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
实验(四)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1
实验(四)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1. 了解机构运动学原理和机构设计思想。
2. 学习利用机构设计工具进行机构运动设计。
3. 掌握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和设计方法。
实验设备和工具:
1. 机构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DAMS等)。
2. 电脑
实验过程:
1. 确定机构的运动任务和基本运动形式。
2. 选择适当的机构类型,并利用机构设计软件进行建模。
4. 评估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构设计与分析。
首先确定了一个机构的运动任务和基本运动形式,选择了适当的机构类型,然后进行建模,对机构的动力学行为、约束和
机构零件的尺寸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优化。
最后评估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针对机
构运动任务的需求创新了机构运动方案,将新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和验证。
通过实验的设
计和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实验通过机构设计软件进行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探讨了机构运动学原理和
机构设计思想,学习了利用机构设计工具进行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掌握了机构运动方案
的创新和设计方法。
在机构设计方面,设计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满足不一样的场景需求,也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机构运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构运动是指通过构建一系列架构、链接和驱动来实现物体的特定运动方式。
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设计方案,以提高机构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二、实验目标1. 设计一种能够实现特定运动方式的机构系统,并验证其效果。
2. 通过对机构系统的优化,提高其运动效率和性能。
3. 分析机构系统的运动原理和特点,探讨其应用前景。
三、实验方法1. 设计和构建机构系统:基于机械原理和运动学知识,设计并构建一种机构系统,以实现特定的运动方式。
2. 制作实验样本:使用3D打印技术或其他材料制作出机构系统的实验样本。
3. 进行运动实验:通过施加外力或输入动力,观察机构系统的运动过程,并记录关键参数。
4. 优化机构系统:根据实验结果,对机构系统的结构和驱动方式进行优化,提高其运动效率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我们得到了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设计方案。
通过调整机构系统的结构和驱动方式,我们成功实现了特定的运动方式,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参数记录,我们得到了机构系统的运动特点和性能。
与传统的机构运动方式相比,我们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精确度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机构结构和驱动方式,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更精确和稳定的运动,减小误差和波动。
2. 高效性:通过改进机构系统的传动和驱动机制,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提高运动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3. 可控性和可调节性:我们的设计方案允许用户对运动参数进行调整和控制,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运动要求。
4.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基于我们的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改进机构系统,以适应更复杂和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五、结论和展望本实验成功设计并优化了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效果和性能。
我们的设计方案在精确度、稳定性、高效性、可控性和可扩展性方面具有优势,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机械原理_平面运动机构设计实验报告
平面机构运动方案设计与拼装姓名:班级:学号:2015.12.5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特性。
2、通过平面机构拼装,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机构在实际安装中可能出现的运动干涉现象及解决的办法。
3、通过运动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原动件数应等于其所具有的自由度数。
如将机构的机架及与机架相连的原动件从机构中拆分开来,则其与构件构成的构件组必然是一个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
而这个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有时还可以拆分成更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最后将不能再拆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称为基本杆组,简称为杆组。
由杆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的基本杆组应满足条件:F=3n-2P l-P h=0式中:n为杆组的构件数;P l为杆组的低副数;P h为杆组的高副数。
任何平面机构均可用领自由度的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的方法来组成,这是机构的组成原理,也是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该实验采用了CQJP—D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包括机架及其零部件。
试验台机架中有5根铅垂立柱,均可沿X方向移动。
移动前应旋松上、下横梁上的立柱紧固螺钉,不能将螺钉拆下。
移动时请用手轻轻推动,并尽可能使立柱移动过程中保持铅垂状态。
立柱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用螺钉将上下两端锁紧。
立柱上的滑块可在立柱上沿Y方向上移动。
要移动立柱上的滑块,只需将滑块上的内六角平头紧定螺钉旋松即可。
按上述方法移动立柱和滑块,即可在XY平面确定一个固定点,这样活动构件相对机架的连接位置就确定了。
2、工具: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钢板尺、自备三角板、圆规、纸和笔等文具。
四、杆组拼装设计的构件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原理图为对称构件,因此可简化自由度F=3×7-2×10=1。
按照简图所示进行拼接结果如下图所示五、实验步骤1)所有实验设备,各零、部件功用和安装、拆卸工具。
CQJD机构运动创新带空间机构技术标书
CQJP-D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拼装及仿真实验台(带空间机构)该实验台是创新类实验设备,可配置在开放实验室,实验台在教学内容、实验项目、软件功能,到构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零件的存放方式、实验台外形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高等院校的一致好评。
