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篇)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存在粉尘作业的场所必须配备防尘防毒设备、设施,所属单位应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第二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产生尘毒危害的,应按规定配齐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并经有关部门进行效果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条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应与生产设备同时使用,并与主体设备同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稳定正常运行。
第四条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停运、拆除或闲置必须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申报,严禁擅自停运、拆除或闲置防尘防毒设备、设施。
第五条企业内存在尘毒危害的单位应设立职业卫生检查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运行及相关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对违反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和有毒气体对人员健康和安全的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一个样本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危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存在粉尘和有毒气体的部门或岗位。
3. 职责分工:-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和宣传。
- 班组长或主管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员工的履行情况。
4. 防尘防毒设施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尘防毒设施,并保证其质量和有效性。
- 员工必须按照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更换或拆卸设施。
5. 风险评估和操作控制:- 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危害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措施。
- 确保员工严格按照操作控制措施进行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 员工个人防护措施:- 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 及时更换和维修个人防护装备,保证其功能完好。
7. 应急预案:- 制定防尘防毒设施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的安排等。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3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为认真做好生产性防尘、防毒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一、防尘、防毒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生产过程中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过程,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料,生产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四、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尽量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五、对检测出的超标因素要加强治理,通过技术改造和引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六、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作业现场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七、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八、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九、严禁在尘毒作业岗位饮水、吃饭。
十、作业现场配备必需的急救器材,并定期组织急救业务培训。
十一、生产现场配备洗眼、喷淋等冲洗设施,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或挪用。
十二、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十三、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对患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安置。
十四、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十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2)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在工作环境中预防和控制尘埃、有毒气体的危害而制定的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1. 预防措施:工作场所应进行尘埃、有毒气体的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增强通风、使用防护设备等。
2. 防护设备:对于有尘、有毒气体的操作,员工应佩戴相应的防尘、防毒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
2024年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为对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的安全有效管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防火与防爆(一)生产储存设备1、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厂房库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有关的专业防火技术规范的要求。
2、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3、在有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其信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____%以下,如与安全连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____%以下。
4、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
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
5、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
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国家防静电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7、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尚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
8、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____米以上。
9、建筑物、装置等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安设防雷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
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防爆场所必须用防爆电器。
(二)动火、用火管理1、生产厂区均为禁火区。
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管理制度
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管理制度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场所或生产过程中实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工人员工安全、健康的一种管理制度。
防尘、防毒、防噪是其中三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将认真介绍防尘、防毒、防噪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一、防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 防护设施每个作业场所要配置符合要求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施、防护罩等。
2. 防护用品在工作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依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和工作内容,配置不同的防护用品。
3. 检查标准每个作业场所应定期检查防尘设施的情况,确认防护设施的效果是否良好,并适时更换、修理。
4. 废气排放工作场所应建立废气排放和处理制度,防止污染环境。
定期检查和维护废气处理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
5. 防治措施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需要实行污染源掌控、个体防护措施、通风换气等方法,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二、防毒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 防护设施对于面临污染环境的工作,应安装符合要求的通风设施,规避污染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2. 防护用品在工作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毒用品,如呼吸器等。
呼吸器的类型需要依据作业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不同进行选择和配置。
3. 储存和装载在储存和装载不安全物品时,需依照相应的规定来进行,保证安全。
严格遵守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并确认其封闭性和完整性。
