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遮面的美人与媒人_读任淑坤_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_把增强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外国文学)专项训练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见玛丝洛娃受审列夫·托尔斯泰第三个被告是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一进来,法庭里的男人便都把目光转到她身上,久久地盯住她那张白嫩的脸、那双水汪汪的黑眼睛和高高的胸部。
当她在人们面前走过时,就连那个宪兵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直到她坐下。
等她坐下了,宪兵这才仿佛觉得有失体统,慌忙转过脸去,振作精神,木然望着窗外。
庭长等着被告坐好。
玛丝洛娃坐了下来,庭长就转过脸去对书记官说话。
例行的审讯程序开始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毫不耽搁,气氛十分庄严。
这种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仪式使参加者都很满意,他们更加坚信自己是在参加一项严肃而重大的社会工作。
庭长说,陪审员的权利是可以通过庭长审问被告,可以使用铅笔和纸,可以察看物证。
庭长讲话完毕,就向几个被告转过身去。
“你叫什么名字啊!”好色的庭长特别亲切地问第三个被告。
“你得站起来。
”他发现玛丝洛娃坐着不动,和颜悦色地说。
玛丝洛娃身姿矫捷地站起来,现出唯命是从的神气,挺起高耸的胸部,用她那双笑盈盈而略微斜睨的黑眼睛直盯住庭长的脸,什么也没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柳波芙。
”她迅速地说。
聂赫留朵夫这时已戴上夹鼻眼镜,随着庭长审问,挨个儿瞧着被告。
他眼睛没有离开第三个被告的脸,想:“这不可能,她怎么会叫柳波芙呢?”他听见她的回答,心里琢磨着。
庭长还想问下去,但那个戴眼镜的法官怒气冲冲地嘀咕了一句,把他拦住了。
庭长点点头,又对被告说:“怎么叫柳波芙呢?”他说,“你登记的不是这个名字。
”被告不作声。
“我问你,你的真名字叫什么?”“你的教名叫什么?”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问。
“以前叫卡吉琳娜。
”“这不可能。
”聂赫留朵夫嘴里仍这样自言自语,但心里已毫不怀疑,断定她就是那个他一度热恋过,确确实实是热恋过的姑娘,姑妈家的养女兼侍女。
当年他糟蹋了她又抛弃了她,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去想她,因为想到这事实在太痛苦了,这事使他原形毕露,表明他这个以正派人自居的人不仅一点也不正派,对那个女人的行为简直是十分下流。
《迷娘(之一)》分层作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迷娘(之一)》分层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奇迹是什么?歌德说,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
正是凭借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成就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创造了________的人间奇迹。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向世界再次宣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________的信仰、信念与信心,宣示新中国在奋斗征程上的雄心壮志。
“党的十八大后我________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________的新的更大奇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名垂青史坚如磐石考查刮目相看B.彪炳史册固若金汤考查另眼相看C.名垂青史固若金汤考察另眼相看D.彪炳史册坚如磐石考察刮目相看2.对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B.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C.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D.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是凭借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B.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C.正是凭借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D.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念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玫瑰(德国歌德)少年看见红瑰,原野上的玫瑰,多么娇嫩多么美,急忙忙跑去看,心中暗自赞美。
2020年天津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天津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三年前,也是冬天。
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
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
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
哪,你看。
”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
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
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
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
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
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
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
湖南省长望浏宁四县市2016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望浏宁四县市2016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毎小题3分)“生民”政治的当代意义姜志勇“民”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民”之理论上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之中设计的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建立在把“民”分为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三个阶级且只有卫国者才能有政治权力的理论预设之上的,雅典城邦制度中“民”分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且只有公民才是城邦的主人,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更为值得思考的是,“民”之理论的变化也是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和动力,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天赋人权、人是具有天赋权力的人等现代“民”之理论的形成,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特点也体现出“民”之理论的不断衍变,产生了包括国民、公民、新民、人民等表述“民”之不同内涵的词语,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们都把“民”之理论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放在建构新的政治制度的突出位置。
