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特别是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交环境,心理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因此,对大班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在我国,幼儿教育一直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开始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社交挑战。
因此,对大班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了解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其心理需求。
2.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如情感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自我意识教育等。
3.分析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结合实例,分享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
3.案例研究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提供实践参考。
4.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需求,为研究提供依据。
五、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将丰富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2.实践意义:本研究将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六、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第二阶段(第4-6个月):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幼儿园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刍议摘要“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
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幼儿心理卫生的常识及技能,培养出“与社会主义幼教事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卫生“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是当今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及相关幼儿心理卫生的常识及技能。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和提高他们将来实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逐步成为与社会主义幼教事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但没有提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幼儿心理卫生的鉴别与诊断等相关知识。
为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笔者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做法。
一、总体思路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幼儿教育。
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幼儿心理学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的理念。
整合现有幼儿心理学大纲,增加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幼儿心理卫生知识,让幼儿心理学课程覆盖面更广,更具有时效性。
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紧迫性。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文档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成年的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幼年。
而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外的重要活动场所。
因此关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9年,上海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是最早的普及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性学术团体,对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已经成为了进行其他各项教育的载体和保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3~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通过本研究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帮助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有利于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的比例较小,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情绪、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主要的行为表现有如下。
(一)行为习惯问题1.多动行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时手脚不停,缺乏自制力等。
2.咬指甲:是指经常控制不住地表现出用牙齿咬去指甲的行为。
3.厌食:对食物缺乏兴趣,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强迫进食则易引起呕吐。
4.说谎:说的话与现实不符,编造各种谎言骗人的行为。
5.吸吮手指:还可表现为吸吮被角、衣物。
(二)情绪问题1.情绪不稳定:整天闷闷不乐、心情时好时坏、心烦、学习情绪忽高忽低。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并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供大家参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
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
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预示21世纪将是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世纪。
而在我国,从在卫生部获悉,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
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这一点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已把幼儿教育提到一个很高的议事日程,它不仅和基础教育同等重要,同时还承担着“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重任。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
幼儿园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及应用 幼儿园教育心理学
一、引言幼儿园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的学科,它对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心理学的案例,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有效地分析和应对各种情况。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些常见的案例,并探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幼儿,他在幼儿园总是独自一人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这种情况给教师带来了困扰,因为幼儿园的教学理念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师需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小明融入集体生活。
2. 案例二:小红情绪波动较大小红是一个易受情绪影响的幼儿,她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低落,甚至哭闹不止,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带来困扰。
教师需要了解小红的心理特点,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她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态。
3. 案例三:小明在学习中缺乏耐心小明是一个好动的幼儿,他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师需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小明培养耐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心理学知识的应用1. 倾听和理解幼儿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倾听和理解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适当地引导和鼓励,让他们逐渐融入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情绪管理和调节针对情绪波动较大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节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
3. 渐进式引导和激发兴趣对于缺乏耐心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渐进式的引导方法,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结语幼儿园教育心理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指导教师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儿童心理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儿童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我国,儿童心理学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
本案例以“情绪管理”为主题,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探讨如何将儿童心理学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儿童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识别和理解自身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2. 培养儿童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增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对象本案例针对5-7岁儿童,此年龄段儿童正处于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尚在形成中。
四、教学材料1. 教学课件:《情绪管理》2. 情绪卡片: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的图片3. 情绪绘本:《生气了怎么办》4. 情绪调节道具:情绪气球、情绪沙包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 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情绪猜猜乐”,引导儿童认识情绪,并激发他们对情绪管理的兴趣。
(二)讲授阶段1. 教师讲解情绪的概念、类型以及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2. 通过情绪绘本《生气了怎么办》,引导儿童了解情绪的来源和调节方法。
