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研究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张爱玲研究第二编,第一章

张爱玲研究第二编,第一章
第二编 传奇与流言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
第一章
一、《不幸的她》 不幸的她》 1、父亲缺席 2、对母亲的复杂感情 3、漂泊孤独的心境
少作
4、强烈的自尊心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 更形成我的凄清! 更形成我的凄清!
二、《摩登红楼梦》 摩登红楼梦》
• 宝玉笑道:“袭人你倒放出眼光来批评一 宝玉笑道: 下子,是她漂亮呢还是—— ——还是林妹妹漂 下子,是她漂亮呢还是——还是林妹妹漂 袭人向他重重地瞅了一下道: 亮?”袭人向他重重地瞅了一下道:“哼 我去告诉林姑娘去! !我去告诉林姑娘去!拿她同外头不相干 的人打比喻——别忘记了, ——别忘记了 的人打比喻——别忘记了,昨天太太嘱咐 今儿晚上老爷乘专车从南京回上海, 过,今儿晚上老爷乘专车从南京回上海, 叫你去应一应卯儿呢,可千万别忘了, 叫你去应一应卯儿呢,可千万别忘了,又 惹老爷生气。 惹老爷生气。”
洋场气息 故事新编 对《红楼梦》的痴迷 红楼梦》
三 、 《牛》
2 人世无常
乡土题材
1
《牛》
3
男性形象
先是……先是我那牛 先是我那牛……我那会吃会做 “先是 先是我那牛 我那会吃会做 的壮牛……活活给牵走了 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 银簪子……陪嫁 的壮牛 活活给牵走了 银簪子 陪嫁 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 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 接着是我的 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 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 鸡……还有你 还有你 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 她 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 哭得打噎 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 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下,第十章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下,第十章

3、结识赖雅 、
(2)3月13日,张爱玲与赖雅首次 ) 月 日 会面,随后,张爱玲曾拿《秧歌》 会面,随后,张爱玲曾拿《秧歌》 粉泪》给赖雅请求指导; 和《粉泪》给赖雅请求指导; (3)5月14日,赖雅期满离开,转 ) 月 日 赖雅期满离开, 去纽约州北部的耶多文艺营,两人 去纽约州北部的耶多文艺营, 已确定恋爱关系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6、迁居洛城 、
年春天开始, (1)从1958年春天开始,张爱玲就提出迁 ) 年春天开始 她从骨子里是一个属于大都市的人, 居。她从骨子里是一个属于大都市的人, 而赖雅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 岁的老人, 而赖雅已经是近 岁的老人,只想找个宁 平和的小地方了度余生; 静、平和的小地方了度余生; (2)1958年11月13日,他们来到洛杉矶亨 ) 年 月 日 亭屯·哈特福基金会 亭屯 哈特福基金会
第十章
打拼
一、拜会胡适
1、1955年11月中旬抵达美国; 、 月中旬抵达美国; 年 月中旬抵达美国 2、与炎樱同去拜会胡适; 、与炎樱同去拜会胡适; 3、最后一次见面 、
二、结识赖雅
1、1956年2月13日,张爱玲向麦克 、 年 月 日 道威尔文艺营( 道威尔文艺营(Edward MacDowuell Colony)提交申请; )提交申请; 2、 1956年3月2日,接到文艺营审批委员 、 年 月 日 会的入营通知,即刻动身来到营地, 会的入营通知,即刻动身来到营地,创 作她的下一部英文小说《 作她的下一部英文小说《Pink Tears》 》
四、夫妻苦乐
1、第一个家——松树街 、第一个家 松树街 (Pine Street)25号 ) 号 61美元房租,张爱玲亲自 美元房租, 美元房租 油漆, . 美元买五件 油漆,3.75美元买五件 衣服, 衣服,庭院摊上买家具 2、1957年5月初,得知 月初, 、 年 月初 《粉泪》被拒,大病一场 粉泪》被拒, 3、开始给国际电影懋业有 、 限公司(简称“ 限公司(简称“电懋公 写剧本, 司”)写剧本,首部为 情场如战场》 《情场如战场》(The Battle Of Love) )

