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概说》
最新先秦诸子概说教师用课件ppt
• 墨子特别强调经验,即重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克服了老子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的片面性。
• 荀子吸取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之长,建立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同时又吸取宋鈃、尹文唯物主义认识论,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 地位。——其认识论在前人基础上提高了一步。
儒家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战国中期儒 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
思想要点: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 恶、辞让、是非之心)。
二、宣扬民本思想。 三、提倡仁政。
儒家
荀子(前313~前230年),是先 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 的思想。认为人的是邪恶的——性恶 论,所以弘扬“克己复礼”的思想。 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 中。
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的影响,郭沫若认为孟子的“浩 然之气”袭取《管子·内业》的“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也受黄老之学影响。《管子·心术 上》说“虚其欲,神将入舍”。《内业》说“能去忧乐、喜怒、 欲利,心乃反济”。两者一比较,其影响是明显的。
2.各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互相补充,使 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荀子受法家影响更深。改造了儒家的“礼”,加进“法”的 内容,常“礼法”并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其 弟子韩非和李斯后都成了法家代表人物。
• 儒道相互影响
儒家孟子受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
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 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
墨家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课件
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1、思想的核心是礼 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克己复礼(克制自
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但仁≠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概说
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或者他们的著作称为“先秦诸子”。
新士人:能文能武、博学多才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 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 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 《乐》《春秋》。
三、提倡仁政。(分田到户、普及教育、不忍人 之心)
儒家
荀子(前313~前230年),是先秦最后一位 儒学大师。
1、“人能够征服自然”(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 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
2、性恶论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本性没有礼义) 因此,需勤奋学习礼义来培养美德。
3、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礼是 国家的根本、是法的根本原则,法是礼的保证和 落实。)
道家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 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曾 做过周守藏室官员。 1、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中的终 极存在,并创造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规律性的东西,自然无为的为政之道。
道家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 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1、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想是基于对社 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以道为师即:化解一 切的偏执,解除本心的负担;随顺造化即:超 脱一切困境) 2、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认为生命被按照世俗的价值标准来使用是人 生的歧途。)
先秦诸子概说
“十家九流”
“三教九流”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 种学术流派。“三教”:指 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儒家、 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 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人格魅力
天 不 生 仲 尼 , 万 古 长 如 夜 。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孜孜不倦的学者 知人论世的智者
兼善天下的仁者
战国(前475-前221)
前6年/4年-约29年/30年 耶稣
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的崛起 思想文化上 学在民间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 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 儒、墨、道、法、阴阳、名、 纵横、杂农、小说。西汉刘 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 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战国
荀况
秦朝
西汉
被禁
成为统
——
焚书坑儒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兵 家
孙武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
强调以“盈”胜“虚”
时期 春秋
发展情 况 开创 发 展 并 完 善 理 论
主要情况 代表人 物 孔丘 儒家的创始人,主张以得治民。“仁”, “礼” 孟轲 性善论;除“仁”外,还提出“义”, “仁”、“义”相铺相乘;提出“民为 贵,君为轻”的思想。其逻辑思维是: 人性善→仁义→仁政→爱民→爱民之道 在养民 性恶论;唯物主义思想家;民心向背是 成败的关键。其逻辑思维是:人性恶→ 需用礼仪来改造人→要尊师重礼→重君 父与法纪→一切君父与法纪以人为本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超越功利,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艺
术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 性,提倡法治和改革,对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
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道德品质和仁爱之心,提倡仁政和礼治,对 中国古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庄子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被社会和物质的束缚所限制。他主张人 们应该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他认为,只有通 过逍遥游,人们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杨朱的利己主义与贵生思想
总结词
杨朱主张利己主义和贵生思想,认为人 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利益和生命,不要过 度追求名利和权力。
2023-11-10
先秦诸子概说
contents
目录
• 先秦诸子的产生背景 • 儒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墨家思想 • 先秦诸子的影响与价值
01
先秦诸子的产生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 频繁发生战争,导致政治格局
动荡不安。
分封制度的瓦解
周朝的分封制度逐渐瓦解,中央集 权势力衰微,各国相争以实力说话 。
科举制度之源
墨子的尚贤思想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之一。科举制 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 存在了很长时间,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墨子的节葬节用思想与反对音乐的态度
