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基本理论实例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
(5)遗传算法在解空间进行高效启发式搜索,而非盲 目地穷举或完全随机搜索;
(6)遗传算法对于待寻优的函数基本无限制,它既不 要求函数连续,也不要求函数可微,既可以是数学解 析式所表示的显函数,又可以是映射矩阵甚至是神经 网络的隐函数,因而应用范围较广;
(7)遗传算法具有并行计算的特点,因而可通过大规 模并行计算来提高计算速度,适合大规模复杂问题的 优化。
26
(4)基本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 有下述4个运行参数需要提前设定:
M:群体大小,即群体中所含个体的数量,一般取为 20~100; G:遗传算法的终止进化代数,一般取为100~500; Pc:交叉概率,一般取为0.4~0.99;
Pm:变异概率,一般取为0.0001~0.1。
27
10.4.2 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
遗传算法简称GA(Genetic Algorithms)是1962年 由美国Michigan大学的Holland教授提出的模拟自然 界遗传机制和生物进化论而成的一种并行随机搜索最 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1)遗传:这是生物的普遍特征,亲代把生物信息交 给子代,子代总是和亲代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状。生 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
18
(3)生产调度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难以对生
产调度问题进行精确求解。在现实生产中多采用一些 经验进行调度。遗传算法是解决复杂调度问题的有效 工具,在单件生产车间调度、流水线生产车间调度、 生产规划、任务分配等方面遗传算法都得到了有效的 应用。
19
(4)自动控制。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有很多与优化相关的问题需要求
10
遗传算法的一些实例
引言概述遗传算法是一种启发式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生物进化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遗传算法能够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来优秀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遗传算法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应用1.基因选择: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寻找机器学习模型中最佳的特征子集,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
2.参数优化: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搜索机器学习模型的最佳参数组合,以获得更好的模型效果。
3.模型优化:遗传算法可以用于优化机器学习模型的结构,如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
二、车辆路径规划中的遗传算法应用1.路径优化:遗传算法可以应用于车辆路径规划中,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寻找最短路径或者能够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路径。
2.交通流优化:遗传算法可以优化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通过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或者车辆的路径选择,减少拥堵和行程时间。
三、物流配送中的遗传算法应用1.车辆调度:遗传算法可用于优化物流配送的车辆调度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实现车辆最优的配送路线和时间安排。
2.货物装载:遗传算法可以用于优化物流运输中的货物装载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实现货物的最优装载方式。
四、生物信息学中的遗传算法应用1.序列比对:遗传算法可以用于生物序列比对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寻找最佳的序列匹配方案。
2.基因组装: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基因组装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实现基因组的最优组装方式。
五、电力系统中的遗传算法应用1.能源调度:遗传算法可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能源调度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能源调度方案。
2.电力负荷预测:遗传算法可以用于电力负荷预测问题,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
总结遗传算法在机器学习、车辆路径规划、物流配送、生物信息学和电力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度选择的策略,遗传算法能够搜索到最优解决方案,从而优化问题的求解。
第七章-遗传算法应用举例
第七章 遗传算法应用举例遗传算法提供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多模型、多目标等复杂系统优化问题的通用框架,它不依赖于问题具体的领域。
随着对遗传算法技术的不断研究,人们对遗传算法的实际应用越来越重视,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函数优化、组合优化、自动控制、机器人学、图象处理、人工生命、遗传编码、机器学习等科技领域。
遗传算法已经在求解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装箱问题、图形划分问题等多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成功。
本章通过一些例子,介绍如何利用第五章提供的遗传算法通用函数,编写MATLAB 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7.1 简单一元函数优化实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下面函数的最大值:()sin(10) 2.0[1,2]f x x x x π=⋅+∈-,选择二进制编码,种群中个体数目为40,每个种群的长度为20,使用代沟为0.9,最大遗传代数为25。
下面为一元函数优化问题的MA TLAB 代码。