4. 废气排放在處理污染气体时,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对废气排放的后处理设备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健康监测应对工作环境进行科学的健康监测,定期检查工人身体的健康情形,适时发觉并解决职业病问题。
三、防噪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 防备为主应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排布等方面来防备和削减噪声污染,从根本上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保护权利。
2. 防护设施每个作业场所应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设施,如噪音屏障、隔音墙等。
3. 防护用品在高噪声环境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可减小噪音对人体的影响。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四篇)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1. 引言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是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防止职业性尘肺和中毒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
本规定适用于需要进行尘埃和有害气体防护的工作场所,旨在明确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 负责人职责2.1 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工作场所的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并确保其落实;2.2 负责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2.3 负责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防毒设备,并确保其定期维护和检修;2.4 负责组织开展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3. 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3.1 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尘埃和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国家标准;3.2 工作场所内应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提醒标语,提醒员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3 所有的工作场所应配备充足的防尘防毒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定期检修和更换;3.4 工作场所内的设备、仪器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3.5 工作场所应设立应急救援机制,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演练。
4. 员工的防护要求4.1 员工应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尘防毒设备,特别是进入有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作业区域时,必须严格佩戴;4.2 员工在使用防尘防毒设备时,应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适时的更换和维护;4.3 在作业过程中,员工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无防护设备的作业;4.4 在发现异常情况或不适时,员工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或现场主管;4.5 员工应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5. 管理措施5.1 工作场所应定期组织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员工理解和掌握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5.2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紧密监督和管理各项防尘防毒工作的实施情况;5.3 需要进入防护区域的人员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能够适应相应的工作环境;5.4 定期对各项防尘防毒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5.5 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和事件。
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管理制度(4篇)
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管理制度1. 管理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能够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尘土、有毒气体、高温天气等造成的身体伤害,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需要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工作的员工。
3. 防尘管理3.1 在施工现场设置封闭罩或围挡墙,确保尘土无法扩散。
3.2 提供防尘口罩、防尘耳罩等防护用品,并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3 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及时清除尘土。
3.4 在工作地点设置合适的抽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4. 防毒管理4.1 对于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工作环境,提供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适宜的防护服装。
4.2 严禁在有毒气体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4.3 员工在接受防毒训练后方可擅自佩戴防毒面具,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4.4 在有毒气体风险较高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增加员工的警觉性。
5. 防暑降温管理5.1 在高温季节,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及时采取防暑措施。
5.2 提供夏季适宜的工作服和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
5.3 增加员工的用水量,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5.4 定期进行员工体温检测,发现高温病人及时送医治疗。
5.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员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6. 管理措施6.1 设立管理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6.2 对员工进行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相关培训。
6.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6.4 建立工作记录和相关检查制度,监测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情况。
6.5 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和安全教育处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7. 监督检查7.1 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以确保本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7.2 员工有权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问题进行举报,监督部门应及时受理并处理。
8. 外部合作8.1 与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安全信息和危险源。
防尘与防毒管理制度
防尘与防毒管理制度背景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工作都会产生尘埃和有害气体等物质,它们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防尘与防毒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有关防尘和防毒的工作能够得到有序实施,确保员工的安全,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不利影响。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尘埃和有害气体的部门和岗位。
主要内容工作场所环境管理1.每日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尘土及时清除,并制定细节清理标准。
2.加强通风设备管理,确保通风设备的畅通,及时更换、清洗滤网、滤芯,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如遇特殊天气如沙尘暴、雾霾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员工有效防范。
3.加强环境保护,尽量减少有害气体和异味排放,严格控制生产废气,最大限度减少工作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防尘和防毒措施1.在生产环节中应严格规定,确保班组成员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产生2.在不可避免会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岗位中,员工应配备防护用品如化学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并在操作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知识的宣传。
3.尽量地采取吸尘、排风、泼水喷雾等方法,及时清理工区内的地面、墙壁、设备等物体,消除产生粉尘的污染源,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员工身体的危害。
4.对于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序,应制定好正确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防止气体泄漏事故的发生。
