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38248(朱晓萍)电路及磁路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6章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6章

第六章 三相电路
例:加在星形连接负载上的三相电压对称,其线电压 为380V。
求:(1)三相负载每相阻抗为ZA=ZB=ZC=(17.3+j10)Ω 时各相电流和中线电流;(2)断开中线后的各相电流; (3)仍保持有中线,ZC改为20Ω时各相电流和中线电流。
解:(1)由于三相电压对称, 每相负载相电压为:
第六章 三相电路 相电流:流过电源每一相的电流,相电流的有效值为Ip 。 线电流:流过端线的电流,线电流的有效值为Il 。
◆ 结论: 三相电源作星形连接时, 每相的线电流等于对应的相电流。
第六章 三相电路
2、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
把对称三相电压源顺序相接,即X与B、Y与C、 Z与A相接形成回路,再从各端点A、B、C依次引出端线。
工业中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三相电源的A、B、 C三相。规定:用黄、绿、红分别表示A、B、C三相。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三相电源可以看成三个单相电源,三相负载也可看 成三个单相负载。电源与电源之间,负载与负载之间, 有星形(Y)和三角形(△)两种接法。 一、三相电源的连接
第六章 三相电路
内容提要
1、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连接。 2、对称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的计算方法。 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负载不对称
时的计算方法。 4、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
第六章 三相电路
目前,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产生,传 输和供电方式绝大多数都采用三相制。
◆ 三相制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波形相同但相位不 同的交流电源组成的三相供电系统。只有一个交流 电源供电的系统称为单相制。与单相制相比,三相 制有许多优点。
uA uB uC 0
其波形图和相量图为:

《电工基础》(劳动版第四版)37 §4—3、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铁磁物质

《电工基础》(劳动版第四版)37 §4—3、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铁磁物质

文化理论课教案7.5.1-10-j-01:【组织教学】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导入新课】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对电流会不会有作用呢?会!磁场对定向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磁场对定向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力叫电磁力,学习本课后,我们就知道磁场对定向运动的电荷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什么有关了。

【讲授新课】第四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4-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前面已讲到,若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且处于水平方向,导 体的有效长度为L ,通过的电流为I ,I 与B 的夹角为α,见图4-12. 则导体受到的电磁力F 为:F=BIL sinα式中 F ──导体受到的电磁力,也叫安培力,牛(N );B ──均匀磁场的感应强度,特[斯拉](T ); I ──导体中的电流,安(A ) L ──导体的有效长度,(m);α──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也就是说,在均匀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到的电磁力(安培力)的大小 与磁感应强度B 、导体中的电流I 、导体的有效长度L 、以及 导体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α的正弦成正比。

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电动机定则)判定: 左手伸平,四指与拇指垂直,让磁力线垂直穿过 掌心,四指指向代表导体中电流方向,大拇指的指向 就是导体受到的电磁力的方向(图4-13)。

如电流的方向不与磁力线方向垂直,则可将电流分解成垂直于磁力线方向和平行于磁力线方向的两个分量(平行于磁力线方向的电流分量不产生电磁力),然后将四指指向电流的垂直分量来判定电磁力方向。

例 4—2 在磁感应强度主0.5T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长度为60cm 的导线,导线中的电流为10A ,导线与磁力线的夹角分别是0°、30°和90°,求导线各受多大的力?解:B=0.5T, I=10A ,L=60cm=0.6m,1α=0°,2α=30°,3α=90°1α=0° F= BIL sinα1 =Ssin0°=02α=30° F=BIL sinα2=0.5×10×0.6×sin30°=1.5(N) 3α=90° F=BIL sinα3 =0.5×10×0.6×sin 90°=3(N)可见,电流与磁力线的夹角为0°时(α=0°),F=0,载流导体不受力;电流与磁力线的夹角为90°时(α=90°),F=BIL ,载流导体受到的电磁力最大。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5章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5章

第五章 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例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路,其中
R1 R2 6,L1 L2 10,M 5。 解:采用网孔分析法



