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解读共42页
第2章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中国比较 文学的复兴
(一)中国比较文学历史的回顾
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中国比较文学历史的 继续与发展,同时也是世界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比较文学从20世纪初萌芽,到现在已经 走过了百年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发端于 20世纪初,成长于三四十年代,沉潜于五六十年 代,复兴于七八十年代,繁荣、创新于世纪之交 和新世纪伊始。
是以法国学者维尔曼、梵·第根、 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出版的梵·第 根的《比较文学论》是一部全面阐述 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 集大成之作,多年来一直是比较文学 入门的必读书。 由此可见,法国学派是把比较文 学作为一种文学关系史来研究,它注 重的是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 的事实联系。
• 例,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能72变,就吸收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中神猴哈努曼会36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 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 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
• ★我们认为最恰当的提法是“跨 文明研究” • “文明”则是指具有相同文化传 承(包括信仰体系、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等)的共同体。 • 美国学者塞缪尔· 亨廷顿在其《文 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世界上 有8大互动冲突的文明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 究》一书中分析了曾在人类历史 上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21种文 明。 • “文明”概念的涵义是明确的。 用“跨文明”替代“跨文化”更 能彰显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以及学 科理论建构此次重大转折的基本 特征。
王国维
鲁迅发表了《文化 偏全论》和《摩罗诗 力说》,进行比较文 学的尝试,而且提出 首在审己,亦必知人, 较既简,爱生自觉” 的思想,这是中国最 早提出的比较文学原 则。
鲁迅
历史说明,中国比较文学孕育于社 会变革时期,立足于本土文学研究观 念变革和方法更新的内在需要,是在 全球交往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 国特色的人文现象。
第二讲比较文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第二讲比较文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1、了解比较文学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2、理解比较文学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
1、认识比较文学史前史的真实形态;2、理解比较文学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外在助力”与“内在动力”;3、认识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标志着世界比较文学史上的新阶段。
(一)比较文学的产生1、史前史。
古罗马时代的比较文学的萌芽、但丁时代的比较文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代的比较文学的可能、18世纪思想家伏尔泰与歌德的比较文学思想、19世纪的作家与学者如施奈格尔、史达尔夫人、格林兄弟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
(目前,学术界对于世界比较文学史前史的研究很少,我们只要从原始材料出发来进行考察,就会有重要的学术成果产生;可以说,这是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有可为的一片天地。
)2、正史的开始: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法国的两位中学老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他们合编一本多民族的文学作品选《比较文学教程》;最早在大学开“比较文学”讲座是法国学者维尔曼,他在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最早出版的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是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
3、19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比较文学形态(一批人集中行动:编写教材、举办讲座、撰写专著、编制书目、组织学术活动;在当时,的确形成了一个在法国和欧洲影响很大的群体)。
(二)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所产生的经济与政治环境(新大陆的发现;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一体化进程;马恩与歌德从自身出发预感到的“世界文学”时代)。
2、“世界主义”意识的觉醒(人们对地球形态的认识过程;学者们对世界事物的认识超越了欧洲界限,将目光投向东方;许多学者将世界当成一个整体来看);3、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西欧的兴起,后影响到各洲,得到很大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经典作品译成多种文字;在作家的创作中,国际性题材渐渐增多;民间文学搜集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民族);4、19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交叉、关联与边缘学科的启示(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比较解剖学”、“比较生理学”、“比较语言学”、“比较经济学”、“哲学系统比较史”等新学科,对文学研究者以丰富的启示);5、文学史研究深化的必然要求(“来源”与“影响”;西方文学“两个源头”;历史线索);6、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初步采用(英国学者豪勒姆所撰写的杰出的文学史著作、法国学者史达尔夫人关于“南方”与“北方”文学的划分及其论述)。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溯源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三个阶段来加以具体描述。
首先,要谈到的是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
比较文学研究的出现有赖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二是必须具备通识眼光,即能具有一种从国际角度来从事文学研究的立场。
中国古人有求“通”的关照意识,却没有独立的专业意识。
所以,在中国,比较文学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属于“虽曾触及而未加全面引申”一类。
