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命题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体现课程理念,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题,保证命题框架、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等符合学业质量要求。

2. 坚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3. 考试命题应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设计典型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现核心素养水平。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典型任务是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4. 要处理好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5. 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6. 要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语文试题应该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以及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新课程标准》原文。

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所需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它是指导语文教学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分析:
1. 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

学生应具备准确、流畅、有表达力的语言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各种文本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

2. 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推理和归纳,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作者意图以及文化内涵。

3. 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形象和主题,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4.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指学生进行有效表达和思维整理的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清晰、连贯且有逻辑性的写作能力,能够准确地选择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5. 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

学生需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和敏感性,并能够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沟通。

以上仅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简要描述,实际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了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教学实践,采用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机会,持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养。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准确评价和测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并提出一些值得尝试的思路。

一、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首先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评价方法可以针对不同能力设计不同的考查内容。

1. 听力能力的评价听力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听力理解测试、听取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听力测试,通过听取录音或老师口述的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情景对话,考察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的流利程度和表达清晰度。

3. 阅读能力的评价阅读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阅读文章并进行总结概括等方式进行。

例如,给学生一篇文章,要求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或者要求他们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

4. 写作能力的评价写作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作文、写日记等方式进行。

例如,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写一篇短文或日记,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思敏捷度。

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包括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评价方法应当全面考察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1. 思维能力的评价思维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提问、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课堂上提出有关语言、文学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2. 文化素养的评价文化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文学欣赏、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评价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理解能力。

3. 创新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开展探究等方式进行。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评价和测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测量方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笔试评价方法1. 选择题选择题是常见的语文学科评价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测量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常识等。

通过选择题,可以考察学生对于诗词歌赋、古代文化等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的把握能力。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另一种常用的语文评价方法,它能够测试学生的语感和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

通过完形填空题,可以考察学生对于词语搭配、语法结构和语篇逻辑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能力。

3. 阅读题阅读理解题是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细节和推理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文章中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二、口头评价方法1. 朗读朗读是评价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把握以及对于语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可以发现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语调的自然流畅性和表达的清晰度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2. 说话讨论说话讨论是评价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能够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通过说话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在现场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对能力,包括表达观点的清晰度、逻辑的连贯性以及语言的得体性等方面。

三、综合评价方法1. 作文作文是全面评价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它能够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通过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连贯性和观点的合理性等方面。

同时,作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关注点。

考试命题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导向和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生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以期引导教育实践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包含的关键要素和特征。

接着,分析当前考试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忽视能力考查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如注重能力考查、强化实践应用、体现创新思维等。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和编制高质量的考试命题。

这包括确定命题的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题型和难度、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等。

本文还将强调考试命题与教学的相互关系,认为考试命题应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一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总结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强调其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

也将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发展能力。

综合性:学科核心素养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知识理解、技能应用、思维发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

层次性: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有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有高阶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

这种层次性体现了学科学习的渐进性和深入性。

情境性:学科核心素养往往与特定的情境和问题相关联,学生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和运用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高考是对学生中学阶段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查,而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在高考中更是占据重要的地位。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查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

这些能力不仅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其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原则1.综合性原则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需要具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综合性考查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实用性原则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应该和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社交活动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者在职场工作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实用性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3.开放性原则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和思辨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开放性考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路径1.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词汇、句法、修辞等,同时也需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

2.文学鉴赏与批判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也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判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风格,理解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也需要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价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文学品味和批评眼光。

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应考题解读

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应考题解读

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应考题解读一、引言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高考语文学科的考题,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能力。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语文学科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考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辨析: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辨析。

2. 词语辨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方面的辨析。

3. 句子结构分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4. 语篇理解: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理解。

三、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高考语文学科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考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理解: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理解。

2. 写作表达: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对题目要求的理解、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 逻辑推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4. 批判性思维: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质疑、思考、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作能力。

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考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作品欣赏: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高考命题评价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高考命题评价
30
3.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 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 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 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 一的丰富内涵。这是《全日制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3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与表征

