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模拟通话系统实验报告
模拟语音通话系统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模拟通话系统第一部分载波、调幅级电路的设计一、工作原理:调幅调制包括三个部分:1、要传送的信号,该信号相对于载波属于低频信号,通常称为调制信号。
2、高频振荡信号,通常称为载波。
3、调制以后的信号,通常称为已调波或者是调制波。
调制方式是用传送的低频信号(如代表语言、音乐、图像的电信号)去控制作为传送载波的高频震荡波(称为载波)的幅度,使已调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大小线性变化,而保持载波的角频率不变。
二、工作过程:本电路有一个振荡器产生一个10MHz的载波信号,输入信号为低频信号(如代表语言、音乐、图像的电信号)通过MC1496进行调幅。
载波信号产生的过程:该信号由TL082运算放大器产生。
电路中第一个运算放大器产生,第二个是一个比较信号。
该电路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载波信号。
第一个比较器中有R1、C1,R2、C2构成一个选频反馈网络。
MC1496为一个模拟乘法器,X通道两输入端8和10脚直流电位均为6V,可作为载波输入通道;Y通道两输入端1和4脚之间有外接调零电路;输出端6和12脚外可接调谐于载频的带通滤波器;2和3脚之间外接Y通道负反馈电阻R8。
若实现普通调幅,可通过调节10kΩ电位器RP1使1脚电位比4脚高,调制信号与直流电压叠加后输入Y通道,调节电位器可改变的大小,即改变调制指数Ma;若实现DSB调制,通过调节10kΩ电位器RP1使1、4脚之间直流等电位,即Y通道输入信号仅为交流调制信号。
为了减小流经电位器的电流,便于调零准确,可加大两个750Ω电阻的阻值,比如各增大10Ω。
MC1496线性区好饱和区的临界点在15-20mV左右,仅当输入信号电压均小于26mV时,器件才有良好的相乘作用,否则输出电压中会出现较大的非线性误差。
显然,输入线性动态范围的上限值太小,不适应实际需要。
为此,可在发射极引出端2脚和3脚之间根据需要接入反馈电阻R8=1kΩ,从而扩大调制信号的输入线性动态范围,该反馈电阻同时也影响调制器增益。
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报告全解

综合实验报告( 2015--2016 年度第一学期)名称:通信系统仿真题目:FM的调制与解调院系:信息工程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孙景芳、王雅宁设计周数: 1成绩:日期:2015 年11 月10 日设计方案(包括简单介绍原理,设计参数和方案原理框图)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可由一般通信系统模型略加改变而成,在这里一般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分别为调制器、解调器所替换。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它主要包含两种重要变换。
一是把连续消息变换成电信号(发送端信息源完成)和把电信号恢复成最初的连续消息(接收端信宿完成)。
由信源输出的电信号(基带信号),由于它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能直接作为传输信号而送到信道中进行远距离传输。
因此,模拟通信系统里常有第二种变换,即将基带信号转换成其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这一变换由调制器完成;在收端同样需经相反的变换,它由解调器完成。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通常称为已调信号。
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携带有消息,二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三是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点频率。
因而已调信号又常称为频带信号。
(图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FM调制与解调原理频率调制又称调频(FM),它是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而振幅保持恒定的一种调制方式。
相位调制或调相(PM)是使高频振荡的相位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而振幅保持不变的一种调制方式。
由于频率与相位间存在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故调频与调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调频必调相,调相必调频。
因此,调频和调相统称为角度调制。
若只给一个波形或表达式是无法确定调制方式是调频还是调相的。
从频率调制的相位与频率关系可以看出,调频信号可通过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种方法得到,所谓间接调频就是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调相而得到。
由于实际相位调制器的调节范围不可能超出(-π,π) ,因而间接调频的方法仅适用于相位偏移和频率偏移不大的窄带调制情形。
模拟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部分;2. 掌握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 学会分析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信号失真、噪声影响等;4. 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模拟调制、解调技术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2. 能够分析并解决模拟通信系统中出现的常见问题;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4.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模拟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团队中分工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国家通信事业的认同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模拟通信系统基本概念:信号、信道、噪声等;2. 模拟调制技术:调幅(AM)、调频(FM)、调相(PM)等;3. 模拟解调技术:同步解调、非同步解调等;4.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失真、带宽、信噪比等;5. 模拟通信系统实际应用案例:无线电广播、电视传输等;6. 模拟通信系统仿真实验: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模拟通信系统搭建与测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组织和安排:第一周:模拟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及原理;第二周:模拟调制技术及其分类;第三周:模拟解调技术及其应用;第四周:模拟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第五周:模拟通信系统实际应用案例学习;第六周:模拟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教材中模拟通信系统的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模拟通信知识。
