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合集下载

断层解剖

断层解剖

鼻旁窦所确定的阈值
蝶窦三维重建制作过程图

4、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
目前,医学图像可以分为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两 个部分。解剖图像主要描述人体形态信息,包 括X射线透射成像、CT、MRI等,功能图像主要 描述人体代谢信息,包括PET、SPECT、fMRI 等。多种成像模式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互补性, 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 息,常常需要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整合的第 一步就是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 的完全对应,这一步骤称为“配准”。整合的 第二步就是将配准后图像进行信息的整合显示, 这一步骤称为“融合”。通过影像融合技术



Table 2 Voxel-Based Contrast for the Whole Cohort (22 MDD Versus 22 Matched Controls). RegionMNI coordinates at peak differencet (p) values at peak differenceCluster size(# voxels)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9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the primary a priori areas of evaluation (AOEs)R. VTA/SN11.5 −19.2 −13.63.56 (0.000929)*17L. MFB/LNH−9.5 −3.9 −11.8−3.20 (0.00264)†9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27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the secondary a priori AOEsR. ACC wm19.2 32.7 −4.7−3.79 (0.000472)†35R. DLPFC wm (superior fr. gyrus)18.3 26.5 49.5−4.00 (0.000252)†27L. DLPFC wm (superior fr. gyrus)−13.3 23.1 44.1−4.01 (0.000245)†55L. DLPFC wm (middle fr. gyrus)−38.6 26.0 31.5−3.20 (0.00262)40L ACC/PAC wm−9.5 38.5 17.0−3.49 (0.00113)33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81-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other regionsL. PMC wm (SLF3)−43.9 0.0 18.9−4.50 (0.000052)†81R. PMC wm (SLF3)45.5 0.0 17.0−4.15 (0.000160)134L./midline CC−4.7 5.3 22.5−3.56 (0.000937)98R. CCtx wm30.6 −57.5 2.65.54(0.0000018)*83L. CCtx wm−21.0 −60.1 2.74.29 (0.000102)99Positive t values indicate FA values were elevated in MDD subjects relative to control subjects; negative t values indicate FA values were reduced in MDD subjects relative to control subjects. p values are reported uncorrected; symbols indicate significance and trends at the corrected threshold. *p value met the corrected threshold.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

PPEETT为是利在用分发 射子正水电平子上的显放
射示性活核体素器进官行 器代官谢断、层受显体像 的1和1C仪功、器能13。N活、它动1以5O、 1的8F影及其像许技多术标, 记称化为合生物理进断行
脑层和。心主肌要血用流 灌于注神、经氧系耗统量、、 葡质心萄和理糖 脂紊、肪乱蛋代、白谢 显心像疾,患以和及肿神 经瘤受的体显显像像。。
GE公司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肺癌
CT
➢PET-CT正电 子发射电子计 算机断层显像
PET
PET-CT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癫痫
CT
PET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PET-CT
GE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 GE双探头 SPECT的基本原理: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学习断层解剖学的目的
➢从解剖断层认识影像断层,以影像断层 印证解剖断层,二者互为手段,相得益 彰。找出两者相结合的规律,以快速准 确地诊断,治疗疾病,造福人类。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分类
➢尸体断层(面)解剖学:
通过切制尸体断层标本的方法,显示正常 人体各部器官或结构的断面形态、位置和 相互关系。
GE公司的XCT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头 部 横 断 面 解 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 学课件
体 组 织 CT 值 (Hu)
(Hounsfield unit)
• X线吸收系数表示 组织的密度高低程 度。
• X线吸收系数→ CT 值
• 人体软组织的CT值 多与水相近,但由 于CT有高的密度分 辨力,所以密度差 别虽小,也可形成 对比而显影。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断面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讲课,学生观察人体断面标本,辅以人体局部解剖标本、人体教学模型、绘制部分人体断面图和课外作业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刚规定的教学目标,为医学影像专业奠定重要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同学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留给同学自学。

