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金属疲劳[研究材料]
第05章 金属的疲劳1
(1)基本特征: 呈现贝壳花样或海滩花样,它是以疲
劳源区为中心,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的 呈半圆形或扇形的弧形线,又称疲劳弧线。
疲劳弧线是裂纹扩展过程中,其顶端 的应力大小或状态发生变化时,在断裂面 上留下的塑性变形的痕迹。
47
(2)贝纹花样的形成: 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因为机器运转时
不可避免地常有启动、停歇、偶然过载等, 均可留下塑性变形的痕迹——贝纹线(疲 劳弧线)。
r=-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
r=0(或r=-∽)这种非对称循环又称为 脉动循环。这种载荷是一种最危险的载荷。
r偏离-1越远,应力对称性越差,疲劳 极限越高。
29
(2)循环应力的种类
(交变当)r应=-力1,;即σmin=-σmax时,称为对称循环
当r=0,即σmin=0时,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2
1、金属疲劳破坏的形成过程 在正常使用机械时,重复的推、拉、扭
或其他的外力情况都会造成机械部件中金 属的疲劳。
这是因为机械受压时,金属中原子的排 列会大大改变,从而使金属原子间的化学 键断裂,导致金属裂开。
3
构件承受交变应力的大小超过一定限 度,并经历了多次的循环重复后,在构件 内部应力最大处或材质薄弱处将产生细微 裂纹(称为疲劳源),这种裂纹随着应力 交变次数增加而不断向四周扩展。
53
(5)不同情况下贝纹线的形状
① 当轴类机件拉压疲劳时, 轴向应力包括拉-拉或拉-压疲劳。它的疲劳
源一般也在表面形成,只有内部有缺陷时才在缺 陷处形成。
54
若表面无应力集中(无缺口),则裂纹因截 面上应力均等而沿截面等速扩展,贝纹线呈一簇 平行的圆弧线;
55
若机件表面存在应力集中(环形缺口), 则因截面表层的应力比中间的高,裂纹沿表层 的扩展快于中间区;高应力时,瞬断区面积相 对较大,疲劳裂纹扩展区面积小,裂纹沿两边 及中间扩展差别不大。
Chapter 5 金属的疲劳1(1)
疲劳寿命:Nf
=
Ni
+
Np 裂纹扩展 期周次
疲劳破坏 总周次
裂纹萌生 期周次
通常Np>75%Nf,故通常控制裂纹扩展来↑σ-1 但Ni与Np的相对比例与应力振幅大小有关: 随应力振幅↑, Ni↓而Np↑ 高应力下: Np比例大,采取降低裂纹扩展 速率的措施更有意义; 低应力下: Ni比例大,降低裂纹萌生速率 也有意义。
二 疲劳裂纹的扩展
1、疲劳裂纹扩展第一阶段 从疲劳源(表面)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即主 滑移系方向(与外力轴45°)向内部扩展2-3 个晶粒范围。 扩展速度:10-4mm/次。 断口特征:仅有擦伤。
2、疲劳裂纹扩展第二阶段 由于晶粒位向的不同和晶界的阻碍,裂纹 方向转向与外力轴垂直,进入第二阶段。 ——疲劳裂纹亚稳扩展的主要部分。 扩展速度:10-5-10-2mm/次。 断口特征:具有疲劳条带 疲劳裂纹亚稳扩展阶段形成的略呈弯曲并 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称为疲劳条带,一次应 力循环产生一条疲劳条带,疲劳条带是疲劳断 口最典型的微观特征。
(2) 不存在应变时效的合金,疲劳曲线上没 有水平部分。规定:某一N0 值对应的σmax 作 为“条件疲劳极限”。 铸铁等 N0=107次; 有色金属N0=108。 疲劳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很大,实际需要 多次进行实验,测得一系列曲线,形成曲线 带,具体结果应用统计处理。
几种材料的疲劳曲线
三、疲劳抗力指标 (一)疲劳强度 1、疲劳强度的定义: 材料能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 断裂的最大应力,称疲劳极限。 ┗ 疲劳曲线上的水平部分所对应的应力。 疲劳强度定义: 通常用:σr表示。 r —— 表示应力循环对称系数,应力比。
低周疲劳定义: 材料在接近或超过屈服极限的交变应力 作用下由于塑性应变反复循环于超过102~105 循环周次而产生的疲劳断裂称为~。 分类的意义: 高周疲劳 : 弹性应变占主体 ,应力循环 中消耗的功主要用于弹性变形 ——须提高材料强度; 低周疲劳 : 塑性应变占主体 ,应力循环 中消耗的功主要用于塑性变形 ——须提高材料塑性
金属疲劳
劳断裂前所经历的应力循环周次越低,反之越高。根据循环
应力σmax和应力循环周次N建立S-N曲线。 由于疲劳断裂时周次很多,所以S-N曲线的横坐标取对数坐 标。
能力知识点2 疲劳极限
当应力低于某值时,材料经受无限次循环应 力也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 劳极限,记作σR(R为应力比),就是S-N曲 线中的平台位置对应的应力。 通常,材料的疲劳极限是在对称弯曲疲劳条 件下(R=-1)测定的,对称弯曲疲劳极限 记作σ-1。
第5单元 金属的疲劳
想一想
人工作久了就会感 到疲劳,难道金属 工作久了也会疲劳 吗? 金属的疲劳能得到 恢复吗?
