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
痹症的中医调护
痹症的中医调护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二、生活起居护理:
1、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2、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三、饮食护理:
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四、情志护理:
1、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五、用药护理:
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六、健康教育
1、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2、需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诊治。
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4、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
5、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
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_饮食_护理
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第一节病情观察中医护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而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等各方面反映出来。
病情观察是指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归纳,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和病位,对病情作出判断的过程.病情观察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容,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与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可为诊断治疗护理疾病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一)病情观察的目的1.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疾病发生后,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的形式表现于外,即症状和体征。
护士通过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为何病何症与其病因、病位和病性,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为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2.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对患者的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动态的观察,可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原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在原有病情基础上出现新的症状,说明病情加重或恶化。
舌苔、脉象由异常趋向正常,表示病情好转,反之则病情加重。
食欲是‘胃气’强弱的重要指征,如病情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与食欲常随之好转。
重病后患者渐知饥能食,多表示‘胃气’来复,病将向愈。
3.与早发现危重征候和并发症多数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有些还有先兆。
护士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可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如患者血压忽高忽低、体温骤降骤升、呼吸时快时慢,常为正气虚衰的表现;高热突然患者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为亡阳证候。
发现此类情况应与时报告医生,配合进行抢救。
4.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中医治疗疾病常以中药治疗为主要手段,护士应指导正确服用药物,密切观察服药后的疗效,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后病情好转,说明治疗有效;病情加重,说明疗效不佳。
用药后常出现各种反应,如服解表药后的遍身微微汗出,常为表解之象;服攻下剂后的腹泻,说明已达釜底抽薪之良效;服解表药后大汗淋漓,说明可能气随汗脱,服攻下药后泻下不止,说明可能伤津耗气,此外,药物的毒性反应也应仔细观察。
12常见病证的调护
六、胃痛
(1)寒邪客胃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2)饮食停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4)湿热中阻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良附丸 保和丸 柴胡疏肝散 清中汤
(5)瘀血停滞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6)胃阴亏虚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7)脾胃虚寒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2)风燥伤肺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4)肺阴亏耗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37
施护要点
1.病情观察:观察尿痛、排尿次数、尿量、尿色 等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舒适安静,定时通风,劳逸结 合 3.情志护理:做好心理疏导 4.饮食护理: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每日饮水 量1500-2000ml 5.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6.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针刺
十三、消渴
(1)上消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
十四、痛经
(1)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温经汤 (3)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 (4)气血两虚 治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黄芪建中汤 (5)肝肾亏虚 治法:补肝益肾,养血止痛 调肝汤
施护要点
1.病情观察:观察痛经的时间、部位、性质、程 度以及量、色、质、味等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3.情志护理:做好心理疏导 4.饮食护理:宜清淡,富有营养 5.用药护理:中药汤剂要温服或热服 6.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艾灸、针刺、耳针 疗法
