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早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一学期

(一)《春天》(冯辉岳)大花猫,躲在屋顶上,一边洗脸,一边晒太阳。小花猫,蹲在园子里,一边赏花,一边吃东西。大花猫说:春天好温暖。小花猫说,春天花儿香。

(二)《春天在哪里》(陈伯吹)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跳舞,桃花脸红。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三)《夏夜的湖》(黄盈)湖里一定有个/“懒孩子”/太阳刚落/夜风徐来/他就早早摊开/满是褶皱的睡毯/湖里一定有个/“坏孩子”/月亮游湖/星星掌灯/他却暗中挑拨/鱼、蛙无理取闹

(四)《秋天的信》(林武宪)秋天要给大家写信/用叶子当信纸/让风当邮差/偷懒的邮差/每到一个地方/就把信一抛/有的信,落在松树头顶上/有的信,掉在青蛙身边/赶路的雁,也衔了一页回家/池塘里,草丛中/到处都有秋天的信/动物们急忙准备过冬

(五)《夜晚》(马云超)夜晚是一朵黑色的花儿,/黄昏时候开始慢慢绽开,/天刚蒙蒙亮又合上。/细腻的花瓣儿上,/落着星星点点的小甲虫,/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月牙儿在花瓣儿上散步,/一会儿逗着甲虫玩,/一会儿采集扑面的花香。/夜晚是一朵黑色的花儿,/它的花期不长也不短,/足够你把梦做得像模像样。

(六)《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河水起皱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七)《找梦》我一睡觉/梦就来了。/我一醒来,/梦就去了。

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多么想知道,/想把他们找到!

在枕头里吗?/我看看——没有。/在被窝中吗?/我看看——没有。

关上门也好,/关上窗也好,/只要一合眼,/梦就又来了。

(八)《摇篮》(黄庆云)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九)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垂钓:就是钓鱼。

纶:是钓丝。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

着他的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

着小手,

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

大声应答。

【作者简介】:

胡令能:贞元、元

和间人。少为负局锼钉之

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十)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1﹞梧﹝2﹞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3﹞

知有儿童挑﹝4﹞促织﹝5﹞,

夜深篱落﹝6﹞一灯明。

【注释】

(1)萧萧:风声。

(2)梧:梧桐树。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

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5)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6)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

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

乡和童年吧。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

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

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

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

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十一)九月九日﹝1﹞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2)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3)思亲。

遥知(4)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5)少一人。

作品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

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2]

意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2]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

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

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

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

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

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

代表。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

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

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

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

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

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