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合集下载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

这里主要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来考察。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需求增加将通过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使GDP增加。

GDP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于交易。

在储备银行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抵消由于GDP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投资需求,从而抵消一部分政府支出或减税对GDP的刺激作用。

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上升将会大量降低投资。

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那么,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猛增(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意味着利率必须变动很多)。

①(①参见[美]R.E.霍尔和J.B.泰勒: (宏观经济学,171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此外,财政支出乘数是衡量财政政策效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财政支出乘数能否使财政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样要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

如果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即使财政支出乘数很大,财政政策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与上述情况相反,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利率上升幅度不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利率水平没有多大影响,那么,这种政策对投资的冲击就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就有很强的影响力。

换言之,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很强。

利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财政政策效力的强弱。

财政政策的效力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有很大关系。

当投资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IS曲线比较平缓,因为利率的较小变化和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化有关。

相反地,当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IS曲线就比较陡峭。

再看LM曲线的形状。

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平缓,因为当货币需求随着收入变化而增加时,利率的很小变化就足以使它减少;反之,当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陡峭。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及其总体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涉及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经济增长与产出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因素,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宏观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以及相关指标的研究,来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

二、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研究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物价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宏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控制通胀的政策,来预测通货膨胀的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三、就业与失业宏观经济学研究就业与失业问题。

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过程,失业则是指劳动力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就业与失业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以推动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的减少。

四、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宏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周期的阶段以及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来预测经济的走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来指导相关决策。

六、国际经济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是指各国在贸易、投资、汇率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国际经济政策,以推动经济的国际合作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一、选择题:1-5:C C A A C 6-10:B A A C B11-14:A A D C二、分析讨论题: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则政府支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一定量时,只会使利率上升较少,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对私人投资的的挤出也就较少,从而会有较大的财政政策效果。

在IS——LM模型中,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h越大),LM 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就越明显。

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则政府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在IS-LM模型中,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IS曲线就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

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

图略。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或抑制有效需求的效果上有何区别?(1)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使总需求增加;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使总需求减少的政策。

(2)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收支来影响总需求的。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总需求的。

需求管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需求管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需求管理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影响和调控经济中的需求水平,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平衡。

需求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总需求来影响产出、价格和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需求管理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和债务等手段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债务政策。

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税,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来影响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支出政策主要包括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债务政策主要包括发行国债和偿还债务,以调节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央行票据等金融工具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以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

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充分就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整总需求。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遏制通货膨胀。

总之,需求管理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影响和调控经济中的需求水平,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平衡。

在实践中,政府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

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学科,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调控整体经济的两个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财政政策的定义和作用1.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影响和调控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 它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实现经济增长、调控通货膨胀、促进就业等目标。

3.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分别用于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问题。

三、货币政策的定义和作用1.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2.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货币稳定等。

3. 一般来说,央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它通过改变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二者共同影响着整体经济的运行。

2.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通常会同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3.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政府支出,同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工具,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和央行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因素,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我认为政府和央行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加注重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保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积极影响。

六、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支柱,在整体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控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府和央行可以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深入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对于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预测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1.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是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流动性偏好理论在本质上只是供给与需求的应用,可以解释决定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假设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

这样,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差距是不变的。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同方向变动。

(1)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一部分是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法定准备金或贴现率来改变货币供给。

假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固定在美联储所设定的水平上。

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

用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固定的货币供给,如图34-1所示。

图34-1 货币市场的均衡(2)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二部分是货币需求。

任何一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可以转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可以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产,是因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虽然许多因素决定货币需求量,但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的一个因素是利率,理由是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

利率下降减少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如图34-1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货币市场的均衡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存在一种均衡利率,使货币的需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给量平衡。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中文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中文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中文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class=txt>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

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短期经济如何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众多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中,凯恩斯经济学派用总需求和总供给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成为主流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

该理论系统的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从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各种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来形成短期经济的均衡。

具体来说,可将该理论整理如下:一、经济周期的衡量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被认为是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最概括的指标,它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GDP的增长变动,代表着经济的周期波动。

我们由GDP的核算课程中可以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GDP=C+I+G+NX。

因此,GDP的增减变动,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减变动,分析GDP变动的原因,就可以分别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变动原因。

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失业率。

短期经济繁荣的时候,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就下降;反之,短期经济衰退时,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失业率和GDP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例子,通过计算失业率的变动和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函数: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变动该公式表明,对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通常下降2%。

