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总汇
《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中国GDP从 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1年的40多万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 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 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 2010年投资流量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 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 但在这个过程中,代工的中国工人获利微乎其微。以苹果手 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的利润, 中国工人获得的利润只有1.8%。从入世到2011年底,中国 受到贸易救济调查近767起。 材料二 2011年12月11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 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将加快 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 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14分)
三、高试题赏析
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 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 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 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C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 发展,回答13-14题。 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 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 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经济生活的概念
经济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经济生活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行为的总称。
二、供求关系
1.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希望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价格预期、个人偏好和其他因素。
2.供给
供给是指卖家愿意并能够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的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能力和其他因素。
3.供求平衡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指在市场上供给量和需求量完全匹配的状态。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可能会导致商品的价格下降。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可能会导致商品的价格上升。
三、价格形成机制
1.竞争价格机制
竞争价格机制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市场价格将向供需平衡点逐渐靠近。
2.垄断价格机制
垄断价格机制是指在垄断市场中,由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份额和供求关系来决定商品价格。
四、货币的作用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一个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作为交换的媒介。
2.交换媒介。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基本知识框架
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 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保证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提高,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这样可 以在更大范围上实现收入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收入分配公平可以有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提高了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内容 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改革和 完善分配制度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1)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 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2分)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 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2分) ③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 和谐。(2分)
与个体经济相适应;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 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
按劳动要素 按技术要素 按资本要素 按管理要素
按生产要素分配
(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 税后利润,居民存款储蓄所得利息
或购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所获的工资
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归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谁所有 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
生生
产 力
决 定
产 关 系
决 定
决 定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总复习
思按劳动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吗?
存在范围不 同
分配方式不 同
体现性质不 同
按劳动要素分 配
非公有制经济
劳动力价格
雇佣关系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 变式题型训练: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3题:某国有企业改组为
股份公司,技术员李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 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 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 36000元,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 • 1、李某的收入中有那些分配方式( ) • ①按劳分配 ②按技术要素分配 ③按劳动要素分 配
• A.165元
B.190元
• C.400元
D.525元
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1)对个人,依法纳税是社会责任感和国 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2)对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依靠 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
为什么要 纳税?
(3)个人只想获得利益而不想付出代价,最终 会导致国家衰落,个人愿望落空。
B、王小姐将一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获税后 利息172元
C、某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月工资为3000元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
1、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有( )
A、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所获得的工资C、D
奖金
B、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企业主凭借管理获得 的收入
C、银行存款和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
D、各种正当的资产租赁收入
③“2006年中央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事业的投 入”,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1)
⑵人民生活有保障。(1) ①“2006年中央加大对教育、卫生、文体广播事业的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分配制度的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按劳分配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④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⑤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⑥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三、其他分配方式①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生产要素(劳动、知识、技术、土地、资本、信息等)分配四、三种分配方式的区分标准(一)、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①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②集体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③承包土地种粮养鱼等获得的收入④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二)、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人开理发店、早餐点获得的收入(三)、按生产要素(劳动、知识、技术、土地、资本等)分配(不仅仅存在于非公有制中,也存在于公有制中)(1)公平的含义: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怎么样坚持收入分配的公平?率提高意味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①公平与效率既又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③二者又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整理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基本内容:在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3)原因(必要性):①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作用(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生产要素分配。
适用范围: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分配等。
③意义: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①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同步,同步,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生产决定分配,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它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它兼顾效率与公平。
按劳分配:地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要求:它既要求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又反对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与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原因: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分配和社会公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公平】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
措施: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整理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基本内容:在________ 屮,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Z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_____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3)原因(必要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作用(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口己付出的劳动数屋和质屋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生产要素分配。
适用范用: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1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冇权参与收益分配。
%1参少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分配等。
%1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三、收入与分配知识点补充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理论原因: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现实原因:我国现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w.w.w.k.s.5.u.c.o.m按劳分配地位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主体地位原因(必然性)前提条件:产生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我国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存在差别,谋生手段)意义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非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意义: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我国的分配原则既讲效率又兼顾公平公平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矛盾侧重点不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2、要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两反对,两提倡)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主要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原因)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财政支出种类: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最大);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收支关系收入 > 支出→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收入=支出→财政相等→最理想;收入 < 支出→财政赤字→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平稳发展总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总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指出,增加税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基本知识框架
•吉某之母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吉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7000元; •吉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吉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 月收入3000元。 •吉某之弟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之后,收 入不错。
这些分别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 ?
