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
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处理手法
![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处理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28e1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c.png)
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处理手法一、选址布局在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选址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首先要对滨水区域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生态、文化和地理特点,以便充分发掘其潜力。
布局时需考虑景观轴线、视线通廊、空间序列等元素,创造出有层次感的景观结构。
同时,应结合周边环境,设计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布局。
二、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中,应注重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平衡,创造适宜的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
同时,利用地形、水体、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此外,还需考虑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划分,以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
三、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确保滨水风景园林建筑安全稳定的基础。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特征、气候变化等因素,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例如,为了应对水体的侵蚀和湿气的影响,可以采用桩基、扩基等基础形式。
同时,采用耐久性好、防腐性能高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建筑的长期使用效果。
四、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提升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艺术效果的关键。
通过运用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应考虑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以营造出四季皆宜的景观。
水体设计应结合地形和功能需求,创造出亲水空间和动态水景。
同时,利用地形变化,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立体景观。
五、环保节能滨水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应注重环保节能的原则。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采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建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元素,降低建筑能耗。
对于需要人工采光的情况,可以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此外,通过合理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设计,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小游园规划设计方法
![小游园规划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76f6fa6c85ec3a86c2c53a.png)
(4)花墙。可增添园景和分隔空间, 运用得好,还可在较小的空间里,产 生小中见大的效果。花墙可以和花架、 花坛、座凳等组合。
规划设计原则
园林建筑及设施
(5)花架。除供休息外,并起分隔的作用,也可与花墙、廊子入口和儿童游戏场 结合布置。结构上用钢筋混凝土的居多,也有用砖木等其他形式的。 (6)亭,廊,榭。亭一般在园路的对景处和地势较高处,榭设在水边。廊用来连 接园中建筑物,既可供游人休息,又可防晒、防雨。亭与廊有时单独建造,有时结 合在一起。
规划设计原则
园路
在园路设计时,随着地形的变化,可弯曲、转折,可平坦、起伏。一般在园路 弯曲处设建筑小品或灌木丛等遮挡视线,并使其曲折自然。园路的宽度与绿地的规 模和所处的地位与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5ha以上,主路3 ~4m宽,可兼做成人 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5ha以下者,主路约2.0m宽,次路1.2m左右,单人通行的 支路,还可做成0.6 ~1.0m宽,通常最小宽度为1.2m,以两人可对行为宜。通常园 路也是绿地排
除雨水的渠道,横坡一般为1.5%~2%,纵坡为1%左右。当园路纵坡超过8%时, 需做成台阶式。路面的铺装材料,应利于排水,除常用的混凝土外,可因材制宜。 采用多种形式,如用碎石、卵石、毛石铺砌园路等,以加强路面的艺术效果,在树 木衬映下更显优美。
居住区休闲场地设计及施工要点
![居住区休闲场地设计及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26fb08f18583d04964592f.png)
居住区休闲场地设计及施工要点东营地处山东北侧,区内有黄河且靠近黄海,土层以盐碱地为主,地质不佳,因此在东营进行景观的设计与绿化都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尤其是土层盐碱性的问题,由于土层的问题,在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现就较常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1、选址要适当。
小游园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
小游园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
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
充分利用原有绿地、水面、冲沟、回填地、坟场、废庙址等不宜建筑的地段。
同时,兼顾与城市总体绿化体系相联系,形成一个绿化体系。
小游园如果偏向一边、一角,则宜适当分开设置,以利于便民。
2、布置要合理。
居住区小游园,应按主要服务对象布置。
儿童活动区与成人活动区应当分开布置,避免干扰。
中间可用植物分隔。
在不佳景观(形煞)方向应植密林或置假山石加以屏障(障景)。
在优美景观方向(远处山林、水面、亭阁等处)应适当留出视廊或置园林小品加以框景(借景)。
在游园内以林木、花卉、草坪、水面为主,但应有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游憩、晨练。
游园内的游路应成环,往返自由,避免断头路,往返路。
游园内应有小广场,便于集聚晨练和居民交往。
这种园内广场,应布置在林木中间,不宜开敞向着居民住宅门窗。
3、设施要美观。
游园内的花坛、水池、形状多变,但避免转角尖射,在转角处应以弯曲圆转为宜。
花墙、花架设施,均应精工细作,同时,兼有屏蔽,间隔作用。
