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教案

合集下载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并会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定理的发现及证明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3.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 【教学重点】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探索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应用.
 【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
 【教具】三角板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口答角的平分线有什幺性质?教师强调说明:
 “在角平分线上的点”都具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即角平分线上没有不具备此性质的点.那幺,反过来会怎幺样呢?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贸易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贸易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教学设计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叠纸张来直观感受角的平分。
3.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强调掌握这一性质对于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解释角的平分线是“将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
2.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达角的平分线性质,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平分线性质,如“角的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学生能够通过几何证明,运用逻辑推理证明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准确性。
3.能够在综合问题中,灵活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多步骤几何问题。
-学生能够将角的平分线性质与其他几何知识综合应用,解决复合几何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证明任务,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探索实践,促进深度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角的平分线性质的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尺规作图等方式,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4.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讲性质的本质和证明的关键步骤,避免冗长的解释。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角的平分线性质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共同解决疑惑。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3.小组汇报,分享成果。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
-通过展示几何图形的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对称美。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一、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内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为后面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几何证明开辟了一种新的,更为简捷的方法。

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的基础,并为解决九年级下册确定内切圆的圆心提供了依据。

本节分两个课时,我选的是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应用.教材不仅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验证、交流等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形成新的知识,更让学生学习了怎样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探索过程中的乐趣与成功后的喜悦.3、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难点: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互逆关系,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解决问题.4、教材的处理教材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活动。

让学生经历探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的形成与初步的应用过程,从而能从理性逻辑思维的角度掌握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与联系,达到真正的“学数学”和“用数学”。

二、教法、学法课堂教学利用引导,鼓励,赏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和教具准备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有两条小河交汇形成的三角区,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有一头小牛的家就建在小河交汇所成的角平分线上的A处。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一、学情分析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2、能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推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难点:表达文字几何命题的证明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作角的平分线和作直线垂线的方法2、学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情感态度目标:1、在探讨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四、概念回顾1、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有条,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线。

练一练:在空白处画一个△AOB,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2、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__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图1,在Rt△ACB中,点A到C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2)如图2,在△ACB中,画出点C到AB的距离CD四、研读课文P48--49页(一)、画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并加以理解。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CBAA BC图2图11、根据下面的操作步骤进行:(1)作任意一个角∠AOB,剪下来。

(2)将∠AOB对折.记折痕为OC,即OC是∠AOB 的线。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优秀教案.docx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优秀教案.docx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角的平分线的两个性质;能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集贸市场的位置加深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探索集贸市场的位置,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使学生通过应用已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及运用【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教学突破点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比角的平分线的两个性质。

【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一个S区有一个集贸市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的角平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上,另一条到铁路上,怎样修建距离最短?这两条路有什么关系?画出來看一看?问题2.以上我们运用了什么知识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问题3.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引入复习符号语言填写下表:图形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 丄OB,PE 丄OA,垂足为D、EPD=PE已知事项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APEO^APDO (HL).于是可得ZPOE二ZP0D.由己知推出的事项:点P在ZA0B的平分线上.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lllZAOB 的平分线0P.第二步:在射线0P 上截取002. 5cm,确定C 点,C 点就是集贸 市场所建地了.总结: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 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乂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 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二、讲授 新课(1)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有什么区别与联 系吗?分析: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如图,要在S 区建立一个集贸市场,是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 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

《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2022年公开课一等奖

《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2022年公开课一等奖

教学过程设计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多媒体展示:〔1〕现有一条题目,两位同学分别用两种方法证明,问他们的做法正确?那一种方法好? :, CA ⊥OA 于A ,BC ⊥OB 于B ,AC=BC求证: OC 平分∠AOBB AO C证法1:∵CA ⊥OA ,BC ⊥OB ∴∠A=∠B 在△AOC 和△BOC 中⎩⎨⎧==BC AC OCOC ∴△AOC ≌△BOC 〔HL 〕∴∠AOC=∠BOC ∴OC 平分∠AOB 证法2:∵ CA ⊥OA 于A ,BC ⊥OB 于B , AC=BC ∴OC 平分∠AOB 〔角平分线判定定理〕〔2〕:如图,AD 、BE 是△ABC 的两个角平分线,AD 、BE 相交于O 点求证:O 在∠C 的平分线上三、课堂训练多媒体展示:、1.如图,DB ⊥AN 于B ,交AE 于点O ,OC ⊥AM 于点C ,且OB=OC ,假设∠OAB =25°,求∠ADB 的度数.想及证明,归纳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学生明确在一定条件下,证角平分线不再用证三角形全等后再证角相等得出,可直接运用角平分线判定定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写出证明过程。