女性文学第四讲张爱玲研究

女性文学第四讲张爱玲研究

如何“看张”
• 1968年之后的爱玲,开始用另一种形式与滚滚 红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进入“禅定”的生存状 态,直到1995年辞世,26年的时间里她都将自 己与外界隔绝开来,也将琐碎的世事弃置不顾。 当喧嚣归于安寂,繁华落入尘埃,在这个不被外 人打扰的净土,她一边安静地等待着生命玫瑰的 凋谢,一边按照她的方式和节奏完成着人生最后 阶段未尽的梦想: 一是醉心研究《红楼梦》; 二是翻译《海上花列传》。
爱玲的晚年生活,作家杂志2008.3)
反映出性格、气质、个性、品味、爱好、梦想、缺陷
如何“看张”
2.《对照记》-图文对照式自传
• 张爱玲式的“拼图游戏”,展示生命的痕迹 • 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对照记――看老照相簿》于1994.6由 台湾皇冠出版社初版。展示了54张照片,都是与张爱玲关系 密切的亲友和她自己的,配合照片的介绍性文字,或简或 繁,极富表现力,可看作张爱玲简单而证据确凿的自传。 • 卷首语:三搬当一烧,我搬家的次数太多,平时也就“丢
如何“看张”
通过5个不同文本立体“看张”: 1.《天才梦》 2.《对照记》 3.《小团圆》 4.《红楼梦魇》 5.《海上花》
如何“看张”
1.《天才梦》-自传体散文
1939.9上海《西风》征文,《天才梦(我的天才梦)》获名 誉奖第三名,刊登在1940年8月第48期。是张爱玲自己承认 的“处女作” •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
对自己家世的追溯; 对亲友之爱的怀念; 对无可挽留的美丽人生的尽力挽留,留下入世的印迹。
如何“看张”
3.《小团圆》-自传体小说?
• 1976年完成,曾授意销毁。2009年“被出版”。
•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 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谈女人》中的写实主义
张爱玲在这篇散文中,对女性的自我生存状态作出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女性的自我意识、身 体观念和经济地位都是社会和家庭影响激发的。
《东方丽人》中的现实主义
这部作品是张爱玲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通过描写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描绘了中国传 统文化对女性的封建束缚,与时代的冲突和坚韧反抗。
雅致细腻的语言
张爱玲的语言精美细腻,又极具 韵味和诗意,读来心旷神怡。
深刻细腻的情感描写
张爱玲笔下所描绘的情感充满深 度和灵气,尤其擅长于刻画艳丽 复杂的女性心理。
对现实生活的刻画
张爱玲善于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 细节和差异,细致地描写真实的 人物和物象。
散文选读与点评
《色、戒》中的唯美主义
小说发生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的上海。小说通过对人性、背叛、生存等现实问题的探讨,表现 了作者崇高的唯美主义精神。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 PPT课件
探索张爱玲散文的精髓,了解她的独特背景和作品特点,并更好地欣赏她瑰 丽的语言艺术。
引言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和散文融 汇东西方文化,多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主题。本次分享将介绍张爱玲的散文 艺术,探讨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张爱玲散文的写作风格
总结
1
张爱玲散文的独特艺术
张爱玲的散文艺术宝藏无穷,不仅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具有直接的启示意义,如 何更好的欣赏她的作品,需要我们用心体会。
2
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张爱玲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创造和思考,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文献
• 《张爱玲作品选》 • 毛泽东:《沁园春·雪》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ppt课件
目录
• 张爱玲简介 • 张爱玲的散文风格 • 张爱玲的散文主题 • 张爱玲的散文艺术特色 • 张爱玲的散文价值
01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生平
192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河 北丰润。
1930年代就读于上海圣玛利 亚女校,后考入香港大学。
02
01
03
194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 以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
关注弱势群体
张爱玲的散文关注弱势群体,她通过对社会底层 人民的描绘和关注,呼吁社会公平和正义。
3
推动文化交流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 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 和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张爱玲的散文艺术特色
丰富的意象
总结词
张爱玲的散文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 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详细描述
张爱玲善于运用各种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生活细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独特的比喻手法
总结词
富和灵活。
叙事语言个性鲜明
张爱玲的散文叙事语言个性鲜明 ,常常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使
叙事更加生动有趣。
03
张爱玲的散文主题
对爱的探索
总结词
张爱玲的散文中,对爱的探索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通过描 绘各种爱情关系,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矛盾性 。
详细描述
张爱玲通过对男女关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悲凉。 她认为爱情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自我牺牲和自我放纵。 在她的笔下,爱情既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这种矛盾性使 她的作品充满了张力。

