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师常用知识2
硬件工程师必懂的基础--21IC(精选5篇)

硬件工程师必懂的基础--21IC(精选5篇)第一篇:硬件工程师必懂的基础--21IC1、硬件工程师电路设计必须紧记的十大要点一、电源是系统的血脉,要舍得成本,这对产品的稳定性和通过各种认证是非常有好处的。
1.尽量采用∏型滤波,增加10uH电感,每个芯片电源管脚要接104旁路电容;2.采用压敏电阻或瞬态二极管,抑制浪涌;3.模电和数电地分开,大电流和小电流地回路分开,采用磁珠或零欧电阻隔开;4.设计要留有余量,避免电源芯片过热,攻耗达到额定值的50%要用散热片。
二、输入IO记得要上拉;三、输出IO记得核算驱动能力;四、高速IO,布线过长采用33殴电阻抑制反射;五、各芯片之间电平匹配;六、开关器件是否需要避免晶体管开关时的过冲特性;七、单板有可测试电路,能独立完成功能测试;八、要有重要信号测试点和接地点;九、版本标识;十、状态指示灯。
如果每次的原理图设计,都能仔细的核对上面十点,将会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减少更改次数,缩短设计周期。
2、为什么单片机内部有看门狗电路,还在外面接看门狗芯片?1、外狗使用灵活,方便(可能内部的看门狗的喂狗时间不够长或者不够短、内狗不是麻烦,而是在一些大的嵌入式应用中,涉及许多任务运行,你很难决定在哪里喂狗,比如在你的某个用户线程里喂狗,如果线程被挂起,是不是就该复位呢。
)例如:喂狗灵活,我以前做过将喂狗线直接挂在刷新显示的时钟引脚上,间接喂狗,方便啊。
2、内部看门狗可能没有时间窗,只有上限没下限。
3、增加可靠性。
3、IO口输出方式:一、开漏输出:就是不输出电压,低电平时接地,高电平时不接地,引脚呈现高阻态。
如果外接上拉电阻,则在输出高电平时电压会拉到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
这种方式适合在连接的外设电压比单片机电压低的时候。
就像一个开关,输出低时,开关合上,接地!输出高时,开关断开,悬空,需要外部提供上拉才能为高电平,这样,你可以接一个电阻到3.3V,也可以接一个电阻到5V,这样,在输出1的时候,就可以是5V电压,也可以是3.3V电压了.但是不接电阻上拉的时候,这个输出高就不能实现了.总结:1、输出高电平是开关断开,此时引脚不能提供电流输出,需要高电平要在外面加上拉电阻。
硬件工程师的知识体系

硬件工程师的知识体系硬件工程师是指从事计算机硬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同的硬件设计和开发需求。
下面将从硬件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角度来介绍其所需的核心知识。
1. 数字电路设计: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数字电路设计涉及到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布局和验证,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是硬件工程师必备的核心知识之一。
模拟电路设计涉及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等连续状态的变化。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掌握微处理器的原理和编程方法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微控制器则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掌握微控制器的原理和编程方法可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4. FPGA和CPLD: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可编程逻辑器件阵列(CPLD)的原理和应用。
FPGA和CPLD可以实现硬件的可编程性,可以根据需求重新配置硬件资源,使硬件设计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5. PCB设计: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PCB设计是硬件工程师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硬件的关键环节。
掌握PCB设计可以实现电路的布局、连线和焊接等工作。
6. 信号处理: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信号处理涉及到信号的采集、滤波、放大和转换等过程,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7. 接口技术: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接口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接口技术涉及到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如串口、并口、USB、以太网等接口。
掌握接口技术可以实现硬件的互联和通信功能。
8. 测试和调试: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硬件测试和调试的方法。
电子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

电子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第一篇:电子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电子硬件工程师要求掌握的东西第一部分:硬件知识一、数字信号1、 TTL和带缓冲的TTL信号:逻辑门电路2、 RS232和定义: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
3、 RS485/422(平衡信号)半双工/全双工4、干接点信号:无源开关,具有闭合和断开的2种状态,2个接点之间没有极性,可以互换。
各种开关如:限位开关、行程开关、脚踏开关、旋转开关、温度开关、液位开关等;各种按键;各种传感器的输出,如:环境动力监控中的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火灾报警传感器、玻璃破碎、振动、烟雾和凝结传感器;继电器、干簧管的输出。
湿接点信号:有源开关;具有有电和无电的2种状态;2个接点之间有极性,不能反接。
二、模拟信号视频1、非平衡信号:非平稳信号是指分布参数或者分布律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信号。
现实世界中我们所碰到的信号大都是非平稳信号。
平稳和非平稳都是针对随机信号说的,非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的一般方法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联合分析。
2、平衡信号: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如果被直接传送就是非平衡信号,如果把信号反相,然后同时传送反相的信号和原始信号,就叫做平衡信号,平衡信号送入差动放大器,原信号和反相位信号相减,得到加强的原始信号,由于在传送中,两条线路受到的干扰差不多,在相减的过程中,减掉了一样的干扰信号,因此更加抗干扰。
这种在平衡式信号线中抑制两极导线中所共同有的噪声的现象便称为共模抑制。
所以平衡线路只需要在输入输出信号增加一个差动放大器就可以实现。
三、芯片1、封装2、 7407:TTL 集电极开路六正相高压驱动器。
硬件工程师必会知识点