主要用于机械原理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机构组合创新及其拼装、仿真实验,通过虚拟机构装配、远动仿真和实物机构装配、运转两次实验,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及运动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综合泛计能力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是构建开放式实验室的重要设备之一。
本实验台配有4个机架,可同时供四组学生进行实验。
本实验台配有35种实验机构,其中平面机构24种,空间机构11种,共有零件1105个。
该实验台可对学生进行机构运动创新设计的两次训练,第一次是用软件虚拟装配实验;第二次是实物装配实验。
由于先进行了虚拟训练,所以第二次实物装配时学生进行得较顺利,能节省实物装配用时。
本产品获有以下五项专利:平面运动机构搭接;平面运动机构搭接机构运动及分析设计方案搭接平面运动机构搭接零件存放柜;平面运动机构搭接零件存放柜实用新型专利,。
一、实验项目1.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创新设计的拼装设计实验2. 空间机构的搭接设计实验3. 计算机软件虚拟实验4.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机构系统方案设计的拼装实验5 创意性设计组合拼装实验二、实验内容1. 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创新设计的拼装设计实验(1)外槽轮机构(2)盘形凸轮(尖端推杆)(3)双摇杆机构(直线电机)(4)曲柄滑块机构(5)曲柄摇杆机构(6)齿轮连杆机构(7)平面定轴轮系--分路传动(8)内燃机机构(9)精压机机构(10)牛头刨床机构(11)齿轮--曲柄摇杆机构(12)齿轮--曲柄摆块机构(13)喷气织机开口机构(14)冲压机构(15)插床机构(16)筛料机构(17)凸轮连杆组合机构(18)凸轮-五连杆机构(19)行程放大机构(20)冲压机构(21)双摆杆摆角放大机构(22)自卸货车翻转机构(23)齿轮齿条—双曲柄滑块机构(24)链传动2. 空间机构的搭接设计实验(1)螺旋齿轮传动(空间机构)(2)锥齿轮传动(空间机构)(3)螺旋—双十字轴万向联轴节—蜗轮蜗杆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4)锥齿—双十字轴万向联轴节—蜗轮蜗杆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5)螺旋齿—蜗杆蜗轮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6)锥齿—蜗杆蜗轮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7)螺旋齿—锥齿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8)锥齿—螺旋齿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9)锥齿—槽轮机构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10)螺旋齿—单十字轴万向联轴节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11)锥齿—单十字轴万向联轴节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3. 计算机软件虚拟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注意事项(3)机架介绍(4)零件介绍(5)运动副拼接方法(6)机构运动演示★该软件建有三维零件库;可查询各类零件特点、用途;零件在软件界面中可缩小、放大、移动、360°任意翻转,从各个角度观察,从感观上得到对整个零件的全面认识;★能完成12种运动副的拼接、拆卸(爆炸)的演示。
CQJD机构运动创新带空间机构技术标书
C Q J D机构运动创新带空间机构技术标书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CQJP-D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拼装及仿真实验台(带空间机构)该实验台是创新类实验设备,可配置在开放实验室,实验台在教学内容、实验项目、软件功能,到构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零件的存放方式、实验台外形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高等院校的一致好评。
主要用于机械原理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机构组合创新及其拼装、仿真实验,通过虚拟机构装配、远动仿真和实物机构装配、运转两次实验,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及运动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综合泛计能力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是构建开放式实验室的重要设备之一。
本实验台配有4个机架,可同时供四组学生进行实验。
本实验台配有35种实验机构,其中平面机构24种,空间机构11种,共有零件1105个。
该实验台可对学生进行机构运动创新设计的两次训练,第一次是用软件虚拟装配实验;第二次是实物装配实验。
由于先进行了虚拟训练,所以第二次实物装配时学生进行得较顺利,能节省实物装配用时。
本产品获有以下五项专利:平面运动机构搭接;平面运动机构搭接机构运动及分析设计方案搭接平面运动机构搭接零件存放柜;平面运动机构搭接零件存放柜实用新型专利,。
一、实验项目1.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创新设计的拼装设计实验2. 空间机构的搭接设计实验3. 计算机软件虚拟实验4.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机构系统方案设计的拼装实验5 创意性设计组合拼装实验二、实验内容1. 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创新设计的拼装设计实验(1)外槽轮机构(2)盘形凸轮(尖端推杆)(3)双摇杆机构(直线电机)(4)曲柄滑块机构(5)曲柄摇杆机构(6)齿轮连杆机构(7)平面定轴轮系--分路传动(8)内燃机机构(9)精压机机构(10)牛头刨床机构(11)齿轮--曲柄摇杆机构(12)齿轮--曲柄摆块机构(13)喷气织机开口机构(14)冲压机构(15)插床机构(16)筛料机构(17)凸轮连杆组合机构(18)凸轮-五连杆机构(19)行程放大机构(20)冲压机构(21)双摆杆摆角放大机构(22)自卸货车翻转机构(23)齿轮齿条—双曲柄滑块机构(24)链传动2. 空间机构的搭接设计实验(1)螺旋齿轮传动(空间机构)(2)锥齿轮传动(空间机构)(3)螺旋—双十字轴万向联轴节—蜗轮蜗杆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4)锥齿—双十字轴万向联轴节—蜗轮蜗杆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5)螺旋齿—蜗杆蜗轮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6)锥齿—蜗杆蜗轮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7)螺旋齿—锥齿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8)锥齿—螺旋齿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9)锥齿—槽轮机构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10)螺旋齿—单十字轴万向联轴节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11)锥齿—单十字轴万向联轴节组合传动搭接(空间机构)3. 计算机软件虚拟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注意事项(3)机架介绍(4)零件介绍(5)运动副拼接方法(6)机构运动演示★该软件建有三维零件库;可查询各类零件特点、用途;零件在软件界面中可缩小、放大、移动、360°任意翻转,从各个角度观察,从感观上得到对整个零件的全面认识;★能完成12种运动副的拼接、拆卸(爆炸)的演示。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 1. 引言