figure(1);fplot ('variable.*sin(10*pi*variable)+2.0',[-1,2]); %画出函数曲线% 定义遗传算法参数NIND= 40; % 个体数目(Number of individuals)MAXGEN = 25; % 最大遗传代数(Maximum number of generations)PRECI = 20; % 变量的二进制位数(Precision of variables)GGAP = 0.9; % 代沟(Generation gap)trace=zeros (2, MAXGEN); % 寻优结果的初始值FieldD = [20;-1;2;1;0;1;1]; % 区域描述器(Build field descriptor) Chrom = crtbp(NIND, PRECI); % 初始种群gen = 0; % 代计数器variable=bs2rv(Chrom,FieldD); % 计算初始种群的十进制转换 ObjV = variable.*sin (10*pi*variable)+2.0; % 计算目标函数值while gen < MAXGEN,FitnV = ranking (-ObjV); % 分配适应度值(Assign fitness values) SelCh = select ('sus', Chrom, FitnV , GGAP); % 选择SelCh = recombin ('xovsp',SelCh,0.7); % 重组SelCh = mut(SelCh); % 变异variable=bs2rv(SelCh,FieldD); % 子代个体的十进制转换ObjVSel =variable.*sin(10*pi*variable)+2.0; % 计算子代的目标函数值[Chrom ObjV]=reins(Chrom,SelCh,1,1,ObjV ,ObjVSel); % 重插入子代的新种群 gen = gen+1; % 代计数器增加% 输出最优解及其序号,并在目标函数图象中标出,Y 为最优解,I 为种群的序号[Y,I]=max(ObjV),hold on;plot (variable (I),Y, 'bo');trace (1,gen)=max (ObjV); %遗传算法性能跟踪trace (2,gen)=sum (ObjV)/length (ObjV);endvariable=bs2rv (Chrom,FieldD); %最优个体的十进制转换hold on,grid;plot (variable',ObjV','b*');figure (2);plot (trace (1,:)');hold on;plot (trace (2,:)','-.');grid;legend ('解的变化','种群均值的变化')使用基于适应度的重插入确保四个最适应的个体总是被连续传播到下一代。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与方法
摘要:基本遗传算法的操作是以个体为对象,只使用选择、交叉和变异遗传算子,遗传进化操作过程的简单框架。
模式定理和积木块假设是解释遗传算法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都表明基本的遗传算法不能处处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因此基本遗传算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遗传算法;遗传算法的改进1.标准遗传算法基本遗传算法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这些基本遗传算子。
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sag=(c,e,p0,n,φ,г,ψ,t)其中c为个体的编码方法;e为个体适应度评价函数;p0为初始种群;n为种群大小;φ为选择算子;г为交叉算子;ψ为变异算子;t为遗传运算终止条件;2 遗传算法基本方法及其改进2.1编码方式编码方式决定了个体的染色体排列形式,其好坏直接影响遗传算法中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的运算,也决定了解码方式。
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使用的字符号{0,1}作为编码符号,即用一个{0,1}所组成的二进制符号串构成的个体基因型。
二进制编码方法应用于遗传算法中有如下优点:1)遗传算法中的遗传操作如交叉、变异很容易实现,且容易用生物遗传理论来解释;2)算法可处理的模式多,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3)便于编码、解码操作;4)符合最小字符集编码原则;5)并行处理能力较强。
二进制编码在存着连续函数离散化的映射误差,不能直接反应出所求问题的本身结构特征,不便于开发专门针对某类问题的遗传运算算子。
2.2初始种群的设定基本遗传算法是按随机方法在可能解空间内产生一个一定规模的初始群体,然后从这个初始群体开始遗传操作,搜索最优解。
初始种群的设定一般服从下列准则:1)根据优化问题,把握最优解所占空间在整个问题空间的分布范围,然后,在此分布范围内设定合适的初始群体。
2)先随机生成一定数目的个体,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个体加入到初始群体中。
该过程不断迭代,直到初始群体中个体数目达到了预先确定的种群大小。
2.3选择算子的分析选择算子的作用是选择优良基因参与遗传运算,目的是防止有用的遗传信息丢失,从而提高全局收敛效率。
基本遗传算法及的应用举例
基本遗传算法及应用举例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高度并行、自适应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是多学科相互结合与渗透的产物。
目前它已发展成一种自组织、自适应的多学科技术。
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借鉴自然界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机理,学者们设计了不同的编码方法来表示问题的可行解,开发出了许多不同环境下的生物遗传特征。
这样由不同的编码方法和不同的遗传操作方法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遗传算法。
但这些遗传算法有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选择、交叉、变异机理的模仿来完成对最优解的自适应搜索过程。
基于此共同点,人们总结出了最基本的遗传算法——基本遗传算法。
基本遗传算法只使用选择、交叉、变异三种基本遗传操作。
遗传操作的过程也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同时,基本遗传算法也是其他一些遗传算法的基础与雏形。
1.1.1 编码方法用遗传算法求解问题时,不是对所求解问题的实际决策变量直接进行操作,而是对表示可行解的个体编码的操作,不断搜索出适应度较高的个体,并在群体中增加其数量,最终寻找到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因此,必须建立问题的可行解的实际表示和遗传算法的染色体位串结构之间的联系。
在遗传算法中,把一个问题的可行解从其解空间转换到遗传算法所能处理的搜索空间的转换方法称之为编码。
反之,个体从搜索空间的基因型变换到解空间的表现型的方法称之为解码方法。
编码是应用遗传算法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步骤。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设计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编码方法。
基本遗传算法使用的是二进制符号0和1所组成的二进制符号集{0,1},也就是说,把问题空间的参数表示为基于字符集{0,1}构成的染色体位串。
每个个体的染色体中所包含的数字的个数L 称为染色体的长度或称为符号串的长度。
一般染色体的长度L 为一固定的数,如X=10011100100011010100表示一个个体,该个体的染色体长度L=20。
遗传算法介绍及应用
遗传算法的介绍及应用目录1遗传算法介绍 (2)1.1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 (2)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求解步骤 (2)1.2.1 编码 (2)1.2.2初始化: (3)1.2.3估计适应度: (3)1.2.4再生(选择): (3)1.2.5 交叉: (3)1.2.6 变异: (3)1.2.7 重复: (3)2 遗传算法的应用例子 (4)2.1 编码 (4)2.2 初始化 (4)2.3 计算适应度 (5)2.4 再生(选择) (5)2.5 交叉 (5)2.6 变异 (6)3 遗传算法解决TSP的例子 (7)3.1 TSP 问题描述 (7)3.2 遗传算法用于TSP 问题 (8)3.2.1 编码表示 (8)3.2.2 初始化群体和适应度函数及其终止条件的设定 (8)3.2.3 选择算子 (9)3.2.4 交叉算子 (9)3.2.5 变异算子 (10)3.2.6 TSP问题的总结 (10)1遗传算法介绍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寻优方法,它是建立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基础上的算法。
