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11一天的气温》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温度与气温》天气PPT优选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温度与气温》天气PPT优选课件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2021/02/23
15
四、简答
想一想,气温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气温 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气温的高低与季节、天气状况以及一天中的 不同时刻等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夏季 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晴天气温较高,阴雨 天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
11
一、填空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 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 度,可以知道当地气温。
2.温度计上,以零度为界,零上度数越大,表示 温度越高;零下度数数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3.测量教室里的气温,温度计挂在既不被太阳直 射又通风的环境。
2021/02/23
12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 气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清晨温度最低。
温度与气温
2021/02/23
1
温度对大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 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通过观察和测 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 道当地的气温。
2021/02/23
2
2021/02/23
测量 温度
3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2021/02/23
4
温度计的使用
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1、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2021/02/23
16
五、操作 根据数据作图
清晨5℃ 上午14℃ 中午20 ℃ 傍晚10 ℃
1.在温度计上标出上面的温度 1.根据上面的气温,画出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2021/02/23
17
THANKS FOR WATCHING

202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1课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2、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3、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

百叶箱一般安装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

4、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其大致规律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较高,(早晨)、(傍晚)气温较低。

5、一天中的同一时段,背阴处的温度(低),向阳处的气温(高)。

第12课风向和风力1、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从东方吹来的风叫(东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西北风)。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时,是刮(东南)风,当国旗向西飘时,是刮(东)风。

2、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

3、观测风时,要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来观察。

4、我们可以通过《风级歌》来估测(风级)的大小。

我们可以从(八)个方向描述风向。

5、0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6、(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的指向就是当时(风)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北方向时,当时的风向就是(西北风)。

13课降水量1、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

2、人们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3、①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②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使水面到达“0”刻度。

③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④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4、(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四年级科学上册11一天的气温

四年级科学上册11一天的气温
一天的气温
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要"早穿棉袄午穿纱"。 为什么会这样呢?
2
我们的穿衣与什么有关系呢?
3动要求:四人一组,使用温度计,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地 点测量温度,记录数据,限时5分钟。
4
活动一 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
测量 环境
温度
测量结束后,将测量点的环境及测量到的温度汇总记录在 课件的记录表中。
通过对比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的地点温度是不同的,会受
到阳光、风、建筑物等等因素的影响。
5
活动一 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
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 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 定)。
6
活动二 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7
活动二 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8
活动二 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9
活动二 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年月日
气温记录表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气温 (℃)
10
活动三 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020 年 9 月 30 日
气温记录表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气温 (℃)
21.5℃
23℃
24.5℃
26℃
28.5℃
27℃
26℃
11
活动三 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一天中气温变 化大致规律: 早晚气温低, 中午气温高。
12
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 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
活动过程
活动三: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
1.观察图中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2.对比多种动物特征与蚂蚁特征,进行分类,总结昆虫的 共同特征。
昆虫的共同特征: 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 于昆虫。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昆虫盒
A
B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活动过程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 调整远近至看到清晰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 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活动过程
观察指导: 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3.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 可以画下来。
活动过程 蜜蜂
蝴蝶
蝗虫 蜻蜓
蝉 瓢虫
活动过程
蟹蛛
步甲虫
萤火虫 圣甲虫
活动过程
活动四:制作昆虫模型
活动过程
制作要求:
1.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 的外形特点。
2.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 3.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 安全等。
活动过程
作品展示:
活动过程
昆虫资料卡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 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昆虫是世界上最 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 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 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 欢的食品之一等。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11一天的气温课件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11一天的气温课件
11.一天的气温
为什么?
早穿棉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2
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3
怎样测量气温?
回顾:温度计应该如何使用? 如何读数?
气温计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使温 度计保持竖直。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 水中,不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后, 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 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为什么三种环境下测量的温度不一样,可能和哪些原因有关?
阳光、风、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7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 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 叶箱内测定)。
8
温度和湿度
木箱
持水平
9
10
活动二:用百叶箱测气温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
请大家整理气温数据,记录 在《活动手册》的图表中。
12
13
活动三: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1.昨天最高温度出现在 什么时间?
下午两点左右。
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 规律? 早晨、晚上气温低, 中午气温高。
14
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
15
14:00
请展示一
下你的测 1量6:0数0 据18吧:00!
气温 (℃)
测量一天不同时段同一地点的气温,可以每隔两个小 时测量一次。
11
活动三: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气温 12 16 18 19 20 18 16
4