中医护理课件PPT课件
(四)病室光线适度
热证、阳亢病人,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强 光可诱发痉作,应用黑窗帘遮挡。
情志护理
Emotion thought nursing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一)情志正常,脏气调和
适度的喜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喜能调剂精神,乐而忘忧, 喜能流通营卫、和畅气血,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的情志 活动,能够调达脏气,助正抗邪,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避免过逸
1. 避免久卧 2. 避免久坐
三、环境适宜
(一)病室安排恰当
病室的陈设要简单、实用、易清洁、易搬动。
寒证、阳虚证者,多有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 内,使病人感到舒适;热证、阴虚证者,多有恶热喜凉之求, 可集中在背阴凉爽病室内,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心静, 利于养病。
(二)病室通风整洁
病室内定期消毒,保持地面、床、椅等用品的清洁。 便器应放在指定位置,定期消毒,厕所、便池、水
池要每日刷洗,以免污浊气味溢进病室。
(三)病室温度适宜
温度以18~20℃为宜。但阳虚证、寒证病人应偏高 些;阴虚证、热证病人可略低些。
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但应根据气候和不同证 型进行调节。如湿盛病人,湿度宜低;燥证病人, 湿度可略高些。阴虚者多热而偏燥,湿度宜高;阳 虚病人多寒而偏湿,湿度宜低。
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即不致暴伤;夏天炎热, 不要纵意当风,更不应在屋檐下、过道、穿隙破窗下纳凉或 睡觉,以防“贼风”所袭。夏天多困意,但不可令久眠,久 眠则神昏。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 调畅情志,利于康复。
二、劳逸适度
避免过劳
1. 避免久视 2. 避免久立 3. 避免久行 4. 避免神劳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五味
辛味—具有能散能行
甘味—具有能补能缓 苦味—具有能泄能燥 酸味—具有能收能涩 咸味—具有能下能软 淡味(附于甘)--具有渗湿利水 涩味(与酸味相似)
食物疗功效:补益脏腑、泻实祛邪、调整阴阳
饮食宜忌
㈠疾病饮食宜忌:病证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证 的寒热虚实、阴阳偏胜,结合食物的四气、 五味、升降沉浮及归经等特性来确定的。 如:阳虚病证、阴虚病证、气虚病证、血虚病 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等 ㈡服药饮食宜忌:一般忌食、特殊忌食等 ㈢ 食物 搭配宜忌
病情观察内容
一般状况
症状与体征 舌脉象 排泄物 药物效果与反应 情志
情志护理
情志与健康关系
⑴七情平稳,气血调和
⑵情志异常,伤及脏腑
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 影响病情变化
情志变化的因素
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病理因素 个体因素:如体质、性格、年龄、性别差异
等
情志护理的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照顾
因人施护,有的放矢 乐观豁达,怡情养性 避免刺激,稳定情绪
情志护理的方法
关心体贴 言语开导 释疑解惑 移情易性 发泄解郁 以情胜情 暗示法 顺情从欲
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清静养神
养性修身 怡情快志 平和七情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要求:重点明确、科学有效、客观真实 病情观察原则: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 掌握证候传变 病情观察方法:运用四诊(望、闻、问、切) 运用辨证(四诊获得资料进行辨证 分析,确定病性、病位,明确证型制定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生活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 情志护理 病情观察
常见病护理常规
腰腿痛以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1、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整洁、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做好一切生活护理。
2)急性期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恢复期可戴腰围下床活动,注意起床姿势。
3)掌握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注意保护腰部。
2、病情观察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因,行动困难程度,有无全身症状。
2)手术者观察局部及下肢运动、感觉情况及二便情况。
3、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4、饮食护理1)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
2)气滞血瘀者,宜食黑木耳、桃仁等。
3)寒湿痹阻者,宜食羊肉等,忌生冷寒凉食物。
4)湿热痹阻者,宜食丝瓜、冬瓜等,忌辛辣燥热之品。
5)肝肾亏虚者,宜食枸杞、黑豆等。
5、情志护理多与患者交流,解除思想顾虑,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6、临证(症)护理1)腰腿疼痛者,予拔火罐或耳穴埋豆(取穴:交感、神门、皮质下)。
2)肢体麻木者,予艾灸或中药熏洗,按摩拍打麻木肢体。
3)下肢活动受限者,予中频脉冲治疗或中药熏洗。
7、并发症护理1)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管在位通畅。
2)腰椎不稳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8、健康教育1)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刺激而诱发,睡硬板床。
2)调畅情志,避免七情内伤。
3)坚持腰背肌及腿部肌肉的锻炼,合理使用腰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4)恢复期禁止举重和弯腰,指导患者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
膝痹以关节周围压痛、肿胀,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1、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整洁、安全,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
2)卧床休息,宜抬高患肢,保护患病关节。
2、病情观察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因,行动困难程度,有无全身症状。
2)观察运动、劳累、天气变化对其的影响。
3、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2)中药熏洗时先熏后洗,勿烫伤。
生活起居、情志护理6
LOGO
