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浅谈小学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等。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加阅读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审美、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语文修养,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二是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三是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四是忽略背景知识的积累。
语文阅读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支撑,但是目前一些教材和教学方法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五是缺乏实践与应用的环节。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文字表面意思,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现阶段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所欠缺。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对学生来说,它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还要让学生尝试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但许多时候,由于没有找准阅读训练点,导致课堂学生的阅读训练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情感,增强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作为教师,就应找准相应的契机,即切入点,亦称“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
好的切入点应当是课文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和篇章结构的聚焦点。
找准课文阅读的切入点,设计巧妙的切入性问题,利用这问题带动多方面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
一、课题入手,选择“题眼”作为切入点文章的标题,往往具有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三大基本特征。
透过标题,我们读者可以透视文章的主题、行文的思路,或迅速把握文章框架脉络。
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引领学生认真解读文章的标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切不可一带而过。
“题眼”多是标题中的中心词或重点词。
透过“题眼”,可窥视全文内容。
如《草船借箭》,“题眼”在“借”字上。
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时,可紧扣题眼“借”字,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
①揭示课题点出“借”字:“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感知了“借”字的重要性。
②理清脉络,围绕“借”字。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概述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量身定制的阅读教学方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指导和支持。
2.阅读素材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选择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包括故事、诗歌、科普读物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3.阅读评价方式: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表达、书面报告、阅读日记等,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展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成果。
1.兴趣导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
对于喜欢动物的学生可以选择动物故事或科普读物,对于喜欢探险的学生可以选择冒险故事或探险类读物。
只有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分层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文章;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一步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分层阅读,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3.阅读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投入。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进行阅读和表演。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更加 自觉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就会 更加 省力 、高效 。 三 、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 兴趣
兴趣是最好 的老 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 了浓厚兴趣 ,
其次是抓住矛盾 ,把课文 中看似矛盾 的地方揭示 出来 。最后
是 比较优劣 ,对教材 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 ,比较 为什么要这 样写而不那样写 ,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 字词。如
更好地 阅读 。因此 ,课外 阅读是提高学生 阅读 能力、增 加知 识积 累的重要方面 。一是推 荐必读的精品书 目。指导学生阅 读与课文有关的书 目,帮助理解课文 ,积累语言 ,养成阅读 习惯。如学 习 《 景阳 冈打虎》,推荐阅读 《 水浒传 》 ;学 习 《 卖 火柴的小女孩 》,推荐 《 安徒生童话》;学习 《 草船借箭 》, 推荐 《 三 国演义》等 。另外 ,可推荐一些经典 的古 诗词 、名 言警句 ,来丰 富学生 的阅读 。二是推荐感 兴趣 的书 目。根据
浅 谈小学 阅读教学的几 点策略
7 1 3 2 0 0 陕西省礼泉县汤房 小学 张瑞妮
“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 的长度 ,却 能改变人生的宽度 ,阅
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却能改变人生的终点 ”,阐释 了阅 读对人一生 的影响 。小学阶段作 为人求知涉世 的初始阶段 ,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些结构紧凑 、层次清晰 、语 言优美 、 内容健康 的精短美文 ,既有其 写法上 的独特之 处,又蕴含着 丰 厚的做 人处事哲学。强化 小学阅读 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开阔 生阅读 的视野 拓展 到更广阔的领 域。这样 ,学生就会始终保 持 自主探 索的阅读兴趣 。 四、注重尽量 扩大 学生 的课外阅读量 大量进行课后阅读,既可以在延伸 阅读 中巩 固所 学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 阅读 中运用所学 ,巩 固学法 ,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难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及课堂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小学阅读教学,从而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兴趣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习惯。
那么作为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当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尽量为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尝试语文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语文探究的欲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的结论的过程。
然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为了使我所教的学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以指导学生自己读书为目标,进行全面训练。
1.初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1.1让学生听读课文。
教师在范读课文后,检查学生提前的生字、词语等情况,初步理解题目的含义。
例如:在教学内容《最佳路径》这一课当中,首先从题目人手,抓住“最佳”二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课文是围绕这两个字来描写世界建筑大师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后来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使他设计出的路径被评为世界上最佳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品质,成为终身阅读者。
