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大大西,小小东)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小小东)20°W以西到160°E°E,总结为“大大西”)一、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候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第二节中,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运动,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第二节中,我们了解了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多变的天气,第二节中,我们了解了气温和气候的分布,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中,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人口和人种,第二节中,我们了解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总的来说,在这本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我们研究了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以及发展与合作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的研究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5.地球的旋转方向会影响风向。
在北半球,气压高压顺时针转,低压逆时针转;在南半球,气压高压逆时针转,低压顺时针转。
6.气候类型的划分是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不同组合而定。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冬季少雨气候、寒带冬季多雨气候等。
7.气候变化是指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气候极端事件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等。
8.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模型计算结果,对未来几天甚至几周的天气进行预测。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象观测的精度、气象模型的准确性、天气变化的复杂性等。
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实际不存在),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另一点是南极。
-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N),以南称南纬(S),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经度: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注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
-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分别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4. 地图。
-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word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word很多同学在七年级学习地理时会遇到许多知识点,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等,这些知识点涵盖的面很广,我们需要详细学习和了解。
本文将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个部分构成。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4天。
地球的表面70%以上是海洋,陆地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2. 经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地理上常用的衡量地球位置的两个参数。
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东西向为划分单位的线条,以0度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范围为0-180度;纬度是以赤道为基准,以南北向为划分单位的线条,以0度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范围为0-90度。
二、地理环境1.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山、水、林、田、野、沙等非人为创造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景观,包括城市、建筑、交通等。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要素;天气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现象的变化。
三、地理位置1. 物质地球和文化地球物质地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地球,文化地球是人类在物质地球上创造的符号或文化现象,如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
2. 连通世界的海陆路线陆地是人类活动和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贸易和交通的要道;海洋是世界贸易和交通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各个地区。
陆地和海洋的连接形成了连接世界的海陆路线。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涉及广泛,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内容。
对于学习地理的同学来说,需要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完整word)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课地球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a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b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第二课经纬网4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北N南S东E西W6经度和纬度7半球划分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从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向西到160°E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
(简记:三六九,低中高)9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课地球自转10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11自转方向:a侧视图自西向东 b 北极上空俯视图逆时针 c 南极上空俯视图顺时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13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比西时区大。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梳理(全)
(66.5°N --90°N) (23.5°N --66.5°N) (23.5°N --23.5°S) (23.5°S --66.5°S) (66.5°S --90°S)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经线和纬线:5.经度和纬度: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 )、以西是(W ),0°纬线以北是 (N )、以南是(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 (E ),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 ),向北增为北纬(N )向南增为南纬(S )7.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 )即北半球,为(S )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8.五带的划分:9.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 -30° (2)中纬:30°-60° (3)高纬:60°-90°二、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海拔高度的数字三、地形图(1)海拔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3)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4)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一、疆域和行政区划1.中国优越的位置:①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完整版)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本文涵盖了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以下部分:1.地球与地球仪2.经纬度与地球坐标3.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4.地球的运动5.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6.地形与地貌7.气候和水资源1. 地球与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公里,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着。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这个倾角导致了地球的四季交替。
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地球的工具,它通常由球体和三条轴组成:地球的自转轴、黄道轴和赤道轴。
地球仪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可以用来展示地球各个部分的地理信息。
2. 经纬度与地球坐标经纬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位置的坐标系,它以地球的自转轴和赤道为基础确定了地球的参考系。
经度和纬度都被度量为角度。
经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过位于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而纬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赤道,赤道的纬度为0度,南半球为负数,北半球为正数。
地球坐标是一个用来表示地球上位置的三元组系统,由经度、纬度和高度组成,它通常以度,分钟和秒为单位,如果要精确表示,还可以用弧度来代替度。
地球坐标可以帮助确定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并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和地球科学领域。
3. 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地球仪的限制,我们需要分割地球表面来确定时间和日期。
世界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距离东西两端的经度相差15度。
不同时区内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随着从东向西的移动,时间会递减,从西向东移动则会递增。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绕过地球的一条线,它位于实际的经度180度。
当处于该线东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前一天,而处于西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后一天。