儒家“生民”政治对于“民”的理解是“民”生于“天”,“君”立于“民”,“君”为民“用”,“君”“民”平等,但它又不同于自由主义对“民”的理解。
自由主义理解的“民”是政治上平等、具有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的“民”(公民)。
“生民”对“民”的理解除了考虑政治上的平等之外,还关注经济问题。
在西方契约论中,政治上平等的人不论穷富都一致欣然签订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契约,而在“生民”政治中,国家诞生时就具有保障弱势群体生存的重要职责。
在这个意义上,“生民”相较“公民”来说其涵义更丰富,在“生民”的理论基础上会更容易建立福利制度。
“生民”政治的涵义包含“生民之道”,儒家的“生民之道”在关注弱势群体生活上类似西方的福利政策,都要求通过政府干预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政策面临保守主义的激烈批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福利计划会减少自由,一个社会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一五〇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最佳配偶斯蒂芬·麦克勒【美】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
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
他手里在翻弄着一沓纸,就像在翻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
”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
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
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
真的,漂亮极了!“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
”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
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
”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
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
“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
”她腼腆地说。
“我,31岁。
”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平就要这样结束了。
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
”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沓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
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沓“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
“您喜欢古典音乐?”“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2020届厦门湖滨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厦门湖滨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狗皮埃罗【法】莫泊桑寡妇乐斐佛太太是一名乡绅太太,她和仆人洛斯,住在乡下一所不大的房子里。
一天夜里,有人偷走了她们园子里的十二棵洋葱。
想到盗贼可能还会再来,她们决定养一条狗。
但乐斐佛太太声明,她绝不会花钱去买。
一天早上,面包店老板带来了一只“小怪兽”:全身黄毛,四条腿短得跟没有似的,身子像鳄鱼,脑袋如狐狸,尾巴长似身子。
它名叫“皮埃罗”,惨遭主人遗弃。
一个子儿不花,太太立刻觉得这条小脏狗挺好看的。
刚喂一次,乐斐佛太太嘀咕:“等它在家待熟了,就可以放出去随便跑。
它在附近转悠,总能找到吃的。
”小狗果然放出去了,可是它仍旧免不了饥饿。
日子一长,乐斐佛太太逐渐习惯了,甚至有点喜欢这小狗了,还亲手喂它几口蘸了菜汤的面包。
然而,她根本就没有想到养狗还要交税,收税员登门向她要八法郎:“八法郎,夫人!”她一听,大叫一声,差点昏过去。
就这么一条小破狗,要交这么多钱!她当即决定,把皮埃罗送人。
可谁也不要。
万般无奈,只好决定让它去“啃石头”。
所谓“啃石头”,就是“吃泥灰岩”。
旷野上的泥灰石井有二十来米深,要给田地施加泥灰石时,才有人下井挖掘。
平时,这种矿井只是充当遗弃狗的坟场。
一条狗扔下去,先依靠那些先到者的遗体做食物,眼看就要饿死,忽然又扔下来一条狗,饥饿催促它们为生存而搏击,最后,强者把弱者活活吃掉……让皮埃罗去“啃石头”,就得物色一个执行人。
有个护路工人跑这趟要半个法郎辛苦费。
乐斐佛太太认为这是漫天要价。
洛斯于是提议由她们亲自送去。
这天傍晚,特意给皮埃罗烧了一盒香肠,还加了一点黄油。
皮埃罗大口吃下去,舔得一滴不剩。
趁它正满意地摇着尾巴,洛斯一把抓住,将它裹在围裙里。
她们大步流星,不大工夫,就到了坑口,俯身听了听,矿井下没有狗。
皮埃罗下去也只有它一条。
这时,洛斯流下眼泪,抱着吻了吻它,然后就往洞里一扔。
2020届潍坊盲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届潍坊盲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假面[俄]契诃夫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
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
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
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
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
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
”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让开……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方……你们都别看了!”“我请你安静一点。
”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人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我不能容忍!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荒唐……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还……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什么是无赖?”插孔雀羽毛的男子大喊一声,火冒三丈,一拳打在桌子上,托盘上的杯子被震得蹦起来。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检测含解析