关键词:小学教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引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就必须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1构建优越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班级共读是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方式。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书的兴趣点,并及时梳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组成阅读小组,按阅读计划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有关阅读的问题,互相提醒、督促按时完成阅读任务,还可以在研讨交流中,从别人的阅读中学到阅读的方法,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迪,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采用绘本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本书的内容现如今,小学生接触的读物种类相对较多,如童话故事、连环画、寓言故事、各种题材的绘本等。
教师可以通过把握整本书内容,对不同题材的文本进行合理分类,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绘本阅读教学能够以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绘本题材配有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所表达的故事也相对简单,容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绘本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而在一些必备的经典名著、各种诗文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要内容、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等和学生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整本书的内容。
例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文本内容相对简单,教师稍做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
为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多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激发学生想读、乐读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学会变换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182 学法教法研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能力、知识以及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充分发挥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特征。
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学的内容。
(四)培养合作精神多媒体技术不单单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的生动,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转变了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听课的形式。
它能够利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中的应用(一)巧设思维情境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
因为小学生本身阅读经历较为匮乏,在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无法直接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学习方法。
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特征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巧妙的设计出满足学生自身特征的情境,通过情境的渲染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得教材能够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
比如《巨人的花园》这节课程中,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花园的四季,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动听的音乐中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课程仿佛是电影一样,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阅读空间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师需要从学习环境出发,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推荐各种阅读的书目。
比如,教师能够在午休的时候在课堂上播放各种有声读物;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各种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书籍,并且使用多媒体设备集中展示。
对于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还需要为他们营造出阅读的空间,尽管他们不喜欢阅读,但是听故事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一种形式,他们能够从讲者的叙述当中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且掌握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激发阅读渴望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以及音乐等方式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 >>120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杨 燕内蒙古卾尔多斯市东胜区正东小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
但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性差,理解力不强,认识的字又有限,往往对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
低年级孩子在阅读时,往往是读课文时只能单个单个地认字,无法将整句话连贯起来,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喜欢唱读,朗读课文时漏子、添字的现象严重等。
长此下去,会导致孩子的构词能力差,导致语法错误,无法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不了语句的意思,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势必影响孩子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
从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来看,低年级阅读教学就成了老师们比较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肤浅的认识,与同行共榷。
一、阅读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习状态,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如游戏法、实验动手操作法、讲故事,看动画等这些方法和途径都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我在上《影子》这课时,师首先组织学生到室外的阳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戏,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中所看见的影子来学习课文是如何写影子的,这样自然的引入课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与课文中的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县城的儿童生活中很难看到秋天那幅丰收的景象,让孩子们观察课文中的图,引导孩子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各像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田野、果园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
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
轻视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只顾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忽视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只专注于字词句和内容分析,而不注意深入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未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应试教育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想已被功利主义思想所取代,而在功利主义思想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主义的阅读教学,片面追求教育结果,以考试的分数论成败,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学生价值的实现。