4. 地球的运动地球同时作自转和公转运动,这两种运动共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转定理、昼夜和地球的四季交替。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大陆与海洋- 地球的分部- 地球的层结构和构造- 科学实验和实践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疆域和边界- 中国的陆地与海洋- 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中国的气候和季风- 中国的地貌和低山丘陵平原-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单元旅行与地图- 地图的使用和绘制- 倾斜角和比例尺- 方位与经纬度- 尺度与距离- 地图的分类和种类- 旅行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四单元人口与聚居- 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五单元我的家乡- 家乡的地理位置- 家乡的景物与自然环境- 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家乡的经济发展- 家乡的未来规划第六单元交通与通信- 交通与交通工具-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交通通信中的能源消耗- 运输与通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七单元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污染与环境保护-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八单元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乡镇、村庄和社区第九单元中国的组织和国际交往-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组织- 中国的国旗和国歌- 中国的国际组织和交往- 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 中国的历史与世界的联系第十单元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世界上的大陆和大洋- 大洲和洲缘地带- 世界的地貌和地质-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区域第十一单元世界的气候和植被资源-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分布- 世界的植被类型和分布- 气候和植被资源的联系第十二单元世界的交通与通信- 世界交通的发展- 世界交通运输方式- 世界交通网络- 世界通信和信息技术- 交通和通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十三单元世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问题- 世界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和谐第十四单元世界的区域合作和世界著名城市- 世界的区域合作组织- 世界的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 世界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世界的旅游资源第十五单元地球上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的文化遗产与世界的联系- 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旅游与历史文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填空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填空版)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自然人文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 地球:我们居住的星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最外面的地球硬壳,包括陆地和海洋。
-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岩石组成。
-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3.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造成昼夜交替和地球形成地理坐标系统。
-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365天。
4. 地球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包围层,包含气体组成的空气。
- 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 生物圈: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区域,包括陆地和水域。
5. 地球的人文环境- 人口: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 人口分布: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 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情况。
6.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点- 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和海洋领土面积相当。
- 自然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 人文环境: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7. 地理实践和地理技术- 地理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 地理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地理研究和分析。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的概述。
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版)(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复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平常生活:地理与平常生活亲近相关,我们能够认识天气,宽泛认识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细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够为非作歹,它要碰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相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敬爱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就地取材,扬长避短;③综合地解析问题;④具备可连续睁开的看法。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 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全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全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模拟地球的形状,依照必然的比率进行减小的模型。
⑵意义:能够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容颜,认识地球表面各样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P5 中的图 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而且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而且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色:特点经线纬线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圆,每一条纬线自成形状特色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纬线圈均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纬度相同,长度相长度特色经线长度都相等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缩短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⑹特其他经、纬线①特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初步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别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初步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W 表示,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第一章中国地理1.1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介于北纬18° - 54°、东经73° - 135°之间。
1.2 中国地理区划中国大陆地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六个区域。
1.3 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大陆地形地貌属亚洲板块东南缘,以低山丘陵和高原为主,还有平原、盆地、峡谷等地貌。
1.4 中国人口资源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而西南地区人口稀少。
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世界地域位置地球被划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同时也被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志。
2.2 世界地理区划世界被分为六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3 世界地形地貌地球表面覆盖了大片陆地和广阔的海洋,陆地和海洋之间隆起多且高,地表上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地貌。
2.4 世界人口资源世界人口密度不均衡,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其中印度、中国、美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三章自然灾害3.1 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三种类型。
3.2 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3.3 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主要有避让、隔离、河道开挖、排洪、安置转移等方法。
第四章资源的分类和利用4.1 资源的分类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按其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2 能源能源是一种通过某种形式的转换或处理,可以转换为其他有用能量的物质或物理现象。
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4.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壳体内由自然作用形成并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矿物的总称。
矿产资源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等领域。
结语以上是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的最全版,其中包括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灾害和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四个方面。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
2.赤道周长40000 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 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0 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 表示,0 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 表示。