虽然比较文学研究滥觞甚早,但这一学科并没有独立出来。
就现有文献来看,最迟在汉代,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就已正式出现。
如《《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这条记载可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
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
在中国古代各种类项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应是历代文论中的跨学科研究。
古代学者或从音乐角度论文学,或从书画角度论文学,或从哲学、宗教、医学、建筑学等角度来论文学,天文地理,各门学科,几乎无不可以与文学相通。
与西方古代相比,这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导致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人认为,文学与其他学科都是“殊途同归”统属于同一个“道”,因而文学研究还是其他科目的研究,都是重通达而不贵专门。
这也造成了中国古人的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缺乏自觉的专业意识,是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
其次,说到“比较文学”学科在现代中国的正式建立,这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文化像潮水一般涌进中国。
以往任何一次中外文化交流,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无法与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相媲美。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1.、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影响研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法国学派。
代表人物:戴克斯特、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学术风格:历史实证主义。
影响研究:用充分可靠的材料来阐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有两个特点:1、有文学上的事实联系和影响的国家;2、局限在欧洲国家(二)、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
美国学派。
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列文、奥尔德里奇。
学术风格:审美研究。
平行研究: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
一方面从新批评的文本理论出发,提倡美学的介入,对没有文学上的事实联系和影响的跨国文学进行研究;一方面提倡文学和其它知识领域的跨越性研究。
(三)、跨文明研究。
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
比较文学源生于欧美,虽然有歌德和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的主张,实际上因为欧洲中心主义,其视域一直局限在欧洲文明。
中国学者必然会有尖锐的文明异质感,无法忽视文学现象背后隐藏的中西文明差异。
特点: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的背景下,立足文化的多元性,强调不同文明的文学的异质性的相互对话。
二、当前发展趋势:1、理论大潮的影响;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港台学者李达三、古添洪、陈慧桦提出“中国学派”的设想。
3、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
2、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美国学者雷马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解读
• 三、求同思维;
• 如韦斯坦因就曾对“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 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然迟疑不 决”。
• 他说:“在我看来,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 内,才能在思想、感情、想象力中发现有意 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⒁
中国学派
• 目前,几乎所有从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的学者都以为,有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整 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就是一座完满的 大厦。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研究结果证明:迄 今为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 的,它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即使有了影 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我们仍然不能解决比较 文学研究中的很多问题。
• 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结构的最 内圈———“影响研究”仍然有效,仍然在当 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充满学术生 命力。不同阶段的学科理论构筑起了自己 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涟漪圈,而这 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又共同构筑起了比较文 学学科理论的宏伟大厦。
•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涟漪式”学科理 论结构?这是因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不同的学术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问题、
• 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基亚一再宣称,“比较文学的 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凡 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也就停止 了”。因此,比较文学的学科立足点不是“比较”, 而是“关系”,或者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 所以他说:“我们可以更确切地把这门学科称之为国 际文学关系史。”
• 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学派的自我设限,抛弃 “比较”而只取“关系”,正是对圈外人攻 击的自我调整和有效抵抗:你攻击“比较” 二字,我就从根本上放弃“比较”,如此一来, 克罗齐等人的攻击也就没有了“靶子”,其 攻击即自然失效。
• 这种反思,集中在比较文学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 问题上,如果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那么,其学科的科 学性何在?
