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三 阶段
第一阶段: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年) 赫尔巴特主要从事裴斯泰洛奇教育理论的宣传和研究 工作。 第二阶段:哥廷根时期(1802~1809年) 赫尔巴特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先后写出了多部著作, 其中最重要著作当属《普通教育学》。 第三阶段:科尼斯堡时期(1809~1833年) 赫尔巴特对心理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并且侧重 于把心理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过程中,1835年《教育学讲 授纲要》问世。
要求 行动
评价
一、贡献
1、以实践哲学(伦理学)为基础,根据二类六种的兴趣分 类提构建了囊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较为严密课程体系, 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教养。 2、提出了课程的安排要注意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3、强调“平衡的多方面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对于当前课程改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兴趣的多方面性, 与“多元智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4、赫尔巴特是继夸美纽斯之后教育学的又一分水岭似的人 物,正是他使得教育脱离哲学的附庸,使其成为一门真正 独立的学科。
Fra Baidu bibliotek
训育
道德教育
1、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 德决定、道德自制。 2、训育的的措施主要有抑制、惩罚、榜 样以及奖励等(六个基本措施及方 法)。
管理
管理的意义在于某些恶行的预防。 威胁 监督 权威与爱

教学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 一致。 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
社会的
宗教的
地 化 物 自 理 学 理 然
文 法
逻 数 辑 学
文 学
绘 画
语外 )国

( 古 典 语 言 和 现 代
本 国 语
政 治
历 法 史 律
神 学
科学的科目
历史的科目
宗教的科目
二、统觉与课程
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 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 生的。 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 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 的材料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和基本方向,起着价 值规范作用。
内心自由
五种道德观念
完善
仁慈 正义
公平


心理学——实现教育目的的确认方法手段
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研究。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体能动性思想
相关思想
牛顿力学 化学 意识元素
洛克白板说
统觉


赫尔巴特认为,新观念被意识中的旧观念 所同化和吸收的过程就是“统觉”。 教学过程就是新观念被旧观念统觉的过程。

基本含义: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 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中;如果它具有足够的 强度能唤起意识阈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 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 在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 新的表象与已有的观念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 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 经在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 了它的地位。
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
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

可能目的或选择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或本质目的:赫尔巴特认为道德养成是教
育的最高目的。

二、教育性教学原则 即通过教学实现道德教育,要求教学的 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
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优点: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 存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缺点: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与教学完全等同起来, 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二、局限
1、其核心课程体系把古典语、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放在 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对自然学科的重视不够。 2、一方面是科学的启蒙教育,一方面是宗教的蒙昧教(将 宗教列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种既进步又保守的 现象,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立场。 3、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的代表人物,过于注重教师和 书本的作用;没能完全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 (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 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 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 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 人” 。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 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把传授知识作为教 育和教学的重点,重视课程设计和课堂教 学,注重探讨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2.兴趣与课程
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
只有能够引起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 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 兴趣的多方面性 + 平衡的多方面兴趣 = 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兴趣
经验的兴趣
认识周围自然界的兴趣
同情的兴趣
认识社会生活的兴趣
经验的
思辨的
审美的
同情的
一、 教学进程阶段理论 根据赫尔巴特的主张,教学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 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 合、统觉团的形成。 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 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 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他所谓的 “教学进程”。
二、教学形式的四阶段




明了:处在感官前的表象在静止状态中对教材的 钻研 。(直观) 联合:新旧观念开始发生碰撞、融合,但是尚未 出现最后的结果。(分析) 系统:通过审思,是新旧观念系统化,获得新的 概念。(综合法) 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强化新习得的知识。(布置 注意 作业) 联系四个阶段的的桥梁是兴趣活动 期待
1.经验与课程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 经验和同情。(同情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 ——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和社会方面) 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的、 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 课程内容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 而真正符合这种需要的则是直观教材,因此,应当 在课程内容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天堂的天使这样 一些脱离儿童经验的内容。

1.相关原则(correlation)——学校不同课程 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2.集中原则(concentration)——在学校的所 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 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 (历史和文学为中心学科,把自然科学作 为次要学科)
三、儿童发展与课程
教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