三.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教材:《人体断面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姜树学,2版,2000年。

Ⅱ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二)了解断面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三)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三教学内容(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及特点。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面解剖学的研究及学习方法。

(三)人体断面解剖术语,如人体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第一章头部一教学目的复习脑颅和面颅的名称和位置,大脑半球上主要的沟回、基底核的组成。

学习脑的血液供应,脑室的形态、位置和脑池。

大脑解剖PPT课件

大脑解剖PPT课件

2。投射纤 维
内囊
第二节 脑室 一。侧脑室 前角、中央 部、后角、下角
二。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背侧 丘脑,下丘脑之间腔 隙
三。 第四脑室 位置:脑桥、 延髓、小脑之间 顶尖:小脑 顶前上壁:前 髓帆、小脑上脚 后下壁:后髓 帆、第四脑室脉络 组织。 底:菱形窝 第四脑室外沟, 扣带沟--中 央旁回, --边缘支, (中央旁小叶) 距状沟。 楔叶:顶枕沟 与距状沟之间。 楔前叶:扣带沟边缘支与 顶枕沟之间。 扣带回:扣带沟与胼胝体 沟之间。 • 海马旁回:钩 舌回:距状沟下方,前部侧副沟(枕颞内侧回)枕 -颞叶; 后方--枕叶 颞沟(枕颞外侧回)颞下 沟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第四节 脑的血液供应 一,脑的动脉 脑血管的特点 1,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合成Willis环 2,进入颅腔动脉弯曲,无搏动 3,动脉壁薄类似颅外同等大小动脉 4,皮质支分布皮质、浅髓质;中央支分部:基底核、 内囊、间脑;互不吻合 5。皮质支:在软膜内形成丰富吻合网,视为血液平衡 池。 6。脑动脉与脑静脉不伴行 7,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入口处有类似瓣膜装 置 8,脑血管变异多
人体断面解剖学
绪论 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 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 的形态,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X线, CT,MRI,B超,
断层解剖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 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发展简史 1。国外部分 2,国内部分 四。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人体断面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
绪 论 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的形 态、位置以及毗邻关系的科学。随着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CT)、 磁共振成像(MRI)和B型 超声波等诊断技术的发展, 成为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基础 课程。它为医学影像专业奠定 了重要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二)胸部重要标志: 胸骨角平面(P123)
A.上、下 纵隔的分界平面
B.平面通过主动脉肺动脉窗 C.气管杈 D.奇静脉在此平面注入上腔 静脉 E.食管第二狭窄处
(三)胸部器官 胸廓、胸壁、胸腔、胸膜 肺、纵隔、心脏、食管、气管、 膈、血管、胸腺等
断面解剖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 隙 纵隔及纵隔间
第一节 概 述
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 以胸廓为支架,与胸 部肌及其表面的组织构 成胸壁。 胸壁和膈构成胸腔, 内容纳肺及其胸膜。 两肺间有纵隔,纵隔 内有心脏、连接心的血 管、食管和气管的胸段。
胸 部
一.境界 上界以胸骨上缘、锁骨、 肩峰和第七颈椎连线与颈部 分界。下界借胸廓下口和膈 与腹腔分界。
二、标致性结构
断面解剖
四、纵隔连续断层解剖
一、胸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第2胸椎椎体(胸锁关节)的横断 层面 2.经胸肋结合上缘的横断层面 3.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 4.经气管杈的横断层面 5. 经肺动脉杈的横断层面 6. 经左肺上叶支气管的横断层面 7.经主动脉窦的横断层面 8. 经左、右下肺静脉的横断层面 9.经四腔心的横断层面 10.经三腔心的横断层面 11.经膈腔静脉孔的横断层面
15、经底段总静脉,第8胸椎体断面, 椎体前
区和纵隔区:胸体、食管、胸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 房、瓣膜、右心室、;椎体后区有第8胸椎体、竖脊肌和斜方肌; 肩胛区有肩部肌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件