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亦可仿竹,仿木细作,增益园林秀美。
亭、廊、桥、榭等园林四宝不宜新旧混合致使各不谐调。
儿童器械稚佻,老人坐椅逍遥,各顺其道。
造景贵在自然,配置力求齐全。
假山假石在于避煞;曲路幽径意为趋吉。
山石透露,勿类虎骷髅;路径迂回,必似太极曲线。
斯是游园,静可作禅,动能练功,咫尺天地,不失为养生这所。
益莫大焉!4、配植要得当。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1eaa6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5.png)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de35a2a4168884868662d60f.png)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4.1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中心绿地名称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园内布局应有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明确的功能划和铺装地面等分设置内容要求最小规格最大服务半径(ha) (m) 1.0 800~1000 园内布局应有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小游乐园一定的功能规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划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单儿童设施等可灵活布置 0.4 400~500 0.04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
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
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 公共绿地指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4.3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
4.4 院落组团绿地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绿地南侧多层楼L≥1.5(L2) L≥30(m) S1≥800() 南侧多层楼L≥1.5(L2)L≥50(m) S1≥1200() 开放型绿地南侧多层楼L≥1.5(L2) L≥30(m) S1≥800() 南侧多层楼L≥1.5(L2) L≥50(m) S1≥1200() 1S2≥1000() S2≥1200() S2≥1000() S2≥1200() 其中: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O);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O)。
城市小游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小游园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a12b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1.png)
城市小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小游园的界定(范畴、大小、功能、特点)范畴城市中,绿化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化的好坏和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而城市绿化中最为重要的是城市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规划类型有: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小游园、居住区公园、城市山林公园等。
大小所谓的城市小游园,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它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城市小游园是独立的城市公共绿地,一般面积较小,布置灵活,不拘形式,设施简单,多以种植植物为主,可供居民短时间的休息、散步之用,面积约为5ha左右,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0.75千米,10分钟即可到达。
特点(与其他公共绿地的区别)公园、风景区——面积、规模大,功能综合齐全,地形地势条件丰富,有利于景观主题的充分表达。
居住区、单位绿地——容易协调周围环境。
城市小游园——面积小,不能做成湿地和田园乡土景观,需要寻求合适的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还要兼顾它的城市景观功能、游憩休闲功能、体育锻炼功能、生态功能等。
城市小游园规划设计理念一、统一与整体将城市中的街头游园与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市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均衡安排和布局大型绿地、防护、林带、公园绿地、生产绿地、自然风景区等各种绿地,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绿地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态平衡环境的功能。
二、以人为本注重互动要充分考虑日照、遮荫、风力等自然因素,有效地组织空间,并结合植物种植,保持城市小游园环境在生理上的舒适;令使用者有安全感;要进行无障碍设计,让残疾人同健康人一样享受游憩生活;同时,通过适当形式使居民参与到街头小游园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中。
城市小游园的设计要蕴含“互动性”设计理念。
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物” 之间的互动。
这里的“物”包括植物、动物、景观小品、座椅及周围街道环境等因素。
“互动性”是一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景观设计不仅仅作为一种观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满足普通大众的需要。
浅谈居住区小游园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小游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1602acaf1ffc4ffe47acf0.png)
浅谈居住区小游园景观设计摘要:在城市居住区建设小游园,不仅给居住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地可以游玩、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能够促进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缓解人们由于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繁忙的工作带来的疲倦。
此外,小游园也美化了环境,使城市的绿化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游园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合,与当地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域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气息紧密结合,被当地居民所喜爱。
