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意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的精神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思想、知识、文化、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物质的认识几乎等于物资。
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物质概念的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就逐渐清晰。
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精神的本原不在于自身,而是来自物质,物质对于精神和思想具有本原和决定意义。
同样,人们也从对生活实践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中,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的根据和本原。
在长时期内,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一直难分伯仲,与此相适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一直平行发展,谁也不能最终战胜谁。
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完整word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ຫໍສະໝຸດ 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对世界的本质进行了论述,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存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并说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在经典的论述中也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所体现:“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这就阐释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中根据规律运动和发展的。
对唯物主义一元论进行保护,也形成了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在历史观上和旧唯物主义存在差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现代意义前言:西方哲学史上物质观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朴素物质观、机械物质观等阶段,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出现,是对物质观发展的一种革新。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展现出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也在现代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质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展现出了一个重要范畴,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起点。
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内容入手,我们都看到了物质观的重要性,对物质观进行合理的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度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则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内涵概述在人类历史早期的时候,精神还没有得到开发和完善。
思想、知识和文化等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
在物质的认识上往往是局限在物质方面。
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和物质概念出现之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清晰。
人们在实践之中认识到了精神的本原不是自身,而是源于物质。
物质决定着精神。
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之中,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本原。
在长时间发展下,精神和物质的较量难以分清,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也在平行发展着。
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实践客观实在性进行了揭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成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也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问题的解决,通过社会历史现象对唯物主义进行诠释。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精)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最佳答案 :(1 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 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本身对“ 物质” 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 物质” 问题的解决上, 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 纷繁多样, 各有各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 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 自在之物” 。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要以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为依据,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才能实现中国梦。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啊,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每天都要吃饭喝水,这就是最实在的物质呀!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物质基础,咱还怎么活呢?它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就像盖房子得有砖头水泥一样,这就是物质的力量!2. 嘿,你知道吗?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你看那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那可不是虚幻的,那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呀!它对我们现代的意义可大了去了,就如同指南针指引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一样。
3. 哎呀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真的得好好琢磨琢磨!比如说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手机呀、电脑呀,这些都是物质的体现呀!这在现代社会多重要呀,没有这些物质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和便利呀!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呀,就像是我们脚下坚实的大地!你想想,没有大地我们能站得住脚吗?同样的,它的现代意义就是让我们明白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就像我们努力工作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这都是基于物质观呀!5. 哇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真的很神奇呢!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
这对现代的我们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物质资源,不能浪费呀!你说是不是?6. 嘿,朋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你可别小瞧了呀!你看那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那都是物质的成果呀!它的现代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实际的努力和行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让生活更美好呀!7.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呀,就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物质。
那它在现代的意义岂不是超级重要?就像我们离不开阳光一样呀!8. 哎呀,好好想想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吧!比如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这些都是物质呀!它在现代社会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事。
这不是很有道理吗?9.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那可是真理呀!你看那广阔的大地、浩瀚的宇宙,都是物质构成的呀!它的现代意义就是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现实,不要被虚幻的东西所迷惑。
(完整版)最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的解释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个解释可以说是挽救了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提出物质的这一定义之前,唯物主义哲学家总是寻求一个世间万物的根源,曾经被认为是“万物之源”的有分子、原子、原子核等具体的东西。
但是每当唯物者提出这些东西时,唯心主义就继续追问:“这些万物之源又是怎么来的?”这时唯物者都陷入被动局面。
包括牛顿在解释地球转动的最初动力时无法找到具体东西便解释为“上帝之手”的推动,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的解释并没有把万物之源定为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以“客观实在”作为说明,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是本来就存在的,没有“从哪来”,也没有“到哪去”。
换句看上去不太讲道理的话就是说:“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理由,它本来就有,就在那,没有理由。
”这种说法使唯心主义无法反驳,使唯物主义确立了其地位,也让唯物主义深入人心。
物质观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凭直观,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实物。
例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提出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样,水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物质。
后来有些哲学家把火、气、土、风等具体实物当作物质。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实际上就是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实物当作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在生产和科学发展了的条件下,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之砖”,认为整个宇宙大厦就是由原子堆砌而成的。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这样,他们就把原子等同于物质。
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不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实物,那怕是最微小的实物原子。
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如: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以及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 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 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 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 P26-27、P29)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关键词:物质统一性物质概念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内容提要: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具体特点如何,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并且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主要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及其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首先,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无论是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宙世界,还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
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现代科学根据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以及对陨石和从月球上取来的岩石的分析,证明了人类居住的地球和观察到的其他天体一样,都是由同类的化学元素:氢、氧、氮、碳、磷、钙、铁等构成的。
宇宙中的其它天体及周围的东西和地球一样都是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神和上帝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论证明,自然界中无机物和生命是统一的。
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
生命的基础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生物大分子系统。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1/ 1。
马克思的物质观及现代意义
马克思的物质观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分析的基础。
他认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的物质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感觉,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中。
这个观点与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2. 物质是多样的。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多样的,包括自然物质和社会物质。
自然物质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如物质粒子、元素、化合物等;社会物质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等。
3. 物质是相互作用的。
马克思认为,物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由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这种相互作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的物质观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多样性,强调了物质世界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
其次,它强调了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动态性和变化性。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最后,马克思的物质观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了人类应该通过实践和创新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物质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其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和基础性。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们意识的客观实在。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着重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包括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生产关系则涉及到所有权、分配关系和社会制度。
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出现矛盾和社会紊乱。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并且在一定阶段会引发社会革命和制度变革的需求。
4.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对于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深刻认识和理解物质决定意识,关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于分析社会问题和制定科学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准确把握物质发展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和基础性,认为物质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当代来说,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有助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困境,推动社会变革和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哲学的物质观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与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从实际的观点出发,实现了哲学物质观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正确阐明了意识的起源及其与物质相互关系,而且深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整个物质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有规律地运动着。
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客观地揭示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物质的统一体,它已经并还将不断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是存在的本质,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具体而言,这个原理包含以下内容:1.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2.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3.物质具有客观性、客观规律性和客观限制性,客观规律性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唯一规律;4.精神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特殊形式;5.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抽象,是随着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以下现代意义:1. 为科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这为科学提供了基础和范式,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常常依据这个原则进行思考和实验。
2. 促进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客观限制性。
这为科学家们探索自然规律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科学家们强调验证数据的客观性,要求实验必须能够重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实质内容之一。
3. 为现代社会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社会进步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前提。
因此,现代社会极其重视科技创新。
4. 拓展哲学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哲学思想的拓展,使得哲学思想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范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 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如今这个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人才无疑是一国兴旺衰败之根本。而作为我国人才代表的大 学生却似乎已经丧失了其创造性与首创性,满足于不挂科,止步于及格的成绩,越来越少的大学生会 其自主思考并不断创新,这样的现状无疑不令人胆战心惊。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 性思维能力,我们更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 神和创新精神。显而易见,怀疑与批判精神是不容或缺的,而创新精神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的 关键。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矛盾分 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它对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拓宽 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思考问题时不拘泥与一个方面,当我们打开思路,从多角度的方面分析问题时, 就是我们得以创新之时。同时,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能让我们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问题的主要矛盾上, 使我们注意到问题的次要方面,这样有利于我们 的把握分析问题,从而更全面更好的解决问题, 做到精益求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哲学的物质观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与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从实际的观点出发,实现了哲学物质观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正确阐明了意识的起源及其与物质相互关系,而且深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整个物质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有规律地运动着。
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客观地揭示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物质的统一体,它已经并还将不断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所证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
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再者,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
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
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