2022青岛版科学(2017)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青岛版科学(2017)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青岛版科学(2017)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11 一天的气温【教材分析】《一天的气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一课时。

以“一天的气温变化”这一现象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怎样测量气温,通过整理分析气温数据,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给出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以及思考指向“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天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着的,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一时段内不同地点的气温,了解气温不同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气温的概念以及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测量出来的。

②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指导学生认识百叶箱,并且学会利用百叶箱测量一天的气温,并进行科学记录。

③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观察到的数据并归纳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

指导学生课后观测并记录气温,既巩固了观测气温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也能纵向了解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规律。

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测量气温并探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会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同事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直观的生活感受,只是缺乏用专业科学的术语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收集证据后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收集了气温数据后,如何使用折线图等形式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百叶箱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能汇总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11一天的气温 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11一天的气温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一天的气温
1.教学内容分析
《一天的气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一课时。以“一天的气温变化”这一现象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怎样测量气温,通过整理分析气温数据,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给出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以及思考指向“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天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着的,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一时段内不同地点的气温,了解气温不同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气温的概念以及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测量出来的。②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指导学生认识百叶箱,并且学会利用百叶箱测量一天的气温,并进行科学记录。③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观察到的数据并归纳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 指导学生课后观测并记录气温,既巩固了观测气温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也能纵向了解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规律。
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二)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1.为什么测量气温的时候要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内?百叶箱有什么奥秘呢?
2.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百叶箱一般安装在高度为1.25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
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环节三:拓展活动
我们课上汇总数据发现了一天的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气温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观测?

教科小学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PPT课件(1)

教科小学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PPT课件(1)
3、温度(wēndù) 与气温
四年级 上册
1
第一页,共12页。
回忆(huíyì) :温 度计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第二页,共12页。
还记得怎么样准确(zhǔnquè) 应用 温度计吗?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shànɡ duān)。
〔2〕视线(shìxiàn) 与温度计液面持 平。
〔3〕在液注外温度(wēndù)。抉择 室外差别 的地点 测量 气温。 记录 测得的气平跟 地点 。
第六页,共12页。
课堂 (kètáng)

阳光下
室内外 温
还记得怎么样准确 应用 温度(wēndù)计吗。
度(wēndù)
的比较 3、温度(wēndù)与气温。
测量 一天中,凌晨 、上午、深夜 、下午 、傍晚的气温。
第十一页,共1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3、温度(wēndù)与气温。还记得怎么样准确 应用 温度(wēndù)计吗。〔3〕在液 注不再回升 或着落 时读数。1、要把温度(wēndù)计放在手心1-2分钟。你是怎样 清 楚 的。假设 要测量 需要 做哪些准备。在课堂 里挺凉快,不 出汗。室内外 温度 (wēndù)记录 表。1、测量 室内温度(wēndù)。记录 测得的气平跟 地点。室内外 温 度(wēndù)的比较。大年夜 树旁。1、室内外 的温度(wēndù)一样吗。2、哪一个温 度(wēndù)能够 反应 当地 的气温。室外阴凉、通风 处。15℃
1、室内外 的温度(wēndù)一样吗。
在课堂 里挺凉快,不 出汗。
抉择 室外差别 的地点 测量 气温。
2、测量 室外温度(wēndù)。
假设 要测量 需要 做哪些准备。