金属材料在受到交变应力或重复循环应力时,经一定循环
次数后,往往在工作应力小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断裂,
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金属“疲劳”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学者J-V彭赛(Panelet) 于1839年提出来的。 1850年德国工程师沃勒(A.Woler)设计了第一台用于机 车车轴的疲劳试验机,用来进行全尺寸机车车轴的疲劳试 验。 1871年沃勒系统论述了疲劳寿命和循环应力的关系,提 出了S-N曲线和疲劳极限的概念,确立了应力幅是疲劳破 坏的决定因素,奠定了金属疲劳的基础。
四、疲劳极限的测定
常规试验法
升降法
1.常规试验法
在疲劳试验中,当试样个数有限,工程急需,或 者为了节省费用,不宜进行大量试验时,常常采 用常规试验法。 这种试验方法除了直接为工程设计部门提供疲劳 性能数据外,还可作为一些特殊疲劳试验的预备 性试验。 由于常规试验方法耗费少,周期短,因此得到广 泛采用,其中最简单的是单点法。
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试验表明,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越大,其疲劳极 限也越大。
Chapter 5 金属的疲劳
25/58
1、过载损伤和过载持久值 过载损伤: 过载损伤 : 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水平 下运转一定周次后,其疲劳极限或疲劳寿命 减小的现象。 过载持久值: 过载持久值 : 金属材料在高于疲劳极限 的应力下运行时,发生疲劳断裂的应力循环 周次。
26/58
2、过载损伤界和过载损伤区 金属材料抵抗疲劳过载的能力,用过载 损伤界或过载损伤区表示。
4/58
5/58
6/58
最大与最小应力 平均应力 应力幅 应力比
σ max、σ min
1 σ m = (σ max + σ min ) 2 1 σ a = (σ max − σ min ) 2
σ min γ= σ max
应力幅:循环应力中应力变动部分的幅 应力幅: 值。 应力比: 应力比:应力循环对称系数,指应力循 环的不对称程度。
20/58
二、疲劳图和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疲劳图是各种循环疲劳极限的集合图, 疲劳图 是疲劳曲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主要用于求 解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疲劳图的建立是建立在以下事实上的: 疲劳图的建立是建立在以下事实上的: (1) 不 对 称 循 环 应 力 可 分 解 为 : σr=σm+σaf(t)。 (2) 当σm增加时,允许的σa降低。 (3) 由最大循环应力σmax表示的疲劳极限σr是
随应力比r(或平均应力σm)的增大而升高的。
21/58
那么, 那么 , 如何根据对称应力循环求不对称 应力循环的疲劳极限呢? 应力循环的疲劳极限呢? (1) 极限循环振幅图(σa-σm疲劳图)。 (2) 极限循环应力图(σmax(σmin)-σm 疲劳 图)。
22/58
疲劳图) 1、极限循环振幅图(σa-σm疲劳图) 极限循环振幅图(σ
5 金属的疲劳
m f b 2 N 2 f m 2 N 1 E b
c
51
5.3.5 缺口零件的疲劳寿命预测
在低周疲劳失效过程中,塑性变形占主导 地位。由Manson-Coffin关系, 计算疲 劳损伤。
p 2
52
2 N
由于这种疲劳中所施加的交变应力水平都处于弹性变形范 围内,所以从理论上讲,试验中既可以控制应力,也可以 控制应变,但在试验方法上控制应力要比控制应变容易得
多。因此,高周疲劳试验都是在控制应力条件下进行的。
高周疲劳以材料最大应力σmax或应力振幅σa和循环断裂寿 命N的关系(即S-N曲线)和疲劳极限σR作为疲劳抗力 的特性和指标。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是各稳定滞后回线的顶点的连线。σ -ε曲线是材料循环特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图5.25所示是 其测定的图示法。
Manson等人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归纳出预测材料发生循 环硬化或软化的判据是一次抗拉强度σb对σ0.2的比值:当
σb/σ0.2>1.4时,材料发生硬化;当σb/σ0.2<1.2时,材料发
5 金属的疲劳
现代设计与分析研究所 何雪浤
1
5 金属的疲劳
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所受的应力低于屈服 强度,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失效是构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疲劳研究的主要目的
①精确地估算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的构件的疲劳寿命,简 称定寿,保证在服役期内零构件不会发生疲劳失效; ②采用经济而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延长疲劳寿命,简
以图5.23为例,循环硬化和软化反映在滞后回线的变化分
别如图5.24(a)和图5.24(b)所示。
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1. 引言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和设备制造领域的重要材料之一。
然而,在长期使用和高强度工作环境下,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导致失效和损坏。
因此,研究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以及相关测试技术。