高考 命题 的依 据原 则方 向

四 层

高考试题评价体系

7
2017 年是中国高考发展史上 不寻常的一年。随着国家各项 事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 考试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 建立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 中的时代强音。在“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 价体系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是核心立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考”的问题;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 值”,即四层考查目标,它回答的是“考什么” 的问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 性”,即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它回答的是 “怎么考”的问题。
现命题原则) • 题目编制:材料选择、符合细目表要求、原创、有新意
• 讨论试题:研磨、修改、难度预估、初步成卷
• 审题:政治倾向、民族问题、科学性、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等 • 成卷:参照审题意见修改试题,组成符合考试要求的试卷 • 清样制作
• 试题预测
2017年语文命题细目表还原(节选)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B 4 B 一 5 6 7 D 8B C 9 5 6 3 简答 简答 单选 小说谋篇布局的妙处 小说的结尾 文本材料一、三、四的重要 语句 材料一、四的重要语句和材 料二中的图表 材料三、四中的重要概念频 道化运营模式和制播分离模 式 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考查借助小说结尾,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C、D F B、C 分值 题型 考点指向 能力立意 能力 层级 B 3 单选 选文第1、2、3段中的重要概 念和语句 段落结构和大意以及段落之 间的逻辑关系 从文中重要的观点作出推理 小说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情节、主题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例谈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例谈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例谈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4)1.4 研究方法 (5)二、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6)2.1 核心素养的定义 (7)2.2 核心素养的内涵 (8)2.3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9)三、中考语文命题方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3.1 中考语文命题方式的历史演变 (12)3.2 目前中考语文命题方式存在的问题 (13)3.3 对现行中考语文命题方式的评价 (14)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设计原则 (15)4.1 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16)4.2 以能力为目标的设计原则 (17)4.3 以素养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18)4.4 以评价为依据的设计原则 (19)五、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实践案例分析 (20)5.1 案例一 (22)5.2 案例二 (22)5.3 案例三 (24)5.4 案例四 (24)六、结论与建议 (25)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27)6.2 对未来中考语文命题方式的展望 (28)6.3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29)6.4 对教师培训的建议 (30)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考作为连接小学与高中的重要环节,其命题方式也愈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考中的命题方向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命题方式,通过对当前中考语文命题趋势的分析,以及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命题,从而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需要明确核心素养在中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文化认知与传承、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基础,也是中考语文命题的重要依据。

中考语文命题应该紧紧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通过科学、合理的命题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试题命题例析

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试题命题例析

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试题命题例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的内容,指出“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1]。

素养立意的试题命制,要强化试题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师命题时,首先要明确各年段学业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情境化任务为主要形式,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以及文化理解等能力。

一、创设真实情境,建构语文实践场域义教新课标指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

”[2]真实的情境并非一定是对真实生活的呈现,只要其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心理,契合生活逻辑,这样的情境便是具有真实性的。

命题者要合理运用“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且符合学生学习逻辑的试题,让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呈现核心素养水平。

1.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无论是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还是表达与交流,试题的情境创设都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考查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贴近学生生活的试题情境,能够消除学生对试题内容的陌生感,有助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1】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古诗词也潮流》第②自然段介绍了三种古诗词的演绎形式,把表格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园小朋友来学校参观,如果要给他们作一次古诗词展示,我建议采用以上()形式。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强调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

“幼儿园小朋友来学校参观”是真实的校园生活情境,要给幼儿园小朋友作古诗词展示,就需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

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

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

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命题策略是指在教育考试中所设定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水平。

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则是在考试命题中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探讨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并分析其在教育考试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科学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等方面。

这些素养是学生发展和学习的基础,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就是要通过命题的方式来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在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时,教育考试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命题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命题策略的设计:首先,要注重跨学科的命题。

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素养,需要学生在不同学科中进行综合运用。

因此,在命题时可以设置一些跨学科的综合题目,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其次,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命题。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命题中可以设置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解题来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命题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升自己的素养水平。

