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释
公共政策学00318 自考简答题重点

第一章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方法:(1)无结构访谈法(2)实地观察法(3)非参与观察法(4)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
方法:(1)内容分析法。
(2)二次分析法(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方法: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学近期发展的表现1 .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1)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2)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3)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4.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能力。
(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
(3)重视本土资源(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
第二章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六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超级总统制,以瑞士为代表的委员会制。
政治类型:从内容上划分(1)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2)战略、策略、战术(3)依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依横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和执政党政策五个基本类型(1)立法决策。
00318公共政策——自考网络学习习题汇总

公共政策-阶段测评11.单选题1.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是AA.政策系统B.政策群C.政策链D.政策模式谁是公共政策的主体?谁是公共政策的适用对象或政策的客体?谁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建议、支持与评估?谁将公共政策的信息反馈给政策主体?他们是如何在互动中按照一定的行为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系统的?这个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是如何持续不断地以输人一输出一反馈的形式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的?等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1.2 公共政策这门学科的诞生地是( B)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在这门学科的诞生地美国,其英文名称有数个并行于世。
1.3 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组织的决策行为(A )A.公共权力组织B.非营利组织C.非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组织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1.4 把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在台湾,最早引入这门学科的高等院校是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D )。
A.清华大学B.文化大学C.实践大学D.政治大学把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
在台湾、最早引入这门学科的高等院校是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政治大学。
1975年台湾大学政治学系率先开设“公共政策”这一课程,任课教师朱志宏于1978年出版了第一本用中文编写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公共政策概论》(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因此答案应当为D。
1.5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始酝酿着一股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反叛的情绪,并随即波及公共政策学。
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谁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的批评。
( D)A.西蒙B.阔德C.林德布罗姆D.德洛尔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始酝酿着一股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反叛的情绪,并随即波及公共政策学。
最新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 )A.“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一般与一般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个别与个别的关系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 )A.莱布尼茨B.笛卡尔C.罗素D.斯宾诺莎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 )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埃齐奥尔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通过( )A.阶级剥削B.对外扩张C.精简政府机构D.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8.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 )A.信息子系统B.执行子系统C.反馈子系统D.决策子系统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1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 )A.结果B.中间环节C.起点D.目标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自发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 )A.政策目标的确定B.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策方案的设计D.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17.立法决策通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 )A.全部通过B.三分之二多数通过C.四分之三多数通过D.过半数通过18.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19.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 )A.交易理论B.组织理论C.因果理论D.管理理论2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A.政策倡议B.政策宣传2C.政策分解D.组织准备21.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B.挂羊头,卖狗肉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D.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22.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 )A.均衡状态B.调整状态C.终结状态D.非均衡状态23.政策效能,即( )A.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B.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C.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D.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24.在政策调整的主观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 )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C.政策目标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5.在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政府决策者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B.隶属关系C.互相独立D.排斥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政策学00318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学(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纯操作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在众多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中是一门“显学”。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科名称很多,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学科名称是用于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概念,就像同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名字一样。
1、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群所发动,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则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
政策研究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课题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③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林德布罗姆于 1956 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政策分析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多架构研究方法,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等特征。
这是推动这门学科兴起的时代需求的特点造成的:P60政策分析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③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要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00318公共政策历年真题总结及介绍行政管理自考本科

的是
A
下级行政人员
实现政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
途径是
C
政策研究
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
B
政策规划
“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
者
C
史密斯
公共政策调整的首要原则是
C
渐进调适
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属