中国比较文学简要发展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简要发展阶段Part1 史前史1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历史背景:中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期间起点:张骞通西域唐太宗执政期间达到高潮A 阐发研究的渊源:西晋佛教传入后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法格义: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理解的圆筒与疑问的通畅,借古籍来附会佛理 ; 增徒间为研习佛理,也要接汉学来比附佛学.心无义与格义相似:取外书之义以释内典之文合本将同一经本的不同一本合编开启了对同一作品不同译本对比研究的先援儒入释格义的支脉B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探源溯流的早期形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神话传奇其中有一篇将名间传说中岳道士炼丹事与《大唐西域记》中相似的故事进行比较,指出后者是前者的渊源,还指出后者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讹误。
他的方法无疑是影响研究探源溯流的早期形态C平行研究P63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将中印两个名族关于月中蟾桂这一民间传的不同说法进行比较,并列了四种说法,并提出对后一种说法的肯定。
D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翻译理论:直译释道安意译鸠摩罗什折衷慧远(释道安弟子)对翻译理论的探讨开创了后世对媒介学中翻译研究的渊源。
总结:此时期比较文学中探讨不同文学间的渊源,影响媒介乃至平行类比互相阐发的各种类型的研究都有了萌生的痕迹,但痕迹是零散的微弱的不易察觉的。
尽管微弱,却又很有意义,正式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痕迹,才滋生成长出比较文学今天的繁花和硕果。
2中国比较文学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特点:A翻译理论有了较大发展林纾严复:信达雅B平行研究:西方作品大量翻译文学观念变化:小说地位提高比较中西小说的异同:向西方学习与继承本国文化传统孰优孰劣改良派:梁启超中国小说诲淫诲盗保守派:徐念慈盛赞中国小说诋毁西方小说C比较研究范围扩大某一类文学作品(如小说)的比较作家作品文体章太炎:以各种文学体裁产生的顺序比较了中西文学,阐明中西文体的异同理论总结:观点偏颇,有些比较牵强附会,论者对西方文学认识肤浅但是比较意图明显,比较范围扩大。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竖起的最鲜明的一杆大旗,也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但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最有创新性,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回首三十年,我们大致可以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脉络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开创与奠基的阶段。
第二阶段(1988-199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方法体系的建构阶段。
第三阶段(1998-至今)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发展的阶段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法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论争中成长。
中外学界对此观点不一,论争主要围绕着两个焦点问题:第一,要不要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一个民族地域性学派是民族性的问题,还是世界性的问题;第二,“阐发法”是不是中国学派的方法论比较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在实际研究中,中国学者发现原有的欧美学派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
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下,研究环境的变化对原有的学科理论提出了挑战,这就是台湾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宏观的语言文化背景。
就人文学科而言,近代以来中国学术一直在西方的强势话语之下生存,使中国学术失去了演说自身的权力和方式,在文化的族群上已经显得无依无靠。
明白了我们自身的状态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进行切实的学术创新,这是当下学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派获得两个学术收获:从跨文化到跨文明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
比較文学中国化:在全面阐释中国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对其历史形成及发展作一简略的回顾。
实际上,比较文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在中国的语境中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它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上处于被打压的边缘地位,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才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运动,而新世纪伊始又受到各种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挑战,但最终还是幸存了下来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王向远[提要]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位。
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术谱系文学批评文学史文艺学跨文化诗学[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0)05-0130-07一比较文学系谱学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进行纵向梳理。
在历史方法与逻辑演绎的双向运动中,可以将比较文学的学术理论系谱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期,古代的朴素的“文学比较”,是比较文学的历史积淀期;第二期,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以文学批评的形态存在,是比较文学的学术先声期,第三期,现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实现了“学科化”。
在19世纪末学科成立之前,比较文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期,也是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文学的自觉意识与方法论,而仅仅是一种以自国为中心、在有限的国际区域视野中的朴素的“文学比较”,呈现出地域性(非世界性)、偶发性的、简单的异同对比的特征。
这种朴素的“文学比较”在古代各文明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大都存在,但情况有所差别。
在中国,长期以来,汉文学以外的文学很少能够引起中国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与研究者的注意,属于中外文学比较的文字材料极为罕见。
有的学者在谈到中国比较文学031“史前史”的时候,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与北方的文学的比较属于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论略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论略作者:徐晓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摘要:中国比较文学的百年春秋,从起源、发轫走到受阻停滞的“黑暗”年代、又在打破政治思想的牢笼后重新迸发出活力,走到复兴时期,再到当下的转型阶段和新时期,其间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中尤以比较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变化最为明显,最为深入历史变迁的本质。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比较文学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主流比较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并依此梳理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的脉络,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的阐释开启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观念;研究方法作者简介:徐晓琦,专科学历,毕业学校: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2一、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比较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法国学者因提倡影响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而被人熟知,其理论体系被称作“法国學派”。
