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评卷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90c672e3f5727a5e9627f.png)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2.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H2与Cl2燃烧反应3.(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4.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3 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C.v(NH3)=0.3 mol·L-1·min-1D.v(H2)=0.005 mol·L-1·s-1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2012·南阳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总反应式为:2H2+O2====2H2O8.(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C.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9.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5e49c9c5da50e2524d7fda.png)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2.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4.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mol·L-1,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1·min-1B.0.3mol·L-1·min-1C.0.2 mol·L-1·min-1D.0.6 mol·L-1·min-1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放电充电8.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2NiO(OH)2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NiO(OH) B.Ni(OH)2C.H2D.H2和NiO(OH)9.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10.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041e0302d276a200292ebc.png)
2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22.工业上常用加入K2Cr2O7氧化剂的办法氧化Na2SO3,现已知1mol K2Cr2O7能把3 mol Na2SO3恰好氧化为Na2SO4,K2Cr2O7被还原为Crn+,则n的值为( )A.+2 B.+3 C.+4 D.+523.溶液中有0.2mol XO,加入0.3mol Na2SO3恰好反应,已知Na2SO3被氧化成Na2SO4,则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 )4 A.+4 B.+3 C.+1 D.024.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氧化产物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D.ClO2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25.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 H2O = NaOH + H2↑,对该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aH中的H为+1价(4)向NaHSO4溶液中加入锌粉___________________。
28.现有下列物质:①NaCO3•10H2O晶体②铜③硫酸溶液④CO2 ⑤NaHSO4固体⑥Ba(OH)2固体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⑥的溶液滴加到⑤的溶液中至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9d2ce34431b90d6d85c77f.png)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二章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测试时间: 40 分钟,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D.反响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响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2.以下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 FeCl3溶液3.以下关于化学反响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响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响中,各物质的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1-14.反响 X+Y= M+N为吸热反响,对这个反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的, 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B.因为该反响为吸热反响,故一定要加热反响才能进行C.破坏反响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和 N的总能量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C.化学电池的反响根底是氧化复原反响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 负极是 PbO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 N2和 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mol ·L-1和 mol ·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响生成NH3, 10min 后测得 N2的浓度是 mol · L-1,那么在这10min 内 NH3的平均反响速率是〔〕A. mol ·L-1·min-1B. mol ·L-1· min-1 C. mol ·L-1·min-1D. mol ·L-1· min-17.以下反响属于吸热反响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响B.氢气复原氧化铜的反响C.锌与稀硫酸的反响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响放电充电8.镍氢电池的总反响式是H2 +2NiO(OH)2Ni(OH) 2 ,根据此反响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响的物质是〔A.NiO(OH)B.Ni(OH)2〕C.H2D. H2和NiO(OH)9.决定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响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响物的接触面D.反响物的浓度10.A、B、C都是金属,把 A 浸入 C的硝酸盐溶液中, A 的外表有 C 析出, A 与 B 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 B 为电池的负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bf66cfcc7931b764ce15a1.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开发利用深海可燃冰,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其原因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目的是提高煤的利用率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危害【解析】A项,大量开发深海可燃冰可能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B项,汽车尾气中的NO是N2与。
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与汽油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项,煤炭燃烧固硫是为了减少污染物SO2的排放。
【答案】D2.关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展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族且化学性质相似【解析】铁盐中全部是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A错误;第三周期的元素都有最高正价,B正确;Li+是2个电子,H+没有电子,C错误;氮和皱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不属于同一个族,且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
【答案】B3.(2015-福建蒲田一中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B.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C.油脂、纤维素、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纤维素、蔗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错;蛋白质和纤维素为高分子化合物,但蔗糖为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