3. 教师结合情绪卡片,讲解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的特点,并引导儿童在卡片上找出自己经历过的情绪。
(三)实践阶段1. 情绪调节游戏: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情绪调节游戏,如“情绪气球”和“情绪沙包”,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调节情绪。
2. 情绪日记:教师引导儿童记录自己一天中的情绪变化,并分析原因,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情绪分享会:鼓励儿童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四)总结阶段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六、教学反思1. 本案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绘本、实践等,将儿童心理学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教育
幼儿园心理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心理上健康成长。
心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教育的实施情况,以期为幼儿园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一、案例背景分析该幼儿园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公立幼儿园,拥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该幼儿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心理教育方面,该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性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健康。
幼儿园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幼儿情感态度和性格品质的培养,只是简单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幼儿心理需求的多样性。
2.心理辅导师资力量在该幼儿园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方面,学校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但由于工作量过大,导致心理辅导师的辅导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心理辅导师应该静心倾听、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但由于工作量过大,导致心理辅导师难以做到细致入微,从而影响了心理辅导的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在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方面,虽然学校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幼儿心理健康,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存在认知偏差,导致了学校、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教育观念的冲突。
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导致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持怀疑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学校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三、案例启示1.重视幼儿情感需求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情感教育、性格品质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其发展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心理辅导力量幼儿园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师资力量,提高心理辅导师的素质和水平,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心理辅导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强,关于儿童教育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儿童教育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只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
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只有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充分了解,才能够在儿童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教育;有效应用;前言:从目前的儿童教育情况来看,只有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而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得儿童教育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点。
因此在当前,我们需要对儿童心理学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以儿童的心理作为契机开展儿童教育。
一、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对象一般是从出生到幼年儿童的心理发生和发展。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展过程或阶段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规律是。
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个性正处于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
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形势,老师应运用更多的心理知识和更灵活的教育手段,科学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将听,说,读,写的能力与孩子的心理相结合,才能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抓好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此,老师应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成长质量和习惯,并获得更好的指导和发展。
在开展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之所以想要应用心理学来开展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心理学能够按照教育目标以及儿童的成长特点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加强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另外,据相关资料表明,通过长期的儿童教育中来看,想要在儿童教育中加强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进而起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教学方式进行着手。
只有当对幼儿有着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够保障教学目的的实现。
因此在整个儿童教育中,应用心理学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其必要性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幼儿园的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教育,更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并共享一些相关教案。
二、情绪管理的意义与方法1.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情绪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学业和社交。
幼儿园阶段的情绪管理教育至关重要。
2.情绪管理的方法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进行充分的户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运动和体能,从而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情绪调节,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
三、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与方法1.心理疏导的意义幼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
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缓解焦虑和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2.心理疏导的方法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专门的活动、课程或者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情绪表达,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识,增进自信。
教师还应该留意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家长在此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陪伴、倾听和理解,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我认为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现代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YOU JIAO TIAN DI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欧惠中(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3)幼儿园作为教育教学的初期阶段,是幼儿开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控制心理疾病发生率。
本文将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切入,就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说明。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理教育,是根据生理与心理的客观发展规律,采用心理学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随着国家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宽泛化、复杂程度较高的概念。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的生理与心理在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
健康程度是客观评价人对社会环境适应程度的关键指标。
幼儿阶段,是生理机能发育与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才能保证幼儿身心的良好发育。
同时,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在其他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前提。
《心理学大辞典》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异常表现,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等。
幼儿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调节负面情绪,预防心理障碍,矫治异常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内涵也是极其深刻的。