基因杂交和基因突变可能产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后代,通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适应值高的基因结构就保存下来。
遗传算法就是模仿了生物的遗传、进化原理,并引用了随机统计原理而形成的。
1.1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生物学家Fraser 试图通过计算的方法来模拟生物界"遗传与选择"的进化过程,这便是GA 的雏形。
受此启发,Holland 教授认识到自然遗传可以转化为人工遗传算法。
1967 年Bagley 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遗传算法"这一术语。
1975 年,Holland 出版了《自然与人工系统中的适应性行为》。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定理-模式定理,从而奠定了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遗传算法基础
比例选择法(轮盘赌)
• 基本思想
各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与其适应度大小成正比。 设群体大小为 M,个体 i 的适应度大小为F ( xi ) ,则 个体 i 被选中的概率为
Pi =
F ( xi )
∑ F (x )
i =1 i
M
比例选择法(轮盘赌)
• 具体步骤 1)计算各基因适应度值和选择概率 Pi 2)累计所有基因选择概率值,记录中间累 加值S - mid 和最后累加值 sum = ∑ Pi 3)产生一个随机数 N,0〈 N 〈 1 4)选择对应中间累加值S - mid 的基因进 入交换集 5)重复(3)和(4),直到获得足够的基 因。
t i
t i i
n
模式定理
• 选择算子的作用
f (H , t) m( H , t + 1) = m( H , t ) f (t )
若 若
f (H , t) >1,m(H,t)增加 f (t ) f ( H , t ) <1,m(H,t)减少 f (t )
在选择算子的作用下,对于平均适用度高于群体平 在选择算子的作用下, 均适应度的模式,其样本数将增长, 均适应度的模式,其样本数将增长,对于平均适用 度低于群体平均适应度的模式, 度低于群体平均适应度的模式,其样本数将减少
f ( x) f ( x) f ( x) f ( x) f ( x) f ( x)
F(x)
F(x)
F(x)
F(x)=f(x)+C
遗传算法基本要素与实现技术
• 选择算子 • 适应度较高的个体被遗传到下一代群体中 的概率较大,适应度较低的个体被遗传到 下一代群体中的概率较小。 • 选择方法 比例选择法(轮盘赌) 锦标赛选择法
遗传算法介绍(内含实例)
遗传算法介绍(内含实例)现代生物遗传学中描述的生物进化理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hromsome),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其中DNA为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因(gene)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断,它存储着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也能发生突变,并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控制生物的状态.生物自身通过对基因的复制(reproduction)和交叉(crossover,即基因分离,基因组合和基因连锁互换)的操作时其性状的遗传得到选择和控制。
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以至于形成了新的物种(量变积累为质变),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遗传学算法和遗传学中的基础术语比较染色体又可以叫做基因型个体(individuals),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了群体(population),群体中个体的数量叫做群体大小。
各个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叫做适应度(fitness)遗传算法的准备工作:1)数据转换操作,包括表现型到基因型的转换和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转换。
前者是把求解空间中的参数转化成遗传空间中的染色体或者个体(encoding),后者是它的逆操作(decoding) 2)确定适应度计算函数,可以将个体值经过该函数转换为该个体的适应度,该适应度的高低要能充分反映该个体对于解得优秀程度。
非常重要的过程!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遗传算法是具有"生成+检测"(generate-and-test)的迭代过程的搜索算法。
基本过程为:1)编码,创建初始集团2)集团中个体适应度计算3)评估适应度4)根据适应度选择个体5)被选择个体进行交叉繁殖,6)在繁殖的过程中引入变异机制7)繁殖出新的集团,回到第二步一个简单的遗传算法的例子:求 [0,31]范围内的y=(x-10)^2的最小值1)编码算法选择为"将x转化为2进制的串",串的长度为5位。
遗传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遗传算法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遗传算法是一种受到生物进化理论启发而发展起来的优化算法,广泛应用于工程、优化问题求解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主要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中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逐步搜索问题的最优解。
其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初始化种群在遗传算法中,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种群,种群中包含若干个个体,每个个体都代表了问题的一个解。
2.2 评估适应度对于每个个体,需要评估其适应度,即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度的评估方法根据具体问题而定,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值,也可以是复杂的评估函数。
2.3 选择操作通过选择操作,选择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作为父代,用于产生下一代的个体。
选择操作可以使用轮盘赌等方法,使适应度较高的个体有更大的概率被选中。
2.4 交叉操作交叉操作是通过交叉两个个体的染色体,为下一代产生新的个体。
交叉操作可以是单点交叉、多点交叉等不同的方式,用于保留父代个体中的有益信息。
2.5 变异操作变异操作是为了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通过对染色体的某些基因进行随机改变,可以产生新的个体。
2.6 替换操作替换操作是将下一代个体替换掉当前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以达到更新种群的目的。
例如,可以选择保留适应度较高的个体,或者选择适应度最低的个体进行替换。
2.7 终止条件遗传算法的终止条件通常可以是达到迭代次数的上限、适应度达到某个阈值,或者经过长时间搜索无法得到更优解等情况。
3. 遗传算法的应用案例遗传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优化问题求解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求解各种优化问题,例如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等。