吉某之母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按生 吉某本人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产要 吉某之妻的收入是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素分 配 吉某之妹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吉某之弟的收入是 按劳分配。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适 应的;(最终原因) 二、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实践证明。
读一读: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分配制度的探索与变迁过程
时间 1978年——1987年 1993年——2002年 2007年党的十七大 内容 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
物质前提 保证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提高,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这样可 以在更大范围上实现收入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收入分配公平可以有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提高了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体系复习
意 义
是什么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③、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要求; ①、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的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 总体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发展。 ③、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 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④、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 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 基本内容 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和要求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 要 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主 要 形 式
按劳动要素 分配
按管理要素 分配 按技术、信 息等要素分 配 按土地要素 分配
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内涵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④、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生活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P59)(1)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A、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前提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按劳分配的意义:A、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4、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造福于人民。
5、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④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⑤统筹好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并重,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①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2、财政的作用:①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经济生活复习第三单元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 1)忆一忆:分配与生产、消费是什么关系?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类 别 对应形式 (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私 ( )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 2.1 什么是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 1)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 营企业主、外资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况。(根本原因) (1)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什么所有制范围内? 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个体、私营企业与外资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土地要素分配 ( 2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企业的劳动者劳动收入) 3. 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 经济制度。(直接原因) 按管理要素分配 (2 1)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管理要素、技术要素等 )生产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忆一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分配的收入 (2)知识回忆与迁移:企业生产能离开生产要素吗?请举 个体经济劳动者的收入、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 按劳动要素分配 例说明。企业什么时候会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什么会减 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少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有何影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响?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何必要性与意义? (4)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属于按劳分配吗?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 我国的“营改增”政策 某人工资 10000元。 增值税的计算 (1)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2013年4月 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1.扣除起征点 3500 元,余6500元。 A 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 (2)征收增值税的优点是什么? 议,决定自今年 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6500 元为应税对象。 节),支付货款 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 “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 2. 个人所得税 (1 )第一档 1500 元,税率 3%,应缴45元。余5000元。 以 1500 元卖给 B商场。 范围。这是继 2012 年1月1日上海市试点和2012年8月1日扩大至 (2 )第二档 3000元,税率为10%,应缴300元。余2000元。 思考: 北京等 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后,“营改增”试点范围 (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分别是什么? (3 )余下的 2000元属于第三档,税率为20%,应缴400元。 的进一步扩大。 ( 1 )材料中的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是多少?该缴多少增值税? (2)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何重要作用? 实际应缴个人所得税: 45+300+400=745元。 (2)这笔增值税税款应由谁来缴纳?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坚持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现阶段的几种分配方式有哪些?(注意区别)(1)按劳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等。
(4)社会福利和保障性分配。
3.坚持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注意: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1)这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2)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是有区别的。
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二者又有联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2.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推荐背知识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4)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理解为主)
(1)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定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
----------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也就是按劳分配的意义)
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分配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对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非按劳种分配方式
(1)范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2)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利与弊
利: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弊:会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
4、分配原则: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
(1)分配公平的定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坚持分配公平的原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⑤生产决定分配,从根本上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以增加居民收入
----------------------效率原则
(1)定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理解为主)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笔记)
(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理解为主)
①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P62--63书本)
5、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主要来源
6、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原因:基础性的 /根与叶源与流)
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所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其他途径: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7、财政支出的构成
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最大);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8、财政收支平衡
收入 > 支出→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收入=支出→财政相等→最理想;
收入 < 支出→财政赤字→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9、财政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生活有保障(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0、税收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定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关系)
(3)税收种类:主要有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理解为主
(4)税收的作用
①个人所得税作用: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②增值税作用: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5)依法纳税
①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依法纳税的原因:
依法纳税既是履行应尽义务,也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③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注意区别
④作为纳税人应怎样做——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第一、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诚信纳税
第二、增强纳税人权利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浪费国家资源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