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PPT 225页)
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目的要求:本章将在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主要内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学重点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三、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四、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一实质得到充分反映。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分析和对劳动力商品理论的阐述,是揭示剩余价值生产本质的理论前提,也是马克思实现政治经济学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各自的运动形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运动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二者的区别包括:第一,流通的形式不同。
商品流通公式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公式是先买后卖。
第二,流通的目的不同。
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媒介,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另外一种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
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商品则成为流通的媒介和跳板。
货币所有者先买进W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再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是为卖而买,从而取得价值。
第三,流通的限度不同。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课件
3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
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
创立奠定了基础。
2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
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商品经济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数
使用价值 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产力水 平提高
氏族间交换 剩余产品
产品被私 人占有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 奴隶社会
• 首个阶级剥削社会 •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 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
作劳动,首次出现城乡分离和体脑分工
奴隶主贪 欲增大
对奴隶进行野 蛮奴役和残酷 剥削
对自由农民和小 手工业者不断增 加兵役苛捐
生
的 条 件
私有制
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
社会劳动
矛 盾
私人劳动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产生商品拜物教的必然性
1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
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 只有采取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 出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发展阶段课件
维持劳动者 自身生存所 必需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用以维持 劳动者自身 劳动力的再 生产)
维持劳动者 家属正常生 活所必需的
+ 生活资料的 价值(用以
延续劳动力 的供给)
劳动者的教
育和训练费
用(用以满
+ 足资本对劳 动素质的要 求)
⑵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特 殊 性
1:直接 由生 活资 料的 价值 来确 定
(四)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
1、绝对m的生产
①绝对m: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 下, 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 m。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 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就会增加 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m的生产。 可见 劳动日的长短是绝对m生产的中心问题。
劳动日虽是一个可变量,但它只能在一定 的限度内变动。
2、工资的形式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生产的产 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 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
2、工资的形式
在两种工资形式的基础上派出其他 工资形式:刺激工资、雇员利润分 成,福利基金等等。
3、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包括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 工资水平;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水平; 一国范围内不同工人之间和世界范围内 各国工人之间工资水平差异的问题。
3、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示公式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剩余价值率。其 计算公式1是: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m′)=
或
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示公式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剩余价值率。
其计算公式2是:
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
=
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示公式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PPT课件
商品流通
W
G G
买卖分离
W
现实的货币
64
(3)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 保存起来的职能就是贮藏手段 必须是足值的贵金属货币或者贵金 属条块。 能起蓄水池的作用
65
(4)支付手段
• •
货币作为延期支付、清偿债务、缴纳赋 税与租金、发放工资等方面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推动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但也使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 扩大
社会形态内部的 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的规律
5
社会 主义 社会
资本 主义 社会 封建 社会 奴隶
社会 原始
人类社会至今经历 的社会形态
社会
6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 2.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中介 包买商 贷放现金,收购产品 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工具,雇工生产
原 始 社 会
社 会
社 会
15
2.商品经济
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6
(1)社会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17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7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货币资本迅速
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历史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手段:
用暴力手段剥夺货币财富
8
1.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 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 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 和城市”。 ———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课件
使用价值
商
品
的
二
因 素
凝结(或物化)在
价值
商品中无差别的一 般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图表
商
使用价值
品
二
交换价值 形式
因
素
价 值 基础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对立统一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 统一性表现在:
•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两个因素。
• 对立性表现在 :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二者不可兼得 .
的生产力在工人和农民群众处于商品生产下一般
可能的最好的境况下最迅速而自由地发展”。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原因: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 界市场的扩大——要求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的商品生 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自然经济的特征
自给自足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自 与 以原 社自与以分简给给分简工单自始 会自工单不再足足 不再发 生发生达 产产达的 为奴社的为社 特社特会 征隶会会征生生产产力力相封 社相适适应建 会应
2.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 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
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
判断对错
• 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2、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4、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 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 面又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而资本家实际支付的是购买生产资料24元+购买工 人一天的劳动力3元=27元。这里出现了3元增殖,即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一天的劳 动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须的 劳动时间。也可叫有酬劳动。
▲G 的 来 源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又不可能离开流通产生
• 解决 G—W—G′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 劳动力在流通中具有一种能带来 剩余 价值的特殊使用价值,然后再按价值规律 要求实现其价值。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存在于人体中的 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 在价值 的增殖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的不同部 分所起的作用不同。 不变资本: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价值 量不发生变化,称为不变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 本,其价值量发生变化,称为可变资本,用v 表示。
3.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 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从 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作日
延 长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延 长
(不变)
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 商品价值
=
生产资料转 移的价值
+
劳动力 价值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
地 主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革命成功
阶 级
资产阶级
领导 阶级
29
资产 阶级 革命
产业 革命
建立 资产 阶级 政权
建立 资本 主义 经济 制度
在上层 建筑领 域确立 了自己 的统治
在经济 基础领 域确立 了自己 的统治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形成
30
社会 经济 制度
封建 主义 生产 方式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 社会化 生产规模大
目的,满 大生产 社会分工发达
足他人的
生产力水平高
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37
思考题: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38
相相相相相彼互互互互互此联联协协联需系系作作系要
生产社会化
39
4.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 经济 产生 条件
24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 生产力条件: 产业革命 2.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3. 思想条件: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25