硬件工程师必会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电路基础》①基本定义:电路嘛,简单说就是电流能跑的一个通路。
就像咱住的房子要有路才能进出一样,电也得有个道儿能走。
它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这些东西组成。
电源就像是发电站给电力来源,导线就是电走的路,开关就是控制电走不走的门,用电器就是用电干活儿的东西,像灯能照明。
②重要程度:在硬件工程师这行里,电路基础就像是建房的地基。
要是电路基础不牢,后面啥复杂电路、电路板设计都没法好好搞。
③前置知识:那得先知道基本的数学知识,像代数啊,能计算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还有物理里的电学知识,啥是电,电的基本特性这些。
④应用价值:日常生活到处都是,就说家里头的电路,从电灯、电视到冰箱,哪一个离得开电路基础呢。
在电子设备制造上,设计手机、电脑主板啥的,也都得靠电路基础。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硬件这学科里,电路基础是最底层最基本的东西。
就像树根一样,从这上面生出各种分支,像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些。
②关联知识:和电磁场理论有关系,因为电场磁场和电路里的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和电子元器件知识分不开,毕竟元器件是电路的组成部分。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电路里那些抽象的概念是个难点,像电压降、电势差这些。
就拿我刚学的时候,死活想不明白为啥电流从高电势往低电势跑。
- 关键点:得把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关系搞明白,特别是欧姆定律。
这个关系理顺了,分析简单电路就很容易。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级重要,大部分硬件工程相关的考试都会考到电路基础。
- 考查方式:选择题可能会出计算电阻值的题,简答题可能让你分析一个简单电路里某些点的电压情况。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电流:可以看成是电的水流,就是电子在导线里定向移动。
想象一群小蚂蚁排着队在一根小管道里往前走。
单位是安培。
- 电压:这就像是水管里水的压力,电有个推动电子跑的力量叫电压。
电压单位是伏特。
硬件工程师笔试基础知识

