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点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点汇总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时间:1918年---1921年2、背景:①内忧: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②外患:协约国武装干涉3、目的:击溃敌人,保卫政权4、内容:5、评价(1)积极:集中全国人力、无力,击溃国内外敌人(2)消极:不能调动劳动积极性,破坏了经济发展;(3)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19282、背景:①经济极端困难;(原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天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②政治危机(表现:农民暴动、工人罢工、水兵叛乱)3、内容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在一定限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因素:私有制、市场经济、商品货币)5、评价①恢复了经济;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三)在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过程中,对我国的启示1、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2、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根据国情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4、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能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应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具体实情结合。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时间: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原因:①苏联工业落后,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②西方封锁苏联,必须独立发展;③国防建设的需要;④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3、要点(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4、过程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因卫国战争而中断)5、成就:①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占主导地位;③1937年,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6、问题:①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二)农业集体化1、时间: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2、原因: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②农业落后,个体小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原料、资金)3、目的:为工业化提供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010江苏单科、23题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 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 和图②所含信息 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 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 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 息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 点?(4分)
政治改革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
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1991.8):改国名为“苏维埃 主权共和国联盟”,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叶立钦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 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各国分离势力纷纷宣布独立。 ③《阿拉木图宣言》(1991、12)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 着苏联解体。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相对落后;
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有增无减; (2)斯大林的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措施 结果
(1)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2)因为冒进思想和恶 劣的气候,农业再度出 现危机。 企业没有获得独立自主 的经济地位源自相同 背景 都是由于经济发展
缓慢,人民要求提 高生活水平,斯大 林体制弊端。
不同
指导 都没有从实际出发 思想 提出全面且行之有
效的改革措施。
赫、勃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只是局部改革;戈提出加速发展战 略,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背离了 社会主义方向。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基础构建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历史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政权。
(2)为巩固政权,与德国签定了条件苛刻的《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
(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得食”。
3.评价(1)它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它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2)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弊病和错误。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长期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2)表现:粮食匮乏,工厂停工。
2.政治危机(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沿用。
(2)表现: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叛乱。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实施背景:面对严重的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
2.开始标志: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主要内容(1)农业上,以固定的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实行。
(3)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
(4)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的工资制。
(1)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实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使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5年,苏联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固 定 粮 食 税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实 行 自 由 贸 易 按 劳 取 酬 工 资 制
取 消 自 由 贸 易
实 物 配 给 制
巩固政权 但激化了矛盾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逐渐过渡探索成功
直接进入失败
Hale Waihona Puke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C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 了统治。 (3)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 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 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 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 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 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 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 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 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 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2 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5.评价(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1)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苏联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点
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点——易错点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错误。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
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
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1922年,苏俄的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余粮不能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错误。
1921年,苏俄实行新的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缴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
4.新经济政策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错误。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自产生之日起,就阻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进行工业化的共同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正确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都是优先发展得工业。
原因是这两国外部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内部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7.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1.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及特点,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背景●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①积极方面: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时间:1922年。
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二)形成过程:1、形成背景: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协约国对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2、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评价:⑴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有成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⑵消极影响: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来遇到极大的危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考点二、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⑴经济危机: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⑵政治危机: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开始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农民暴乱;在城市,工人纷纷罢工;⑶客观条件: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苏俄必须实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考点三、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内容:(1)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
2、作用:(1)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
单一的公有制。
考点五、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题2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二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单元时空定位专题概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俄(联)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历程。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而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而导致苏联解体。
这对苏联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苏俄政权处于非常时期(1)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外患:帝国主义协约国武装干涉。
(3)经济:粮食奇缺,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 者不得食”。
4、评价:(1)积极: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错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5、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名师点拨】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适应”“两非常”【特别提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方法,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概念: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2、斯大林模式制,缺乏群众监督。
③思想: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历史功绩:基本适应苏联当时国情,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评价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弊端: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09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 (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经验教训)
(1)积极:有利于集中全国力量解决紧迫经济问题。一 度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取得反 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对资本主义国家起了借鉴 作用。
(2)消极影响:农轻重不能协调发展,,严重损害农民利 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体 质逐渐僵化;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消极影响。
列宁在事后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时 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 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 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
第三版,第四卷,第570页《20世纪的俄罗斯》49页)
错误的实质?