2. 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金属材料在受到重复加载和应力循环时,会逐渐失去耐久性能,最终导致失效。
这种失效称为疲劳。
疲劳失效可以分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两种。
低周疲劳主要发生在高载荷和应力幅值的情况下,常常引起严重的断裂。
高周疲劳则发生在载荷频率较高、应力幅值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其失效通常表现为表面裂纹的扩展。
3.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为了评估金属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疲劳寿命,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其中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基于应力幅与寿命的S-N曲线法。
这种方法通过实验测定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数据,建立应力幅与寿命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预测材料在特定应力水平下的寿命。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裂纹扩展机理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如裂纹扩展生长率法和残余寿命模型。
这些方法基于裂纹的扩展速率来评估疲劳寿命,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金属材料的寿命。
4. 金属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技术为了获得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人们开发了各种测试技术和试验设备。
最常用的测试方法是疲劳试验。
疲劳试验通常采用标准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循环加载和应力幅变化,从而模拟真实使用条件下的疲劳状态。
疲劳试验可以分为拉伸疲劳试验、弯曲疲劳试验、扭转疲劳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能够精确测定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速率。
此外,还有一些先进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用于评估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热成像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材料中的裂纹、缺陷和应变分布,为疲劳性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
5. 结论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对于确保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讨论了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以及相关测试技术。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第二节 疲劳曲线及疲劳性能
一、疲劳曲线
1、对称循环应力疲劳曲线表征 、 曲线) (σ-N曲线) - 曲线
(1)有水平段的疲劳曲线(钢、QT) (2)无水平段的疲劳曲线(有色金属, 不锈钢等)
2、σ-N曲线的测定 、 - 曲线的测定
常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有效试样13根以上。 用升降法测定σ-1。 再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数据。(取可信度) 最后确定点的位置、联线。
二、疲劳极限
无限寿命疲劳极限:材料抵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发生断裂的强度指标 条件疲劳极限:循环载荷,一般取周期N=107。(N=107, N=108)
1、对称循环应力时的疲劳极限(σ-1) 、对称循环应力时的疲劳极限(
对称弯曲、对称扭转、对称拉压等,对应的疲劳极限为σ-1 、τ-1 、
σ-1p 2、不对称循环应力时的疲劳极限(σr) 、不对称循环应力时的疲劳极限(
三、材料表面状态和工件结构 表面粗糙度:粗糙度↑ → σ-1↓ ↑ ↓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 → σ-1↓ ↑ ↓ 尺寸:尺寸↑ → σ-1↓ ↑ 表面强化(机械、热处理、喷涂、化学): σ-1↑ 表面残余压应力: σ-1↑
三、疲劳宏观断口的特征
断口拥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疲劳区、 瞬断区。 随材质、应力状态的不同,三个区的大小和位置不 同。
1、疲劳源 、
(裂纹的萌生地;随应力状态及应力大小的
不同,可有一个或几个疲劳源) 特点: 特点:光亮平滑;裂纹处在亚稳扩展过程中(裂纹扩展速 度最慢)。 原因: 原因:裂纹扩展速度慢,应力交变导致不断摩擦挤压。 位置: 位置:一般在构件表面(缺口、裂纹等处) 或内部严重冶金缺陷处(夹杂、缩孔等)
应力应变循环产生硬化,局部应力松弛
3、加载间歇(次载时非连续的变动应力可提高疲劳强度和延长疲劳寿命)
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
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疲劳是指材料在长期受周期性变形加载后,由于内部应力和变形的积累引起的破坏现象。
