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50c3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a.png)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
1.主谓一致:判断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方面是否一致,如“我喜欢
他们”的主谓一致,可修改为“我喜欢他们们”。
2.时态语态:判断句子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如“他昨天见
了我”中的动词时态错误,应改为“他昨天见我”。
3.代词指代:判断代词的指代是否清晰,如“我买了一本书,它很有趣”中的代词“它”无明确的指代对象,应修改为“我买了一本书,这本
书很有趣”。
4.主语从句:判断句子中的主语从句和主句是否一致,如“他说他去
了图书馆”中的主语从句和主句不一致,应修改为“他说他去图书馆”。
5.定语从句:判断句子中的定语从句是否正确引导和连接,如“我买
了一本书,其中包括了关于历史的知识”中的定语从句引导词错误,应修
改为“我买了一本书,其中包括了关于历史的内容”。
6.同音错别字:判断句子中的同音词和近音词是否使用正确,如“这
本书非常有意思”中的错别字“意思”,应修改为“有意义”。
7.标点符号:判断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如句子缺少或多
余标点符号,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总之,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需要考生对语法知识和语文表达能
力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三篇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cf1f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a.png)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三篇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1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__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__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__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2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0f75e014791711cd791716.png)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病句的判断与修改考点检索:1.判断句子的正确与错误。
2.判断病句修改的正确与错误。
3.查找病句病因,在不改变句意的基础上修改病句。
4.修改有语病的文段。
方法点拨:一、病句病因剖析(一)用词不当例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2012年7月21日北京因特大暴雨而受灾的灾民。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二)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如,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农民工挣来的钱刚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有关官员对中国、韩国、印尼等国少部分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因为"北京"不是"季节"。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1.缺主语。
例如,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
应去掉"通过"或"对"。
) 2.缺谓语。
例如,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缺宾语。
例如,政府严肃处理猪肉擅自调价。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8486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6.png)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在2024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修改病句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学生们在修改病句时,经常会犯一些易错的类型。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的总结。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一致。
例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平,而他却选择了战争。
错误类型:主谓不一致。
谓语动词应该改为“选择”。
二、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时态是否一致。
例句: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
错误类型:动词时态错误。
去应该改为“去过”。
三、代词引用错误代词引用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代词的引用对象是否清楚。
例句:她说她在电影院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很高兴。
错误类型:代词引用错误。
他应该改为“她”。
四、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是否恰当。
例句:她是一个可爱的老师。
错误类型:词语搭配错误。
可爱应该改为“优秀”。
五、句子结构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是否合乎规范。
例句:有的同学喜欢读书,而有的同学喜欢看电视。
错误类型:句子结构错误。
应该把两个并列的句子分开,或者加上逗号。
六、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准确。
例句:我今天早上去了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所以妈妈生气了。
错误类型:标点符号错误。
应该在“所以”前加上逗号。
七、冠词错误冠词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冠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例句:他是一个大医生,他为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错误类型:冠词错误。
应该把“一个”改为“一位”。
八、固定搭配错误固定搭配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固定搭配的使用是否正确。
例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社会活动。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99be33da8956bec0975e3e7.png)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应改为: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3.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所属性定语)的一位(数量词定语)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747cfd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0.png)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习)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和方法(附练)一、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1956年,XXX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
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5、联系干系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6、主客颠倒:例:XXX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XXX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8、事情前后顺序颠倒: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前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分歧事理。
﹡9、状语位置: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B员XXX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中考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常考题型
![中考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常考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58566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e.png)