个人防护1.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耐酸碱手套等。
员工必须佩戴,不得随意脱掉防护用品。
2.定期检查员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并对防护用品进行清洗、更换。
如发现有损坏或者超过期限的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
责任制1.部门负责人应该严格执行本制度,并将防尘和防毒管理作为部门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部门应该建立防尘和防毒管理制度的档案管理体系,及时总结防尘和防毒管理的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工作台账等资料信息,方便日后审查和改进。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引言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防止危害的发生,制定和实施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防尘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责任1.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包括制定具体的防尘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1.2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要求员工参与防尘工作,如佩戴防尘口罩,定期参加健康检查等。
2.防尘设施和装备2.1确保生产设备和工作场所的清洁,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和除尘设备。
2.2提供员工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3.防尘培训和宣传3.1定期进行防尘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
3.2开展防尘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防尘工作的重视程度。
4.防尘监测和评估4.1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空气质量监测,确保空气中的尘埃浓度不超标。
4.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二、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责任1.1设立专门的毒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防毒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实施。
1.2明确员工的防毒责任,要求员工遵守防毒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防毒设备和装备2.1配备合适的毒物检测仪器和装备。
2.2提供员工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3.防毒培训和宣传3.1组织定期的防毒培训,培养员工正确的防毒观念和操作技能。
3.2开展防毒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防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4.防毒监测和评估4.1定期进行毒物浓度的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4.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毒物的风险。
三、防火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责任1.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防火责任,包括制定防火计划和组织实施。
1.2明确员工的防火责任,要求员工参与防火工作,如掌握消防知识,熟悉火警逃生路线等。
2.防火设施和装备2.1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2进行定期的消防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尘埃和有毒气体对员工的伤害。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加工、运输、仓储中存在尘埃和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通过采取技术、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措施,综合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尘埃和有毒气体的危害。
2. 调查评估,科学管理。
进行尘埃和有毒气体的危害评估和监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有效控制风险。
3. 教育培训,提高意识。
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尘埃和有毒气体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合理布局,密闭操作。
对于可能产生大量尘埃和有毒气体的工作岗位,采取合理的布局和密闭操作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其他作业人员的污染和危害。
5. 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三、工作环境管理1. 尘埃管理:a. 尘埃源头控制。
在尘埃产生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如湿式作业、局部排风等,控制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b. 通风系统维护。
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排除堵塞或漏风等问题。
c. 垃圾处理。
对于产生尘埃的废弃物,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如密闭储存、定期清理和正确分类等。
2. 有毒气体管理:a. 使用合适的气体探测仪。
工作场所中存在有毒气体时,必须配备适当的气体探测仪,并定期检测和校正。
b.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对于使用有毒气体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c. 合理储存和使用。
有毒气体必须按规定进行储存,并在符合安全条件下使用,严禁超过规定浓度和时间的暴露。
四、个人防护措施1. 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
根据工作环境中尘埃和有毒气体的特点,为员工配备合适的防尘和防毒装备。
2. 培训和使用规范。
对于配备防护装备的员工,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正确使用和保养。
3. 定期检查和更新。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四篇)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1目的1.1为了充分发挥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效能,使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与工艺设备同步运行,且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企业内的防尘、防毒、降噪以及通风降温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程序和要求。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厂、职能部室。
3总则3.1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是生产设备设施的组成部分,设备能源部将其管理纳入正常的工艺装备管理之中,建立相应的设备设施台帐。
3.2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必须进行调试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职责4.1安全部是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选型、使用、维修保养及更新改造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协调、服务和考核;负责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发证工作。
4.2物资计划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采购,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采购需求计划的制定、进行设备安装和修理,设备能源部办理设备设施的报废手续。
4.3各分厂是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
5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5.1设备设施操作者上岗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重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操作者经培训合格,且取得设备设施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设施。
5.2设备设施使用必须严格按“三定一证(使用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作业指导书,凭设备操作证操作设备)”要求进行管理,遵守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并负责填写各种设备设施运行记录。
5.3设备设施操作者应具备“三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设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设备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检查)”的基本技能和设备管理意识,在开机前应认真做好重点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范本(3篇)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范本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作场所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对工人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制定了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二、一般规定1. 工作场所要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尘埃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如果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工人在进行易产尘或易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前,必须戴上防尘、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三、制定工艺流程1. 对易产尘或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工艺过程,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并确保流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和管道应安装相应的防护设施,以减少尘埃和有害气体的泄露。
