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研究(吴静等著)思维导图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路径分析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路径分析一、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处境在当今各类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由于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恶化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对人类影响的普遍性,促使国际社会至少在理念层面上齐心协力地致力于寻求对策以降低发展所带来的气候变化成本。
气候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古已有之,然而将这一问题纳入政治框架进行讨论则是始于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关于气候问题的讨论重点,也由最初的科学认知领域发展到后来的经济层面,再到目前的政治博弈阶段。
现阶段气候治理的实践主要在三个层面开展,即国际、区域和国家层面。
1.以联合国为首的政府间组织主导下的气候治理实践。
这些机制包括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召开的三次全球环境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机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
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尽管在已达成的条约中,“许多重大问题(诸如实施细则、遵约程序、资金供给以及缔约方之间的区别待遇等问题)并不成熟或者仍处于谈判之中,但其所确立的诸多原则规范以及在此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国际外交活动和国际立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初步确立。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中,在上述宽泛的框架之下,主权国家之间展开了战略上的合纵连横,以利益的异同为界,形成了欧盟、伞形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的利益同盟。
他们之间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互动和立法实践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主体力量。
2.区域性的组织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作为。
在地区层次,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区域性国际会议谈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亚太经合组织将气候变化纳入讨论,并着手制定相应合作机制。
“2005年,在英国举办的西方八国首脑加五个发展中大国首脑(G8+5)会议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主要议题列入诸强议程”。
“2006年,美国发起亚太清洁发展伙伴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国际政治考虑。
第七章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法 ppt课件

2020/10/28
30
❖2002年12月,欧盟建立了一个排放交易系统,交 易配额包括六种关键行业:能源、钢铁、水泥、玻 璃、制砖和造纸,这一交易系统可以帮助那些难以 达标的国家最终达标。
❖交易价格从2005年的40欧元每吨涨到2008年的 100欧元每吨。根据目前的交易项目已可以实现到 2008年减少4.7%的排放,超过总目标的一半多。
2020/10/28
1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2020/10/28
4
第八章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法
❖一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
▪ 气候谈判之路 ▪ 气候谈判的各国立场
❖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
▪ 中国在行动
❖三 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
▪ 应对气候变化民调 ▪ 你一天排了多少碳 ▪ 低碳生活方式
2020/10/28
11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 续发展。
❖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约确立了五个基本原则:
▪ 一、“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 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 1996年于瑞士日内瓦召开
❖ 2003年于意大利米兰召开。
❖ 第3届会议
❖ 第10届会议
❖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
❖ 2004年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
❖ 第4届会议
开。
❖ 1998年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第11届会议
❖ 第5届会议
❖ 2005年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
❖ 1999年于德国波恩召开。
➢ “台湾减碳达人”张杨干这一天的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开车25.6公里(4.72千克)+搭电梯24层(5.232千克)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2.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的气候类型课件