【答案】C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B.在MgCb与AlCb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弱C.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牛co2,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D.与【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澳与碘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解析】在MgCl2与AlCh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得失电子,所以不能判斷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C体现了非金属活动性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关系。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0a38b376baf1ffd4fad15.png)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2.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纯盐酸、氨气、硫酸、干冰B.胆矾、盐酸、铁、碳酸钙C.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C.O2和O3分子式不同,结构相同D.单质硫有S2、S4、S6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4.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结论:该溶液中有SO2−4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该溶液中有NH+4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操作,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B.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D.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6.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硫酸、纯碱、小苏打、臭氧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顺序排列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7.许多小溪流经硫矿和金属矿,由于含硫矿暴露在空气中或暴露在含氧的水中,这些小溪变成酸性,溪水中含有溶解的铁和硫酸盐,它们的浓度都很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ade232844769eae009edb8.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
下列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H2与Cl2的燃烧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甜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3.已知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的各物质数据如下:N2H2NH3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2.06.002 s末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1.23.61.6以氨气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0.2 mol·L-1·s-1B.0.4 mol·L-1·s-1C.0.6 mol·L-1·s-1D.0.8 mol·L-1·s-14.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 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金属(粉末状)及其物质的量/mol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 温度/℃ A Mg 0.16 mol·L -1硝酸 10mL 60B Mg 0.13 mol·L -1盐酸 10mL 60 C Fe 0.13 mol·L -1盐酸 10mL 60 D Mg 0.13 mol·L -1硫酸 10mL605.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时,n (SO 2)∶n (O 2)∶n (SO 3)=2∶3∶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a5c90d65ce050877321392.png)
mol 气态水变为 1 mol 液态水放出 44 kJ 的热量
(g) H2(g)+I 2(g), 生成 1 mol I 2 需要吸收 kJ 的能量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 862 kJ 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解
析:A 项,H2O(g) H2O(l) 不是化学反应 ;B 项
答案 :(1) 不能 能 (2)A 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没有电子转移
Cu-2e-
Cu2+ 氯化铁溶液 石墨棒 2Fe3++2e-
2Fe2+
(3) 铜
13.(15 分) 某温度下 , 在 2 L 容器中 3 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 、Y、Z 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 t 1 min 时到达平衡 , 如图所示 :
中和反应 ,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反应过程中没有电子的转移。将
B反
应 :2FeCl 3+Cu 2FeCl2+CuCl2 设 计 成 原 电 池 时 ,Cu 作 负 极 , 电 极 反 应 式 :Cu-2e - Cu2+, 石墨棒或比 Cu 活泼性差的金属作正极 , 电极反应式 为 :2Fe 3++2e- 2Fe2+, 电解质溶液为 FeCl3 溶液。
应
解析 : 放热反应指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 吸热反应指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 这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是指所
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而不是指其中的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 , 总能量是指按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计算的各物质的能量总和。 A中, 应是 1 mol CaO 和 1 mol H2O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a(OH)2 的能量 ;B 中, 应是 1 mol C 和 1 mol CO2的能量之和小于 2 mol CO的总能量 ;D 中 , 反应物是 Na2O2 和 CO2, 生成物是 Na2CO3 和 O2。 错因分析 : 由于学生对反应本质的理解不全面 , 混淆物质的总能量与部分能 量, 则易错选 A 或 B。
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57c2d3ad51f01dc281f139.png)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于放热反应A+B → C+D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 A 、E B 、E C 、E D 分别代表A 、B 、C 、D 所具有的能量)( )A. E A >E BB. E A >E C +E DC. E A +E B >E C +E DD. E A +E B <E C +E D2.原电池( )A.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C. 把热能转化为电能D.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入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 阴极B. 阳极C. 正极D. 负极4、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 生物能B. 潮汐能C. 风能D. 太阳能5、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 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③将固体燃料粉碎 ④将液体燃料雾化 ⑤将煤气化处理 ⑥通入适量空气A. ①③④⑤B. ②③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6、下列反应可能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H 2SO 4与Ba(OH)2溶液的反应B. Mg 与醋酸溶液的反应C. 中和反应D. 复分解反应 7、1molH-H 键的键能是436 kJ, 1mol I-I 键的键能是151kJ , 1mol H-I 的键能是299 kJ ,则对于H 2(g)+I 2 ==2HI(g)的反应,错误..的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可逆反应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 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 回收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9、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度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 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 采用高压C. 采用高温D. 增大反应物浓度10、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 l · L -1,经过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 mo l · L -1,则在这4min 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2 mo l · L -1B. 0.1 mo l · L -1C. 0.04 mo l · L -1D. 0.08 mo l · L -1 11、与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浓度B. 密度C. 催化剂12、天然气(CH 4)C 3H 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 CO 2+2H 2O ;、C 3H 8+5O 3CO 2+4H 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燃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B. 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 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 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13、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 2H 2+O 2 == 2H 2OB. CaO+H 2O==Ca(OH)2C. Cl+Cl → Cl 2D. H 2 → H+ H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 15、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 A. 2H 222O 3 ↑C. CaO+CO 2 === CaCO 3D. CH 3CH 2 2CO 2+3H 2O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D.