硬件工程师笔试基础知识硬件工程师笔试基础知识大全硬件工程师,最基本的要有良好的电路、数模电、单片机、C语言、FPGA、信号系统等相关知识,并注重平时对其他硬件知识的积累和学习。
那么关于硬件工程师面试需要那些知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同相放大电路加在两输入端的电压大小接近相等2、反相放大电路的重要特征是“虚地”的概念3、PN结具有一种很好的数学模型:开关模型à二极管诞生了à再来一个PN结,三极管诞生了4、高频电路中,必须考虑PN结电容的影响(正向偏置为扩散电容,反相偏置为势垒电容)5、点接触型二极管适用于整流,面接触型二极管适用于高频电路6、硅管正向导通压降0.7V,锗管为0.2V7、齐纳二极管(稳压管)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8、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SBD)适用于高频开关电路,正向压降和反相压降都很低(0.2V)但是反向击穿电压较低,漏电流也较大9、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相电压,漏电流11、三极管有发射极(浓度最高<需要发射电子(空穴)嘛,当然浓度高了>),集电极,基极(浓度最低)。
箭头写在发射极上面<发射的东西当然需要箭头了!>12、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是让BJT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下的前提条件。
三种连接方式:共基极,共发射极(最多,因为电流,电压,功率均可以放大),共集电极。
判别三种组态的.方法:共发射极,由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集电极,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基极,由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
13、三极管主要参数:电流放大系数β,极间反向电流,(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反向击穿电压=3个重要极限参数决定BJT工作在安全区域)14、三极管数学模型:单管电流放大15、射极偏置电路:用于消除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双电源更好)16、三种BJT放大电路比较:共射级放大电路,电流、电压均可以放大。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因为直接耦合电路元件种类少,各级放大器之间的耦合直接通过导线连接,电路结构相对比其他几种方式简单,很适于集成。
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等其他方式,耦合元件的性能参数都与该元件的体积有关,要达到耦合效果,元件体积必须比较大,这是没办法做成集成电路的。
所以,集成运放内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A.耦合与旁路电容的容值较大,对于高频信号可视为短路,在低频时影响甚大,填入第二空B.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含有极间电容,在高频等效模型中不可忽略,影响甚大,在低频段视为断路(不存在),填入第一空3、滤波器的分类按元件分类,滤波器可分为: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陶瓷滤波器、晶体滤波器、机械滤波器、锁相环滤波器、开关电容滤波器等。
按信号处理的方式分类,滤波器可分为: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
按通频带分类,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滤波器,如满足一定频响特性、相移特性的特殊滤波器,例如,线性相移滤波器、时延滤波器、音响中的计杈网络滤波器、电视机中的中放声表面波滤波器等。
按通频带分类,有源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等。
按通带滤波特性分类,有源滤波器可分为:最大平坦型(巴特沃思型)滤波器、等波纹型(切比雪夫型)滤波器、线性相移型(贝塞尔型)滤波器等。
按运放电路的构成分类,有源滤波器可分为:无限增益单反馈环型滤波器、无限增益多反馈环型滤波器、压控电源型滤波器、负阻变换器型滤波器、回转器型滤波器等。
4、采样过程所应遵循的规律,又称取样定理、抽样定理。
采样定理说明采样频率与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信号离散化的基本依据。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硬件工程师就是搞硬件相关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技术人员。
简单说,就像盖房子时负责砌墙、铺管道那些基础活儿的人,只不过硬件工程师摆弄的是电子元件之类的东西。
②重要程度:硬件工程师在电子信息学科里那可太重要了。
没有他们,你手机就没法生产出来,电脑也只能是个概念。
他们就像大厨后面的配菜员,少了配菜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菜来。
整个电子产品能不能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就看硬件工程师的活儿好不好。
③前置知识:像基本的数学知识,像代数、几何之类的,因为硬件设计里好多计算。
还有电路原理得懂吧,就像了解水在水管里咋流动一样,你得知道电在电路里咋跑的。
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也要掌握,这就像建筑工人要知道砖头有多结实、水泥怎么混合一样。
④应用价值:比如说你想做个智能手环,硬件工程师就能把传感器、电池、显示屏这些硬件设备组合起来,让这个手环能监测心率、显示时间。
应用场景多得很,家里的智能电器、汽车的控制系统,到处都有硬件工程师的功劳。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硬件工程师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张蜘蛛网。
电路知识是中心的一大块,周围延伸出微控制器知识、硬件描述语言、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好多分支。
②关联知识: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关系密切。
软件运行得有硬件支持,就像演员得有舞台一样。
还和工业设计有关联,一个漂亮实用的电子产品得硬件和外观设计相匹配。
还有测试工程师,硬件做完了得测试,看有没有问题。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掌握像高速电路设计这种知识就比较难。
比如说要处理高速信号的布线、信号完整性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像在高速路上既要保证所有车能按规则跑,又不能碰撞到一起,需要考虑好多因素。
- 关键点:我觉得关键是理解各个硬件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拿电脑主板来说,CPU、内存、硬盘这些组件如何高效协同工作,这要是搞混了,电脑就容易出问题。
④考点分析:- 在硬件工程师考试里,电路设计原理相关的题目肯定是重点。
硬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硬件工程知识点总结硬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硬件工程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设计和开发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并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硬件工程知识点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电子学、计算机组成、通信技术、芯片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就硬件工程的相关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硬件工程领域。
1. 电子学电子学是硬件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电子器件、电路和电子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设计和开发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
在电子学方面,以下是一些基础知识点:电子元件:电子元件是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是电子学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以便能够设计和分析各种电子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硬件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模拟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设计和开发模拟电子设备。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硬件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设计和开发数字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组成是硬件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能够设计和开发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
在计算机组成方面,以下是一些基础知识点: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CP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能够设计和开发高性能的CPU。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总结

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总结第一篇: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总结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总结充分了解各方的设计需求,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启动一个硬件开发项目,原始的推动力会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市场的需要,基于整个系统架构的需要,应用软件部门的功能实现需要,提高系统某方面能力的需要等等,所以作为一个硬件系统的设计者,要主动的去了解各个方面的需求,并且综合起来,提出最合适的硬件解决方案。
比如A项目的原始推动力来自于公司内部的一个高层软件小组,他们在实际当中发现原有的处理器板IP转发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对于系统的配置和使用都会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他们提出了对新硬件的需求。
本文由天搜科技整理分享。
根据这个目标,硬件方案中就针对性的选用了两个高性能网络处理器,然后还需要深入的和软件设计者交流,以确定内存大小,内部结构,对外接口和调试接口的数量及类型等等细节,比如软件人员喜欢将控制信令通路和数据通路完全分开来,这样在确定内部数据走向的时候要慎重考虑。
项目开始之初是需要召开很多的讨论会议的,应该尽量邀请所有相关部门来参与,好处有三个,第一可以充分了解大家的需要,以免在系统设计上遗漏重要的功能,第二是可以让各个部门了解这个项目的情况,提早做好时间和人员上协作的准备,第三是从感情方面讲,在设计之初各个部门就参与了进来,这个项目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一个心血结晶,会得到大家的呵护和良好合作,对完成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2 原理图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原理图设计中要有“拿来主义”,现在的芯片厂家一般都可以提供参考设计的原理图,所以要尽量的借助这些资源,在充分理解参考设计的基础上,做一些自己的发挥。
当主要的芯片选定以后,最关键的外围设计包括了电源,时钟和芯片间的互连。
电源是保证硬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设计中要详细的分析:系统能够提供的电源输入;单板需要产生的电源输出;各个电源需要提供的电流大小;电源电路效率;各个电源能够允许的波动范围;整个电源系统需要的上电顺序等等。
硬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

