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对比(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六篇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9793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0.png)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六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六篇高三生活无疑是艰辛的,紧张的,甚至犹如地狱。
可它必来到,它毕竟属于我们,只要挺一下,走过我们的会是风雨后的彩虹和成功的喜悦。
纵然走向我们的是失败的眼泪,但我们依旧会收获无悔的信念。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六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1a114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7.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教材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的重要教材之一,其中蕴含了许多关键知识点。
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与组织人类社会的起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对于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1. 人类祖先及早期人类社会的特点:如直立行走的“直立人”和智人的出现,早期人类社会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等。
2.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类社会从游牧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城市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等。
3. 文明的兴起:各大河流流域的文明的形成,如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的文明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教训。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古代史章节包含了大量的关键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三皇五帝时期:讲述了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等五帝的事迹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夏、商、西周时期:介绍了夏朝的建立与衰落、商朝的兴起与商代王朝的特点、西周王朝兴起和封建制度的确立等。
3. 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标志着诸侯割据和百家争鸣的时期。
该阶段的知识点包括各个诸侯国的兴衰变迁、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交往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一路发展至今。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这一章中的关键知识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科技与发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2.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介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关键点。
3. 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学、美术、建筑、宗教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变,如诗经、秦始皇陵兵马俑、佛教传入等。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c30d17271fe910ef02df84c.png)
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歸納(一)1、英法關係(1)18世紀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發生戰爭。
結果法國戰敗,丟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國*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同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最後英國打敗法國。
(3)在1777年北美獨立戰爭取得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援美對英作戰。
(4)1814~1815年參加維也納會議,通過限制法國,保持歐洲均勢等決議,英國還奪得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聯合同俄國進行克裏米亞戰爭,結果打敗俄國。
(6)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對付共同敵人德國,維護自身利益,英法組織包括俄國在內的"三國協約"集團。
(7)一戰期間,英法聯合在西線對德作戰,並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8)戰後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想削弱德國,英國則奉行歐洲"均勢",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英法產生矛盾。
(9)戰後初期,英法共同操縱國聯,都反對美國插手歐洲事務。
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賠款問題和法國安全問題上,兩國意見分歧;30年代面對法西斯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
(10)二戰期間,兩國共同實施敦刻爾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對敵。
(11)二戰後兩國共同接受美國馬歇爾計畫援助,加入北約。
現在兩國都是歐盟成員國。
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歸納(二)1、反法同盟(1)1793年春,英國糾合普、奧、意、西等國以法國處死路易十六為藉口,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
1898年,英國組織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帝國時期,英、俄、奧等國又先後組織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對法戰爭。
(2)反法同盟對法國的戰爭,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法國的封建統治秩序,後期的戰爭既有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歐洲封建統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歐洲國家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的一面。
2、“神聖同盟”和“四國同盟”(1)組織演變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倡議,俄、普、奧三國成立“神聖同盟”。
历史人教版高一知识点
![历史人教版高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cda3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1.png)
历史人教版高一知识点历史是一门探究人类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承,对现实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高一历史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夏、商、周等朝代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二、世界古代文明除了中国古代历史,高一历史教材还将涉及到世界古代文明的学习。
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我们将会了解到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拓宽我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三、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高一历史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制度、社会等级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地方政权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
四、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在高一历史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古代科技的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历史,高一历史教材中将涉及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和人物。
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和运动,为我们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现代世界史除了学习中国历史,高一历史教材还会涉及到现代世界史的内容,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我们将了解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对当今国际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历史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并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通过高一历史教材的学习,我们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人教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8d89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丰富历史知识,全人教版的历史教材更是将这些知识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
以下是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首先,古代中国的历史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
从夏商周的更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秦汉的统一与兴衰,这些历史事件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早期框架。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成就,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丝绸之路等。
进入中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隋唐的繁荣,以及宋元明清的更替,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涉及政治变迁,还包括了科技、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的进步,如唐朝的诗歌、宋朝的理学等。
近现代史的学习则更加注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此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和新中国的诞生。
除了中国史,世界史的学习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再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进入现代,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它们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最后,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e6862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9db1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3.png)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人类起源、进化和史前文化的发展,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重要遗址。
2. 古代文明:掌握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3. 希腊罗马文化:学习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和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它们在政治、哲学、法律和宗教方面的重要贡献。
4.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通过这条路线传播的宗教、艺术和科技。
5. 古代中国: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如夏、商、周、秦、汉等,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方面的特点。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封建社会: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关系、城市兴起和商业发展。