(1)
(2)
(3)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脑的应用解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分为端脑、间脑、 中脑、脑桥、延髓和小 脑等六部分,通常将中 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 脑干。
一、端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⑶颞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颞横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⒉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央旁沟
缘支
扣带沟 扣带回
楔回 距状沟
胼胝体沟
舌回
⒊下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嗅删除球。
四、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 习目的
为影像诊断(CT、MRI、B 超等)提供形态学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复习—理论—实践—再实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数字人
2003年初,我国首例女性数字人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 学构建成功,成为继美国、韩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拥 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
数字人之父 钟世镇院士
1.“数字人”也称“数字化虚拟人”,即将CT、MRI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断层标本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数字人” 将能模拟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病理生理变化等。 2.复杂的高风险手术时,医生可通过磁共振、螺旋CT等 影像技术事先对病人进行扫描,借助计算机对人体结构 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医生可在这个根据具体病人构建 的“数字人”上反复模拟开刀,选出最佳的手术方法。 3.“数字人”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医 生开处方前,将药物的影响数据输入电脑,“数字人” 就会显示服药后的反应,协助医生对症下药。

《断面解剖学绪论》课件

《断面解剖学绪论》课件

切面术语
在断面解剖学中,有专门 的术语来描述不同切面上 的结构,如横切面、矢状 切面等。
断面图像获取方法
断面图像可以通过医学影 像技术如CT和MRI等获得 。
人体断面的划分方法
水平断面
斜向断面
按照水平方向将人体切割,可以得到 不同层级的水平断面。
按照斜向方向将人体切割,可以得到 不同层级的斜向断面。
断面解剖学是医学影像诊断、 放射治疗和手术导航等领域的 重要基础。
断面解剖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影像诊断
通过断面解剖学知识,医 生可以准确地解读各种医 学影像资料,如CT、MRI 等。
放射治疗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断面 解剖学知识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设 计精确的放疗计划。
手术导航
在手术导航系统中,断面 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 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病 变组织和器官。
《断面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目录
• 断面解剖学简介 • 断面解剖学基础知识 • 断面解剖学研究方法 • 断面解剖学研究内容 • 断面解剖学展望
01
断面解剖学简介
断面解剖学的定义
断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器官、 组织在横断面上的形态、结构 、位置和毗邻关系的科学。
它通过将人体切割成不同的断 面,观察各器官、组织的形态 、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断面解剖学的数字化,提高图像 质量和可重复性。
精准医学应用
断面解剖学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疾 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跨学科合作
断面解剖学将与影像学、病理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 合作,共同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断面解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体断层解剖学复习知识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复习知识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复习知识点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现代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的相互关系。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通常会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如X线、CT扫描、MRI等来观察和诊断患者的疾病。

因此,熟悉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复习知识点。

1.人体平面解剖学人体平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切面的结构和关系的学科。

常见的切面有冠状面(横切面)、矢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纵切面)。

通过了解这些切面的位置和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断层影像中观察到的结构。

2.颅内解剖颅内解剖包括头颅骨的结构、脑组织的解剖结构和脑脊液的循环等。

了解颅内解剖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颅内疾病,并解释断层影像中颅腔内的异常。

3.颈部解剖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胸部的部分,包含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和组织。

学习颈部解剖有助于我们理解颈部病变如甲状腺肿大、颈动脉狭窄等的成因和表现。

4.胸部解剖胸部解剖包括胸骨、胸腔、肺、心脏等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胸部解剖,可以更好地理解胸部疾病如肺炎、心脏病等的表现和诊断。

5.腹部解剖腹部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重要部分,了解腹部解剖有助于我们理解腹部疾病如肝炎、胃溃疡等的成因和治疗。

6.盆腔解剖盆腔是包含生殖器官、泌尿器官和直肠的部分。

学习盆腔解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盆腔疾病如前列腺肿瘤、子宫肌瘤等的表现和诊断。