硬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看看你掌握了多少?硬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1)硬件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 (2)二.最流行的EDA工具指导 (2)2)CADENCE公司的OrCad,Allegro,Spectra (2)3)Altera公司的MAX+PLUS II (2)一.硬件总体设计 (3)二.硬件原理图设计技术 (3)三.硬件PCB图设计 (3)四.硬件调试 (4)五.软硬件联合调试 (4)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一) (5)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元件, (5)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有且只有一个输出端。
5 光敏电阻 (5)干簧管 (5)耦合是传递信号的意思 (5)压电陶瓷片 (6)助焊剂:松香水 (6)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
” (6)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是比较合适的 (6)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
(6)电感是电容的死对头 (7)电感内部的 (7)电感的串联、并联非常复杂 (7)二极管的作用和功能用四个字来说:“单向导电。
”二极管常用来整流、检波、稳压、钳位、保护电路等。
(8)三极管的作用和功能因为四个字来完成:“电阻可变。
” (8)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乘以放大倍数,当基极电流大到一定水平时,集电极的电流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再增大啦,这时集电极电压已经等于或接近发射极电压啦,相当于电阻值变成0欧姆。
(8)三极管是电流掌握器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掌握器件。
(9)场效应管是电压掌握器件,很容易被静电损坏,所以,场效应管中大多都有保护二极管。
(9)可控硅实际上 (9)是一个高速的、没机械触点的电子开关,这个开关需要用一个小电流去掌握。
这个开关具有自锁功能,即导通后撤走掌握电流仍能维持导通,而一旦截止后,又能维持截止状态。
硬件工程师数学知识点总结

硬件工程师数学知识点总结作为硬件工程师,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数学在硬件工程中广泛应用,在设计、分析和优化电路、芯片、系统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的数学知识点,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和离散数学等内容。
一、线性代数1. 行列式和矩阵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硬件工程中,特别是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对矩阵进行分析和计算。
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概念也是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2.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是一类基本的数学模型,在硬件工程中也经常出现。
硬件工程师需要能够解线性方程组,了解其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解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 线性空间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一个基本概念。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性质和基本定理,以便在电路分析和系统设计中应用线性空间理论进行分析和优化。
4. 矩阵分解矩阵分解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和QR分解等。
在硬件工程中,矩阵分解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信号处理、数据压缩和系统优化等工作。
5. 向量空间向量空间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涉及向量的线性组合、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等内容。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向量空间的定义、性质和基本定理,以便在电路分析和系统设计中应用向量空间理论进行分析和优化。
二、微积分1. 极限与连续极限和连续是微积分的基础概念,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同样十分重要。
在电路分析、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对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进行分析,以及应用极限和连续性理论进行系统优化和性能评估。
2. 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导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硬件工程中,导数和微分可以帮助工程师对信号处理、功率分析和系统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3. 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不定积分、定积分和曲线积分等。
在硬件工程中,积分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功率分析、能量计算和系统性能评估等工作。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集锦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集锦硬件工程师是指从事计算机硬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生产的专业人员。
他们负责设计和构建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包括电路板、芯片、处理器、存储器、网络设备等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硬件工程师的基础知识,以及他们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概念。
首先,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例如,他们需要熟悉各种电子元件的符号表示方法,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的流动规律。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设计和构建电路板至关重要。
其次,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是以数字信号为基础,利用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元件来实现逻辑运算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和调试逻辑电路。
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对于设计和开发数字系统、计算机等设备至关重要。
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了解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是指利用模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和调试模拟电路。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对于设计和开发模拟系统、通信设备等至关重要。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了解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
微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包含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主要硬件模块。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定应用领域中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专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硬件工程师需要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
掌握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对于设计和开发嵌入式设备至关重要。
最后,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硬件工程师需要和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密切合作。
他们需要能够与团队成员顺畅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达到项目目标。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掌握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集锦