教师标准书写格式。

学生应用角的平分线判定定理解题。

概括能力。

使学生明确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的作用。

稳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稳固本节所学。

BD MC N E A G板 书 设 计2.如图,AB =AC ,DE ⊥AB 于E , DF ⊥AC 于F ,且DE =DF . 求证:BD =DC 四、小结归纳1.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及期作用;2.在一定条件下,证角平分线不再用三角形全等后角相等得出,可直接运用角平分线判定定理。

3.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五、作业设计1.教材习题11.3第3、4题;2.补充作业:如图,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课时)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课时)教案与反思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第1课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3.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利用尺规作图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角平分线的画法及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角的平分线的画法和性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1.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2.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运用.【教学难点】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8~P4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它的题设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此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4.已知:如图,∠AOB.求作:∠AOB的平分线OC.略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若∠ACD =120°,求∠MAB 的度数.【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明确尺规所作的射线AP 是∠CAB 的平分线.要求∠MAB ,只需先求得∠CAB .【解答】∵AB ∥CD ,∴∠ACD +∠CAB =180°.又∵∠ACD =120°,∴∠CAB =60°.由作法知AM 是∠CAB 的平分线,∴∠MAB =12∠CAB =30°.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决本题要掌握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根据作图明确AM 是∠BAC 的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例2】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F 在AC 上,BD =DF .求证:CF =EB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求CF =EB ,需证Rt △DCF≌Rt △DEB ,而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 =DC ,从而决问题.【证明】∵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DC ⊥AC , ∴DE =DC .在Rt △DCF 和Rt △DEB 中,∵⎩⎪⎨⎪⎧ DF =BD ,DC =DE ,∴Rt △DCF ≌Rt △DEB (HL),∴CF =EB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判定线段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是两条“垂线段”相等.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所示,在Rt △ACB 中,∠C =90°,AD 平分∠BAC ,若BC =16,BD =9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C )A .9B .8C .7D .62.如图所示,D 是△ABC 外角∠ACG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 ⊥AC ,DF ⊥CG ,垂足分别为点E 、F .求证:CE =CF .证明:∵CD 是∠ACG 的平分线,DE ⊥AC ,DF ⊥CG ,∴DE =DF .在Rt △CDE 和Rt △CDF 中,∵⎩⎪⎨⎪⎧ CD =CD ,DE =DF ,∴Rt △CDE ≌Rt △CDF (HL),∴CE =CF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四边形ABCD 中,∠B =90°,ABCD ,M 为BC 边上的一点,且AM 平分∠BAD ,DM 平分∠ADC .求证:(1)AM ⊥DM ;(2)M 为BC 的中点.【互动探索】(1)要证AM ⊥DM ,可转化为求∠AMD =90°.由平行线中,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成的角等于90°可得结论;(2)要证M 为BC 的中点,即证BM =CM .由题意知,需作辅助线MN (如图),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结论.【证明】(1)∵AB ∥CD ,∴∠BAD +∠ADC =180°.∵AM 平分∠BAD ,DM 平分∠ADC ,∴2∠MAD +2∠ADM =180°,∴∠MAD +∠ADM =90°,∴∠AMD =90°,即AM ⊥DM .(2)过点M 作NM ⊥AD 交AD 于点N .∵∠B =90°,AB ∥CD ,∴BM⊥AB,CM⊥CD.∵AM平分∠BAD,DM平分∠ADC,∴BM=MN,MN=CM,∴BM=CM,即M为BC的中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前提下,作角两边的垂线段是常用辅助线之一.角平线的性质是证线段相等的另一途径.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角的平分线的判定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即判定定理),能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证明几何命题的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性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及应用.【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5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2.(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3.如图,AD⊥DC,AB⊥BC,若AB=AD,∠DAB=120°,则∠ACB的度数为30°.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已知:如图,△ABC.求作:点P,使得点P在△ABC内,且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作法:(提示)作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P,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例2】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证明一条射线是角平分线常添加的辅助线是什么?【证明】过点D分别作DE、DF、DG垂直于AB、BC、AC,垂足分别为E、F、G.∵BD平分∠CBE,DE⊥BE,DF⊥BC,∴DE=DF.同理DG=DF,∴DE=DG,∴点D在∠EAG的平分线上,∴AD是∠BAC的平分线.【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遇到角平分线的问题时,往往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两边的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或性质解决问题.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AD⊥OB,BC⊥OA,垂足分别为点D、C,AD与BC 相交于点P,若PA=PB,则∠1与∠2的大小是( A )A.∠1=∠2 B.∠1>∠2C.∠1<∠2 D.无法确定2.如图,△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 A )A.110°B.120°C.130°D.140°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锐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平分线.”你认为小明的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解:小明的想法正确.理由如下:作PC⊥OB于点C,设另一把直尺与OA交于点D.∵PC⊥OB,PD⊥OA,PD=PC,∴射线OP就是∠BOA的平分线.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供选择的站址有几处?如何选?请作简要说明并画出图形.【互动探索】△ABC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那么本题只有一处站址吗?【解答】∵△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P1满足条件.如图,点P2是△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过点P2作P2E⊥AB,P2D⊥BC,P2F⊥AC,∴P2E=P2F,P2F=P2D,∴P2E=P2F=P2D,∴点P2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P2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满足这条件的点有3个,如图P2、P3、P4.综上所述,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故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处.【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得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得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这样的点有3个,则可供选择的站址有4处.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素材积累】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角平分线性质2