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17、在a -b -稀H 2SO 4组成的的原电池装置中,a 的金属性比氢强,b 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 变大B. a 是正极,b 是负极C. 电子流从a 极流向b 极D. 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18、有ABCD 四块金属。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51c07da0116c175e0e487e.png)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以下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又低价方便的是()A .石油B .天然气C .氢气D.太阳能2.下边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电能、蒸汽B .电能、风能C .蒸汽、风能D .煤、石油3. 以下反响中属吸热反响的是()A. 镁与盐酸反响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响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焚烧(OH)?8H O 与 NHCl 反响2244. 在空气中发生的焚烧,迟缓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 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 都汲取热量C. 都重点燃D.都属于氧化反响5.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B .放热反响在常温下必定很简单发生C .反响是放热仍是吸热,一定看反响物和生成物所拥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化学反响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6.已知反响 X+Y = M+N 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 X 的能量必定高于 MB . Y 的能量必定高于 N C. X和 Y 的总能量必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D .由于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用加热便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要素是( )A 、反响物的浓度B 、反响温度C 、使用催化剂D、反响物的性质8.此刻电池的种类特别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愈来愈严重,以下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锂电池B .锌锰电池C .氢氧燃料电池D .镍镉电池9.以下对于燃料充足焚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空肚量越多越好B .应通入适当空气C.固体燃料焚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焚烧时能够以雾状喷出10、以下各装置中,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A 、Zn BFe、CuCFe、CD Fe 、FeC11.火力发电是经过化石燃料焚烧,使化石燃猜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其能量转变方式正确的是( )A.化学能C.化学能→ 电能→ 热能→电能B.化学能D.化学能→ 机械能→电能→ 热能→ 机械能→电能12.以下相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石燃料是可重生的,所以地球上的储藏量也是无穷的B.化石燃料固然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穷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特别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无穷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并且又都是非重生能源13、 20mL L 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响,以下举措不可以提升反响速率的是()A、加入 10mL 1mol/L 的盐酸B、加入 30mL 10mol/L的盐酸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D、加入 10mL H O214、已知反响 A + 3B=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 1- 1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为()1mol· L ·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A、· L-1· min -1B、 1 mol · L-1· min-1C、 2 mol ·L-1·min-1D、 3 mol · L-1· min-115、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结后插入稀硫酸中,铁片是()A. 阴极B.正极C.阳极D. 负极16、以下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经过的是()17、合成氨的反响为: 3H2+ N 2 2NH3,其反响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 2) 、 v(N 2) 、 v(NH3)( 单位为 mol ·L-1·s-1)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v(H) =v(N)= v(NH)B、 v(H ) =3 v(N)22322C、 v(N) =2 v(NH )D、 v(NH ) = 3/2v(H )233218.以下反响既是氧化复原反响,又是吸热反响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响B. Ba(OH) ·8H O与 NHCl 的反响224C.灼热的炭与 CO反响D.甲烷在 O 中焚烧反响2219、可逆反响 H (g)+ I (g) 2HI(g)达到均衡的标记是()22A、H、I 、HI 的浓度相等B、H、I、 HI 的浓度保持不变2222C、混淆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混淆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20.以下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长处的是( )①焚烧时发生氧化反响②充足焚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氢气是一种重生能源④焚烧时放出大批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2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
人教高中化学单元质检卷(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含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单元质检卷(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b402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9.png)
单元质检卷(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2021山东青岛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新型冠状病毒正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叙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均可用于杀菌消毒C.过氧化氢干雾空气消毒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被广泛使用D.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2.《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为铜”表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可用足量稀硝酸除去铜中的杂质铁C.“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活泼性较差D.反应中溶液由蓝色转化为黄色3.(2021河南信阳高三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钾是电解质B.强电解质一定含有离子键,弱电解质中一定含弱极性共价键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D.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与H2O反应:Na+H2O Na++OH-+H2↑B.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Ca2++HC O3-+OH-CaCO3↓+H2OC.向含0.2 mol FeI2的溶液中滴加通入0.25 mol Cl2:2Fe2++8I-+5Cl22Fe3++4I2+10Cl-D.电解MgCl2溶液:2H2O+2Cl-2OH-+H2↑+Cl2↑5.Cu2HgI4是一种红色固体,常用作示温涂料。
制备反应为2CuSO4+K2HgI4+SO2+2H2OCu2HgI4↓+K2SO4+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1价B.上述反应中Hg元素与Cu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C.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Cu2HgI4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D.由以上信息可推知:反应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可发生6.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953cba89eb172dec63b738.png)