通过合适的编码方式和适应度函数,可以高效地搜索问题的最优解。
3.2 参数优化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遗传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实现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
它基于通过模拟遗传过程实现问题求解的思想,广泛应用于优化问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原理介绍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遗传算法是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遗传遗传和变异为基础。
它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搜索全局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1.2 基因编码遗传算法中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染色体由一串基因组成。
基因编码是将待解决问题的参数转化为染色体上的一串二进制码或实数值,以便进行遗传操作。
1.3 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用于评价染色体的优劣程度。
它根据问题的性质设计,能够将每个染色体映射为一个实数值,表示其在解空间中的优化程度。
1.4 选择操作选择操作是基于适应度函数,按照染色体适应度高低进行选择,优秀的染色体被选中,普通的染色体可能也有一定概率被选中,而较差的染色体会被淘汰。
选择操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轮盘赌选择和锦标赛选择。
1.5 交叉操作交叉操作是模拟自然界的杂交过程,用于生成新的个体。
在交叉操作中,从两个父代染色体中随机选择一点(交叉点),将两条染色体按照交叉点分隔,交叉生成两个新的个体。
1.6 变异操作变异操作是引入新的个体差异的过程。
在变异操作中,随机地选择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进行基因值的突变。
变异操作的目的是增加解的多样性,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
二、实现方法2.1 初始化种群遗传算法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种群,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即为一个染色体,染色体通过基因编码来表示问题的解空间。
通常使用随机生成的初始解来初始化种群。
2.2 评估适应度对种群中的每个个体,使用适应度函数来评估其优劣程度。
适应度越高,个体在选择中的概率越大。
通过评估适应度,可以进一步确定种群中的优秀个体。
3遗传算法(GA, Genetic Algorithm)
• 太多的勘察会导致早熟收敛,太多探索会使搜索 变成随机搜索。
• 交叉和变异是GA中的两个重要算子,调整交叉和 变异率可维护勘察/探索间的平衡,对搜索的有效 性和效率有直接影响。 • 文献中的参数设定方法可分成四类:静态设定、 动态确定、自主自适应和动态自适应。
静态设定
• 先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一个满意的参数组合,然后 应用到GA中。文献中有大量确定算子概率的指导 规则,如
•
单点交叉
两点交叉
• 常见的交叉算子有:一点、两点、均匀和奇偶交 叉。均匀交叉,对染色体中每一位做贝努利试验, 确定其是来自父亲还是母亲。偶交叉是基因组的 偶数位来自母亲,奇数位来自父亲,奇交叉刚好 相反。 • 变异算子是首先对基因组的每一位做贝努利试验, 确定是否要进行变异操作;然后对需要变异的位 进行变异操作。 • 常见的变异操作有:翻转,针对01编码是0和1间 转换;交换,从染色体中随机选择一位与需要变 异的位交换基因;高斯变异是针对实数编码的, 基于高斯分布从当前值的周围选择一个新值代替 旧值。
• 线性定标
f, if f avg f max f ' f avg ( f f min ) /( f max f avg ), if f min (cfavg f max )/(c - 1) f [c( f f ) f f ) /( f f ), if f (cf f )/(c - 1) avg max max avg min avg max avg
incremental genetic algorithm
• 增量GA:每代拥有1-2个孩子的交叠群体 • 每代仅更新1-2个个体。 • 每代仅由1-2个孩子组成。允许定制取代方法,去 定义新代应如何被集成进群体。如一个新生成的 小孩可以取代他的父亲,取代群体中的随机个体, 或取代最受欢迎的个体。 • 使用交叠群体,但交叠非常少,仅有1-2个个体, 缺省的取代方案是最坏的。 • 取代方法规定了ga使用哪种形式的取代。取代策 略确定了新个体如何插入群体,如父亲策略、随 机策略、最坏策略、最好策略、自定义。
人工智能入门课件第5章遗传算法
5.4.2 交叉操作(crossover)
交叉的具体步骤为:
1. 从交配池中随机取出要交配的一对个体;
2. 根据位串长度L,对要交配的一对个体,随 机选取[1,L-1]中一个或多个的整数k作为 交叉点;
3. 根据交叉概率pc(0<pc≤1)实施交叉操作,配 对个体在交叉点处,相互交换各自的部分内 容,从而形成新的一对个体。
N
pi 1
i 1
2.基于排名的选择
(1)线性排名选择
首先假设群体成员按适应值大小从好到坏依次排列
为x1,x2,…,xN,然后根据一个线性函数分配选 择概率pi。
设线性函数pi=(a-b·i/(N +1))/N,i=1,
2,…,N,其中a,b为常数。由于
N
pi
1
,易得,
b=2(a-1)。又要求对任意i=1,2,…i1,N,有pi>0,
5.2.3 实数编码
为了克服二进制编码的缺点,对于问题的变量 是实向量的情形,直接可以采用十进制进行编码, 这样可以直接在解的表现形式上进行遗传操作,从 而便于引入与问题领域相关的启发式信息以增加系 统的搜索能力
例3 作业调度问题(JSP)的种群个体编码常用 m×n的矩阵Y=[yij],i=1,2,…,m,j=1, 2,…,n(n为从加工开始的天数,m为工件的 优先顺序)。 yij表示工件i在第j日的加工时间。 下表是一个随机生成的个体所示。
一种方法是为参与交换的数增加一个映射如下:
将此映射应用于未交换的等位基因得到:
T~1 234 | 751| 68 T~2 136 | 275 | 84 则为合法的。
5.2.2 Gray编码
Gray编码即是将二进制码通过如下变换进行转
遗传算法求解实例
yjl.m :简单一元函数优化实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下面函数的最大值f (x) =xsin( 10 二* x) 2.0,x • [-1,2]选择二进制编码,种群中个体数目为40,每个种群的长度为20,使用代沟为0.9,最大遗传代数为25len lbub scale lbin译码矩阵结构: FieldD code译码矩阵说明:len -包含在Chrom中的每个子串的长度,注意sum(len)=length(Chrom);lb、ub -行向量,分别指明每个变量使用的上界和下界;code -二进制行向量,指明子串是怎样编码的,code(i)=1为标准二进制编码,code(i)=0则为格雷编码;scale -二进制行向量,指明每个子串是否使用对数或算术刻度,scale(i)=0为算术刻度,scale(i)=1则为对数刻度;lbin、ubin -二进制行向量,指明表示范围中是否包含每个边界,选择lbin=0或ubin=0,表示从范围中去掉边界;lbin=1或ubin=1则表示范围中包含边界;注:增加第22 行:variable=bs2rv(Chrom, FieldD);否则提示第26 行plot(variable(l), Y, 'bo');中variable(I)越界yj2.m :目标函数是De Jong函数,是一个连续、凸起的单峰函数,它的M文件objfun1包含在GA工具箱软件中,De Jong函数的表达式为:n2f (x) = ' X j , 一512 乞X j E 512i d这里n是定义问题维数的一个值,本例中选取n=20,求解min