(R1 jL1)I1 jM I 2 U


jM I1 (R2 jL2 )I 2 0
解得:I•
(R1
R2 jL2 jL1)(R2 jL2 )
( jM
1 M 2 (L1 L2 )
例:两个磁耦合线圈反向串联,已知两个线圈的参数为 R =100Ω,L1 = 3H, L2 = 10H,M=5H
电源的电压U = 220V,ω=314rad/s。
求:通过两线圈的电流及 线圈的电压。
第五章 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I
U
(R R) j(L1 L2 2M )
)2

U
6 j10 •
(6 j10)2 ( j5)2 U

所以等效阻抗为:Z0
U

10.849o
I
第五章 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5-3 串联谐振
谐振是正弦稳态电路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无线电 和电工技术中广泛的应用,但另一方面发生谐振可能造 成某种危害而应加以避免。
一、串联谐振的条件和谐振频率
压U的高电压,故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这种高 电压有时会损害设备,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应该避免出 现谐振现象,而无线电电路中,却常利用谐振提高微 弱信号的幅值。
三、频率特性、特性阻抗和品质因数
在 RLC 串联电路中,感抗、容抗 和电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为它们的 频率特性。
第五章 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当感抗与容抗相等,电抗为零时,此时为谐振状态。 可得谐振时感抗或容抗的值为: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第4版)》教学指南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第4版)》教学指南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第4版)电子教学资料孟贵华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第4版)》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第三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4年12月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技术工艺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从事电子技术所必要的技能及基本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本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是:使学生能规范地焊接焊点、能较熟练地使用万用表、能正确地使用常用工具、能识读简单的电路图、能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

本课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能识别电子元器件类型、能检测、能判断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以及使用方法,同时也能排除电子产品中的简单故障。

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判断出电子产品的故障所在。

二、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愿望,启发他们自觉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学习较差的学生。

对学习技能确实有困难的,应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以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

2.电子技术工艺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在讲授基本理论课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操能力。

由于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是要靠实操练习才能达到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安排好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实操练习的比例。

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用课余的时间多做实操练习,多参加有关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的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 序言(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 序言(电路分析基础)
3.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以少讲为好,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本教案是根据 “讲授宜粗(略)不宜细(致),教材宜细不宜粗”的观点 编制的,讲授与自学要互相配合。
序言
第一篇 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二篇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三篇 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和s域分析法
序言
1
电路分析基础
后续课程
信号与系统 电子电路
(3) 主要教学参考书
4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李瀚荪 2002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

(a) 注意分清电路分析中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对电路来说,内因只有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之分; 外因却是多种多样。电路分析方法因内因而不同。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教案
李瀚荪 吴雪 吴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9年
致教师
1.本教案仅供参考。
2.如直接用于课堂讲授,必须结合板书。本教案 除个别部分(如教案§1.1)文字较多外,大部分均力求 简化,教师在口头上或板书上均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上课的魅力在于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学生亲耳聆听的即 时感。电子教案只是辅助工具。没有最好的、标准的, 只有较合适的讲授模式,这一模式就来自您自己的实 践。
变换
动态电路的时域模型 变 换为
①1 相量模型 →适用于正弦稳态分析
②2 s域模型 →适用于线性动态电路的一般分析
模型变换的数学理论基础: 1 欧拉恒等式 2 拉普拉斯变换
类比 1 、2 两种模型均与电阻模型作类比,从而
得以充分利用熟知的电阻电路分析方法。这 是一种手段,较简便地得到客观存在的动态 电路时域响应。