再次,要注重创新和实践的命题。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命题时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的内容。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命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多样化的命题形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命题时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命题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等不同形式的命题内容,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题目中全面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新高考语文全国卷怎样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新高考语文全国卷怎样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002-2020年第52期(总第252期)理论探索LILUN TANSUO引 言核心素养既是高中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又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的题目设计来看,其考查形式总体稳定,但涉及的内容不断丰富,并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即高考语文全国卷很少以单个核心素养为考查对象。

随着素材选择范围的不断扩展,命题者更倾向于命题的情境化设计,激活学生的真情实感,以此呼应“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顺应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核心素养考查规律,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

这应该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一、语文学科命题要明确新时期教育总体指导思想坚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坚持党对教育的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拓宽教育国际视野,继承传统教育的优势,改革传统教育中的落后方式,汲取当今社会教育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现阶段发展实际,大胆作为,改革创新。

把教育中一度忽视的“德育”补上来,把曾经降温的“劳动教育”拾起来,把育“什么样的人”的目标竖起来,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兼举,全力打造能培育个体终身发展、能全面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能承继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求人才的新型教育,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现代化教育,切实办好人民大众满意的教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

这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也必须面向这个总目标。

二、语文学科命题要合乎国家高考改革评价体系2014年,国家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并鲜明概括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标准。

“一核”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

这个核心把培养人才、面向高校和导向中小学教学三项目标融合为一体。

“四层”是指语文学科乃至其他所有学科命题考试的主要内容,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大项,与原先的考核内容相比,学科素养核心明确成为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

语文高考命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情境设置

语文高考命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情境设置

考试园地语文高考命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情境设置□杨砚石摘要:在命题中设置真实情境,这是目前普通高中语文考试命题的新形态。

它通过真实情境的介入,促使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指向上发生积极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由“记语言”转向“用语言”,由“他思维”转向“我思维”,由“读书本”转向“读生活”,由“小趣味”到“大情怀”。

借此,最终达成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命题;情境设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育人目标作为语文课程的终端目标,需要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逐步达成。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新课改的背景下,命题作为课堂变革的风向标,又如何体现课改的精神呢?语文新课标在命题建议中明确强调要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3]可见情境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提升的意义。

在近年的语文命题中,情境型试题的比例逐步提升,笔者认为,有必要由此探究语文命题情境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从“记语言”到“用语言”近三年的江苏语文高考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设在卷首,一般考查四到五小题,题型多为选词填空、语句衔接、诗句场景对应、图表题、语义提炼、漫画题等。

较之前江苏卷上的同类题型,命题已具有一定的情境表达。

如2020年江苏语文高考卷第3题:“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此题设置了高三成人仪式的场景,并给出四句课外古诗让学生进行筛选,让学生体会情境、品读诗句。

和以往一题考察一个语文知识点不同,设置情境进行考察可以综合多个语文知识点,推进学生的理解、分析的综合能力,并非平时死记硬背的学习可以达成。

(1)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

(1)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

(1)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上海李春华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对复习备考有哪些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较大,并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8年乃至今后高考的重要内容。

那么,高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对复习备考有哪些要求?2018年高考命题可能会怎样体现?需要学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一、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二、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

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
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考试命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在考试命题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意味着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更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考试命题应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2. 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考试命题可以通过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考试命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考试命题可以通过一些涉及社会热点、道德伦理等问题的题目,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应该注重考查学生
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这样的考试命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怎么考

语文的核心素养怎么考

语文的核心素养怎么考作者:顾之川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03期语言建构与运用高考语文对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考查,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景设置题目,以了解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掌握程度,包括对语言文字积累、梳理、整合的情况,是否形成了良好语感,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以期达到考查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母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如,2018年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一改过去分别设题考查的做法,而是选用一个连贯完整的阅读材料,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考查语病辨析、句子补写和成语运用等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所选材料涉及“大洋一号”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动物迁徙等内容。