f (x),程序主要变量:NIND (个体的数量):=40;MAXGEN (最大遗传代数):=500;NVAR (变量维数):=20 ;PRECI (每个变量使用多少位来表示):=20;GGAP (代沟):=0.9注:函数objfun1.m 中switch改为switch1,否则提示出错,因为switch为matlab保留字,下同!yj3.m :多元多峰函数的优化实例,Shubert函数表达式如下,求min f (x)【shubert.m 】f(x 「X 2)= 7 i cos[( i T)*X t i]*7 i cos[( i ■ 1) * x 2 - i] ,- 10 乞 X t , x 2 乞 10i丄i注:第10行各变量的上下限改为[-10;10],原来为[-3;3];第25行改为:[Y, l]=min(ObjV);原来为[Y, I]=min(ObjVSel);以此将染色体的个 体值与shubert()函数值对应起来, 原表达式不具有 shubert()函数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对应关系yj4.m :收获系统最优控制,收获系统(Harvest)是一个一阶的离散方程,表达式为x(k T) = a*x(k) - u (k) , k =1, 2,…,N-s.t. x(0)为初始条件x(k)三R 为状态变量u(k 厂R ■为控制输入变量精确优化解:用遗传算法对此问题求解, x(0) =100 , > -1.1,控制步骤N=20 ,决策变量u (k) 个数 NVAR=20, u(k) •二[0,200 ]注:第 20行语句原为:Chrom=crtrp(NIND,FieldDD);改为:Chrom=crtrp(SUBPOP*NIND,FieldDD);运行提示:Warning: File: D:\MA TLAB6p5\toolbox\gatbx\CRTRP .M Line: 34 Column: 19 Variable 'nargin' has bee n previously used as a function n ame. (Type "warni ngoff MATLAB:mir_warni ng_variable_used_as_fu nctio n"tosuppress this warnin g.)yj5.m :装载系统的最优问题,装载系统是一个二维系统,表达式如下X 1 ( k ' 1) = X 2 (k)丄 丄1x 2(k -1) =2 * x 2 (k) —X t (k)^u(k)N目标函数: 1Nf (x,u) - -X t (N 1)u (k)2N k 亠N _1理论最优解: min f (x, u) = _ 1 ■_ - — k 23 6N 2 N k 二目标函数: Nf(x,u)工 J u(k)k40.4 20x( N ) - x(0)k =1, 2,…,Nmax f (x)=Nx(0)(a -1) ~N 」 a (a -1)用遗传算法对此问题求解,x(0) =[0 0],控制步骤N=20,决策变量u(k)个数NVAR=20 , u(k)三[0,10]注:增加第32-35行语句,功能为实现每隔MIGGEN=20代,以迁移率MIGR=0.2在子种群之间迁移个体,增加这几行语句之前求得目标函数最小值为-0.1538,增加这几行语句之后求得目标函数最小值为-0.1544,目标函数理论最优值为-0.1544.yj6.m :离散二次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其一维二阶线性系统表达式如下:x(k 1)=a*x(k) b*u(k) , k =1, 2,…,N目标函数:N2 2 2f(x,u) =q*x(n 亠1)亠二[s * x( k)亠r*u(k)]k z1参数设置:求min f (x, u)yj7.m :目标分配问题描述为:m个地空导弹火力单元对n批空袭目标进行目标分配。
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大值最小值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搜索算法,它能够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来寻找最优解。
在数学和计算领域,遗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裙体的优化算法,它模拟了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和随机性变异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选择和适应度评价。
1.1 遗传: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的交配过程来产生新的个体,其中将两个个体的染色体交叉并产生新的后代。
1.2 变异:遗传算法引入随机性的变异操作,以增加搜索空间的多样性,使算法不至于陷入局部最优解。
1.3 选择:个体的适应度评价后,根据一定的选择策略选择出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种裙,通常适应度高的个体有更大的概率被选择。
1.4 适应度评价:遗传算法通过适应度函数对个体进行评价,以确定个体在种裙中的适应度。
适应度函数通常是需要优化的函数。
2. 遗传算法在求解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全局搜索算法,具有寻找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能力。
对于一个给定的函数,遗传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该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2.1 函数最大值求解:对于函数的最大值求解问题,可以将函数的负值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来求解负值最小化的问题,从而达到求解函数最大值的目的。
2.2 函数最小值求解:对于函数的最小值求解问题,则可以直接将函数的值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来求解函数最小值问题。
3. 遗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全局搜索算法,在求解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3.1 并行性:遗传算法能够并行处理多个个体,从而加速搜索过程,尤其适合于复杂的高维优化问题。
3.2 全局搜索能力:遗传算法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3.3 适应性强:遗传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函数和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4. 遗传算法在求解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中遗传算法在求解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实例:4.1 Rosenbrock函数最小值求解:Rosenbrock函数是一个经典的优化测试函数,遗传算法在求解Rosenbrock函数的最小值时具有良好的表现。
第3章——遗传算法
i <0.5,x i =0
15
二.Holland的基本GA(7)
② 编码方法——二进制编码 二进制编码,用0,1字符串表达。 例:0110010,适用以下三种情况
I. 背包问题: 1,背;0,不背
16
二.Holland的基本GA(8)
II. 实优化: 精度高时编码长,一般不采用此法而用实值 函数。
NP=5
1. 简单分析:
① 编码为五位的0,1编码,推导如下
设编码长度L,取决于 C
ba 2L 1
,即编码精度
若要求编码精度为1,则由C<=1可推得L>=5
26
三.计算举例(2)
②
f (x)
4100
100
10
30
x
f(x)3x2 12 x 0 90 0 0
(x 1)0 x (3)0 0
f(x)6x120 x 10, f (x) 0 ,最大值
③
f
为
s
S模板中所有个体的适值均值;
④ f 为种群的适值均值
⑤ 只要均值 f (s,t) >1,则好的种群的个体会越 来越多。
问题:以上证明没有考虑交叉变异,那么交叉 变异会不会破坏种群模板 S?概率有多大?