关键词:居住区;小游园;景观设计城市居住区建筑多以单门独户为单元,邻里之间往往缺少交往,而居住区的绿地是最接近城市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园林,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门前屋后的绿地看作是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大型居住区内的小游园绿地,为居民的活动和交往提供了场所,既供人游玩、休憩,又成为让人享受美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结合体。
一、小游园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1、调节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是楼房集中的地方,城市土地寸土寸金,所以在城市中的楼房也是越盖越高,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往往也是城市中最高建筑的集中地。
但是,高楼大厦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形成了城市独有的热岛效应,即城市中心地区的温度比周边地区要高,城市中心地区的空气湿度比周边地区要低。
在这样的效应影响下,城市自然环境变得恶劣,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小游园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自然环境。
小游园中的树木和花草可以为城市增添自然景色,小游园的水池可以为城市局部地区增加空气湿度,小游园的绿地也可以为城市局部地区降低温度。
所以,小游园的出现为城市的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2、节约城市绿化投资城市土地成本高昂,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带更是寸土寸金,若想要建造大型的自然公园是非常困难的。
但城市自然景观建设和自然环境调节又离不开公园,于是,小游园的出现就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城市中心地带建造小游园,可以解决城市土地成本高昂的问题,而且因为小游园的建造成本低,不需要修建大型树林和湖泊,在施工成本上又能够节约一大笔费用,是城市绿化建设中非常经济实用的选择。
滨水景观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8ee6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c.png)
• 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 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地带 的延伸。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 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 。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 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 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 、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
• 2.2 沿水步道与水面的开口处 与水面的开口处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人与水面 能够近距离接触的地段,从防洪堤到水面之间 跌落的台级和平台能够产生富于变化的空间, 对人具有较强地吸引力。对于开口的提示本身 就要求这部分空间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也需要 一定程度的空间放大,从而提高安全性和亲水 性。
• 2.3 沿水步道的转折处 “视线转折的对景往往都是潜在的兴奋点。”
• 在驳岸的处理上可以灵活考虑。根据不 同的地段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 驳岸设计,如自然型驳岸。生态型驳岸 除了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治洪 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 ,同时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 起到重大作用。
•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 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 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 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 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 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 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 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 色
水体的可接近性
•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 辉之下无疑心旷神怡的大乐事。但很多城市的 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 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 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 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 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 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南京言和路滨河景观设计方案
![南京言和路滨河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727227c1cfad6185fa721.png)
南京言和路滨河景观设计方案通过对基地的综合分析,深入了解该项目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本案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其地理和交通优势与人文相结合,为附近的居民打造一个舒适、休闲的娱乐活动场地,还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改造,改善周围景观,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出色彩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一、设计理念南京言和路滨河绿地景观设计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居民生活休闲空间;美化当地城市环境,优化城市风貌;改善当地城市生态,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充分体现言和路滨河绿地区域空间特色与魅力。