《张爱玲传》教案

《张爱玲传》教案

《张爱玲传》阅读——高一选修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余斌的《张爱玲传》。

2、了解张爱玲传奇的一生,对人物进行评论。

3、熟悉张爱玲作品,了解张爱玲的作品风格。

4、对张爱玲作品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有自己的阅读心得与。

教学重点:阅读要求书目教学难点:对张爱玲作品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选题背景:选取《张爱玲传》作为阅读对象,是因为我之前大致通读过她的作品,作品的难易相对适中,作家和作品我都相对熟悉和了解,当时我认为这样的知识背景可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二、给学生列出了张爱玲的主要作品,并向学生展示了别人对张爱玲比较经典的评论。

三、解析余斌先生在《张爱玲传》中对张爱玲的评价:“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四、带着余斌先生这段评价,阅读《张爱玲传》。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阅读《张爱玲传》。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通过阅读《张爱玲传》,结合余斌先生的评价,谈谈你对张爱玲的初步看法。

二、介绍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以印证《张爱玲传》中对张爱玲的评价。

张爱玲的生活,随时可能出现在她的作品中,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三、阅读材料选择: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出版的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收录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9部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共21.8万字。

张爱玲研究第二编,第二章

张爱玲研究第二编,第二章

(3)结尾
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 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 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 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 • 小说留下了一个没有终结的终结,和一个 小说留下了一个没有终结的终结, 没有未来的未来, 没有未来的未来,笼罩着深重的悲观主义 色彩。 色彩。
2、《茉莉香片》 、 茉莉香片》
李鸿章全家福 良”
“姜长白”的现实原型“李玉 姜长白”的现实原型“
(2)分裂的文本结构 2
A、 前半部分: 前半部分:极具戏剧冲突的场景效果 B、 过渡:紧张刺激的分家场面 过渡: C、 后半部分: 后半部分:叙述与场景相交替的戏剧冲 突潜流
(3)“曹七巧” 曹七巧”
A、一方面,她是封建婚姻制度和男权中心 一方面, 社会的牺牲品、受害者; 社会的牺牲品、受害者; 另一方面,她又以封建家长自居, B、另一方面,她又以封建家长自居,施害 于自己的亲生子女
(2)“潘汝良”的形象 潘汝良”
对生活有着高尚的要求, 对生活有着高尚的要求,对身边的人和事 A、 强烈不满,完全沉溺于自己营造的世界 强烈不满,
B、
勾画一个人的侧脸成为他精神追求的 一个象征
C、
把沁西亚超拔为自己理想中的女人
D、宁愿年青的时间无限延长 ,以免陷 入两个泥沼,因而主动离开女友; 入两个泥沼,因而主动离开女友;
(4)结尾
丹朱没有死。隔两天开学了。 丹朱没有死。隔两天开学了。他还得 在学校里见到他。他跑不了。 在学校里见到他。他跑不了。 • 预示着一个绝望的轮回结尾,一切苦厄都 预示着一个绝望的轮回结尾, 没有结束, 没有结束,聂传庆的所有生活程序还要在 未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未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5)意象
曹七巧的变态心理

张爱玲研究第三编,第三章

张爱玲研究第三编,第三章

1、声音
我喜欢听市声。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 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 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 ,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 着觉的。 着觉的。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1)《金锁记》 金锁记》
街上小贩遥遥摇着拨浪鼓 那瞢腾的“不楞登……不 ,那瞢腾的“不楞登 不 楞登” 楞登”里面有着无数老去的 孩子们的回忆。 孩子们的回忆。包车叮叮地 跑过, 跑过,偶尔也有一辆汽车叭 叭叫两声。 叭叫两声。
第一炉香》 第一炉香》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 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 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 的虾子红。 杜鹃花外面, 的虾子红。……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 杜鹃花外面 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3、人生细节: 人私语》 张爱玲《私语》
• 年初一我预先嘱咐阿妈天明就叫我起来看 他们迎新年,谁知他们怕我熬夜辛苦了, 他们迎新年,谁知他们怕我熬夜辛苦了, 让我多睡一会,醒来时鞭炮已经放过了。 让我多睡一会,醒来时鞭炮已经放过了。 我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成了过去, 我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成了过去, 我没有份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 我没有份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 最后被拉了起来,坐在小藤椅上, 来,最后被拉了起来,坐在小藤椅上,人 家替我穿上新鞋的时候,还是哭——即使 家替我穿上新鞋的时候,还是哭 即使 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 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
(1)张爱玲《“卷首玉照”及其他》 张爱玲《 卷首玉照”及其他》 我在一个卖糖果发夹的小摊子上买了两串亮 蓝珠子,不过是极脆极薄的玻璃壳, 蓝珠子,不过是极脆极薄的玻璃壳,两头 有大洞。两串绞在一起,葡萄似的, 有大洞。两串绞在一起,葡萄似的,放在 一张吹着眼睛思想着的照片的前面, 一张吹着眼睛思想着的照片的前面,反映 到玻璃框子里, 到玻璃框子里,一球蓝珠子在头发里隐隐 放光。 放光。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上,第二章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上,第二章