### 1.1 背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机构运动的创新设计方案,提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机构运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 1.2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方案,并通过实验评估该方案的效果
和可行性。
## 2. 方法
### 2.1 实验设备
本实验使用了以下设备:
- 电脑
- 编程软件
### 2.2 实验步骤
1. 确定机构运动的问题和需求;
2. 研究已有的机构运动设计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3. 提出创新设计方案,包括机构结构的改进、控制系统的优化等;
4. 使用编程软件对创新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实验;
5.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创新设计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6.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 3. 结果
### 3.1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创新设计方案的模拟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 提高了机构运动的效率;
- 提高了机构运动的准确性。
### 3.2 改进意见和建议
鉴于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意见和建议:
- 进一步优化机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运动效果;
- 考虑引入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机构运动的自适应性。
## 4.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的机构运动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机构运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我们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机构运动的创新设计。
## 5. 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1
2. 参考文献2
3. 参考文献3。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2、通过机构的拼接,可以发现一些基本机构及机械设计中的典型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对运动方案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3、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机构运动方案构型的各种创新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机架、各种零部件、连杆、复合铰链、移动副、转动副等。
三、实验步骤1、掌握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2、熟悉本实验中的实验设备,各零部件功用和安装、拆卸工具。
3、自拟平面机构运动方案,形成拼接实验内容,将平面机构运动方案正确拆分成基本杆组。
4、正确拼接各基本杆组。
5、将基本杆组按运动传递规律顺序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
四、实验内容(1)按比例绘制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要求符号规范。
标出活动构件、原动件、转动(2) 进行机构分析:杆组化分,并简要说明机构杆组的拆组过程,并画出所拆机构的杆组简图。
(3) 根据拆分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杆组,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几种?要求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出来,就运动传递情况作方案比较,并简要说明之。
(4) 利用不同的杆组进行机构拼接,可得到哪一些有创意的机构运动方案?用简图说明篇二: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四实验四: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熟悉杆组概念,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2、利用若干不同的杆组,拼接各种不同的平面机构,以培养学生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3、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零件及主要功用(参看“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零部件清单”)2、工具M5、M6 、M8 内六角搬手、6 或8 英寸活动搬手、1 米卷尺、笔和纸。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机构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形式;2.掌握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方法;3.通过实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的机构运动方案。
二、实验原理1.机构运动原理:机构运动是指利用固定的机构构造使物体在规定的轨迹上进行运动的方法。
根据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根据构造形式又分为平面机构、空间机构、举重机构等;2.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方法:(1)确定需求:需求分析是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第一步,通过深入了解所需机构的特点、机构的应用场景、操作人员需求等,明确设计方向。
(2)设计构思:通过对需求的深入理解,团队成员可以进行设计构思,提出各种机械运动方案和机构选型建议。
(3)原理评估:对每种机械运动方案进行工作原理评估,选出最为合理的运动方案(4)仿真设计: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对设计进行仿真和模拟,检验所设计的机构运动方案的数据精度、较差,以及运动可控性。
(5)实验验证:经过仿真、模拟的机构运动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实验验证,验证其实际的性能和适用性。
三、实验过程1.确定需求:本次实验要求设计一种新型的简单跳板机构,可用于乒乓球发球机,模拟手动发球,可适应多个方向的运动。
2.设计构思:本次实验为踢踏课程设计的简单跳板机构,设计适用于Pedal sports课的,故设计一种简单、轻量化、易于携带和使用的机构。
经过讨论、比较,最终确定了一种名为“两杆三组件”的跳板机构。
该机构由两杆杆件和三组组件构成:小滑块、卡门和支架,通过卡门与滑块的收放实现运动控制。
该机构可以通过拆卸、组装来实现机械结构的快速调配,适合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
3. 原理评估:对机械运动方案进行评估,最终选出两杆三组件的方案。
该方案由于结构简单,控制灵活,且构造方便,易于集成,故符合所需的基本要求。
4.仿真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进行模拟,确保所造出的样本在直线区间符合前后合理选段。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1.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组件一套。主要包括:凸轮、齿轮、轴、
滑块、带轮、槽轮及不同长度的连杆;小型驱动电机;若干不同尺寸的螺
栓等连接件。