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幼儿,必须及早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制定科学可行的心理咨询方案和心理干预辅导。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在幼儿成长环境中,因为生理机能失调、适应能力不良、心理冲突过大等引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会阻碍幼儿的健康发展,甚至是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
2024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展论文
2024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展论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儿童成长的环境日益复杂,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我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统计,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持续上升,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幼儿中越来越普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重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育方式的差异以及父母的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家长过于追求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最后,社会环境也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针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
首先,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其次,优化家庭环境。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此外,改进教育方式也是必要的。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避免过度追求学业成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最后,加强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为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包括其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评估方法。
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为未来的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帮助个体了解和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特质。
2.2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前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2.3 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面对生活挑战和压力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从容。
3.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3.1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接纳和支持。
3.2 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游戏、故事、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关注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家园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教育合力。
3.4 专业培训与指导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4.1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等场景中的表现,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
4.2 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收集家长、教师和幼儿本人的意见和建议。
4.3 专业测评工具运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
5. 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为未来的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摘要: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父母之间的和谐相处,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爱,孩子自然积极向上并乐于助人。
反之,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上反映出来。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心理教育实践幼儿个性化幼儿年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从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探索和追求,逐渐转向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很多父母都明白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
他们知道要花时间来进行家庭陪伴,知道要培养孩子音乐、思维、生活自理等技能,知道要引导孩子懂得友善、合作等社会意识。
但是对于实践教育,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父母无法转达正确的爱,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将有可能向父母及周围人的关闭,更谈不上教育了。
一、幼儿心理学在育儿中有什么意义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们一直强调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很多现代父母依然把重点关注在身体上的健康,却不知道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心理学的出现给大家科学育儿带来了很多的教育依据和指引。
它能让家长们认识各个年龄层幼儿出现的一些行为动机;它能让家长们了解并分析幼儿行为动机背后的原因;它能给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作出具体的措施及指引。
二、幼儿心理学在科学育儿中的应用很多家长都会向老师反映:我孩子在家跟在幼儿园完全不同个样,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师您就是有办法,快来教教我吧......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在家知道父母会包办一切,只要我坚决不动或者耍耍赖,父母肯定会按捺不住的。
孩子都是聪明的,抓住父母心疼孩子这一点,孩子在家就可以成为“小霸王”为所欲为了。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小,要慢慢教育,然而怎么教?不懂幼儿心理的家长们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渊。
我曾经遇见过一位孩子,他是一位聪明的孩子,认识生活中很多蔬果、交通工具等。
幼儿园心理健康:心理调适情绪管理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心理调适情绪管理教案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在经历着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
他们初步建立起自我意识和情绪认知能力,因此心理健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教案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深入探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心理调适情绪管理教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1. 幼儿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孩子们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发展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案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2. 心理调适情绪管理教案的内容(1)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需要通过游戏、故事、绘本等形式,了解并认识各种情绪,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情绪认知训练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感。
(2)情绪管理技能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情绪,教案需要设计一些情绪管理技能的培养活动。
针对愤怒情绪,可以进行愤怒球游戏,让幼儿学会控制愤怒情绪;针对焦虑情绪,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帮助幼儿学会放松自己;针对快乐情绪,可以进行共享快乐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3)与他人交往技能的培养心理健康也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教案中应该包含一些与他人交往技能的培养内容,比如学会共享、学会倾听、学会合作等。
这些技能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 心理调适情绪管理教案的实施方式(1)建立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们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情绪管理和交往技能。
这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树立起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实践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实践教案引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其理论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幼儿的发展。
本教案旨在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给教师们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一、幼儿认知发展1.1 感知与认知幼儿时期,感知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帮助幼儿认知世界。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观察、触摸、闻嗅和品尝不同的物体,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1.2 认知的发展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和具体操作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提供适合的教学活动和资源。
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运动游戏,帮助幼儿发展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1.3 智力发展智力发展是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了解并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因为这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观察和描绘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幼儿社会情感发展2.1 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例如,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