………装…………○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装…………○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弱酸电离 D .NH 4Cl 晶体与Ba(OH)2·8H 2O 混合搅拌 2.下列反应不可能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的是 A .Cu+2AgNO 3=Cu(NO 3)2+2Ag B .2Fe+O 2+2H 2O =2Fe(OH)2 C .NaOH+HCl =NaCl+H 2O D .2H 2+O 2=2H 2O 3.表面镀有保护金属层的铁片,当镀层有破损时比普通铁片更难腐蚀的是 A .白铁(镀锌铁) B .马口铁(镀锡铁) C .镀铅铁 D .镀铜铁 4.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 2H 5OH + 3O 2 = 2 CO 2 + 3H 2O ,电池构造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 .通入乙醇的电极是负极 C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 + + O 2 + 4e -= 2H 2O D .用该电池做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的水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 2H 5OH ,阳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6.88 L 5.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订…………线…………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订…………线………… A .M 为负极B .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C .出口c 收集到的物质是氯气D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 降低 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 2(g)2AB 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a >b >c B .达到平衡时,AB 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b > c > a C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c 7.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一定条件下:H 2(g)+I 2(g) 2HI(g)达到反应………订……___________考号:___………订……A .AB .BC .CD .D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数值能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 2(g)===CO 2(g) ΔH++283 kJ·mol -1 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802.3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571.6 kJ·mol -1 D .H 2(g)+1/2O 2(g)===H 2O(g) ΔH++242 kJ·mol -1 9.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0.6 mol A 、0.3 mol B 和1.4 mol C 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 的值为 A .5 B .4 C .3 D .1 10.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容器中充入N 2和H 2合成NH 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11.已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减小;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使用了催化剂 A .++ B .++ C .++ D .+++ 12.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下图),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4Na+3CO 2=2Na 2CO 3+C 。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a892f84431b90d6d85c799.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 .镉B .锌C .石墨D .二氧化锰【答案】A【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D .防止面粉爆炸【答案】D【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D .电能的储存【答案】B【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单元检测(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90d682e3f5727a5e962d6.png)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解析:选D。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项正确;很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C项正确;化学反应中既有反应物的旧化学键断裂,又有生成物的新化学键形成,D项错误。
2.关于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解析:选B。
图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表示吸热反应,故A、C不正确;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B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故D不正确。
3.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片改成铝粉解析:选D。
水为纯液体,浓度为定值;Fe与浓H2SO4常温下会发生钝化;对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压强不会改变反应速率;将铝片改为铝粉,增大固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4.人造卫星常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解析:选B。
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3fa400912a216147929d0.png)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A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40分。
)1.下列有关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是高效环保的家用电池B.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C.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3.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 3mol/L盐酸;③多用300mL 1mol/L盐酸;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成保护层B.白铁(含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的保护层D.铁与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5.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 + O2 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6.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均有导线连接,插入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Zn | H2SO4(稀) | C B.Cu | 酒精 | AgC.Zn | CCl4 | Cu D.Fe | H2SO4(稀) | Fe 7.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 /(L ·s ),则这段时间为A .6 sB .4 sC .3 sD .2 s 8.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电解质溶液的pHA .不变B .先变小后变大C .逐渐变小D .逐渐变大 9.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e92a6583d049649a6658dc.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反响中的能质变化常表现为热质变化,如有的反响为放热反响,有的为吸热反响,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对此解释合理的为()A.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高于新化学键构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响B.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低于新化学键构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响C.在化学反响中需求加热的反响就是吸热反响D.在化学反响中需求降温的反响为放热反响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任务原理如下图。
以下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正极反响中有二氧化碳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响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经过交流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响为C6H12O6+6O2===6CO2+6H2O3.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衔接后拔出浓硝酸溶液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其中铝是负极B.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其中铜是负极C.该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关于反响2SO 2(g)+O2(g)2SO3(g),不能增大正反响速率的措施是()A.恒容再通入氧气B.增大体系容积C.运用催化剂V2O5D.降低体系温度5.以下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任何化学反响都需求催化剂B.化学反响中的催化剂普通并不独一C.催化剂对化学反响历程无影响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响前后会发作改动6.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作反响:m A(g)+n B(g)p C(g)+q D(g),其中m、n、p、q为恣意正整数。