传记的综合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1911年,萧红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
这样,她的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
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
她感到恐怖。
出于叛逆和抗拒,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
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
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起先,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恒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
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卑视、羞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
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上。
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
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
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溢着人本主义色调,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闻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
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幻想的幻景的写相”。
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爱制作牧歌情调,说究竟,它源自东部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干脆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肯定用女性视角视察和处理生活。
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运用的是“第三只眼”。
2020_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正的文艺欣赏,绝非肤浅地寻绎出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要深深地为作品通体光辉和总体的意境氛围感动与陶冶,甚至更进而为对于作者匠心的参化与了悟———在一片恬然澄明之中,作者与读者的灵魂在宇宙生生不息律动中对话,在一片灵境中达至心灵间的默契。
艺术的幽妙处全在于一片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意境,而意境之胜则在于说不出所以然的弦外之音,在于将自身融入意境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之中。
可以说,只有虚灵的襟抱心怀,才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构最高的晶莹的审美境界。
具有意境的作品必定具有一种超越原作者的意旨和情愫的弹性与昭示的张力场,使人于其间纡回尽致地回味、探寻和顿悟。
读王维那诗中有画的诗,透过词面画面可以通达一种微妙隽永的诗中禅境,从而感到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一切伟大的诗都是直接诉诸我们的整体:灵与肉,心灵与官能的。
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悦乐,而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
对于意境的范畴界定,太宽泛和太狭窄都不可取:将它和神韵、性灵、韵味等同起来,成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东西固然不可取,而将其认为只不过是“意”与“境”相加,不过是虚实相生,又显得过分拘泥了。
意境从总体上说是“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王夫之《古诗评选》)的,是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当代文艺美学在审视世界艺术潮流发展动向中,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西方现代派的艺术家将目光投向了古代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的表现性、抽象性艺术。
他们自古希腊以来的“空间信赖感”而产生的团块、立体的模仿艺术,已经开始走向“空间恐惧”的线条化、二维平面上的表现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无疑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可能性和现实性。
如果从其注重主观内心思想感情的表现,不讲究形似而追求传神,甚至以其变形和对现实的抽象化看,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其明显的相近相似之处。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随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随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2020年淄博市第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淄博市第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
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
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
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2020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佛(节选)冯骥才我从大小来子两人说话中知道,这地方是天津卫有名的华萃楼古玩城。
过不久,就有人进来东看西看。
大小来子很有经验,一望而知哪种人是买东西的,哪种人是无事闲逛,应该跟哪种人搭讪,对哪种人不理。
我在这店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吧,前后仅有三个人对我发生兴趣。
一个矮矮的白脸瘦子问我的价钱。
小来子说:“七千。
”对方摇摇脑袋就走了。
此后一个月,没人再对我问津。
可是,一天忽然一个模样富态的白白的胖子进了店,衣着干干净净挺像样。
古玩行里的人一看衣着就一清二楚,邋邋過過的是贩子,有模有样的是老板,随随便便的反而是大老板。
这胖子一进门就朝大来子说:“你这儿还真够清净啊。
”看意思他们是熟人,可是这胖子一开口就带着一点贬义,分明是说大来子的买卖不带劲儿。
大来子明白,褒贬向来是买主。
他笑着说:“哎哟,高先生少见啊,今儿早上打北京过来?高先生说:“是啊,高铁真快,半个钟头,比我们从东城到西城坐出租还快。
一次我从东四到西直门,赶上堵车,磨磨蹭蹭耗了一个半钟头。
”接着打趣地说,“今儿我算你头一个客人吧?”“我可怕人多。
人多是旅游团,全是来看热闹的,我这儿没热闹可看。
这不是您告诉我的话嘛——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东西好,不怕放着。
”大来子说,“您里边坐。
”高先生一边往里走,两只小圆眼却像一对探照灯,上上下下打量着店里的东西,忽然眼睛落在我身上。
上前走了半步,仔细又快速“盯”了我三眼,这当儿我感觉这胖子的一双眼往我的身体里边钻,好像原先我身体里那些肉虫子那股劲。