青岛版《科学》 四年级三单元

青岛版《科学》 四年级三单元

阐述了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怎样获取 的,其目的让学生了解天气中气温的 测量过程,意识到科学数据测量是一 项规范和精细的工作,学习气量工作 者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物体的颜色越深,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就越多,为了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具有代表性, 百叶箱的外壁做成白色。
一般距地面1.5米左右,因为在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比较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 常又是人类活动的高度,更具实用价值。同时为了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百叶箱 里面,百叶箱都是朝北开着的。
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当 地的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引 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要对学生搜集信息、 提取有用资料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
呈现了本单元的重要主题,目的是提示学 生结合本内容对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对测 量方法进行巩固应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 生先说一说自己掌握的情况再在小组内 讨论、交流、汇报。
科学知识
●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 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了 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 类的影响。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 下,能利用折线图等方式记录、 整理气候数据。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 对气温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气温变化的大致 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仪器测量 气温、风 向、风力、降水量等。
呈现了三个不 同环境中空气温度的
活动指向,就是让学生从测量不同场 所的气温入手,对气温计的使用及读 数方法进行学习,在讨论、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教师引出气温的概念及天 气预报中气温的测量方法,这样将学 生带入到一天中气温变化研究中来。
活动一: 同一时间段内室内、室外阳光下、室外背阴处气温 【实验目的】同一时间段内室内室外阳光下、室外背阴处气温差异 【实验材料】气温计 【实验步骤】 1. 同一时间内测量室内、室外阳光下、室外背阴气温 2.做好数据并进行对比观察。(气温定义) 3.讨论三组气温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论】 同一时间段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有差异的。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鱼是怎样呼吸的?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注意事项: 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 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
活动过程
小结: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动过程
它们属于鱼类吗?
泥鳅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活动准备
猜一猜:
身体虽不大, 力气可不小, 有时搬粮食, 有时挖地道, 团结又互助, 勇敢又勤劳。
活动过程
活动一:展示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有关蚂蚁的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
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可以 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 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 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昆虫盒
A
B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活动过程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 1 蚂蚁 • 2鱼 • 3鸟 • 4 哺乳动物 • 5 我国的珍稀动物
• 10 风的形成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 11 一天的气温 • 12 风向和风力 • 13 降水量 • 14 天气和气候
第二单元 冷与热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 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昆虫是世界上最 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 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 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 欢的食品之一等。

最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优质课件
二 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23课,其中第22、23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 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 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1、2、3、课) 2 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编排,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昆虫、鸟类、哺乳类、两栖类、 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4、5、6、7课) 3 材料与生活:从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常见的材料入手,探究材料的性能,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两面性。 (包括8、9、10、11、12课) 4 我们的家园——地球: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有什么遗迹地球上各种物质存在形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学 会使用测力计。(包括13、14、15、16课) 5 水循环:指导学生认识水的三种存在方式及其三种形态的相互转变。(包括17、18、19、20、21课) 6 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 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19
三 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 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 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7
归纳
判断天气的方法
(1)收看天气预报; (2)看云识天气; (3)目测风向; (4)根据谚语来观测天气。
8
观看
视频:《天气符号》