中考语⽂总复习:修改病句常考题型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表达有⽑病的句⼦,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前者是就语法⽅⾯⽽⾔的,后者是就逻辑⽅⾯⽽⾔的。
⼩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语⽂修改病句常考这10种 ⼀、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易导致句⼦⽆主语。
如: 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记》,让我受到⼀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民族的⼤融合⼯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全国创造了条件。
解析:在⼀个句⼦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导致⽆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去考虑。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
例5:要办好⼀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的才智,集体的⼒量和集思⼴益的效果。
例6:这位⾼能机械⼯程师的出⾊⼯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解析:在⼀个句⼦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起。
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起。
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
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例6中,主语部分是⼀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作”与谓语“被采⽤”不能搭配。
三、发现具有两⾯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的修改与改正
![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的修改与改正](https://img.taocdn.com/s3/m/c28d1a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3.png)
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的修改与改正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病句是容易被老师扣分的问题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避免这些问题并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将探讨常见病句的修改与改正方法。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1. 错误:我的家人都非常喜欢运动,他们每天都锻炼身体。
正确:我的家人都非常喜欢运动,我们每天都锻炼身体。
2. 错误: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玩。
正确: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玩耍。
二、主谓语序颠倒主谓语序颠倒是指主语与谓语的位置颠倒了。
例如:1. 错误:跑步喜欢我。
正确:我喜欢跑步。
2. 错误:电影喜欢看他们。
正确:他们喜欢看电影。
三、缺少或多余的主语、宾语在表达时,有时候会遗漏主语或宾语,或者多余地加上主语或宾语。
例如:1. 错误:看着远处的大楼,心中充满了骄傲。
正确:我看着远处的大楼,心中充满了骄傲。
2. 错误:给你介绍一位朋友,他精通多国语言。
正确: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他精通多国语言。
四、动词的时态不一致动词的时态要与句子的主语和上下文保持一致。
例如:1. 错误:昨天我去了公园,看见很多花朵盛开。
正确: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很多花朵盛开。
2. 错误:小明从学校回家后,告诉妈妈今天考试很顺利。
正确:小明从学校回家后,告诉妈妈考试很顺利。
五、使用错误的代词不恰当地使用代词会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或含义模糊。
例如:1. 错误:我今天买了一件衣服,但它太小了。
正确:我今天买了一件衣服,但它太大了。
2. 错误:小张和小王都喜欢读书,可他从来没有去图书馆。
正确:小张和小王都喜欢读书,可他们从来没有去图书馆。
六、使用错误的连词或连接词连词和连接词的使用要符合句子的逻辑关系,不能随意更换。
例如:1. 错误:明天要下雨,但我还是要去踢足球。
正确:明天虽然要下雨,但我还是要去踢足球。
2. 错误:他不但喜欢音乐,还非常擅长弹钢琴。
正确:他不仅喜欢音乐,还非常擅长弹钢琴。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2cef89ffba0d4a7302763a0c.png)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七、(太原)
在下面原句上修改病句。(1分)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八、(黄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十三、(兰州)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
考点1:病句辨识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如“在他跑过来时,抱着一个球。”缺主语,应删去“在”“时”。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搭配不当。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质量”“提高”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数量”“增加”。
中考语文病句的辨别与修改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病句的辨别与修改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8091c4431b90d6c85c7e5.png)
• [解析] B项,“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 应去掉其中一个。
D • 2.[2012· 株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 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 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 事迹感动。 •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 途径。
• 3.句子是复句,注意关联词。在复句中, 关联词语往往对表情达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复句病句的考查,常常从关联词语入手。 关联词语的使用,一要看位置,二要看搭配, 三要看运用恰当与否。 • 4.代词指代,要清楚。句中如果有代词的 话,应该注意指代是否清楚。 • 5.一面两面,要搭配。句中如果出现“是 否”“能不能”“能否”“与否”“要不 要”“该不该”“好坏”“高低”“成
• 6.语句通顺,看逻辑。如果经过以上五个 方面的考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那么就应 看看是否有逻辑错误。 • 小贴士 • 句式杂糅十类情况 • 一、【典型结构】 被(受)……所……。 • 如:这个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 喜爱。 • 【修改意见】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 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 八、【典型结构】 大多是以……为主、 以……为宜、……最好。 • 如: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 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 【修改意见】 或说“大多是青年师生”, 或说“以青年师生为主”。 • 九、【典型结构】 分外……多了、过分的 溢美、悬殊很大。 • 如: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 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 跃而健谈多了。
专题3
病句的辨别与修改
考点自主梳理
• 重难清单 • 1.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这三种 语病出现得最多。 • 2.句式杂糅、重复赘余有时不易辨识。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指导(八)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指导(八)](https://img.taocdn.com/s3/m/f8344061a8956bec0975e3f4.png)
中考总复习·修改病句解题技巧一、知识点病句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累赘;④结构混乱;⑤不合逻辑;⑥表意不明;⑦用词(否定词、关联词)不当等。
(一)单句病句:1.搭配不当(1)主谓之间如: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这个句子的主语包括“音容笑貌”和“教导”两个方面,其中只有“音容笑貌”能和谓语“时时出现在眼前”搭配。