他随口问大来子,“你柜里这个破木佛价钱不高吧?”大来子正要开口,嘴快的小来子已经把价钱说出来:“七千。
不算高。
”大来子突然对小来子发火:“放你妈屁,谁定的价,你敢胡说!东西摆在这儿我说过价吗?七千?那都是人家的出价,这样大开门的东西七千我能卖吗?卖了你差不多!”小来子机灵。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优选】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优选】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喀布尔人[印度]泰戈尔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
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
忽然敏妮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
他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服装,裹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个口袋,拿着几盒葡萄干。
女儿大声叫他:“哎!”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
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跑到妈妈那里躲起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可没过几天,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说又笑。
她小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丝绸制的连衣裙——编者注)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们常说些玩笑。
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呵,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一头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依我看,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东西。
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那小人儿,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但她不肯显露,却机灵地回答:“你到那去么?”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公公家”有双关的意思,还能指监狱。
“呵,”他向幻想中的警察挥拳:“我要揍我的公公!”听到他这样说,想象到那个狼狈不堪的“公公”,敏妮哈哈大笑。
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
她是个极胆小的女人,只要一看见有人向我们的房子走来,她就立刻断定他们不外乎是盗贼、醉汉、疟疾菌。
她对这个喀布尔人也充满了疑虑。
我总是笑笑,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
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地继续着。
有天早晨,我听见街上有吵闹声,往外一看,拉曼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
我赶紧跑去问怎么回事。
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
忽然间,在凉台上,敏妮出现了。
2020-2021学年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主角陈彦很多年后,成名后的忆秦娥记得,改变她命运的时刻,是一个太阳特别暴烈的下午。
她正在家对面山坡上放羊,头上戴了一个用柳条编的帽圈子,柳叶都被太阳晒蔫干了。
她娘突然扯破喉咙地喊叫,说她舅回来了。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
戏要开演前,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
他噗噗地吹开茶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就像两根“筷子”的鼓槌来。
“筷子”头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都要折断了,可手一松,又立即反弹得溜直。
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
整个山沟,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
看的人越多,她舅手上的小鼓槌就抡得越欢实,敲得那个快呀,像是突然一阵暴雨,击打到了房瓦上。
那鼓槌,看似是在一下下朝鼓皮上落,落着落着,就变成了两个喇叭筒子,好像纹丝不动了。
可那鼓,却发出了皮将爆裂的一迭声脆响。
以至戏开始了,还有好多人都只看她舅,而不操心场面上出来的演员。
好几次,她都听舅吹牛说,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到他这敲鼓的好手艺。
省城大剧院的戏,舅说也看过几出的,就敲鼓那几下,还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
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见了就是骂,说他一辈子就知道在女人窝里鬼混。
舅对娘说:“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赶晚上把娃领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车上县。
”娘就赶紧张罗着要给她洗澡、梳头。
她舅说:“一定要把头上的虱子、虮子篦尽,要不然进城人笑话呢。
”她娘说:“知道知道。
”娘就死劲地在她头上梳着篦着,眼看把好些头发都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痛得她躲来躲去,可娘还不停地梳。
招弟也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头嗡的一下就木了。
2020年华达高中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华达高中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着摇头: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
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
但去年他死了。
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
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
队友们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交给我。
2020年厦门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年厦门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2020年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
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
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
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
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
