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区实施方案
产业片区配套工程方案模板
产业片区配套工程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产业片区是指由政府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定范围内,集中发展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区域。
产业片区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的重要举措。
配套工程是产业片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配套、环保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工程内容。
二、总体规划1. 产业片区规划范围:本产业片区规划范围包括A区、B区、C区,总面积约1000亩。
其中A区为工业用地,B区为商业用地,C区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 总体规划目标: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产业片区。
3. 规划原则: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功能分区,相互支持;配套齐全,服务周到;完善交通,畅通互联。
三、配套工程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 供水系统:建设集中供水设施,确保供水安全和供水量充足。
- 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净化排放。
- 供电系统:规划建设电力设施,确保稳定、安全的供电。
- 燃气系统:引进天然气管道,为产业企业提供清洁能源。
2. 交通配套:- 道路建设:规划建设主干道和支路,保障产业片区的交通通畅。
- 公共交通:引入公交线路和停车设施,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 物流配套:建设货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园区,加强产业链衔接和物流效率。
3. 环保设施建设:- 大气治理: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减少工业排放和大气污染。
- 水土保护:建设生态景观和河湖治理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环境。
- 噪音治理: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减少工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医疗卫生:新建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 教育培训:建设学校和技能培训中心,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 公共文化: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四、实施方案1. 招商引资:通过招标、招商等方式,引入投资商和开发商参与配套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2024年我区强化二三产业招商引资方案
2024年我区强化二三产业招商引资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方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加看重。
我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强化二三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设定1. 吸引一批重点项目投资,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 加强投资项目的培育和推动,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3. 提升招商引资的整体水平和形象,增强我区的竞争力。
三、招商引资策略1. 定位明确,明确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优势,确定具体的招商引资目标。
2. 加强政策支持,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如减税降费、投资奖励等,提升我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3. 打造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的服务,提高投资者的办事效率。
4. 拓展招商渠道,通过参加国内外招商会、举办招商推介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我区的投资机会和政策优惠。
5. 建立招商引资数据库,收集并整理有关的招商信息,提供给投资者并根据需求为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四、重点招商产业1. 新能源产业:引进生产和加工新能源设备的企业,推动我区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
2.高端制造业: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制造企业,推动我区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
3. 互联网+产业: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4. 文化创意产业:引进设计、艺术、文化传媒等领域的企业,推动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投资项目选择1. 对于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
2. 对于对我区经济带动和社会效益较大的项目给予优先考虑。
3. 对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较小或者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六、招商引资工作机制1. 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内外部协作,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宣恩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
宣恩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宣恩县是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县域经济发展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推动宣恩县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特制定了宣恩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2. 打造特色小镇,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发展;3. 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发展的便利度和效率;4. 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 特色小镇建设以宣恩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为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民俗节庆,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4. 居民生活改善加强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人;2. 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项目建设;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项目效益1. 农业产业升级将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 特色小镇建设将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3. 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产业发展的便利度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4. 项目的实施将为宣恩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宣恩县的整体竞争力。
六、项目保障1. 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投入,确保项目的资金保障;2. 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 加强对项目效益的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策略,确保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科技产业园区实施方案
科技产业园区实施方案简介科技产业园区是国家推行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
作为拥有强大创新能力、高端人才和资源聚集优势的产业园区,其有望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科技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并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科技产业园区实施方案,以加强对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
实施方案1. 产业布局科技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应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经济更加发达和成熟的传统产业为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和协同。
同时,应支持文化艺术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产城融合、产学研融合和区域融合发展。
2. 人才引进科技产业园区应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通过政策、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支持和服务,激励他们发挥创新创业潜能,推动科技产业园区实现快速发展。