39
四.Holland的结构理论(8)
引理2:第
t代以概率
P
做交叉,对长度为
c
l
(
s
)
的概型 S ,则在第 t 1 代中个体数为概型 S的概
4 2 1 10101 21 1801
5 01110 14 3684 0.317 0.999
2 5 4 00100 4 2804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及实例
目录_一、遗产算法得由来.............. 1s1EuF。
二、遗传算法得国内外研究现状.... 2PSccg。
三、遗传算法得特点.............. 3zIzxZ。
四、遗传算法得流程.............. 5aQKoM。
五、遗传算法实例................ 9X8gLI。
六、遗传算法编程............... 13rskUm。
七、总结 ...................... 15GEzax。
附录一:运行程序................ 16t4NAL。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与实例一、遗产算法得由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起源于对生物系统所进行得计算机模拟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不断努力从生物学中寻求用于计算科学与人工系统得新思想、新方法。
很多学者对关于从生物进化与遗传得激励中开发出适合于现实世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得计算技术——生物进化系统得计算模型,以及模拟进化过程得算法进行了长期得开拓性得探索与研究。
John H、Holland 教授及其学生首先提出得遗传算法就就是一个重要得发展方向。
遗传算法借鉴了达尔文得进化论与孟德尔、摩根得遗传学说。
按照达尔文得进化论,地球上得每一物种从诞生开始就进入了漫长得进化历程。
生物种群从低级、简单得类型逐渐发展成为高级复杂得类型。
各种生物要生存下去及必须进行生存斗争,包括同一种群内部得斗争、不同种群之间得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界无机环境之间得斗争。
具有较强生存能力得生物个体容易存活下来,并有较多得机会产生后代;具有较低生存能力得个体则被淘汰,或者产生后代得机会越来越少。
,直至消亡。
达尔文把这一过程与现象叫做“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按照孟德尔与摩根得遗传学理论,遗传物质就是作为一种指令密码封装在每个细胞中,并以基因得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每个基因有特殊得位置并控制生物得某些特性。
不同得基因组合产生得个体对环境得适应性不一样,通过基因杂交与突变可以产生对环境适应性强得后代。
第 10 章 遗传算法(10.2)
1.1543
2.9194 4.2181 2.3821 -3.2373
2.6210
-0.4353 -4.8150
-0.9429
4.3547 4.1690
3.2141
-0.5530
-0.8973
3.9365
13
2)分析 (3/3)
相应的初始值为
eval(p1)=f(4.5013,1.1543)=11.5418 eval(p2)=f(-2.6886,2.9194)=10.0203 eval(p3)=f(1.0684,4.2181)=10.1639 eval(p4)=f(-0.1402,2.3821)=7.4906 eval(p5)=f(3.9130,-3.2373)=11.3654 eval(p6)=f(2.6210,-0.9429)=8.1130 eval(p7)=f(-0.4353,4.3547)=11.4769 eval(p8)=f(-4.8150,4.1690)=13.0315 eval(p9)=f(3.2141,-0.8973)=8.5692 eval(p10)=f(-0.5530,3.9365)=10.3252
IIP’2011-2012(1)
14
3)程序清单(1/3)
例程10.2是Ackley函数的MATLAB代码。 例程10.2
function [eval]=griewangk(sol) numv = size(sol,2); x=sol(1:numv); eval=-20*exp(-0.2*sqrt(sum(x.^2)/numv))-exp(sum(cos(2*pi*x))/numv)+22.71282;
求解Ackley函数的最小值是遗传优化算法应用的一个 有力例证。
GA算法
遗传算法的应用
5、节能设计方面对于汽车、机床等设备的电机类型、电 气控制参数、机械传动方案与参数等,以这些参数为参变 量编码,把能耗降低到最小目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约 束下,利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节能设计,使设备达到最佳效 果。 6、FMS(柔性制造系统)调度方面使待加工的零件在FMS 系统的制造时间最短,将该零件加工次序进行编码,用 遗传优化运算实现最短时间加工;针对一个需多工序加 工的零件,为确定每道工序所合理分配设备,对每道工序 分配设备号编码,在各台设备的负荷可能相等的前提下,用 遗传算法实现机床设备的最优分配。
模式示例:10**1
两个定义
– 定义1:模式 H 中确定位置的个数称为模式 H 的 阶,记作O(H)。 – 定义2:模式 H 中第一个确定位置和最后一个确 定位置之间的距离称为模式 H 的定义距,记作 δ(H)。
模式的描述:
模式的阶和定义距的含义
• 模式阶用来反映不同模式间确定性的差
异,模式阶数越高,模式的确定性就越
模拟生物在自然界环境变化,引起基因的突变.在染 色体二进制编码中,1变成0;或0变成1.突变产生染色 体的多样性,避免进化中早期成熟,陷入局部极值点, 突变的概率很低.
GA的流程
简单遗传算法(GA)的基本参数
①种群规模 P: 参与进化的染色体总数. ②代沟G: 二代之间不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无重叠G = 1;
变异概率对收敛性的影响
• 变异操作是对种群模式的扰动,有利于增 加种群的多样性 。但是,变异概率太小则 很难产生新模式,变异概率太大则会使遗 传算法成为随机搜索算法。
Schaffer建议的最优参数范围是: Population = 20-100, Generation = 100-500, Pc = 0.4-0.9, Pm = 0.001-0.01。
什么是遗传算法,它有哪些实际应用?