短期中,失业率和GDP的这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通过研究GDP的变动,可以大概掌握失业率的变动,这进一步说明GDP是衡量短期经济的最好指标。

因此,在短期中,我们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短期波动的指标。

在GDP核算中,我们知道GDP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在以后的分析中,GDP常以这两个名称出现。

二、短期经济的假设经济在短期和在长期是有差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价格上。

宏观经济学假设,在长期,经济中的价格是具有弹性的,很灵活,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

11曼昆宏观-第十一讲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1曼昆宏观-第十一讲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 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 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12
乘数效应图示
P 政府购买增加最初 使总需求曲线向右 AD3 移动,移动量=政 AD 2 AD1 府购买; P1 收入Y 的增加使消 费C上升,使总需求 $20 billion 曲线进一步右移动, 总需求变动超过政 Y2 Y3 Y Y1 府购买。 除乘数外,政府购买如果引起企业增加新设备或 厂房投资,刺激了投资品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总 需求对政府购买的反应,这称为投资加速数。
r2
P
P1 r1
MD M
Y2 Y1
AD1 AD2
Y
美联储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了利率r; r 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总需求缩减。
7
货币政策的利率目标
美联储用货币供给或利率作为目标来实施货币政

策,从而移动总需求曲线。 最初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是货币供给;近期美联储 货币政策把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目标。 原因:难以准确衡量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波动 引起利率、总需求和产量的波动;把利率作为目 标,通过相应调整货币供给(公开市场操作)来 调整每天货币需求的变动,从而移动总需求曲线。 扩张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指的是货币供给的增 加(减少),意味着利率的下降(上升),旨在 扩大(减少)总需求。
认为政策可能不是稳定经济,而是不稳定经济:
当政策引起总需求变动时,经济状况可能已经发 生改变。
24
3、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衰退时,决策者不采取任何
有意行动,可以自发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税制:经济衰退时,收入利润减少,政府征收的 税收量会自动减少,刺激总需求。 政府支出:经济衰退时,更多人申请社会补助 (福利补助、失业保险补助) ,政府在这些项目上 的支出自动增长,也会刺激总需求。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件(下)-宏观部分,北大课件Chapter_34_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件(下)-宏观部分,北大课件Chapter_34_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5
流动性偏好理论 The 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
凯恩斯发展了流动性偏好理论,以解释决定经 济的利率的因素。 Keynes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 in order to explain 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economy’s interest rate. 按照这一理论,利率调整以平衡货币供求。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interest rate adjusts to balance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money.
6
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美国的Fed) 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控制: The money supply is controlled by the Fed through:
公开市场运作 Open-market operations 改变法定准备金 Changing the reserve requirements 改变贴现率 Changing the discount rate
Aggregate demand
0
Quantity fixed by the Fed
Quantity of Money
0
Y2
3. …提高了均衡利率 which increases the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4. …这又减少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which in turn reduces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demanded.
第三十四章

34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34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税收变动
当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时,它就增加了家庭可以拿回家的工资。 家庭把一部分额外的收入储蓄起来。 家庭也把一部分收入支出于消费品。 家庭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税收变动
税收变动引起的总需求移动的大小受乘数和挤出效应的影响。 这还取决于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
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a) 货币市场
(b) 总需求曲线
产量
0
物价 水平
3. . . . 这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 的需求量。
2. . . . 均衡 利率因此下 降….
1.当美联储增加 货币供给时…
货币供给的增加
当美联储增加了货币供给时,它降低了利率,并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它提高了利率,并减少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流动偏好理论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有几个因素所决定。 根据流动偏好理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利率。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产,是因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本来可以在有利息的资产上赚得的利率。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结果是,货币需求量减少。
利率目标在美联储政策中的作用
既可以根据货币供给,也可以根据利率来描述货币政策。 既可以根据利率目标的变动,也可以根据货币供给的变动来说明货币政策的变动。 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是影响总需求的货币市场均衡。
为什么美联储注视股市 (而且股市也注视着美联储)
股价的波动 广泛经济发展的信号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 GDP快速增加和失业率下降 股价上升 (4倍) 2008到2009的严重衰退 股价下降 从 2007年11月到 2009年3月, 股票市值下降一半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西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它们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在应对经济挑战时所面临的局限性和相互关系。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由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其目标是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及增加借债等,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这种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需求,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然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加剧债务负担,对未来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及削减债务等,旨在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这种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总需求,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

