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备课人:目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3)1 古诗词三首 (4)2 乡下人家 (21)3天窗 (28)4*三月桃花水 (35)口语交际:转述 (39)习作:我的乐园 (43)语文园地一 (48)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53)5琥珀 (54)6飞向蓝天的恐龙 (62)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72)8* 千年梦圆在今朝 (81)口语交际:说新闻 (86)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90)语文园地二 (96)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102)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114)9短诗三首 (115)10 绿 (122)11白桦 (129)12*在天晴了的时候 (137)语文园地三 (14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149)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55)13猫 (156)14母鸡 (165)15白鹅 (173)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81)语文园地四 (188)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195)16海上日出 (195)17记金华的双龙洞 (204)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212)习作游__________ (216)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223)18小英雄雨来 (224)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33)20*芦花鞋 (240)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246)习作:我学会了______ (250)语文园地六 (254)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261)21 古诗三首 (263)22 文言文二则 (277)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288)24*黄继光 (296)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303)习作:我的“自画像” (305)语文园地七 (311)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318)25 宝葫芦的秘密 (319)26 巨人的花园 (326)27*海的女儿 (337)习作:故事新编 (343)语文园地八 (348)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课时:2—3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域辽远广阔。
其间大好的河山受无数中外游客的青睐。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领略一下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
出示课题,齐读。
二.教学《独坐敬亭山》(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反思(人教版统编版)
教案,教学设计附:教学计划
学科: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钟老师等 页码:
5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 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 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 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 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 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 中。 板书设计:
4
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 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 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 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 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 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 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 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 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 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 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 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册(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篇一一、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鄙视的一个人”的内容,要求我们进展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人物的范围没有限定3、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人物的精神品质。
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二、教学目标1、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展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参加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详细,语句通顺,仔细修改。
学会评改写人的作文。
三、习作备课预备1、关于习作学问点的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生活细节描写·什么是人物特点2、关于口语交际课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鄙视的人。
他可能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悄悄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一位,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
假如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鄙视,也可以说一说。
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访问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进展观看或记录,为习作做好预备。
2、搜集相关的作文,阅读体会写作方法4、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展: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详细,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其次,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并进展组内评比;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详细进展评价。
通过详细事例,把自己所鄙视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详细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鄙视之情;其次,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仔细修改。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沟通,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熟悉了许很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教师、同学,有悄悄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敬重、佩服,为什么让你鄙视?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2、同学们沟通自己鄙视的人是谁。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内容丰富,选文经典,既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又有古诗、现代文学。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册共有17课,其中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思路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本的理解与分析,朗读与表达。
2.教学难点:文本深层次的含义,学生个性化阅读与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本,提高阅读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4.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写作灵感,降低写作难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节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和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解释难懂的字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认读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下册反思永生的眼睛:备课之时,我已经被文本深深的感动了,我要通过教学,把这份感动带给我的学生,我要让他们理解、懂得捐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从而升华主题:永生的眼睛。
实施完一堂课,我觉得情感教育目标达到了,探究过程也很流畅,不过,学生动手写一写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原因是我的导语部分讲述棉弄双的故事过于细致,渗透太重的情感因素,以致自主研究时间少,显得讨论起来很紧张,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牢牢把握文章的主旨,理清设计的思路,做到张弛有度,不断求新。
生命生命: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上完课,我感到很沮丧。
我感到现实的课堂与理想相去甚远。
课堂上我在努力演绎着教案,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节奏。
常常还没让学生读懂读透,我就急着实施下一个环节。
由于开始对词句的品读不够深入和到位,就急着引读,所以学生始终没能进入我努力营造的情感氛围,直接导致了课的后半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与文本之外。
即使有多次的朗读训练,但因为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足,朗读也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指导,而不是真正的有感而读。
花的勇气:课堂语言应该生动形象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语言的精确,简洁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
这样可减少课堂内的罗嗦现象。
我在教学中有语言不够简洁,罗嗦的问题,对提问的目标指向性不明确。
这是我该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课堂语言的精心设计,做到简洁凝练而准确。
《花的勇气》是篇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
然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很多环节并未体现这点,要学会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他们也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语言文字的品读要与文本结合,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品读。
乡下人家:有专家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笨一点,傻一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对课文熟悉的情况)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研究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粗心。
交流预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XXX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
一节课,不仅学会了课本上的古诗,还积聚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
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讲授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聚。