2.2 情绪管理幼儿时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幼儿情绪管理的技巧。
例如,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情绪区域,让幼儿在情绪激动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调节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3 同伴关系的建立幼儿时期,同伴关系对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组织团队游戏和合作活动,促进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和互动。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幼儿性格培养3.1 自信心的培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于其未来成长至关重要。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确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
1.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
2.能与父母、老师、小朋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5.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自我表现。
7.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意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10.能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劝导,不任性。
二、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虽然已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
在理论上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所需知识和能力,要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3.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幼儿时期犹如基石,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而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就如同为这基石注入了稳固的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他们如同初绽的花朵,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但又极其脆弱和敏感。
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通过感知、观察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又容易转移。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教育者能够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情感方面,幼儿的情感体验简单而直接。
他们可能因为一颗糖果而欢呼雀跃,也可能因为一点小挫折而号啕大哭。
他们需要温暖、关爱和安全感。
教师和家长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回应和支持,就能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比如,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完成了一幅画作,老师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会让孩子感到无比自豪,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逐渐学会分享、合作、解决冲突等。
但由于他们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往往会在交往中出现一些问题。
此时,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当两个孩子为了一个玩具而争抢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一起玩,或者轮流玩,让他们明白合作和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和矫正上。
有些幼儿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攻击性、退缩性、说谎等。
这些行为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通过对幼儿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矫正。
比如,一个经常攻击其他小朋友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来保护自己。
幼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问题与路径研究
幼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问题与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 (3)1.1 幼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1.2 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4)2. 研究意义 (6)2.1 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7)2.2 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8)二、幼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问题 (9)1. 资源整合问题 (11)1.1 师资队伍现状与需求矛盾 (12)1.2 教育内容与资源配置不合理 (13)2. 衔接不顺畅问题 (14)2.1 幼小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机制不完善 (16)2.2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配合不紧密 (17)3. 教育方法问题 (18)3.1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陈旧 (19)3.2 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教育方法 (19)三、幼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 (21)1. 资源整合路径 (22)1.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3)1.2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23)1.3 构建一体化教育资源平台 (24)2. 衔接顺畅路径 (25)2.1 建立幼小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机制 (26)2.2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28)3. 教育方法创新路径 (29)3.1 引入多元化教育方法 (30)3.2 加强实践性和创新性教育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31)四、实施策略与建议 (32)一、内容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幼儿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幼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理论层面,研究者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出发,探讨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家则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实践层面,研究者们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幼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
应用心理学专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心理学专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示例文章篇一:哇塞!说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小朋友就像一棵棵小树苗,他们的心灵就是那正在成长的根。
要是根没长好,小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吗?肯定不能呀!就像我们班的小明,有段时间他老是一个人待着,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
老师发现后,就找他聊天,这才知道原来是他家里有了小弟弟,他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这多让人心疼呀!还有小红,她特别胆小,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老师耐心地鼓励她,让她慢慢变得勇敢起来。
其实小朋友们的心思可细腻啦,一点点小事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心情。
比如说,老师批评了一句,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差劲;和小伙伴闹别扭了,可能就会觉得没人喜欢自己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心理健康就是那坚实的地基。
地基不稳,房子能牢固吗?我们要像呵护小花小草一样,细心照顾他们的心灵。
多给他们一些拥抱,多听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
老师和家长也要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让小朋友们都能开开心心地长大。
我觉得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真的太重要啦,关乎着小朋友们的未来,我们可千万不能马虎!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幼儿心理健康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们盖房子,地基打得稳,房子才能坚固又漂亮。
幼儿的心理健康就是他们成长的地基呢!我先来讲讲,为啥幼儿心理健康这么关键。
你们想啊,小朋友们小小的心灵就像刚刚发芽的小种子,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好的照顾,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呢?比如说,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不敢和别的小伙伴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这多让人心疼呀!还有的小朋友,一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大哭大闹,这是不是也不太好呢?那怎么才能让小朋友们有健康的心理呢?这就好比我们种花儿,得给它们合适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爸爸妈妈的爱和陪伴就是那肥沃的土壤。
爸爸妈妈要多抱抱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安全。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 本文探讨了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阐述了心理学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行为。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能力等方面。
