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

合集下载

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认知理论的共同处:当认知因素发生冲突与矛盾之后,个体就处于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的状态中;当认知因素协调的时候,人们想要维持这种状态,以避免其他不协调因素的介入。

主要有下列两种认知理论:①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也称一致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几种评价、态度、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

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力求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是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

最终的状态是P、O、X三者之间形成平衡。

②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

旨在理解态度之间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彼此矛盾的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情况。

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对行为的感知。

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出现不协调的时候,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者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认知因素的不协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者消除的动机也就越大。

认知失调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知失调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和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协调。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协调的程度决定于: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2)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③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对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质疑。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是通过外部寻找产生行为的原因,当外部没有找到原因时,才会归因于态度上。

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态度是人们对于对象具有的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

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内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研究态度的理论模式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态度理论模式,分析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一、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追求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强调人们会倾向于寻求与自己已有认知保持一致的态度,当出现认知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不舒服,并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一致。

这一理论模式早期由心理学家菲斯特于1957年提出,后来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人们在态度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当个体感到认知上的不一致时,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这种不一致,例如修改现有的态度、寻求与自己认知一致的信息或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来减少不一致感。

这一理论模式不仅可以解释个体的行为,还可以用来分析个体与他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冲突。

二、认知评估理论模式认知评估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罗森伯格和兰古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对对象进行认知评估,评估依据包括人们对于对象特征的知觉和人们对于这些特征的重要性评价。

根据认知评估理论模式,人们形成态度的关键因素是对于对象的认知评估而非对象本身。

认知评估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个体形成态度的过程。

通过对对象特征的认知评估,个体对对象的态度会随之改变。

该模式还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对于不同对象的态度差异,以及个体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

同时,该模式也可以指导行为干预和卫生教育等实践活动。

三、社会认知理论模式社会认知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巴姆托斯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的态度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中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模式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行为来形成和改变态度,社会比较和社会影响是态度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第6卷第1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 V OL.6.No.1 2008年1月 ECO N OM I C AN D S O C I AL DEVELO P M ENT JAN.2008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胡吉红[摘 要]态度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机制存在相似性。

文章从态度的三个构成成分来分析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特点;从态度形成理论来分析在授课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教师的权威形象几方面存在的影响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形成的原因;最后运用态度改变理论中的沟通方法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态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消极态度;原因;方法[作者简介]胡吉红,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广西南宁53002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215-04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加之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出了丰硕成果。

然而从目前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所作的调查分析来看,缺乏感染性和实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着眼,没有深入到教授此类课程的心理机制层面。

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入手,探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状况,消极态度形成的原因,通过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树立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态度,激发其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性和时效性。

一、态度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对社会态度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初,托马斯(R.U.Thom a 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迅速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但对于什么是态度则莫衷一是。

本文采用的态度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1](P153)。

详细版态度形成的理论.ppt

详细版态度形成的理论.ppt
第8章 消费者态度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 管理系 童泽林
1
8.1 态度概述
8.2 态度形成的理论 8.3 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4 态度的改变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221
8.1.1 态度概况
认知不平衡:情况二
P你
–+
O
杨幂
+
X 58同城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8181
认知不平衡:情况三

P
+–
O
宋慧乔
+X 步步高音 乐手机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9191
2020/10/9
平衡理论在营销中 的启示?
可以制造从众压力 来诱发消费
选择合适的 形象代言人
认知平衡:情况二

P


O
唐国强
+X 塑年堂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5151
认知平衡:情况三

P
+–
O
你妈妈

X
喝酒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6161
认知不平衡:情况一
P你
––
O
某位同事

X
唱歌
2020/10/9
...... 管理系 童泽林
17171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太低 ____ 太少 ____ 太便宜 ____ 很俗气