同时,还要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配对进入科技产业园区,发掘对园区产业发展具有创新创意的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从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3. 政策扶持针对创新创业企业,科技产业园区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来加强资金供给、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扩张。
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科技产业园区精准发力,在发展途径中实现创新向导、资源牵引和示范引领。
4. 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园区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提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5. 管理服务科技产业园区应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推动政府和服务机构多方参与,并以企业为中心,提供一系列专业化的管理服务。
同时,应加强产业园区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和运营模式创新,提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综合管理水平。
结论科技产业园区实施方案的出台,使得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更高效、更紧密的结合。
未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产业园区的投资和支持,提升其规模和质量。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南州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南州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0.08•【字号】黄政办〔2018〕155号•【施行日期】2018.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南州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黄南州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10月8日黄南州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州工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各类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青政〔2018〕13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加快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省委“五四战略”“一优两高”战略和我州“三区建设”战略的具体措施,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扩大招商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州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产业园、泽库县生态有机畜牧业产业园等绿色产业园区,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与省内其他先进市州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慢、规模小、档次低、同质化和带动能力差,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园区管理体制不灵活、运行机制不够市场化、投资环境不够优化等。
当前,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没有园区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就难以实现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全州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加快产业园区整合优化的紧迫感,把改革和创新园区经济发展摆到突出位置,瞄准大目标,树立新观念,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以更大的气魄、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奋力推动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产业园区贯彻落实国发[2015]2号文件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产业园区贯彻落实国发[2015]2号文件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省人民政府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赵克志省长在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XX奋力崛起,后发赶超,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两会精神,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产业集聚;着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推进全县工业化的主阵地,做大做强产业的主平台,引领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二、工作目标20152015年,园区基建投入20亿元,引资项目40个,协议引资450亿元,收储土地15000亩,释放15000亩,建成方圆1号路、2号路、3号路2.7公里,完善通电、通讯等设施,实现工业年产值350亿元,年创利税59亿元,带动地方就业14000人。
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经营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创建一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聚集区环境。
吸引国内外著名的装备制造企业入园和中小制造业孵化创造良好的人文、生态与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
经济奋斗预期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比2015年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速30%以上,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在全区的排列位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要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几大产业:一、电力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20万千瓦,总产值实现150亿元以上;二、煤硫化工产业,力争到2015年,总产值实现140亿元以上;三、建材产业,力争到2015年,总产值实现40亿元以上;四、新兴产业,到2015年,开发区内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以上。
丰县产业强县实施方案
丰县产业强县实施方案一、产业升级与转型。
丰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传统农业产业一直是县域经济的支柱。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农业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因此,产业升级与转型成为丰县发展的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现有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种植、养殖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其次,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科技、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
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二、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产业强县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
丰县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丰县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
特别是要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政策扶持与环境保护。
政策扶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丰县要出台更加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保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丰县要加大对市场拓展的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产品出口,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六、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是产业强县的重要路径。
丰县要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要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
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丰县要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
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1. 方案目标产业强镇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特定产业,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吸引投资和人才,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2. 实施步骤步骤一:确定战略定位和重点产业首先,需要对目标地区进行全面的产业调研和分析,了解其资源禀赋、地理特点、人才优势等情况。
基于调研结果,制定战略定位,并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步骤二:制定政策支持措施针对重点产业,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扶持等方面。