音频模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音频模拟原理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音频模拟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音频模拟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音频模拟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双踪示波器3. 耳机4. 模拟调制解调器5. 电源实验原理:音频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它能够模拟声音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特性。
在音频系统中,模拟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接收是至关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验证音频模拟信号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一、音频信号的产生1. 打开音频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至1kHz,幅度为1Vpp。
2.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3. 通过耳机监听音频信号,确认信号的正确性。
二、音频信号的调制1.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模拟调制器的输入端。
2. 调整调制器的频率至10kHz,作为载波频率。
3. 调整调制器的幅度,使调制后的信号幅度适中。
4. 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
三、音频信号的解调1. 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入模拟解调器。
2. 调整解调器的频率,使其与调制频率一致。
3. 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
4. 通过耳机监听解调后的信号,确认音频信号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音频信号的产生实验结果显示,音频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稳定的1kHz正弦波信号。
通过示波器和耳机观察,信号波形和声音均符合预期。
二、音频信号的调制实验结果显示,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和幅度均有所调整。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已经成功将音频信号加载到10kHz的载波上。
三、音频信号的解调实验结果显示,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基本一致。
通过耳机监听,解调后的音频信号清晰可辨,验证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正确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音频模拟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办公室电话系统模拟

实验项目办公室电话系统模拟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练习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2、进一步熟悉模拟算法的设计、编程问题。
二、实验要求:
1、熟练应用Matlab的随机变量的模拟函数;
2、加强离散系统模拟算法的分析和设计训练;
3、提高Matlab的编程应用技能。
三、实验学时数:
2学时
四、实验类别:
综合性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个办公室有三条电话线可打进,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刻最多能接待三名顾客,顾客打进电话是随机的,其时间服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的均匀分布;每次电话持续时间是均值为6分钟的随机变量。
由于可能三个电话机同时占线而打不过进电话,他们当中部分人稍后可能重拨电话,而其他人则可能放弃通话。
平均一天接通70个电话,但经理很担心会损失顾客源。
请你建立一个模型模拟办公室电话系统,帮助经理在休息时时思考这个问题,用你的模型做下述估计工作。
(1)无电话占线,有一条,两条占线和三条都占线的时间百分比。
(2)未打进电话的顾客所占百分比。
若办公室再新装一部电话,你怎样修改模型?改进这一模型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
模拟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模拟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方法;3. 学习模拟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特性;4. 通过实验加深对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1. 模拟通信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频率计;4. 调制器和解调器;5. 信号发生器;6. 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模拟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源产生的模拟信号,通过调制器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再通过解调器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
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调制方式:1. 振幅调制(AM):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息;2. 频率调制(FM):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3. 相位调制(PM):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调制器和解调器对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观察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并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特性。
四、实验步骤1. 振幅调制(AM)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接入调制器;(2)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使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一致;(3)观察调制器输出的AM信号波形,分析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4)将AM信号接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器输出的信号波形,分析解调信号的恢复效果。