于政策执行偏差中的
C
象征性执行
除了成本评估、需求评估、效益评估
B
集团模型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B
中国化
由于公共问题涉及的是公共利益,无
法依靠市场中的个人行为得到解决,
因此,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
D
市场决策过程
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C
代议机关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的最终实现
途径是
D
政策反馈
5
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
是
A
目标人群
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
B
理想和感性的中间环节
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
D
性
社会保障政策属于
C
政治政策
乡镇政权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针对本
辖区的具体情况所做的决策被称为
D
基本政策
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决
策权的配置类型可以分为
D
层级制和职能制
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C
公共舆论
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C
利益集团
1
政治系统模型认为,既是现政策过程
D
问题搜索
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
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作为论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1.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2.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3.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4.宋代苏轼《教战守策》5.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6.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7.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10.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11.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12.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13.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14.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15.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16.1918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17.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18.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19.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20.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21.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第二章1.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2.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3.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4.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5.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6.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7.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8.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9.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10.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11.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12.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是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的划分13.丘昌泰把政策工具归纳为管制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14.美国总统决策的内容:国情咨文,立法否决,外交决策15.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实质性和程序性16.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伊斯顿17.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包括社会正义、公正、协调、稳定18.中国的人大决策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宪法、基本法律、人大决定,其他法律19.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的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乡政府20.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狭义的法21.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司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3.高科技推动政策不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24.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有:推翻先前裁决、司法审查、司法命令25.休斯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进行了分类:管理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第三章1.查尔斯·琼斯和马瑟斯《政策形成》,公共政策主体分为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2.政策主体系统包括政策制定系统,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居核心地位3.政策网络本质特征: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4.政策评估系统由评估主体、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构成5.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6.政策支持系统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构成7.公共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权力8.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10.法国:中央集权型单一制11.英国:地方分权型单一制12.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1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代议机关14.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15.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包括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共舆论,社会政治运动,公民等16.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17.社会团体具有非官方性,自在性和自愿性18.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巴西19.强调权威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的理论是治理理论20.能使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全体一致规则21.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的环节有利益聚合、表达、传递、监督22.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包括: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交换资源的需要、结盟的需要、追逐权力的需要、协调的需要23.多数规划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第四章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
4【考前模拟卷】公共政策00318

全国-00318公共政策-考前模拟卷-004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Z省出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改“暂住证”为“居住证”是()(1分)A:政策的增删B:政策的修正C:政策的更新D:政策的合并2、政策评估中的公众热线电话投诉属于()(1分)A:研究机构评估B:公民评估C:大众传媒评估D:企业评估3、公共政策调整的首要原则是()(1分)A:渐进调适B:理性主义C:实事求是D:追踪反馈4、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理性化被推向极致,产生了理性主义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导致了所谓“理性虐政”,是由于过于强调()(1分)A:行为理性B:工具理性C:过程理性D:价值理性5、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在本质上具有显而易见的()(1分) A:操作性B:保守性C:非连续性D:非正式性6、政策过程的诸环节中能够发挥“马路清道夫”作用的是()(1分)A:政策规划B:政策执行C:政策咨询D:政策监控7、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或“外脑”的子系统是()(1分)A:传播信息系统B:政策监控系统C:政策评估系统D:政策咨询系统8、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1分)A:伊斯顿B:克鲁斯克C:拉斯韦尔D:邓恩9、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是()(1分)A:问题搜索B:问题讨论C:问题分析D:问题认定10、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被称为()(1分)A:执政能力B:政府权力C:政府能力D:治理能力11、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的政策建议属于()(1分)A:墨守成规式政策建议B:生搬硬套式政策建议C:反复无常式政策建议D:—知半解式政策建议12、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问题。