南京言和路滨河绿地功能性不强,绿地面积不大。
通过新的设计预期能达到改善局部生态、优化景观空间的目标,设计出具有优越的亲水性、舒适的游玩性、生态性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能为言和路附近的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娱乐、观景等实际功能需求。
本方案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适当的辅助线以理清空间的主次关系,营造美好的视觉感受,通过密林疏林草地来营造优良的透景线。
构图以曲线为主,犹如飘带从北到南,贯穿在基地之中。
二、设计原则2.1 整体协调性原则公园作为区域结构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言和路滨河景观设计一定要从区域整体出发,结合栖霞区整体景观、考虑到滨河景观空间各构成要素之间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2.2 以人为本原则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方便、舒适地进行游憩和休闲,强调人与景观的有机融合,充分营造不同功能空间。
2.3 突出地域原则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包括当地的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景观设计突出地域性,能够反映当地特有景观、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使得该区域有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
以滨河景观作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的要点结合基地实际情况,营造与基地周边和谐的滨水景观。
2.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景观功能性及实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改造成本,注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三、功能划分构思言和路滨河景观设计分为文化广场区、入口景观区、休闲娱乐区、滨水景观区。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47ae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7.png)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首先,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期,我们注重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和分析。
该公园位于城市河流旁,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首先,我们根据河流的形态和流向,合理规划公园的布局,确保公园的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河流的曲折变化,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使得公园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在景观设计中,我们注重植物配置和绿化设计。
滨河公园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选用了大量本地特色植物进行绿化。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我们设置了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林荫大道,既增加了公园的绿化率,又营造出一种庄重大气的氛围。
此外,在公园内部,我们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以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滨水步道的设计。
这条步道沿着河流蜿蜒前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步道的两侧,我们设置了亲水平台和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河景。
同时,为了增加步道的趣味性,我们还在其中设置了一些景观小品和雕塑,使得游客在漫步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妙的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的设计,我们还注重公园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公园的某个角落,我们设置了一个以当地传统建筑为原型的小品,既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亮点。
在公园的设施配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在公园的中央区域,我们建设了一个开阔的草坪,供游客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在公园的边缘地带,我们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供游客进行锻炼和娱乐。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519bce6bec0975f465e26a.png)
滨水景观设计
德国汉堡少女堤
设计理念
• 尽可能的开发少女堤的实际用途,满足 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保障行车、行人 和休闲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使得少女堤 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休闲散步的聚会点。
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 • 大尺度座阶;
滨水景观设计
• 浪漫的林荫道;
一条临水的菩提林 荫大道: 3排行距13m,树 间距7.5m,高8m的 菩提树组成街道和 河岸之间新的林荫 大道。
⑦ 滨河林阴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 开来, 以保证游人安静休息和安全。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 般布置得比较开阔, 以草坪为主, 乔木种得比较稀疏, 在开 阔的草地上点缀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有的还把砌 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 种植花卉和灌木, 形式多样。
滨水绿地的活动
⒈ 水中的活动与景观
• 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 踏步联系。
•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 们的亲水感。
• 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 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 步道和树木,凡未铺装的 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 栽草皮。如有顽石布置 于岸边,更显自然。
