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1-12 共47页 11
eg: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
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不平衡状态。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2014-11-12 共47页 26
来自百度文库
(2)群体的影响:个体从属于群体,社会环境通过 群体对个体影响发生作用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群体成 员共同遵守,个人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群体保持一 致,否则他就会感受到群体的压力。因此,群体就是 通过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实现对个体态度的 影响的。 (3)个体的需要:设置目标是否符合个人需要 能满足个体欲望的对象或能有助于个体达到目标的对 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喜欢它,热爱它的态度;反之, 阻碍的。就会产生厌恶的态度。 (4)个体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态度的组成因素中含有认知因素,这就决定了知识是 态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知识能形成态度,也 能改变态度。
2014-11-12 共47页 3
二、态度的特性
2014-11-12
1、社会性 态度并非生而具有,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 的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形成后,对外界事物,对他人发生反应。 2、针对性 态度是一个人针对某一对象,某一群体成果状态而产生 的,因此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如对职工的态度, 对工作的态度。 3、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组成。一个正常的人, 对某人或某事所抱的态度,上面三种因素常常是协调一 致的。 e· g工人与车间主任:工人认为车间主任:任劳任怨、 工作负责——产生尊敬。爱戴的感情(情感因素)—— 愿意接近,有事愿与他商量的行为倾向(行为因素)
2014-11-12 共47页 15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
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 不同的关系:
不相关:一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不相干。 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
2014-11-12 共47页 22
3、内化阶段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 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这一阶段中真正 使一个人相信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把 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 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革命者接受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和信仰,这时就真正达到了内化阶段。无数革 命先烈的思想成长的历程都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2014-11-12
共47页
13
二、认知失调论
2014-11-12
共47页
14
1957年,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
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 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 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014-11-12 共47页 18
常见的认知失调: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2.反态度行为 3.轻微的威胁 4.自由选择 5.不能改变的承诺 6.对后果的责任 7.努力
2014-11-12
共47页
19
三、凯尔曼(Kelmen)的态度变化阶段说
1961年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 这三阶段是顺从、同化、内化。他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和 期望,有利于态度的改变。
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
费斯廷格主要考察了后两种关系,尤其是失调关系。他提出:两个认知要素之
间的不协调或协调的程度是由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不协调的程 度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大,因为不协调一经产生,就会受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2014-11-12
共47页
2014-11-12
共47页
5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程不同的两 个方面。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 展,而态度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改变为 新的态度。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如下一些主 客观因因素制约。 (1)社会环境因素 (2)团体因素 (3)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4)个体人格因素
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共47页
2014-11-12
21
2、同化阶段 为了与他人或一个群体形成友好关系,或维持友好关 系而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态度和行为,并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即在认识上肯定 群体中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于是和大家采取共同 的态度。 这种情况大多是自愿而非强迫,同时也是从众心理的 表现。 Eg.青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下,真正意识到 作为一个青年工人,应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 同其他职工一样,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 观点。显然,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出国求学、定居,考研,下海等
16
失调的后果:
失调→心理上不舒适感→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
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造,
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共47页 8
2014-11-12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 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 结构向平衡及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 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 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 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 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 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欢vs.厌 恶;赞成vs.反对。
共47页 4
4、稳定性 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 的一贯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形成后一段时间 内不易改变,从而成为个体性格特征的一个组 成部分。进行教育要在态度尚未形成前。 5、间接性 态度不等于行为本身,态度本身不能直接观察 到只能从人们的言论、表情及行为中进行间接 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了解。
第九章 态度理论与管理
2014-11-12
共47页
1
第一节
态度的含义和特征
一、态度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 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2014-11-12
共47页
2
态度的构成因素
情感
态度的ABC模式 (Affect)
行为意向 (Behavior)
认知
(Cognition)
认知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真假好坏笼统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情感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 行为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行为倾向。即定势作用,又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2014-11-12 共47页 9
爱屋及乌、敬而远之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 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 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 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 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 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 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 态度转变的问题。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 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共47页 12
2014-11-12