今日圣校
(2)少年创作
① 1932年,处女作《不幸的她》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了 我的凄清”。 ② 1933年,散文《迟暮》 ——“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
4、父亲与梦想
(1)“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 的,虽然有时候我也喜欢。”(《私 语》)
(2)“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 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 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私语》)
第二章 成长
一、生于上海
1、出生:1920年9月30日 2、“抓周”:一个小金镑 3、迥然不同的年轻父母 4、与何干不融洽的感情
二、北上天津
1、1922年,全家迁居天津 2、初到天津,父母失和
(1)思想差异 张志沂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和关注止于皮 毛,黄素琼却从骨子里向往西方文明;
(2)性格差异 张志沂性格极端,既懦弱又暴躁,自 制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定的意志 和持久的耐心;黄素琼则爱憎分明, 自尊自强,热烈追求个性自由。
温莎公爵夫妇
6、决裂
(1)1937年夏天,黄逸梵专程回上海约 见张志沂商谈张爱玲出国留学事宜; (2)当张爱玲向父亲提出留学要求,立 刻招致孙用蕃当场恶骂:“你母亲离了 婚还要干涉你们家的事。既然放不下这 里,为什么不回来?可惜迟了一步,回 来只好做姨太太!”
(3)“八· 一三”事变爆发,张爱玲以炮声影响 睡眠为由去母亲暂住的伟达饭店小住两周; (4)张爱玲回家后和后母发生争执,由此遭到 父亲毒打和囚禁; (5)黄逸梵托何干带话给她:“你仔细想一想。 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 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1938年初,将近旧历新年的时候,趁巡警交班 的时候逃走
五、母亲的家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中,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张爱玲研究第一编,中,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3、出任伪职
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成立。胡兰成被 任命为宣传部政务次长、伪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兼《中华日报》总主笔。
4、因文识人
1943年因读《天地》而激 赏《封锁》、《公寓生活 记趣》,萌生了结识张爱 玲的愿望。
二、一见惊情
1、1944年2月4日, 胡兰成来到张爱 玲住的爱丁顿公 寓,叩门求见。 两天后,张爱玲 登门回访。两人 一见倾心。
5、改编《倾城之恋》
1944年12月26日,四幕八场话 剧《倾城之恋》在装修一新的 新光大戏院隆重首演,立刻一 炮打响,连演80场。
6、《流言》
1944年12月,《流 言》由中国科学公 司印行出版,共收 散文30篇。
第六章 谋爱
一、胡兰成其人
1、出身农家
胡兰成(1906—1981),浙江嵊县人, 自幼生活贫困,12岁过继给附近俞 傅村俞家为子,在俞家的资助下得 以继续升学。肄业于杭州著名的美 国浸礼会学校——蕙兰中学,娶邻 村唐玉凤为妻。曾在杭州、萧山等 地教书。
2、琐屑的现实
3、爱情结晶
1944年10月,胡兰 成在南京办了一个刊 物《苦竹》,刊物虽 只出了四期,却有张 爱玲三篇作品:《谈 音乐》,《桂花蒸: 阿小悲秋》和《自己 的文章》。
四、乱世别恋
1、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去世; 2、当月,胡兰成来到武汉; 3、与汉阳医院护士小周相恋
第五章 巅峰
一、张爱玲登上上海文坛的丰厚土壤
1、随着主流作家撤离,文坛出现空白; 2、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为不谈政治的 文学作品提供了充分的舞台; 3、读者发生变化,市民成为最大受众; 4、战争使人们开始反思生命的恒定价值和生 活的细部,“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生 的基本内容重新引起注意