2.为本次实验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3.工具一套。包括活动搬手、圆头内六角搬手、钢皮尺、螺丝刀等。
实验原理
四、实验原理
根据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由自由度为零的若干杆组依次连接到原 动件(或已形成的简单机构)和机架上的方法所组成。因此,我们就可以对 已有机构进行拆分或用杆件等拼接一个新的机构。
1.在为本次实验研制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结合工程实践与现有主
机架和主要零部件,已收入十多种工程实际机构和二十多种所学的典型机
构运动模式,借鉴这些机构,确定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动学尺寸后,任选一到两个机构
运动方案进行拼装和拆分实验。
2.按照自己的设计思想,设计一套机构运动创新方案,在主机架上完成拼
接搭建。
实验设备及工具
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认知本次实验中所要用到的连杆、滑块、轴等零部件及其功用。 2.认知并学会主机架与各主要零部件的装拆过程。 3、认知并学会主要零部件间通过各种运动副的装拆过程。 4.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所提供的机构运动方案一到两个作为拼接机
构的模式,选定机构运动学尺寸后进行拼装及拆分练习。
5.根据自己的创新思想,自拟机构运动方案进行实际拼装。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
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
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编著:苏天一谭益松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2014年6月简介CQJP-D实验台主要用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机构拼装及仿真、机构组合创新等实验,是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实验室的重要设备之一。
主要技术特点:1、该实验台可以让学生应用零件存放柜中的零件,在机架上装配出自己所构思的机构,用带传动联接电机,使机构运动,并观察机构的运转特征。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该实验台主要由四个机架和一个零件存放柜组成,其中三个机架上配交流带减速器电机,一台配直线电机。
零件存放柜内配备有各种基本杆组、回转副、凸轮、槽轮、齿轮、齿条以及复合铰链等基本构件和联接件等共计70种700多个。
3、零件存放柜设计精巧,各种类各规格的构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柜内,品种数量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实验操作和教师的管理。
4、连杆等杆件可进行大范围尺寸调整,方便机构组合拼装;复合铰链接头构思新颖,可避免不同平面之间构件发生干涉;带传动的张紧装置,使传动更平稳。
安全规范1、必须佩戴防护眼镜;2、禁止穿着宽松衣服;3、必须挽起长袖或者穿短袖;4、禁止佩戴项链、手表、戒指等物品;5、留有长发的,必须将长发置于帽子或衣服里面;6、必须穿厚皮革鞋,禁止穿帆布鞋;7、禁止戴手套在运行的机器附近;8、安全开关由指导教师控制,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上电开机;9、指导教师打开安全开关上电之前,必须检查每一个螺栓是否紧固;10、开机前,指导教师应保证学生在机器1米以外;11、实验结束,由指导教师检查组件完整,关闭电源后方可离开。
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机械动力传输创意组合实验平台目录第一章绪论 (7)第二章基础实验1 认识CQZP-D实验台与计算机仿真系统 (8)第三章基础实验2 连杆机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13)第四章基础实验3 齿轮、凸轮、槽轮机构创新设计 (15)附录1 实验报告 (17)附录2 典型机构 (20)第一章绪论机械机构的用途很普遍,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用途,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按运动副类别可分为低副机构(如连杆机构等)和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等);按结构特征可分为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斜面机构、棘轮机构等;按所转换的运动或力的特征可分为匀速和非匀速转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换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按功用可分为安全保险机构、联锁机构、擒纵机构等。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四、实验选题 1、刮雨器传动装置 要求:1)原动件整周旋转,输出摇杆大摆角摆 动(相同 的摆角)。 2、插床机构 要求:1)具有急回特性,Q=30度。 2)插刀实现大行程往复运动。 3)运动传递由电机→齿轮减速→原动件曲柄→…→ 输出件插刀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3、车门启闭机构 要求:1)车门开启角度90度。 4、筛料机构 要求:1)速度变化较大 。 5、牛头刨创主切削运动机构 要求:1)具有急回特性,Q=30度。 2)运动传递由电机→齿轮减速→导杆→……→滑块 本实验题目仅供参考,学生也可自拟题目,经实验老师 检查同意,亦可参加实验 。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二、实验设备、工具
1、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台,两人一套。 2、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常用工具一套。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三、实验原理
1、杆组的概念 将从动件系统拆成若干个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 称为基本杆组,简称杆组。
2、实验的基本原理 任何平面机构均可以用零自由度的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 和机架上的方法来组成。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七、实验报告
自行设计编写实验报告一份,格式自定,内容包括: 1、 实验目的、设计题目、已知条件; 2、 设计说明(确定机构方案的过程,分析其优缺点;机构 尺寸确定的主要过程,必要的机构运动分析); 3、机构运动简图; 4、拼装结论(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运动是否灵活,有何改 进措施等); 5、机构运动分析曲线图。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的拼接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 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 加深学生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组 成的认识,了解平面机构组成及运动特性,进 一步掌握机构运动方案构型的各种创新设计方 法。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构思、验证、确定机 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能力。
机构运动创新组合设计实训台技术方案(纯方案,4页)
DLJX-DCX机构运动创新组合设计实训台技术文件图片仅供参考,以实际配置为准一、设备概述机构运动创新组合设计实训台是在结合高校机械教材各种传动及部分机构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吸收了国内教仪市场同类装置优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