04 态度理论

04 态度理论

说服对象




说 服 者
卷 人
入 格 力 别
学习信息 情感转移 一 致 性 反 …… 驳
态度改变 或 对抗说服
贬低信息 歪曲信息 拒绝信息


智 性


……
说服模型-3 说服模型-
28
四、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
(一)因素分析
1、说服者因素 ⑴可信度 专家资格: ① 专家资格: 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 的时候比较有效, 的时候比较有效, 可靠性: ② 可靠性: 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也对说服效 果产生影响。 果产生影响。
11
5、态度分类
认知为基础的态度 (1)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
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 一种主要 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 而形成的态度。 念而形成的态度。
(2)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一种主要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 而形成的态 一种主要 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形成的态 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 度。
29
⑵喜爱性 吸引力。 ①吸引力。 对于有吸引力的非专家 来说, 非专家来说 对于有吸引力的 非专家 来说 , 他所引 起的态度改变量都相当高。 起的态度改变量都相当高。 尊重的得失。 ②尊重的得失。 尊重的得失是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 尊重的得失是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 相似性。 ③相似性。 相似性效果远远超过专长的效果, 相似性效果远远超过专长的效果,
15
3、自我保护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4、价值表达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态度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态度模型理论

态度模型理论

态度模型理论
态度模型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提出了一种模型,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事物的态度。


认为,人们对某事物的态度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的性质,以及个人的态度。

态度对象是指人们可能持有态度的事物,例如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等。

态度
对象的性质是指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看法,例如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等。

最后,个人的态度是指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真实感受,例如喜欢、厌恶、支持或反对等。

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是由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如果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就必须改变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如果要改变人们对某事物的态度,可
以改变态度对象的性质,使它们更有利;也可以改变个人的态度,使他们更喜欢这些事物。

态度模型理论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对某事物的
态度,从而更好地改变他们的态度。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改变他们的行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是指关于态度的形成、转变与测量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其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具有社会性(并非与生俱有)、相对性(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关系)、协调性(认识、情感、行为倾向的协调)、稳定性(一旦形成不轻易改变)、间接性(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

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

促使其形成的因素包括需要(在欲望满足中得到发展)、群体关系、吸收新知识、人格特征、模仿等五个方面。

同时,态度具有稳定性,改变十分不易。

群体动力理论1.“心理场”的提出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库·勒温(K.lewin)最早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并将物理学中的力场运用到了心理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心理场”的观点。

他认为,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与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同的,群体成员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过进一步研究,1938年他提出,可以把个人的行为看成是其自身的内部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即B= f(P·E)其中,B代表个体的行为方向和强度,f代表函数关系,P代表个体的内部特征,E代表个体所处的环境。

2.主要观点(1)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个体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成员在向目标运动时,可以看成是力图从某种紧张状态解脱出来。

同样,群体的活动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正是“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得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2)群体中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

一个群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

这就好像河流一样,表面上平静,实际却在不断流动。

(3)群体行为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群体结构,也修正群体中个体的行为。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引言: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或观点的评价或心理倾向。

传统的态度研究主要侧重于外显态度,即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直接询问个体的态度。

然而,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往往受到潜意识中的非自觉态度的影响,这就是内隐态度。

内隐态度始终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一、内隐态度的理论基础1. 非常态度理论:非常态度理论由康普·法索一手提出,认为内隐态度是一种非常态态度。

非常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有所转变。

比如,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可能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常常是不自觉的。

2. 联结性网络理论:联结性网络理论认为,内隐态度是由于特定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而形成的。

这种联系强度可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重复经验形成的。

当个体面对某一对象时,激活对象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大脑中的联系强度即表现出个体的内隐态度。

二、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1. 隐性联想测试(IAT):隐性联想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衡量内隐态度的实验方法。

该测试通过测量被试对不同概念的关联速度来间接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

比如,被试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根据字面意思(如“好”、“坏”)分类一系列带有不同属性的符号,其反应时间可以反映被试对这些属性的内隐态度。

2. Priming实验:Priming实验是通过在被试面前暴露特定的刺激来改变被试的内隐态度。

实验中,被试在接受某种任务之前,会暴露于一些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这些刺激可以影响被试在任务中表现出的内隐态度。

比如,被试在进行购买决策任务之前,暴露于与购买相关的刺激,可能会增加被试对购买的积极内隐态度。

3. 脑成像技术研究:近年来,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内隐态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大脑活动与特定内隐态度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大脑的情感区域和认知控制区域在内隐态度的产生和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1、态度的学习理论
第一,联结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认为当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配对多次呈现时,条件刺激可以获得无条件刺激所具有的评价性意义。

斯塔茨夫妇在“态度是由经典条件反射所习得”的试验中,发现当中兴刺激和积极性刺激配对呈现18此后,被试对原先中性刺激的反应变得积极了。

第二,强化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

当个体的行为得到他人赞许时,他就获得了强化,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表现出对该行为的积极态度。