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集锦硬件工程师基础知识集锦(1)硬件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知识,熟悉硬件原理和电路设计,并能运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和测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硬件工程师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1. 电子电路基础电子电路是硬件工程师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他们需要熟悉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电路拓扑结构,如电源电路、放大电路和计数器电路等。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区别,以及它们分别适用的应用场景。
2.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硬件工程师需要熟悉不同型号的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了解它们的架构和功能特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芯片。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汇编语言和C语言等编程语言,以便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调试。
3. PCB设计与布局PCB(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硬件组件之一。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PCB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电路图设计、布局和线路追踪等工作。
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PCB材料和制造工艺,以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硬件工程师重要的技能之一。
他们需要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掌握常用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和频谱分析技术。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熟悉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数字电路设计工具,能够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5. 射频和通信技术射频和通信技术是硬件工程师不可或缺的知识领域。
他们需要了解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射频器件和射频电路调试技巧。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熟悉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如WiFi、蓝牙和LTE等,能够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
6. 性能测试与验证硬件工程师负责测试和验证硬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测试工具和设备,并能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分析。
中级硬件工程师专业知识及技能

中级硬件工程师专业知识及技能1. 概述作为硬件工程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中级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胜任工作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技能要求和进阶学习三个方面,探讨中级硬件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基础知识中级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1) 电子元器件:了解常见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元器件的参数和规格,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 PCB设计:掌握常见的PCB设计软件,了解PCB的布线规则、层次分割、阻抗匹配等基本原理,具备简单的PCB设计能力。
(3) 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分析法等,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电路。
(4) 数字电子技术: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模拟电子技术: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运放电路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3. 技能要求中级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1) PCB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PCB设计任务,包括原理图设计、布局布线、元器件选择等。
(2) 电路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包括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 电子元器件选型能力: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和成本考虑,合理选择电子元器件。
(4) 产品调试能力:能够独立完成PCB样板的焊接调试工作,排除常见的故障。
(5) 文档编写能力:能够编写完整的硬件设计文档,包括原理图、布局布线图、BOM表等。
4. 进阶学习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中级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进阶学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程师认证:参加相应的硬件工程师认证考试,取得认证资格。
(2) 深入学习:深入学习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包括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射频电路设计等方面。
硬件开发工程师知识点

硬件开发工程师知识点硬件开发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电路基础: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理。
2.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了解二进制数制和编码基础知识。
3. 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了解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进行系统设计。
4. 嵌入式系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RTOS等。
5. 电路板设计:掌握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使用EDA工具进行原理图设计和PCB布线,了解PCB制造工艺和元件封装知识。
6. 接口技术:了解各种接口协议和标准,如I2C、SPI、UART等,能够实现各种接口电路的设计。
7. 电源设计:了解电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分析电源电路。
8. 信号完整性分析:了解信号完整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析信号的完整性问题和解决相关问题。
9. 热设计:了解热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分析散热方案。
10. 可靠性设计:了解硬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在设计中考虑可靠性的因素。
11. 电磁兼容性设计:了解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在设计中考虑电磁兼容性的因素。
12. 系统级设计:能够从系统层面进行硬件架构设计,考虑性能、成本、可扩展性等多个因素。
13.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高效地完成硬件开发项目。
14. 硬件测试与调试技术:掌握硬件测试与调试的基本技术,包括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工具的使用,能够对硬件电路和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15.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了解与硬件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RoHS、CE认证等,能够在设计中遵循相关要求。
以上是硬件开发工程师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点,具体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来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
硬件工程师入门必备知识

Linux是以公共社区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基于此,很多商业级的Linux开发工具,由于价格、可用性等原因,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大多数的Linux应用开发还是停留在命令行的方式,对开发者的门槛要求较高。用户编写好的程序,首先在装有Linux 的PC机上测试好后,再用交叉编译环境把代码编译成能在ARM Linux下运行的程序。
一位牛人对模拟电路的理解 来自无意中看到这个文章,虽然自己也搞了4年模电了,但看完之后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就没有入门阿!现发上来和大家共享!
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
第一:如果自己所选的CPU不支持MMU,那么如果需要操作系统的话,一般选择uC/OS-II操作系统,注意uC/OS-II不是免费的操作系统,尽管它的源码是公开的。
第二:如果自己所选的CPU支持MMU,最好选Linux或WinCE。在Linux和WinCE之间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最终产品的数量、产品开发周期、工程师的技术背景等等。一般来讲基于Linux的产品开发周期更长,对工程师的要求更高,表面上看上去没有License费用,因此比较适合批量较大、对成本敏感的产品。相反WinCE由于工具完善,易于上手,只要用过VC的工程师均能很快转入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
3.C語言知識
如果想補這推薦一本入門的書C Primer Plus 中文版.這本也是入門的好書.在論壇
4.ST的數據手冊
STM32F10x参考手册 看完這個就對STM32的內部有認識.
STM32 Document and library rules 個人認為這個最重要.因為你學會了C語言看例程時.很多如GPIO_SetBits GPIO_ResetBits.很多C語言以外的函數庫.這些都是STM32的庫文件.
硬件工程师入门需要掌握的九个知识点