四、防护设备和装置的选用1. 根据工作场所的情况和污染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防尘、防毒设备和装置。
2. 防尘设备包括:风机、吸尘器、排气罩等。
防毒设备包括:防毒面具、供氧装置等。
3. 防护设备和装置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五、个人防护措施1. 工人在接触尘埃或有害气体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使用合适、完好。
2. 防尘、防毒面具的佩戴方法应正确,紧贴面部、不留间隙,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换过滤器。
3. 工人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与尘埃、有害气体相关的疾病。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发生时,通过警报、呼叫等方式迅速通知工人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撤离。
2. 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急救。
3. 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工作场所环境治理1.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清除积尘和污染物,并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保养。
2. 排气系统和通风设备应保持畅通,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3. 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确保防尘、防毒设备的有效性。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4篇)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尘毒污染,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各单位的员工。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综合管理,分工协作。
3. 合理布局,密封防护。
4. 防护设施,有效保护。
三、防尘防毒设施的分类和管理要求1. 尘防设施分类(1)房建式防尘设施:如洁净室、无尘车间等。
(2)机电式防尘设施:如抽风设备、真空吸尘机等。
(3)安全防护设施:如隔离带、防尘面具等。
2. 尘防设施的管理(1)设立专门的尘防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尘防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
(2)对于每个工作场所,必须制定尘防设施的清洁、消毒、维修和更新等管理制度。
(3)设立尘防设施使用和维护的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员工合理使用尘防设施。
(4)定期进行尘防设施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问题和隐患。
四、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和维护1. 使用要求(1)员工必须正确穿戴防尘防毒设施,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2)员工在工作时必须按照要求使用抽风设备、真空吸尘机等机电式防尘设施。
(3)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防尘防毒设施,并随时检查设施的状况。
2. 维护要求(1)对于房建式防尘设施,必须定期检查设施的密封性和清洁度,及时进行清理和维修。
(2)对于机电式防尘设施,必须定期检查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3)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设施必须定期更换或清洗,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效果。
(4)对于安全防护设施如隔离带等,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使用效果。
五、员工培训和教育1. 公司必须对员工进行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对于新员工,必须进行系统的入职培训,包括工作环境介绍、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3.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尘防毒设施使用和维护的培训和考核,对于不合格人员,必须进行再教育和培训。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尘埃和有害气体的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1. 工作区域的管理:确保工作区域内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尘埃和废物,减少粉尘积累的可能性。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接触到有害尘埃或气体的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面罩、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3. 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防尘设备,如排风系统、除尘器、涂层设备等,以减少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4. 建立适当的通风系统:在有害气体产生的工作区域内建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5. 培训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教授正确的防尘防毒措施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6.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防尘防毒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7. 应急准备:建立应急预案和适当的急救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事故。
8. 监测和管理:定期监测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和有害物质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具体规定还需根据不同行业和工作环境的特殊需求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区域内尘毒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公司所属各部门防尘、防毒的管理与治理工作。
第三条防尘防毒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定义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毒物:指在生产中使用、接触的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
第五条引用法规、标准《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列》(国发〔1987〕105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通用规(AQ3013-2008)。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安全环保处(一)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并组织实施。
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二)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查处。
第七条生产技术处(一)负责对各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工艺控制参数;(二)负责安全生产过程,工艺运行参数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质量检测中心(一)负责定期对存在尘毒区域进行检测;(二)负责对检测结果判定、下发、建立监测资料档案。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执行,负责对员工进行防尘防毒培训,负责生产区域内防尘、防毒的全面管理,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要求,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一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必须有相应的职业卫生设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防尘、防毒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员工造成伤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长期暴露于灰尘和有害气体中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职业病。
因此,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劳动合同法》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三、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灰尘和气体产生和扩散。
2.个人防护。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保护好口鼻、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3.现场防护。
对有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局部排风、防尘罩等。
4.定期检测。