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 感关系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 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所产生的平衡压力要 比我们喜欢他时的平衡压力要小。
2014-11-12
共47页
24
第三节 态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 一是方向的转变 另一为强度的转变
2014-11-12
共47页
25
二、改变态度的方法 改变职工态度的目的是使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同组织目 标相一致。 1、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很多: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 境。 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 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 方式实现的。 Eg.环保意识(沙漠化),节水(南水北调),爱国爱 党(三个代表思想宣传),地方习俗(农村婚丧嫁 取),城乡观念等。
2014-11-12 共47页 6
第二节 态度和态度改变的理论
2014-11-12
共47页
7
一.认知相符论(认知协调论)
认知平衡理论
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 (1958) 个体认知的不平衡状态将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 衡的力量。 “P-O-X• ”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 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 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 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 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 在着不平衡状态。
2014-11-12 共47页 10
“P—O—X”模型
P
– – –
P + X O
– –
P + + X O
P +
–
O
+
X
O
+
X
四种不平衡结构
P
+ + –
P
P
P
– – –
+
–
+ X O
–
O
+
X
O
X
O
+
X
四种平衡结构
符号“+”表示正的关系;符号“-”表示负的关系 判断三角关系是否平衡的依据: 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平衡的结构;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不平衡的结构。
2014-11-12
共47页
17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5种: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 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 失调。 (1)改变态度。我们可以改变态度使它与行为相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 真正戒掉)。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 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 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 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 度更难改变。(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2014-11-12
共47页
23
四、参与改变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Lewin)主张,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来谈 改变态度的方法,他认为个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 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有两种类型,即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是指主动地介入群体活动参与制定政策及自觉遵守群体 规范等。 被动型:是指被动地介入群体活动,服从别人制定的政策,遵守 群体规范等。 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他们在讨论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 决问题,因而态度的改变非常显著,速度也比较快。 被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态度很难改变。 由此可见,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形式。
顺从 内化
2014-11-12
共47页
20
1、顺从阶段 由于外因的驱动,个体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 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即 个体态度虽未完全改变,但由于群体态度、舆论和行 为倾向比较明显,不能不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态度。 这种顺从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缺乏自觉性。
Eg. 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
eg: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
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不平衡状态。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2014-11-12 共47页 26
来自百度文库
(2)群体的影响:个体从属于群体,社会环境通过 群体对个体影响发生作用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群体成 员共同遵守,个人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群体保持一 致,否则他就会感受到群体的压力。因此,群体就是 通过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实现对个体态度的 影响的。 (3)个体的需要:设置目标是否符合个人需要 能满足个体欲望的对象或能有助于个体达到目标的对 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喜欢它,热爱它的态度;反之, 阻碍的。就会产生厌恶的态度。 (4)个体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态度的组成因素中含有认知因素,这就决定了知识是 态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知识能形成态度,也 能改变态度。
2014-11-12 共47页 3
二、态度的特性
2014-11-12
1、社会性 态度并非生而具有,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 的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形成后,对外界事物,对他人发生反应。 2、针对性 态度是一个人针对某一对象,某一群体成果状态而产生 的,因此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如对职工的态度, 对工作的态度。 3、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组成。一个正常的人, 对某人或某事所抱的态度,上面三种因素常常是协调一 致的。 e· g工人与车间主任:工人认为车间主任:任劳任怨、 工作负责——产生尊敬。爱戴的感情(情感因素)—— 愿意接近,有事愿与他商量的行为倾向(行为因素)
2014-11-12 共47页 15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
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 不同的关系:
不相关:一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不相干。 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
2014-11-12 共47页 22
3、内化阶段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 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这一阶段中真正 使一个人相信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把 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 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革命者接受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和信仰,这时就真正达到了内化阶段。无数革 命先烈的思想成长的历程都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2014-11-12
共47页
13
二、认知失调论
2014-11-12
共47页
14
1957年,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
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 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 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014-11-12 共47页 18
常见的认知失调: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2.反态度行为 3.轻微的威胁 4.自由选择 5.不能改变的承诺 6.对后果的责任 7.努力
2014-11-12
共47页
19
三、凯尔曼(Kelmen)的态度变化阶段说
1961年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 这三阶段是顺从、同化、内化。他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和 期望,有利于态度的改变。
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
费斯廷格主要考察了后两种关系,尤其是失调关系。他提出:两个认知要素之
间的不协调或协调的程度是由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不协调的程 度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大,因为不协调一经产生,就会受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2014-11-12
共47页
2014-11-12
共47页