然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就业减少,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福祉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其目标是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价格的稳定,并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宽松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及减少存款准备金等,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这种政策能够提高信贷投资和消费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

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紧缩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及增加存款准备金等,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这种政策能够降低通胀预期,维护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然而,紧缩货币政策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和就业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应分析
(2)证券信贷控制。又叫垫头规定, 指在购买有价证券时必须支付的最低现 金比率,余下差额由经纪人或银行贷款 垫付。这项措施是为了控制金融市场活 动,使之不致于影响信用的一般条件, 并影响货币供给量。具体作法是:在经 济萧条时降低垫头规定,放松信用,增 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在经济膨胀 时提高垫头规定,紧缩信用,减少货币 供给量,提高利率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应分析
i
LM0
i0
LM1
i1
IS
O Y0 Y1
Y
政策效果小
i
LM0
LM1
i0 i1
IS
O
Y
Y0 Y1
政策效果大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应分析
• 货币政策乘数
• 货币政策效应也可以用货币政策乘数来 表示和计量。所谓货币政策是指,当IS 曲线不变或商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 货币供给量变化能够使国民收入变动多 少
第二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一、财政政策的效应
从IS——LM模型来看,所谓财政政策的效应 是指政府收支的变化使IS曲线变动对收入变动 的影响
显然,这种影响因IS、LM曲线弹性的大小不 同而有所区别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应分析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弹性越大 ,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 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的效应越小; 反之,IS曲线的弹性越小,即IS曲线越陡 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 财政政策的效应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应分析
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工具 主要是:
(1)公开市场业务 (2)调整再贴现率 (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宏观经济学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因此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 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 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 当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 好弱时,对会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精选ppt
9
•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 币,也不愿意持有其他虽然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 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 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 Higher money demand leads to a higher interest rate.
•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demanded falls. 精选ppt
24
21.1.2 总需求曲线向定因素。 •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利
Money supply
r1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r2
0
Money demand
Md
Quantity fixed
M2d
Quantity of
by the Fed
Money
利率
r1 均衡 利率
r2 0
图1.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Md
M2d
美联储固定的量
货币量
21.1.2 The Downward Slope of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 The price level is one determinant of the quantity of money demanded.
• A higher price level increases the quantity of money demanded for any given interest rate.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过热时,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削减 支出以抑制总需求。财政预算会出现盈余。
(五)功能财政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收入(的差额)。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支出(的余额)。
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 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 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 策的具体体现。
凯恩斯主义思想。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 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也是中央银 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银行的银行:(1)集中存款准备金;(2)最终 的贷款人;(3)组织全国的清算。
国家的银行:
(1)代理国库 ;国家财政收支一般不另设机构, 而 交由中央银行代理。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均通过财政 部在中央银行内开设的各种账户进行。
r% IS1 E1
IS2
LM
E2
由于存在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乘数要<政 府支出乘数。
y1
y2 y3 y
财政政策效果
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假定政府购买性支出 增加了△g。
LM不变,右移IS, 均衡点利率上升、国 民收入增加不多。
r% IS1 △r
IS2 LM -d△r/(1-b)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 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 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提供公共产品。 维持政府系统运行。 直接投资。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 移出去。
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商品交易。
(2)政府收入:
1、税收: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财政收入手段。
税收种类
1.对所得额的征税简称所得税。 2018年个人所得税13871.97亿元,企业所得税 35323.71亿元。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预期因素
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他们可能会提前偿 还贷款或减少投资,从而抵消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因素
不同行业、地区和群体的经济结构差异会影响货币政策效 果,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对利率更加敏感,而某些地区或群 体可能对政策调整的反应更加缓慢。
04
挤出效应
财政支出增加可能会减少民间投资, 即所谓的挤出效应。
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实施可能受到政治压力、 利益集团的影响,以及经济环境的不 确定性影响。
公平和效率的权衡
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时滞
不完全信息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实施也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可能会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
目录
• 引言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与配合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 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政府调 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02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 收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主要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 响经济。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息 或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则可以升息或减少货币供应来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对未来政策的展望
加强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协调 ,避免政策冲突和相互抵消。
关注结构调整
未来政策不仅需要关注总量调控,还需要注重结构调整, 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政 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经 济结构和经济周期等。
货币政策效果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时滞效应、 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国际传递等。
0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 调与配合
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01
避免政策冲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如财政扩张可能导
致货币供应增加,引发通货膨胀。通过政策协调,可以避免这种冲突,
确保经济稳定。
02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政策效果。例如,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刺激或抑制经济,而财政政
策可以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
03
实现政策目标
通过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如经
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规律,预测经济趋势,为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掌握宏观经济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以 及制定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决策。
0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 和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就业的政策。
感谢您的观看
制定政策规则
政府可以制定明确的政策规则,规定在特定情况 下采取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可以避免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政策的 可预测性。
促进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具有跨国性。因此,政府应 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应对经济挑战, 实现共同发展。