它集搭建灵活,组装方便,展示美观于一体。
是一款实用性强,供高校师生进行各类机械传动及机构创新运动设计和平台。
利用本系统装置可进行“机械系统传动方案创意设计实验”,“机械系统及机构运动组合实验”等创新实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搭建、组装实验台配套的多功能零件,将学生们自己的构思创意传动方案,并模拟真实的传动和机构运动情况,直观地调整布局、连接方式和运动学尺寸来改进自己的设计,最终由学生确定其设计方案和运动参数。
本系统是为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研制,可进行机械传动组件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实训项目。
通过此系统进行项目训练,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深入理解课程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训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机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内有大量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都来自工程实际,且经过试用后优选出来的,在实验指导书中提到的每个传动示例,所运用到的零部件,在图上均有相关零部件代码。
二、技术参数1.输入电源:单相三线~220V±10%50Hz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 (25℃)海拔≤4000m 3.外形尺寸:机架外形尺寸: 1000*360*760mm实验桌外形尺寸: 1780*730*760 mm电源控制箱尺寸: 250*165*155mm4.安全保护:具有漏电压、漏电流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三、设备组成及功能描述实训台机架采用单面4台/套或双面2台/套两种方式,采用铝合金型材结构,由交流减速电机(带调速器)、台架、电机、皮带、带轮、齿轮、凸轮、槽轮、拨盘、杆件、及零件存放盒、各种高/低副、回转副、移动副等组成,可组成多种机构运动模式,能完成各种典型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创新设计的拼装及机构系统方案的创新与设计等实训项目。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实验报告一、概述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是各类复杂机械设计中决定性的一步,机构的设计选型一般先通过作图和计算来进行,一般比拟复杂的机构都有多个方案,需要制作模型来试验和验证,屡次改良后才能得到最正确的方案和参数。
本实验所用搭接试验台能够任意选择平面机构类型,组装调整机构尺寸等功能,能够比拟直观、方便的搭接、验证、调试、改良、确定设计方案,较好地改善了在校学生对平面机构的学习和设计一般只停留在理论设计“纸上谈兵〞的状况。
二、实验目的掌握机构创新模型的使用方法及实验原理。
〔1〕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2〕加深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运动特性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三、实验原理任何平面机构均可以用零自由度的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去的方法来组成,这是机构的组成原理,也是本实验的根本原理。
杆组的概念、正确拆分杆组及拼装杆组。
1.杆组的概念由于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相等,因此机构均由机架、原动件和自由度为零的从动件系统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
将从动件系统拆成假设干个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称为根本杆组,简称杆组。
根据杆组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杆级的条件是:F=3n—2P L-P H=0。
其中构件数n,高副数P L和低副数P H都必须是整数。
由此可以获得各种类型的杆组。
最简单的杆组为n=2,P L=3,称为II级组,由于杆组中转动副和移动副的配置不同,II 级杆组共有五种形式如图2-22所示。
III级杆组形式较多,其中n=4,P L=6,图2-23所示为机构创新模型已有的几种常见的III级杆组。
2.正确拆分杆组正确拆分杆组的三个步骤:〔1〕先去掉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有时还要将高副加以低代。
〔2〕计算机构的自由度,确定原动件。
〔3〕从远离原动件的一端〔即执行构件〕先试拆分II级杆组,假设拆不出II级组时,再试拆III极杆组,即由最低级别杆组向高一级杆组依次拆分,最后剩下原动件和机架。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一、引言机构运动指的是由机械结构驱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在工程领域,机构运动常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机器人。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与分析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探索机构运动领域的新颖解决方案和创新。
二、设计目标本次实验的设计目标为:设计一种机构运动方案,使得物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动作,并且具有高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设计步骤1. 运动分析:首先,对所需完成的动作进行运动分析。
确定物体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以及中间可能涉及到的障碍物和限制条件。
2. 机构设计:根据运动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和结构。
可以使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摆线传动机构等不同的机构形式,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有关因素选择。
3. 参数确定:根据机构设计,对相关参数进行确定。
例如,连杆机构中各个连接杆的长度以及关节位置,齿轮机构中的齿轮参数等。
4. 动力学分析: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所设计的机构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可以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力学仿真分析,评估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和力学性能。
5. 优化设计:根据动力学分析的结果,对机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可以调整参数、改变结构,或者采用其他机构形式等方式进行优化。
6. 制造与实验:根据优化设计的结果,制造所设计的机构,并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相关数据,如运动时间、准确度、可靠性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设计步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的机构运动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显示,该机构运动方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动作,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通过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我们改进了齿轮齿数、连杆长度和关节位置,提高了机构的运动效率和精度。