• 在适于开展水上活动,可 以考虑相应的活动项目, 如游泳、划船、冲浪等, 使之成为滨河绿地中的 特殊景观,在夏天和节 假日会吸引大量游人。
●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 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 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 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 适当留出透视线,不宜完全封闭。道 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 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 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 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 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 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 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 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 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 浑然一体。
绿色网络蓝色基因——山东临朐滨水花园景观设计
![绿色网络蓝色基因——山东临朐滨水花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dd4423cfc789eb172dc8e2.png)
绿色网络蓝色基因——山东临朐滨水花园景观设计赵文斌-温亚玲:(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市100083;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100044)脯蔫目戈章取分析现艘入手,提出了尊重现状的设计理念,并通过一个景现带、三个景观入仃和四个景观组两的详细景硬设计来阐述,移成罩一个简洁朴实爻_誉失特色的小区景规。
壕冀翻嘲绿色;滨河花因;景观一、现状分析赵家河穿越小区河道700米,构建了小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河道内水生植被生长茂盛,河水清澈,河底平缓,;*-7堤开阔,这为小区营造原生的自然景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小区规划成网络式布局,并预留了多条透景线,这为小区创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式绿化结构提供了基础条件。
建筑则采用院落式布局,每个院落都与不同级别的绿化带相临,构建了趣味感极浓的邻里相亲、邻里共乐的共享空间。
小区内道路系统结构清晰,分级明确,实现人车分流,为小区内的居民活动安全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设计理念从小区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规划特色来看,绿色是小区景观的结构,水是小区景观的生命。
因此,小区景观设计以“绿色网络蓝色基因”为设计理念,以构建“滨水而憩、闻声而居的邻里共享空间”为目的。
希望通过小区道路绿色走廊和多条景观走廊的巧妙组合,来构建一种网络式的绿色景观格局。
然后将赵家河段的水景和两岸滨水景观带融入到这种景观网络中,使小区景观赋予生命力,成为一个具有蓝色基因的景观生命体。
这个景观生命体不仅为小区赢来了独一无二的景观亮点和商业卖点,也为临朐城市居住区开发树立了一个永恒的经典范例。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景观空闻整个小区的景观功能空间可以概括为一个滨水景观带、三个景观入口和四个景观组团。
一个滨水景观带是指将小区一分为二的赵家河段及其两旁的景观。
这条景观带统率着整个小区的景观空间,并通过交通桥和景观桥有效的联系了河岸两旁及各组团景观空间。
滨水景观带主要由入口主题公园、会所休闲公园、中心市民广场、湿地景观带、滨水生态景观带五个部分组成。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ad6cd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5.png)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单译峣(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弱,人们精神压力过大,城市公园的出现就是使环境变得美好。
本文在规划设计中以绿色生态为主建设绿色慢行体系,注重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在设计中采用了界定景观轴线、区分空间等级、对比与调和等方法,使公园的生态行性功能更加良好,构造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在生态环境中悠然自得的氛围以及景观特色。
关键词:生态景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2-0089-02本文中提到的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为例,龙凤区位于大庆市东南部,东接安达市,南接红岗区,西毗让胡路区,北靠林甸县,占地约123000m2。
设计中的滨河公园景观就位于大庆市龙凤区内,距离区政府1.1km,距离大庆市人民医院1.42km,周边毗邻住宅区和大型商场,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平坦。
我国东北部地区四季分明,公园植物景观多选择常绿乔木或灌木,或者落叶乔木等,本次就以大庆市龙凤滨河公园为例探讨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1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滨河公园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崇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主题以绿色生态为主,休闲娱乐为辅,为大庆市居民打造一个生态滨水“游乐园”,其主旨是打造绿色生态下沉绿地长廊,为大庆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生态亲水游园。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景观、园路、娱乐设施,人们进入到公园内部,让人们感觉进入到绿色森林里,有阳光、草地、流水,惬意自然。
在设计中加入景观元素,同时加强功能分区的主题分化。
人们在公园中,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享受自然带来的惬意时光。
1.1生态性原则滨河公园景观的生态性设计原则就是实现公园景观和自然的融合,以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景观设计就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环保和低碳,保留原有生态环境,突出滨河宗旨,如生态绿岛的设计是为了缓解空气污染,生态停车场的设计是为了缓解汽车带来的噪声和污染。
【设计图纸】小游园环境景观设计图(精选CAD图例)
![【设计图纸】小游园环境景观设计图(精选CAD图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cf7228be1e650e53ea9933.png)
XX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方案