对于政策执行来说,这里的“桥”和“船”指的是()(1分)A:政策规划B:政策目标C:政策工具D:政策评估13、政策分析师的正确角色定位是()(1分)A:作为公共决策者的驯服工具B: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寄生的依赖关系C:作为公共决策者全知全能的指导者D: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共生的合作关系14、实现政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是()(1分)A:政策研究B:政策调整D:政策学习15、政策获得相关的社会主体认可和接受的程度称为()(1分)A:政策的有效性B:政策的合理性C:政策的合法性D:政策的法制化16、在公共组织中,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1分)A: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B:群众组织的决策行为C: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D:事业单位的决策行为17、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作()(1分)A:执行机构B:目标人群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18、由美国学者萨巴提尔等人提出的政策变动模式属于()(1分)A:Z字型B:周期型C:学习型D:突变型19、除了成本评估、需求评估、效益评估、过程评估、影响评估以外,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还有()(1分)A:单一评估B:复合评估C:价值评估D:外部评估20、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作为论证信息可信度的基础,这一政策论证模式是()(1分)A:权威模式B:统计模式C:分析模式D:解释模式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包括()(2分)B:代议机关C:利益集团D:行政机关E:司法机关22、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2分)A:问题的针对性B:内容的综合性C:对象的虚拟性D:未来的预期性E:目的的多元性23、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2分)A:管制功能B:分配功能C:引导功能D:调控功能E:监控功能24、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包括()(2分)A: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B:交换资源的需要C:结盟的需要D:追逐权力的需要E:协调的需要25、关于公共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B:公共利益首先是利益获得者的群体范围C:公共利益首先是利益实现的程度D: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E: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三、文字题(共6题,共40分)26、简述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A.《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B.《博弈与决策》C.《隆中对》D.《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A.中国化B.科学决策C.民族化D.大众化3.政府存在的基础是()A.立法机构及其运作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C.行政机构及其运作D.竞争性政党制度4.政府传统上被设定为公共机关,代表并谋求()A.社会公共利益B.自身的特殊利益C.劳动人民的利益D.垄断组织的利益5.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6.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C.决策人数的多少D.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7.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A.行政决定B.人大立法C.行政计划D.行政监督8.公共政策的系统议程又称为()A.政府议程B.政策议程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9.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1A.大众传媒的报导B.公共政策的制定C.公共政策的监控D.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10.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11.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A.立法过程B.司法过程C.政府过程D.执法过程12.在政策规划的多元化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公众B.立法机关C.政府D.司法机关13.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B.“挂羊头,卖狗肉”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D.不折不扣落实14.互适模型即“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A.霍恩B.雷恩C.麦克拉夫林D.史密斯15.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16.现代意义的政策评估兴起于()A.20世纪30~40年代B.20世纪50~6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70~80年代17.政策评估与否注重的是()A.功能的原则B.经济效益的原则C.结构的原则D.社会效益的原则18.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法的提出者是()A.J·安德森B.L·D·迈尔斯C.M·雷恩D.M·麦克拉夫林19.在政策调整的诸多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2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C.政策周期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0.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A.调整状态B.终结状态C.非均衡状态D.均衡状态21.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是()A.公共政策的适应性B.公共政策的容纳性C.公共政策的持续稳定性D.公共政策的周期性22.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A.规范性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23.脚本写作的基础为()A.某一个假设B.政策方案C.政策制定D.一系列假设24.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关系应当是一种()A.平行而不相干的关系B.排斥关系C.隶属关系D.合作关系25.公共政策预测的根本理由在于()A.实现政策合法化B.确定政策框架C.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D.实现政策法律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公共政策研究00318重点内容整理版,速过

自考公共政策研究00318重点内容整理版,
速过
自考公共政策研究重点内容整理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整理自考公共政策研究课程的重点内容,帮助研究
者快速了解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内容
1. 公共政策概述
- 什么是公共政策
- 公共政策的特点和分类
-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
- 政策制定的主体和过程
- 政策分析方法和工具
- 政策评估与监测机制
3. 公共政策的影响和评价
- 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公共政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4. 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 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 公共政策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5. 当代公共政策热点问题
- 当代社会面临的公共政策挑战
- 城市化、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热点问题的政策措施
6. 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思路
结论
本文档对自考公共政策研究00318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包括公共政策概述、政策制定与实施、政策影响和评价、理论与实
践、公共政策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
学习者可据此文档快速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考试真题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A.政策群B.政策一般C.政策链D.政策集合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 “上下来去”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机构一制度模型D.集团模型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D. —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反馈系统7、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决策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法国D.英国8、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A.目标人群B.政策问题C.政策目标D.政策环境9、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一决策一输出一反馈的模型是A.理性主义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10、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A.德洛尔B.伊斯顿C.安德森D.埃齐奥尼11、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被称为A.头脑风暴法B.层次分析C.综摄法D.假设分析12、在三源流模型中,提出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机会,被称作A.政策倡议B.政策采纳C.政策窗口D.政策过程13、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被称作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目标D.政策抉择14、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参考、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其他部门相关政策方案,这个过程被称为A.政策规划B.政策学习C.政策抉择D.政策论证15、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控16、公共政策执行的最深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是A.自然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环境17、“土政策”属于A.替代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残缺式政策执行18、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政策监控分为A.预防性监控和结果监控B.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C.上级监控和下级监控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19、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者该政策处于一种A.整合状态B.终结状态C.均衡状态D.非均衡状态20、在系统调査的基础上,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作A.理论性政策研究组织B.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D.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
