消毒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6.感染控制与监测6.1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内容6.2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6.3 院内感染监测与报告三、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1.培训方式:线下培训2.培训时间:连续两天,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四、培训对象1.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2.后勤人员:包括清洁工、餐饮工等五、培训方法1.讲座:由专家进行理论讲解,介绍院感及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参训人员思量和解决实际问题。

3.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培训评估与考核1.培训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2.考核方式:开展闭卷考试,测试参训人员对院感及传染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七、培训资源与保障1.培训讲师:由医院感染科专家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2.培训材料:提供培训讲义、案例分析材料等,供参训人员学习和参考。

3.培训场地:提供宽敞的培训场所,保证参训人员的学习环境。

4.培训设施:提供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以便讲师进行讲座和互动。

2014年下半年院感、传染病知识培训

2014年下半年院感、传染病知识培训

环境卫生学监测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 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移植病房等保护性隔离病 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 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 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2)打开培养基时,盖子向下扣放于平板旁。
(3)取样后将培养基的盖子盖好,方可离开治疗 室。
(4)送检时间不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 件时,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送检过程中如盖子不小心打开,应该重新留 取标本送检。
结果判断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6.3平均 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 采样。
(二)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 取全部表 面;采样面积≥100 c㎡, 取100c㎡
采样方法(棉拭子法、压印法两种) 棉拭子法
用5×5cm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 体表面, 用浸有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 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 拭 子,可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 分,并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 管 内,立即送检。门把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 接在 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结果计算用 cfu/件表 示。
物品时戴手套,必要时使用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4、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5、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应特别小心,预防针刺伤或
锐器伤 6、立即处理溢出物和保持环境清洁 7、正确处置患者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的布类
病人护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8、保证废弃物(尤其是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置 9、保护性着装包括:隔离衣(应是易于清洗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 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 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 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采样的高度:应设在距离(垂直)地面80- 150cm高 度范围内。
预防原则: 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卫生处置等医疗活动过 程中,预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措施,应当遵 循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 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及防护要求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强化洗手意识,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应立即洗 手。
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 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平皿暴露 5min)。
注意事项: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和空调, 无人走动情 况下,静止10min再进行采 样。
(1)取培养基时,应用手托住培养基的底座,避 免污染。
物品时戴手套,必要时使用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4、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5、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应特别小心,预防针刺伤或
锐器伤 6、立即处理溢出物和保持环境清洁 7、正确处置患者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的布类
病人护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8、保证废弃物(尤其是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置 9、保护性着装包括:隔离衣(应是易于清洗的材料,
涂料块由黄色变为暗紫色,与标准色 块比较,记录下紫外线灯辐射强度, 根据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医院常 用30W紫外线灯出厂强度应 ≥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 强度应≥70uW/cm2为合格。
灯管上标记上监测时间及监测结果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与重点传染包头病朝聚感防眼染科管控医理院科
环境卫生学监测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 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移植病房等保护性隔离病 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 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 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3、不断培训如何安全的对锐器和废弃物进行处理, 尤其是可能暴露于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所有工作人员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布点方法:
1.室内面积≤30 ㎡,设置内、中、外对角线3 个点, 内、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一条对角线上取3 个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离墙壁1cm处各取一个 点);

盖 盖
2.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布点 部位距离墙面1m处,(东、西、南、北点距离 墙壁1m)。
4、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 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预防措施及防护要求
5、医护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 器盒内,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 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 器,以防刺伤。
2014年下半年院感、 传染病知识培训
揉搓六部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弯曲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中旋转揉搓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内)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2
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平板上菌 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c㎡)
结果判定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4手消毒效 果应达到如 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 菌菌落总数应≤5cfu/c㎡
1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 浸湿; 2 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 个手背、手指和指缝; 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 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 背、指尖和指缝。 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 纸巾擦干。
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 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 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预防措施及防护要求
3、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 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 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 飞溅或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的 隔离衣或围裙。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 采样。
(二)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 取全部表 面;采样面积≥100 c㎡, 取100c㎡
采样方法(棉拭子法、压印法两种) 棉拭子法
用5×5cm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 体表面, 用浸有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 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 拭 子,可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 分,并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 管 内,立即送检。门把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 接在 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结果计算用 cfu/件表 示。
计算方法
规则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平
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采 样面积(c㎡) 不规则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 cfu/件表示。
紫外线强度-化学指示卡测定方法
将被测紫外线灯打开5分钟后,将指示卡的 正面朝向紫外线灯,于灯管中心点距离1m 处,照射1分钟,涂料块会由黄色变为暗紫 色,与标准色块比较,记录下紫外线灯辐 射强度≥或≤70uw≥90uw/cm2 使用注意事项:化学指示卡只适用常规监 测。指示卡只能在监测当时读值并及时记 录,阻碍后色块将会褪色。未用完的指示 卡要用黑相纸包好,要避光、防潮,最好 放入4℃冰箱保存
计算方法
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选位到小数点后1位。 注意手术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
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
等级
用房名称
Ⅰ 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
Ⅱ 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
刷手间、消毒准备室、预麻室、一次性物品、无菌敷 Ⅲ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的 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廊、 重症护理单元(ICU)
Ⅳ恢复(麻醉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 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 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30min.直径9cm平皿)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 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 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 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区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预防措施及防护要求
7、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套。禁 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物。
8、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处理,并进行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病人护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标准(常规)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 1、接触感染物品后立即洗手和手消毒 2、尽可能应用不接触技术 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和污染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
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 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 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5min.直径9cm平皿)
布点方法 注意:层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 布 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 1.洁净度局部百级周围千级设置13个点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揉搓 ,交换进行(外)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夹)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 交换进行(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立)
便于记忆的手卫生口诀
内→外→夹→弓→大→立→完 (必要时搓一下手腕)
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2)打开培养基时,盖子向下扣放于平板旁。
(3)取样后将培养基的盖子盖好,方可离开治疗 室。
(4)送检时间不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 件时,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送检过程中如盖子不小心打开,应该重新留 取标本送检。
结果判断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6.3平均 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必要时使用塑料围裙保护)、手套、口罩、帽子等
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每例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是 0.2%-0.4%。我们必须开展减少血源性病原菌的危 险,包括:
1、通过正确执行额外屏障保护(如保护性着装), 坚持标准预防
2、使用安全器械和尖锐物处理系统,减少锐器伤的 暴露
预防措施,大大减低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感染 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机会。 是对院内感染传播控制的重要措施。
1999,CDC出台--标准防护
强调不仅保护工作人员, 也要保护病人。 在进行血液,体液隔离同时, 针对传播途径, 采
取相应的隔离。 减少病原体的播散和侵害。
职业暴露的感染防护
检测方法
将平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点可布置在地 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在手术区 检测时应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 应在台面之上0.25m;在100级区域检测时,采样 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在其他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均 向上。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 30min,盖好立即送检。采样后的培养皿应在37℃ 条件下培养24h,并计算菌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