4)光线要适宜 病室内光线要充足、明亮,能使病人感到舒适、愉快。 但应注意不同病情对光线的要求。 ●长期卧床病人,床位尽量靠近窗户。 ●风寒湿痹证、寒证、阳虚证病人,室内光线要充足。 ●急性热病、重症眼病、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及阴虚
证病人,室内光线可稍暗;
1)讲解医学知识,使其对所患疾病的原因、发展及转归有一定
LOGO
2.调适环境 慎避外邪 根据不同疾病情况,指导病人在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 生活措施,调理自身的衣着寒暖,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避免外邪的侵袭。具体作法:
1)病室宜空气流通; 2)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 护理人员要做到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3)病室温湿度要适宜 已感受风寒或年老、体弱、阳虚的患者,室温宜高,以20℃~ 26℃为宜。 感受暑热者、青壮年及阴虚或实热证患者,室温宜低,以16℃~ 20℃为宜。 对于风寒湿痹、脾虚湿盛的患者,室内湿度宜低; 对于阴虚肺热的患者,室内湿度宜高。
●痉证、癫痫病人宜用窗帘遮挡光线,避免强光刺激
而导致抽搐。
LOGO
3.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1)起居有常 指起卧休息和日常生活方面要有一定规律,符合自然和人 体的生理常度,从而保持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 ●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使休息、饮食、睡眠以及日 常生活都有规律。 2)合理作息 生活起居有规律,才能有利于培养正气。人体患病后,对外界环 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均下降。作息时间因季节而变:
春季阳气升发,宜晚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
夏季阳气旺盛,昼长夜短,宜晚睡早起;
秋季万物潜藏,阳气始敛,宜早卧早起; 冬季阴寒极盛,阳气闭藏,宜早睡晚起。
LOGO
3)劳逸适度 指科学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和休息。 适度劳动有利于通畅气血,坚固筋骨,增强体质,健 脑醒神。 合理休息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脑力,调节 身心。 因此,要指导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有益的 活动与休息。 但任何活动都要坚持适中有度的原则,不宜太过与不 及。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如皮肤润泽,为津液未伤:用手按压肿胀处, 按之凹陷,不能即起的,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 即起的为气肿。
耿
开展辨证分析, 实施护理计划
耿
病情观察的要求
必须具备“大医精 诚”的高尚医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任何病人都要做到关心、体贴、爱护 、缜密地观察病情变化,要多深入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对一切 细微的变化都应注意观察,做到多看、多问、多观察,不要放过 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症状变化,以获得抢救的最佳时机。如血证 病人,若病人自诉自觉咽部有血腥味,则为咳血或呕血的先兆, 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喘促气短,张口拍肩,略痰 ,喉中常有哮鸣声,观察的重点应该是气短声低,咯痰色、质、量, 舌质舌苔变化等
耿
病情观察的内容
舌象和脉象
观察舌象与脉象,是中医病情观察的特色之一。通过观察舌 的神、色、形、态,苔的色与质,可以了解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 浅与性质、病情进退,有助于判断疾病转归与预后,为辩证施护提 供依据。
问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诊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内容言简意赅,可作问诊的参考。但在实际问诊中,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灵活而重点地询问,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
耿
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
切诊
脉诊
按诊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按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按诊,就是以手触 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肺胀(痰瘀阻肺)健康教育
肺胀(痰瘀阻肺)健康教育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缺氧、咳嗽、咳痰情况,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口唇、四肢末端紫绀,活动时乏力、胸闷应该立即休息,告知家人及医生。
二、生活起居护理:1、保持居住、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远离可诱发的因素:吸烟、二手烟、粉尘、刺激气体、寒热等。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
2、起居有常,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晚睡晚起。
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气血。
4、适当锻炼:足三里穴位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晚上7-9点最好)方法:1)、点揉按摩(用力要大,感到酸胀),点揉1分钟停顿一下,再点揉,连续五次。
2)、捋:从足三里上面往下捋,捋到哪里感到酸痛哪里停下了点按一会,如此反复3-5 分钟。
肺功能锻炼:缩唇腹式呼吸: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胸前,右手放腹部,先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然后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徐徐呼气,尽量将气呼出,吸与呼之比为l:2或1:3,每分钟做7~8次,每状10~ 15分钟,每天2次。
要点: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并要长期坚持,以改善通气功能。
肌力、肌耐力锻炼:早晚各一次,每次曲双臂5分钟,抬腿锻炼5分钟。
曲双臂方法:站立或平躺,双臂伸展成一字,双手握拳,练拳用力往上向双肩曲。
抬腿方法:仰卧位时,双手不动或扶住床栏,一大腿上抬成迈步状,另一腿不动,如此交替进行。
站立时,双手自然下放或伸展成一字与肩齐平,一腿向上抬,站立不动,如此交替进行。
三、情志护理: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极,运用积极途径发泄。
顺其自然,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下棋、写字、画画、听京剧等等。
2、与家人和睦相处,相互关爱。
四、用药护理:1、按时服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服中药时要温服,中药冷了应该煮沸待其温了在服用,不可加至半温时就服用。
服西药时,剂量要准确,避免少吃,更不可多吃。