宁骚00318《公共政策学》1~4章

②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③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 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 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 综合的特征。 ④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 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公共政策学
任课教师:
联系方式:
《公共政策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管理
学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必考的课程。
(1)考试采取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达到60分者为合格。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课程内容:
(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四)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
一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 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也就开始有了人们 对于公共政策的观察和思考。当这种观察和思考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也就有了如何给这 门学科命名的问题。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 各种不同的名称是在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个概 念,就像一个人有许多名字一样。
研 究 对 象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 政策方案 政策方案 公共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系统 政策系统
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
政 策 过 程
政策研究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 作为纯理论研究和纯操作性研究之间的一个过渡 性研究领域,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也具 有广泛性的社会应用价值。
自考00318公共政策 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考试分析一、课程学习要求1.2.3.二、学习目标1.识记2.领会3.应用(1150(2(310060参考样卷:20120分)5210分)4520分)21020分)21530分)考试题型举例•易20%•较易30%•较难42%•难8%考试题型举例201704】1.)A. B.C.韦伯D.西蒙【正确答案:A】考试题型举例201804】)A. B.C. D.E.【正确答案:ABC】考试题型举例201804】【答案】(1(2(3(4考试题型举例201804【答案】(1(2考试题型举例201804】1998考试题型举例2002年4月3日,考试题型举例(1(2【答案】(1考试题型举例(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2谢谢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本章考点分析20考点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1956年考点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考点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考点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公共组织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非政府组织指的是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2.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4.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2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二)政策系统1234考点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23456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1(2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2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234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5••••考点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678考点四、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考点四、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123考点五、古代中国政策的研究20考点五、古代中国政策的研究考点六、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考点六、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考点六、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考点七、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考点七、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2020世纪50考点七、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1(1234234考点八、学科的诞生与发展1951。
《公共政策学00318》自考本科历年真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00318》自考本科历年真题及答案200204—20120720XX 年4 月公共政策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A.申农B.维纳C.贝塔朗非D.韦伯2.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A.伊斯顿B.拉斯韦尔C.默顿D.阿尔蒙德3. 在国家能力中, 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AA. 社会抽取能力B. 社会控制能力C. 社会规范能力D. 社会适应能力4. 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DA.三权分立制B.合议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三权分立制5. 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BA.议会B.总统C.法院D.执政党6. 对各项政策方案效果进行预测性分析和比较, 这项工作属于BA. 政策方案择优B. 政策方案评估C. 政策方案规划D. 政策合法化7.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 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AA.史密斯B.麦克拉夫林C.雷恩D.巴德克8. 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BA. 确定评估对象B. 作出评估结论C. 制定评估方案D. 准备评估条件9. 最初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学者是AA.琼斯B.布鲁尔C.德龙D.林德布洛姆10. “头脑风暴法”应归类于AA. 现代定性方法B. 定量方法C .系统分析方法D. 趋势外推法11. 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BA. 渐进主义B. 行为主义C. 系统分析D. 统计分析12. 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BA. 德洛尔B. 西蒙C. 拉斯韦尔D. 韦伯1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的是BA. 公共问题形成B. 政策方案的制定C .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D .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14. 关于政策与理论的关系、政策与实践的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AA. 政策的理念依据是社会实践B. 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C. 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 D .理论是政策的指导思想15. 不属于政策实施阶段的环节是CA. 方案为多数人认可B. 方案切实可行C. 方案紧扣政策目标D. 规划多A. 政策执行B. 政策调整C. 政策宣示D .政策修正16. 以下四项, 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AA. 方案为多数人认可B. 方案切实可行C. 方案紧扣政策目标D. 规划多17. 在政策规划阶段, 拟定出政策方案后, 接下来的环节是BA.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B. 政策方案的评估C. 政策方案的改进D. 政策方案的实施18. 政策分析如下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方法是BA. 系统分析B. 德尔菲法C. 时间序列分析D. 投入一产出分析19. 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BA. 政策倡议B. 政策宣传C. 政策分解D. 组织准备20. 在轮流执政的西方多党制国家, 政策因执政党的更替而呈现明显周期波动, 这属于CA. 功能性政策周期B. 阶段性政策周期C. 反复性政策周期D. 自发性政策周期21.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 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CA. 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B. 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C. 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D. 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22.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 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BA.民主化原则B.