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注意实验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第六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限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 到这样的现象:
分析 : 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来判断。 2、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 反应速率来判断。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小结:
1、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 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如何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呢?有哪 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下 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mo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1.0 0.9
式为_X_+__3_Y__=_=___2_Z_,
0.8 0.6
0.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Y
反应开始至2min,Z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
0.4 0.2
.
0.2
..
.
Z . m. in
12345
_0_.0__5__m__o_l_/(_L. ·min)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 二节《 化学反 应的速 率和限 度》课 件(共4 3张ppt )

实验心理学《注意》课件

实验心理学《注意》课件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哈德维克(1969):
▪ 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对从左耳或右耳呈现的靶子词反 应
▪ 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都超过50%,差异不显著
❖ 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和“名字”现象 ❖ 不经济;无法解释客观存在的早期选择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Treisman & Geffen(1967): 双耳分听实验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早期选择模型
▪ 布罗德本特: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选 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未通过的信息则迅速 衰退,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 以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接通一个通道,同时关闭所有 其它通道,单通道模型。
▪ 新异的、较强的、具有生物意义的、期待的刺激易于 通过。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为注意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术语
•难以证伪:有限资源的性质通 常不明确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诺曼等(1975):“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
▪ 材料限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 信息的限制,分配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水平。
▪ 资源限制:作业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有较多 资源,加工能顺利进行。
一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 特征: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 ❖ 客体:一些特征的结合。如蓝色正方形。
❖特征整合理论
▪ 由特雷斯曼提出,它认为在空间知觉中,要借由注意把客体 的特征捆绑在一起。该理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 个阶段: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在前注意阶段,知觉 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须注意;在整合阶段,通过 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即对 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 有效试验:注意指向 目标位置的可能性大

注意及注意力的培养PPT课件

注意及注意力的培养PPT课件

9
7
5
3
2021
26
五、注意和意识
▪ 意识:是对某种现象或事物觉知的状态, 也是人类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对个体 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作用,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 意识有很多状态:觉醒、睡眠、白日梦、 催眠状态、梦等。
2021
27
▪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 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 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 或体验。
注意的保持功能是人脑对信息进行 进一步加工的必要条件。
2021
20
(三)整合功能
前注意状态下,人只能对信息的个 别特征进行有限的加工。
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将信息整合 为一个整体。
2021
21
(四)调节和监督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 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 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1、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 对象的数量。
2021
48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个;
▪ 几何图形 3~4个;
▪ 汉字
3~4个。
2021
49
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
2021
50
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
2021
51
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
2021
52
请说出图中小鸟的数目
2021
29



选 择
容量有限的 知觉系统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感谢您的观看
注意的神经基础
前额叶是注意控制的关键区域,它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其他 区域的激活状态来影响我们的注意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神经元
神经元的放电机制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足够强度 的刺激时,它会放电,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注意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注意能够影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模式。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某项 任务时,与该任务相关的神经元放电频率会增加。
注意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 情绪和行为变化,以便更 好地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来访 者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以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指 导。
精神卫生
在精神卫生领域,医生需 要关注患者的认知和情感 状态,以预防和治疗精神 疾病。
THANKS
1
通过注意选择性地关注某
些信息,而忽略其人们
通过注意来监督和评估自
身和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活
动。
保持功能
2
注意的保持功能是指人们
能够将信息保持在意识中
一段时间而不遗忘。
调节功能
3 注意的调节功能是指人们
通过注意来协调和控制自 身的行为和思维活动。
Part
02
注意的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在处理信息和任务时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动化和意识控制两种不同 的加工方式。
Part
03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注意与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例如,顶叶负责空间感知,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
注意与大脑皮层的交互
注意通过影响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激活程度,实现对信息 的优先处理。当某事物成为注意的焦点时,相关的大脑皮 层区域会更加活跃。

第六章最后通牒和独裁者博弈实验解析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六章最后通牒和独裁者博弈实验解析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是由德国经济学家Güth, Schmittberger, and
Schwarz (1982)来进行的,他们的实验结果显示传统博弈理论对最后通
牒博弈并没有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且也不能对现实世界中的
人们的行为提出满意的预测。从Güth等人的实验中观察到:在大多数
情况下提议者给响应者的分配比例的平均数不到70%,大约20%的提
12
. 2024/10/15
四、实验报告
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实验的第八步骤且上交实验记 录单之后,再将本报告发放给学生。
13
. 2024/10/15
四、相关理论详述
1.动态博弈
所谓动态博弈,是指博弈参与人的行动存在着先后次序, 并且后行动的参与人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后者必须至少能获得先发者的部分行为信 息,否则行为时间的先后就不会有任何效果。通俗的理解 是:“囚徒困境”就是同时决策的博弈,属于静态博弈; 而棋牌类游戏等是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博弈,属于动 态博弈。
以上的钱给对方。某些部落中,送礼是很重要的文化传统,而且接受
了别人的馈赠之后,相对的也必须感恩图报。阿乌人就是如此,他们
对太过慷慨或太过吝啬的馈赠,通常都会拒绝。尽管有文化差异,实
验结果仍然和理性分析所预测的自私行为相去甚远。
19
. 2024/10/15
4、1 ~4轮中,你将与4个对手进行四次博弈,并填写对 手姓名和各轮收益。
7
. 2024/10/15
5、第5 ~8轮实验中,老师宣布你所在的一组同学具有分 配权时,你和你所在的这一组其他同学应该将分配方案写 在标有自己姓名的白纸上,并交给老师,由老师在你们制 定的分配方案中,找出本方目标利益最低的一个方案,选 出另一组同学中任意一位,尤其决定是否接受。如果他不 接受,则每个人得0元,如果他接受的方案正好是你提出的 方案,你和他就按照该方案填写对手姓名和本轮游戏收益。 如果他接受的方案是别人提出来的,那么你只能得0分。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ppt课件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ppt课件