如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气促、面色苍白、乏力等应立即停止服药,及时就诊。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完整版)
二、劳逸适度
(一)避免过劳 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神劳(久思)
(二)避免过逸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三、环境适宜
(一)病室安排恰当:
寒证、阳虚证: 热证、阴虚证:
(二)通风整洁 (三)温湿适宜 (四)光线适度
健康真好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 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 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第三节 情志护理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一)情志正常,脏器调和
脏腑 气血 阴阳 调和
情志 正常
调畅脏气 助正抗邪 促进健康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1.直接伤及内脏 易伤及心、肝、脾三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变化
疗法
激怒
• 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
疗法
• 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思虑
疗法
张子和.《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药食法 暗示法
说理 开导
以情 胜情
顺情 从欲
发泄 解郁
移情 解惑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一)清静养神:淡泊宁静、意守 (二)情志舒畅:乐观、开朗 (三)修身养性 (四)平和七情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
(一)诚挚体贴,全面照顾(护理提供)
(二)因人施护,有的放矢(护理提供)
(三)乐观豁达,怡情养性(护患双方)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
中医护理学重点
中医护理学1.中医护理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者施以护理,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 辩证施护: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辨明病因、病机和病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
3.饮食调护:在日常生活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护理和指导。
4.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归纳,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和病位,对疾病做出判断的过程。
5.灸法: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6.拔罐法:以罐为工具,利用罐燃烧或热蒸、抽吸等方法,排出罐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使施术部位产生淤血和药物透入,致使淤滞凝结之气血,负而吸达,动而通畅,改善局部及全身脏腑经络之营养,调整阴阳,疏通气血,从而达到疗病愈疮之功效。
7.耳穴埋豆法:在耳针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医操作技术,是用胶布将药豆或磁珠黏贴于耳穴处,给与适当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8.耳穴: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部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9.刮痧法: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和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0.药熨法: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中,在患处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退运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通经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1.熏洗法:将药物煎汤开沸后,利用药液所蒸发的药气熏洗患处,待药液稍温后,再洗涤患部的一种外治治疗。
中医一般护理(一)
中医一般护理(一)内容概要: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定义:通过对患者疾病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中医护理学病情观察的特色: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结合西医视、触、叩、听准确了解病情变化。
1.病情观察的目的:(1)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2)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3)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4)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2.病情观察的原则(1).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2.)掌握证候传变规律,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观察经络的反映。
3.病情观察的要求(1)要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观察内容全面重点明确护理人员应熟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的症候进行观察。
(3)细致而准确地观察病情能用计量表示的要用具体数量;不能量化的症状和体征,描述客观、真实。
(4)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A.患者性格秉性不同,可能影响观察结果B.患者对病情的忍耐程度不同,形成表现上的差异C.由于患者的特殊思想情况造成病情叙述中的差异D.其他情况(5)全面综合分析判断(6)认真记录观察结果,必要时进行床头交接班,发现异常或危重情况时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4.病情观察的内容(1)一般状况神志、精神、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二便、活动等。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病情观察的重点(3)舌象和脉象舌象:a.判断正气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c.区别病邪性质d.推断病情进展脉象:a.了解病位深浅b.推断疾病的性质c.推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5.病情观察的方法A.听取患者主诉,详细了解病情发展B.深入病室观察,获取准确资料C.运用四诊的方法,观察病情变化D.运用辩证方法分析病情E.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时修改护理计划生活起居护理《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护理常规