角平分线性质2
求证:
求证:
证明:
完成知识技能2:
1、认真阅读21页例题的解题过程并能独立完成。
2、思考点P在∠A的平分线上吗?你会证明吗?
3、由此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二、记录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学习:
(一)完善并整理自学内容
(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汇报展示自学效果
(四)质疑与教师精讲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主备人:备课时间:月日学科领导签字:上课时间:月日
1分工预设
人员
分配
任务
2学情预设
3知识点:
学习目标:
1、掌握角平分线上点的判定。
2、能初步应用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4关键点:
5易错点
6.拓展变式
7.注意问题
8.反思提高
重点:角平分线上点的判定的证明及运用
难点:角平分线上点的判定的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技能1:
1、阅读教材第21页思考你想怎么做?
2、操作(保留作图痕迹):
3、从上述操作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试加以证明:
4、结论(文字描述):
几何语言:
已知:
(五)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2分钟)
1、教材22页1题:2、22页练习:
(六)课堂小结:八)课堂检测(10分钟)
1.如图ll.3—9, 且DE=CE,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
2.如图11.3—10,已知0为 的平分线的交点,0E_kAC于E,若0E=2
求0到AB与0到CD的距离之和.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第1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教学设想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教学程序将是我阐叙的重点。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作角的平分线是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对象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及会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题,同时为下节判定定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新课程》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学习结果类型,针对学生的一般性认知规律及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3)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及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案例枣阳市实验中学张海燕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主要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同时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今后在圆一章学习内心作好知识准备。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探究角的平分线的画法;第二课时主要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应用。

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角平分线画法、性质和判定.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能够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2、能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结合实际,创造丰富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数学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节的教材的特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入手,激发学习热情,加深体验,从而为即将得出的方法结论作好铺垫;沿着“观察—操作—猜想—证明”的思维过程,对难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亲自经历新知的产生过程。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基本流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一个S 区有一个贸易市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有一点P ,要从P 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上,一条到铁路上,怎样修建路最短?这两条路有什么关系?画出来看一看。

角平分线性质(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

角平分线性质(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11.3.1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3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七年级学习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三角形全等证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作角平分线是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在数学学科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教学对象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有了一定的能力,但归纳、演绎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还比较弱,思维的深度、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3、教学环境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创设、改变和探索数学环境,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操作活动、经历问题变化的过程,思考和研究实际现象的本质,发现其蕴含的数学规律。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需要,我选择PPT辅助教学,借助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现研究知识的过程,发现变化中的不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尺规作图画角平分线,并能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释其原理,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运用性质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几何证明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角平分线性质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学生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难点:根据角的平分仪器提炼角平分线的画法,平分线性质的探究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式的研究性学习。