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
“文学生活”的喧嚣扰攘与勃勃生机,同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醒目的文化标记。
但这种“文学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21世纪以来的文络文学,其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影视行业创造故事和角色。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
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
他们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
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实际上是以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通过开掘文学经典里丰富的美学资源,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
2020届肇庆市职业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肇庆市职业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长是中国现实题材女性小说重要的母题之一。
21世纪以来,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中的成长母题,在公众的视线中不太受到青睐。
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繁荣,成长母题受到众多网络女作家和读者的喜爱,成为网络女性小说中颇为常见的一个创作母题。
它延续了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的部分创作特色,并借鉴传统通俗文艺的一些创作理念和技巧,同时又结合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文艺形态的新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
不少的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心态以群体化为主,尽量淡化个人色彩。
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在涉及成长母题时,作者所追求的大多是个人化的创作,其作品往往是在共性中凸显个性,所传递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命体验、言说方式等,几乎都烙上鲜明的个人印记。
但是,在现实题材网络女性小说创作中,则与之迥然不同。
群体化的创作心态是最为普遍的,强调的是时代共性、群体记忆与感受书写,个人色彩被不同程度地淡化甚至隐匿了。
在成长模式设定和女主人公形象塑造上,虽然大多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同时又偏重于在女性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描写普通人的不普通历程、平凡者的不平凡之处。
如此处理成长母题,可以减少抗拒性阅读、吸引更多读者,且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感,同时也可以规避作者真实生活经验欠缺的短板。
这在以女性成长经历为脉络,着重反映时代风貌、折射历史变迁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比如,《南山村致富日常》讲述了大学生杜善薇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故事。
杜善薇的个性和现实的复杂性很少被提及,故事主要关注的是在新时代感召下奋发有为的女性所具有的共性,还有当下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变的、具有普泛性的一些鲜活图景。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注重建构符合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女性成长之路。
2020年武安市贺进镇沙名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武安市贺进镇沙名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跋涉者与中国的路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
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
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
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
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
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
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
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
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
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
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
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
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
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
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
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
武汉还是失守了。
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
2020届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琵琶围【注】(节选)温燕霞说话间,小轮船已到了琵琶岛。
何劲华环顾四周,颇有惊艳之感。
只见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茅草抽出了淡黄的新叶,像无数把金箭在风中摇曳,野桃花开得如火如荼,远看却只有一片迷茫的微红,白色的李花、梨花如粉似雾,野蔷薇喜欢攀缘在土丘、大树上,开得热烈,绚丽得扎眼。
近午时分,何劲华一行站在了琵琶围灰色的高大墙垛下。
何劲华和金彩风对着那扇青灰色的大门大喊:石浩财,你快打开门呀!可没有丝毫的动静。
金彩凤有些疑惑:这是原先那个拥挤热闹的琵琶围吗?当琵琶围还是座近千人口的村庄时,金彩凤常到琵琶围演出。
因山高路远,剧团每次只能来十二三人,吃住在村民的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是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队。
金彩凤记得,有一次琵琶围突然断了电,村民们从家中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
金彩风和队员在光圈里跳《春山蝶飞》的扇子舞,二十四把朱红羽扇,将采茶戏中的扇子花舞到了极致,将人们的笑脸描绘在她的脑海中。
金彩风记忆中的琵琶围是钢蓝夜色中的那团火光,炽热而温暖。
然而,眼前的琵琶围却阴冷森严,拒人千里。