2. 宗教改革:学习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对欧洲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3.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掌握伊斯兰教的起源、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以及伊斯兰文明在科学、艺术和哲学方面的贡献。
4. 东亚的统一与变革:研究中国的唐、宋、元等朝代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以及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
5. 蒙古帝国与世界:了解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征服活动,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对欧亚大陆历史的影响。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想、艺术和科学成就,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工业革命:学习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深远影响。
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拿破仑的统治和对外战争。
4. 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研究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对非欧洲地区的影响。
5. 两次世界大战: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变动。
四、当代历史1. 冷战与国际关系:了解冷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束,以及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0726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a.png)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关于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ae1f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7.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古代史是高考中历史一个考查内容,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西传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古代史是高考中历史一个考查内容,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西传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高一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新
![高一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新](https://img.taocdn.com/s3/m/a63268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高一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新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了解历史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现实的基础。
在高一的历史学习中,人教版新教材是我们的主要课本。
下面将介绍高一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史研究和探索1. 历史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需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包括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等。
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真相,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
2.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古代历史时期按朝代划分,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特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以采集、狩猎和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简单,人们还处于野蛮状态。
2. 奴隶社会的起源和特点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后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奴隶制是其特征之一。
奴隶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深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与王朝的更替1.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落封建社会是指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兴盛和衰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 王朝的更替与历史发展变革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是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标志。
每一个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化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化艺术家,他们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和影响中国古代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广泛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影响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单元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1. 希腊古代城邦的发展与特点希腊古代城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它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0cd47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4.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爱琴文明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二)黑暗时代:300年(三)城邦时代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2.城邦殖民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发展历程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500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3b483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0.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500字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一章: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演进1. 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出现- 人类起源:进化论和革命论的观点- 文明的出现: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劳动工具的进步2. 旧石器时代- 定居生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居住在山洞或简单的棚屋中- 器物制作:石器制作,如石斧、石刀等3. 新石器时代- 农业革命:农牧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牲畜- 社会分工: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出现- 文化发展:文字的出现,如中国的甲骨文和埃及的象形文字4. 洪荒传说与城市文明- 洪荒传说:如中国的伏羲、女娲等传说- 城市文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城第二章:古代国家的诞生与较量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早期城邦-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和特点- 早期城邦:乌尔、拉加什等城邦的兴起和发展2. 法老王国与古埃及文明- 法老王国的兴起和统一- 古埃及文明:建筑、文字和宗教等方面的特点3. 公元前三千年前的古印度- 城市文明和种姓制度- 阿育王及其统治4. 古希腊与城邦文化- 希腊城邦的特点和组织形式- 希腊哲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5. 古罗马与斯巴达文明-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军事精神第三章:中华文明的创造与发展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 中华文明的特点:文字、农业和青铜器2. 奴隶社会与夏、商、周的兴起- 奴隶社会的出现和特点- 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和发展3. 中华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起- 中华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政治制度4. 秦朝与秦始皇-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秦始皇的统一和对外扩张5. 汉朝与汉武帝-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汉武帝的扩张和对外关系第四章:南亚的种族交融与东南亚的海洋文明1. 南亚次大陆的种族交融- 阿育王和他的帝国- 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2. 印度教与佛教-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和特点- 佛教的创立和教义3. 东南亚的海洋文明- 吕宋王国和爪哇王国的兴起- 马六甲王国的繁荣第五章:西亚、地中海世界- 古代西亚的兴起与发展- 斯巴达、雅典的兴起与跌宕起伏- 亚历山大大帝与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的兴起与扩张- 地中海文明的传播与融合第六章:古代中国的交通与通商1.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 商贸交流:陆上商道、水上交通和驿站的建设 -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文化融合2. 中国古代对外通商-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 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商品:丝绸、茶叶、瓷器等3.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封闭政策和开放政策的转变- 明代的海禁政策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各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落、交通与通商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3c5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1.png)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背知识点高二历史知识点篇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的时间: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人物:方巨赞创办的常发机器厂、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的吉昌隆缫丝厂、朱启昂在天津开办的依莱牟机器厂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_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奋力拼搏,但历史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篇二★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af0a0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5.png)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人类起源、进化和早期文明的基本知识,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及重要遗址。
2.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相互影响。
3.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变迁,特别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
4. 希腊与罗马文明: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以及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政治法律体系。
5. 宗教与哲学的产生:探讨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同时了解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
二、中世纪历史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结构和解体过程。