课后,我举行了讲授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议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诲课程,进修资源和进修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长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讲授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其时学生们的热情出格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第二天,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题目,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想完美的我课后充满烦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此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新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小学语文四年下全册教案设计方案反思
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教案并进行了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案设计方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实现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2.教学内容:包括所教授的知识点、教材内容以及阅读素材等,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准备。
3.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师,课件设计,教学PPT等,能够使学生加强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让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情景中去。
二、教案设计反思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自己的教案设计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优化的地方。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理解不足。
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我认为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学生不够明确的情况。
这是由于我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准确,并没有很好地说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将教学目标设定得更加具体、清晰,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我认为我应该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使学生更加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自己思索、发散探究。
同时,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组讨论,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我也可以把阅读、写作等技能融入教学中,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时长不够严格,导致时间控制不当。
在控制教学时长方面,我认为应该更加严格,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很多时候,我在授课时对时间的控制不够严格,在某些不重要的方面耗费过多的时间,如文字说明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教学反思全部课后随笔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教学反思全部课后随笔教案四年级语文《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后记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后记桂林山水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后随笔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走,我们去春游(口语交际)教案及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四年级以诚待人(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师随笔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__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教学反思四年级小小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生命》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热爱生命(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语文全神贯注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后随笔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我敬佩的一个人(口语交际)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教后反思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后记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向你推荐一本书》教学反思(风儿)教学反思,年级语文。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下册6篇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下册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一一、教材整体介绍今天向大家介绍第八册教材的内容和使用建议,第八册是中年段的学习内容之一,共有12个单元,单元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色,颇具育人的针对性。
”1、教材的阅读量每个主体单元大致有2至3篇主体课文,共计28篇,语文天地中有近20篇的拓展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体现了本套教材注重阅读积累、扩大阅读量的编写思想。
同时为教师使用教材给出了弹性的空间。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调整课文。
2、选文的质量(1)单元主题的选择趋于理性认识与思考的引导。
如,《规则》、《回归》、《快与慢》引发学生对自然规律,对社会现象,对国家荣辱,对人生的价值,对时间的把握等产生思考。
(2)不同文体的文章,都在丰富情感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人生价值的引导。
如,《乡村大道》描绘了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歌颂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钓鱼的启示》《《挑山工》等记叙文,在叙事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性光辉的闪耀,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形成独特的视角,产生上进的力量。
3、语文天地语文天地仍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五部分。
与主体课文融为一体,既是主体课文的延展和深化,又是主体课文学习的一部分,应将语文天地中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与主体课文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
金钥匙系列的编排是本套教材的很重要的特点,一般是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面给以指导。
因为到了四年级,阅读和写4、特殊的位置本套教材从整体进行规划,第一、二、三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是一、二、三年级重在积累,五、六年级重在提高、综合、整合、运用。
在第7、8册教材的学习中,就要在识字、学词、练句、阅读、习作等诸方面形成一些东西,有一个收束的问题,由现象逐步形成一些规律,由感性形成一定的理性,由放到收,将一些散的东西进行整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及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犯一些错误,二反思总结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⑴ 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
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 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
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反思
《1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古诗词三首》都是以写景为主的诗词。
作者抓住特定时节的特色景物,以细腻的笔触、富于灵性的字词,勾画出一幅幅清新自然、醇厚质朴的田园风光图。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诗人留宿新市徐公店见到的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农村的美景,歌颂农民的劳动生活。
执教这一课,我比较注重古诗词的朗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之后,我采用“一范二导三练”三步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
在课堂上,孩子们朗读的兴趣很高,他们在自由朗读、齐读、师友对读、师生评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后,对课本内容有了基本的领悟。
因为这三篇都是典型的写景抒情的诗词,我先示范孩子们不必一句句地翻译诗词,而是找出诗歌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组合到一起,构成一幅怎样的图画,再体会作者的心情。
孩子们是我示范中的主体,他们时而自己写写画画,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合作交流。
找景物——思意境——悟情感,按着这条思路,很快就把《宿新市徐公店》学完了。
然后,我放开手让孩子四人一组,自主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当然我会不时地提醒该怎样一步一步去做,有时还会提问学生回答。
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首,并且开展小组评比。
结果发现除了个别学生,全班孩子基本都掌握了分析古诗词的方法。
2.教学收获(思得)。
(1)孩子们收获很大。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鲜明,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弄懂了三首诗词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古诗词的基本方法“读——找——思——悟”。
这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越走越轻松。
这就是所谓的“学课本,用课本学”吧。
他们在交流探究中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集思广益”“集体大于个人”的真正含义,这些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一份人生的收获。
(2)不只孩子们,老师在其中也有不少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在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设立了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这些目标中,我们发现有些目标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有一些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从中感悟到写作者的用心、用意,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这一点是我们教学目标中取得的明显成绩之一。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课堂上,我们安排了一些写作和口头表达的练习,学生们对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再创作和再表达,这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许多同学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也更加得心应手。
但与此我们也发现还有一些教学目标尚未实现。
学生们的诗词鉴赏能力还不够深入,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需要我们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加大诗词鉴赏的力度,多引导学生朗诵诗词,多解读和讲解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帮助学生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们在课堂上注重了多媒体的运用,通过图片、音频、视瓶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辅助,让课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激发。