2. 频率调制(FM)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接入调制器;(2)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使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一致;(3)观察调制器输出的FM信号波形,分析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4)将FM信号接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器输出的信号波形,分析解调信号的恢复效果。
3. 相位调制(PM)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接入调制器;(2)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使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一致;(3)观察调制器输出的PM信号波形,分析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4)将PM信号接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器输出的信号波形,分析解调信号的恢复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幅调制(AM)实验结果: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频率一致,调制器输出AM信号,解调器输出信号波形与调制信号基本一致,恢复效果较好。
(完整word版)模拟通话系统实验报告

模拟通话系统实习报告通信工程0803班目录一.载波调幅级电路设计二.调幅信号的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三.晶体管混频、二次混频级四.中放、检波、低放级第一组负责人:载波、调幅级电路的设计工作原理:调幅的方法分为高电平调制和低电平调制,高电平调制是直接产生满足发射机输出功率要求的已调波;而低电平调制则是在低功率电平上产生已调波,再经过线性功率放大到所需的发射功率.双边带调制和单边带调制通常都是低电平调制。
调制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不是主要指标,调制电路的形式,非线性器件类型及工作状态选择不受输出功率和效率的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提高调制线性和抑制载波输出。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的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
本实验中是由晶体振荡产生10MHZ的高频信号。
低频信号源产生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经过调幅输出为10MHZ的调幅信号.将其输入到前置放大器,输出为放大的调幅级。
10MHZ的晶体振荡器的构造:在拨码开关将其拨通,以晶体代替电感,即为晶体振荡器。
由正弦波发生器和振荡器所发出的信号输送到调幅级.信号和载波同时工作.在本电路设计我们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1496芯片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动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电路原理图:第二组负责人:调幅信号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甲类和丙类放大)电路的设计工作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完整版)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协议部分)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实验一:主被叫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
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
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
5、掌握移动台被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6、掌握通话结束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
7、了解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时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二、实验仪器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2、台式计算机一台;3、小交换机一台:三、实验原理处于开机空闲状态的移动台要建立与另一用户的通信,在用户看来只要输入被叫号码,再按发送键,移动台就开始启动程序直到电话拨通。
实际上,移动台和网络要经许多步骤才能将呼叫建立起来。
以移动台和移动台进行通信为例,就包括主叫移动台和主叫MSC建立信令链接、主叫MSC通过被叫电话号码对被叫用户进行选路,即寻找被叫所处的MSC、被叫MSC寻呼被叫MS并建立信令连接过程等三个过程。
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主叫时MS和MSC之间的信令过程、以及为了完成通话连接,主叫MSC和被叫MSC之间的信令过程(即七号信令中的部分消息)。
四、实验内容1、记录正常呼叫的过程中,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2、记录被叫关机时,移动台主叫部分的信令流程3、记录被叫振铃后无应答时,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4、记录被叫号码无效时,移动台主叫的信令流程5、记录通话结束后,呼叫链路释放的信令流程五、实验步骤主叫实验:1、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
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
在主界面上双击“主叫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
2、点击“初始化”键,看到消息框中出现“初始化”完成。
再点击“开机”键,从而使移动台处于开机状态。
3、移动台主叫实验需要某一个被叫移动台的配合,在教师的协调下,选择一个作为被叫的实验箱,并了解此被叫的电话号码。
电话实训报告

保持友好和热情的语气, 传递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清晰简洁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意 思,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 词汇或长句。
节奏与语调
根据情境和情感需要,调 整说话的节奏和语调。
避免情绪化
在处理敏感或复杂问题时, 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 绪化表达。
问题解决与应对策略
处理突发状况
遇到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迅 速分析情况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实训中强调了清晰、有条理地 表达观点的重要性,这有助于 建立专业形象并增强说服力。