ppt课件
39
缺 点

难以保证有好的依从性 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制了结果应用于 其他患者的普遍性

容易失访 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高

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ppt课件 40
4、应注意的问题

医学伦理问题
可行性问题 随机化分组问题 报告研究结果要注意的问题 CONSORT指南:试验报告统一标准
容易随访的人群
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 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持试验
ppt课件
34
选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选择原则

尽可能选择终点指标 中间指标与终点指标要有相关性 较高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测定方法 安全、经济、可行


易于观察
测量易为受试者所接受
ppt课件 35
随机对照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

ppt课件 14

交叉对照(cross-over control) 对两组受试对象分别使用不同的处理措施,然 后将处理措施相互交换,最后将结果进行对比分 析
组1
组1
组2 洗脱期
组2
时间方向
ppt课件 15

自身对照(self control) 将一组受试对象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施加 不同的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个阶段的两种处理 效应的差异。一般在前一阶段结束后应有一段时
表1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分析表 结果 试验组 对照组 合计 有效 a c a+c 无效 b d b+d 合计 a+b c+d N
两组疗效比较常用卡方检验
ppt课件 36

某医生欲评价莫西沙星的药物疗效,采用随机对 照试验方法,选择经病菌培养证实支原体阳性的 泌尿道生殖系感染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莫西沙 星,称为洗脱期(通常取试验药物的5个半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脊 髓——脑干的延续
脊髓在脊柱的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 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 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是,脊髓里的 低级反射中枢,控制无意识的反应,一般受大脑控 制。
脑 脊髓
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来自脑部,主要 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 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来自脊椎,主要 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 感觉和运动。
发病 原因
案例1 脑部肿瘤
案例2 脊髓损伤
案例3 腰部扭伤
发病 部位 和症

_脑__颅__内长了肿瘤,压 迫大脑,结果该妇女 _失__明_
下__肢__丧失运动功能, 大小便_失__禁_
腰部脊髓受伤, _右__下__肢__无任何损伤却出 现了_麻__木__和 _疼__痛__等症

疑问
眼球结构完好, 为什么却失明?
二、神经元
1.概念: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组成: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功能:能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随堂训练
1.人的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D )
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B.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突起
C.脑和脊髓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2.某人闭目就站立不稳,走路时摇晃,不能完成精
(4)防揪打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 都对耳有害。 (5)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 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 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环 有些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 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 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注意(心理学教育).ppt

注意(心理学教育).ppt
➢ 保持功能
❖ 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至活动达到 目的为止。
➢ 调节和监督功能
❖ 注意能使人及时觉察事物的变化,并调节自己的心理和 行动以适应这种变化。
注意概述
➢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 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这种
外部表现往往在不同的心理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 发生时,最明显的外部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适应性运动出现
注意的规律与组织教学
➢ (一)无意注意及其产生的原因
❖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任何意志 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由于它不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所 以无意注意又叫做不随意注意。
➢ 无意注意从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它往往是 由周围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表现为在一定刺激物的影 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剌激物。
注意的规律在组织教学中的应用
➢ 注意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 (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 无意注意对教学活动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 的作用。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其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排除消极影响,使学生生动活 泼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的品质
➢ (一)注意的范围 ➢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有限时间内所能注
意到对象的数量。 ➢ 。注意范围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
几方面: ➢ 1.知觉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越相似,越集中,排列越有
规律,越能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 2.知觉者的经验。知觉者的经验越丰富,就越善于把所感