张爱玲《天才梦》文学研究学习资料

张爱玲《天才梦》文学研究学习资料
1920年代的上海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GNU Free Documentation
5
作者生平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内容注释 ➢品评鉴赏 ➢问题讨论 ➢结构图表 ➢字词辨正 ➢修辞小铺 ➢国学常识 ➢仿作练习
中学毕业后至香港读书,太平洋战争爆发, 香港沦陷,未毕业即返回上海,为英文泰 晤士报撰写剧评、影评。中年旅居美国, 曾在加州大学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工作与小 说考证;晚年深居简出,在洛杉矶寓所逝 世。
13
第三段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内容注释 ➢品评鉴赏 ➢问题讨论 ➢结构图表 ➢字词辨正 ➢修辞小铺 ➢国学常识 ➢仿作练习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 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 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 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 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 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 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 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2
题解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内容注释 ➢品评鉴赏 ➢问题讨论 ➢结构图表 ➢字词辨正 ➢修辞小铺 ➢国学常识 ➢仿作练习
文中作者自述,虽然她在文艺上的天赋, 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现实生活及待人接 物上,却显得愚钝并且屡受挫折。文章中平 实地介绍自己的早熟聪慧,既呈现天才的实 质才华,也呈现天才的乖僻缺点。其中对人 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生命深刻的体认与 觉醒,皆令人感受到此一天才少女的敏感与 灵气。本文篇幅虽短,然文采斐然,思想圆 熟,颇能与题文「天才梦」相呼应。
9
第一段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内容注释 ➢品评鉴赏 ➢问题讨论 ➢结构图表 ➢字词辨正 ➢修辞小铺 ➢国学常识 ➢仿作练习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 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 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 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疎狂,可 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二编,第三章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二编,第三章
(1)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的调整: 《十八春》:30年代末到新中国成立 《半生缘》:30年代末到抗战胜利后 (2)故事结局的变化: 《十八春》:光明的尾巴 《半生缘》:有情人未成眷属 (3)政治色彩由浓到淡
4、主题
(1)新生命的毁灭 封建主义:南京沈世钧的家 资本主义:祝鸿才、顾曼璐 新生命:主人公曼桢和世钧 (2)人性的复杂 曼璐:嫉妒、自私、报复心 祝鸿才:贪欲 曼桢:自尊、坚执 世钧:自尊、犹豫、男性中心意识
三、《色·戒》
1、题解
(1)“色”—— 对易先生来说:“色”指美色,即美人计 对王佳芝来说:“色即是幻”,即幻梦 (2)“戒”—— 表层:核心“道具”钻戒 深层:防备,防范,彼此设防
2、主题
(1)回归人性:从计谋到真爱
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 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 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 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 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3)曼桢的姐姐曼璐及其丈夫祝鸿才
曼璐—— 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 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 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 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 祝鸿才—— 他是瘦长身材,削肩细颈, 穿着一件中装大衣。
(4)张慕瑾成为姐妹失和的导火线
曼璐微笑地打量着他道: “你倒还是那样子。你看我 变了吧?”慕瑾微笑道: “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 我现在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 也不知是否年纪的关系,想 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 笑。”
(2)“真爱”的陷阱
① “真爱”来自于王佳芝的错觉 ② “真爱”本是一场虚空
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 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 统枪毙了。 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 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她。

教案《天才梦》 张爱玲

教案《天才梦》 张爱玲

《天才梦》张爱玲【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张爱玲散文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张爱玲的创作个性。

3. 对文学天赋问题有一基本认识。

【重点、难点】1. 本章节制、力求客观的自传文特点。

2. 作者不动声色却展示乃至炫耀自己天才的技巧。

【所用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

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奇般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流言”至今。

张爱玲,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被而今文坛视为神秘的女性,就连注意到她的作品的人,也未必知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出身官宦世家,却擅写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乐,而生活与其处世之道却又全然一种不同,其生命与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真实的传奇。

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

两岁的时候随家迁居天津。

小时候的张爱玲,因是大家族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很娇贵。

人们顺从她的脾气,使她有了一些怪脾气。

虽不见得多么淘气,但那种典型的被宠坏了的脾气也时常发作,常常用手抓抱她的女佣。

她在天津的家是一个旧宅,空旷而温暖,有一种“春日迟迟”之感。

宅里的气氛也像这个张氏家族,虽已衰败,但架子仍是搭得十足。

这里充满了陈宅旧具,又文墨齐全,间或也有一些西洋的玩物与书本。

因张爱玲的母亲喜爱西洋文化,爱弄风吟月的父亲也常有风雅。

张爱玲在这样一种书香与旧僚气并融的环境中成长,便如鱼得水般发挥了她善悟的天性,汲取了她成就自己的富足的养分。

她三岁便会背唐诗,步履尚在蹒跚中便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她七岁时便会做小说,十几岁便看《红楼梦》、《西游记》,为不能选择音乐还是美术成为终身事业而苦恼。