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的疲劳机理、疲劳寿命预测以及疲劳失效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金属材料的疲劳机理。
金属材料在受到周期性变形加载时,由于晶体结构中存在各种缺陷,例如晶界、夹杂物、位错等,这些缺陷会引起材料的局部应力集中。
当应力集中达到材料的破裂强度时,材料就会发生疲劳损伤。
此外,还存在着应力腐蚀、氧化腐蚀等因素与疲劳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得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疲劳性能表现出差异。
其次,疲劳寿命预测是金属材料疲劳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疲劳寿命与应力(或应变)的关系曲线。
根据这个曲线,可以预测金属材料在给定应力(或应变)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此外,还可以将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参数相联系,从而对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在疲劳失效分析方面,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失效现象和裂纹扩展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疲劳寿命及其失效机制。
疲劳失效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金属材料在疲劳加载下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工程应用。
疲劳失效分析的工具主要有金相组织观察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除了上述内容,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还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例如材料力学、固体力学、材料表征和材料设计等。
疲劳行为研究也可以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进行预测和分析。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金属材料在疲劳加载下的应力分布、变形行为以及裂纹扩展等过程,从而为疲劳行为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疲劳机理、疲劳寿命预测及疲劳失效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在疲劳加载下的行为和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一、前言金属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而疲劳是金属失效的常见原因。
疲劳现象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由于应力的交变和变形的累积,导致材料最终发生断裂的失效现象。
由于疲劳是材料失效的高发期之一,因此疲劳强度及其寿命评估在工程实践中极其重要。
本文将对金属疲劳相关的概念、实验方法、疲劳表征和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疲劳相关概念2.1 疲劳应力和疲劳极限疲劳应力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重复加载的最大应力,其值通常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疲劳极限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可以承受的最大应力,其值也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2.2 疲劳曲线疲劳曲线通常是由应力-amplitude循环次数(N)图给出,包括S-N曲线和e-N 曲线。
其中S-N曲线是指材料应力振幅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其垂直轴是应力振幅,水平轴是循环次数(N)。
e-N曲线是指材料应变振幅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其垂直轴是应变振幅,水平轴也是循环次数(N)。
三、疲劳实验方法3.1 疲劳试验机疲劳试验机一般分为拉伸疲劳试验机、弯曲疲劳试验机和转子疲劳试验机等。
其中拉伸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杆件、薄壁件等线性部件的疲劳试验。
弯曲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梁疲劳试验,其挠度和载荷均可调节。
转子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模拟飞机、发动机等转子叶片的疲劳试验。
3.2 疲劳试验方法常用的疲劳试验方法包括:恒振幅疲劳试验、逐渐增加振幅疲劳试验、多级疲劳试验和积累损伤疲劳试验等。
其中恒振幅疲劳试验是常见的疲劳试验方法,以波形、频率和振幅不变的周期周次循环载入,记录疲劳寿命。
逐渐增加振幅疲劳试验是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载荷振幅的疲劳试验,称为低对高试验。
多级疲劳试验则是将恒定载荷振幅的疲劳试验进行多个不同振幅载荷循环,记录没个载荷级的疲劳寿命,绘制多级S-N曲线。
四、疲劳表征4.1 疲劳极限疲劳极限是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允许承受的最大应力,疲劳极限的单位是MPa(N/mm^2)。
第5章_金属的疲劳