节葬节用
墨子提倡节约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们应该避 免浪费和奢侈,尤其是在丧葬方面。他主张简单的葬 礼和节约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先秦诸子概说
春秋战国,处士横议,诸家蜂起,由诗的时代进 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诸子百家的高谈阔论和无 羁的争辩,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散文,他们的 个性和文辞共同造就了一代散文的辉煌。近代中 国社会和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新文化运 动的强力裹挟下,研究观念和方法出现了时代性 转型,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先秦诸子研究呈现出 新的风貌,涌现出一大批颇具现代意义的成果。 就文学与散文艺术研究而言,学界就其繁荣原因、 发展演进、文学性及其艺术手法等进行了广泛的 探讨。回顾诸子散文的百年研究历程,分析其得 失,探讨新的发展路向,将会为进一步深化先秦 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 , 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只 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 如此深沉的感叹。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戴 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 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 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
儒家认为求知者殊途同归:天资高的人 能通过自悟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 获取知识;有的人靠解决困惑取得知识。 注意,所谓“生而知之”不是天生什么 都知道,而是善于自悟,事事洞明。 儒家指出修道者殊途同归:自觉求道; 为利求道;为环境所迫求道。
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 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 匆忙间、挫折、困厄间,都要维护仁德。 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脱贫、致富,求取 地位、金钱等有无违背“仁”的地方? 你为了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方便, 有无在短暂间、匆忙间、颠沛流离间违 “仁”的地方?从现实的思索中体会孔 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义。
人格的魅力
孔子的人格魅力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孜孜不倦的学者 知人论世的智者 兼善天下的仁者 乐观坚毅的通者
先秦诸子文化概说(全文)
先秦诸子文化概说(全文)东周以前只有官学而无私学,只有官书而没有私人著书。
这是因为,三代时期阶级对立森严,统治贵族不仅拥有政权与土地,而且还专有知识,平民与知识和教育是绝缘的。
我国最早的知识分子是由上古的巫史演变而来,巫掌卜筮,史掌记事。
他们都接受贵族供养,并为他们服务。
据《尚书多士篇》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书几乎都是官方卜师的占卜档案。
从事作典作册与文化创作,既需要有足够的思想与著书闲暇,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才有可能,这样只能由为贵族供养并脱离生产的巫史官员来从事。
三代时期,笔墨纸帛还没有发明,那个时候只能以龟甲竹简代纸帛,以刀刻漆书代笔墨,将竹简用绳连结而书册,这样一来书籍典册就极为笨重,成书不易,藏书也难。
所以只有官府才有能力制典作册,平民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所以,周代以前的书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都是官书,是由官方委派专门的官员来负责编辑造册的。
其中《书》为周代史官所记载的文告档案,《诗》为同周代乐官所保存乐词,《礼》为周代礼官所保存,《春秋》是鲁国史,是鲁国史官所记录保存的档案。
及至春秋时代,新兴的地主阶层逐渐登上权力的舞台,以周王为首的三代世袭的贵族阶层的社会地位降落,贵族降为平民,同时也就将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利带入了平民阶层,从而才有了发展平民学术的可能。
孔子首先开了私人讲学与私家著述的先河。
为什么偏偏是孔子,而不是别人?孔子出自落没贵族的家庭,所以他自小就有接触知识与教育的机会。
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贵族,适鲁后才为平民。
孔子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平民,而在孔子以前是没有人做过此类工作的。
对于平民而言,知识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激发了他们极大的热情。
所以孔子以后,私人讲学著述之风大行于天下,而从学之众是后世所罕见的。
又遭逢乱世,学者无一不想尽其所学改制救世,而新兴的地主阶层又极需新的文化工作来维护他们新近崛起的社会地位,养士之风也成为那个时代的风尚,于是便导致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状态,成为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先秦诸子概说 参考答案
先秦诸子概说参考答案1.“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
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2.①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夺权。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形成了一个专业的精神文化创造阶层。
《喻老》即是明证。
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
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立点与相同点。
儒道墨法四家,就其对待“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1、儒家和墨家,两家虽表现为对立,然墨家出于儒家,故“天志”之与“天命”,“兼爱”之于“仁”,何其相似!儒墨两家,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2、道家与法家,法家与道家渊源密切,申不害、慎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深受道家影响。
此两派虽然社会观炯然不同,然出发点却很一致:都是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复“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的氏族社会,其本质仍然是代表下层知识分子和劳动者;法家则从道家吸取了自然主义,从自然动物性的“恶”来定位人本性,制定了法、术、势三结合的一整套统驭之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作独裁服务。
二、儒道墨法在汉代以后的整合。
先秦诸子概说
• 二、快速阅读,归类填表 • 学派 核心思想代表人具体思想经典作品儒礼、 仁孔子礼,仁,中庸,伦理《诗》《书》《礼》 《乐》《易》《春秋》《论语》孟子性善,民 本,仁政《孟子》荀子人定胜天,性恶,以法 保礼《荀子》道道(规律)老子自然无为,道 法自然《老子》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庄 子》墨兼爱墨子尚贤,尚同,非攻,节用等 《墨子》法法治韩非子术治,法治,严刑峻法 《韩非子》
• 五、作业 • 1、学生课后了解孔子其人其事,下节课介 绍。 • 2、预习课文《天下有道,丘不予易也》, 做《南方新课堂》自主预习
先秦诸子概说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到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地 位和宝贵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 2、使学生对先秦诸子重要学派的思想内 容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方便日后 章节的教学。
• 一、引入 • 1、先秦学术的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迅猛,诸侯之 间展开激烈的角逐,社会动荡,生活不 安定,众多思想激烈碰撞,大批新士人 (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 治哲学,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 况。
• 2、先秦学术地位 我国学术七期: (1)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自创 (2)两汉儒学——沿袭古人 (3)魏晋玄学——沿袭古人 (4)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印度 (5)宋明理学——受佛学影响 (6)清代汉学——重考证,无创辟 (7)新学——受诸外国 所以说,历代学术,纯为我国自创者,实际 只有先秦之学。
三、带问题精读《概说》 思考:
• (1)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先秦诸子 的作品?