金彩风看出琵琶围人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抵触,忙劝邱小楠下山。
何劲华也说:邱镇长,我是琵琶围人的外孙,跟他们讲得上话。
你们放心下山。
邱小楠一行下山后,在何劲华的笛子伴奏下,金彩凤唱起了婉转的灯彩调。
优美的笛声和歌声像水里的鱼钩,稍一用力,便从墙垛口扯起了一排男女。
何劲华仰头正要喊话,头顶飘来石浩财的话音:当真是何馆长和金馆长啊。
欢迎欢迎!金彩凤拿出她惯常的泼辣劲来:石浩财,你开门放我们进去,我带着风搅着雪呢!石浩财不为所动。
何劲华见墙垛上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忙趁热打铁:养财、橘子婆、三哥、三嫂、朱大姐,我是琵琶围的外孙,也算半个村子里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对文学翻译做过这样一番比喻,他说:“翻译家应被看作是忙碌的媒人,他对一位还半遮着面的美人大加赞誉,说她真值得我们倾心。
媒人就这样激起了我们对这位美人的爱慕,于是就一定要对她本来的长相看个究竟。
”[1]做这样的比拟倒也十分传神。
对于外语能力有限者来说,欲结识外国文学作品这个美人便只有借助于翻译家这个媒人之手掀起那遮面薄纱。
然而,如同媒人言说各有差别,受时代以及翻译者语言能力的影响,外国文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则经历了雾里看花和渐窥真颜的过程。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即把我们带回了历史现场,一睹当时翻译家这个媒人如何向国人引荐外国文学那尚半遮面美人的历程。
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大门后,晚清统治者并未意识到中西之巨大落差,依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昏睡不醒。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次次的退让、溃败与屈辱才使当道者如梦方醒,不得不承认西方的物质文明之先进,于是开始“师夷长技”,进行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改革。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一方面宣布了洋务改革的破产,另一方面彻底唤起了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登上历史的舞台,倡导维新变法,尝试在制度上学习西方,结果也以失败告终。
经历了“师夷长技”和政治改良后,开明士大夫和广大知识分子意识到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认为“开民智”“新民”才是革新自强的根本和前提。
启蒙对象已定,主体无疑就是晚清的知识分子,报刊、著述、译介、演讲等则是进行民众启蒙的工具和主要途径。
在诸多的途径中,翻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因其自身特点,阅读者颇为广泛。
晚清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人数和译书的数量较以往有所超越。
虽然晚清的很多译者都有在海外的经 半遮面的美人与媒人 ——读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把增强 李书文【作者简介】把增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文 化史、社会史。
李书文,石家庄学院元氏分院教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
205林评介历,但在这一时期译者的笔下,外国文学这位美人却变得中国味十足。
译者的文学翻译是以对其工具性使用为前提的,同时又不可能摆脱自己在母语中的学术和文字修养,加之此时的文学翻译尚属于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前车之鉴、没有成熟的理论依托,这方方面面的因素使得译者在很大程度上享有了自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装扮初来乍到的西方美女。
具有留学经历,曾留学海外的译者尚且如此,那些不曾走出国门,并不熟谙外文,需要与西人或懂外文之人对译的译者,其笔下的美女就更加中国化,林纾可以说是这类译者中的代表人物。
其译作数量巨大,影响广泛,其中不乏《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样的名著。
但经由这位大媒人之手,外国文学有了“唐代小说之神韵”。
据《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分析,这与当时盛行“豪杰译”“意译不译词”的翻译风气和林纾从事文学翻译的客观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因其不懂外文,“使得他能够摆脱原文的束缚,其翻译的自由度更大,林纾关注的只是原文的内容,至于语词,则脱胎换骨为中国的文言,原文的句式结构并不在林纾的视野之内”。
所以,“林纾的翻译就是影子的影子,其中会存在更多的有悖于原文的失真和走样”[2]。
五四人的破旧立新的愿望在翻译界也得到了实现,翻译风气发生了很大转变。
如果说,晚清译者在翻译中最大程度地享有了自由,五四译者则是在翻译史上最为拘谨的,拘谨到字对句比,文字“诘屈聱牙”的地步。
因而在五四时期译者的笔下,外国文学这位美人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她原有的风采,虽然这风采并不一定能博得“悦己者”。
晚清译者将外国文学这位美人中国化,目的是使中国读者能够顺利接受。
但五四时期的翻译风气和翻译目的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五四译者更致力于保存原文的陌生感和异域感,希望这位外来的美人能给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语言带来变革。
于是读着林纾的译文成长起来的五四人对旧文学和旧翻译风气的代表人物发难了。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追溯了新文化人对林纾的批判及扩大批判影响的过程。
读着引发这场新旧之争的双簧戏,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但通过《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还原的客观事实,我们更能感受到林纾的悲哀与无奈。
林纾不遗余力地译介外国文学的成就被抹杀,而其翻译中的错误被无限放大。
看似是关于翻译的论战实际并非因为翻译问题而起。
五四人对林纾的批判着实使得林纾的翻译很多年被排斥在翻译的大门之外,《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真相。
即便在同一时期,关于翻译问题持不同见解者也有很多。
经历了晚清文学翻译的积淀,五四译者的理论自觉意识得到加强,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翻译经验的总结,对译文的点评,而是触及到对翻译本质的思考。
郑振铎和沈泽民、沈雁冰关于文学书是否可译的争论就十分耐人寻味。
通俗地说,就是是否能再现外国文学这位美人的真容,是否能摘下美人脸上的面纱。
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各说各的理,却个个有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 一书认为,206半遮面的美人与媒人对翻译本质的不同认识、翻译标准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描述方法使得关于可译性的论争不断复杂化。
无论是郑振铎和沈氏兄弟个人的论争,还是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关于翻译的作用与地位、翻译的动机与目的等的团体论争,都是翻译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译者理论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五四”与晚清时期的翻译风尚被对立起来,其内在的联系往往被忽略。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研究》一书认为,五四时期的译者都是“吸取晚清的营养成长起来的”[3],无论是思想、文学还是翻译,“五四”与晚清的关系都不可割裂。