与静载荷断裂或一次冲击载断裂相比: (1)疲劳断裂是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即具有寿 命的断裂。 断裂应力水平往往低于材料抗拉强度,甚至低于 屈服强度。 断裂寿命随应力不同而变化,应力高寿命短,应 力低寿命长。 当应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寿命可达无限长。
5.1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2)疲劳断裂是突然断裂,即脆性断裂。断裂前 没有明显的征兆。 由于一般疲劳的应力水平比屈服强度低,所以不 论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在疲劳断裂前不会发 生塑性变形及有形变预兆。 它是在长期积累损伤过程中,经裂纹萌生和缓慢 亚稳扩展到临界尺寸ac时才突然发生的。 因此,疲劳是一种潜在的突发性断裂。
按循环周期、断裂寿命或应力高低不同可分为:
高周疲劳:循环次数>105,因断裂应力 低(< σs ),所以又称低应力疲劳。 低周疲劳:循环次数102~105,由于断裂 应力水平高,≧σs ,往往伴有塑性变形, 故称为高应力疲劳(或应变疲劳)。
按破坏原因可分为:机械疲劳、腐蚀疲劳、热疲 劳。
5.1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随机变动应力:载荷大小、方向呈无规则 随机变化。
5.1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3、循环应力的表示方法:
最大应力: σmax 最小应力:σmin 平均应力: σm σm= (σmax+ σmin)/2 应力幅: σa σa= (σmax- σmin)/2 应力循环对称系数(应力比):r= σmin/ σmax
第5章 金属的疲劳
1、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机件均是在变动载荷下工作的。 2、失效形式:主要为疲劳断裂,占80%以上。 3、表现为突然断裂,危害极大。无论材料为韧材还是 脆材均表现为突然断裂。 4、本章从材料学的角度研究金属疲劳的一般规律、疲 劳破坏过程及机理、疲劳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便 为疲劳强度设计、选用材料、改进工艺、提高寿命、估 计寿命提供基础知识。
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性能
(2)晶界处开裂
晶界就是面缺陷; 位错运动易发生塞积,出现应力集中,晶界开裂。
(3)相界面开裂
两相(包括第二相、夹杂)间的结合力差,各相的形变速率不同,易在 相结合处或弱相内出现开裂。
只有首先达到临界尺寸的裂纹核,才能继续长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循环应力的种类
(1)对称循环,σm=0,r =-1,大多数旋转轴类 零件承受此类应力。
(2)不对称循环: σm≠0, -1<r<1。发动机连杆或 结构中某些支撑杆、螺栓 承受此类应力, σa>σm>0,-1<r<0。
(3)脉动循环: σm=σa>0,r=0,齿轮的齿根及某些压力容 器承受此类应力; σm=σa<0, r=∞ ,轴承承受脉动循环压 应力。 (4)波动循环: σm>σa,0<r<1。发动机气缸盖、螺栓承受这 种应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疲劳条带(疲劳辉纹)定义:是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状 花样,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是裂纹扩展时留下的微观痕 迹,为疲劳断口最典型的微观特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在失效分析中,常利用疲劳微观断口中疲劳条带间宽和 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KI间关系分析破坏原因。
分子的微结构损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2.高分子聚合物的疲劳破坏机理
3)聚合物疲劳断口上可有两种特征的条纹:疲劳辉纹 (fitigue striation)和疲劳斑纹(marking)。
A:前者是每周期变动应力作用时引起的裂纹扩展,间距为 10um左右;后者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变动应力引起的 裂纹扩展,间距为50um左右。
材料力学性能金属的疲劳课件
金属疲劳的宏观机理
金属疲劳的宏观机理主要涉及宏观尺度的物理过程。在循 环应力作用下,金属会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应力集中和微 裂纹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微裂纹会扩展并连接 起来,最终导致金属断裂。
断口分析
对金属材料的断口进行微观分析,了解其疲 劳断裂机理。
X射线检测
通过X射线检测金属内部的疲劳损伤和裂纹 。
金属疲劳的预测模型
线性累积损伤模型
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预测金属的 疲劳寿命和断裂行为。
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
考虑非线性因素,更准确地预测金属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寿命。
断裂力学模型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预测金属的疲劳 裂纹扩展行为和寿命。
钢的疲劳性能和断裂机制。
THANKS
感谢观看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对其疲劳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多相合金的疲劳性能受各相比例和相界面的影响 。
应力状态和应力集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会 显著降低金属的疲劳性能。
应力状态