最后,强调了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持续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发展;应用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二、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 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概念和理解。
(二)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他们开始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情感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三)社会发展 幼儿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交流。
他们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三、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理解幼儿的需求 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例如,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
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帮助幼儿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好奇心、创造力等良好心理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燕军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6期
525400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且和谐的发展是当今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更应当重视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掌握幼儿的心理规律与特点来增强专业技能。
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应用;中职
在《提升幼儿师资素质相关研究》课题中,提出了“以何种方式培训与教育学生,教师就会以何种方式教育学生”这一理论,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幼儿心理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同时注重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才能够提升其实际教学水平,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心理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时间影响,长久以来院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其心理素质相关教育工作。
近些年来,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不断增长,在教育部分针对职业院校所指定的教学大纲中,已经将心理教育划分至德育教育课程中,规定该课程是提升专业学生的基本意识和思想的重要教育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网上上关于幼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幼师自身心理的不健康,幼儿教师的心理教育状态不容客观。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其生活环境相对普通学生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更多为女性,因此其心理的发展历程性对独特。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其专业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与速度,保证其心理素质的正常化发展。
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例的不科学
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格的情况,实践课程比例过小,而专业课程内容较单一,职业性技能的相关教育较少。
现阶段多数幼儿园已经不断发展,注重双语与多媒体等教学,在此背景下,中职的学前教育的课程偏向信息技术以及英语等专业知识,导致幼儿心理学的相关教育比例较少。
除此之外,多数院校的学前教育施行的是2+1模式,这种课时时间的紧张化,使得增加其他课程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二、幼儿心理学专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专业中,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①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关体系;②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教育总课时有限的问题。
幼儿心理课程与一般的心理教育课程有着较大差异性,因此,将教育的目标确认为:帮注本专业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培养与构建自我积极情感,在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我治疗,为适应学校与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本专业学生课时不足的问题,应当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录像、投影、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预习、自学、讨论、实践等方面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提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在进行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述《绪论》时,将心理学的实质明确,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在比较中获取心理的平衡。
比如有的学生因为院校总体面积较小或者是宿舍楼老旧等问题,产生较大的心理反差,在适应新环境中出现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心理主观性特点,引导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校教学质量、课堂学习设备等方面,让学生明白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够提升其意志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平衡,促进其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
2.整合课程,适时添加
幼儿心理学这一课程,可划分为4个模块,在进行“幼儿心理一般性问题”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增添心理健康的标准、测评与判定等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关知识内容;在进行“幼儿认知与言语发展”的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添加心理训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一课总,教师除了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才内容的讲授之外,还需要针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验或智力训练,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学生掌握提升自我记忆力的技巧;在进行“幼儿的情绪、个性以社会性发展”这一模块的时候,教师可适当的添加个性培养与情感教育等知识内容。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据多数,且处于青春期,其内心较敏感,情感比较丰富且清冽,如果遇到较大刺激的话很容易走极
端。
加强上青春期心里的闭锁性特征,导致消极情感一旦出现,多数学生会被情绪所引导,无法进行自我心里疏导,严重影响生活与学习。
因此,在进行《幼儿情感发展》这一课程中,除了改进教学模式、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之外,还需要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向学生传授不良情绪的解决办法。
另外,多数中职院校的幼儿心理学教材中未涉及幼儿心理的卫生保健内容,对于幼儿常见心理与行为解释内容没有提及,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幼儿的反常行为而束手无策,无法对其进行正确性鉴别,导致无法进行相应处理与预防。
比如,对于幼儿之间出现的打架行为,需要及时进行是非观念的输入,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因此。
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学生讲解幼儿常见的反常行为及其心理活动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对幼儿行为的正确性判别,重点讲解幼儿的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以及习惯性咬指甲等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促进本专业学生掌握学生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体系。
3.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中职阶段的学前教学专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个性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提升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幼儿心理学的第三模块“气质”一课中,着重针对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期,帮助学生提升与控制自我气质,学会与不同气质的人群交往。
将讲述“性格”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培养其良好性格,教会学生认识自我性格特点,并学会如何克服不良性格,通过积极心态的方式,形成一种挫折意识。
4.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丰富化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将课程内容丰富化,提高学生对心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学环境的播放,或者是播放一些心理学的讲座、音乐等,放松学生的身心。
比如,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现场与幼儿一起欢度儿童节,置身现场,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幼儿园具体的环境设施,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幼儿多样以及多变的心理,让学生对于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实践的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学的相关拓展训练,加深对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课前演讲、幼儿心理案例、心理知识竞赛等方式巩固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依然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方向,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正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所号召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
参考文献:
[1]杨贤娣.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风,2015,01(05):243-244.
[2]吴世韫,周文洁.浅论情绪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8(02):134-135.
[3]高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