功利主义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按照考试模式对课文进行讲解,把熟记、难写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完全不涉及原文的情、意、道。
有的教师甚至将课文编成考题,要求学生在不读全文的基础上完成考题。
(三)重内容理解,轻人文熏陶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靠学习主体__学生感悟获得,而不是只靠教师讲解。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育中应该特别重视“重意会、重感受、重直觉、重自悟”的人文方法。
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偏重于对阅读内容的详细分析理解,而轻视和机械进行人文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重要性及其意义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重要性及其意义阅读是对心灵的锻炼。
它帮助孩子们冷静下来放松,打开新知识的大门来启发他们的思想。
阅读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好的认知能力。
1.阅读提高词汇量当孩子们阅读时,孩子们也会遇到许多孩子们从未真正听说过的新单词。
孩子们从中学习。
当孩子们阅读时,孩子们会遇到新的单词,短语和写作风格。
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孩子们有时会绊倒他们的话,不知道如何发音或它们的含义。
通过阅读,孩子们更频繁地遇到新单词,有时甚至是重复的,因此可以在上下文中更好地看到它们。
如果你作为父母注意发音,这些孩子会更好地为上学做好准备。
2.更好的理解鼓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阅读,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好的理解。
他们发展聪明的思维能力,更容易接受其他同龄孩子缺乏的创造力和想法。
结果,他们长大后比不读书的孩子更聪明,更了解周围的环境。
你读得越多,你就越有想象力。
每当你读一本小说书时,它都会带你走向另一个世界。
在新世界中,当你试图在自己的脑海中看到事物时,你的想象力发挥得最好。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书籍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它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
例如,阅读推理小说可以磨砺你的头脑。
故事中有哪些元素可以得出这个或那个结论。
或者,如果一本书是非小说类的,你有时会问自己作者是否正确。
批判性思维技能在做出重要的日常决策时至关重要。
阅读要求个人以看电视无法做到的方式思考和处理信息。
你读得越多,你对你正在阅读的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就越深刻。
4.改善记忆力每次读一本书,都要记住书的设定,人物,他们的背景,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个性,支线情节等等。
当大脑学会记住这一切时,记忆力会变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每创造一个新的记忆,就创造了新的途径,这加强了现有的途径。
5.提高在校成绩沉迷于阅读书籍和学习新事物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更好。
他们更有创造力,对新想法持开放态度,并对他人产生同理心。
例如,读到英雄的孩子崇拜他们,喜欢阅读解剖学书籍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医生,等等。
浅谈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学科的系统优化及其社会意义值得聚焦关注。
本文指出在全国小学阶段所有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阅读课内容和同样占得了一个很大部分的学习比重。
本文以教育大背景、小学生学习特点、语文学科阅读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引言:"读写一体化"教学强调知识教学环节的有机整体性和内在系统性,可以充分实现对学生综各各项基本能力水平的协调平衡发展。
21世纪的现代教育之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潜力,阅读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表达。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品位,赏析名句感悟情怀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母语的灵感与热爱将是未来语文学科的发展教育趋势!一、立足教育大背景,融入阅读素养理念立足国情,近年来,阅读素养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校内活动时间和家庭自主时间,也有更多可能的阅读机会和阅读时光。
无论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还是学校或社会机构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通过阅读带给学生什么成长和收获”等问题都需要更迫切严肃的再定位与再思考。
在目前小学教育阶段,阅读主要呈现量化的积累与强化诵读的模式。
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后反复熟读,从内容结构意境中分析,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提升感受作者的情感升华。
古诗词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滋润学生的内心情感,感受诗人抑郁不得志的悲愤或者豪情壮志的抒发,其中主题多样,蕴含丰富,国家、仕途、爱情、大自然、边塞、友情等,对学生而言,在鉴赏中也是人生智慧的启迪。
整体大环境要加强阅读熏陶,为学生打造阅读空间。
学校要起到领头羊标杆作用,扎实落地,做好监督,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配置;家中要树立正确成才观念,注重孩子人格培养。
具体措施有:学校方面对图书馆进行投资,鼓励学生借阅书籍,阅读蔚然成风。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
阅读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探讨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1. 阅读资源丰富,但学生阅读兴趣不足。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讲解为主,缺乏启发性和互动性。
3. 阅读评价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知识性,忽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4. 家庭和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阅读时间不足。
三、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挑选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阅读材料。
(2)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故事会、阅读分享等。
2. 改进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2)加强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
3. 完善阅读评价体系(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阅读笔记、读书报告、课堂展示等。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4. 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1)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阅读。
(2)利用社会资源,如图书馆、文化场所等,开展阅读活动。
(3)倡导全民阅读,提高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四、结论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析现状,探讨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实践,为提高我国小学阅读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五、具体实施措施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1)结合教材,挑选富含教育意义、符合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
(2)根据学生阅读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注重跨学科整合,将阅读教学与历史、科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