在《天才梦》这篇文章里,张爱玲记下了她作为早熟的天才的苦恼。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新派女性。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张爱玲散文爱赏析》课件

总结词
张爱玲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 社会关系。
详细描述
她通过描写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展 现了人情之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4
张爱玲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40年代
张爱玲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 海文坛,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
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沦陷区背景
由于上海被日军占领,张爱玲身处 沦陷区,她的作品反映了那个特殊 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文化交融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中西方 文化交融的地方,张爱玲的作品也 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展现出独特的 艺术风格。
社会背景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急剧现 代化的时期,她的作品反映了传统观 念与现代思想的碰撞和冲突。
女性地位
都市化进程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都市代表,吸 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张爱玲的作品反 映了都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 心理变化。
1937年,毕业于圣玛利亚女校。 1938年,出版短篇小说《不幸的她》。
1942年,从香港返回上海。
张爱玲生平
1943年,出版《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小说。 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张爱玲生平
1952年,移居香港。
1967年,在洛杉矶病逝。
1955年,赴美定居。
张爱玲作品概述
01
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散 文、随笔等。
02
小说以描绘都市中产阶 级生活为主,注重人物 内心世界的刻画。
03
散文则以抒发个人情感 为主,文字优美,情感 真挚。
04
随笔则涉及广泛的话题 ,包括文化、艺术、历 史等。
张爱玲的文学地位