第3单元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

第3单元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

十五、天气和蔼候
5.描述天气特征基本的有气温、风向、风力、降水概率等等,深入的还有过敏指 数、感冒指数等。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 )内的 具体状态。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 )的变化过程。
6.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视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 )。
7.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 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天气 )过程。
2.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冷、暖、干、湿等特征 来衡量。
3.天气是大气中( 各种气象要素 )的综合表现,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云 、雨、雪、雷等。
4.我们可以用(气温 )、(风向 )、(风力 )、( 降水量 )、( 云量 )等描述天 气。
3.(台风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4.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 )、( 暴雨 )和( 风暴潮 )三个因素引起 。
十四、台风来了
5.台风的危害性: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力巨大: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持续风速可达每小时60米以上,甚至有 时候可以超过100米。这样强烈的风力会摧毁建筑物、拆掉树木和电线杆等设 施。 (2)引发海浪:台风经过海域时,由于暴雨和强劲的飓风引起了庞大而汹涌 澎湃的波浪,往往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3)降雨量多:台风带来了非常丰富、长时间持续而又剧烈的降水量。这样 容易引起洪水、泥石流、山崩等自然灾害。 (4)影响交通运输:因为路面积水或道路被滑坡堵塞所致,在停止期间各项 交通运输都将出现困难甚至完全中断。 (5)对农业产生影响: 台风不仅导致城市地区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遭到损坏,也 会对农作物,林木以及牲畜带来较大影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温度与气温》天气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温度与气温》天气PPT教学课件
19
3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2020/11/10
4
科学家在测量气温时,把三 支试管横放在离地面1.5米高 的门朝北的白色百叶箱里。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2、下列操作,( )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计的玻璃泡
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就立马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在记录中“27℃”,它应读为:( )。
A、27毫升 B、27厘米
C、27秒 D、27摄氏度
4、27℃读作(
)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2020/11/10
14
2020/11/10
15
漠河 吐鲁番
中国最冷的地方漠河-52.3℃
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47.6℃
2020/11/10
16
世界最高气温58.8℃ 巴士拉(伊拉克)
2020/11/10
世界最低气温 -89.2℃
俄罗斯东方站 (南极)
17
一、选择题
1、( )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2020/11/10
18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一天的气温 课件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一天的气温 课件
一、填空题 1.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 空气温度 ),简称( 气温 )。 2.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 室外空旷 )、( 空气流通)、 (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3.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该装置是用来 放置测量空气( 温度 )和( 湿度 )的仪器的木箱。 4.百叶箱一般安装在离地面有( 一定高度 )的架子上,箱底保持 ( 水平 )。
活动过程
在同一时间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 有什么发现?
在室外背阴处测量空气温度时,由于 建筑物的遮挡,空气流动也受到影响, 测量的温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活动过程
在同一时间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 有什么发现?
不同地点的温度是不同的,会受到空气流动性、阳光、建筑物等因 素的影响
活动过程
在同一时间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 有什么发现?
A.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B.早晚气温高,中午气温低
C.没有变化
随堂训练
二、选择题 7.我们使用气温计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C ) A.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B.等气温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读数 C.用测得的某一时刻的温度代表这一天的气温
随堂训练
三、判断题
1.气温计是玻璃做的,弄湿了也不影响测量气温。( × ) 2.“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早晨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 ) 3.一天测量一次气温,就能确定一天的气温。( × )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11 一天的气温 (含习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情境导入
从图中人们的穿着,你能猜出是什么季节吗?
情境导入
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要“早穿棉袄午穿纱”,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青岛版五四制一天的天气 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一天的天气 课件

活动一:探究一天中气 温的变化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交 流。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将交流 的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册》中。
交流讨论:应该怎样测量气温 呢?多久测量一次比较合适?
可以在室外空旷、空气流动性 良好、不受太阳直射的情况下 测量气温。我们一般可利用百 叶箱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活动二:探究怎样观测风向
自学指导:课本63页风级图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从东方吹 来的风叫东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 叫西北风。
活动二:探究怎样观测风向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在阅资科、详 细解风向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制 作风向标,用它来测量某一时间的风 向,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方法指导: 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 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2.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到达“0” 刻度。 3.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4.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 量。
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水,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 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利用今天学到的天气词语完整描述 今天的天气 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本课小结
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达标:
1.风向就是风(
)的方向,如从东方吹来的风叫

)。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
21.一天的天气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气温,了解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 在怎样的环境下测得的;知道可以用风级、风向描 述风;知道什么是降水、降水量。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一天的天气情况表现出 强烈的探究兴趣。 3.能树立科学观测的意识;能实事求是地描述测量 的结果。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 说一说 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二: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年月
日 气温记录表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百叶箱 一般安装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
活动三: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温
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要"早穿棉袄午穿纱"。为什么 会这样呢?
CONTENTS
CONTENTS
活动一:在同一时间段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
室内
室外阳光下
室外背阴处
为什么三种环境下测量的温度不一样,可能和哪些原因有关? 室内、室外、阳光
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 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 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