5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程不同的两 个方面。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 展,而态度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改变为 新的态度。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如下一些主 客观因因素制约。 (1)社会环境因素 (2)团体因素 (3)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4)个体人格因素
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共47页
2014-11-12
21
2、同化阶段 为了与他人或一个群体形成友好关系,或维持友好关 系而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态度和行为,并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即在认识上肯定 群体中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于是和大家采取共同 的态度。 这种情况大多是自愿而非强迫,同时也是从众心理的 表现。 Eg.青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下,真正意识到 作为一个青年工人,应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 同其他职工一样,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 观点。显然,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出国求学、定居,考研,下海等
16
失调的后果:
失调→心理上不舒适感→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
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造,
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共47页 8
2014-11-12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 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 结构向平衡及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 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 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 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 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 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欢vs.厌 恶;赞成vs.反对。
共47页 4
4、稳定性 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 的一贯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形成后一段时间 内不易改变,从而成为个体性格特征的一个组 成部分。进行教育要在态度尚未形成前。 5、间接性 态度不等于行为本身,态度本身不能直接观察 到只能从人们的言论、表情及行为中进行间接 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了解。
第九章 态度理论与管理
2014-11-12
共47页
1
第一节
态度的含义和特征
一、态度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 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2014-11-12
共47页
2
态度的构成因素
情感
态度的ABC模式 (Affect)
行为意向 (Behavior)
认知
(Cognition)
认知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真假好坏笼统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情感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 行为因素:对一类社会事物的行为倾向。即定势作用,又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2014-11-12 共47页 9
爱屋及乌、敬而远之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 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 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 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 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 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 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 态度转变的问题。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 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共47页 12
2014-11-12
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 感关系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 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所产生的平衡压力要 比我们喜欢他时的平衡压力要小。
2014-11-12
共47页
24
第三节 态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 一是方向的转变 另一为强度的转变
2014-11-12
共47页
25
二、改变态度的方法 改变职工态度的目的是使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同组织目 标相一致。 1、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很多: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 境。 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 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 方式实现的。 Eg.环保意识(沙漠化),节水(南水北调),爱国爱 党(三个代表思想宣传),地方习俗(农村婚丧嫁 取),城乡观念等。
2014-11-12 共47页 6
第二节 态度和态度改变的理论
2014-11-12
共47页
7
一.认知相符论(认知协调论)
认知平衡理论
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 (1958) 个体认知的不平衡状态将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 衡的力量。 “P-O-X• ”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 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 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 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 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 在着不平衡状态。
2014-11-12 共47页 10
“P—O—X”模型
P
– – –
P + X O
– –
P + + X O
P +
–
O
+
X
O
+
X
四种不平衡结构
P
+ + –
P
P
P
– – –
+
–
+ X O
–
O
+
X
O
X
O
+
X
四种平衡结构
符号“+”表示正的关系;符号“-”表示负的关系 判断三角关系是否平衡的依据: 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平衡的结构;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不平衡的结构。
2014-11-12
共47页
17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5种: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 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 失调。 (1)改变态度。我们可以改变态度使它与行为相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 真正戒掉)。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 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 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 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 度更难改变。(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2014-11-12
共47页
23
四、参与改变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Lewin)主张,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来谈 改变态度的方法,他认为个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 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有两种类型,即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是指主动地介入群体活动参与制定政策及自觉遵守群体 规范等。 被动型:是指被动地介入群体活动,服从别人制定的政策,遵守 群体规范等。 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他们在讨论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 决问题,因而态度的改变非常显著,速度也比较快。 被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态度很难改变。 由此可见,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形式。
顺从 内化
2014-11-12
共47页
20
1、顺从阶段 由于外因的驱动,个体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 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即 个体态度虽未完全改变,但由于群体态度、舆论和行 为倾向比较明显,不能不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态度。 这种顺从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缺乏自觉性。
Eg. 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