电路基础与实践 第4版 第6章 互感电路及磁路

电路基础与实践 第4版 第6章 互感电路及磁路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 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 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 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 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等。
此,分析磁路的基本规律,研究磁与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路基础与实践
6.1.1互感的概念
第6章互感电路及磁路时域分析
一个单线圈,当线圈中由于电流的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的物理
现象称为自感应,这个感应电压称为自感电压。本节研究有两个单线圈,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所产生的交变磁通不仅穿过自身线圈, 在线圈中引起自感应现象,产生自感电压;而且还会穿过相邻线圈,在相邻
定义为
k M L1L2
由于互感磁通是自感磁通的一部分,所以当k接近零时为弱耦合;
k接近1时为强耦合;k 1时为全耦合。 两个线圈之间耦合程度和耦合系数的大小与线圈的结构相
互位置以及 周围磁介质的性质有关,在电力电子技术中,为了
利用互感原理有效的传输能量或信号,通过合理的绕制线圈和采 用铁磁材料作为磁介质,采用极紧密的耦合,使k值尽可能接 近1。若要尽量减小互感的影响,来避免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
电路基础与实践
第6章互感电路及磁路时域分析
6.1 互感电路的基本知识
6.1.1互感的概念
6.1.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6.1.3互感线圈的伏安关系
在实际电路中利用互感现象可制造成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脉冲 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等电磁设备,所以研究互感电路非常重要;在电气工 程中通过磁场作用可制造出各种机电能量变换设备和机电信号转换器件, 例如交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电磁铁、继电器、接触器及电磁仪表等。因

电路及磁路第四版课后答案

电路及磁路第四版课后答案

电路及磁路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B,A,B,A。

2.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3.定向,正电荷。

4.5,2,-18。

5.电压源,电流源。

6.外电路,电源内部。

7.2A,5Ω。

8.10V,3Ω。

9.三条,三条。

10.支路,回路。

11.节点电流,∑I=0。

12.回路电压,∑U=∑IR。

13.电流,绕行。

14.1A,-12V。

15.1A,0A。

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三、选择题1B2B3B4A5D6A7B8B9C10C11B四、计算题1.1.8kW.h2.(a)25V、100Ω,(b)1W3.(a)U ab=8V;(b)U ab=-12V;(c)U ab=-3V4.I1=58.8mA,I2=-397mA,U ab=3.06V5.W=53.4度。

第二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电流,正。

2.电压,反。

3.14V,7Ω。

4.8A,4V。

5.1:1;1:2;1:2。

6.1:1;2:1;2:1。

7.1A,200V。

8.电流,电压,功率。

9.2A,1A,3A。

10.两个出线端,电源。

11.开路,0。

12.8V,4Ω。

13.10V,3Ω。

14.10V,2Ω。

二、选择题1B2C3D4A5B6D7C8C9D10B11B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四、计算题1.R 1=20Ω;R 2=80Ω2.R =7.5Ω;I R1=9A;I R2=3A3.-1.25A4.2A5.I =-0.18A6.U 5=-5V7.0.6A第三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相同频率,初相角。

电工技术 第4版 教案

电工技术 第4版 教案

《电工技术》课程教案主讲教师:所在部门:审核教师:2022年8月2、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3、教学内容(课本目录):重点、难点提醒 1)、元器件的使用、标注、参数等 2)、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难点) 3)、交流电路分析(难点) 4)、三相交流电路分析 5)、变压器的使用6)、电机控制电路分析(难点)4、主要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中做,做中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先不要急着去问老师,要学会自己处理解决。

1、预习;2、注意听课;3、多做习题(单做课本上的习题还是不够的);4、认真复习;* 希望大家能使用一些EDA 软件对所学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从而提高自己对电路的认识和分析能力!5、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以考勤、作业、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实际操作技能、产品制作质量、专业知识为依据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各部分考查所占比例如下:平时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职业素质占10 % ;项目测评成绩占 20% ;期终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占 70% 。

6、教学参考资料:强调参考资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学、预习和复习三、课堂总结沟通: 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引出下次课的内容,请学生事先预习……举例说明10分钟PPT 解说 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 10分钟布置作业效果总结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生产一线企业所要求的色环电阻的识别,读数;电容的数字标注法读数、电容的测量;电感的读数和检测。

种类与外形:按电阻的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合成膜电阻等;按电阻的数值能否变化来分,可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范围小)、电位器(电阻值变化范围大)等;按电阻的用途来分,可分为高频电阻、高(2)电阻元件的标称阻值:电阻的标称阻值是指电阻上所标注的阻值,是电阻生产的规定值。

电阻的阻值通常是按照国家标准GB247l 一8l 《电阻标称阻值系列》中的规定进行生产的。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4章