反之,惩罚,消极情感体验,消极态度。

第三,观察学习。

强调模仿在态度形成中的重要性。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
第一,服从
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的模仿。

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第二,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

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

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第三,内化
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第一,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吸烟危机我的健康,我不吸烟
第二,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
吸烟危害健康,我吸烟
第三,无关的。

吸烟危机健康,今天刮风。

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

这种由于认知冲突,因其内心不自然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当代心理学家艾伦海德(AllanHat)在他的《态度平衡理论》中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的一种基础理论。

该理论的概念强调,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挑战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来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

海德认为,较正面的态度和态度比负面态度更具激励和治疗价值。

此外,他认为负面态度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

海德认为,以一种谨慎和适度的方式接受挑战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并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平衡的方法。

他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是由自身的经历和倾向定义的,并表明这些经历和倾向有助于构建一个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行为模式。

只要把这些经历和倾向弥补,就可以使一个人在情绪上变得平衡,从而更容易接受挑战。

在研究中,海德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同的经历和倾向,这些经历和倾向有助于定义一个人的态度,也有助于形成一种更健康的行为模式。

之后,他发展出了一整套理论,其中涉及了自我概念,自我解释,自我安慰和学习的行为。

海德提出,综合这些经历和倾向形成的态度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个人把挑战成功地转化为最终的行动,从而得到满足。

虽然许多研究人员对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同意,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影响他们对挑战的反应,以及他们面对挑战时采取的行动。

此外,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态度时,他们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挑战,而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表明,态度对一个人面对挑战时的反
应非常重要。

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容易乐观地把挑战成功地转化为行动。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

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82-态度的基本理论

82-态度的基本理论
群体媒体态度改变内容态度改变双向真实可信信息接受者目标靶态度改变原有观念预防注射介入程度人格因素信息接受者个人的因素个人与其所属群体的关系态度本身的一些特性情感色彩接受的年龄阶段据消费者的个性选择说明方式直接说服和间接说服正面案例淬击之下的反应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主要内容
1
态度的基本理论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反面案例
雀巢的十年之痛 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 国爆发了。 当瑞士的一个不大的社会活动组织指责雀巢产品 “杀婴”时,雀巢公司以“诽谤罪”起诉该组织 且打赢了官司。但那份长长的公开判决书使得这 场法律上的胜利变成了公司的一起危机事件 雀巢公司作为第三世界婴儿奶制品的最大供应商, 成了当时社会活动家批判商业社会的靶子,成了 “以剥削来赚利润”的反面企业典型。
第二板斧:虽然受污染的药品只有极少数, 但强生公司仍然按照公司最高危机原则, 即“在遇到危机时,公司应首先考虑公众 和消费者利益”。强生公司在全国范围内 立即收回全部价值近1亿美元的 “泰诺” 止痛胶囊。并投入50万美元利用各种渠道 和媒体通知医院、诊所、药店、医生停止 销售此药。
危机事件发生后,由首席执行官吉姆· 伯克 为首的七人危机管理委员会,果断地砍出 了“五板斧”,这五板斧环环相扣,招招 命中要害。 第一板斧:抽调大批人马立即对所有药片 进行检验。经过公司各部门的联合调查, 在全部800万片剂的检验中,发现所有受污 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计不超过75片, 并且全部在芝加哥地区,不会对全美其他 地区有丝毫影响,而最终的死亡人数也确 定为7人,并非象消息所传的250人。
信息
内容
态度改变
渠道
中介
直接:个人; 间接:群体、媒体
原有观念 预防注射 介入程度 人格因素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是关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对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成为了经典研究课题之一。

态度理论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为基础,探索了人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对象或情境时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是对于特定目标的评价和倾向性。

态度可以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可以是稳定的或是可变的,可以是表面上的或是潜在的。

二、态度形成的认知因素在态度形成中,认知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影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主要认知因素:1.认知不协调它指的是个体的认知与其持有的态度之间的矛盾。

当个体遇到与其认知不协调的信息时,其态度会受到影响。

2.自我协调这指的是个体试图维护其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因此会更容易支持与其已有态度相符合的信息。

3.认知一致性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一致时,其态度更容易得到保持。

三、态度形成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于态度形成和变化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情感因素:1.经验个体的经验和感知经验形成的情感印象会对其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2.社会性质社交场合中的信息和同伴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