情感控制
在处理客户投诉或复杂问题时, 我学会了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提问技巧
通过实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 有效提问获取更多信息,引导
对话进程。
对未来电话沟通能力的展望
01 持续学习与实践
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电话沟通 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记录信息
在通话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以便后续跟
进。
有效倾听技巧
保持专注
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说话,避免中途打断 或转移话题。
回应
在对方说话时适时回应,以鼓励对方继续
表达。
提问
对于不清楚或感兴趣的部分,可以适当地 提问以深入了解。
总结
在对方表达结束后,简要总结对方的观点, 确保理解无误。
语言表达与语气控制
在工作中,电话是重要的沟通工具。 电话实训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电话 礼仪和沟通技巧,提升专业形象。
电话沟通的重要性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电话沟通能够快速传递信 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 及时性。在商业环境中,
这尤为重要。
建立良好关系
通过电话沟通,可以与客 户、同事和合作伙伴建立 良好的关系,促进合作与
模拟通信系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单位:xxxx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模拟通信系统工程师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模拟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xxxx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应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和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参与实际项目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3)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实习收获(1)掌握了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了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和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学会了模拟通信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了解了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增加了自己的工程经验。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对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
(2)在调试和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操作不熟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法:(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多向同事请教,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通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学会了模拟通信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xxxx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实习期间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
打电话的实验报告

打电话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打电话的实验,探究电话通话的原理和过程,并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实验器材:手机、电话卡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手机已经安装电话卡,并且信号良好。
2. 拨号:打开手机,拨打要通话的号码。
根据国际区号、国内区号和本地号码的规定输入正确的号码,并按下拨号按钮。
3. 呼叫过程:手机将拨号的信号发送到所在地的基站,基站收到信号后会进行信号转化,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对方所在地。
4. 呼叫接收:对方手机所在的基站接收到信号后进行相同的信号转化和传输过程,将信号传递给对方手机。
5. 呼叫接听:对方手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铃声或振动提醒用户有来电。
6. 通话过程:一旦对方接听电话,双方手机与基站之间将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信号将通过该链路双向传输,实现双方的语音通话。
7. 结束通话:通话结束后,双方挂断电话,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关闭,实验结束。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能成功地进行手机通话,实验结果显示了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手机通话的基本原理是借助基站进行信号的转化和传输,实现双方之间的语音通话。
2. 手机通话需要先进行拨号,拨号信号会经过基站的处理,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对方手机所在地。
3. 手机通话在对方手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铃声或振动提醒用户有来电。
4. 通话过程中,双方手机与基站之间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通过该链路实现双方的语音通话。
5. 通话结束后,挂断电话会关闭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还体验了现代通信技术的便利性。
电话通信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远程交流和沟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通讯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例如视频通话、互联网语音通话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话通信的原理和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打电话的方法和步骤。
安卓实验报告_通话(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Android平台,实现基本的通话功能。