![XX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5dd21da38376bae1fae57.png)
区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 226 公里,拥有海
岸线 210 公里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铁路、机场近在咫尺,北有盐通高速,西有
宁通高速,南有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沪通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未来的南
通市将更紧密地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渔港文化
吕四渔场是全国八大 渔场之一、世界九大 渔场之一。多种名贵 水产品的繁殖和摄饵 的优良渔场。
市花菊花
教育之乡
2
设 计 构 思
苏通大桥
体育之乡
南通拥有的世界冠军和 奥运冠军共为祖国夺得 50 枚金牌,居全国地级 市之首,被誉为“世界 冠军的摇篮”。
南通市 2014 年小游园设计
10
Landscape Planning & Design 2.2 设计依据与原则
本案紧邻城西城市综合体,位于老城区的发展核心位置,人口密集。在 将来的规划建设中将着重改善老城区环境,提升市政设施及绿化景观。
南通市交通性主干路布局示意图
南通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二十横二十一纵”的主干路布局结构。规划 主干路间距在 1000~2000 米之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主干路总长约 393 公 里,主干路密度约 1.59 公里 / 平方公里。
3 6
钟秀路
4 5
工农路
崇川区
长江北路
长三角经济圈层面
杭州市
南通市层面
长江
S336
往上海
南通市 2014 年小游园设计
2
Landscape Planning & Design 1.2 上位规划解读
崇川区
1
场 地 认 知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衡水学院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衡水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50bc1dd34693daef5ef73d32.png)
6、其他注意要点
(l)组团绿地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广场的布 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及人流方向结合起来 考虑。 (2)组团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 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洁卫生。一般 来说,绿化覆盖率要求在60%以上,游人活动面 积率50%-60%。为了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并 保证活动场地的面积,可采用铺装地上留穴种乔 木的方法,形成树荫场地或林荫小广场。 (3)一个居住小区往往有多个组团绿地,这些 组团绿地从布局、内容及植物配置要各有特色, 或形成景观序列。
4.规划内容
①入口处理: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 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不同方向设置出、入 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 ②功能分区: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 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互不 干扰、组织有序、主题突出、便于管理。小游 园因用地面积较小,主要表现在动、静上的分 区。并注意处理好动、静两区之间在空间布局 上的联系与分隔问题。 ③园路布局:园路布局宜主次分明、导游明 显,以利平面构图和组织游览;园路宽度以不 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最小宽度为0.9m, 一般主路宽3m左右,次路宽1.5—2m;园路宜呈 环套状,忌走回头路。
2、用地面积
每个组团绿地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面 积一般在0.1-0.2hm2。一般一个小区有几个组团 绿地。按定额标准,一个小区的组团绿地总面 积在0.5hm2左右。
3.平面构图形式
(l)中轴对称式 设计常以主体建筑人口中轴线为轴线组织景观 序列,对称布局。 (2)均衡不对称式 设计采用规则式布局,而构图是不对称的,追 求总体布局均衡。 (3)自由式 设计采用自由式布局,局部人口、广场、小品 等处穿插以规则形式。
(三)、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组团绿地)
滨河带景观设计方案
![滨河带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c2391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3.png)
滨河带景观设计方案1)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路绿带。
如果水面不十分宽阔,对岸又无风景时,滨河路可以布置得较为简单,除车行道和人行道之外,I临水一侧可修筑游步道,树木种植成行;驳岸风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草地、花坛、座椅等园林设施。
游步道应尽量靠近水边,以满足人们近水边行走的需要。
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方设计小型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眺或摄影。
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踏步联系。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们的亲水感。
2)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步道和树木,凡未铺装的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栽草皮。
如有顽石布置于岸边,更显自然。
3)在滨河绿地上除采用一般行道绿地树种外,还可选用适于低湿地生长的树木,如垂柳。
树木不宜种得过于闭塞,林冠线也要富于变化,除了种植乔木以外,还可种一些灌木和花卉,以丰富景观。
如果沿水岸等距离密植同一树种,则显得林冠线单调闭塞,既遮挡了城市景色,又妨碍观赏水景及借景。
在低湿的河岸上或一定时期水位可能上涨的水边,应特别注意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
滨河路的绿化,除有遮荫功能外,有时还具有防浪、固堤、护坡的作用。
斜坡上要种植草皮,以免水土流失,也可起到美化作用。
滨河林荫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开来,以保证游人安静和安全。
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般布置得比较开阔,以草坪为主,乔木种得比较稀疏,在开阔的草地上点缀以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
有的还把砌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种植的花卉和灌木形式多样(图4-29)。
4)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排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