答:先秦说理散文语言艺术表现力丰富, 善用修辞,风格各异,个性鲜明;充哪一家的 学说?结合现实说说理由。
• 四、补充资料:四家思想总评 • 道家:信自然力万能且至善;政治论建 设于绝对自由的理想之上,极力排斥干 涉。(无治主义) • 儒家:社会由人类同情心所结合;建设 伦理的政治,以各人份内的互让与协作, 求相对的自由与相对的平等之实现及调 和;将政治与教育同视。(人治主义、 德治主义、礼治主义) • 墨家:注重同情心,不认远近差等;政 治论建设于绝对平等的理想之上,而自 由则绝不承认。(教会政治,新天治主 义) • 法家:唯物,深信政府万能,政治论主 张严格的干涉。人民惟于法律容许之范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章第 一
章
节 标 题
的先 第 二
背秦 章 景诸
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政治: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经济:铁器广泛使用,农业发展迅速 思想: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兴起 科技:天文、历法、医学等科技发展迅速
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条件
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鲁国、齐国等地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楚国、齐国等地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宋国、鲁国等地 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韩国、秦国等地 兵家:以孙武、吴起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齐国、魏国等地 纵横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秦国、楚国等地
政治制度:先秦诸子的政治思想对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儒家的仁 政、道家的无为而治等。
社会伦理:先秦诸子的社会伦理思想对 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 等。
先秦诸子对世界文化的贡 献和影响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对东 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流派
创始人:孔子
主要思想:仁、 义、礼、智、信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荀子
影响:儒家思想 对中国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产生了 深远影响,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 核心内容之一。
创始人:墨子
墨家流派
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政治主张:尚贤、节用、非攻
影响:对后世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产生影响
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强调天人合一
和暴力
政治思想:主 张“尚贤”, 即选拔有才能 的人担任官职
哲学思想:主 张“非命”, 即反对天命论, 认为人的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反对贵族特权,主张以农为本,抑制商业,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
韩非子的法治理念
韩非子认为法治优于礼治,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他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不阿贵”、“平等观念”等法治理念。同时,他认为君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才能够实行有效的法治。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与法治理念
06
先秦诸子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仁爱教化,而道家注重自然、无为而治。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自然与社会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道家思想为辅的互补性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义务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墨家思想为补充的融合体系。
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法家强调法律制度、强制执行,而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礼治。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法律与道德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法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为辅的互补性思想体系。
先秦诸子思想的融合
春秋时期
诸子百家兴起,各派思想争鸣,学术氛围浓厚。主要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先秦诸子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韩非子的生平与《韩非子》
法家思想概述
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强调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君主专制,反对贵族特权。
要点一
要点二
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即以法律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巨民,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其思想主张包括“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平等观念”等。
先秦诸子概说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 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
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 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 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 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 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 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 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 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 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 )之(5)?且而与 其从辟(6) (bì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 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儒 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 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课件备课讲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 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 的总结.