有以下形状: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作变化;①体系的密度不再发作变化;①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动;①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动;①反响速率v(A)①v(B)①v(C)①v(D)=m①n①p①q。
其中能说明反响已到达平衡形状的是()A.只要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7.以下实验中,反响速率的加快是由催化剂惹起的是()A.在炭粉中参与氯酸钾,扑灭时熄灭更为猛烈B.过氧化氢中参与大批二氧化锰,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固态氯化铁和固体氢氧化钠混合后,参与水能迅速发生沉淀D.锌与稀硫酸反响中参与大批硫酸铜溶液,反响放出氢气的速率加快8.在10 L密闭容器里发作4NH 3(g)+5O2(g)4NO(g)+6H2O(g)反响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添加了0.45 mol,那么此反响的速率可表示为()A.v(O2)=0.001 0 mol·L-1·s-1B.v(NH3)=0.001 25 mol·L-1·s-1C.v(H2O)=0.001 0 mol·L-1·s-1D.v(NO)=0.001 0 mol·L-1·s-19.〝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 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 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e3832f7ec4afe04a1dfcc.png)
章末检测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A .天然气燃烧B .中和反应C .冰的熔化D .Ba(OH)2·8H 2O 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电极反应式:Zn +2OH --2e -===ZnO +H 2O Ag 2O +H 2O +2e -===2Ag +2OH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锌为正极,Ag 2O 为负极B .锌为负极,Ag 2O 为正极C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 减小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 增大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C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D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5.2SO 2(g)+O 2(g)2SO 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SO 3(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生成的平△ V 2O 5均速率为v =c 2-c 1t 2-t 16.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 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 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在一定条件下,N 2和H 2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合成NH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试卷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2.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CO3 B.Cu2(OH)2CO3C.NaCl D.NaHCO33.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别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4.小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下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该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7.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8.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熔融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熔融的CaO能导电,所以CaO是电解质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2-4、NO-3C.Mg2+、Na+、SO2-4、Cl-D.Ba2+、HCO-3、NO-3、K+10.某溶液中只含有Na+、Fe3+、Cl-、SO2-4四种离子,已知Na+、Fe3+、Cl-的个数比为3∶2∶1。
则溶液中Fe3+和SO2-4的个数比为A.1∶2 B.1∶4C.3∶4 D.3∶2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其中记录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2-3+2H+===H2O+CO2↑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2-4+H++OH-===BaSO4↓+H2OC.向稀盐酸中加Fe:3Fe+6H+===3Fe3++3H2↑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3+2H+===CO2↑+H2O②Ba2++2OH-+2H++SO2-4===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aO+H2O=== Ca2++2OH-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14.将K2SO4、Al2(SO4)3两种盐完全溶于稀硫酸中,测得c(SO2-4)=0.03 mol/L,c(Al3+)=0.005 mol/L,c(H+)=0.01 mol/L,则c(K+)为A.0.045 mol/L B.0.035 mol/LC.0.005 mol/L D.0.040 mol/L15.下列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是A.C―→CO2B.CO2―→COC.FeCl2―→FeCl3D.H2SO4―→BaSO416.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Fe B.BrC.Fe和Br D.Cl17.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5种物质:H2S、S、FeCl3、FeCl2、HCl。
已知H2S为反应物,则另一反应物是A.FeCl3B.FeCl2C.S D.HCl18.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A.2∶1 B.1∶2C.3∶1 D.1∶319.钛和钛合金在航空工业有重要应用。
冶炼钛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TiO2+2C+2Cl2===TiCl4+2CO。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是还原剂B.TiO2是氧化剂C.生成1 mol TiCl4时,转移电子4 molD.冶炼钛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必须净化处理20.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3C.+2 D.0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21.(11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中②③⑥后面的横线上。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22.(6分)已知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1 mol·L-1,请回答:(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属于“酸”、“碱”、“盐”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已知铜在常温下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有3 mol Cu参加反应,则该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生成NO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L。
(4)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
24.(9分)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
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平b.烧杯c.漏斗d.玻璃棒(2)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5.(8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座工厂。
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3)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转化为沉淀。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26.(12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
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2-4)能使氧化铜反应溶解。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 (填物质名称)。
(4)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铜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7.(8分)在四个脱落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为了鉴别各瓶中的试剂,将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并两两混合,其实验现象为:A+B产生无色气体;B+C产生白色沉淀;A+D产生白色沉淀;A+C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