授课章节

授课章节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加强直观印象,进行形象化理解,构建轻松学习氛围,能够让课堂趣味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借助泛雅平台在线课程的资源,进行课前学习,课前讨论,课堂重点难点解析,课后作业完成等方式进行学习。
知识讲述:
《倾城之恋》(1943)也是张爱玲的重要作品。作品仍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仍然是在爱情中书写人生的荒凉。
1.“城”与“墙”意象的象征意义
“倾城倾国”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
本文中指香港的沦陷——物质城市的沦落建起了他们之间的精神之城。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墙”是中国历史的象征,是千年如一日的死寂的白公馆的空间延伸;那也是文明的废墟,如同一个古远的辉煌文明湮灭之后,留下的谜一般的残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与“墙”意象的象征意义;古典豪门与现代都市;
难点:荒谬飘摇的爱情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倾城之恋》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美貌,正是因为倾城的美貌才获得范柳原的喜好,二是香港城墙的坍塌,真正意义上的倾城。本次课借助在线课程,发起讨论,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探讨倾城之恋的意义,并分析是否是真正的倾城之恋。教学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参与到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来。
授课章节
14.城墙坍塌后的倾城之恋
教学资源
视频资源:
泛雅平台上在线课程《张爱玲研究》中视频资源:学者讲述中的张爱玲。
文献资源:
1.张爱玲.《张爱玲小说》.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2003.02.
2.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2003.02.
3.金宏达.《平视张爱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5.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金锁记》、 《倾城之恋》就充分 表现出妇女在社会生 活中的生存困境。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还原女性
姜向东 主讲
女性的“劣根性” 《谈女人》
女人的确是小性儿,矫情,作 伪……
——《谈女人》
三、张爱玲散文研究 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谈女人》
在任何文化阶段中,女人还是女 人。男子偏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女 人是最普遍的,基本的,代表四季循 环,土地,生老病死,饮食繁殖。女 人把人类飞越太空的灵智拴在踏实的 根桩上。
——《谈女人》
对于大多数的女人,“爱” 的意思就是“被爱”。
现代婚姻是一种保险,由 女人发明的。
——《谈女人》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现代文学资源库
姜向东 主讲
感受俗世
因为俗世中的一切,终归是短暂的、 “刹那” 的,因而也是宝贵的、可留 恋的。
张爱玲在散文中曾将世俗生活中最 平凡、普通的生活常景称为是 “心酸 眼亮的一刹那” 。
所以在张爱玲的散文中,热闹的俗
三世生、活张是爱她玲的散背景文音研乐究,其主题是对 简难,短的 是人生”。
《诗与胡说》中,作者说 “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 的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 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 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 天,一生一世” 。
在《天才梦》中, 作者以十九岁的年 华发出了令人惊叹 的感悟:“生命是 一袭华美的袍,爬 满了虱子”。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还原女性
姜向东 主讲
平视女性 女性的“奴性”。
《谈女人》 《有女同车》 《走!走到楼上去!》
《苏青、张爱玲对谈录 》
三、张爱玲散文研究 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女神 女奴 女人
女神 女奴 女人
仰视 俯视 平视
过度赞誉 过度贬抑
她的散文既写俗世又超越俗世。
二、《流言》研究
什么都是模糊的,瑟缩,靠不住。……房子可 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 更是朝不保暮……无牵无挂的虚空与绝望。
——《烬余录》
《中国人的宗教》
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 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 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更衣记》
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 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 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 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 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 撒手罢?
现代文学资源库
姜向东 主讲
主要集子 《不流幸言的》童(年1945年由中国科学公司出
版。)
1 《张看》(1976年由台北皇冠出版社
出版。)
《惘然记》(1981年由台北皇冠出版
社出三版。、)张爱玲研究简介
《余韵》(1987年由台北皇冠出版社
出版。)
《续集》(1988年由台北皇冠出版社
出版。)
《对照记》(1994年由台北皇冠出版
社出版。)
一、散文创作简介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感受俗世
姜向东 主讲
对俗世人生“道路以目”。
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有大量的对俗人、 俗事、俗欲、俗趣的有情有味、有质 有感的描写。
《公寓生活记趣》 《道路以目》
三、张《烬爱余玲录散》文研《究私语》
简介
《童言无忌》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王安忆说:
张爱玲“对现时生活 的爱好是出于对人生 的恐惧”。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感受俗世
姜向东 主讲
这一主题渗透了作家的身世之感。
显赫的家族已烟消云散。
心爱的学业两度毁于战争。
因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没有对” 过去“的眷恋,没有对”将来“的期
三简待味,着、介只生张有存爱“。玲眼散前”文—研—究“现实”即意
1、思想特色
还原女性
姜向东 主讲
女性的“天性”
作者将被人们忽视的或漠视的女性 私秘性心理进行还原,将女性固有的 特质还给她们,从而深刻地再现出女性 心理和感性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三、《张借爱银玲灯散》 文《研忘究不了的画》
简介
《谈女人》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即在礼教森严的古代, 这一类的牺牲一己的行 为,里面的错综心理也 有可研究之处。……全 然忽略了妻子与情妇的 内心过程,仿佛一切都 是理所当然的。
还原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不 过是个古装美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不 过是古装美女赤了脚,半裸的高大肥 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女运动家,金发 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 千余年的奶。
——《谈女人》
奥涅尔以印象派笔法勾出的“地母” 是一个妓女,“一个强壮,安静,肉感, 黄头发的女人,……她的大眼睛像做梦 一般反映出深沉的天性的骚动……她说 话的口吻粗鄙而热诚……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 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 男人,永远永远”
——《有女同车》
走!走到楼上去!——开 饭的时候,一声呼唤,他们就 会下来的。
——《走!走到楼上去!》
女人“最怕的”不是“失 业”而是“失嫁”。
——《苏青、张爱玲对谈录》
“回去吧——回去打我吧!”
——《气短情长及其他》
这一内容也是 她小说重点书 写的内容。
从这些音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张爱玲从俗世人生的本相之后,看到
三了生、命张存爱在玲在散本源文意研义究上的虚无。 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在《我看苏青》中,作者写到: “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 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 得有无限的惨伤”。
在《道路以目》中, 作者认为她笔下的 路人 :“可怜,也 可爱”。
张爱玲散文研究
一、散文创作简介
1、身世
姜向东 主讲 不幸不的幸童的年童年 1 辉煌的青年
寂三寞、的张中爱老玲年 研究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一、散文创作简介
《童言无忌》
《必也正名乎》
《私语》
《烬余录》(张爱玲)
《今生今世》(胡兰成)
《写在〈紫罗兰〉前头》 (周瘦鹃)
一、散文创作简介
1、身世 2、散文创作
《流言》是引用一句英文诗——wri tten on water(水上写的字),是说它不持久而又希望 它像谣言传得一样快。
——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 》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感受俗世
姜向东 主讲
俗世之爱的背后是对人生的凄凉与 恐怖。
仔细聆听她的俗世之歌,我们不难 发现穿插在期间的“不和谐” 的音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