1770年珍妮纺纱 机
1856年出现的贝塞麦 式转炉炼钢
26
1872年日本横滨的火车
27
28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形成
封
农民阶级
建
主力 军
5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7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9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0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课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33
亏损
丙
正常补偿
乙
多盈利 甲
1
1
8 12
0
小 0小
小
时 小时
时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34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
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般劳动者都 能胜任的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和 耗费。
35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知识,需要经受 专门的培养和训练。
亏损
丙
正常补偿
乙
多盈利 甲
6
5
4 5小
小
小 小时
时
时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43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它经过了交换价 值最后到货币形式,揭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价值形式的发展
??交换
价值
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 再表现为一两银子
44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商商品品经济 经 发济达商品经济
16
社 会 经 济 形 态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
• 1、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3、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商品 (一)为什么从商品谈起? 1、符合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现实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 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 从分析商品开始。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性,二者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 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
(3)对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的小结:
商
使用价值
品
二
因
素
价值
具体劳动
劳
动
二
重
抽象劳动
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劳动的二重性4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经济学的枢纽1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量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三价值量三价值量22影响价值量的因素影响价值量的因素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成反比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成正比成正比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剩余价值理论由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和剩余价 值分配理论三部分组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ppt 81页)
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 额仍然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 立的经济根源
无产阶级要取得自身的解放,必 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 本主义制度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 排斥了超额利润的存在
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因 果关系。
(三)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 资本的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
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三者的逻辑关系图:
技术构成: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间比例
价值构成: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构成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
G W G (' G + G)
买
卖
商业 利润
商业利润的形成
表面上,是商业资本所
商
有者通过贱买贵卖获得的
业
利
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
润
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
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 润,这是由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 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
= 平 均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形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按照原有生产规模不断重复进行的再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存在的意义:
1、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 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旧价 值
生
产 过 程
价值 增殖 过程
抽象 劳动
再生产
A 价值 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
某工厂生产10斤棉纱,生 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 价值1元/小时,工人劳动 6小时
Pm价值24元—具体劳动转移Pm价值24元
工人劳动6小时
A价值 6元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6元
投入 30元
=
m=0
收回 30元
某工厂生产20斤棉纱,生产资 价值增殖 料价值48元,劳动力价值1元/小
资本是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 — W — G’ 这一公式概括了 一切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通常被 称为资本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和价值 规律是矛盾的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G 的 来 源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商
等价
不产生
品
交换
过程 时,工人劳动12小时
Pm价值48元 —具体劳动转移Pm价值48元 工人劳动12小时
A价值 6元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2元
投入 54元
<
收回 60元
m=60-54=6元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 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 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工
资本的本质
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 材料、辅助材料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 现着生产关系 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 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 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厂房、机
不变资本 器、原材料等
资 本
(c) 可变资本
生产资料形式 存在的资本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获得使用价值后 流通即结束
G
W
G
为追求价值增殖 运动无止境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G
WG
流通的形式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 流通的限度不同 流通的内容不同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不同的使用
价值相交换
G
W
G
同质异量的
价
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G W G'
G' = G + mG
W A
A商品是解 决资本总公 式矛盾的关
键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 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 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A
成 条件 为
W
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 商品
价价 值值 使用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工作日(小时)
0
6
必要劳动
12
剩余劳动
m'=
6小时 6小时
=100%
时间
时间
6
3
0
6
12 15
必要劳动 时间
剩余劳动 时间
m'=
9小时
6小时=150%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
资本积累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流通公式:
商品
货币
W
G
资本流通公式: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作
日
0
6
12 (
小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时
)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
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的本质 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 材料、辅助材料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的恢复、保 持、延续和发展
生产和再
生产和再
= 生产A 所 决定
花费的社 会必要劳 动时间
A 的 价 值
生产A 所 花费的生 活资料的 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A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活所必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v)
以劳动力形
式存在的资本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资
(c)
只发生 价值转移
本 可变资本
(v)
能使价值增殖
m的唯一源泉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 重要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 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 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 而又叫剥削率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 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绝对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 值的方法
货币
商品
G
W
商品
W
货币
G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G
WG
流通的形式不同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卖
买
G
W
G
买
卖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G
WG
流通的形式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为买而卖,取得使用价值
G
W
G
为卖而买,取得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W
G
W
G
WG
流通的形式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 流通的限度不同
剩余价值
流 通
贵卖
流
不等价 贱买
域
交 换 既贱买
又贵卖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G 的 来 源
不可能离开流通产生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G W,W G G W GG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G W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商 品
劳动 具体 创 造
的 过程 劳动
生
产 价值 抽象 形 成
过 程
形成 过程
劳动
使用价值 旧价值
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 本
劳动 具体 过程 劳动
创 造 使用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A商品的价值
由生产和再 生产A 所耗费 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
包含着历史 和道德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 商品
价值
不仅能创造出A本 身使的用价价值值,而且能 创造出比他自身价 值更大的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 品是货币转化为 资本的前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