3.情感加权个体对于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情感权重,这也影响了态度的形成过程。

四、态度的行为因素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人的行为会受态度的影响,而态度也会随着行为的改变而转变。

以下是主要的行为因素:1.自主行为和惯性行为自主行为体现了个体的选择权力和自我决策,惯性行为则体现了个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的行为。

2.协作和竞争个体在与他人合作或竞争时,其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3.观众效应在人群中,因为个体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

结论态度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深入探讨了人们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摘要]态度的形成、改变与德育过程具有类似性。

运用态度理论,探讨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涵,并依据态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有效的若干德育原则。

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态度理论;德育内涵;德育原则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与德育有着相似的过程,因而将态度理论运用于德育的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态度理论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价值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

同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

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态度形成之后是比较持久稳定的,但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转变为新的态度。

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或多或少都与其自身所持有的态度有关,它是预测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

1961年,凯尔曼(A、C、kelman)提出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1)模仿或服从阶段。

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自愿,从模仿开始;另一方面是产生于一定压力后的服从。

长时间的被迫服从形成习惯后,也会产生相应的态度。

(2)同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形成的态度相接近。

但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为一体。

(3)内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人们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态度理论

态度理论

16
失调的后果:
失调→心理上不舒适感→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
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造,
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2014-11-12
共47页
13
二、认知失调论
2014-11-12
共47页
14
1957年,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
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 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 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014-11-12
共47页
24
第三节 态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 一是方向的转变 另一为强度的转变
2014-11-12
共47页
25






二、改变态度的方法 改变职工态度的目的是使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同组织目 标相一致。 1、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很多: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 境。 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 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 方式实现的。 Eg.环保意识(沙漠化),节水(南水北调),爱国爱 党(三个代表思想宣传),地方习俗(农村婚丧嫁 取),城乡观念等。
2014-11-12 共47页 26

谈工作态度思想理论

谈工作态度思想理论

谈工作态度思想理论
工作态度和思想理论是指一个人面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工作的思考和理论体系。

工作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包括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勤奋努力、乐于学习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为自己和团队
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作态度还包括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专注度和效率等因素。

一个
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提高个人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也能够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和进
步做出贡献。

思想理论是指人们对工作的思考和理论体系。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思想理论,这
取决于个人的背景和经验,以及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思想理论包括对工作目标的思考、对工作方法的探索,以及对工作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等。

一个成熟的思想理论能够
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工作中的挑战和困扰,使个人在工作中能够更具有自信和
创新力。

工作态度和思想理论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自己的思想理论,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而一个成熟的思想理论也能够引导人们
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

总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成熟的思想理论是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思想理论,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工作
中的挑战,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同时也能够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认知态度行为理论

认知态度行为理论

认知态度行为理论“认知态度行为理论”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商业管理的宽泛的话题。

它已经成为研究人的的有力工具,用于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认知态度行为理论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认知部分,情感部分,以及行为部分。

认知部分涉及如何人们理解信息并做出反应,而情感则涉及人们对信息的感受。

行为部分则涉及人们实际采取的动作或行动。

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以产生出某一特定的态度或行为心理。

首先,认知部分决定了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构想,进而影响态度。

它反映了一个人是如何感知信息的,也即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如何的,思维过程是如何的,以及信息对他们的影响。

其次,情感部分是一个人对信息的情绪反应,他们怎样从信息中接受某种具体的情感,例如喜悦、惊讶或恐惧。

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有时,情感反应可能会驱使行为,但对于许多其他情况,情感反应可能只是协助态度形成或影响行为的倾向性。

第三,行为部分涉及的是一个人最终采取的具体的行动或行为,这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

在某些情况下,态度可以强迫行为,但在其他情况下,态度可能只是诱导行为的倾向性。

认知态度行为理论在商业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管理者了解和预测人们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例如,通过认知态度行为理论,管理者可以研究人们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反应,以便更好地设计产品和销售策略。

此外,认知态度行为理论也可以用于市场营销,即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及其行为来更有效地推广产品和服务。

通过了解人们对新产品的反应,市场营销人员可以进一步设计广告和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

总而言之,认知态度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动机及原因,为人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回头率。

它已经成为研究人的一项有力的工具,用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态度认知理论作文800字