这句话可以改为“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我眼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2)动宾之间如“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一句中,运动员所获得的不是“比赛”,而是“金牌”。
又如“纪念三八节的到来”一句中,“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3)主语与宾语之间如: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
这个句子的主语“他的家乡”说的是什么地方,宾语“黑龙江省青冈县人”说的是什么地方人。
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
可以改为“他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
”也可以改为“他的家乡是黑龙江青冈县。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必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技术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句中的修饰语“千百万”与中心语“队伍”不搭配,应把“队伍”改为“人才”。
2.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如“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一句中“通过并审议”的词序不当,当改为“审议并通过”。
又如“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一句中词序也不当,“不但”应移至主语“他”后。
(2)名词修饰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代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定语前。
如: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短语)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例如“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一句中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语。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知识点常考题型整理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知识点常考题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f5d3d0bd64783e08122b55.png)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知识点常考题型整理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
主宾搭配不当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6。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二、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将“使”删去即可.2。
缺少谓语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
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美德”即可.三、成分赘余1。
重复多余例1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
中考语文复习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复习笔记整理
![中考语文复习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复习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c4670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f.png)
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考点梳理】辨析此类病句,可提取句子主干,看主语是否和谓语搭配。
【试题训练】例句: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解析:句中主语是“狂风和暴雨”,谓语是“下”,可以说下雨,但不能说下风,可以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考点梳理】看谓语和宾语是否搭配(括号内为正确用法):如:增强……方式(意识)、改进……态度(方法)、提供……资源(平台)、培养……水平(能力)、看到……声音(景象)、听到……容貌(声音)、创造(推进)……进程、提高……范围(效率)、召开活动(会议)、举办……典礼(活动)、提高(加深)……合作。
【试题训练】例句: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解析:句中的谓语“打破”与宾语“环境”不搭配,可以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3、主宾搭配不当。
【考点梳理】可提取句子主干,看主语和宾语是否搭配。
特别要关注包含“是”“不是”的语句,看主语和宾语是否搭配。
【试题训练】例句: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可以改为“北京的秋天”。
4、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考点梳理】看到副词不放过。
看副词与对应的修饰对象是否搭配。
【试题训练】例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非常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解析:“非常”修饰“证明”不恰当,可以改为“有力”。
5、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考点梳理】看到形容词不放过。
看形容词与对应的修饰对象是否搭配。
【试题训练】例句:最近,自治区内外30多家新闻界对我校进行了连续报道。
解析:“30多家”与“新闻界”不搭配,将“新闻界”改为“新闻媒体”。
6、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考点梳理】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如果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是不是”“好坏”“成败”“优劣”等词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
【试题训练】例句: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解析:句子中“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两者不一致,搭配不当。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2e07c00b4c2e3f5627632d.png)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一、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主语的词序不当,应该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老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推断出来。
例: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依据主题的需要搜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效劳。
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显然是应该先"搜集",再"选择",最后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辨析时都肯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2.多项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顺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4.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这里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显然就颠倒了。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中考修改病句知识点
![中考修改病句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86c0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8.png)
中考修改病句知识点篇一:中考病句知识点梳理中考总复习——病句的识别与修改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病句的识别与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地判断病句的类型;二是对病句进行修正。
病句识别题是中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感、熟悉病句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必要的语法和逻辑知识这些能力,才能找到破解病句题的钥匙。