1.掌握电阻电压电流变化特性,电容的充放电特性,特别是它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组织结构,弄清楚晶体二极管的整流特性和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弄清楚三极管三种状态的条件:截止,饱和,放大。
2.背一些典型电路图,比如:三端稳压电路,工频整流电路,单稳态触发电路等等,不要认为这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其实许多电路我们在口头上都说得出来,但是一旦要你用笔画出原理图,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困难。
3.找一些小规模的原理图来分析一下,再按照其原理做出一个硬件实物,如果有条件,可以测试一下原理图的正确性,并进行改进;4.有了以上的一些基础,我们就要注意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区别,特别是元器件的区别,注意高频元件和低频元件的应用范围,还要注意大功率电路和小功率电路的元件的区别,特别要学会看元件参数图和厂家提供的参数表;5.找一个比较典范的开关电源原理图,特别是分立元件设计的电路,笔者认为学电子技术硬件,从开关电源入手最快,为什么呢?因为电源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每一种设备都离不开电源,不要认为电源的设计非常简单,其实电源的设计原理可能简单,但是要设计一个安规电源,可不是那么容易,电源设计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包括磁性元件,功率元件,高频整流,过压保护,过流保护,EMI,EMC的测试及设计等等,如果开关电源精通了,可以说电子硬件技术已经入门了。
6.学习磁性元件的设计,特别是开关变压器和滤波电感的设计。
7.熟知电子领域的各种认证,比如:UL,CE,TUV等等,了解这些认证的程序申请流程及测试的要求;8.学习一些单片机的软件设计,不要求非常精通,但一定要注意单片机的控制原理,了解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原理和扩展原理;9.学习电路设计工具的使用,比如:PROTELL,PADS2000,POWERPCB等等,最少要精通两种这样的设计工具;。
硬件工程师常见知识点

硬件工程师常见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硬件工程师常见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硬件工程师就是搞硬件开发的人要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
简单说,就是跟实际的电脑啊、手机这些电子产品里面那些实实在在的电路、芯片、板子之类的东西相关的知识要点。
②重要程度:在硬件这个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好比盖房子,这些知识就是砖头和水泥,没有这些知识,就没法设计、组装、测试那些电子产品里的硬件部分,整个硬件系统都搞不定。
③前置知识:像电路知识那肯定得知道,什么是电流、电压、电阻之类的。
还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加减乘除这些简单计算得会,复杂点儿像三角函数有时候在计算信号啥的也会用到。
再有就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得懂一些,毕竟硬件和计算机关系挺紧密的。
④应用价值: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可太大了。
像在设计手机硬件的时候,硬件工程师得知道怎么挑选合适的芯片、怎么设计电路能让电池续航久点儿、信号又好点儿。
在制造电脑的时候,得靠这些知识让电脑运行得更快,而且不容易出故障。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硬件工程师这个知识体系里,这些知识点就是像是一个个的节点,它们相互连接着。
比如电路设计知识和芯片知识就有联系,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得考虑用啥样的芯片合适。
②关联知识:像电子元件的知识跟电路分析知识就关联紧密。
电路分析得知道每个元件有啥特性才能算出整个电路的情况。
还有和信号处理知识也有关,因为信号得通过硬件来传输和处理。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度在于知识内容太多太杂了。
就拿电路板设计来说,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元件布局、布线规则啥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
关键点就是要理解每个部分的原理,搞懂它们之间的联系。
④考点分析:要是去参加一些硬件工程师的考试的话,像电路基础知识那是必考的,考查方式可能是选择题,问你某个电路的参数计算。
芯片知识可能是简答题,让你简述某个芯片的功能特点。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电路知识:电路简单说就是让电流能够流动的通路。
就像水在水管里流一样,电就在电路里流。
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信)