对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5.教育培训。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防毒意识和技能。
四、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工作场所管理标准。
根据不同工种、作业环境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工作场所管理标准,规定必须采取的防尘、防毒措施。
2.建立防尘、防毒设施。
对于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建立相应的防尘、防毒设施,如局部排风系统、防尘门、防尘罩等。
3.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定期维护设施和设备。
保持防尘、防毒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5.加强露天作业的管理。
对于露天作业的工作场所,应加强现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向周围环境扩散。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4篇)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防尘防毒设施的工作场所。
二、管理责任1. 公司将设立专门的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情况。
2.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宣传、解释和贯彻执行。
3. 所有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工作,在其管辖范围内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具体管理措施。
4.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结果及时通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三、设施的选购和维护1. 所有防尘防毒设施的选购均需要经过内部评审和批准,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购。
2. 防尘防毒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并记录维护记录。
3. 发现使用中的设施出现故障或失效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4. 新购置的防尘防毒设施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施的使用1. 所有员工在使用防尘防毒设施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合格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使用。
2. 设施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使用操作规范,认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动态监控系统应及时报警并记录报警信息,相关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应对和处理。
4.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考核和检查,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五、应急响应1.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2. 防尘防毒设施的应急使用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和演练,保证能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实施应急措施。
3. 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和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六、宣传教育1. 公司要定期开展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危害工作场所健康风险,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场所及生产现场。
二、术语和定义2.1 防毒: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有害气体、蒸汽、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员工的危害。
2.2 防尘: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工作场所产生或积累大量粉尘并危害员工。
三、主要要求和内容3.1 风险评估公司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蒸汽、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防护设备和设施3.2.1 公司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毒面具、防尘面具、防护服等,确保员工在需要防护的环境中使用。
3.2.2 公司应配置适当的通风设施,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2.3 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3 培训和教育3.3.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毒、防尘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等。
3.3.2 公司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操作指南,确保员工正确理解和遵循相关规定。
3.4 监测和检测3.4.1 公司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有害物质检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3.4.2 公司应建立相应的记录,记录监测和检测结果,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3.5 事故应急处理3.5.1 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以应对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等情况。
3.5.2 公司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设施,并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责任和义务4.1 公司责任:4.1.1 负责建立、实施和监督防毒、防尘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
4.1.2 分配足够的资源和人力,确保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2 领导责任:4.2.1 公司领导应树立安全、健康意识,积极支持和推动防毒、防尘管理工作。
4.2.2 领导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员工遵守防护要求。
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管理制度范文
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管理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我们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尘、防毒、防暑和降温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详细内容:一、防尘管理制度1. 所有从事粉尘生成作业的人员必须戴上防尘口罩,并定期更换。
2. 在作业区域内应设置粉尘防护设施,如局部排风装置、湿式工序等,减少粉尘扬尘。
3. 员工在清扫工作区域时,应采取湿拖、湿扫等措施,避免粉尘扬散。
4. 每个工作岗位都应配备吸尘器,并定期检查和清洗。
5. 对于散发大量粉尘的工序,应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粉尘浓度在标准范围内。
二、防毒管理制度1. 工作区域内存在有毒气体的作业,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毒面具。
2. 对于有毒气体的检测和监控,应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3. 定期进行防毒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4.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防毒培训,了解防毒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那些在闭环空间中工作的员工,必须配备呼吸器,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三、防暑管理制度1. 在高温季节,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使用空调等。
2. 对于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员工,应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解暑设备,如风扇、冷毛巾等。
3. 定期对工作区域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4. 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注意休息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中暑。
5. 员工应佩戴适合的工作服和帽子,以减少对阳光的直接曝晒。
四、降温管理制度1. 对于需要进行高温作业的工序,应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如加设防热屏障、降低工序温度等。
2. 工作岗位应配备降温设备,如冷风扇、冷垫等,以提供降温效果。
3. 周期性对高温作业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高温作业期间,必须定期进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高温作业员工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以上是本公司的防尘、防毒、防暑和降温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安全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四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改善公司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防尘、防毒工作的安全管理。
三、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四、基本要求1、建设项目中的防尘防毒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物料落差。