知识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中考】初中语文修改病句题专题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初中语文修改病句题专题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3d71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1.png)
【中考】初中语文修改病句题专题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一、备考指津:什么是病句,病句指的是说话或写文章时,由于思考不严密,用语习惯不严谨,而出现语法上有毛病、修辞上失当或者不合逻辑的句子。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中考常见题型。
主要涉及搭配不当、语序凌乱、句子成分残缺、重复赘余、不合事理、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病因。
在考查类型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题,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没有语病的选项或选出一个有语病的选项;二是主观题,命题者提供几个句子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从中找出有语病的句子,指出病句类型或病因,并加以修改,有的还要求考生使用规定的符号进行修改。
二、方法引领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反复阅读,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看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三、分类讲析(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中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⒈主谓搭配不当:★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素质”与“加强”不能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高”。
)★《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歌词不是声音,不能“婉转悠扬”。
)⒉动宾搭配不当:★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闪耀着”和“清新的空气”不搭配”。
宾语是一个并列短语,谓语跟其中的一个能搭配,另一个不能搭配。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bd3c2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8.png)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1⒈词义混淆。
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⒉词类误用。
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今天气候晴朗。
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⒊成份残缺。
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
(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
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
(少谓语)老师向全班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少宾语)⒋搭配不当。
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
(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⒌重复累赘。
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
如: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
“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⒍词序颠倒。
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
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2“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
以考六种病句类型为主,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查方式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改错题两种形式。
在六类病句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语法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
一般说来,对于句子,语法管通不通,逻辑管对不对,修辞管好不好。
句子出现这些毛病,就不通,不对,不好(或不明)。
辨析病句,就可以从语法、逻辑、表意三方面去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题,辨析病句年年出题,我们统计了14道题,共37个病句,属语法毛病的20句,占54%。
其中搭配不当的7句,成分残缺或赘余的6句,结构混乱的7句。
属逻辑毛病的10句,占27%。
中考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方法”课堂笔记
![中考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方法”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3ca713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2.png)
病句修改方法1、搭配不当【修改方法】①换——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从不搭配的AB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换成另外的词与其搭配;②删或补——不搭配的A或B删除一个;或者为另一个补上搭配的成分,使得AB均完整呈现。
【试题训练】例句:①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
解析:“感受”不能和谓语“拓展”搭配,须更换为“视野”例句:②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解析:删“感受和”或补为“会加深我们的人生感受,拓展我们的视野”2、语序不当【修改方法】调——把不合理的句子顺序进行前后移动【试题训练】例句: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解析:改为“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3、成分残缺或赘余【修改方法】①残缺的成分补上——缺少主语补主语,缺少宾语补宾语;②赘余的成分删去——从多余的两个或以上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删去,切忌胡乱删除【试题训练】例句:①我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
解析:“大约”和“余”重复,删其一。
例句:②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解析:缺少主语,后一个分句句首应加“我”。
4、句式杂糅【修改方法】先拆后删——先将两个句子分别拆解出来,看看哪个句子合适。
两个句子都会有一个关键词语,保留一个,删除另一个【试题训练】例句: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引起所导致的。
解析:“被认为是由……引起”和“是由导致的”分别引领两个句子,杂株在一起应删去“被认为”“引起”或者删去“所导致”5、表意不明【修改方法】换或调——哪个词语造成了歧义,就调整哪个词语的顺序或更换句中的其他关键词语【试题训练】例句:两个师范大学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解析:是“两个大学”还是“两个学生”,表意不明;应调序为“师范大学的两个学生”或将“个”改为“所”6、不合逻辑【修改方法】①调——违反逻辑或事理的部分,按照由小到大、由个人到集体的顺序调整;②删——矛盾的部分删去其一【试题训练】例句: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dd39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d.png)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一、主谓一致错误1.主语与谓语之间缺乏一致的单复数关系。
例如:错误:我和他是好朋友。
修改:我和他是好朋友们。
2.主谓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时态关系。
例如:错误:他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连我也不了解。
修改:他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连我也不了解。
二、动宾搭配错误1.动词与宾语之间不搭配。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
修改:我昨天去了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2.形容词或者名词与宾语之间不搭配。
例如:错误:她戴了一只金的戒指。
修改:她戴了一只金色的戒指。
三、词语用法错误1.词语的搭配不准确。
例如:错误:他努力了一年,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修改:他努力了一年,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2.词语的用法不正确。
