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河流治理中生态保护问题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重视河流治理中生态保护问题的建议

沈光炎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我市的农村水利工程在水利部门的努力下得到了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堤防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等等建设全面进行,对农田水利的设施、河道防洪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河流治理的工程中,对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今后的水利工程中应该加以重视。特别是2010年我市的河流治理工作任务还很重,河流生态保护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河流是洪水行进的场所,也是多种生命起源繁衍的地方。在水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占用了大量水资源。同时向河中排放的污水增加,造成河流水质恶化。很多河中几乎看不到生物,人类也无法接近;或者虽然水质尚可,但充斥着钢筋与混凝土,影响生物生存繁衍;而在城市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流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对其水量和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

河流的治理,既要

考虑人类的需求,

也要保护河流水

质,给所有的生命

提供良好的栖息

场所。为实现多目

标的河道生态治理规划,必须全面理解河流生态的内涵,剖析河流水体的水生态结构,制定合理的生态工程措施,最终建成生态良好平衡稳定的理想河道。

1、河流生态的基本含义

河道内流水水体生态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河道生态主要由水生植物和它们的生境组成;从水文学角度分析,河道生态反映了生物生存的水利条件流量、流速及水质,甚至于河道的空间几何形状。

影响河道内生态主要有水生生物及它们的生境。水生植物中有大型的挺水植物,如芦苇、荻、营蒲等,他们生物量较大,生长在水深不大于1.5m的水域内,并有发达的根系扎入土壤; 沉水植物,有眼子菜、金鱼藻等,它们的植株完全浸入水中;浮叶植物,如菱角、莲花等,它们的茎在水中,叶浮于水面上。还有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蠕动动物、水生昆虫、环节动物、原生动物等,也有一些菌和真菌。水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个体大小,依不同地域差别较大。

除了水体中的动植物本身外其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诸多因素也构成了它们的生境。如河道纵横断面形态、营养物质、阳光、土壤、空气、水、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及在水边活动的生物,包括人类。河道横断面依不同的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山区河道的几何形状往往呈V形,河道断面狭窄,水流湍急;平原河道断面开阔,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开始沉积。岸边及水中的植物、人类部分废弃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了部分食物。阳光为水生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能源,空

气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土壤使植物可以扎根,动物可以作巢,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交换。

河岸是水体与陆地的过渡地带,紧密连接了水体和陆地。其上面主要有湿生植物及小型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它影响河流的泥沙搬运和沉积,是河道水体运动的外边界条件,也为陆地上动物提供用水的通道。

综上所述,河流生态首先应考虑河道内的水体生态,以及河道与陆地的过渡带河岸生态。当河中无水或充满污水,则河流的生态问题无从解决,生态平衡和稳定也无法实现。

2、保持河流生态的重要指标

(1)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标。河流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存在正是河流生态良好的具体体现。因此,谈到河流的生态,必须首先对河流的生态本底值进行调查,并区分出当地的优势种群,珍稀物种,标的性物种,决定需要保护和恢复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研究他们与河流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河流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水质标准。考虑不同生物的要求,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不同的河段水质标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生物体对污染的耐性相差较大,比如泥鳅的耐污能力极强,在Ⅳ类水体中甚至更差的水体中也能生存,但白条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在Ⅳ类水体中很快死亡。人类居住的大城市中景观河道水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河道的生态用水可依据不同情况制订具体水质标准。

(3)几何形状。主要是河流的纵横断面、比降、坡度、曲率。

保证河流不仅能够安全行洪,还应该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筑巢繁殖。过于人工化笔直的河道,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直立的河岸动物无法筑巢;混凝土介质植物不能生存。

(4)生态缓冲带宽度。为了使河流保持良好的生态,对河岸与陆地交接地带,必须规划出缓冲带。缓冲带有人也称做“绿色河流廊道”。它实质是规划中的绿线、蓝线及红线的综合及生物学表达。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城市河流缓冲带宽大于30m时,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增加河流中生物的食物供应,过滤陆地上的污染物,并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3、保持河流生态的措施

(1)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没有水河流的生态就无从谈起。目前很多河流是干涸的,主要是上游水资源被完全占用。因此必须从全流域的角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水库向河中放水,使河流保持应有的生态流量和水位。

(2)设计植物缓冲带。在河堤与陆地之间设计绿色植物生长区,其主要作用是过滤进入河中的水体。对于堤防很高的河流,大部分水是经过支流进入主河道。这时缓冲带对水质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降低河水的温度上(森林植被吸收约60%太阳能已被林学家实验证实)。而对于堤防很低的小河,两岸的水可以直接进入河流,缓冲带的作用更加明显。此时可以过滤水流,将面源污染大大降低,同时减小水土流失,降低进入河中的泥沙。

(3)使用生物易生存的护岸材料。河岸生态是河流生态的重要

方面。全部使用混凝土固然很牢固,但植物及动物无法生存。选用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直接种植在河岸上。如我国的山西樱山县在汾河运城段的治理时,插植矮化的紫穗槐、绵柳等,固坡护堤,经过实际检验起到很好作用。还可以使用生态砖护岸。其上有空隙可供植物生长,临水处有空洞可供鱼、青蛙产卵。

(4)保存河湾、浅滩、深潭。交替出现的河湾和浅滩,改变河流的流态,有利于水质改善,并能够使水生植物得以生长,鸟类得以繁殖。北方河流中的深潭,使水生生物在旱季和少水季节能生存下去。

(5)坑塘系统。坑塘系统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利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将水田中的水,蓄存到田边的水塘中,经稳定、沉淀后,再回灌到田中,多余的水退入河里。坑塘系统可以起到2方面的作用:其一,蓄滞洪水,减小河流行洪压力。其二,沉淀污染物,改善水质,对河流起到保护作用。这一系统不仅可以在南方应用,也可以应用到广大的北方地区。以北京市的温榆河为例,在上游支流中有大量挖沙形成的坑塘,经过简单施工,使得它们在雨季蓄积洪水,起到水库的作用。在旱季,周围村镇的生活污水在其中停留,这些坑塘又成为稳定塘,将水质初步改善后再退入主河道,对河道水质起到保护作用。

(6)修筑具有生态意义的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水量的分配与流态。河流上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水库、闸门、橡胶坝及跌水。其中河流上的闸门及跌水除了提高水位蓄水外,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①改善水质。将闸门跌水前的雍水设计成符合稳定塘的技术指标形式,并使水流的停留时间足够长,可明显地改善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