帝国主义和白卫分子利用这一形势在全国掀起富农叛乱,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对列宁来说,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 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实施效果如何?“退却”的实质?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其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 同点是
• A. 农民自由支配上缴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B. 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C. 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 在农村推行合作制
阅读:苏联成立与列宁逝世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1月25日,列宁逝世,享年53岁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工业化 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帝国主义包围敌视。
背景
面临危机
政治经济危机
目的任务 应付战争;推进社会主义 解决危机,探索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
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也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诞生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矛盾引发激烈的动荡,危机孕育着转机。
在俄国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度里,率先实行了突破,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充满错误和挫折的探索,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以斯大林体制为代表的这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
它一旦被模式化、固定化,就必然失去活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前苏联虽历经数次改革,但仍积重难返,收效甚微,最终轰然倒塌。
其经验教训足以使世人引以为戒。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知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优先发展重工业;4、农业集体化运动;5、斯大林模式的形成;6、赫鲁晓夫的改革;7、勃列日涅夫的改革;8、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9、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历史背景(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导致了苏俄内战的爆发。
(2)国际:资本主义列强不甘心失去在俄国的原有利益,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它们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力量,使苏俄内战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
(3)目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政权。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流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方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评价战时共产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
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
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知识点)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时间:1918——1921(2)背景:①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反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干涉者相勾结进攻俄国;②苏维埃政府陷入重重包围失去粮食基地和三分之二国土,面临严峻政治经济危机。
(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分配: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评价:积极: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战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消极:背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实质:排斥商品、市场、货币关系。
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背景:经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1920-1921年苏俄又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不满,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1921-1925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租让、租借给私人资本家经营。
贸易: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苏俄经济;为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局势;是列宁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4)实质: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3、了解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模式的含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思想体制(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斯大林模式表现: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排斥市场调节;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牺牲广大农民利益,实行农业集体化)思想:个人崇拜4、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评价斯大林模式:积极: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的“新”: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2、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②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概念: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②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2、斯大林模式制,缺乏群众监督。
③思想: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历史功绩:基本适应苏联当时国情,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评价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弊端: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09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 (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布尔什维克面临着创建太平盛世的挑战,他们对如何应对这一 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模式可遵循,马克思主义著作也 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他们几乎论述如何夺取政权,而没有论及夺取 政权以后该怎么办。起初,几乎没有可以试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 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盛行于1917年至 1921年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 国有化,二是强行征收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内战结束后,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 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 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 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背景:
A理论探索:如何将落后小农业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如何引 导小生产者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劳动者?
B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针:逐步集体化演变为全盘集体化。 评价: 积极方面: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和资金问题。 弊端:A贪大求公,超越了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 求;B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 入集体农庄。 C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D消灭富农的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所有 这些都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使工农联盟出现危机。
影响: 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力上升;苏联的国际 地位提高,1933年美苏正式建交; 许多国家开始仿效苏联实行不同的经济计划,以减轻本国的经 济困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地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课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俄国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下了见识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个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单元综述:概述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较长的历史阶段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度过了三年国内战争的困难时期。
之后由于出现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逐渐转向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走向现代化之路。
建设过程中,在国外资本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落后的背景下,苏联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3、二战后,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强大,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世界超级大国。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斯大林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政治上高度集权等。
4、斯大林逝世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
5、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通过改革振兴苏联,但后期改革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家逐渐陷入泥潭。
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
可以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前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苏联者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经验和教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也可以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达到总结苏联经验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重难突破:正确把握新经济政策(1)从必要性看: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演那种破坏,日用品及其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 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 措施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 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 由贸易
手段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 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 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 性质 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 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 义经济
和苏维埃政权 ①是列宁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找到的一条俄 评价 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②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 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苏联的建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大”召
开
疑难突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险恶的国内外战争环境和物资 极度匮乏 新经济政策 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 峻,政治危机严重
3、特点 (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 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 管理经济。 (2)政治上,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 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4、影响 (1)积极: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巨 大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 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 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的蓬勃发展。 (2)消极: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 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 律,忽视商品经济发展。
专
题
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整理 背景
①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在各地发动叛乱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1.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快速发展工业领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 统一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对经济领域
的控制,使工业、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
3. 集体化农业:苏联采用集体化农业的方式,整合农村资源,增加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民家庭生产领域中的局限性问题。
4.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建立了完
备的科学技术资源体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5. 人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苏联采用工人和农民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体制,充分
保障了人民政治权利。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教训:
1. 经济计划体制存在问题:苏联的经济计划体制过于僵化,限制了市场经济的
自由和创新力,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2.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间
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
3. 领导层腐败问题:苏联的领导层存在一定的腐败问题,权力集中导致的腐败,导致了国家建设中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4. 集体化农业问题:苏联集体化农业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农业生
产效率不够高,农民工作热情不足,人口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5. 市场经济发展的缺失: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和重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点
——易错点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错误。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
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
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1922年,苏俄的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余粮不能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错误。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村在缴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
4.新经济政策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错误。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自产生之日起,就阻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进行工业化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正确。
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是这两国都外部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内部重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7.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
1、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及特点,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1)内涵: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运社会主义。
②罗斯福新政“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新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3)启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展经济应注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从内容上看是对立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2)从它们出现的历史背景看,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实事求是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范例。
3.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取消了;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不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斯大林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展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它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经济管理过死过严;它造成了诸多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4.以苏联的经济改革为鉴,我国经济改革应吸取的教训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1)教训:
①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②处理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③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④处理好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关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2)注意问题:
改革目标要明确。
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前进;改革信念要坚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方向,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改革步子要稳妥,改革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忽视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