系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23. 价值分析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中的BA.系统分析方法B.现代定性方法C.定量方法D.类别分析法24.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主要作用是CA.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B. 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C. 作为决策支持系统D. 执行公共政策25.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 曾对中国出兵作出准确预测的美国公共政策咨询机构是DA.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B.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 美国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D. 兰德公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解析201804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卷(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A.政策群B.政策一般C.政策链D.政策集合【解析】A 所谓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的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上下来去”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机构一制度模型D.集团模型【解析】A 基于中国自身的经验和理论资源概括出来的是“上下来去”模型。
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解析】C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
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解析】C 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这一本质蕴含于公共权力机关为着具有公共性、阶级性或自利性的政策目标而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的行为中。
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D.一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解析】B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
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反馈系统【解析】B 政策支持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
全国2018年4月公共政策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公共政策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点击查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A2. A3. C4. C5. B6. B7. C8. B9. D 10. D11. D 12. C 13. C 14. B 15. B16. C 17. B 18. D 19. C 20.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BCDE 22. ACDE 23. ABCE 24. ABCDE 25. A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来源于:一是公共权力机关具有公共性:(1分)二是公共政策处理的是公共事务:(1分)三是公共政策是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
(1分)27.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倍息的重要手段;(1分)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1分)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1分)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1分)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1分)28.危机决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在相当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
(2分)危机决策的构成要素有:一是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1分)二是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1分)三是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1分)29.复合政策评估是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的评估,(1分)毎一项政策都有其特定的性质,而且各项政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分)因此,将一项以上的政策综合起来进行评估,能够考察政策的整体性效果,反映政府综合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
(课程代码00318)
本试卷共5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
A.政策群 B.政策一般 C.政策链 D.政策集合
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A.“上下来去”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机构一制度模型 D.集团模型
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D.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
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 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
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 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 D.一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
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A.政策制定系统 B. 政策咨询系统
C.政策执行系统 D. 政策反馈系统
7.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决策体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法国 D.英国
8. 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
A.目标人群 B.政策问题 C.政策目标 D.政策环境
9.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诀僚—输出—反馈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10.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
A.德洛尔 B.伊斯顿 C.安德森 D.埃齐奥尼
11.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被称为 A.头脑风暴法 B.层次分析 C.综摄法 D.假设分析
12.在三源流模型中,提出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机会,被称作
A.政策倡议 B.政策采纳 C.政策窗口 D.政策过程
13.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被称作
A.政策规划 B.政策评估
C.政策目标 D.政策抉择
14.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参考、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其他部门相关政策方案,这个过程被称为
A.政策规划 B.政策学习
C.政策抉择 D.政策论证
15.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16.公共政策执行的最深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 B.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环境
17.“土政策”属子
A.替代式政策执行 B.附加式政策执行
C.象征式政策执行 D.残缺式政策执行
18.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政策监控分为
A.预防性监控和结果监控 B. 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
C.上级监控和下级监控 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
19.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
A.整合状态 B.终结状态
C. 均衡状态 D.非均衡状态
20.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作
A.理论性政策研究组织 B.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D.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坚持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要做到
A.强调研究者的价值中立 B.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C.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 D. 重视本土资源
E.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
22.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
A.管制功能 B.刺激功能
C.引导功能 D.调控功能
E.分配功能
23.公共决策的现代化要求公共决策过程实现
A.理性化 B. 民主化
C.科学化 D.合理化
E.专业化
2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包括
A.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 B.问题的察觉
C.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 D.团体或组织活动
E.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25.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政策信息、资料 B.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政策目标 D.政策的沉淀成本
E.政策稳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7.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28.简述危机决策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9.简述复合政策评估的含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执行系统有效运行有哪些影响。
31.试述在政策审议过程中正确实施政策方案评估和择优有哪些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32.