主要包括通话的发起、接听、挂断以及通话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静音、免提等。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Android通信模块的理解,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3.53. 虚拟设备:Android 8.0(Oreo)4. 开发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1. 通话发起与接听- 使用Android提供的电话管理API实现通话的发起与接听。
- 通过拨号功能发起通话,并通过监听电话状态实现接听来电。
2. 通话控制- 实现通话过程中的基本控制功能,如静音、免提、挂断等。
- 使用电话管理API中的相关方法实现这些功能。
3. 通话状态监听- 监听通话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如通话开始、通话结束、通话过程中等。
- 根据状态变化更新界面显示,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 界面设计- 设计简洁美观的通话界面,包括通话控制按钮、通话状态显示等。
- 使用Android Studio提供的布局工具实现界面设计。
四、实验步骤1. 创建项目- 打开Android Studio,创建一个新的项目,选择“Empty Activity”作为项目模板。
2. 添加通话权限- 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添加通话权限,如下所示:```xml<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LL_PHONE" />```3. 实现通话发起与接听- 在Activity中添加按钮,用于发起通话和接听来电。
- 为按钮设置点击事件,调用拨号API发起通话。
4. 实现通话控制- 在通话过程中,添加按钮用于实现静音、免提、挂断等功能。
- 使用电话管理API中的相关方法实现这些功能。
5. 实现通话状态监听- 监听通话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更新界面显示。
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报告

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报告----22cc6b70-6ebd-11ec-bf72-7cb59b590d7d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程控交换系统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级通信工程类讲师年月日实验1办公室内部通话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模拟用户的呼叫跟踪,加深对程控交换机呼叫处理流程的了解;2.掌握程控交换机配置数据的意义和原理;3.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程控交换机本局数据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1.学习zxj10程控交换机本局数据配置方法;2.模拟用户动态跟踪,深入分析交换机呼叫流程;3.按照实验指令的步骤配置本地数据,将电话号码7000000~7000023分配到ASLC板的0~23端口,用7000000拨打700001,按照实验指令的方法创建模拟用户呼叫跟踪,观察呼叫的动态迁移,并了解单模块调用过程。
4.该办公室的数据配置需要配置如下:办公室信息配置办公室容量数据配置交换办公室配置物理配置号码管理、号码分析三、实验仪器程控交换机1套维护终端若干电话机若干四、实验步骤(一)、启动后台维护控制中心启动程控交换机网管终端计算机,点击桌面快捷方式。
启动后的维护控制中心如下图2-1所示(使用中友开发软件CCTs可省略此步骤):(II)启动操作和维护控制台选中后台维护系统控制中心,单击右键,选中【启动操作维护平台】,出现如下的对话框,输入操作员名【system】,口令为空,单击【确定】后,将会登陆操作维护系统。
(三) . 报警办公室配置打开“系统维护(c)”----“告警局配置(b)”,点击“局信息配置(b)”后,弹出如下界面。
输入办公室的区号532和办公室代码1,然后单击[write library]。
(4) . 办公室容量数据配置打开【基本数据管理】-【局容量数据配置】,点击后弹出如下操作界面(分别进行全局容量、各模块容量进行规划设置),点击【全局规划】,出现如下的对话框.点击【全部使用推荐值】,当前值将自动填入系统默认值。
实验五,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五,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五、实验结果1.画出各个实验连接示意图,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测试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测试点信号波形,分析信号的变化过程。
电话用户接口模块测试点说明:1VT:电话 A 路二四线变换后的模拟输出。
1VR:电话 A 路 PCM 译码输出的模拟信号。
PCM1-DX:电话 A 路 PCM 编码数据输出。
PCM1-DR:电话 A 路 PCM 译码数据输入。
2VT:电话 B 路二四线变换后的模拟输出。
2VR:电话 B 路 PCM 译码输出的模拟信号。
PCM2-DX:电话 B 路 PCM 编码数据输出。
PCM2-DR:电话 B 路 PCM 译码数据输入。
3.自行设计连接方案,实现两电话语音单光纤的同向和反向本地双工通信,画出你的实验方框图及使用的器件。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桌号实验者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年月日评分教师签名实验五模拟/ 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一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电话接口电路组成; 2.了解电话呼叫接续过程; 3.掌握电话呼叫时的各种可闻信号音的特征; 4.了解记发器的工作过程; 5.掌握 PCM 编译码原理; 6.了解双光纤全双工通信的组成结构。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示波器 3.FC-FC 单模光纤线 2 根 4.小型电话单机 2 部 5.铆孔连接线若干三、基本原理 4 1本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由电话用户接口电路 A、PCM 编译码 A、记发器电路、PCM 编译码 B、电话用户接口电路 B 等组成,光信道为双光纤通信结构。
电话语音信号的光纤传输,可以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原始电话语音信号,经过光纤直接进行传输,这种模拟传输的方式已经很少甚至是不用了,本文里不做;另一种方式是先把话音信号数字化,然后再经过光纤传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PCM 编译码方式。
图电话用户 A、B 模拟光传输结构示意图(A 到 B 单工)图数字电话光纤通信基本组成结构示意图P601 用户A 用户 B P802 激光/探测器P201 P205光纤1310nmLD+单模PCM 编译码光电电光光发射光接收P201 P202 光纤1550nmLD+单模电光光电光接收光发射PCM 编译码P204 P203 电话用户接口 A 电话用户接口 B 四、实验步骤)(一)模拟电话光纤传输(单工)(A A 和和 B, 系统程序设置两路电话的默认电话号码为))1.关闭系统电源。
模拟通话