六、 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你将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能有哪些方法? (对折、测量计算量角器)活动2:角平分仪的实验与探究教师展示一个教具(平分角的仪器),演示平分角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3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角的概念、角的运算、垂线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角的平分线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包括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角的对边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角的概念、角的运算、垂线的性质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运用角的平分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角的平分线与垂线的性质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来学习和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几何图形和实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角的运算、垂线的性质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角的平分线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巩固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角的平分线的问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角的平分线和垂线的性质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实例来理解角的平分线和垂线的性质的联系和区别。

11.3-2角平分线的性质2 导学案

11.3-2角平分线的性质2   导学案

PNMCBA《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导学案 班级_______姓名 _____小组____ 小组评价_____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21页8分钟,然后30分钟独立做完学案。

正课由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2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目标】 1、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学习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学习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画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 (2)、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BM ,CN 相交于点P ,求证:点P 到三边AB ,BC ,CA 的距离相等。

2、求证: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提示:先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再加以证明)3、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且离公路,铁路的交叉处500米,应建在何处?(比例尺 1:20 000) 二、合作探究 1、比较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2、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相交于点O ,OB =OC ,求证∠1=∠2三、能力提高(*)8.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 BD =CD ,求证:∠B =∠C.9.如图,已知在△ABC 中,90C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2AB BC =,DE AB ⊥ 交AC 于E .求证:BE 平分ABC ∠.5.如图24-79,△ABC 中,AB =AC ,M 是BC 的中点,MD ⊥AB ,ME ⊥AC ,D 、E 是垂足。

求证:MD =ME 。

12.如图,△ABC 中,P 是角平分线AD ,BE 的交点.求证:点P 在∠C 的平分线上.6.如图24-80,BP 、CP 分别是△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性质说课课件

角的平分线性质说课课件
A
B D C
∵ 如图, DC⊥AC,DB⊥AB (已知)

BD = CD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 )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A B C
(×)
D
不必再证全等
∵ AD平分∠BAC, DC⊥AC,DB⊥AB (已知)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 DB = DC ,(

两边的距离相等。
B
A D
C
A
如图:在△ABC中, ∠C=90° AD是∠BAC的平分线, F DE⊥AB于E,F在AC上,BD=DF; 求证:CF=EB
1.以O为圆心,适当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 交OBN于. 2.分别以M,N为 圆心.大于 1/2 MN的长 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 OB的内部交于C. 3.作射线OC.





射线OC即为所求.
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1. 操 作 测 量 : 取 点 P 的 三 个 不 同 的 位 置 , 分 别 过 点 P 作 PD⊥OA,PE ⊥OB,点D、E为垂足, 测量PD、PE的 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活动3:
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4:
小 结:
你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1)P22第2、3题; (2)作三角形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你会发现什么?
小结
拓展
定理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 上任意一点,PD⊥OA,PE⊥OB, 垂足分别是D,E(已知) ∴PD=P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11.3角分线的性质第—课时内容包含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有及初步应用;2、本节课是在学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作角的平分线是根本作图,角的平分线性质为证明线段和角的相等开发了新的途径,同时为后面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了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后已掌握了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猜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对定理的灵敏运用能力比拟欠缺。

2.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和运用性质定理证明线段相等。

3.学生对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作法及运用性质定理证明线段相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角平分线定理及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的开展体验猎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证明、运用。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拓展提高,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猎取数学知识。

但学生因为根底知识不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拟差、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所以整个教学环节实施得比拟匆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不够多。

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做到精讲精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如图,某个居民小区C附近有三条两两相交的道路MN,
OA,OB,拟在MN上建造一个大型超市,使得它到OA,
OB的距离相等,请确定该超市的位置P.
A
M
小区C
P
O
N
B
课堂检测
2. 如图所示,已知△ABC中,PE∥AB交BC于点E,PF∥AC
交BC于点F,点P是AD上一点,且点D到PE的距离与到PF的
∠BOC=180°-70°=110°.
探究新知 方法点拨
由已知,O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得 O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再利用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OC的度数.
探究新知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图形
C P
C P



OP平分∠AOB
PD=PE
已知 条件
PD⊥OA于D
PE⊥OB于E
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探究新知 分别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每组
垂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证明这 个结论吗? 发现: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段相等.
探究新知
证明结论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D,PE,PF分别垂直于AB,
△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40°,则∠BOC的度
数为( A )
A.110° B.120° C.130° D.140°
解析:由已知,O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即三条角 平分线的交点,AO,BO,CO都是角平分线, 所∠B以C有O=∠C∠BAOC=O=∠AB1 ∠OA=CB12 ,∠ABC,