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摘要:在城市居住区建设小游园,不仅给居住区的居民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一个可以游玩、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能够促进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缓解人们由于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繁忙的工作带来的疲倦。
此外,小游园也美化了环境,使城市的绿化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游园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合,与当地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域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气息紧密结合,要被当地居民所喜爱。
以临夏市西南角居住区滨河小游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在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以及节点详细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游园的设计方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多样化景观,并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休憩需求。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小游园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大,导致“热岛效应”逐渐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市民迫切需要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城市之中寻找自然之绿,急需在工作之余能有一片空间来休憩、娱乐,贴近自然,舒缓压力。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小游园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城市居住区建筑多以单门独户为单元,邻里之间往往缺少交往,而居住区的绿地是最接近城市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园林,历来人们习惯把门前屋后的绿地看作是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大型居住区内的小游园绿地,为居民的活动和交往提供了场所,既供人游玩、休憩,又让人享受美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结合体[2]。
本着游憩、健身、娱乐、审美并举的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现代小游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运用传统式融合现代式的园林设计手法,精心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情景交融的庭院式山水园林,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设计背景临夏市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自然灾害少,平均海拔2000m,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mm。
滨河小区依大夏河而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周边视野开阔,无明显遮挡物。
该小区品质高档,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
本设计位于该小区东南方向的一个小游园,面积约为2.38hm2。
滨河小区目前人口集中,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很低,在小区东南角有大片土地,未充分利用资源,其中树种单调,结构简单,层次感不强,物种不丰富,群落称定性较差,绿化效果不佳,住宅小区缺乏较大的绿地。
二、设计理念(一)注重地方文化特色临夏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回族的发祥地之一,为了体现临夏市特殊的文化背景,方案采用不规则式构图,在设计中重点采用地方文化元素。
用鹅卵石铺设的游步道以及贯穿全园的次园路呈现环带状,象征着曾经影响临夏市发展的丝绸之路文化,以纪念这条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中心广场的月牙形雕塑,正是当地回族的一种信仰,体现出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塑造人文景观在小游园的设计中不仅要突出植物造景,而且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塑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
临夏市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在当地的人文景观基础上塑造档次更高的景观,以满足人们各种精神上的需求。
(三)重视休闲功能在设计小游园时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要使小游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做到相互融合。
小游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它的休闲功能,即游人在游园过程中产生愉悦、舒适、轻松的感觉[3]。
有效的限定外部空间,可以使小游园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借鉴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障景”“隔景”的手法,优而敞之,俗而屏之,避免一览无余的情景,保持小游园中主要景观视线纯净而完美[4]。
(四)基于简单、点缀在现代城市的小游园设计中,游园面积较小,在设计中要基于简单和点缀的思想来进行设计,也就是“少即多”,通过较少的元素,创造一些更深刻的效果[5]。
三、植物造景(一)造景理论小游园的植物造景要体现地方风格、城市风貌,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的选择、配置、构图意境等方面要显示地方特色,多以当地特有的乡土树种为主,即一般选用城市的市树、市花等或在配置、构图时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6]。
进行植物配置时注意乔灌草相结合,乔、灌、花卉、地被形成多层次构图。
注意群体美,利用植物四季变化,快生、慢生相结合,近期远期景观综合考虑,常绿、落叶植物相搭配使用,增强设计效果。
乔木以点植为主,在树底边缘铺以花坛,在人行道边缘一侧种植一些四季时花,形成艺术花境,给游人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象。
同时,注意园林植物的时相与季相的变化,使小游园内有“春有绿叶、夏有浓荫、秋有色叶、冬有白雪挂枝”的季相变化,使四季景观不同[7]。
(二)造景方法在植物的线性设计方面,做到能够突出造型和形状的不规则,用较强烈的起伏、节奏和韵律感来进行种植,避免压抑和呆板。