高血压护理常规一、运动与休息(1)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病情观察(1)定期监测血压,做好记录。
(2)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记甚至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
三、药物观察(1)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定时测量血压以判断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急性低血压反应。
(2)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应注意补钾,防止低钾血症。
(3)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注意观察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糖、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
(4)硝苯地平不良反应有头痛、面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头晕、乏力、咳嗽、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四、饮食护理(1)制定饮食食谱,限制钠盐、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食盐量以每天不超过6g为宜。
(2)补充适量蛋白质,限制饮酒,多吃蔬菜、水果、牛奶、补充钙及钾盐。
五、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稳定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及不良刺激,指导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治疗、缓慢呼吸等。
(2)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
肥胖者控制体重。
(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年龄、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悸、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
(4)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随意增减药量而影响疗效或突然停药而致反弹性高血压。
教导病人或家属测量定时血压并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5)每天清晨起床时动作要尽量缓慢,切记过急过猛,以免发生脑缺血,尤其是服用扩血管剂及转换酶抑制者更容易发生,这种状态如果屡次发生,就容易发生脑血栓。
糖尿病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病情稳定着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肥胖,有严重并发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心理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糖尿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病情观察:(1)观察口渴程度、进食量,若食欲突减、厌食,应注意酮中毒的发生;若出现呕吐、腹痛、肝大、脱水、呼吸深快则提示酮症酸中毒,应告诉医生,并配合抢救。
热病的中医护理有哪些要点
热病的中医护理有哪些要点热病,是中医对一类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统称。
在中医理论中,热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热病患者,除了有效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热病的中医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象、舌象、神志、出汗情况以及伴随症状等,是热病护理的重要环节。
体温的监测应定时进行,记录其变化趋势。
高热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惊厥等危急情况。
脉象的变化能反映病情的进退。
如脉象由数转缓,往往提示病情好转;反之,若脉象更加急促或出现结代,则可能病情加重。
舌象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舌红苔黄多为热证,若舌苔由黄转白,可能表示热邪渐退。
观察患者的神志,神志清醒、精神良好通常是病情较轻的表现;若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则可能是热入心包,病情较为严重。
出汗情况也能提供病情信息。
微微出汗且汗出热退,多为病邪外达的佳象;但大汗淋漓或无汗,都可能提示病情的异常。
二、生活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
室温过高会加重患者的烦热感,过低则易导致寒邪入侵。
患者的衣物和被褥应选择轻薄、透气、吸汗的材质,以利于散热和保持皮肤干爽。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发热会消耗患者的体力,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正气,抵御病邪。
对于高热患者,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但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以增强体质。
三、饮食护理热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温热性食物,如辣椒、肥肉、炸鸡、羊肉等,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发热时丢失的水分。
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绿豆汤等。
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保证营养的摄入。
四、情志护理热病患者往往会因为身体不适而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其诉求,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
通过语言交流、引导患者放松身心等方式,帮助其消除恐惧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护工的服务内容
一、外科护工服务内容:1、生活护理: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洁身护理、更衣照护、移动照护、睡眠照护、入院出院各项检查、治疗协助、相关手续办理2、专业护理:观察用药反应观察病情变化协助按医嘱服药褥疮护理鼻饲喂养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协助配合医生做好物理降温、局部按摩、康复训练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保健指导、心里疏导工作入院出院指导1、生活护理: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洁身护理、更衣照护、移动照护、睡眠照护、入院出院各项检查、治疗协助、相关手续办理2、专业护理:观察用药反应观察病情变化协助按医嘱服药褥疮护理鼻饲喂养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协助配合医生做好物理降温、局部按摩、康复训练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保健指导、心里疏导工作二、内科护工服务内容:(1)生活照料:日常起居,搀扶,看护,注意休息,保持环境舒适及卫生清洁,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