2. 东亚的封建国家:了解中国唐宋变革、日本的平安时代和朝鲜的高丽时代。
3. 伊斯兰帝国的扩张与影响:研究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扩张及其对中世纪世界的影响。
4. 中世纪的科技与文化:探讨中世纪时期的科技发明、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对后世的启示。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掌握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成就和代表人物,以及宗教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意义。
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探讨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5. 民族主义与民主思想的传播:研究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四、现代历史1. 世界一战与巴黎和会:了解一战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3. 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二战: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各国应对措施,二战的爆发、过程和结果。
高一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a8c6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高一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了解并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一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点。
1. 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我们将学习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的起源及其特点。
这些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化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将学习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哲学、奥林匹克运动等;古罗马的法律制度、道德观念、建筑艺术等。
这些文明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3.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是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其中包括夏商周的古代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及宗法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哲学思想的兴起;秦汉时期的统一帝国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隋唐时期的统一和开放;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迁等。
4. 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还将学习到一些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天主教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革命;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世界各个大洲的殖民主义和反殖民斗争等。
5. 中国现代史我们还将学习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包括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等。
通过学习高一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这些知识点,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些历史知识将为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经典详细汇总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经典详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e8fff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3.png)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经典详细汇总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是在原有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的,本文将对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进行详细汇总。
一、古代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中国的起源和中国文明的形成,包括黄河文明和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
2.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重要朝代的兴衰和变迁,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如封建分封制、封建王朝的衰落以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繁荣。
5.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如西楚霸王项羽、秦始皇、司马迁、诸葛亮等的事迹和影响。
二、近代史知识点1.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19世纪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和近代化的兴起,如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
2.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与冲突,以及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革命潮流和辛亥革命,以及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革与革命,以及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5.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领导农民革命和工人革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三、现代史知识点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侵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抵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3. 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4. 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
5. 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经验,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展与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考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329ea435901020206409c49.png)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考点归纳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具体措施如下:(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
(2)复兴工业〖核心内容〗: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防止盲目生产引起过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80bb6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2.png)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原始社会: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活动。
-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重点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
-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2. 世界古代历史概述-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制度。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化。
-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雅典民主、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
-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法律体系和基督教的传播。
二、近现代历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的兴起。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新教的产生。
- 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等人的思想,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 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业革命,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工业生产的变革。
2. 近现代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技术。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维新派的改革尝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八年抗战,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世界近现代历史-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的攻陷,法国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 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意大利、德国的统一。
- 一战与巴黎和会:战争的爆发原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二战与冷战:纳粹德国的崛起,盟军的胜利,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三、现代世界史1.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加速。
- 政治多极化: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 区域合作组织:欧盟、东盟、非盟等的发展。
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 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应用。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的推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6783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一、古代文明与历史起源1. 人类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 人类社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2. 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文明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文字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城市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其主要城市国家的特点和贡献- 古埃及文明以及其主要城市国家的特点和贡献4.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印度古代社会的分工和阶级5.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文字、科技、文化及其贡献二、古代帝国时代的兴起与发展1. 秦帝国的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建设成就- 秦始皇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2. 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 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3.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共和制度下罗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 帝国制度下罗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4. 印度的古代帝国- 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 印度古代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5. 