2022人教版数学《角平分线的性质》配套教案(精选)

2022人教版数学《角平分线的性质》配套教案(精选)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内容本节课首先介绍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方法,然后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作图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定理.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领会其应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几何思维,启迪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的真正魅力. 重点难点1.重点:领会角的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定理.2.难点:两个互逆定理的实际应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制作如课本图11.3─1的教具.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领会定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探究】(投影显示)如课本图11.3─1,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 ,BC=DC ,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教师活动】首先将“问题提出”,然后运用教具(如课本图11.3─1•)直观地进行讲述,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边边”课本图11.3─1判定法,可以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的作图问题.操作观察:已知:∠AOB .求法:∠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射线OC•即为所求(课本图11.3─2).12【学生活动】动手制图(尺规),边画图边领会,认识角平分线的定义;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媒体使用】投影显示学生的“画图”.【教学形式】小组合作交流.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9练习.【学生活动】动手画图,从中得到:直线CD 与直线AB 是互相垂直的.【探研时空】(投影显示)如课本图,将∠AOB 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学生活动】实践感知,互动交流,得出结论,“从实践中可以看出,第一条折痕是∠AOB 的平分线OC ,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PD 、PE 是角的平分线上一点到∠AOB 两边的距离,这两个距离相等.”论证如下:已知: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是D 、E (课本图11.3─4)求证:PD=PE .证明:∵PD ⊥OA ,PE ⊥OB ,∴∠PDO=∠PEO=90°在△PDO 和△PEO 中,∴△PDO ≌△PEO (AAS )∴PD=PE【归纳如下】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三、情境合一,优化思维【问题思索】(投影显示)如课本图11.3─5,要在S 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究,获得问题结论.从实践中可知:角平,,,PDO PEO AOC BOC OP OP ∠=∠⎧⎪∠=∠⎨⎪=⎩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将条件和结论互换: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也在角的平分线.证明如下:已知:PD ⊥OA ,PE ⊥OB ,垂足分别是D 、E ,PD=PE .求证: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证明:经过点P 作射线OC .∵PD ⊥OA ,PE ⊥OB∴∠PDO=∠PEO=90°在Rt △PDO 和Rt △PEO 中,∴Rt △PDO ≌Rt △PEO (HL )∴∠AOC=∠BOC ,∴OC 是∠AOB 的平分线.【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帮助“学困生”.【归纳】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教学形式】自主、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上述两个结论,弄清其条件和结论,加深认识.四、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 如课本图11.3─6,△ABC 的角平分线BM ,CN 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 ,BC ,CA 的距离相等.【思路点拨】因为已知、求证中都没有具体说明哪些线段是距离,而证明它们相等必须标出它们.所以这一段话要在证明中写出,同辅助线一样处理.如果已知中写明点P 到三边的距离是哪些线段,那么图中画实线,在证明中就可以不写.【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例子,分析例子,引导学生参与.证明:过点P 作PD 、PE 、PF 分别垂直于AB 、BC 、CA ,垂足为D 、E 、F .∴BM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P 在BM 上.∴PD=PE同理 PE=PF∴PD=PE=PF即点P 到边AB 、BC 、CA 的距离相等.【评析】在几何里,如果证明的过程完全一样,只是字母不同,可以用“同理”二字概括,省略详细证明过程.【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分析,主动探究学习.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50练习1、2.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学生自行小结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定理,和它们的区别.,,OP OP PD PE =⎧⎨=⎩2.说明本节例子实际上是证明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的问题,•说明这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为以后学习设伏).七、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51习题12.3第1、2、3题.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边部分板书概念、定理等,中间部分板书探究,右边部分板书例题,重复使用时,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板书练习题.第1课时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有一块长方形的大型画布,它的长为5×103cm,宽为3×102cm,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画布的面积是(5×103)×(3×102)cm2,你能计算出它的结果是多少吗?2.学习目标:(1)能叙述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2)灵活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和化简.3.学习重、难点:重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应用.难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应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采用“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获取结论.(4)自学参考提纲:①怎样计算(5×103)×(3×102)?计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及运算性质?(5×103)×(3×102)=5×3×103×102运用了乘法交换律.=(5×3)×(103×102)运用了乘法结合律.=15×105=1.5×106.运用了乘法的运算.②如果将上式中不是指数的数字改为字母,能得到怎样的算式,写出试试看.计算ac5·bc2=ab·c7; 3a2b·2ab3=6a3b4.③通过刚才的尝试,能归纳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吗?④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第2题.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主探究.