“五四”与晚清一样,对外国文学这位美人都寄予厚望,能否帮助启蒙国人思想,改变社会现状是译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寄译文以载道,重视其社会功用的传统“非但没有弱化,还不断得到加强,只不过形式由‘显’变得‘隐’而已”[4]。
“五四”与晚清翻译的主要区别在于引荐美人的方式、评价美人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注重其作用,同时也更注重美人的容貌。
因而,如五四译者所期望的,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翻译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诗歌、戏剧和题材借鉴等方面。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成就斐然,这不仅仅体现在翻译的数量和质量上,更体现在译者理论自觉意识的增强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译论至今仍为中外译者所关注。
鲁迅与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的译论就常常被划上等号,其实,虽然都标举直译,但两人所属不同的时代和文化,翻译目的、对待原文的态度迥异,所以他们的理论不可能等同。
韦努蒂所属的“解构注意的读解与翻译观念与具有叛逆精神的五四时代的翻译观念还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本质的差别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韦努蒂宣称不争取主流,不建立规范,不要求多数的心态,这与鲁迅在“五四”这一特定时期的焦虑心态形成鲜明对照”[5]。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吸引我们的是它重视历史事实,不主观臆断,如书中所言:“翻译是与特定的时空相联,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行为,难以简单地以优劣、是非、对错为标准进行裁断。
”[6]五四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文化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盛况空前,就其对翻译实践的探索、翻译理论的贡献,就其对活跃社会思潮和建设新文学所起的推动作用,可谓继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之后的中国翻译史上的又一次翻译高潮。
因此,对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起源语境和内外动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译介倾向和翻译方法之争进行描述和探讨,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在促进我国新文学新文化以及翻译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翻译研究,无论是我国传统译论,西方现代译论或文化转向学说而言,从我们的实际出发,也能催生新的思考。
因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也正因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如此重要,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认真梳理当时的那段历史。
就《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而言,全书除绪207林评介言、结语外仅有五章二十三万字,读来颇有意犹未尽之感,在内容上还有进一步充实的广阔空间。
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一边从事文学翻译活动,译介与创作相辅相成,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正如郑伯奇所言,在“这短短十年中间,西欧两世纪所经过了的文学上的种种动向,都在中国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来”[7]。
王哲甫也曾说:“中国的新文学尚在幼稚时期,没有雄宏伟大的作品可资借镜,所以翻译外国的作品,成了新文学运动的一种重要工作。
”[8]对于这一波澜壮阔的景观,该书在第一章中仅是选取了四个点(新青年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进行探讨,细致考察他们在文学翻译中的成绩和历史地位。
第二章则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三个点(三次论争)进行细致考察,多少显得有些“抽样”的意味。
若能通过掌握的大量原始史料,从作品、国别、译者、论争等问题入手,多层面、多向度全面梳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之概况,在此基础上细致探讨译作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译者知识结构与理论素养等方面的问题,结合不同的译作实例进行分析,会使此书内容更为丰满,也就更具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涉及到诸多的媒人们,其翻译思想及其理论是中国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而言仍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以鲁迅的翻译理论为个案进行细致解析,并将他的翻译理论与海外韦努蒂的解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颇有启发意义,使得我们可从又一角度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重新进行解读。
当然,除了鲁迅,还有书中提到的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等等,他们的翻译理论是否也能在国外的翻译理论中觅得踪迹?或者说,他们的翻译理论与国外当今的一些翻译理论是否具有可比性?这既是我个人的期待,肯定也是从事翻译史研究和翻译理论探讨的同仁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五四”留给我们许多的历史启示,而最为重要的一个便是,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无论是改革还是要发展,均离不开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五四时期的“媒人们”通过他们的译笔让时人接触到西方的“美人们”,感受并体会到其各自的美与丑,这不仅扩展了他们的个人视野,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
如今,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强与国外的联系和交流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鲁迅的“拿来主义”仍然适用,在拿来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的文化建设。
因此译介外国文学,可谓任重道远。
注释:[1]何刚强:《翻译的比喻种种》,载《文汇报》2003年9月8日。
[2][3][4][5][6]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第46、85、105、192、19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