古代帝国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古代帝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三、商贸与交流的发展1.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途经地和终点- 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2. 海上丝绸之路- 蓬莱航线的开通及其对海上贸易的影响- 槟榔之路的开通及其对海上贸易的影响3. 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 罗马帝国与汉朝的外交往来及其影响- 罗马帝国对中国丝绸的渴求和贸易4. 东亚文化交流- 东亚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东亚文化的传播四、古代思想与文化的变革1. 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思想的起源地点和时间- 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2.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3. 道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道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4. 墨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墨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5. 文化的多元性与交融-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的多元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五、奴隶社会的灭亡与封建社会的兴起1. 奴隶制度的灭亡-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及其造成的灭亡- 奴隶制度灭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兴起- 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特点及其形成和演变- 封建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一夫多妻制的形成与封建家族的兴盛- 一夫多妻制的起源和发展- 封建家族的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及其特点4. 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分工- 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分工的特点和影响六、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1.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其影响- 古代农业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 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古代冶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冶铜、冶铁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中国古代科技的创新与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的创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的贡献4. 古代中国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古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古代中国文化的兴盛和交流综上所述,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古代文明与历史起源、古代帝国时代的兴起与发展、商贸与交流的发展、古代思想与文化的变革、奴隶社会的灭亡与封建社会的兴起、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等主要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点对比(新课标人教版)专题0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及相互关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广建封国的制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王权的稳定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4.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2.丞相与内阁的区别专题0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1.井田制与分封制的比较(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因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而得名。
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并要向周正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正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保卫王室。
周初分封制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城。
(3)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二者相互影响,是西周奴隶制兴盛的支柱。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破坏,奴隶制度逐步为封建制度所取代。
用表格的方法对“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
(以下附比较的表格)如何区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对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分,我们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去分析,最根本的是考查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基本单位。
手工作坊拥有私人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的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
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再同一工场主指挥下的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其规模、分工与技术均比手工作坊进步,更重要的是生产组织形式与手工作坊有本质区别,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工厂:泛指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企业。
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专题0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1.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②目的:维护本阶级的统治。
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
③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
④内容: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政以德。
(2)不同点:在人性和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主张礼法并施,使人便善,与孟子主张有明显分歧。
4.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点(1)相同点:同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2)不同点: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位的,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反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
6.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17~18世纪的东西方出现了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中国以三位进步思想家为主,法国以启蒙思想家为主。
(1)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
(2)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专题04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史3.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相同点: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的加以攻击。
4.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异同。
相同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不同点: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5.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
纵观中西哲学史,中国哲学以人为本位,表现出“重伦理”的倾向;西方哲学以自然为本位,表现出“重认识”的倾向。
这种“重人”和“重知”的基本分歧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和苏格拉底。
二者的比较如下:(1)从二人所处的时代上看,前者是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后者是雅典民主制度全胜,奴隶制经济繁荣(或工商业繁荣),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2)从思想观点上看,前者的主要观点有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
后者的主要观点有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
(3)从评价上看,前者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博大的精神称为圣人。
后者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异同。
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繁荣的根本。
不同点:(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古希腊思想界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世界的人文精神。
1.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②都采取了神学异端形式;③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④都反对天主教神学;⑤都否认教皇权威,强调《圣经》的地位,主张信仰自由。
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
(2)不同点:马丁·路德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诸侯取代教皇,确立“教随国定”原则;加尔文改革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建立民主教会,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
2.结合史实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生;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条件。
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②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
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1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1)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当时由于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现。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
当时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2)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
人文主义者们一是用各种方式去赞扬人生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尊严;二是大力鼓吹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并把这种现点作为同教会禁欲主义进行斗争的手段;三是针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大力宣扬知识的作用和人的全面发展。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
启蒙运动思想家们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保证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反封建主张比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
(3)从影响来看: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现世幸福,它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促使欧洲社会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精神,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