模拟通话系统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组:载波调幅及电路设计…………………………………………......………………………………………………. xxx(学号)第二组:调幅信号的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 xxx(学号)第三组:晶体管混频、二次混频级………………………………………………………………………………………… xxx(学号)第四组:中放、检波、低放级………………………………………………..…载波、调幅级电路的设计工作原理:调幅的方法按电平的高低可区分为高电平调制和低电平调制,前者是直接产生满足发射机输出功率要求的已调波;后者是在低功率电平上产生已调波,再经过线性功率放大到所需的发射功率。
一般普通调幅发射机都采用高电平调制。
它的优点是不必采用效率低的线性功率放大器,从而有利于提高整机效率。
高电平调制电路必须兼顾输出功率、效率和调制线必的要求。
双边带调制和单边带调制通常都是低电平调制。
调制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不是主要指标,调制电路的形式,非线性器件类型及工作状态选择不受输出功率和效率的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提高调制线性和抑制载波输出。
工作过程: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的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
本实验中是由晶体振荡产生10MHZ的高频信号。
低频信号源产生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经过调幅输出为10MHZ的调幅信号。
将其输入到前置放大器,输出为放大的调幅级。
10MHZ的晶体振荡器的构造:在拨码开关将其拨通,以晶体代替电感,即为晶体振荡器。
由正弦波发生器和振荡器所发出的信号输送到调幅级。
信号和载波同时工作。
在本设计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1496芯片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动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实验三模拟信号光纤通信系统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即通过光纤信道...

实验三模拟信号光纤通信系统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即通过光纤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目前主要用于模拟电视传输。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参数大小连续变化的信号来代替信息,因此,在电光转换过程中信号和信息存在线性对应关系,这样对光源功率特性的线性要求,对系统信噪比的要求,都比较高。
由于噪声的累积,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相比,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较短。
但采用频分复用(FDM)和副载波复用(SCM)技术,实现了一根光纤传输100多路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CA TV)网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主要是语音信号的传输,分两部分:首先了解各种模拟信号的光纤传输,其次进行模拟电话信号的传输。
第一部分、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信号光纤系统的通信原理2、学习并掌握完整的模拟信号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3、学习并掌握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二、实验仪器1、ZYE4301F(1310)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2、20MHz双踪模拟示波器3、麦克风和耳机(最好自备)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完成各种不同模拟信号的光纤传输,以了解和熟悉光纤传输模拟信号系统的组成。
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光发送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各点的信号波形,并进行比较。
实验中,我们利用8038函数发生器模块电路产生的三角波和正弦波信号以及外输入模拟信号作为传图3-1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一图3-2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二输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传输,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用模拟信号,经过光纤直接进行传输;另一种方式是把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后,调制成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最后经过解调把信号还原成原始模拟信号。
本实验中只考虑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中的第一种方法,而第二种方法在后续实验中有详述。
图3-1和图3-2分别是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的两种方式。
本实验中的三角波、正弦波采用8038函数发生器模块电路,信号的幅度0 ~12V连续可调,频率在14Hz~300KHz连续可调。
呼叫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呼叫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数字电路在呼叫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3. 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熟悉数码管显示、优先级处理等电路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呼叫处理系统主要由呼叫输入模块、优先级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存储模块组成。
本实验采用15个开关模拟5个病房的呼叫输入信号,其中5号病房的呼叫优先级最高。
当有多个呼叫信号同时发出时,系统将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并存储低优先级的呼叫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开关若干3. 数码管4. 指示灯若干5. 连接线若干6. 5V电源7. 示波器(可选)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呼叫输入模块,将15个开关分别连接到5个病房的呼叫输入端,其中5号病房的呼叫输入端连接到优先级最高的输入端。
2. 连接数码管和指示灯,数码管用于显示呼叫信号的号码,指示灯用于显示低优先级的呼叫号。
3. 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低优先级的呼叫信号。
4. 连接电源,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 打开示波器(可选),观察信号波形。