什么是遗传算法,它有哪些实际应⽤?⼏天前,我着⼿解决⼀个实际问题——⼤型超市销售问题。
在使⽤了⼏个简单模型做了⼀些特征⼯程之后,我在排⾏榜上名列第219名。
虽然结果不错,但是我还是想做得更好。
于是,我开始研究可以提⾼分数的优化⽅法。
结果我果然找到了⼀个,它叫遗传算法。
在把它应⽤到超市销售问题之后,最终我的分数在排⾏榜上⼀下跃居前列。
没错,仅靠遗传算法我就从219名直接跳到15名,厉害吧!相信阅读完本篇⽂章后,你也可以很⾃如地应⽤遗传算法,⽽且会发现,当把它⽤到你⾃⼰正在处理的问题时,效果也会有很⼤提升。
⽬录1、遗传算法理论的由来2、⽣物学的启发3、遗传算法定义4、遗传算法具体步骤初始化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变异5、遗传算法的应⽤特征选取使⽤TPOT库实现6、实际应⽤7、结语1、遗传算法理论的由来我们先从查尔斯·达尔⽂的⼀句名⾔开始:不是最强⼤、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才能⽣存,⽽是最能对变化作出回应的那⼀个。
你也许在想:这句话和遗传算法有什么关系?其实遗传算法的整个概念就基于这句话。
让我们⽤⼀个基本例⼦来解释:我们先假设⼀个情景,现在你是⼀国之王,为了让你的国家免于灾祸,你实施了⼀套法案:你选出所有的好⼈,要求其通过⽣育来扩⼤国民数量。
这个过程持续进⾏了⼏代。
你将发现,你已经有了⼀整群的好⼈。
这个例⼦虽然不太可能,但是我⽤它是想帮助你理解概念。
也就是说,我们改变了输⼊值(⽐如:⼈⼝),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输出值(⽐如:更好的国家)。
现在,我假定你已经对这个概念有了⼤致理解,认为遗传算法的含义应该和⽣物学有关系。
那么我们就快速地看⼀些⼩概念,这样便可以将其联系起来理解。
2、⽣物学的启发相信你还记得这句话:“细胞是所有⽣物的基⽯。
”由此可知,在⼀个⽣物的任何⼀个细胞中,都有着相同的⼀套染⾊体。
所谓染⾊体,就是指由DNA组成的聚合体。
传统上看,这些染⾊体可以被由数字0和1组成的字符串表达出来。
⼀条染⾊体由基因组成,这些基因其实就是组成DNA的基本结构,DNA上的每个基因都编码了⼀个独特的性状,⽐如,头发或者眼睛的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_一、遗产算法的由来 (2)二、遗传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三、遗传算法的特点 (5)四、遗传算法的流程 (7)五、遗传算法实例 (12)六、遗传算法编程 (17)七、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运行程序.. (19)遗传算法基本理论与实例一、遗产算法的由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起源于对生物系统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不断努力从生物学中寻求用于计算科学和人工系统的新思想、新方法。
很多学者对关于从生物进化和遗传的激励中开发出适合于现实世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的计算技术——生物进化系统的计算模型,以及模拟进化过程的算法进行了长期的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
John H.Holland教授及其学生首先提出的遗传算法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遗传算法借鉴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摩根的遗传学说。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地球上的每一物种从诞生开始就进入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生物种群从低级、简单的类型逐渐发展成为高级复杂的类型。
各种生物要生存下去及必须进行生存斗争,包括同一种群内部的斗争、不同种群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界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生物个体容易存活下来,并有较多的机会产生后代;具有较低生存能力的个体则被淘汰,或者产生后代的机会越来越少。
,直至消亡。
达尔文把这一过程和现象叫做“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按照孟德尔和摩根的遗传学理论,遗传物质是作为一种指令密码封装在每个细胞中,并以基因的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每个基因有特殊的位置并控制生物的某些特性。
不同的基因组合产生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不一样,通过基因杂交和突变可以产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后代。
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适应度值高的基因结构就得以保存下来,从而逐渐形成了经典的遗传学染色体理论,揭示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
遗传算法由美国的John H.Holland教授1975年首先提出,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不存在求导和函数连续性的限定;具有内在的隐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适应地调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确定的规则。
遗传算法的这些性质,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
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关键技术。
二、遗传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遗传算法的鼻祖是美国Michigan大学的Holland教授及其学生。
他们受到生物模拟技术的启发,创造了一种基于生物遗传和进化机制的适合于复杂系统优化的自适应概率优化技术——遗传算法。
1967年,Holland的学生Bagley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遗传算法”一词,他发展了复制、交叉、变异、显性、倒位等遗传算子,在个体编码上使用双倍体的编码方法。
Holland教授用遗传算法的思想对自然和人工自适应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模式定理(Schema Theorem)并于1957年出版了第一本系统论述遗传算法和人工自适应系统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
20世纪80年代,Holland教授实现了第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系统,开创了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的新概念。
1975年,De Jong基于遗传算法的思想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大量的纯数值函数优化计算实验,建立了遗传算法的工作框架,得到了一些重要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1989年,Goldberg出版了《Genetic Algorithm in Search,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一书,系统地总结了遗传算法的主要研究成果,全面完整的论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991年,David出版了《Handbook of Genetic Algorithms》一书,介绍了遗传算法在科学计算、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中的大量实例。
1992年,Koza将遗传算法应用于计算机程序的优化设计及自动生成,提出了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简称GP)的概念。
在控制系统的离线设计方面遗传算法被众多的使用者证明是有效的策略。
例如,Krishnakumar和Goldberg以及Bramlette和Gusin已证明使用遗传优化方法在太空应用中导出优异的控制器结构比使用传统方法如LQR和Powell(鲍威尔)的增音机设计所用的时间要少(功能评估)。