宏观经济学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学科,而财政政策则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利用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学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首先,宏观经济学为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例如,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宏观经济学可以提供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引导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如提高利率、调整税收政策等,以抑制通货膨胀。

其次,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对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或提高税收来抑制需求,以防止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还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使财政政策更加科学、有效。

而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效果也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实证数据和案例,验证和修正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二者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推动着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的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学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财政政策的实施又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在未来的发展中,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将继续紧密结合,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这种分析的最终结果是物价水平与物品和 劳务需求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2. 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利率
r2
3. . . .
r
这引起均衡
利率的上升
0
(a) 货币市场
(b) 总需求曲线
货币供给 2. . . . 货币需求增加…
物价 水平
物价水平P2时 的货币需求 MD2
物价水平P1时 的货币需求 MD
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
货币量
P2
1.物价水 P 平上升…
0
总需求
Y2
Y
产量
4. . . . 这又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供给的变动
• 当美联储改变货币政策时,它可以使总需 求曲线移动。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需求
• 货币需求有几个因素所决定。
•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利率。 •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
产,是因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本来可以在生息资产上赚得的
利息。 •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结果是,货币需求量减少。
• 当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它提高了利率, 并减少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下的物品与 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利率目标在美联储政策中的作用
• 既可以根据货币供给,也可以根据利率来描 述货币政策。
• 既可以根据利率目标的变动,也可以根据货 币供给的变动来说明货币政策的变动。
• 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由于货币需求曲线未变,利率下降。 • 利率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3. 货币注入
利率
r
2. . . . 均衡
r2
利率因此下
降….
0
(a) 货币市场
(b) 总需求曲线
货币供给 MS
MS2
1.当美联储增加 货币供给时…
• 货币市场的均衡
• 假设一个经济体如下:
• 物价水平固定在某一水平。 • 给定任一物价水平,利率调整使货币供给与需求平衡 • 产量水平根据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进行调整。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利率
r1 均衡 利率
r2 0
图1.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Md
M2d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市场的均衡
•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
• 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 存在一种利率,即所谓的均衡利率,在这种利率时,
货币的需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給量平衡。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流动性偏好理论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当合意支出变动时,总需求移动,引起产 量与就业的短期波动。
• 货币与财政政策有时被用来抵消这种移动, 从而稳定经济。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总需求曲线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而向右下方 倾斜:
• 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是影响货币市场均衡, 这种均衡影响总需求。
© 2007 Thomson South-WesBiblioteka ern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 财政政策——对政府购买或税收总水平的政 府选择。
•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中的储蓄、投资和增长。 • 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与劳务的
总需求。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政府购买的变动
• 当政策制定者改变货币供给或税收水平时 ,它就通过影响企业或家庭的支出决策而 间接地影响总需求。
• 当政府改变自己购买物品与劳务量时,它 就直接地使总需求移动。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政府购买的变动
• 当政府购买变化时,有两种宏观经济效应 :
• 乘数效应 • 挤出效应
第十二章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 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 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除了货币和财政政策之外,还有许多其他 因素影响总需求。
• 特别是,家庭和企业的合意支出决定了物 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物价 水平
P
在物价水平P 时的货币需求
货币量
AD2
总需求, AD
0
Y
Y
产量
3. . . . 这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 的需求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供给的增加
• 当美联储增加了货币供给时,它降低了利率 ,并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下的物品 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财富效应 – 利率效应 – 汇率效应
• 对美国经济来讲,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的最重要原因是利率效应。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流动性偏好理论
• 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来解释决定 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 根据这一理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 货币需求平衡。
• 假定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流动性偏好理 论试图同时解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由美联储通过以下方式控制:
• 公开市场活动 • 改变法定准备金 • 改变贴现率
• 由于货币供給量由美联储所固定,所以货币供 給量不取决于利率。
• 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代表固定的货币供给。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美联储固定的量
货币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物价水平是货币需求量的一个决定因素。 •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利率
下的需求量。 • 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了较高的利率。 • 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了。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乘数效应
• 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一种乘数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