(2)基础护理:翻身、拍背、按摩,晨晚间护理,协助改变体位。
(3)心理指导: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排除患者异常心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4)病情观察:按时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出入量,熟悉内科慢性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瞳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属护士,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汇报医生。
(5)协助:做好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检查、治疗或办理相关手续,必要时手术期间陪同。
(6)其他: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排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康复护理护工服务内容:(1)生活照料:营养饮食,日常起居、满足部分需求,陪同、护送、搀扶、看护,卫生清洁。
(2)基础护理:拍背、按摩,疾病陪护、简单理疗、辅助治疗,肌能锻炼,人文关怀,营养套餐。
(3)心理慰藉: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咨询,提供精神关怀,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康复状态。
(4)康复协助: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且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接触新鲜事物,愉悦病人心情,促进康复。
生活起居护理名词解释
生活起居护理名词解释
生活起居护理是指对需要帮助和照顾的人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和照顾,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生活起居护理名词的解释:
1. 杂务:指协助他人完成各种家务和日常琐事的活动。
例如扫地、拖地、洗衣、洗碗等。
2. 衣物护理:指帮助被照顾者洗衣服、熨烫衣物、整理衣物等。
3. 个人卫生:指帮助被照顾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清洁,包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剃须等。
4. 餐饮护理:指为被照顾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并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健康地进食。
包括购买食材、烹饪饭菜、喂食等。
5. 睡眠护理:指帮助被照顾者做好睡前准备,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并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充足地休息和入睡。
6. 康复护理:指帮助被照顾者进行康复锻炼和身体恢复,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功能恢复和健康发展。
7. 心理护理:指关注被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困难和挑战。
8.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为被照顾者提供康复设备和辅助器具,并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
性。
9. 安全防护措施:指为被照顾者提供安全防护,包括防止跌倒、滑倒等事故,并确保他们居住的环境安全。
10. 社交活动陪伴:指陪伴被照顾者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提
供陪伴、交流和服务。
11. 病情观察和报告:指观察被照顾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及
时记录和报告相关信息,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做出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生活起居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需要帮助和照顾的人来说,它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中医基本护理
四、饮食调养的基本要求
1
2
3
4
5
饮食有节
•进食应定 量、定时
平衡配膳
•种类多样 合理膳食 •谨和五味 寒热调和
饮食宜卫 生
•新鲜清洁 •宜熟食
保持良好 注重食后
的进食习 护理
惯
•进食宜愉 悦、和缓、
•食后漱口、 摩腹、散步
专注
12
第四节 病情观察
• 病情观察(observation of state of disease) • 是指护理人员运用中医望诊、闻诊、问诊、
• 情志护理(emotional nursing) •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
导,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掌握 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消除患者的不良 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 的一种方法。
4
第二节 情志护理 1 情志护理的原则 2 七情致病与预防 3 情志护理的方法
5
一、情志护理的原则
1
2
诚挚体贴 因人施护
3
避免刺激
6
二、七情致病与预防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情志正常 脏气调和
情志异常 内伤脏腑
7
情志护理的方法
(一)说理开导法
(二)释疑解惑法 (三)宣泄解郁法 (三)宣泄解郁法 (四) 移情易性法
(五)以情胜情法
(六)顺情从欲法
第三节 饮食护理
• 饮食调护(dietary nursing) • 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根据辨证施治
17
一、治未病的护理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是指在疾病未发 生之前,做好各 种预防措施以防 止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
是指在发生疾病以 后要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防止疾病 的进一步发展与传 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第一节病情观察中医护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而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等各方面反映出来。