Porter和Mohamed展示了使用本质结构分派任务的多变量飞行控制系统的遗传设计方案。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证明了遗传算法如何在控制器结构的选择中使用。
从遗传算法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是兴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高潮阶段。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实用、高效、鲁棒性强的优化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在遗传算法的编码表示、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参数选择、收敛性分析、欺骗问题和并行遗传算法上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
还有很多学者将遗传算法和其他只能算法结合,进一步提高局部搜索能力。
在遗传算法的应用上也有很多改进。
由于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并行搜索、简单通用、鲁棒性强等优点,使得遗传算法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工程设计、制造业、生物工程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针对遗传算法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将大大促进遗传算法理论和应用的发展,遗传算法必将在智能计算领域中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三、遗传算法的特点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
它与传统的算法不同,大多数古典的优化算法是基于一个单一的度量函数(评估函数)的梯度和较高次统计,以产生一个确定性的试验解序列;遗传算法不依赖梯度信息,而是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进程来搜索最优解,它利用某种编码技术,作用于称为染色体的数字串,模拟由这些串组成的群体的进化过程。
遗传算法通过有组织的、随机的信息交换来重新组合那些适应性好的串,生成新的串的群体。
遗传算法有以下优点:(1)对可行解表示的广泛性。
遗传算法的处理对象不是参数本身,而是针对那些通过参数集进行编码的基因个体,此编码操作使得遗传算法可以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
所谓结构对象,泛指集合、序列、矩阵、树、链、表等各种一维或二维甚至多维结构形式的对象。
这一特点使得遗传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比如通过对连接矩阵的操作,遗传算法可用来对神经网络或自动机的结构或参数加以优化;通过对集合的操作,遗传算法可实现对规则集合和知识库的精炼而达到高质量的机器学习目的;通过对树结构的操作,用遗传算法可得到用于分类的最佳决策树;通过对任务序列的操作,遗传算法可用于任务规划,而通过对操作序列的处理,可自动构造顺序控制系统。
(2)群体搜索特性。
许多传统的搜索方法都是单点搜索,这种点对点的搜索方法,对于多峰分布的搜索空间常常会陷于局部的某个单峰的极值点。
相反,遗传算法采用的是同时处理群体中多个个体的方法,即同时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
这一特点使遗传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性能,也使得算法本身易于并行化。
(3)不需要辅助信息。
遗传算法仅用适应度函数来的数值来评估基因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尽心遗传操作。
更重要的是,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不仅不受连续可微的约束,而且其定义域可以任意设定。
对适应度函数的唯一要求是,编码必须与可行解空间对应,不能有死码。
由于限制条件的缩小,使得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4)内在启发式随机搜索特性。
遗传算法不是采用确定性规则,而是采用概率的变迁规则来指导它的搜索方向。
概率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引导其搜索过程朝着搜索空间的更优化的解区域移动的。
虽然看起来它是一种盲目搜索方法,实际上它有明确的搜索方向,具有内在的并行搜索机制。
(5)遗传算法在搜索过程中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即时在所定义的适应度函数是不连续的、非规则的或有噪声的情况下,也能以很大的概率找到全局最优解。
(6)遗传算法采用自然进化机制来表现复杂的现象,能够快速可靠地解决求解非常困难的问题。
(7)遗传算法具有固有的并行性和并行计算的能力。
(8)遗传算法具有可扩展性,易于同别的技术混合使用。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优化算法,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1)编码不规范及编码存在表示的不准确性。
(2)单一的遗传算法编码不能全面地将优化问题的约束表示出来。
考虑约束的一个方法就是对不可行解采用阈值,这样,计算的时间必然增加。
(3)遗传算法通常的效率比其他传统的优化方法低。
(4)遗传算法容易出现过早收敛。
(5)遗传算法对算法的精度、可信度、计算复杂性等方面,还没有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遗传算法的基本内容如下:个体和种群。
个体就是模拟生物个体而对问题中的对象(一般就是问题的解)的一种称呼,一个个体也就是搜索空间中的一个点。
种群(population)就是模拟生物种群而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群体,它一般是整个搜索空间的一个很小的子集。
适应度与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fitness)就是借鉴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而对问题中的个体对象所设计的表征其优劣的一种测度。
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就是问题中的全体个体与其适应度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
它一般是一个实值函数。
该函数就是遗传算法中指导搜索的评价函数。
染色体与基因。
染色体(chromosome)就是问题中个体的某种字符串形式的编码表示。
字符串中的字符也就称为基因(gene)。
例如个体上9,染色体的表示形式是1001,0和1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遗传操作。
也称为遗传算子,就是关于染色体的运算。
遗传算法中有三种遗传操作:选择-复制,交叉和变异。
四、遗传算法的流程遗传算法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的遗传操作是随机的,但它所呈现出的特性并不是完全搜索,它能有效地利用历史信息来推测下一代期望性能有所提高的寻优点集。
这样一代代的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的个体上,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遗传算法所涉及的五大要素是:参数编码、初始种群的设定、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操作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设定。
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简单遗传算法的运行过程为一个典型的迭代过程,其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基本步骤如下:1)选择编码策略,把参数集合X和域转换为位串结构空间S。
2)定义适应度函数。
3)确定遗传策略,包括选择群体大小n,选择、交叉、变异方法,以及确定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遗传参数。
4)随机初始化生成种群P。
5)计算群体中个体位串解码后的适应度值。
6)按照遗传策略,运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作用与群体,形成下一代群体。
7)判断群体性能是否满足某一目标,或者已完成预定迭代次数,不满足则返回步骤6),或者修改遗传策略再返回步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