这一点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我们会在下学期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我们在课堂上也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所学知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难点,比如如何有效引导小组讨论、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另外,我们还发现应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比如通过一些野外拓展、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语文知识,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以及部分教学反思1500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以及部分教学反思1500字一、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包括词语理解、古文阅读、句式转换等内容。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包括句式转换和写作素材的提取。
4. 教学方法- 指导性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解决问题。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小组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导入新的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 主体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解答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
- 练习反思: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不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6. 教学评价- 进行课堂小测和作业布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答题和思考的准确性等方面。
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回答问题,对古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在语文写作方面,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提高,对于句式转换和写作素材的提取还存在一定困难。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性教学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以及部分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以及部分教学
反思
教案:
Unit 1:我喜欢运动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出单词:青蛙、乌龟、箭、跳、追、赢、输。
2. 了解青蛙跳远,乌龟赛跑的故事,体会其中道理。
3.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步骤:
1. 观看动画片《乌龟的故事》。
2. 导入新课,给学生呈现一幅放满箭的图片,通过提问引出新词汇箭,并帮助学生读音。
3. 通过图片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青蛙跳远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4.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进行课文解读。
5. 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听、说出目标单词,也能正确朗读课文。
2. 教学步骤安排合理,学生参与度较高。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但对其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需加强。
4. 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但过于依赖多媒体,需要适度减少使用,多进行口头交流和互动。
5. 学生的朗读语音需要再多加练习,提高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
-能够流畅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
-鼓励学生使用查字典、上下文猜词等策略学习新字词。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主旨把握。
-生字新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难点:-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语句。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提问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利用字典或手机等工具,自主查询不熟悉的字词。
-学生尝试概括段落大意,为后续小组讨论做准备。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相互分享学习成果。
-小组内讨论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或记录下来待全班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重点问题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4.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拨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5. 巩固拓展-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开展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写作练习等。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强化重点内容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个别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7篇】篇一: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字,会写“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等10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预习提纲二、激情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三、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文。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1.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读一读: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
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1. 谈话引入: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
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
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一、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3.体会最后一句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六)指导背诵三、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
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
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过程:1. 检查预习。
2. 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3. 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4. 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5. 讨论外洞特点。
6. 讨论内洞的特点。
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7. 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8.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教学反思:如何让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整节课都活跃在老师悉心创造的氛围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环节莫过于教学设计了,在设计整堂课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
只有在此基础上老师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就如同导演设计一个好的剧本一样,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在你创造好的剧本中积极主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时又有自己灵活发挥和再度创造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中重视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努力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一课时时间又比较紧张,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文本对话体现得还不够,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带着学生细细体会.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4 七月的天山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
)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拓展训练五、教学反思: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达到教学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学生稍微哪个步子跨大了一点,都害怕自己慌了阵脚。
现在我觉得:既然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这时候老师的基本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灵活驾驭,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因素。
相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谬的想法或见解让大家出乎意料时,老师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灵活以对,这种教育机智更是一大看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一些细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语言。
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贴近孩子们与他们取得共鸣,会让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创设一种没有学生与老师这种概念的境界。
5 中彩那天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4.自学反馈。
.5.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四、教学反思: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再通过搜集与处理相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开放的、主动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的收获是多元的,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获得了整体发展。
在学习《中彩那天》中,围绕解决“难题”,开展争辩探究:(1)道德难题是一个什么难题?(生:获奖汽车是留给父亲自己呢,还是给库伯。
)(2)到底给谁呢?同意给父亲的举手,同意给库伯的举手。
(3)读书找理由,意见一致的可一起学习。
(4)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角度)展开争辩,发表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步骤)a出钱的角度。
b抽奖人的角度。
c家庭状况的角度。
d库伯不知道的角度。
e“K”字的角度。
f 内心愉悦的角度。
(5)层层辩论,解决难题。
(过程略)(6)得出结论:诚实、信用是一笔看不见的人生巨大财富。
(7)升华情感,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讲述“诚实、信用”这一美德的故事,读后讲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