6. 模拟病房呼叫,观察数码管显示和指示灯的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只有一个病房发出呼叫信号时,数码管显示该病房的呼叫号码,同时低优先级的呼叫信号被存储。
2. 当多个病房同时发出呼叫信号时,数码管显示优先级最高的呼叫号码,其他呼叫号码通过指示灯显示,低优先级的呼叫信号被存储。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存储模块能够正确存储低优先级的呼叫信号,且在5秒后呼叫声消失。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呼叫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熟悉了数字电路在呼叫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会了数码管显示、优先级处理等电路设计方法。
4. 发现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信号干扰、电路设计不合理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信号干扰问题,合理设计电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综合通信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验实训选取了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原理等多个模块进行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调试技巧。
3. 提高通信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实训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模拟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电信网概述及通信网的分类。
- 实验二:公用电话交换网、接入网、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部分。
2.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 实验一:主被叫实验,包括主叫和被叫正常接续、被叫号码为空号、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等情况下的信令流程。
- 实验二:通话结束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以及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时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3. 通信原理实验- 实验一:高频仪器的使用实验,验证性实验。
- 实验二:调谐放大器实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LC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振幅调制器实验、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等验证性实验。
4. 通信电路实验- 实验一:高频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性实验。
- 实验二:高频电路实验,包括LC三点式振荡器、调谐放大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等。
5. 计网实训- 实验一:不相同网段的PC相互通信,包括同一网段PC间的通信、不同网段PC间的通信,以及分析通信过程中MAC地址的变化。
- 实验二:配置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在路由器上设置相应的IP地址以确保通信,观察MAC地址的变化以及MAC地址和IP地址的封装情况。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1.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公用电话交换网、接入网等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
电话通信系统综合实训技术报告

电话通信系统综合实训技术报告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名称弱电工程综合实训院系专业提交日期2011/6/9概要本次的弱电工程综合实训主要包含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和调试,通过实训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刻苦耐劳的精神。
同学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目录前言 (3)项目1 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 (4)模块一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调测实训 (5)一、程控交换系统硬件 (5)二、程控交换机的软件 (7)三、软件调测 (8)四、实训作业 (11)模块二无线市话系统安装与调测 (12)一、核心处理设备 (12)二、PHS专网基站 (13)三、手机终端 (13)项目2 通信工程监理 (15)一、工程监理的概念 (16)二、工程监理理依据 (16)三、工程监理流程 (17)四、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 (17)五、监理工作资料 (22)项目3 通信工程项目验收 (23)理论基础 (24)一、验收的概念 (24)二、验收的方式 (25)三、验收的依据 (26)四、验收一般程序 (26)案例指导 (28)一、通信线路验收 (28)二、程控交换局工程验收 (29)三、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 (30)四、实训作业 (31)参考文献 (33)前言通过这二个星期的实训,我们主要进行的事程控交换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我们将程控交换机到用户之间的用电缆连接起来了,还在此过程中创建了一个小型局域网。
感觉学到了蛮多的东西。
项目1 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目标本单元选择程控交换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典型通信设备的实训对象。
通过本项目实训的学习,可以掌握程控交换设备和移动通信配置理论,能完成设备机房的布设、机柜的安装、线路敷设、电源系统的安装、程控交换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等。
本项目要求学生首先掌握通信工程基本网络系统的原理,如程控交换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了解系统的设计配置要求。
能力标准1.掌握机房布设技能,能完成机房机柜的安装、电源的配置、各种线缆的布设、系统接地等;2.掌握典型通信设备的安装方法;3.掌握典型通信设备的软件调试方法;内容设计1.交换局机房布设2.程控交换设备安装3.程控交换系统软件配置4.移动通信系统介绍5.移动通信系统的安装6.移动通信系统的软件调试模块一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调测实训一、程控交换系统硬件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功能结构包括连接、终端接口和控制功能,如图4—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拟