7.上肢和下肢解剖上肢和下肢是人体的四肢,包含骨骼、肌肉和神经等结构。

通过学习上肢和下肢解剖,能够更好地理解四肢疾病如骨折、脊柱侧凸等的成因和治疗。

8.解剖学标志物解剖学标志物是断层影像中给出的特殊结构,帮助我们确定和定位解剖结构。

常见的标志物包括颈椎的棘突、神经节和血管结构等。

学习这些标志物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和分析断层影像。

9.断层影像的解读和分析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知识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和分析断层影像。

这涉及到判断结构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人体断层解剖学随堂笔记

人体断层解剖学随堂笔记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在断层影像中的形态结构。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体断层解剖学的随堂笔记:
定义和目的: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部分,它通过研究人体在各种断层影像中的形态结构,来揭示人体的内部构造和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断层影像的获取:人体断层影像可以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获得,如CT、MRI、超声等。

断面分类:根据获取断层影像的方式和目的,可以将人体断层分为横断面、纵断面和斜断面等类型。

重要结构在断层影像中的表现:在人体断层影像中,一些重要的结构如器官、血管、脑室等,可以通过特定的影像特征进行辨认和测量。

临床应用:人体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诊断病变、手术导航、放射治疗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实际病例、观察模型等方式来加深对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理解。

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相关知识。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案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案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1.2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3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线2.2 人体的主要切面2.3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划分2.4 人体断面的表示方法第三章:头部和颈部断面解剖3.1 头部断面解剖3.2 颈部断面解剖3.3 头部和颈部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分布3.4 头部和颈部的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四章:胸部断面解剖4.1 胸部断面解剖概述4.2 肺部和心脏的断面解剖4.3 胸主动脉、气管和支气管的断面解剖4.4 胸部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五章:腹部断面解剖5.1 腹部断面解剖概述5.2 肝、胆囊和胰腺的断面解剖5.3 胃、肠道和肾的断面解剖5.4 腹部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5.5 腹部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六章:盆部和会阴部断面解剖6.1 盆部断面解剖概述6.2 泌尿生殖器官的断面解剖6.3 盆部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6.4 会阴部的断面解剖6.5 盆部和会阴部的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七章:脊柱和四肢断面解剖7.1 脊柱断面解剖概述7.2 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的断面解剖7.3 脊柱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7.4 四肢断面解剖概述7.5 上肢和下肢的断面解剖7.6 脊柱和四肢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八章:呼吸系统断面解剖8.1 呼吸道断面解剖概述8.2 鼻、咽、喉的断面解剖8.3 气管、支气管的断面解剖8.4 肺的断面解剖8.5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九章:消化系统断面解剖9.1 消化系统断面解剖概述9.2 口腔、咽、食管的断面解剖9.3 胃、小肠和大肠的断面解剖9.4 消化腺的断面解剖9.5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十章:心血管系统断面解剖10.1 心血管系统断面解剖概述10.2 心脏的断面解剖10.3 主动脉、肺动脉和静脉的断面解剖10.4 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10.5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重点关注内容: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简史。

人体断面解剖学 绪论

人体断面解剖学   绪论

二.常用术语
1.断层或断面(section): 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
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描,即 断层标本或断层图像;
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断面与断层区别: 断面:显示人体一个断面结构 断层:CT与MRI 显示一定厚度层的所有结构
脑水平断面
脑水平MRI断层
2.横断面:水平面 一般观测其下表面。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发展简史
1、国外部分 19世纪-20世纪初期:冰冻切片开始应用断面解
剖学研究中,断面图谱出版。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CT、MRI、B超在临床应
用,人体断面解剖学快速发展。 2、国内部分
与国外发展大致相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 展迅速。
四、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复习系统和局部解剖学相关内容,使各
3.矢状面: 一般观测其左表面,超声观测其右
表面。 4.冠状面:额状面
一般观测其前表面。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系统解剖学:按器官系统研究人体结构,为基础医学各 学科研究打下基础。 局部解剖学:研究人体某一部位的器官、结构的形态及 位置关系,为手术学科打基础。 断面解剖学:在断面上研究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构造和 它们二维空间关系,为影像专业学科打基础。断面解剖 学的学习是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知识基础上。
人体断面解剖学
( section human anatomy )
何仲义 教授
绪论
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 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其相互关 系的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性质:随着CT、磁共振成像(MRI) 和B型超 声波等诊断技术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是医 学影像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医学影像 专业奠定重要断面解剖学基础。 系解、局解→断面解剖学→影像解剖学→ 影像诊断学

