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画中看宋朝市井街巷建筑空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
8 6
9
148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2
7
图1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之一 图3 李嵩 乞巧图 图5 李嵩 水殿招凉图 图6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冬景) 图7 佚名 盘车图 图8 夏圭 西湖柳艇图 图9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之二
图10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之三
面的一大特色。 接下来分别来说沿街的几种类型的界面: 首先,是对街道开放的店铺,其中,无
招牌或者只有简单的招牌,没有突出的门面 装饰者构成街道界面的背目,有些标识具有区域性地标的特征。很 多店铺向外扩展出“浮屋”,侵占附近街道 空间。有时,店铺外部空间也会有其他流动 性摊贩占据。整体来说,店铺的界面都具有 较强的开放性与通透性。
·彩楼欢门 彩楼欢门是指两宋时酒食店为招徕顾 客,在店门口用彩帛、彩纸等所扎的门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凡京师(汴梁)酒 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吴自牧《梦梁 录》:“(杭州)中瓦子前武林园,向是三元 楼康、沈家在此开沽。店门首彩画欢门,设 红绿杈子,绯绿帘幕,贴金红纱栀子灯”。 “且言食店门首及仪式:其门首,以枋木及 花样沓绕缚如山棚,上挂半边猪羊,一带 近里门面窗牖,皆朱绿五彩装饰,谓之欢 门。”这个现象在《清明上河图》中有生动 的刻画(图10)。 (3)院 这里是院主要是指城市中有一定阶级地 位的官员的大型宅院/园林。从《清明上河 图》中可知宋朝城市的大型住宅做得比较考 究。画中贵族宅第外部有“乌头门”或“门 屋”,门屋的中间一间,多用“断砌造”, 以便车马出入。院落四周,为了增加居住面 积,多以廊屋代替,因而合院的功能与形象 发生了变化。画中住宅的布局仍然沿用汉以 来前堂后寝的传统原则,但在接待宾客和日 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部卧室之间,用穿廊联成 了“日”字形、“工”字形、“王”字形平 面,在堂寝的两侧,都有耳房或偏院。在沿 街店铺及贵族宅第后面为建筑密集的院落式 住宅。宋史记载:“其后封闭处,团转屋 盖,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庶民居此。” 院内莳花植树,美化环境。
摘 要 该文以宋代建筑画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宋画中建筑形制、建筑空间、沿街界面、街区肌理来研究宋朝市井街巷建筑空间。在这里,市井主要指城市普通 居民包括商品交易在内的日常生活场所。其研究范围包括:宋朝市井建筑单体,宋朝城市市井街巷空间的沿街形态,民居空间与市肆空间的组合关系。宋朝城市以 “侵街”为突破口,以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通用化这一特点为助力,最终形成了单元同构,整体非均质的街巷空间,达到了城市市井生活空前繁荣的高度。 关键词 宋画 街巷市井空间 建筑形制
体”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宋代绘画, 了解当时的城市市井风貌,还原当时居民的 生活场景,从而启发今天的建筑设计。
1 宋朝市井建筑单体
宋朝市井建筑的总体特点如下:
1.1 建筑布局更加灵活
宋朝建筑,总体来讲,平面布局更加灵 活机动,极富园林色彩。
案例一(图1~2): 此为《清明上河图》中一栋酒楼,建筑 位于河流北面。建筑主出入口在西面,并附 有彩楼欢门;次出入口位于沿河岸处,有酒 旗一杆,以便船民可以一眼看见。歇山顶的 山墙上设一扇可以翻动的横窗,以便通风透 气。建筑呈不规则合院式,据推断可能是不
图11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之四
图12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之五
轩迎客的桌椅也依稀可见(图7~8)。 宋朝宅、商、院建筑的形制特点如下: (1)宅
这里的宅主要是指规模较小的普通民 宅。城市中的一般市民经济条件并不富裕, 他们虽然也做成合院多进的住宅形式,但房 屋一般较简陋,梁、柱、枋、桁等构件加工 简陋。小型住宅多使用长方形平面,梁架、 栏杆、栅格、悬鱼惹草等有着朴素的形体。 屋顶多用悬山顶,除草葺与瓦葺外,山面的 两厦和正面的庇檐(引檐)多用竹篷或在屋顶 上加建天窗,而转角屋顶往往将两面正脊延 长,构成十字相交的两个气窗。从《清明上 河图》中可以看到“庶人合屋,许五架,花 卉图案镶嵌,房屋多暴露结构,外露部分饰 以雕刻图案”,“檐角上翘,习用鸟、龙、 凤等陶制动物饰物。”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Song Dynasty painting of architecture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ng architecture form, architectural space, street interface, the urban street block texture to study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Here, marketplace refers to the place including trading and city resident civic life. This paper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the song dynasty marketing single building, the song dynasty city form along the market place street, combination relations of the residence space and marketplace space. The Song Dynasty city regarding " Invade Street " as a breach, taking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 height generalized as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power, eventually formed street space of unit isomorphism, overall heterogeneous, at last street life reached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Key words Song painting, Marketing space, Song architectural form