小目 睹美丽的鲜花目睹碧绿的草地是一样的吗?它们在孩子们心灵 中引起 孩子们看到满 目的图书会不 由自 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孩子们对阅读对 的感受一个是蛮荒的, 一个是美丽温柔 的。 好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于 象的选择是不确定的, 对 模糊的。教师要进行适 当的指导 , 如果图书室的开放不 孩子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昵?著名 儿童作 家梅子涵说: 有一个事实我们 方便可以组织学生组建 自己的班级 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 以上的课外 “ 应 当知道 , 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 图书 区, 扑面 书籍, 编写好号码, 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 。这样让学生捧出两本书 而来 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 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 对于培养阅读兴 你就拥有全班一百多本书 。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 自我管理能力 , 培 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除 了绘本 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孩子 的图书 , 这 需要教师和家 长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 养集体主义观念 , 易于形成 团结 、 互助 、 乐学 、 上进的 良 的班风。 好 总之, 养学生 良好的阅读 习惯的途径还有很多, 培 这只是笔者 的~点不 成熟的体会 。我们只要在 日常 的教育 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 良
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 目 , 性 保证读书 的质量 。 由于教师读 奇, 从书本上寻找更多更新颖 的故事。 而此 时的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是他忠实
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 的, 内容丰富, 充满童趣 , 在加上老师 抑扬顿挫 , 绘声 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他们会觉 得一本好书会有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学生向外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们坐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1培养指尖助读习惯,强化专注能力指尖助读可以简要理解为:引导小学生培养“用指尖追随阅读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
科学表明,指尖助读法能有效集中人的阅读专注力,助推人在阅读中的思考行为。
小学生阅读方法意识习惯相对薄弱。
向学生渗透简单易行的指尖助读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涣散、信息摄入片面等问题,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
而阅读效率的提升将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
学生在指读语篇的同时,高度集中地复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能提升自己掌握程度,降低提笔忘字频率,深化阅读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以童真的语言描绘了有关鲜花的温暖童话。
以创造美、了解美、分享美的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分享”宝贵品质。
本篇课文为二年级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阅读通顺程度和理解能力均停留于浅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尖助读法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必会生字、词。
指读阅读法能对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带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指读,能快速甄别陌生字词和课后实际生字,使文章断句更通顺流畅。
在指尖助读习惯培养的作用下,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阅读能力能获得阶段性提升。
2设计阅读笔记教学,捋顺阅读思维阅读笔记是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录课堂笔记、抄写课堂摘要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书写、倾听与记录,保留标准化教育材料,为后续复习提供宝贵资源,并能达到深化课堂教学记忆、整理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点等目的。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阅读不同体裁、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综合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强调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忽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情绪,阅读兴趣不高。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更加深入和全面发展。
完。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激发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课堂互动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倡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合生活实际也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该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笔记、作文、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2. 正文2.1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叶圣陶先生语:“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吕叔湘先生在谈什么是语文时也明确指出:“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体现的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第二课时的特点,取得“走一个来回”的实效。
一、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毋庸置疑,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探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应注重以读为本;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回顾第一课时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
二、明确第二课时的阅读目的“读”在两个课时中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课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出理解。
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读要贯穿整节课。
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和作用,从而探究表达的方式,经过拓展来练习表达的运用。
两个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三、探究第二课时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第一课时的“读”的策略,研究了很多,方法很多。
如何在第二课时读好?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回顾内容读。
学习不能灌输,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课时开始应该回顾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迅速读后思考并简述来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阅读教学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下面就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1.导语设疑例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鸟的天堂》,但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
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借助多媒体如在执教《松坊溪的冬天》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松坊溪的雪景图。
学生一看到如此雪白晶莹的白雪世界,如此变化多端的溪石,不禁“哇”叫出声来。
我顺势问道:“松坊溪的冬天,怎么样?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神秘的白雪世界迷住了,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溪石的美,溪石的可爱,又单独出示溪石的图片,让学生细细欣赏,再读句子时,溪石的特点已融进了学生向往的情怀,深情的赞美,随着声音流淌出来。
3.表演读、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
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
此种方法适合于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如《小羊角辫》、《将相和》、《小珊迪》等。
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
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
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