五、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设计机构运动创新方案,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该机构运动方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指定动作,具有高准确度和可靠性。
基于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机构的运动效率和精度。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简介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简介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提供的运动副拼接方法参见以下各图所示1.实验台机架图Ⅱ-1 实验台机架图如图Ⅱ-1所示,实验台机架中有5根铅垂立柱,均可沿X方向移动。
移动前应旋转在电机侧安装在上、下横梁上的立柱紧固螺钉,并用双手移动立柱到需要的位置后,应将立柱与上(或下)横梁靠紧再旋紧立柱紧固螺钉(立柱与横梁不靠紧螺钉时会使立柱在X方向发生偏移)。
注:立柱紧固螺钉只需要旋松即可,不允许将其旋下。
立柱上的滑块可在立柱上沿Y方向移动,要移动立柱上的滑块,只需将滑块上的内六角平头螺钉旋松即可(该紧定螺钉在靠近电机侧)。
移动立柱和滑块,就可在机架的X、Y平面内确定固定铰链的位置。
2.主、从动轴与机架的连接各零件编号与“机械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组件清单”序号相同,后述各图均相同。
按图Ⅱ-2将轴连接好后,主(或从)动轴相对机架不能转动,与机架成为刚性联接:若件22不装配,则主(或从)动轴可以相对机架作旋转运动。
图Ⅱ-2 主、从动轴与机架的连接图3.转动副的连接图Ⅱ-3 转动连接图按图Ⅱ-3示连接好后,采用件19连接端连杆与件9无相对运动,采用件20联接端连杆与件9可相对转动,从而形成两连杆的相对旋转运动。
4.移动副的连接图Ⅱ-4 移动副连接图5.活动铰链座I的安装图Ⅱ-5 活动铰链I连接图如图Ⅱ-5连接,可在连杆任意位置形成铰链,且件9如图装配,就可在铰链座I 上形成回转副或形成回转-移动副。
6.活动铰链座II的安装Ⅱ-6 活动铰链Ⅱ的连接图如图Ⅱ-6连接,可在连杆任意位置形成铰链,从而形成回转副。
7.复合铰链I的安装(转-移动副)图Ⅱ-7 复合铰链I的连接图将复合铰链I铣平端插入连杆长槽中时构成移动副,而连接螺栓均应用带垫片螺栓。
8.复合铰链II的安装图Ⅱ-8 复合铰链Ⅱ的连接图复合铰链I连接好后,可构成三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也可构成复合铰链+移动副。
复合铰链II连接好后,可构成四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1. 引言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本实验旨在探索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实验背景机构运动方案是指通过机构的构造和机械运动来实现某种特定任务的方案。
传统的机构运动方案常常存在效率低、结构复杂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创新设计来改进机构运动方案的性能。
3.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方案,以提高运动效率并简化结构。
通过实验验证创新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实验设计4.1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以下设备: - 一台计算机 - 一套CAD设计软件 - 一台数控机床4.2 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一种常见的机构运动方案作为实验对象。
2.设计创新方案:利用CAD软件对实验对象进行建模,根据需求和目标设计新的机构运动方案。
3.分析和优化: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对创新方案进行优化。
4.制造实验样品:利用数控机床制造创新方案的样品。
5.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实验测试,验证创新方案的性能和效果。
6.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方案进行对比验证。
5. 实验结果与讨论5.1 实验样品制作实验样品成功地制作出来,与设计方案一致。
5.2 实验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案相比,创新方案在运动效率和结构简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
实验结果表明,创新方案在特定任务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5.3 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创新方案在节约能源和减少摩擦损耗方面表现出色。
与此同时,创新方案在运动平稳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有明显的提升。
5.4 结果验证通过与传统方案进行对比验证,创新方案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实验结果表明,创新设计能够提高机构运动方案的性能和效率。
6. 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创新的机构运动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创新方案在节约能源、提高运动效率和简化结构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这一成果对于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7. 改进方向虽然本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机构运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方案的研究。
我们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构来测试其运动特征,并利用我们的观察结果来开发新的设计方案。
材料和方法:
我们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个由两个齿轮和一个连杆组成
的机构。
我们将一台电动机附加到一个齿轮上,以带动机构运动。
我们使用微型摄像头记录了机构在运动中的视频,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测量。
结果:
通过观察机构的运动,我们发现它们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我们还观察到机构在不同角度下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互连的齿轮间的旋转方式不同,进而改变了连杆的运动轨迹。
我们还注意到,在机构的运动期间,有时会出现部件摩擦,这会减少机构的整体效率。
我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进行了润滑,并重新设计了机构的部分结构,最终成功地减少了机构的摩擦并提高了效率。
因此,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测试,我们得出了两个创新设计方案:
1.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产生不同状态的机构运动,以达
到更丰富的运动变化和应用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具有各种功能的机构来制作机械手臂或其他自动化设备。
2.改善机构的润滑能力,减少摩擦,增加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新的材料和涂层来减少机构部件之间的摩擦,并提高运动效率。
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和我们的观察和测试,我们成功地探究了机构运动的特征,并且发现了许多创新的设计方案。