第六章-注意PPT课件

第六章-注意PPT课件

由漂移的状态,以后第1才6页出/共8现7页特征间的结合,当
16
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 例IT如),与特雷错斯觉曼性的结一个合字实母验错觉性实验。
• 实验中,向被试快速呈现一些刺激卡,要求他们只注意刺激卡两侧 的数字(第一作业),随后,让被试先报告所看到的数字,再报告 所呈现的字母及其颜色和位置(第二作业)。
• 特雷斯曼还进行了一系列错觉性结合实验。
• 所谓错觉性结合是指在注意分散或不注意或注 意过载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 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 例如,呈现的是绿色的X和红色的O,被试却报 告绿色的O和红色的X。
• 特雷斯曼和施密特做了很多这样的实验,试图
以此证明,在知觉的初期,特征是处于一种自
20
第20页/共87页
陈霖的视觉拓扑理论(visual topological theory)
• 1. 陈霖其人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主任。 • 1982年在《科学》杂志上原创性地提出了“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向半个世纪以来占统治
• 结果发现,客体靶子受项目数量的影响很大, 项目数越多反应时越长;而特征靶子则几乎不 受项目数量的影响。
• 这个结果证明了特征整合理论,因为特征的加
工是平行的,而客体第1的5页加/共8工7页则是系列的,所以
15
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IT)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 注意过滤器的加工方式为衰减式. 熟悉度
• 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
• 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
• 一为语义分析后的中第枢6页过/共滤87器页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ppt 19页)PPT学习课件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ppt 19页)PPT学习课件
Tipper的这一论述就是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 当起探抑测 制显作示用中的的启目动标效是应启称动为显负示启中动的效分应心或物抑时制会性出启现动负效启应动。效应。 思想。这一方法就是,当在启动显示中作为不 (一)启动实验方法(P299)
4、扩散激活理论对启动效应的解释
四正、负注 启意动的实促验进和抑制理及其会的分心物,其内部表征与抑制相联系,而 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此分心物作为目标时,被 (一)启动实验方法(P299)
五、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一)关于注意的生理指标的探索 (二)神经匹配模型 (三)神经活动双重过程模型
2、启动实验举例
例如,在启动显示中同时视觉呈现 “猫’’和“书”, “猫’’为启动目 标词, “书”为分心物。在探测显示中 同时视觉呈现“猫’’和“灯”,若以 “猫”作为目标词, “灯”为分心物, 这就叫目标重复启动,这时对“猫”的 觉察反应时会短于控制条件的目标词的 反应时。即产生了正启动效应。
(二)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Dalrymple—Alford和 Budayr (1966)在stroop色词研究中提出的。
Tipper最早将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 法。
Tipper等指出,涉及注意选择性机制主要有两 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 使专注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 ,被忽 略的信息可能很快地衰退。另一观点认为,选择 具有双重机制,即专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 略信息的积极抑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 抑制)。
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三、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试论及对其实此验依据目标的反应时比在控制条件下的要延长。 如果在目标选择期间同时对分心物抑制,则说 明选择性注意具有双重机制,即目标激活和分 心物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过滤器模型的研究技术及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 研究技术:双耳分听技术,这一技术的本质是
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 ▪ 注意过滤器模型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注意过
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位置究竟是在感觉阶段、 分析阶段,还是反应阶段?
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 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
▪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 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 信息单独通过。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1、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支持证据:
▪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 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
第六章 注意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注意的基本理论中的过滤器模型及实验依据 注意品质中的注意广度的实验研究 注意分配的实验研究
▪ 熟悉
注意基本理论中的资源限制理论及实验依据、双加工理论及实验依据、正负启 动实验
注意的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 了解
注意基本理论中的返回抑制实验 注意的生理机制 分心
本章主要内容
➢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 追随耳信息,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音由男生变为 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 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者拉丁文这种变 化都察觉不到。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及实验依据(掌握) (二)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及实验依据(熟悉) (三)双加工过程理论及实验(熟悉) (四)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熟悉) (五)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了解,自学)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了解、自学) 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研究 一、 注意的广度(掌握) 二、注意的稳定性(熟悉) 三、注意的分配(掌握) 四、分心(了解)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1、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 ▪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
3个数字,如: ➢ 右耳:4,9,3 ➢ 左耳:6,2,7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注意过滤器模型概述
▪ 该理论认为,既然注意在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 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就像人多 的场合中我们有选择地倾听当前的谈话而忽略其他谈 话声);那么,不妨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 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 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 分信息通过瓶颈。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过滤器模型的分类:
▪ 不同的双耳分听技术实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 同的回答,从而又将过滤器模型细分为:
➢ 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 晚期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 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始的。 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受到许许多 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 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对所有撞击感官的 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 要的而忽略其他的。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请同学们回忆: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 程?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及实验依据 (二)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及实验依据 (三)双加工过程理论及实验 (四)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五)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1、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是英国 心理学家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 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 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 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 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注意过滤器模型的提出
▪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在彻里实验的基础上,根 据自己的大量实验材料,于1958年提出来了最早的注 意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是有关注意机制最易于理 解的理论解释,它描述了注意的选择作用。
▪ 后来的研究者们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 因此,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 析。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过滤器模型的早期实验:
▪ 1953年,彻里(E.C.Cherry)的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 追随耳程序实验。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 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 现。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1、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 ▪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
➢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 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 (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 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 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 到。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注意的基本理论
2、衰减模型
▪ Treisman(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