人体断面解剖学课件:00-断面解剖学绪论

人体断面解剖学课件:00-断面解剖学绪论

肝右前叶 肝中静脉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肝右后叶
右肺下叶
第二肝门下断面
肝左内叶
肝左外叶 肝左静脉 尾状叶 食管 奇静脉 胃 左肺下叶
躯 干 断 面
头颈躯干断面
五、教学要求:
在掌握系统解剖学基本化规律,为 学好其它相关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 实的基础。
MRI核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的联系区别
一、MRI(Magnetic Resnane lamge) 核磁共振成像。
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工作原理:
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 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 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 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 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核磁共振成像。但六类 人不适宜用MRI: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有或疑有眼球内 金属异物者、动脉瘤银夹结扎术者、体内金属异物存留 或金属假体者、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等。
二、CT (Computed Tomography)断层扫描。 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 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 工作原理: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线的 吸收不等。CT即利用这一特性,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 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X线通过人体 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 称为像素。它们排列成行列方阵,形成图像矩阵。分析CT 图像,一方面是观察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是了解密度改变。 后者可通过测定CT值而知,亦可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观 察。人体内肿瘤组织因部位、代谢、生长及伴随情况不同, 其密度变化各异。CT对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高,且为横断 面扫描,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三、区别: 1、成像面:CT成像为横断面,而MRI可做横断、矢

(完整word版)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完整word版)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

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

断层标本和MRI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上、中、 下静脉:皮 质、髓质静 脉,注入静
脉窦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脑的深静脉
收集髓质、基底核、
间脑、脑室血液
大脑内静脉:位于第
三脑室顶中线两侧脉
络丛内。
合成由:丘脑
纹状体静脉,透明隔
静脉、脉络丛上静脉
合成
汇入:大脑大 静脉
• 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由大脑内静脉合成;收
集胼胝体后静脉,枕静脉,基底 静脉的血液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
绪论 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 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 的形态,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X线, CT,MRI,B超,
断层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 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胝体脉 中央支:又称前 内侧丘纹动脉。也 称穿动脉。分布壳、
尾状核、内囊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2,大脑中动脉 (1)皮质支:眶额 动脉、中央沟动脉, 中央后沟动脉,顶后 动脉,角回动脉,颞 后动脉,颞中动脉, 颞前动脉,颞极动脉 (2)中央支:又称 前外侧丘纹动脉,豆 纹动脉。布于壳、尾 状核、内囊。又名脑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发展简史 1。国外部分 2,国内部分
四。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第一章 头部
第一节 大脑
一。大脑的外形
(一)上外侧面的主
要沟回
外侧沟,顶枕沟
中央沟 中央前回:宽,
厚 中央后回:窄,薄。
5个叶: 额叶:1,中央 顶叶:1,中央后沟--中央后回
沟--中央前回; 2,额上
(一)基底核 1。纹状体 (1)尾状核 (2)豆状核 2。屏状核 3。杏仁核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大脑半球的白质纤 维
1。连合纤维 (1)胼胝体:嘴、膝、
干、压部 (2)前连合 (3)穹窿及穹窿连合 穹窿及穹窿连合 穹窿室:穹窿连合与 胼胝体沟之间水平裂隙, Verga腔。 (第六脑室:穹窿室
出血动脉。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皮质支:眶额动脉、 中央沟动脉,中央 后沟动脉,顶后动 脉,角回动脉,颞 后动脉,颞中动脉, 颞前动脉,颞极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3。脉络丛前动脉:
布于内囊、苍白球、
尾状核、丘脑、下
丘脑
4,后交通动脉
(二)椎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内囊、间脑;互不吻合 5。皮质支:在软膜内形成丰富吻合网,视为血液平衡
池。 6。脑动脉与脑静脉不伴行 7,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入口处有类似瓣膜装