二、把时间用在点子上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
因为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区别见闻和联想是本单元的阅读重点),把大榕树描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
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11、12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
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三、此时无“言”胜有“言”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雷雨》(人教版第四册)。
在指导学生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句时,问学生:“风这么大,该怎样读?”我当时一愣:二年级的学生该怎么回答呢?结果全班无一生能答。
在评课时,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建议教师给学生范读。
结果第二次在平行班上课时,学生很快就领悟了。
可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如教学《花潮》一课,在初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圆通公园里海棠花如潮水一般的神奇,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在品读“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一句时,教师一遍又一遍深情地朗读(学生闭眼倾听),学生终于领悟到了“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的精妙。
最后,在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有亭,有台,有池,有榭,有花,有树,有鸟,有兽。
”一句的节奏时给予了示范,使学生领悟到了很难用语言说清的节奏变化,纠正了“匀速前进”的问题。
一系列较为经典的示范,解决了许多难以处理的难题,使学生读懂了句子,读出了美。
有人说,听读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犹如欣赏一首悠扬悦耳的乐曲。
那,不是一件很快乐、很欣慰的事情吗?为了这个美丽、快乐的梦,我们在朗读教学这片园地上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
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
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客观地存在着复杂多变的情况,包括每一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这说明任何一种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不能照搬照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观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自己的学中去发现问题,发挥想象。
因而,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启动发现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启动发现欲望”,就是激发学生的发现动机,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激起他们的创造欲望。
当新旧的感知、认知或情感方面不一致时,学生便会产生感受的冲突,这种冲突就成了我们所说的问题。
对问题的认知需求,就形成了创造的欲望,以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维持平衡,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究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在探求的情景里,如果教师再给以期待性的语言,会立即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使之进行发现的活动,因为学生在自尊心被人理解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奋发。
如《麻雀》一课,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遭伤害的动人故事,歌颂了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为了启动学生产生强烈发现欲望,深刻体会“母爱”的力量的强大,在教学中,我从课外引进出示危险这一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危险”的词义,体会到往往是在某种情况、某种原因下有对自己生命安全形成威胁的可能,才构成“危险”。
那么,《麻雀》一文中,小麻雀就面临着这种生命危险。
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读书,把这危险的情况读出来,读给同学听。
”继而引导学生通过读,初步读懂“危险”的情况,情况越是危险,小麻雀生命岌岌可危,那么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孩子的母爱精神就越能打动学生,学生越学下去,思维就越活跃。
二、凭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无论识字、阅读、听说、写作,都离不开创造,因为要表达,就离不开阅历、情感,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充满了创造。
语文的学习以大量的阅读为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离不开固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学生对于课文的信息,只有旧的相类似的信息的重新组合,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一过程也是创新。
小学课本中有部分词句不那么浅白易懂,必须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揭示其中的内涵,使学生领悟这些词句的语中之义,言外之音。
如《鱼游到了纸上》中那个青年跟游鱼融为一体,周围的一切他都不在意了……我让学生想像当时青年画鱼的情境,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学生竟说到:“我觉得青年画鱼跟游鱼融为一体,就像《全神贯注》中罗丹‘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跟女塑像融为一体了一样,周围的一切他忘记了,心中只有鱼……”由于学生理解了“融为一体”,再加上想象和联想,于是创造性地领悟了句子的内涵。
理解文字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查字典,查资料,揣测图意、文意,联想、想象等方法。
在阅读中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语言文字,从中发展想象力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三、抓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是多方面的。
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训练重点,找准结合点。
在分析《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题目时,学生抓住“飞”与“夺”这两个字开展充分的讨论,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分析出“飞”“夺”即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课文的中心。
“飞”即很快,“夺”即抢,无论是红军不畏艰险飞快地赶路,还是从敌人手中强占泸定桥,没有为革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
因此“飞”与“夺”不仅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我训练学生给文章加小标题或换题训练。
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我让学生不偏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进行换题训练,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给课文换的题有《烈火中的英雄》、《英勇的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英雄》、《在烈火中永生》等题。
当然,学生的题目不如课题精确、恰当。
反过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学习《跳水》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主动提出,学生在接触课题后,便提出了不少问题。
例;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跳水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释疑,感到这个课题很好,能引人入胜。
在理解内容时,学生又提出了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现那些人,那些物?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老师则抓住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只要能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便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质疑、释疑。
这比只靠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或者是文章内容都是可想象的有利因素。
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补充功能和深化功能,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
这样,故事读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