这类试题,有助于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学生言语活动经验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情景化的设题,引导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交流,使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成为学生文化获得的过程。

江苏卷作文题聚焦“语言”,原题材料中“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与普遍性;“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阐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则揭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意义和价值。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維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

高考语文近年来重视考查学生基本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的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的方法审视阅读材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符合逻辑地表达,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

如,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题“幸存者偏差”、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材料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空间与逻辑关系,本身就极具思辨性和思维张力,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探究质疑、独立思考,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方法

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方法

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方法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立足核心素养,确定综合目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命题应以此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这些方面的综合考查。

2.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明晰测试方向:《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语文学科考试命题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实施。

3. 以语文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测试重点:考试命题要与教科书内容相适宜,命题者要好好研究对应年级的教科书,理清学生现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难度等级、方法策略等等。

4. 坚持素养立意:命题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5. 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典型任务:设计情境化、真实化、实践化的试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命题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7. 增加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创新:开放性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8. 科学布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命题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型分布,确保测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9. 规范命题语言,避免歧义:命题的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洁,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学生。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方法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同时注重试题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高考是我国中学期末考试中重要的一项,非常重要,起着决定一个学生学术成就和素质的关键作用,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高考中对语文素养的考察对检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所以在高考中考查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则和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情怀,以及语文素养的表达能力。

在高考中,考试原则是将传统文学知识积累与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到一起设计考查,以通过考查检验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设计考查高考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时,既有通过文学知识积累丰富考生的背景知识,拓展考生的视野,又能有效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深度和宽度,来挖掘其能力,这便是背景阅读运用+精准解题+创新自由思考的专业应试路径——以阅读为主、解题为辅,实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首先,需要从文学知识积累入手,藉由背景阅读、认真研究经典文本,大量积累学习,丰富阅读视野,拓展语文能力,不仅可从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中汲取智慧,感悟思考,也能提升学生在应试中理解和表达能力,以自主引导学生在遇到不同文本时做出正确判断,能够回答准确。

其次,考生需要考验其精准解译题能力,从解答题目的深度和宽度,去考查考生解题思路,逻辑运用,以及想清楚,运用文字来把握文本结构,丰富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深层含义,这是对考生能力的考验。

最后,既要坚持文学知识积累,又要培养创新自由思考,学生要有灵活的分析、总结、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植入文学文化情怀,因为文学文化情怀能引领学生不断探索,从传统中汲取文化的厚度和历史的深度,审视现代中的真理价值。

以上是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考试命题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2019年12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公布,这标志着高考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意味着高考真正进入了标准引领的新时代,教育考试进入新一轮改革的征程。

全国考试和教育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由此发端,在2019年高考各科试卷中,学科核心素材的价值已经凸显。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20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主旋律。

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如何考查呢?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将继续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

命题在核心素养的考查方面主要有下列表现:
1、扩展素材选取范围,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设计。

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明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如2019年全国卷中,材料广泛涉及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嫦娥四号”等国家发展热点,世乒赛、冬奥会等体育热点,传统音乐、中国书画等文化热点,压力与肥胖、生物酶与饮酒等生活热点。

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2、将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如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设置5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

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3、强化语言运用中的情境化设计。

如2019年全国3套试卷的第17~19题都是重点考查对词语运用、语篇衔接、语病修改或标点符号的运用,但这种考查并非孤立、简单、直接展开,而是被设置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有助于考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推动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的落地。

4、突出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2019年的全国卷分析中,教育部考试命题专家明确表示,今后试题要突出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如2019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题是一个典型的“反驳-立论”的典型题型,对学生的质疑、证据、论证、逻辑等思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维在官方文件中多次提及,并渗透到各学科的考查之中,在2019年全国卷和地方各卷中普遍呈现,形成亮点,这对未来高考命题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可以说2019年高考命题在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考查上迈出了具有革命性一步。

可以预见,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素养考查在2020年高考中将继续高歌猛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