政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吸引企业投资和参与。
步骤三: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吸引投资和人才,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这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政府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规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同时,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配套设施。
步骤四:引进优质企业和人才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吸引优质企业进驻产业强镇。
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产业发展。
可以采取人才引进补贴、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吸引人才。
步骤五:推动创新发展推动创新是产业强镇项目的核心要素之一。
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创新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步骤六:培育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在重点产业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同时,还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提供创业孵化、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等服务,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优化。
步骤七:加强宣传推广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组织产业展览、举办论坛研讨会、发布产业报告等方式,向外界展示产业强镇的发展成果和潜力。
3. 预期结果通过以上实施步骤,预期产业强镇项目将取得以下结果:1.经济实力提升:重点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为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按照“五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计划、生态环境计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计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二)发展目标。
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量规模。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5万亿元,增长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 万亿元,增长15注右。
集聚发展。
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20个,千亿元以上的达到5个;二星级及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45个,其中三星级及以上的达到10个左右。
集群培育。
依托产业集聚区,全省形成14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省辖市形成1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节约集约。
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吸纳就业。
全部从业人员超过450万人,新增20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XX行动纲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
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建设10个试点示范类项目、100个创新引领类项目和1000个传统技改类项目,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县强区分类评比实施方案-全文及附表
分情况,按照最终分数分4组进行排序。对各组排名第1位的分别确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县”、“城区经济 高质量发展强区”,对各组进步位次排名第1位的分别确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县”、“城区经济高质量发 展争先进位区”,形成建议名单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评比工作每2年开展一次,2024年依据2023年数据评选出 3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县”和1个“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从2026年起进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县” 和“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区”评比。
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县强区分类评比 实施方案-全文及附表
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县强区分类评比 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宁党办(2023)21号)精神,切实加强对县域和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激励,加快推进强县强区建 设,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加分减分项目。对成功创建全国及自治区相关示范试点、新认定国家及自治区级各类重点镇村、集聚区 、街区、区域公用品牌等,以及紧扣评比指标取得创新实效和工作经验被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予以加分。对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金融风险事件、重大媒体负面曝光情况属实等情形的,以及相关工 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督查、检查、考核中受到通报、批评、约谈、警示的,予以减分(详见附件2)。
——强化激励、争先进位。引导县(市、区)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采取有效措施寻标对杆、加快发展, 推动构建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十强产业行动实施方案
十强产业行动实施方案一、综述本实施方案旨在推进目标市场的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十大产业,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产业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二、产业政策支持措施1.加大对十大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2.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十大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3.推动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区,打造创新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技术创新和创业项目。
三、技术创新措施1.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2.鼓励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人才培养措施1.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
2.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各类培训和实践机会。
3.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奖励机制。
五、市场推广措施1.加大对目标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加强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深化国内外市场合作,拓展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产业协同发展措施1.加强十大产业之间的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鼓励企业联合组建产业联盟,加强产业创新和扩大产能。
3.推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七、监测评估措施1.建立产业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进行产业发展情况的评估和分析。
2.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支持措施,确保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八、资源保障措施1.加强关键资源的保障,确保产业发展的供应链畅通。
2.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提供项目融资和贷款担保等保障。
实施本方案,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将目标市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十大产业。
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
产业强镇项目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城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涨。
为此,中国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推行产业强镇项目,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那么,如何实施产业强镇项目,从而达成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呢?下面就对此进行探讨。
产业强镇项目的实施方案:一、分析产业发展趋势首先,要实施产业强镇项目,需要进行深入的产业分析。