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半球:20°W 向东到160°E 西半球:20°W 向西到160°E6.0 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 表示,用S 表示7.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8.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交替;b、地方时差异;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9.公转产生的现象:a、四季的更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b、昼夜长短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0.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A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12 月22 或23 日),北极圈以北出现B 点: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3 月20 或21),全球昼夜平分C 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6 月21 或22 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D 点: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 月22 或23),全球昼夜平分11.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二.地图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地理word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地理word 很高兴能为您撰写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的文章。
本文将从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总结相关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理地理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一个直径约为1.28万公里的巨型球体,分为地球表层、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同时,地球自转产生日晷现象,公转产生太阳、月亮等天文现象。
2. 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上,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例如纬度、经度、极圈、赤道等。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势、洋流、风向、云层等。
不同的气候区域具有不同的天气特征,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4. 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过度开发和污染的问题。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 人类的分布和聚集人类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其中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人类的分布和聚集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城市化进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城市居住工作。
城市化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
3. 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基础。
4.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不平静的历史,从狩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多个阶段。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总结完了上述内容,我相信您已经对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理知识是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希望您能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和作用- 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 地图上的基本元素(指北针、图例、等高线)3.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识别地图上的方向- 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形成和流域- 湖泊和地下水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功能区2. 经济地理- 农业的类型和分布- 工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的模式和网络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四、地理实践活动1. 观察和记录- 观察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 记录和分析地理数据2. 地理实验- 进行简单的地理实验-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3. 地理调查- 社区地理环境调查- 地理现象的实地考察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总结,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概要在Word文档中添加详细的解释、图表、例子等,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总结文档。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包括合适的标题层级、清晰的段落划分、必要的图表和图片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1. 自然地理
- 地球的构成与运动:地球的构造层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
- 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经纬度、地理位置的意义、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主要山脉与高原:长江、黄河、青藏高原
- 主要水系与湖泊:长江、黄河、淡水湖
- 主要气候带与气候区划:亚热带、温带、寒带
3. 国际的自然地理
- 主要洲际水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主要洲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自然区域:南极洲、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
4. 人文地理
-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区位与交通:地理区位的意义、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性
- 居住与居住区:城市和农村、居住区的特点和分布
5. 中国的人文地理
- 主要城市与区域:北京、上海、广州、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主要经济区域和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开发区
- 主要人口迁徙:农民工流动、城市化进程
6. 国际的人文地理
- 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上海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
- 主要城市与区域:纽约市、东京都、伦敦、巴黎
- 主要旅游目的地:巴黎、罗马、纽约、伦敦
以上所列知识点涵盖了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全册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们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doc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这份文
档将详细介绍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图、地球
上的水、气候、土地利用、人口与城市等方面。
一、地球与地图
地图是表达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信息的最常用工具。
地球的形
状是椭球形,地球上各地都有经纬度。
除了经纬度,地图还有比
例尺等要素。
二、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水分为淡水和咸水,世界上绝大部分水是咸水。
淡水资源有限,应采取节水措施。
三、气候
气候是指在一个地区长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天气状况。
世界各地
气候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海洋和大气
运动、太阳辐射等。
四、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包括农业、林业、草牧业和城市建设等。
土地的利用方式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来选择。
五、人口与城市
人口是国家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人类历史的重要产物,但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总之,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这些现象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歌剧。
希望这篇文档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提高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绪论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球体。
严格意义上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中纬度的范围30°- 60°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东半球的范围: 20°W以东---160°E。
西半球的范围: 20°W以西---160°E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北向越向西越大 越向东越大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本初子午线①五带的划分;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季节的变化(最主要的现象)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馅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线段式:└—┴—┴—┴—┚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铁路国界2、地形图的判读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2)了解某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或者想了解某个国家的局势要选用世界政区图(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⑵海陆分布大势: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洋。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同时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同时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