作为一个硬件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呢?楼主以从事的通信行业(主要是交换机、网关等)为例,简单笼统的总结了一下。
主要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各位同行、专家展开讨论。
1、分立器件的应用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磁珠、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变压器、光耦、继电器、连接器、RJ45、光模块(1*9、SFP、SFF、XFP等)以及防护器件TVS管、压敏电阻、放电管、保险管、热敏电阻等2、逻辑器件使用、硬件编程、语言、软件的使用、逻辑电平的应用以及匹配等;3、电源的设计和应用;主要包括DC/DC、LDO电源芯片设计的原理,设计时各元器件的选型以及电源指标参数4、时序分析与设计主要包括逻辑器件中时序分析与设计、存储器中时序分析与设计等;5、复位和时钟的知识主要包括复位电路的设计、晶体和晶振的原理、设计和起振问题分析、时钟的主要参数指标等;6、存储器的应用主要包括eeprom、flash、SDRAM、DDR\2\3等知识原理、选型、电路设计以及调试等知识7、CPU最小系统知识了解ARM、POWERPC、MIPS的CPU架构、主要是掌握其最小系统的电路设计8、总线的知识包括各种高速总线--PCI、PCIE、USB还有一些交换之间总线SGMII、GMII、RGMII等,低速总线uart、I2C、SPI、GPIO、Local Bus、JTAG等9、EMC、安规知识包括各种测试、指标等,各种防护器件应用,问题解决的方法等,10、热设计、降额设计11、PCB工艺、布局、可制造性、可测试性设计12、交换知识包括MAC、PHY的的芯片知识、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和调试以及各种交换接口这里还可以包括软件的一些知识例如VLAN、生成树协议、广播、组播、端口聚合等交换机功能13、PoE供电知识包括PoE原理、电路设计、测试、调试等知识14、1588和同步以太网包括同步对时原理、电路设计、测试、调试等知识15、PI、SI知识16、测试知识、示波器使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电部分(基本概念和知识总揽)1、基本放大电路种类(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互导放大器和互阻放大器),优缺点,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2、负反馈种类(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3、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
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4、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他们的应用?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中的电量输入到输入回路中去。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
电压(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
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6、基本放大电路的种类及优缺点,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答:基本放大电路按其接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简称共基、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居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
常做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与共射放大电路相当,频率特性是三种接法中最好的电路。
常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
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用射极输出的形式。
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是差分结构可以抑制温度漂移现象。
•7、二极管主要用于限幅,整流,钳位.•判断二极管是否正向导通:1.先假设二极管截止,求其阳极和阴极电位;2.若阳极阴极电位差>UD,则其正向导通;3.若电路有多个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电位差最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其导通后,其阳极阴极电位差被钳制在正向导通电压(0.7V 或0.3V );再判断其它二极管.【例1】下图中,已知V A=3V,V B=0V,D A、D B为锗管,求输出端Y的电位,并说明每个二极管的作用。
AY解:D A优先导通,则V Y=3–0.3=2.7VD A导通后,D B因反偏而截止,起隔离作用,D A起钳位作用,将Y端的电位钳制在+2.7V。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和知识总揽)1、数字信号:指的是在时间上和数值上都是离散的信号;即信号在时间上不连续,总是发生在一序列离散的瞬间;在数值上量化,只能按有限多个增量或阶梯取值。
(模拟信号:指在时间上和数值上都是连续的信号。
)2、数字电路主要研究电路输入、输出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逻辑关系。
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是逻辑代数,由英国数学家布尔1849年提出,因此也称布尔代数。
3、逻辑代数有三种最基本的运算:与、或、非。
基本逻辑的简单组合称为复合逻辑。
4、逻辑代数三个基本规则: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
5、化简电路是为了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以便使用最少集成电路实现功能。
6、把若干个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及其导线,按照一定的功能要求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芯片上,这样的产品叫集成电路。
最简单的数字集成电路就是集成逻辑门,以基本逻辑门为基础,可构成各种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7、TTL门电路:是目前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使用最多的一种,由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结构形成都采用了半导体三极管,所以也称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电路。