建筑文化 Architectural Culture
从宋画中看宋朝市井街巷建筑空间
Analysis on the Song Marketplace Building and Space from Song Painting
江 珊 Jiang Shan
中图分类号 TU-0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2)08-0147-04
2 宋朝街巷市井空间的沿街形态
(图11~12)
宋朝街道的界面同时也是街坊的外部边 界。这里所说的街坊,泛指中国古代作为街 区单位的坊以及集中的市肆空间。典型的街 坊内除了作为街道空间的巷弄之外,主要 是以住宅为代表的民居空间,而住宅的主 要布局方式是院落式布局。在街道的界面 上,需要通过院门和封闭院落进入的民居 空间和直接向街道开放的开放商业空间交 替共存,封闭的院墙与开放的店面形成了 明显的虚实对比,构成了宋朝城市街道界
1.3 南宋时期建筑出现格子窗
从汉代画像石到北宋绘画中的建筑物的 窗,几乎都是固定在墙面中间的直棂窗,既 不能开也无所谓关。而南宋建筑外部既见不 到直棂窗,也不见了墙,取而代之的是自 檐至地、包裹房屋四周的方格子木窗。外 面一层掩盖了檐下的斗拱与额枋,使建筑 外观显得空前的整体大方。里面一层设在 额枋下直至地面,代替了原应在此的墙。 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可能如傅熹年先生 所说,是南渡至杭州的中原贵族无法承受 杭州暴热暴冷的天气变化想出来的应急办 法,将屋的四面夯土墙与墙上固定的直棂 窗一起拆除,改成可以随时装卸的方格木 窗,实现了墙窗合一。一到炎夏酷暑,尽 行拆去,屋子变成了凉堂。夏尽秋来,再
·侵街 侵街现象从北宋初期就出现,后各代屡 禁屡止。也许认识到“侵街”潮流势不可 挡,于是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 “侵街房廊钱”,从根本是承认了其合法 性。结果,商业店铺纷纷沿街而建,形成了 街市,这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有形象 的描绘(图9)。 ·浮屋 在宋代,在店铺之前有很多浮屋,有的 是别的小商家搭建的售卖摊棚,有的是商家 自我经营场所的延伸。这部分空间组成了街 道的二次轮廓线(图9)。
中国古代城市街巷的布局和空间形态, 一方面来自于官方自上而下的宏观控制;另 一方面依赖于由居民生活导致的长期而缓慢 的演化。目前建筑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前者上,对于后者的研究较为集中于晚清和 民国时期。这与前朝留下的建筑实物较少有 关。针对宋朝市井街巷建筑空间,可以通过 对宋画的研究来弥补这一缺憾。由于宋徽宗 一再倡导和推崇写实主义,加之“界画”的 流行,使宋代的画家们所描绘的建筑极富现 场感和真实性,建筑图像包括城桓、宫苑、 城乡住宅、市肆、园林、寺观等,充分展现 了宋朝特定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其中尤以张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清明上河 图》真实地表现出北宋时期的种种社会现 实,虽是风俗画,但已达到“忠实于客观实
渐次装上。到了数九寒天,内外两道格子 窗把整座房屋包裹起来,窗背裱糊窗纸, 再加上内外两重帘幕,足以御寒,而且透 光性、透气性远胜于墙壁(图6) 。
1.4 宋朝建筑较多使用接檐
宋朝,民间接檐造舍的行为日益普遍, 并逐步带来了市井建筑空间结构的改变,进 而发展形成了城市新格局。宋朝城市在不断 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推动之下,从扩大居住、 商业、生产面积出发,不断扩大檐下空间, 作为建筑主空间之外的辅助空间,并由此带 来了市井街巷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的改变: 房屋密集,街道狭窄。而建筑密集直接关系 到城市火患,因此官府大力劝导以瓦接檐, 或以瓦屋取代茅屋。这点在多幅宋代绘画中 都有体现。在《清明上河图》中沿街建筑接 檐现象十分普遍,或屋宇前接檐搭棚,或 加盖圈建,侵街占地或河岸临建等。其他的 还有宋代佚名画家的《盘车图》,画面描绘 行进于盘曲山路间的车马,满载着粮食、货 物,在一处客栈前面的憩息情景。画面中小 店的建筑形式,包括接檐的细部处理,通过 画家的笔墨,都如实地再现出来。另外,被 称作 “南宋四家”的夏圭,他的《西湖柳艇 图》,清灵淡雅,画面中柳堤回环,湖畔绿 树掩映下的屋宇,有的就是临湖接檐,其开
(2)商
这里的商主要是指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建 筑。一般商铺的建筑单体与普通民宅差异不 大。少量大型酒楼中有园林的设置。这从宋 画本《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中几位少年到酒 楼饮酒就要寻个“花竹扶疏”的去处可以看 出。《东京梦华录》也说“必有庭院,廊 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 幕。”可见宋时有些酒楼已趋园林化了。在 《清明上河图》中商业形态按经营性质大体 可分为餐饮、售卖、作坊和服务4种类型, 其中餐饮出现的比例最高。关于商铺的有3 个现象需要重视:
断扩建的结果。建筑的外立面泥墙较多,防 卫性较强。
案例二(图3~4): 此为《乞巧图》,是北宋前期(10世 纪晚期~11世纪早期)的作品,画者取俯瞰 角度,虽未得建筑全景,但庭院重重之感尽 显。建筑布局亭台楼阁穿插布置,相比现存 的庭院更加开朗、舒畅一些。值得注意的 是,这是中国古画中第一次出现露台,是利 用一层的屋顶做成的,四周有围栏,通往一 侧的小亭子,供人们登高赏月。
1.2 宋朝出现了不少新的屋顶样式
·十字坡脊歇山顶 这种屋顶样式北宋已经出现,但南宋 画中出现得最多,且变化出更复杂的新样 (图5)。
08/2012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47
图2 《清明上河图》中酒楼平面
图4 《乞巧图》之建筑平面
1
·四庇悬山顶 悬山顶原来只有两庇(屋面),但南宋 人在两端各加出一个斜庇,藏在人字庇中, 正面看不见新增的庇。这样既扩大了面积, 又保持了原来的外观,且不算违制。 ·悬山顶、歇山顶 它们原来仅指一座屋顶的顶,宋朝时期 出现将左中右3个屋顶连成一个中间高而两 侧低的屋顶,宋画中这种屋顶极多,一般都 为建筑群中的主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