B市政府的网站
33岁的软件工程师阿布本来不大关心政府的政策,可是一次偶然的上网经历使他有TLE大改变。
当时他在网上搜索自己老家的情况,无意中看到了8市政府网站上关于政府解决困扰其家乡的很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具体方案,他认为这些政策设计切实可行。
这让阿布很感动,使他从此成为该政府网站的粉丝。
B市政府网站虽已创建多年,但因很少在网上公布政府重大决策的过程和细节,所以网民对它态度冷漠,点击量一直不大。
前不久市政府主要领导人指示对该网站改版,从此通过搜索或点击网站内的链接,就可以了解到辖区内各个地方甚至一些村庄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具体发展和建设方案。
该网站是一个开放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其申的词条,经专家确认后发出。
阿布老家在该市的偏远郊县,政府网站有关那里的词条涵盖工业、农牧业、民生、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十几个方面。
针对该地区人口外流严重的情况,网站公布了政府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提供免息贷款袱桔农牧业、改善灌溉设施以提高果园和农田产量、发展旅游和手工艺品行业、改善女性就业等。
网站甚至还提到那里某个地方缺少药店,自来水供水系统水压不足等细小、具体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
阿布逢人便讲,B市政府为那些最不起眼的小村镇都制定了很好的发展方案,政府网站让我看到了家乡的美好未来,看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
(1)什么是大众传播?
(2)结合本案例,分析新电子媒体(即新媒体)在为政策提供舆论支持方面的作用。
33.
一场媒体问政直播活动
最近,一场由H省纪委主办的“落实责任、教育惠民”媒体问政直播活动在省电视
台800平方米演播大厅举行,电视、广播、网络同步直播.
10部暗访短片揭露的一幕幕乱象令观众揪心,让现场接受问政的教育官员表情尴尬:荷载32人的校车载着至少60个孩子超速行驶在乡间道路上;校长编书,学生埋单;上了4年学,被要求买了lo套校服;学生伙食费被克扣到老师饭碗里……
有一部短片受到特别关注:超载30多人的该省Y市银河幼儿园校车以超过80公里的速度行驶。
采访到这一幕的记者询问陪车老师是否知道这种情况的危险性,这位老师竞说自己刚来,不清楚情况。
记者介绍说,店纠风办去年就接到对这一问题的举报并要求立即解决,后来教育部门反馈谢.已责成当地解决。
但是,时隔一年问题仍在.在演播大厅,电视主持人向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提问,究竟何时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这位副书记坦言深感自责,校车安全问题屡禁屡发,表明我们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他表示将责成当地立即整改,并将对学校负责人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问责。
节目结束后,省教育厅长坦言,这是一次“赶考”,能打60分就不错了.媒体问
政对于教育战线的领导者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警醒机制.接着,教育厅长就组织在场的教育系统干部开了个短会,要求在第一时间解决媒体问政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政策反馈系统?
(2)结合本案例,分析媒体闯政直播活动对政策反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