我们希望这个实验能够为机构设计领域带来新思路和新动力,促进机构的应用和发展。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探索机构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机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已有机构的分析和改进;第二部分是对于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
第一部分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个四杆机构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对该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机构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1. 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每个运动部件都有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运动链。
2. 机构的运动轨迹可以通过正运动学和反运动学求解,了解机构运动规律。
3. 机构的设计应该满足一定的运动要求,如运动范围、速度、精度等。
通过对四杆机构的改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机构运动轨迹更为均匀和适应更广泛情况的要求。
改进后的机构运动更加平稳,且运动范围更广,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
第二部分实验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构运动方案:六杆机构。
该机构由三个垂直的平面组成,每个平面上有两个杆件,三个平面互相垂直。
该机构使得每个平面上的两个杆件的连接点能够沿着平面运动,并在三个平面中交汇。
通过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机构的运动是一种圆周运动。
该机构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和较高的运动精度,可以满足更加复杂的机构设计要求。
此外,该机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
总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机构运动方案的分析、改进和创新设计,成功地提高了机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能力将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设计并实施一个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和反思。
本报告将会介绍实验的过程、结果以及分析、总结。
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并且通过实验演示和评估来展示该方案的效果。
二、实验步骤1. 设计方案——在该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机械手臂作为设计方案,并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
2. 搜集材料——我搜集了所有机械手臂需要的零件,并正确组装它们。
3. 测试方案——在机械手臂制作完成后,我对其进行了测试,确保每个关节的运动均顺畅,同时也演示了机械手臂完成抓取和移动物品的功能。
4. 评估方案——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对方案的质量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1. 设计方案——我设计了一个机械手臂,它由7个关节组成,并可以沿三个方向旋转。
2. 搜集材料——我搜集了所有机械手臂需要的零件,包括电机、齿轮、杠杆等,并根据大小和形状,将它们正确地组装在一起。
3. 测试方案——在组装完成后,我测试了机械手臂的运动性能,并演示了它的抓取和移动物品的功能,如图所示:![image](4. 评估方案——我对机械手臂的运动性能和功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a. 优点:机械手臂可以沿三个方向旋转,具有较强的抓取和移动物品的功能,性能稳定可靠。
b. 缺点:机械手臂组装过程较为繁琐和复杂,需要较大的精准度。
四、实验总结通过该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和严格控制细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不仅扩展了我的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思路,也增强了我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构运动创新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编著:苏天一谭益松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2014年6月简介CQJP-D实验台主要用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机构拼装及仿真、机构组合创新等实验,是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实验室的重要设备之一。
主要技术特点:1、该实验台可以让学生应用零件存放柜中的零件,在机架上装配出自己所构思的机构,用带传动联接电机,使机构运动,并观察机构的运转特征。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该实验台主要由四个机架和一个零件存放柜组成,其中三个机架上配交流带减速器电机,一台配直线电机。
零件存放柜内配备有各种基本杆组、回转副、凸轮、槽轮、齿轮、齿条以及复合铰链等基本构件和联接件等共计70种700多个。
3、零件存放柜设计精巧,各种类各规格的构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柜内,品种数量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实验操作和教师的管理。
4、连杆等杆件可进行大范围尺寸调整,方便机构组合拼装;复合铰链接头构思新颖,可避免不同平面之间构件发生干涉;带传动的张紧装置,使传动更平稳。
安全规范1、必须佩戴防护眼镜;2、禁止穿着宽松衣服;3、必须挽起长袖或者穿短袖;4、禁止佩戴项链、手表、戒指等物品;5、留有长发的,必须将长发置于帽子或衣服里面;6、必须穿厚皮革鞋,禁止穿帆布鞋;7、禁止戴手套在运行的机器附近;8、安全开关由指导教师控制,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上电开机;9、指导教师打开安全开关上电之前,必须检查每一个螺栓是否紧固;10、开机前,指导教师应保证学生在机器1米以外;11、实验结束,由指导教师检查组件完整,关闭电源后方可离开。
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机械动力传输创意组合实验平台目录第一章绪论 (7)第二章基础实验1 认识CQZP-D实验台与计算机仿真系统 (8)第三章基础实验2 连杆机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13)第四章基础实验3 齿轮、凸轮、槽轮机构创新设计 (15)附录1 实验报告 (17)附录2 典型机构 (20)第一章绪论机械机构的用途很普遍,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用途,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按运动副类别可分为低副机构(如连杆机构等)和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等);按结构特征可分为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斜面机构、棘轮机构等;按所转换的运动或力的特征可分为匀速和非匀速转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换向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按功用可分为安全保险机构、联锁机构、擒纵机构等。
各机构表现形式很多,广泛应用在纺织机械、起吊设备等工程机械上。