病情观察是指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归纳,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和病位,对病情作出判断的过程.病情观察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可为诊断治疗护理疾病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一)病情观察的目的1.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疾病发生后,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的形式表现于外,即症状和体征。
护士通过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为何病何症及其病因、病位和病性,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为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2.判断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对患者的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动态的观察,可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原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在原有病情基础上出现新的症状,说明病情加重或恶化。
舌苔、脉象由异常趋向正常,表示病情好转,反之则病情加重。
食欲是‘胃气’强弱的重要指征,如病情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与食欲常随之好转。
重病后患者渐知饥能食,多表示‘胃气’来复,病将向愈。
3.及早发现危重征候和并发症多数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有些还有先兆。
护士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可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如患者血压忽高忽低、体温骤降骤升、呼吸时快时慢,常为正气虚衰的表现;高热突然患者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为亡阳证候。
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进行抢救。
4.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中医治疗疾病常以中药治疗为主要手段,护士应指导正确服用药物,密切观察服药后的疗效,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后病情好转,说明治疗有效;病情加重,表明疗效不佳。
用药后常出现各种反应,如服解表药后的遍身微微汗出,常为表解之象;服攻下剂后的腹泻,表明已达釜底抽薪之良效;服解表药后大汗淋漓,表明可能气随汗脱,服攻下药后泻下不止,表明可能伤津耗气,此外,药物的毒性反应也应仔细观察。
(二)病情观察的要求1.观察内容重点明确护士应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和治疗需求,有重点有目的的对疾病的证候进行观察。
如咳嗽病人应观察咳嗽的性质、咯痰情况;血症病人观察出血的量、色、质等变化。
2.观察方法科学有效病情观察的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情的判断。
护士应掌握各种病情观察方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病情的变化,如脉搏短绌患者应由两名护士同时听心率、测脉率,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3.结果记录客观事实对观察的结果要及时进行细致、准确的记录。
对能计量表示的要记录具体数量,如体温、尿量等;对不能量化的症状和体征,描述要客观、真实。
如对疼痛患者以谈笑如常、蜷卧不动、转侧不安、呻吟呼号等表达疼痛的轻重程度。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一)病情观察的方法1.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望、闻、问、切是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护士运用四诊的方法收集病情资料,进行有目的的病情观察和分析,可为正确进行辩证施护提供依据。
因此护士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2.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病情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运用各种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判断与确定疾病的性质、部位等,为辨证施护及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病情观察的内容1.一般状况包括神色形态、头面、五官、四肢、皮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排泄物、体重、大小便、妇女经带等。
2.主要症状与体征全面、详细地了解主要症状与体征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等。
如吐血的病人。
3.舌象观察舌象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的盛衰、辩证病邪的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
舌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苔光剥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
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腻苔则是湿热。
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
舌苔与舌质,常随正邪的消长和病情的进展出现动态变化。
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寒化热。
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
反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则是病邪减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
4.脉象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为辨证施护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诊脉可以了解病位的深浅、疾病的性质、脏腑功能的强弱,推断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为治疗、护理指明方向。
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绝为阳气衰微等。
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象。
5.各种排泄物观察大小便、呕吐物、痰液、汗液、经带等排泄物的形状、量、色、次数的情况。
凡发热恶寒且无汗者,属表寒实证;发热恶风有汗的,属表虚风热证;白日汗流不止,活动更甚为自汗,属气虚阳虚、卫阳不固。
睡眠时因汗出而醒,醒后汗即止的为盗汗,属阴虚。