通过分析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切入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
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并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方向,以便发力到位,减少浪费。
二、激发市场需求,提升影响力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市场需求和提升影响力。
因此,在实施产业强镇项目时,重点在于推动产业发展,并积极营造市场环境,增强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域的影响力。
三、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在实施产业强镇项目时,还需充分发挥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系列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街道、文化娱乐等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四、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在实施产业强镇项目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是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和规范产业投资和经营行为;健全与市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投资、融资和金融体系,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总之,实施产业强镇项目,是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市场推动和产业优化,充分发挥城镇化和制度机制的作用,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异成绩。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1.09.14•【字号】津先进制造办〔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特此通知。
天津市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代章)2021年9月14日(联系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处李钢;联系电话:022-********)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新要求,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重点园区向特色产业聚焦,建设一批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的主题产业园区,打造天津经济新增长极,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制造业立市”决策部署和“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载体支撑,依据《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大意义“十四五”时期,建设主题产业园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业立市”决策部署,推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聚焦重点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新动能,加速产业集聚,打造天津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深化园区治理成果,打破园区发展路径依赖,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引领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4年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2024年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一、明确发展目标1.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形成产业链完整、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
2.推动园区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增强园区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4.优化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优化产业布局1.明确园区主导产业,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
2.强化产业链配套,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3.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享创新资源。
三、推动绿色发展1.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排放。
3.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4.开展绿色园区创建活动,提升园区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四、提升创新能力1.建立园区技术创新平台,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
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优化园区基础设施1.加强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2.建设园区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园区运行的高效、智能。
3.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为入园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实施人才强园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2.建立园区人才培训体系,提升园区人才整体素质。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七、政策保障1.制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明确支持方向和措施。
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3.落实政策兑现,确保政策效果。
八、组织实施1.建立园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园区发展。
2.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加强跟踪调度,及时掌握园区发展情况,调整政策措施。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2024年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指引,为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创美好未来!注意事项:1.避免产业单一化发展,可能导致园区抗风险能力弱。
产业强镇 实施方案
产业强镇实施方案一、产业发展定位。
产业强镇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产业强镇实施方案的核心是要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产业强镇发展目标。
1.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2. 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 打造产业强镇品牌,提升镇域形象和影响力。
三、产业强镇实施路径。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环境。
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 加强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引导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提升产业配套服务水平,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 加强产业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产业强镇实施保障。
1. 完善政策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强镇的实施提供保障。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为产业强镇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产业强镇实施效果。
加强对产业强镇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实施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提升产业强镇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五、产业强镇实施效果评估。
1. 经济增长效果评估。
对产业强镇实施后的经济增长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2. 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评估。
对产业强镇实施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情况。
3. 社会效益评估。
推进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推进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一、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到2023年,力争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250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园区发展实现“三提升”,即园区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每个园区设立1-2个业特色明显、带动能力显著的专业化园区,全市园区主、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技工贸总收入比重达70%以上;园区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探索建立园区“亩均论英雄”机制,全市园区单位面积总产值和税收产出强度年均提高20%、15%以上,达到80万元/亩和6.5万元/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等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园区排名得到提升,对照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奖励标准、省亩均效益评价体系等指标标准,争先创优,以创带建,力争2-3家园区跻身全省前50位。