在1958年举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美国学者韦勒克批驳法国学派外贸型的研究模式,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文学性研究方法,开启了比较文学史上的“美国学派”。
“苏联学派”则将辩证法贯穿于比较文学研究之中,强调文学发展中的经济动因。
而“中国学派”则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钱钟书的《管锥编》问世之后中国才真正地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步建立起来。
虽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由来已久,但其从一诞生就带有明显的争议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也很难说已出现了一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具有稳固地位的中国学派。
当然,这些并不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比较文学是一片空白。
相反,中国比较文学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晋时代。
当时所谓的“格义”可以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尽管这只不过是一种以汉学来比附外来之学的方法,但它已具备了比较文学的“阐发研究”的原始动态,还有后来的“合本”方法,即将同一经典的不同译本编订一起,从中相互比较,算得上是开我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之先河。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而任何学科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在学术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
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这种累进式的发展态势,其特点不但在于跨越各种界限(如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等等),而且在于不断跨越之中圈子的不断扩大和视野的一步步拓展。
我把这种发展态势称为“涟漪式”结构,即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就好比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荡漾开去。
但无论有多少个圈子,中心却是稳定的,即始终稳稳地确立在文学这一中心点上。
尽管各个发展阶段中曾经或多或少地以各种方式偏离文学(如法国学派过多关注文学“外贸”,忽略了文学性这一问题;又如当今比较文学界“泛文化”的倾向等等),但并没有从根基上脱离文学这个中心点。
一圈圈的“涟漪”构成了比较文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的涟漪便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式的基本框架。
因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是线性的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地、累进式地发展。
后来的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
例如,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能取代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当今我们倡导的“跨文化研究”(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也并不取代“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结构的最内圈——“影响研究”仍然有效,仍然在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充满学术生命力。
不同阶段的学科理论构筑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涟漪圈,而这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又共同构筑起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宏伟大厦。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涟漪式”学科理论结构?这是因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学术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问题、不同的学术切入点所形成的。
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
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它自身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空前活跃,成绩卓著。
与此同时,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
这三股潮流促使国际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着比较文学向更高更新的阶段发展。
第一股浪潮是所谓理论大潮。
所谓比较文学“理论化‘,就其积极方面来讲,包括两重重要意义,一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比较研究(比较文本的研究)的那些课题想李林性课题扩展,即对于人类文学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问题的探讨,或者说是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
二是指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它的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理论架构。
应该说在两个方面,”理论化“的趋势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蔽芾注定有害,相反应该说是有益的,是不可避免的。
比较文学应该接受新理论提供的新思路、新角度而不断进行开拓。
至于对于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那原本符合比较文学的宗旨,是它与总体文学的共同目标。
我们应该相信,各种新理论的涌现可以给比较文学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它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新的发展。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1991年8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学者们都注意把自己的视野跨越东西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与西方,特别是会议讨论到如何建立体制化、科学化和理论化的比较文学学科这一重大课题时,代表们更自觉地意识到,东西文学的对话和结合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这也许是世纪之交国际比较学者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国际比较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4次大会,继续表现出对东方的重视。
大会议题突出多元化,其意义也为有意识地促进多种文化,特别是东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三股浪潮,是所谓“文化研究“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总之,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