一、实验课目的本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进行机构创新设计的能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因此,机械拼装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安全规范,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将用过设备、仪器整理清洁后放回原处,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才可离开。
第二章基础实验1认识CQZP-D实验台与计算机仿真系统一、实验目的CQZP-D实验台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搭载了一套计算机仿真系统,在这套软件里,可以方便的学习机械机构的搭建方法,并且对设计好的机构进行模拟搭建和仿真运动。
你将通过应用CQZP-D实验台计算机仿真系统对机构运动的组织运动形式产生一个初步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CQZP-D实验台(搭建架、零件柜)、计算机、加密狗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观察搭建架的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搭建架实验台机架中有5根垂立柱,均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移动前应旋松在电机侧安装在上、下横梁上的立柱紧固螺钉,并用双手移动立柱到需要的位置后,将立柱与上(或下)横梁靠紧再旋紧立柱紧固螺钉(立柱与横梁不靠紧旋紧螺钉时会使立柱在水平方向发生偏移)。
立柱上的滑块可在立柱上沿垂直方向移动,要移动立柱上的滑块,只需将滑块上的内六角平头紧定螺钉旋松即可(该紧定螺钉在靠近电机侧)。
按上述方法移动立柱和滑块,就可在机架平面内固定铰链的位置。
注*:立柱紧固螺钉只需旋松即可,不允许将其旋下。
2、观察认识零件柜与工具(如图2-2所示),了解实验柜中各零部件的功用和组装、拆卸工具。
图2-2 零件柜零件存放柜内配备有各种基本杆组、回转副、凸轮、槽轮、齿轮、齿条以及复合铰链等基本构件和联接件等共计70种700多个。
组装、拆卸工具有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钢板尺、卷尺。
3、开启实验配备计算机(两台),向指导教师借加密狗。
4、插入加密狗以后,运行桌面上的执行程序ZBS_C_.exe。
5、点击右上侧“后页”选项,阅读每页的说明文字,点击九次以后,进入零件介绍页面。
点击右侧零件,在主视图中观察零件结构情况。
在主视图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旋转”,再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即可以旋转零件,便于观察零件的各个面的情况(如图2-3所示)。
图2-3 零件介绍页面6、点击页面右上侧“进入运动演示>>>>>”,进入运动演示页面,双击右侧任意的基本零件组合件,可以在主视图中,看到该组合件的组装过程以及爆炸图。
如图2-4所示。
图2-4 运动演示页面注*:在页面的最右下角有工程机械拼装方案,点击进入后可学习各工程机械运动机构。
7、点击屏幕右上角的“进入装配训练>>>>”。
这里你将学习各机构的装配及其所用的零件,同时可以通过机构运动的影像,提前了解机构中各部件的运动情况。
如图2-5所示。
8、观察指导教师搭装的两组机构,如图2-6、图2-7所示。
图2-6 槽轮搭装演示9、由指导教师开机,想学生演示机构运行情况。
第三章基础实验2连杆机构设计与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对连杆机构的理解掌握与创新设计能力,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机构的拼接,在培养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在拼装一个已有模型之外,自己通过对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连杆机构机械产品的观察和理解,通过试验台设备进行拼装和仿真。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加深学生对连杆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连杆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法。
4、学习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自由度的计算。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拼装及仿真实验台,包括组成机构的各种运动副、构件、动力源及一套实验工具(扳手、螺丝刀)。
其中构件包括机架、连杆、圆柱齿轮、齿条、凸轮及从动件、槽轮及拨盘和皮带轮等;运动副包括转动副、移动副、齿轮副、槽轮副等。
三、实验原理平面机构是由各个杆组依次联结到机架和原动件上形成的。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原动件数和机构的自由度相等。
所拼接的机构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将主要由连杆构成的连杆机构(可加入一个其他类型构件如齿轮、凸轮、槽轮等)进行拼装,计算分析其自由度后,输入动力源进行机构运行。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开启计算机,打开仿真软件,从“装配训练”的平面机构中的19种连杆机构任选其一。
2、观察其运动方式。
3、记录所需要的零件。
4、上实验台架进行搭装。
5、使用油壶给传动接触部分添加润滑油。
6、搭装结束后,以手动方式输入运动,确认机构拼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许可后再用电机驱动,进行照相和录像。
7、拆卸零部件,擦拭后归于原位。
8、自己设计一个连杆机构,要求有功能分析。
9、自由度分析(填于附录1中表1)(1)计算机构自由度H L P P n F --=23 (式1) 式中:n —活动构件数;P L —转动副和移动副总数(低副数);P H —高副数。
(2)核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即给予机构原动件一运动时,可如果观察到机构各构件运动均是确定的,即可推算出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10、检查无误后进行拼装,并以手动方式输入运动,观察运转情况。
11、测量构件实际尺寸,并按比例尺绘出简图(填于附录1中表1)。
测量各构件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尺(见式2)μL (m/mm ),按比例尺画出机构简图。
其中: (mm)简图上所画的构件长度构件的实际长度(m)=L μ (式2) 有时,只要了解机构运动特征,而且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时可不按比例绘制简图,只需大致绘制相对位置关系即可,称为示意图。
12、经指导教师许可后再用电机驱动,进行照相和录像。
五、思考题1、请论述在创新设计中的设计思路。
例如你是怎样实现机构功能的增加或改进,设计方案的对比评价,机构分析与确定,机构拼装过程的问题与解决等。
2、在拼接机构时,为何需要确保各个构件的运动与设计时一致?第四章基础实验3齿轮、凸轮、槽轮机构创新设计一、实验目的1、促进学生对齿轮、凸轮、槽轮机构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2、通过机构的拼接,在培养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在拼装一个已有模型之外,通过对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齿轮、凸轮或槽轮机构机械产品的观察和理解,通过试验台设备进行拼装和运行。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加深学生对齿轮、凸轮和槽轮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CQJP-D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拼装及仿真实验台,包括组成机构的各种运动副、构件、动力源及一套实验工具(扳手、螺丝刀)。
其中构件包括机架、连杆、圆柱齿轮、齿条、凸轮及从动件、槽轮及拨盘和皮带轮等;运动副包括转动副、移动副、齿轮副、槽轮副等。
三、实验原理根据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机构是由各个组件依次联结到机架和原动件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