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抽查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学生完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②差异指导:引导学困生复习回顾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法则及运算律.(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解决疑难问题.4.强化:(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2)计算:(1)2c5·5c2;(2)(-5a2b3)·(-4b2c).解:(1)10c7;(2)20a2b5c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4.(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观察例4解题的过程,注意符号变化和运算顺序.(4)自学参考提纲:①请你回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法则.②计算(2x)3·(-5xy2)时,先算(2x)3,再与(-5xy2)相乘.为什么?因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为:①先算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③计算:3x2·5x3=15x5;2ab·5ab2·3a2b=30a4b4;4y·(-2xy2)=-8xy3;(a3b)2·(a2b)3=a12b5.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研读课本例题.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抽查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情况,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②差异指导:对理解运算顺序的确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交流与总结:①运算顺序;②运算符号.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99页到教材第100页例5上面.(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看书,重要的内容打上记号,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4)自学参考提纲:①等式p(a+b+c)=pa+pb+pc,是根据矩形的面积关系得出来的,你能根据分配律得到这个等式吗?②等式p(a+b+c)=pa+pb+pc提供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应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④试标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中的关键字词.⑤试一试:-2x(x+y)=-2x2-2xy;3ab(a+b)=3a2b+3ab2;-(m-n+2)=-m+n-2.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采取交谈、抽查方式了解自学进度及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强调法则要点:“乘多项式的每一项”,“把所得的积相加”,并注意符号法则.(2)生助生:生生互相交流帮助解决疑难.4.强化:(1)运算法则:①文字表达: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②式子表达:p(a+b+c)=pa+pb+pc.(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不要漏掉任何一项,并要注意符号的确定,合并同类项之前的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3)计算:(-2a2)·(3ab2-5ab3).=-6a3b2+10a3b3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00页例5.(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观察例5的计算过程的依据,要注意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4)自学参考提纲:①标出例5题目中的单项式和多项式.②通过例5尝试归纳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步骤.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就是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问题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问题.④思考:结合例5,你能说说当式子中含有负号时的简化方法吗?2.自学:结合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领会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和依据.②差异指导:重点对第(1)、(2)小题符号问题进行指导.(2)生助生:学生之间互助交流解决疑难.4.强化:(1)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乘法,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2)计算:①(-2a)·(2a+1) ②2x2(3x2-5y) ③3a(5a-2b)=-4a2-2a =6x4-10x2y =15a2-6ab(3)根据提示填空:计算:(12ab2-13a2b-6ab)·(-6ab)方法一:原式=12ab2·(-6ab)+(-13a2b)·(-6ab)+(-6ab)·(-6ab)=-3a2b3+2a3b2+36a2b2方法二:原式=12ab2·(-6ab)-13a2b·(-6ab)-6ab·(-6ab).=-3a2b3+2a3b2+36a2b2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收效及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应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如乘法分配律法则等)自主推导出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再结合具体问题的解答,由学生间互相交流,体会法则计算的本质,以便灵活应用于解题之中.一、基础巩固(第1题25分,第2题20分,第3题15分,共60分)1.细心填一填.(1)(-2a2b3)(-3ab)=6a3b4;(2)(4×105)·(5×104)=2×1010;(3)(-2ab2)2·(-a2b)3=-4a8b7;(4)(x2-2y)·(-xy)=-x3y+2xy2;(5)(-a2)·(ab+abc)=-a3b-a3bc.2.认真选一选.(1)化简x(2x-1)-x2(2-x)的结果是(B)A.-x3-x 3-x C.-x2-1 3-1(2)化简a(b-c)-b(c-a)+c(a-b)的结果是(B)A.2ab+2bc+2ac -2bc D.-2bc(3)如图是L形钢条截面,它的面积为(B)A.ac+bcB.ac+(b-c)cC.(a-c)c+(b-c)cD.a+b+2c+(a-c)+(b-c) (4)下列各式中计算错误的是(C)A.2x·(2x3+3x-1)=4x4+6x2-2xB.b(b2-b+1)=b3-b2+bC.-12x(2x2-2)=-x3-xD.23x(32x3-3x+1)=x4-2x2+23x3.计算:(3x2+12y-23y2)·(-12xy)3解:原式=(3x2+12y-23y2)·(-18x3y3)=-38x5y3-116x3y4+112x3y5.二、综合应用(每题10分,共20分)4.某地有一块梯形实验田,它的上底为m (m),下底为n (m),高是h (m).(1)用m、n、h表示这块梯形的面积S;(2)当m=8m,n=14m,h=7m时,求S.解:(1)S=12(m+n)h(2)S=12×(8+14)×7=77(m2)5.某商家为了给新产品做宣传,向全社会征集广告用语及商标图案,结果下图商标中标,求此商标图案阴影部分的面积.解:S阴影=14πa2+2a·a-12·3a·a=1 4πa2+12a2三、拓展延伸(每题10分,共20分)6.已知:单项式M、N满足2x(M+3x)=6x2y2+N,求M、N. 解:2x(M+3x)=6x2y2+N,2x·M+6x2=6x2y2+N∴N=6x22x·M=6x2y2M=3xy27.若(a m+1b n+2)·(a2n-1b2m)=a5b3,求m+n的值.解:(a m+1b n+2)(a2n-1b2m)=a5b3a m+2n b2m+n+2=a5b3m+2n=52m+n=3-2∴3m+3n=6∴m+n=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角平分线的画法、角平分线的性质1.(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1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可以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如果老师手里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帮忙设计一个作角的平分线的操作方案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想一想: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角平分仪器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得到射线AC的方法.