通
话
系
统
实
习
报
告
通信工程0803班
目录
一.载波调幅级电路设计
二.调幅信号的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
三.晶体管混频、二次混频级
四.中放、检波、低放级
第一组负责人:
载波、调幅级电路的设计
工作原理:
调幅的方法分为高电平调制和低电平调制,高电平调制是直接产生满足发射机输出功率要求的已调波;而低电平调制则是在低功率电平上产生已调波,再经
过线性功率放大到所需的发射功率。
双边带调制和单边带调制通常都是低电平调制。
调制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不是主要指标,调制电路的形式,非线性器件类型及工作状态选择不受输出功率和效率的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提高调制线性和抑制载波输出。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的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
本实验中是由晶体振荡产生10MHZ的高频信号。
低频信号源产生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经过调幅输出为10MHZ的调幅信号。
将其输入到前置放大器,输出为放大的调幅级。
10MHZ的晶体振荡器的构造:在拨码开关将其拨通,以晶体代替电感,即为晶体振荡器。
由正弦波发生器和振荡器所发出的信号输送到调幅级。
信号和载波同时工作。
在本电路设计我们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1496芯片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动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
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电路原理图:
第二组负责人:
调幅信号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甲类和丙类放大)电路的设计工作原理: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甲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为360o,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
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则小于180o。
丙类适用于大功率工作,它的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
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
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于低频功率放大,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
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工作过程:
一、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将信号进行放大,用以提高高频信号功率;
二、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三、甲类功放的输出信号作为丙类功放的输入信号
四、由调幅级输出的10MHZ的调幅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再输入到功率放大的甲放经过放大后再输入到丙放,最后由丙放输出10MHZ的调幅信号本次的设计电路中功率放大由两级功率放大器组成。
其中VT1(3DG12)、XQ1、C15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2、R12、R13、VR4组成静态偏置电阻,调节VR4可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XQ2与CT2、C6组成的负载回路与VT3(3DG12)组成丙类功率放大器。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作为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由短路块J5连通)。
VR6为射级反馈电阻,调节VR6可改变丙放增益。
与拨码开关相连的电阻为负载回路外接电阻,改变S5开关的位置可改变并联电阻值,即改变回路Q值。
电路原理图:
第三组负责人:
二次混频、晶体管混频电路的设计
工作原理:
混频器常用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它的任务是将已调制的中频信号而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混频器的实质是非线性电路,通过器件的非线性效应产生新的频率
分量,最后通过滤波器选择出所需要的频率分量,滤除其他的频率分量。
其中晶体管起信号混频作用,二个输入信号分别V1和V2,电容C1、C2、C为信号输入和输出的耦合电容,起隔直作用,,是前后级的直流点位不相互影响,保证各级工作的稳定性,电容Ce对高频信号相当于短路,消除偏执电阻Re 对高频信号的负反馈作用,提高高频信号的增益;电阻原件Rb1、Rb2、Re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电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起选频作用,在产生的组合频率中选择所需要的中频输出信号。
工作过程:
一、该部分由晶体管混频、二次混频与鉴频组成;
二、该电路为16.455MHZ的本振振荡电路;
三、本振信号输出,进入到晶体管混频的发射极;
四、调幅信号输出,输送到晶体管混频的基极;
五、晶体管混频信号从集电极输出,进入二次混频;
六、二次混频信号输出到达中放。
电路原理图:
第四组负责人:
中放、检波、低放级电路的设计
工作原理:
低频放大器一般有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
由检波器送来的音频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是信号电压达到一定幅度,然后经功率放大器信号继续放
大,使电压和电流同时达到一定幅值,即具有相当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放出足够的声音。
它们之间的耦合由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本机采用变压耦合。
中放电路:该机功率小,只有一级中放,因此要有一定的增益。
BG2为中放管,R3为偏执电阻,同时有电压并联负反馈作用。
C4为旁路电容。
滤除自动增益反馈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改变BG2的基极电位。
B3为单调谐中频变压器,C11、C12分别为两只中频变压器的谐振电容。
检波级的作用就是将来自中放级的调制在高频载波上的音频信号,从调幅波中“检”出来,然后送入低频放大级。
检波过程必须有非线性器件,才能从中频调幅信号中间出音频信号,要求检波效率高、失真小,滤波性能好。
工作过程:
一、从二次混频出来的455KHZ信号送入到中放级,经过晶体管放大,再经过选频回路选频,输入倒检波级;
二、输入到检波级的455KHZ的信号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
三、经过检波的信号被送入到低放级,再经过运算放大器,信号由耳机或功放输出。
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