能够突出四时之景的营造,四季景色,做到季季有景可赏的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游园景观设计的好坏[8]。
整个小游园的效果,通过植物色彩、质感以及造型来体现。
游人最容易接受和感受到游园舒适感的色彩,就是自然色和半自然色。
游园的内涵,经过植物的颜色、图案来体现。
由于面积较小,灌木的种植采用了自然式的方法,以减少纯观赏性的绿地,营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选择居住区滨河小游园在植物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的常绿乔木有雪松、高山松、水松,落叶乔木有银杏、毛白杨、柳树、碧桃、紫薇、梅花、枫杨、槐树,其中骨干树种是高山松、水松、雪松、毛白杨,基调树种是银杏、柳树、碧桃、紫薇、梅花、枫杨、槐树。
通过精心选择的灌木有小叶女贞、红花继母、冬青、棣棠、榆叶梅、牡丹,花卉有芍药、波斯菊、牵牛花、万寿菊、鸡冠花、雏菊等。
此外,选择的草种是耐践踏的和常年青绿的两种类型。
四、道路分析(一)园路功能园路组织游园观赏的序列和园林风景的展开,引导游客按照路线来游赏景物,在滨河小游园的园路采用老人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以便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9]。
游园道路的设计中,要选择能引导游览路线的铺装路面,为了起到游园空间的划分作用,景观设计要与生活密切联系,空间上保证一步一景,正所谓做到步移景异。
(二)园路类别滨河小游园中的道路可分为主园路、次园路和小路。
主园路是两条宽度为4m的直路相交形成,两条主园路的交点正是中心广场的位置,四个端点刚好形成四个入口,分别是西北角的主入口和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的三个次入口。
主园路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采用硬质铺装。
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剪辑,组织游览路线,以引导游人欣赏景色;次园路宽度为3m,是围绕中心广场和横跨主园路的一条曲路,通过各个景区,联系各个景点,对主园路起辅助作用。
考虑到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为游人由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所以还设计了快速通往内部景区的小路。
滨河小游园中的小路有汀步、鹅卵石小路、游步道,汀步主要设置在通往山地景观欣赏区和自然景观欣赏区的部位,以增加情趣。
滨河小游园道路的设计中,采用了透水混凝土以及透水砖来进行铺装,不仅使路面的透水性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体现出材料色彩的丰富感,能够达到排水及人性化方面的需求。
(三)功能分区滨河小游园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既可以观赏景观,又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场所。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心理感受不一样,心理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滨河小游园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呈现出多样化,层次较为丰富,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人群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根据功能的多样性将小游园主要分为以下10个区:中心广场、隐秘空间体验区、大草坪烧烤区、自然景观欣赏区、儿童活动区、长廊休息区、水景观赏区、山地景观体验区、茶室(老年活动区)、活动区。
(四)节点设计1.主入口主入口位于滨河小游园的西北角上,靠近滨河小区的楼盘,以便使居民步行也能很快到达小游园。
主入口面积大约为78.3平方米,总体形状设计成一个扇形,以便能与园的整体结构相融合。
进入主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具有特色的花瓣形铺装,使游人产生视觉美感与新奇感。
在两侧的花瓣形铺装旁边,设置了两个弧形景墙,景墙的弧度与入口的弧线相呼应,景墙上刻有该园的景观浏览路线,以及一些科普知识。
2.茶室棋牌、品茶自古至今是人们热衷的休闲娱乐活动。
为了居民在繁忙的工作后,能有一席安静的休闲娱乐场地,在该小游园的西北方向,即主入口附近设计了一个面积适当的茶室。
茶室四周以乔木和灌木围合,减弱了外界的噪声,形成一个安静的环境空间。
3.儿童活动场所考虑到儿童想要玩耍的急切心理,就把儿童活动区设置在靠近主入口右侧,以便满足小区的儿童能够快速到达玩耍场地的心理。
儿童活动区的总体形状是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相接形成,这是极为简单的几何构图,符合儿童单纯天真的心理。
儿童活动区域中心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沙坑,儿童天生喜欢以土为伴,而沙坑刚好满足儿童的天性,儿童可以尽情地玩耍。
此外,在该区域设置了各种儿童喜欢玩耍的道具,比如跷跷板、滑梯、单杠等,增加了儿童活动的丰富性。
同时,放有长条坐凳,便于家长在看孩子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休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4.隐秘空间体验区该区域布置在远离道路较为隐秘的位置,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私密的环境,使人们彻底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解除疲劳。
隐秘空间的总体形状是两颗心形图案相对,意味着人们之间的心心相印。
区域内部设有特色的铺装,铺装的色彩是暖色系的,体现出该区域温暖的特色,同时在区域内设置了具有古色韵味的石桌和石凳,供人们休憩,并给该空间增添了几分幽静与幽深的气息。
区域外侧密植了高大荫浓的垂柳,以及其他高大的乔木,一来种植的乔木形成隐秘空间与其他空间划分的界限,使隐秘空间相对独立起来,形成更加安静的休憩空间,深得游人的喜爱。
5.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处于小游园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小游园的中心,其整体构图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广场半径为15米,做了一定的地形处理,便设置了四级台阶,以使广场地势稍高于周围景观的地势,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中心的效果。
广场的中心设置月牙形雕塑,月牙是居住区内少数民族(回族)所崇拜的一个物体,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设置这样的雕塑,主要是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民族之间的融洽与和谐的关系。
在月牙形雕塑外围是半径为1.5米的圆形水池,增加了广场的灵动性。
6.长廊休息区长廊休息区位于广场和活动区的西侧,由一个弧形的花架组成,距离活动区非常近,以便于人们在活动累了之后可以休憩。
活动区和廊架两者之间以绿化带隔开,绿化带采用了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草坪上点植了银杏和桃花,并且密植了灌木金心黄杨。
在廊架上攀援缠绕的植物主要是七里香,七里香开花时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并且光顾了人们的嗅觉,使人们在感官上受到极大的享受,在心灵上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