比较文学范围
一、小题1、比较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古罗马,但丁《论俗语》;(1)诞生与确定:19世纪70年代欧洲,标志:杂志;理论类著作:1886年波斯奈特《比较文学》;课程;学位、专著、工具书。
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2)新领域的开拓:教堂山会议、美国学派:平行研究。
(3)当前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今a.理论热:解构主义;b.东西比较热:刘若愚、阐发研究、夏兴;c.文化热2、法国学派:巴尔登斯伯格:实证方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基亚:1951《比较文学》3、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丰碑4、意大利学家克罗琪认为:比较方法不过是一种研究方法,无助于划定一种研究领域的界限。
5、比较文学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只要跨民族,就可成立)6、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李贺和济慈;安娜和繁漪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表面上同异的硬性比较。
7、文学与哲学: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古希腊悲剧对黑格尔的影响;论语。
8、文学与宗教:西方文学与基督教:同文化体系内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学与佛教:跨文化体系内跨学科研究。
9、文学与心理学:15010、文学与艺术:各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歌剧、题画诗、京剧、电影等11、文学与科学: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1818——双重自我,文学与道德的冲突;史蒂文森《化身博士》——追求自由12、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二、名词解释1、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的北卡罗来州教堂山举行的第二届年会,中心议题是欧美文学关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对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进行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
这次会议成为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比较文学研究方向由此全面调整,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比较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的历史)
比较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的历史)比较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现按其发展阶段加以阐述。
一、法国学派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学派是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有巴登斯贝格(1871一1958)、梵。
第根(1871--1948)、卡雷(1887—1958)和基亚(1921一)等。
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
他治学态度十分认真,总是用充分的实际材料来支持他的结论,这样的研究使他成为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
巴登斯贝格不仅写下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而且是一个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比较文学能在不长的时间里相继成为法国几所重要大学的正式学科,这与巴登斯贝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从理论上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
他于193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论》具体论述了比较文学的性质、方法和范围,全书共分为“导言:文学批评一文学史一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比较文学之方法与成绩”、“一般文学”四部分。
在书中,梵·第根对比较文学作了如下界定:“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的。
”①他认为“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②。
就欧洲而言,他认为主要有三类:希腊与拉丁文学之间的关系,中世纪以来近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近代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把考证作为比较文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比较文学家第一应该避免那些早熟的似是而非的批判;那些批评诱惑着心智,但它们的立脚点却是一些近似或一些错误,而它们又只会把人引导到空泛或不确的概论上去。
”③梵.第根还十分详尽地设计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他将影响研究的对象分为三种类型,即放送者、接受者和传递者,并将比较文学的领域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部分,包括“文体学(genologie)”、“主题学(thematologie)”;另一类是文学交流,包括“誉舆学(doxologie)”、“源流学(crenologie)”、“媒介学(mesologie)”。
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解读
• 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比较文学开 端,为什么偏偏会走向旨在限制比较文学研 究范围的所谓“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轨 道上呢?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认真深思过、过 问过这一问题。韦勒克(Rene Wellek)曾深 刻地批判过法国学派,但却同样并未深究过 这一问
• 题。
• 为什么欧洲早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会转 向仅仅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 史”?为什么欧洲的比较文学会走上自我设 限的道路?主要原因或许有如下数点:
• 第一阶段在欧洲,
• 第二阶段Leabharlann 北美洲,• 第三阶段在亚洲。
•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 研究”。然而,纵观比较文学发展史,往往令 人疑窦丛生。人们不难发现,最早倡导比较 文学和总结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其实并不 是(或并不仅仅是)法国学者,
• 例如,最早(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德国 学者、著名作家歌德,被公认为推动比较文学发展 的最重要人物。
• 一圈圈的“涟漪”构成了比较文学不同的发展阶 段,所有的涟漪便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 漪式的基本框架。因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是线 性的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 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地、累进式地发展。后来的 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例如,美国学派 的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能取代法国学派的 影响研究;当今我们倡导的“跨文化研究”(跨越东 西方异质文化),也并不取代“平行研究”与“影响 研究”。
• 这种反思,集中在比较文学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 问题上,如果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那么,其学科的科 学性何在?
•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 法国学派这句名言是挡住克罗齐等学者攻 击的最好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