6.药物效果及反应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应注意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如使用峻下剂有无虚脱现象,使用甘遂、芫花有无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合理安排用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7.情志护理各种异常情绪改变可直接损伤脏腑而致病或加重原病情,反之,各种疾病也会引起情绪变化,如暴怒会引起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患者久病卧床也会引起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
第二节生活起居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根据患者个体在生活起居护理方面予以专业的指导,并精心照料的过程。
其目的是保养患者的正气,调整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一、起居有常(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气候规律一般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却病延年。
若不顺应其变化,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因此,在护理中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春季阳气生发,但气候变化较大,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适度活动,使春气之生发有序,阳气之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
在衣着方面,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随时注意增减衣被,注意保暖,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此外,春季应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情绪乐观,顺应肝气的疏泄条达,做到使体内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和谐。
春季阳气生发,饮食上应多吃辛甘发散之品,以顺应肝之疏泄,如葱、大枣、花生等,不宜多食酸性食物,以免影响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易于向外发泄,应适当午休,以避免炎热,消除疲劳。
在衣着方面,宜选用透汗、易于散热、舒适凉爽的面料。
汗出当风,以免受凉。
居室宜阴凉、通风,避免直接吹风,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空气新鲜。
夏季应多食清心泻火、清热解暑之品,如苦瓜、菊花茶、绿豆汤、酸梅汤等,切忌因贪凉太过伤及脾胃。
忌食肥腻、辛辣、燥热之品,以免助阳化火,酿生湿热,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秋季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候冷热多变,易感外邪,旧病也易于复发。
衣着方面,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有意识的适应向寒冷季节转换的变化。
秋季气候特点是干燥,燥邪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梨子、甘蔗等,以润肺生津。
冬季气候寒冷,阴气盛极,阳气潜伏,宜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护人体阴精。
要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冬天是一年四季中营养物质最易蓄积的时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补。
(二)睡眠充足,适当锻炼睡眠是人体的一种生理需求,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睡眠时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入寐时心静神定形体和精神都得到充分休息,促使各组织的自我修复,能最有效的消除疲劳,调节情绪,充养精神,增强正气。
“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于耗伤正气。
适度的活动能使气血流畅,筋骨坚实,提神爽志,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三)慎避外邪,形神共养在生活起居方面,既要注意形的保养,更要注意神的调摄,养形指通过适当活动和休息,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对形体进行摄养和护理;养神指调节患者的情志活动使其达到情绪平和的目的,从而利于疾病的康复。
二、劳逸结合古人认为劳和逸必须“中和”,有常有节,不偏不过。
劳逸结合应遵循“动静结合”、“形劳而神不倦”的原则,过度疲劳会损害人体,过度安逸亦可致病。
只有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才能保持生命力的旺盛。
(一)避免过劳1.避免久视久视伤血,用目过度会耗伤气血,而致血虚,证见头晕目眩,两目干涩。
2.避免久立久立伤骨,如静脉曲张,某些骨关节疾病。
3.避免久行久行伤筋4.避免劳神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气血,损伤脾气,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二)避免过逸过逸是指过度的空闲,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
中医学认为“逸则气滞”。
形体过于安逸易使人气血迟滞而不得流畅,脾胃消化机能减退,致食欲减退,身体软弱无力,抵抗力下降。
另外,筋骨肌肉日久不用,会导致肢体痿弱无力,或肥胖臃肿,动则气喘,心悸。
1.避免久卧久卧伤气,久卧可使气血运行迟缓,导致气血阻滞,脏腑功能受到影响。
2.避免久坐久坐伤肉,久坐可引起脾胃积滞,出现消化不良,气短乏力;此外,久坐还易得颈椎病、肩周炎等。
三、环境适宜(一)病室安排恰当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如寒症、阳虚证者多畏寒怕风,应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热证阴虚证者多恶热喜凉,可安置在背阳凉爽的病室,使患者感到心静。
凉爽,有利于养病。
(二) 病室通风整洁(三)病室温湿度适宜病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8-20℃为宜;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四)病室光线适宜第三节饮食护理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饮食不节故也。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一)饮食有节,适时定量中医认为,白天阳旺,活动量大,食量可稍多;夜幕阳衰阴盛,以休息为主,宜少食。
(二)合理膳食不可偏嗜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若饮食偏嗜则可以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而发生多种疾病。
如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过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爪甲枯槁;过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多食甘味,则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