电子教案-电路及磁路(第4版_朱晓萍 霍龙)电子教案、参考答案38248-第04章

可得:
U RI ,ψu ψi
U& U ψu
第四章 正弦电流电路
于是可写成相量形式:
U RI或 Uψu RIψi 及 I& GU&
波形及相量如图所示
i
u
ui u
i
0
I&
U&
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
T
T
2
2
波形图
t I
U
相量图
第四章 正弦电流电路
◆ 结论
① 相位频率相同;
② 大小关系:U RI ; ③ 相位关系: u、i 同相位。
4.4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
在正弦电流电路中,无源元件除电阻外,还有电感和 电容。从这里开始分别介绍它们在正弦电路中的情况。
一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元件VCR为
u Ri
i
u
设电阻元件的正弦电流为:i(t) 2Isin(ωt ψi )
则电阻元件的电压为:
I Iψi
u(t) Ri(t)= 2RIsin(ωt ψi )= 2Usin(ωt ψu )
第四章 正弦电流电路
内容提要
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 3.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4.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
4.1 正弦量
一 时变的电压和电流
◆ 时变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动的电压和电流。
第四章 正弦电流电路
◆瞬时值:时变电压和电流在任一时刻的数值,用 u(t) 和 i(t) 表示。 ◆周期量:每个值在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后循环出现的 时变电压和电流。 ◆交流量:一个循环内波形面积平均值为零的周期量。
同理
注意
U
Um 2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 第三章 - 交流电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  第三章 - 交流电
二、电感器
3—2 电容器和电感器
一、电容器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
1.电容器的结构和类型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两个相互绝缘又靠得很近的金属片(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这两个金属片称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中间的绝缘材料称为电容器的介质。
3—2 电容器和电感器
1.电容器的结构和类型
例如图所示纸介电容器,就是在两块铝箔(或锡箔)之间插入纸介质,卷绕成圆柱形而构成的。
学习目标
3—2 电容器和电感器
4.了解电感器的结构和类型,理解电感的概念。5.理解感抗的概念,掌握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电容器通常简称电容,电感器通常简称电感,它们都是储能元件,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经常一起配合使用。
学习目标
3—2 电容器和电感器
一、电容器
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交流电的产生
作为能源使用的交流电是由交流发电机提供的。图所示为单相交流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
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交流电的产生
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由于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设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中线圈的长度为L,则当线圈旋转至与中性面的夹角为α时,如图所示。
纯电容电路b)波形图 c)功率曲线图
3—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2.无功功率
由上图c所示功率曲线图可知,瞬时功率有正也有负。瞬时功率为正值,说明电容从电源吸收能量转换为电场能储存起来;瞬时功率为负值,说明电容又将电场能转换为电能返还给电源。也就是说,纯电容电路不消耗能量,电容也是一种储能元件。纯电容电路的无功功率为
3—4 RLC串联电路
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教 学 内 容注意点 配时提问:试想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导入新课:电工学是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 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升学以及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1、电工学课程研究的对象————“电”2、电工学课程的发展3、电能的优越性(1)便于转换 (2)便于输送 (3)便于控制 第 1 章 直流电路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

直流电路:由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1.1 电路及主要基本物理量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闭合路径,它是由各种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用导 线连接组成的总体。

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从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到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各种生产机械的电器 控制部分及计算机、各种测试仪表等,从广义说,都是电路。

最简单的电 路如图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5 51、组成: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源 是供应电能的设备。

在发电厂内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 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 是使用电能的设备,又称用电器。

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灯、电炉、扬声器、电动机等。

(3)中间环节 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

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 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电路三 部分组成 10炽 载 E 输电线 电动机降压变压器 电源 负载 教 学 内 容注意点 配时2、电路模型和电路图实际电路元件电磁性质较为复杂。

为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需用 能够代表其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理想电路 元件就是指只反映某一个物理过程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 电源等。

用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即为电路模型,手电筒电路的电路 模型如图所示。

RLC开关S电路模 型 10电 干 源 电 池导线 白 负 灯R oR L中间环节3、作用(1)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照明电路、动力电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