TTL与非门是TTL门电路的基本单元。
最常用的集成逻辑门电路TTL门和CMOS门。
问题集锦1、同步电路和异步电路的区别是什么?同步电路:存储电路中所有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都接同一个时钟脉冲源,因而所有触发器的状态的变化都与所加的时钟脉冲信号同步。
异步电路:电路没有统一的时钟,有些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与时钟脉冲源相连,这有这些触发器的状态变化与时钟脉冲同步,而其他的触发器的状态变化不与时钟脉冲同步。
2、什么是"线与"逻辑,要实现它,在硬件特性上有什么具体要求?将两个门电路的输出端并联以实现与逻辑的功能成为线与。
在硬件上,要用OC门来实现,同时在输出端口加一个上拉电阻。
由于不用OC门可能使灌电流过大,而烧坏逻辑门。
3、解释setup和hold time violation,画图说明,并说明解决办法。
Setup/hold time是测试芯片对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之间的时间要求。
建立时间是指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前,数据稳定不变的时间。
输入信号应提前时钟上升沿(如上升沿有效)T时间到达芯片,这个T就是建立时间-Setup time.如不满足setup time,这个数据就不能被这一时钟打入触发器,只有在下一个时钟上升沿,数据才能被打入触发器。
保持时间是指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后,数据稳定不变的时间。
如果hold time不够,数据同样不能被打入触发器。
建立时间(Setup Time)和保持时间(Hold time)。
建立时间是指在时钟边沿前,数据信号需要保持不变的时间。
保持时间是指时钟跳变边沿后数据信号需要保持不变的时间。
如果数据信号在时钟沿触发前后持续的时间均超过建立和保持时间,那么超过量就分别被称为建立时间裕量和保持时间裕量。
4、什么是竞争与冒险现象?怎样判断?如何消除?(汉王笔试)在组合逻辑中,由于门的输入信号通路中经过了不同的延时,导致到达该门的时间不一致叫竞争。
产生毛刺叫冒险。
判断方法:代数法、图形法(是否有相切的卡诺圈)、表格法(真值表)。
如果布尔式中有相反的信号则可能产生竞争和冒险现象。
解决方法:一是添加布尔式的消去项;二是在芯片外部加电容;三是加入选通信号。
5、名词:SRAM、SSRAM、SDRAM:(SRAM:静态RAM;DRAM:动态RAM;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它的一种类型的SRAM。
SSRAM的所有访问都在时钟的上升/下降沿启动。
地址、数据输入和其它控制信号均于时钟信号相关。
这一点与异步SRAM不同,异步SRAM的访问独立于时钟,数据输入和输出都由地址的变化控制。
SDRAM:Synchronous 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6、FPGA和ASIC的概念,他们的区别。
(未知)答案:FPGA是可编程ASIC。
ASIC:专用集成电路,它是面向专门用途的电路,专门为一个用户设计和制造的。
根据一个用户的特定要求,能以低研制成本,短、交货周期供货的全定制,半定制集成电路。
与门阵列等其它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相比,它们又具有设计开发周期短、设计制造成本低、开发工具先进、标准产品无需测试、质量稳定以及可实时在线检验等优点。
7、单片机上电后没有运转,首先要检查什么?a、首先应该确认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用电压表测量接地引脚跟电源引脚之间的电压,看是否是电源电压,例如常用的5V。
b、接下来就是检查复位引脚电压是否正常。
分别测量按下复位按钮和放开复位按钮的电压值,看是否正确。
c、然后再检查晶振是否起振了,一般用示波器来看晶振引脚的波形;经过上面几点的检查,一般即可排除故障了。
如果系统不稳定的话,有时是因为电源滤波不好导致的。
在单片机的电源引脚跟地引脚之间接上一个0.1uF的电容会有所改善。
如果电源没有滤波电容的话,则需要再接一个更大滤波电容,例如220uF的。
遇到系统不稳定时,就可以并上电容试试(越靠近芯片越好)。
8、什么是同步逻辑和异步逻辑?(汉王笔试)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9、你知道那些常用逻辑电平?TTL与COMS电平可以直接互连吗?(汉王笔试)常用逻辑电平:12V,5V,3.3V;TTL和CMOS不可以直接互连,由于TTL是在0.3-3.6V 之间,而CMOS则是有在12V的有在5V的。
CMOS输出接到TTL是可以直接互连。
TTL接到CMOS需要在输出端口加一上拉电阻接到5V或者12V。
10、如何解决亚稳态。
(飞利浦-大唐笔试)答:亚稳态是指触发器无法在某个规定时间段内达到一个可确认的状态。
当一个触发器进入亚稳态时,既无法预测该单元的输出电平,也无法预测何时输出才能稳定在某个正确的电平上。
在亚稳态期间,触发器输出一些中间级电平,或者可能处于振荡状态,并且这种无用的输出电平可以沿信号通道上的各个触发器级联式传播下去。
解决方法主要有:(1) 降低系统时钟;(2) 用反应更快的FF;(3) 引入同步机制,防止亚稳态传播;(4) 改善时钟质量,用边沿变化快速的时钟信号;(5) 使用工艺好、时钟周期裕量大的器件。
11、锁存器、触发器、寄存器三者的区别。
触发器:能够存储一位二值信号的基本单元电路统称为“触发器”。
锁存器:一位触发器只能传送或存储一位数据,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希望一次传送或存储多位数据。
为此可把多个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P连接起来,用一个公共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而各个数据端口仍然是各处独立地接收数据。
这样所构成的能一次传送或存储多位数据的电路就称为“锁存器”。
寄存器:在实际的数字系统中,通常把能够用来存储一组二进制代码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称为寄存器。
由于触发器内有记忆功能,因此利用触发器可以方便地构成寄存器。
由于一个触发器能够存储一位二进制码,所以把n个触发器的时钟端口连接起来就能构成一个存储n位二进制码的寄存器。
区别:从寄存数据的角度来年,寄存器和锁存器的功能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寄存器是同步时钟控制,而锁存器是电位信号控制。
可见,寄存器和锁存器具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取决于控制方式以及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若数据信号有效一定滞后于控制信号有效,则只能使用锁存器;若数据信号提前于控制信号到达并且要求同步操作,则可用寄存器来存放数据。
综合类问题考查1、二极管的导通时的压降。
答:0.7V。
2、三极管的工作条件。
答:B极(基极)在有一定的电压时,发射极电压应该在0.3V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