优先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3、工厂各级领导要切实把防尘、防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毒防尘工作。
4、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开动条件,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5、工厂每年将防尘、防毒规划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费、设备、器材等与生产计划一起安排,把防毒、防尘的措施计划列入技术措施计划和财务、物资计划中,予以切实保证。
五、防护与治理1、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
2、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3、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废油等,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未经处理合格不得随意排放。
4、对于容易泄漏或散发有毒气体、液体的工艺设备,要加强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对排毒防尘,通、排风装置要加强管理,搞好维护保养,不得擅自移置他用和拆除。
5、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修制度》。
6、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5篇)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一、公司各级领导要把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和关心生产统一起来,把防毒、防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坚持做到“五同时”。
二、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必须按照国家《工矿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和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做到“三同时”,不得削减劳动保护设施。
三、凡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或工段,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密闭或隔离操作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危害。
四、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工段,要定期监测,严格对照剧毒物品的保管。
五、对接触尘毒的作业人员登记造册,定期体检,建立员工健康监护卡。
六、对接触尘毒严重的岗位,实行六小时工作制或采取定期轮换制,对患有职业性中毒者,应给予治疗并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2)是一种组织和规范企业或工作场所中防止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粉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风险评估与管理: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有害物质以及可能的健康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2. 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员工在接触有害物质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保护。
3.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防毒、防尘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有害物质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工作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其不超过安全标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超标情况。
5. 废物处理:制定合理的废物处理措施,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污染。
6. 紧急情况处理: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方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紧急疏散计划,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7.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确保防毒、防尘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制定和执行防毒、防尘管理制度,可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工作场所的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员工的生产效率。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3)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它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因毒物和粉尘引起的事故和职业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消除粉尘、生产性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生产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第三条职责
1. 安全部是作业场所防尘、防毒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编制防尘防毒规划,监督粉尘、生产性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的落实。
2. 安全部负责组织粉尘、生产性毒物的年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项目部负责建设项目防尘、防毒设施的设计与验收。
4. 项目负责防尘、防毒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更换。
5. 仓库负责发放防尘、防毒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 财务部负责落实防尘、防毒所需经费。
7. 安全部负责对接触尘毒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8. 防尘、防毒设备设施所在单位负责维护检修。
第四条控制程序
1. 公司现有的尘毒职业危害因素有:汽油、液化气、硫化氢、粉尘、MTBE、甲醇等。
2. 安全部应依据以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结合挖潜、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3.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按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要求进行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含防尘、防毒设施)“三同时”制度。
4. 防尘防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护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
(1)产生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或加工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或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料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
化。
不能实现全密闭或隔离的,就加强通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和净化处理等措施,不得随意排放。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卫生和防护设施,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
(3)在生产或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区域内,不得设置住房或工棚。
(4)在存在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要有防水层和排水沟。
(5)对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
(6)在使用和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和急救器具专用柜、安全淋浴和洗眼喷泉,并有禁止饮食、吸烟以及按操作要求等警告标志。
(7)所有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漏泄扩散,容器外部应有警告标签。
(8)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从业人员作业地点空气中粉尘及有毒物质的浓度应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9)安全部每年组织1次生产场所的粉尘、生产性毒物检测和评价。
检测、评价应由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服务机构进行。
(10)安全部每年进行1次粉尘浓度监测,1次生产性毒物浓度监测。
监测结果由安全部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和《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进行分级,并将结果公示在尘毒所在岗位的公布栏里。
(11)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重新测定。
(12)新入厂员工必须经过健康检查,不适于从事尘毒作业的,不得分配到粉尘或有毒有害岗位。
(13)对接触尘毒的在册从业人员,应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14)接触有毒物质作业人员,每年至少检查1次,除一般内科项目外,还需要进行职业病的特殊项目检验。
(15)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检查。
对有职业禁忌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
第五条本规定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