态度认知理论作文800字

态度认知理论作文800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态度认知理论: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对同一事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从 内化
2014-11-12
共47页
20
1、顺从阶段 由于外因的驱动,个体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 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即 个体态度虽未完全改变,但由于群体态度、舆论和行 为倾向比较明显,不能不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态度。 这种顺从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缺乏自觉性。
Eg. 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
2014-11-12
共47页
17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5种: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 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 失调。 (1)改变态度。我们可以改变态度使它与行为相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 真正戒掉)。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 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 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 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 度更难改变。(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2014-11-12 共47页 26




(2)群体的影响:个体从属于群体,社会环境通过 群体对个体影响发生作用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群体成 员共同遵守,个人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群体保持一 致,否则他就会感受到群体的压力。因此,群体就是 通过对个体的这种影响和约束作用实现对个体态度的 影响的。 (3)个体的需要:设置目标是否符合个人需要 能满足个体欲望的对象或能有助于个体达到目标的对 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喜欢它,热爱它的态度;反之, 阻碍的。就会产生厌恶的态度。 (4)个体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态度的组成因素中含有认知因素,这就决定了知识是 态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知识能形成态度,也 能改变态度。
2014-11-12
共47页
13
二、认知失调论
2014-11-12
共47页
14
1957年,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
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 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 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014-11-12 共47页 22


3、内化阶段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 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这一阶段中真正 使一个人相信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把 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 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革命者接受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和信仰,这时就真正达到了内化阶段。无数革 命先烈的思想成长的历程都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2014-11-12 共47页 9

爱屋及乌、敬而远之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 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 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 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 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 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 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 态度转变的问题。
共47页 8
2014-11-12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 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 结构向平衡及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 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 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 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 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 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欢vs.厌 恶;赞成vs.反对。
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共47页
2014-11-12
21



2、同化阶段 为了与他人或一个群体形成友好关系,或维持友好关 系而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态度和行为,并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即在认识上肯定 群体中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于是和大家采取共同 的态度。 这种情况大多是自愿而非强迫,同时也是从众心理的 表现。 Eg.青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下,真正意识到 作为一个青年工人,应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 同其他职工一样,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 观点。显然,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 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出国求学、定居,考研,下海等
2014-11-12
共47页
24
第三节 态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 一是方向的转变 另一为强度的转变
2014-11-12
共47页
25






二、改变态度的方法 改变职工态度的目的是使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同组织目 标相一致。 1、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很多: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 境。 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 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以及文化的熏陶等 方式实现的。 Eg.环保意识(沙漠化),节水(南水北调),爱国爱 党(三个代表思想宣传),地方习俗(农村婚丧嫁 取),城乡观念等。
2014-11-12 共47页 18
常见的认知失调: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2.反态度行为 3.轻微的威胁 4.自由选择 5.不能改变的承诺 6.对后果的责任 7.努力
2014-11men)的态度变化阶段说
1961年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 这三阶段是顺从、同化、内化。他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和 期望,有利于态度的改变。
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
费斯廷格主要考察了后两种关系,尤其是失调关系。他提出:两个认知要素之
间的不协调或协调的程度是由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不协调的程 度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大,因为不协调一经产生,就会受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2014-11-12
共47页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 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共47页 12
2014-11-12


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 感关系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 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所产生的平衡压力要 比我们喜欢他时的平衡压力要小。
16
失调的后果:
失调→心理上不舒适感→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
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造,
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2014-11-12 共47页 11

eg: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
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不平衡状态。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2014-11-12 共47页 15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
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 不同的关系:


不相关:一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不相干。 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
2014-11-12 共47页 10


“P—O—X”模型
P
– – –
P + X O
– –
P + + X O
P +

O
+
X
O
+
X
四种不平衡结构
P
+ + –
P
P
P
– – –
+

+ X O

O
+
X
O
X
O
+
X
四种平衡结构
符号“+”表示正的关系;符号“-”表示负的关系 判断三角关系是否平衡的依据: 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平衡的结构;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不平衡的结构。
2014-11-12
共47页
23
四、参与改变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Lewin)主张,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来谈 改变态度的方法,他认为个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 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人在群体中的活动有两种类型,即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是指主动地介入群体活动参与制定政策及自觉遵守群体 规范等。 被动型:是指被动地介入群体活动,服从别人制定的政策,遵守 群体规范等。 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他们在讨论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 决问题,因而态度的改变非常显著,速度也比较快。 被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人,态度很难改变。 由此可见,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