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课件,讨论操作原理.[生1]要说明AC 是∠DAC 的平分线,其实就是证明∠CAD=∠CAB .[生2]∠CAD 和∠CAB 分别在△CAD 和△CAB 中,那么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生3]我们看看条件够不够.AB AD BC DC AC AC =⎧⎪=⎨⎪=⎩所以△ABC ≌△ADC (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 就是∠DAB 的平分线.[生4]原来用三角形全等,就可以解决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一些问题.看来温故是可以知新的.试一试:老师再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讨论结果展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射线OC 即为所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拨: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讨论结果总结:1.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探究2:做一做1[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自己动手,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你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生]我发现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师]你的叙述太精彩了.这说明角的平分线除了有平分角的性质,还有其他性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做一做2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操作:1.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2.你与同伴用三角板检测你们所折的折痕是否符合图示要求.画一画: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拿出两名同学的画图,请大家评一评,以达明确概念的目的.[生]同学乙的画法是正确的.同学甲画的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角平分线的垂线,而不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两边的垂线段,所以同学甲的画法不符合要求.[生甲]噢,对,我知道了.[师]同学甲,你再做一遍加深一下印象.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观察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并不可靠,你能否用推理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呢?证一证:引导学生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1,分清题设、结论,将文字变成符号并加以证明(一生板演)说一说: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从文字和符号的角度分别叙述问题1: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问题2:(出示)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学生通过讨论作出下列概括:∵ OC平分∠AOB,PD⊥OA,PE⊥OB,∴PD=PE.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三、用一用: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此例放到第二课时讲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师生共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所以PD=PE.同理PE=PF.所以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巩固所学及时点拨四.丰收乐园学生充分交流、各抒己见教后反思: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距离把握不到位,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才叫距离2、不会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是使用全等将性质再证一3、采用角平分线性质解题强调三个条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
分析: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Ⅱ.导入新课
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
画一画:
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
投影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评一评,以达明确概念的目的.
结论:同学乙的画法是正确的.同学甲画的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角平分线的垂线,而不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段,所以他的画法不符合要求.
问题1: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
[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2: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请填下表:
已知事项:OC平分∠AOB,PD⊥OA,PE⊥OB,D、E为垂足.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
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出示投影)
问题3: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符号语言填写下表:
[生讨论]已知事项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PEO≌△PDO(HL).于是可得∠PDE=∠POD.
由已知推出的事项: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性质有什么联系吗?
分析: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
思考:
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1.集贸市场建于何处,和本节学的角平分线性质有关吗?用哪一个性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比例尺为1:20000是什么意思?
结论:
1.应该是用第二个性质.•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
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米处.
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
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
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
总结: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III例题与练习
例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分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
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所以PD=PE.
同理PE=PF.
所以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练习:
1.课本练习.
2.课本习题
强调:条件充足的时候应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无须再证三角形全等.IV.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像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
Ⅴ.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
2、《新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