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_情爱观_及其现实意义_青年健康_情爱观_培养的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青少年研究·

论马克思的“情爱观”及其现实意义

———青年健康“情爱观”培养的路径

罗凯亮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青年正处于一个激情迸发的人生阶段,青年人在自己的爱情生活

上如何抗拒旧习气的侵袭、塑造自己的社会人生、成就自己的自由个性?马克

思的“情爱观”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思想路径。要在社会生活中抗拒旧习气的侵

袭,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改塑人生,成就人的自由个性。

【关键词】马克思青年情爱观培养路径

收稿日期:2012-11-12

作者简介:罗凯亮,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的“情爱观”是指马克思对爱情作为人的生命激情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如何成为改

塑人生、互塑个性的本质力量的思想观点。青年之所以为青年就在于青年正处于人生阶段上一

个身心开始全面生长、萌发的启动期,常言说“青春如火”,一个“火”字,很形象地表达出青年在

身体机能旺盛发育时释放出来的一种追求、拥抱整个外部世界、并力求与之融为一体的强烈意愿。如何使这种源于自然需要的强烈意愿从人与自然关系提升为人与人的关系,即把人的自然

情欲锻造成为改塑人生、互塑个性的社会情感———人与人的爱情,是值得每一个青年认真思

考的问题。而马克思的“情爱观”则为青年人培养健康的“情爱观”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思想路径。

一、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抗拒旧习气的侵袭

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在人们观念形态上所引起的变化,最为剧烈的莫过于建立

在男女关系之上的“情爱观”。从传统的内敛、疏离、单一化彻底地改变为外向、亲密、多样化。

引领这一时尚先锋的当属青年一代。毋庸讳言,这种变化是一种进两步退一步的历史现象,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关系的快速扩张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交换关系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扫荡了隐藏在温情面纱下旧的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又使人世间的一切都陷于冷冰冰的

现金交易之中。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已经揭露了金钱关系在男女关系上

发生的“无限倒退”,并指出了破解这一迷雾的现实途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积累起庞大的物质财富,又极大地膨胀了人的物欲、占有欲。私有财产的运动必定使交换关系、金钱买卖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妇女卖淫不过是“工人普遍卖淫的一个特殊表现而

已”[1]。妇女卖淫与工人出卖自己的身体供人驱使一样,都是以蹂躏自己的肉体为代价来维持7

5

自己肉体生命的持存。此种谋生方式直接降到了动物以下的水平。男女关系上的无限退化,不过是社会关系上全面异化的一个缩影。同时,这一过程是发生在以货币为中介的买卖关系之中,该谴责的首先是助纣为虐的货币持有者以及这种逼人卖淫的社会关系。然而,单纯的道德谴责或道德说教均无彻底的除旧布新的功能。真正能破解金钱买卖关系对人的全面统治,提升人的社会教养,改变社会风尚,荡涤各种旧社会不良习气的乃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说:“当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起来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实践运动取得了何等光辉的成果。吸烟、饮酒、吃饭等等在那里已经不再是联合的手段,或联络的手段。交往、联合以及仍然以交往为目的的叙谈,对他们说来已经足够,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而且他们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2]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是破除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下“人受物欲”控制,实现人对人的现实性关系上的真情交往,全面联合的最根本的社会力量。因此,劳动者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人与人直接的情感交流而无需借助任何外在的物质手段,交往成为目的本身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光辉成果”。社会主义运动是改变整个世界的革命锻造场,劳动者则是这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实现这一巨变的主力军同样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阶层劳动群众。青年人在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应把握历史运动的脉搏,不被表面的泡沫所迷惑,深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流运动中去,努力成为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的一分子,在男女关系的交往上拒斥各种旧习气,倾注“兄弟情谊”般的真情,弘扬人类的崇高精神。

二、在感性对象性关系中改塑人生

爱情是什么?恩格斯将其称之为:近八百年来诗歌为之环绕的中心,似乎只是在文学艺术中方显出它璀璨迷人的光芒,若要从其内在本质上进行思考和把握似乎总是一个难题。唯有马克思独具慧眼,把理论的触角从“解释世界”知识论的维度深入到“改变世界”实践论的维度上,把爱情放到“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相一致”[3]的基点上,放到与生产劳动相一致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中去考察,揭示出爱情之所以具有“改塑人生”的感性力量的秘密之所在。

历来的思想家们总是鄙视人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激情,就像所有的统治者都要设法挖掘出自己与众有不同的高贵出身一样,思想家们也总想在人的千差万别的现实生活之后寻找出一个主宰人的感性生活的不变的理性本质。欧洲思想史上费尔巴哈是打破这种“超感性神话”的第一人。而真正能最终打破理性主义“内在意识”的思想藩篱、划定人之所以为人界限的正是马克思所提倡的“感性活动”———人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男女关系最能体现人同自然界的原始关联。男女关系既是人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是人的最为原始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上,人首先体现为一个现实的作为对象性存在的自然存在物,是一个以感觉、激情为本质力量并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感性存在物,同时,人又是一个对象性的社会存在物,是在社会的生产劳动中“相互补充,相互需要”[4]而自我生成的。也就是说,发轫于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本底,强烈追求自我对象化的爱情,是促使人的自我塑造、自我生成的一种最为原初、最为深厚的本质力量。同时,这种关系又是最为久远、最为普遍的类(社会)关系,最能体现“自然对人生成”[5]的内涵。在这种关系上沉淀了人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关于“爱情”一节中说:“因为爱情第一次真正教人相信自己身外的实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