二、激发园区内部活力(一)强化园区主责主业。
重新界定园区职能,推动园区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双招双引”、服务企业等主1/ 9责主业。
积极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除受托管理乡镇(街道)的园区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治安维稳、道路管网、绿化保洁等公共事务由当地政府统一实施或由上一级政府派驻机构承担。
(二)配强园区干部队伍。
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因工作需要调入园区工作的,原有身份不变。
鼓励熟悉工业经济、规划建设的专业人才到园区工作,畅通园区工作人员交流使用和提拔任用渠道,对紧缺的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人选,可以按政策规定通过竞争性方式选配或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允许园区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园区工作人员年度工资总额不得低于当地同级别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1.5倍。
在此基础上,实行年终绩效奖。
年终绩效奖与省、市园区综合评价结果挂钩,即按园区当年在省、市园区综合评价中的排名顺序分别计15分至1分不等,省、市排名综合计分后,总分排名1至4位的园区,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可按当地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平均水平的3倍核定,排名5至9位的园区按2倍核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7•【字号】闽政〔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21〕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2021年7月27日(此件主动公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28号),加快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以下统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支撑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环境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高新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福州、厦门、泉州科技城基本建成,自创区与省内其他高新区共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省级以上高新区设区市实现全覆盖。
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范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精准扶贫战略部署,根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富民强县”战略,结合某某村实际情况,现就某某村2022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如下:一、基本情况某某村属于“十三五”贫困村,位于某某县某某镇西部,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亩,林地面积6000亩,现有9个村小组,某某某户、2某某某人;党员某某某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某某某户、某某某人。
通过前后五年来的发展,某某村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呈现出多品种种植经营的新景象,紧紧围绕“土地租、大户带、门口干、绩效管”的模式建起了近5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120亩的沙糖桔种植基地,150多亩的甘蔗种植基地,150亩的覆盆子药材基地等。
二、产业发展现况某某村产业主要运行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来带动脱贫。
由某某公司注资盘活集中连片的葡萄种植基地500亩,村民以合作社形式参与经营管理,为村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某某元/亩,带动村民在基地务工,长期工20多人,临时工50多人,每年工资支出在某某某万元以上.利用“合作社+村民”的形式发展甘蔗种植。
合作社出资种植甘蔗150亩,每年可以产出甘蔗某某某万多根,按市场价5元/根计算,产值100多万元,带动村民在基地务工,需要支付40多万元,土地租金支出某某.某万多元。
利用“公司+村+农户”形式委托代管水蜜桃种植。
引进某某有限公司代为管理村集体经济100亩水蜜桃种植,公司负责所有生产销售费用,前三年村委会免收转让费,到第四年按照效益的百分之三十进行分红。
基地土地租金按照某某元/亩支付,带动长期务工5人,临时务工60余人,按照某某元/天计算工资。
三、下一步发展规划下一步,在继续抓好葡萄、水蜜桃等产品、其他现有产业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基础产业。
继续加强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种植品种,今年计划加种100亩西瓜、50亩白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产业强区”工程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为加快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推进现代服务、科教文化、旅游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集群发展,全力实施产业强区工程,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思路和“再造兰州”战略,把握率先跨越发展主体,坚持和谐共享的发展方向,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和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意见及区委确定的项目立区、产业强区、高位建区、生态宜区、民生安区“五大工程”,牢固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新观念、新面貌、新突破、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全区独特的区位、环境、人才科技优势,努力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化新安宁。
二、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全区从东到西建设科教文化、现代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旅游服务四大产业板块,重点发展科教文化、总部经济、商贸服务、新型工业、旅游服务、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
具体实施目标如下:——科教文化产业板块: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效发挥全区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科教文化产业。
到2015年,全区科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力争突破10亿元。
——现代服务产业板块: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发挥全区服务业发展形成的良好基础,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到2015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5%,力争达到50亿元。
——新型工业板块:依托国家级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加快新材料、先进制造、精细化工等新型工业发展。
到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0%,力争达到40亿元。
——旅游服务产业板块:有效发挥全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开发为依托,加快旅游服务开发,拓展旅游服务内涵,力争培育区域旅游服务品牌。
到2015年,全区旅游服务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10亿元。
通过以四大产业板块建设、六大产业发展为主的产业强区工程深入实施,六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二、三、一”向“三、二、一”积极转变,到2015年,以现代服务、科教文化、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力争达到60%,使得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工作重点(一)加快发展科教文化产业以科技为支撑、文化为核心,支持区内高校、院所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参与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攻关。
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社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院校院所和交大科技园、大学生创意创业园、科技产业孵化园、新城孵化大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专利孵化园,发挥区域科技优势,突出科教研发、孵化应用,以科教类资源、创新型人才为依托,以软件外包、动漫制作、工业设计、高端研发、教育培训等行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产业,力求在IT、信息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到2015年,力争引进、培育10个年收入过亿元科教文化服务企业。