8人,体断脑面解血剖学管的定变义和异性质多
(一)颈内动脉 1,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眶动脉、 额极动脉、额前动 脉、额中动脉、额 后动脉、旁中央动 脉、楔前动脉、胼
胝体,前至室间孔。 12。大脑外侧窝池: 13。小脑上池:小脑幕下方,
与小脑上面之间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第四节 脑的血液供应 一,脑的动脉
脑血管的特点 1,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合成Willis环
2,进入颅腔动脉弯曲,无搏动 3,动脉壁薄类似颅外同等大小动脉 4,皮质支分布皮质、浅髓质;中央支分部:基底核、
第五脑室: 透明隔腔。两侧 透明隔之间的腔
隙 第六脑室: Verga腔,穹窿 脑室,三角脑室
位于 穹窿连合与胼胝 体之间水平裂隙, 当它与侧脑室相 通,称为第六脑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第二节 脑池 1。 小脑延髓池 2。桥池:脑桥腹侧面与斜
坡之间 3。脑桥小脑三角池 4。脚间池:颞极之间,含
与侧脑室相通)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2。投射纤 维 内囊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第二节 脑室 一。侧脑室 前角、中央
部、后角、下角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背侧
丘脑,下丘脑之间腔 隙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三)基底动脉
1,小脑下前动脉
2,脑桥动脉
3,小脑上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4,大脑后动 脉
中央支: 布于丘脑、膝
状体等 皮质支:颞 下前动脉,颞 下中动脉,颞 下后动脉,距 状沟动脉,顶
枕动脉 (四)脑血
管的MRA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脑的静 脉
(一)脑的 浅静脉
顶枕沟之间。
扣带回:扣带沟与胼胝体
沟之间。 舌回:距状沟下方,前部-
-颞叶; 后方--枕叶

海马旁回:钩 侧副沟(枕颞内侧回)枕 颞沟(枕颞外侧回)颞下
沟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三、底面的沟回 额叶、颞叶、枕叶 额叶:眶回、直回、 嗅沟(嗅球、嗅束、嗅
三角)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三。大脑的内部结 构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三。 第四脑室 位置:脑桥、
延髓、小脑之间 顶尖:小脑
顶前上壁:前 髓帆、小脑上脚
后下壁:后髓 帆、第四脑室脉络
组织。 底:菱形窝 第四脑室外侧 孔、正中孔通蛛网
膜下腔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四。第五脑室 和第六脑室
脚间窝 5。环池:包绕大脑脚外侧
面 6。四叠体池:四叠体背面
与小脑之间 7。交叉池;视交叉前方 8。终板池:交叉池上方,
终板前方。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9。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 包含交叉池。
10。大脑大静脉池:胼胝体 压部,四叠体池和松果体的
上方。 11。间位帆池:亦称第三脑 室脉络组织池或第三脑室上 池。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 穹隆体、穹隆联合的下方。 两侧界为,穹 隆,后界为胼
2,顶内沟:(1)顶上
沟,额下沟(额上回, 小叶 (2)顶下小叶(缘上回,
额中回,额下回)
角回)
枕叶 岛叶--岛盖(额盖,
顶盖,颞盖)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二)内侧面主要沟回
胼胝体沟, 扣带沟--中
央旁回,
--边缘支,
(中央旁小叶)
距状沟。 楔叶:顶枕沟
与距状沟之间。
楔前叶:扣带沟边缘支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