❖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 四种:
❖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 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课件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 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 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 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 《乐》《春秋》。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残酷 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 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先秦诸子
诸子百家(新士人) 主要学习: • 儒家:礼、仁、中庸 正名(君臣父子) • 道家:道,自然无为
• 墨家:兼爱,非攻
• 法家:法治、术治、 势治
蕴含的智慧
• 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做人智慧) • 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处事智慧) • 做一个和谐博爱的人 (平衡智慧) • 做一个称雄天下的人 (领导智慧)
儒家思想
• 孔子: • 思想的核心:礼(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
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 理想人格的核心:仁(仁爱)义(礼以行义) • 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 正名:君臣父子 • 孟子: • 性善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
义、礼、智的发端 • 民本、仁政 • 荀子:人能征服自然,人性恶,以法助礼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魅力 文学魅力 人格魅力
思想魅力
孔子认为,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 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
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孔子的话 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
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 “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 挫折、困厄间等,都要维护仁德。
先秦诸子概说
“十家九流”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 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 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 流”。
“三教九流”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三教”: 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 派: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杂家、农家。
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
• 知性 -体会性善,反求己心,谛听心灵深处的 声音。
• 尚志 -有不同凡俗的意志和志向。 拔出流俗, 特立独行。
• 养气-善养浩然之气。养气同时也是养勇。这 种气是由道德心灵生发出的,不是一般的大胆, 更不是匹夫之勇。
庄子的人格魅力
• 诗的婉约 • 哲的彻悟
庄子逍遥型的理想人格
○孟子答非所问,转换话题,利用一切机会 劝谏君王实行仁政。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 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 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这是最能集中反映孟子民本思想的一段话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 志独行其道。
荀子受法家影响更深。改造了儒家的“礼”,加进“法”的 内容,常“礼法”并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其 弟子韩非和李斯后都成了法家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到了周朝,形成了较 为完备的礼的制度,其范围之广,大到政治、 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 到了孔子时代,礼乐崩坏,孔子却用尽一生的 时间去推行周礼.
编辑课件
11
礼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必作;过之,必趋。
法则,才能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即道
家说的“天人合一”。
编辑课件
28
抱朴守真----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
的状态,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不为身外的利
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
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
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所以
编辑课件
18
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 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 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
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 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 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 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
编辑课件
5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编辑课件
6
儒家
编辑课件
7
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著每 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
编辑课件
8
▪ 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 ▪ 孔子的主要思想: ▪ 核心是仁和礼(克己复礼,内仁外礼)。 ▪ 治国以礼,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制度。 ▪ 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编辑课件
9
仁
▪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编辑课件
10
礼
编辑课件
3
三教九流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
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编辑课件
4
三教九流
“九流”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杂家 农家 纵横家
编辑课件
26
二、道家奇人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生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一 生贫寒,曾卖草鞋为生,赊米下锅。
庄子所处时代,列雄争霸,天下昏暗无道,庄 子辞官归隐,宁愿过贫困生活。楚威王曾使厚币迎 之,并许以为相,他笑而谢绝,“曳尾于涂中”以 自快。
他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
编辑课件
27
▪ 道家的主要思想:
▪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
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庄子 齐
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
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
因此,道家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指无所
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顺应自然的
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
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
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
编辑课件21Βιβλιοθήκη 主題思想仁义
儒
恕
家
礼
信
智
编辑课件
22
道家
编辑课件
23
道家
编辑课件
24
一、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约生 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 年牧牛耕读勤劳聪颖。晚年在 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 学,死于扶风。
编辑课件
25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 仅有《道德经》一书共81 章。这本书反映了老子的 基本思想。是道家的第一 部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 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编辑课件
16
提示
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似乎倾向 于采用第1种方式,中国人相信德行的 力量;西方人则倡导第2种分粥方法。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 有制度才可以体现公正。
编辑课件
17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 及。”
“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孔子 主张“中庸之道”,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 极端。
编辑课件
19
▪ 孟子的主要思想:
▪ 张扬性善说。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 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 宣扬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 社稷次之。”
▪ 提倡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 “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编辑课件
20
▪ 荀子的主要思想:
▪ 张扬性恶说。认为人得本性没有礼 义,所以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 品德。同时荀子主张用法制措施来落实 礼乐。
庄子提出 “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无所谓快乐与
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才是人的自然常
态。
编辑课件
29
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
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
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
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
编辑课件
12
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的区别?
编辑课件
13
分粥事宜
▪ 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你有什 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编辑课件
14
▪ 方法一: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 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 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 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编辑课件
15
▪ 方法二: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 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 里每次的粥都一样多,就象用科学仪 器量过一样。
编辑课件
1
一、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是指秦统一六国以前,主要 是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 们的著作。
编辑课件
2
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国竞相招 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而此时,教育 已经开始向乡民普及,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局 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新士人。这 些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 他们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 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