(二)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生产要素集散的优势,以“提升总量、优化结构、完善布局”为重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加快建设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现代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
——总部经济:以世纪大道为主轴,以中铁建新城区综合体、兰州石化总部、中国华能集团甘肃总部、中石油西北化工公司、中铝连铝总部、中石油西部管道局甘肃总部为支撑,加快发展以金融中心、采购中心、核算中心、研发中心等为主的总部经济。
力争到2015年,各类总部企业年收入突破1000亿元。
——现代物流:依托兰州作为西北物流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的优势、兰渝铁路编组站及兰州西出口的优势,在沙井驿地区规划建设汽车、钢材、家居建材、图书、医药、五金机电、货运仓储、农资产品等八大物流园区,实现产业集聚,打造兰州西部生产资料现代物流基地。
以兰州国际建材家居物流园项目建设为依托,建立全国领先、具有国际水平,集展览、批发零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建材家具博览中心。
以建材销售终端为带动,积极引导具有区域特色的建材新产品研发、生产,力争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新材料发展基地。
同时,加快建设网络信息平台,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供应链,提升企业价值增值链,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西北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体系。
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区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
——商贸服务: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加快推进培黎商业步行街、立达国际商业广场、天居水岸晶城、刘家堡绿色休闲商圈等四大商圈建设,提高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度,全面提升区域商贸业发展水平。
同时,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法律服务等中介行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拓宽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发展;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务业,重点发展教育、培训、文化科技、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3—5个。
“十二五”时期,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到2015年力争突破80亿元。
(三)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业以全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为依托,推进生态与人文底蕴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旅游服务品牌。
以北滨河路农沙段生态景观工程、西北出口综合整治绿化工程和中华始祖园建设为依托,打造10公里滨河特色风情线;以安宁堡生态旅游服务产业园农家乐提升改造和明清街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仁寿山旅游风景区综合配套设施,打造民俗旅游品牌;以北山万亩森林生态景观、四库全书、兰州国学馆等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九州台森林文化公园、大青山生态运动游乐园,规划启动天斧沙宫,打造北山生态人文景观带;强化宣传,依托安宁堡千亩桃园和安宁桃品牌效应,打造以兰州桃花节等为主的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加快实施地区性大型游乐园等项目,培育趣味旅游品牌。
“十二五”时期,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达到10亿元。
(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根据全市近郊四区不再放置工业项目的要求,全区将在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基础上,加快现有工业优化升级,着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发展。
重点依托蓝科石化、众邦电线电缆、大成自动化、兰飞、兰航、机床厂、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发展新材料、大飞机制造等装备制造业;依托兰州交大、天际环保等企业院校,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集环保装备与材料、环保服务为一体的环保产业链。
到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四、组织领导(一)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切实做好产业强区实施工作,成立兰州市安宁区产业强区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组织实施。
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邢磊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副组长:苗钟峰区发改局局长成员:芮文刚区规土局局长高增新区住建局局长霍延辉区科技局局长王永山区商务局局长陈国华区统筹局局长韩刚区经合局局长李燕区统计局局长丁发岳区工信局局长魏兴玉区生态局局长张萧兰区文体局局长高宝明区工商分局局长石宝珊安宁园区管委会主任袁海涛区旅游局局长贾廷秩十里店街道办事处主任滕玖菊培黎街道办事处主任马延福孔家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黎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承瑶银滩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汝刚刘家堡街道办事处主任冯宁安宁堡街道办事处主任敬宗沙井驿街道办事处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负责协调全区产业强区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发改局局长兼任。
(二)设置工作小组根据全区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设置各产业发展工作小组,负责产业规划编制和协调实施工作。
科教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由区科技局、文体局、相关街道、安宁园区组成。
区科技局牵头,科技局局长兼任组长。
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小组:由区商务局、相关街道组成。
区商务局牵头,商务局局长兼任组长。
旅游服务业发展工作小组:由区旅游局、生态局、相关街道组成。
区旅游局牵头,旅游局局长兼任组长。
新型工业发展工作小组:由区工信局、安宁园区、相关街道组成。
区工信局牵头,工信局局长兼任组长。
(三)制定专项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举措全区产业发展按照区“十二五”规划执行,具体产业发展调整与协调由区发改局负责。
各牵头部门要尽快做好专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区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
具体负责和承担推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各单位和街道(园区),要细化每个产业具体实施方案。
五、保障措施实施产业强区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即要精心谋划实施好产业发展培育的前期工作,尽快建立起新的产业体系,又要着眼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把产业强区工程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的重大工程,摆在全区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新理念、新模式强力推进落实。
以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和所依托企业为主体,将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优势有机组合起来,共同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
要落实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强区工程实施的具体措施,搭建项目审批、土地保障、税收优惠、融资贷款等“绿色通道”。
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考评机制,把产业强区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二)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坚持共需、共建与共享相结合,建立产业强区工程“研政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教人才比较优势,力争每年筛选培育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品牌、培育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深入持久开展行政效能建设,以政务信息化为抓手,简化审批环节,集中办理事项,变“一站式”办公为“一键式”服务,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三)狠抓项目凝炼。
把项目工作作为实施产业强区工程的具体抓手,切实以大项目推动产业大发展。
围绕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培育,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取向和投资重点,注重开展前瞻性研究、认真做好项目的研究论证、筛选包装等前期工作,全方位凝炼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重大项目。
由工信局牵头,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做好工业项目的凝炼,推动企业改造更新、延伸产业链和争取国家支持;由商务局部门牵头,发挥商贸企业和社科类研究机构的作用,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项目的凝炼工作;由科技局牵头,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凝炼项目,与企业主动进行产业优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