变式精练 1.(2013·江苏)2013年5月2日 《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
业生产 (2)不利方面: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作物 减产
影响水 循环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 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 盾
【温馨提示】 全球气候变暖有利有弊,并非一无是处。
尽管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 球来说,人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能 得到的好处。
2.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的气候类型
高考命题·分析
考试大纲
考情分析
1.全球气候 变化对人 类活动的 影响
1.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气候的成 因、分布、类型、判断以及气候的影响因素等知识是本专 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如2014年福建文综卷以趋势图为材料 考查了气候变暖及影响的知识,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 四川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对气候知识做了考查
考点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 归纳总结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等 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2.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模式图及气候的关键要素(气温 和降水)特征,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判断。具体见下表:
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同步资料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变化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
D.温带季风气候
析
结合经纬网知图示区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该 区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①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
②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考点一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母题导
入(2012·海南地理)右图海港
答 案
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 200毫
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
素根有据中图国文“资雨料港,”分之别称简。述基 冬隆半冬年、:夏水半汽年充都足多;雨盛的行原东因北。 风,因山
图解 难点
技能
主要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读 图表
气温和降水“工”形图
从“工”形图中可读出最高温、最低 温、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如图 中①的最高温28℃、最低温12℃、 气温年较差16℃、年降水量550mm, 据此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气温降水玫瑰图
玫瑰图用圆的半径长短来表示气温 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12条半径 分别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该图反映的 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该区域降水的特点是 A.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
(A )
B.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小
C.年降水量多且季节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多且季节变化小
解 析
该题组是以气候资料图为情境,考查相关知识。由图可知降水集中,季节变
化大且年降水量较少,为温带季风气候。
3
读“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 3~4 题。
3.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全球各国联合行动来解决。
而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一个完善的气候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气候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气候治理体系的构建2.1统一目标的设定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治理,各国应制定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气候目标。
这些目标应具有可量化、可衡量的特点,并考虑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
2.2跨国合作的加强气候治理需要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调。
跨国合作可以包括技术转让、知识共享、资金支持等方面,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3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对于推动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气候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治理能力的提升3.1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在气候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各国应加大对气候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和浪费。
3.2社会参与的重要性社会各界的参与对于气候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民间组织和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气候治理措施的实施。
3.3教育和意识提升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意识是治理能力提升的必要环节。
要加强相关教育,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四、挑战与机遇4.1挑战分析气候治理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经济利益的冲突、技术和资金不足、治理缺陷等。
必须面对这些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进展。
4.2机遇探索在气候治理中也存在诸多机遇,如绿色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国际合作的加强等。
抓住机遇,可以促进气候治理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至关重要。
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并通过科技创新、社会参与和教育提升来推动气候治理进程。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应对,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本章的类程重点有三,用世界候类型分布类类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类例类明类度位置、海类个运气气分布、地形等因素类候的影~类例类明候类生类和生活的影。
类程要求比类类类~但类类的做到困类。
气响气响很如考察候的特征及分布类类~需要类合曲类类以及降水量柱类分析~类就要求类生类类能力是气气温状来学会气个学气分析解类候坐类类~要求的类度类高~容量大~必类类类作类一类元提前类。
所以把本章第二类世界温气温状个独划另个气、降水分布~类制、解析曲类降水柱类类能力点类出类成一类元。
本类元只类类了判类候类型、分析候特征、类类候分布类律、理解人类活类天、候件之类的类系等容~把知类重点放在气气与气气条内气气气学学气异响候类型特征、候坐类类、候分布类律上。
通类类~使生理解世界候特征、差及其影~初步本类元在类本原四类的基类上类取第一、三、四类~类行整合。
把类三类容整合类三类类~类类一,世界内个气候特征分布~类类二,影候的因素~类类三,天候人类活类的类系。
类类一世界候特征与响气气与气与——气与研学学网分布~以究性类的形式~生借助类片、地类、类等多类工具~类手中的类料类行分析、整理、类类~通类展示、交流~了解不同地的候特征和分布类律。
是本类元的重点容~也是类后面类类的区气内学两个基类。
类类二影候的因素~重点类类度位置、地形地类、海类分布等因素类候的影~通类一些地——响气学气响理类类和演示助生理解不同地理要素类候的影~形成类类的科类度。
类类三人类活类天、帮学气响学——与气气候的类系~利用类~搜集大量的文字类片类料。
助生探类人类活类天候的相互影~理解保网帮学与气气响类期类成果,提高生各类类表、媒中类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生制作演示交流~初步了解学学从体学影候的因素~初步形成科类度~能通类类例和分析类料~类类文、类告的形式类明的人类活类天响气学与气运响气响气用地类、类类、类类、演示等方法~类类出影世界候的主要因素~初步了解影候特征和分布的类类天、候类人类活类的重要影~形成保类大类境的意类~类立初步的人地类念。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

在技术挑战方面,本书指出了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输送、 电网的稳定性、能源的分布式管理等。同时,本书也介绍了当前在这些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和研 究进展。
政策支持是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本书对政府在推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制 定相关法规、提供财政支持、推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本书也指出了政策制定和 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公平性、透明度、可持续性等。
精彩摘录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能源转型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 题。《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一书深入剖析了当前能源体系的挑战与 机遇,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精彩摘录,它们不仅为 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最紧迫的挑战之一,而能源转型则是应对这一挑战 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无碳能源,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策略。例如,通 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气候变化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这些策略对于我们理解能 源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成功的能源转型案例和实践经验。这些案例不仅为我们提 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我们展示了能源转型的可行性和前景。通过学习和借 鉴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能源转型的进程。
作者简介
这是《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在现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当我们面临日益严重的环 境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应 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这本书,为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 转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书中详细阐述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优缺点, 以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变化。同时,作者还深入探讨了能源转型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瓶颈、经济成本、政策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