例如:错误:我终于体会到了做家务的辛苦。
修改:我终于理解到了做家务的辛苦。
四、时态误用1.过去时态与现在时态的混用。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学校,然后写作业。
修改:我昨天去学校,然后做作业。
2.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混用。
例如:错误:我已经看完了那本书,它是非常有趣的。
修改:我已经看完了那本书,它非常有趣。
五、连词错误1.连词的使用不准确。
例如:错误:她笑了笑然后去了电影院。
修改:她笑了笑,然后去了电影院。
2.连词的顺序错误。
例如:错误:他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
修改:他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
六、标点符号错误1.句子中缺少或多余标点符号。
例如:错误:你们过来帮帮我修改:你们过来,帮帮我。
2.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例如:错误:你去帮他, 我去帮她。
修改:你去帮他,我去帮她。
七、介词错误1.介词的使用不准确。
例如:错误:他在香港工作了一年。
修改:他在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
2.介词后缺少宾语。
例如:错误:我习惯了跟朋友一起上学。
修改:我习惯了和朋友一起上学。
八、语序错误1.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正确。
例如:错误:她梳着长发,穿着一条迷彩裤。
修改:她穿着一条迷彩裤,梳着长发。
2.句子中修饰成分的位置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的知识点
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二、“记叙文阅读”复习要点
1、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分析课外语段或短语
2、弄清记叙的六个要素
3、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4、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材料的主次与详略,过渡与照应,线索、层次)
5、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7、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
三、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记叙文的特点
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
2、分类:
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
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
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
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
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
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记叙的人称:
A、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
“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
B、第二人称: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出于直接抒情
的需要。
但记叙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
经过告诉读者。
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谓,没有“我”这个代词。
其好处在于人物事件的展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
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文中每
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写。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指记叙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记叙的材料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用顺叙写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从时间
推移、程序推进、空间转换等标志着手,理清思路。
2、倒叙:先把事件的`结果写出,或先把后发生的事(或是某个突出的片断或结局)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记叙,最后落到结果,
使首尾呼应。
其注意点:
①开头一般先写结果,或是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回忆;
②开始追述时,文章一般要用一两句话表明以下要追述以往的事;
③追述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
插叙:在顺叙过程中插入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件。
分析插叙要把握两点:一是转入插叙的过渡句。
二是由插叙转到顺叙的过渡句,它们衔接要自然、完美。
阅读时要注意插叙前后的
过渡性文字。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四)记叙的中心与材料
的看法。
2、中心的把握:
(1)、内容:一是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二是作者的感受、文章的意义。
(2)、方法:
抓具体材料:写人为主的,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意义入手;叙事为主的,通过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进行归纳,从把握文章通过叙写的事件所要说明的道理入手;写景状物为主的,要根据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把握文章通过写景状物抒发的感情进行分析归纳。
抓文章题目
抓开头结尾
抓议论抒情语句
记叙的材料(内容):就是根据需要围绕中心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叙述的生活内容。
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
抓记叙的要素:如:写人为主的材料主要有:①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②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
记事为主的材料主要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③场面、细节描写④作者对事件的态度。
写景状物为主的材料有:①景物特征②景物与人的关系③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④作者对景物的态度感情。
抓关键性词句
(五)记叙的详略
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详写:就是具体细致地记叙描写,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
一般说来,与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详写。
略写:是简洁地介绍某一问题或某些情况,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楚。
略写的材料,一般是与中心关系不太的,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
(六)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另外还用到议论,说明和抒情。
1、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可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其作用是使读者对
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
对人物,事件和景物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枯燥。
描写分为人物
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分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作用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
情节、渲染气氛。
3、说明: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4、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进直接对叙述内容发表见解、判断、表明态度,或从个别事物中说明它的普遍意义,使读者加深理解。
5、抒情:作者在记叙基础上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七)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选材剪栽、详略搭配、结构安排、表达方式及语言运用。
(八)记叙文的语言特征:
①具体生动、形象鲜明②合乎语法规律和逻辑顺序,并适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反问、疑问等句式,以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