金属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行 为与单轴应力状态下存在差异, 例如在多轴应力状态下,金属的 疲劳强度可能会降低。
压力容器接管的低周疲劳失效分析
压力容器接管在循环载荷下容易发生低周疲劳失效,这种失效通常与接管的几何形 状、材料特性、应力水平和循环特性等因素有关。
低周疲劳失效通常表现为接管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和裂纹萌生,这些裂纹会随着循 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接管断裂。
分析压力容器接管的低周疲劳失效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接管的应力分布、应变状态 、循环次数和温度等因素,以评估接管的疲劳寿命和安全性。
材料性能学第5章
图5-9 F-R再生核模型
24
a—交变应力为零,循环开 始时,裂纹处于闭合状态。 b—随拉应力增加,裂纹前 端因解理断裂向前扩展。 c—在切应力作用下,沿 45°方向在很窄范围内产生 局部塑性变形。 d—发生塑性钝化,裂纹停 止扩展。 e—应力为零或进入压应力 周期,裂纹闭合,其尖端重 图5-10 脆性疲劳条带形成过程示意图 新变得尖锐,但裂纹已经向 前扩展了一个条带的距离。
以提高疲劳抗力。 ▶ 晶界开裂产生裂纹
晶界弱化、粗化等也会使晶界开裂。强化、净化、 细化晶界,可提高材料的疲劳抗力。 ▶ 材料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夹杂、分层、各向异 性、相变或晶粒不均匀等),都会因局部的应力集 中而引发裂纹。
19
疲劳裂纹扩展的方式和机理 ▶ 疲劳裂纹扩展,按扩展方向可分为两个阶段
常将0.05~0.10mm的裂纹定义为疲劳裂纹核, 由此来确定疲劳裂纹的萌生期。
14
疲劳裂纹一般都萌生于零件的表面,可能有三 个位置: 对纯金属或单相合金,尤其是单晶体,裂纹多 萌生在表面滑移带处,即所谓驻留滑移带的地方。 当经受较高的应力/应变幅时,裂纹萌生在晶 界处,特别是在高温下更为常见。 对一般的工业合金,裂纹多萌生在夹杂物或第 二相与基体的界面上。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显示出疲劳条带。疲劳带是每次循环 加载时形成的。
20
图5-7 疲劳条带 (a)韧性条带×1000 (b)脆性条带×600
21
► 裂纹扩展的塑性钝化模型(L-S模型)
a—交变应力为零,循环开始时, 裂纹处于闭合状态。 b—拉应力增加,裂纹张开,且 顶端沿最大切应力方向产生滑移。 c—拉应力达到最大时,滑移区 扩大,裂纹顶端变为半圆形,并 停止扩展。裂纹顶端由于塑性变 形产生塑性钝化,应力集中减少。 d—应力反向,滑移方向改变, 裂纹表面被压拢,裂纹顶端弯折 成一对耳状切口。 e—压应力最大值时,裂纹完全 图5-8 韧性疲劳条带形成过程示意图 闭合,并恢复到开始状态。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课件
“彗星号”客机悲剧是世界航空史上首次发生的因金属疲 劳而导致飞机失事的事件,从此,在飞机设计中将结构疲 劳极限正式列入强度规范加以要求。
19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飞机舷窗
高速列车
20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1.3 疲劳宏观断口特征
疲劳断口保留了整个断裂过程的所有痕迹,记载着很多 断裂信息,具有明显的形貌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受材料 性质、应力状态、应力大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 疲劳断口的分析是研究疲劳过程、分析疲劳失效原因的 一种重要方法。
低应力旋转弯曲,有高应力集中
38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高应力旋转弯曲,有应力集中
5.2 疲劳曲线及基本疲劳力学性能
疲劳强度
疲劳力学性 能指标
……
过载持久 值
39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疲劳缺口 敏感度
5.2.1 疲劳曲线和对称循环疲劳极 限
疲劳曲线是疲劳应力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即
28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1998年6月3日,德国艾舍德高速列车脱轨事故中的车轮轮缘疲劳断口
29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瞬断区
瞬断区是裂纹失稳扩展形成的区域。在疲劳亚临界
扩展阶段,随应力循环增加,裂纹不断增长,当增 加到临界尺寸ac时,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KI 达到材料断裂韧性KIc(Kc)时。裂纹就失稳快速扩展 ,导致机件瞬时断裂。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想一想
人工作久了就会感 到疲劳,难道金属 工作久了也会疲劳 吗?
金属的疲劳能得到 恢复吗?
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引言:金属材料疲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中的破坏机制。
对于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以及在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疲劳破坏机制的认识金属材料在长时间反复加载下会出现发展到断裂的疲劳破坏现象。
理解材料的疲劳破坏机制对于进行实验研究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裂、扩展、失效。
起裂阶段是指当金属材料受到交变载荷时,微裂纹在一定应力条件下产生,并逐渐扩展。
扩展阶段是指由于应力集中等原因,微裂纹开始沿着材料的结构特征扩展,导致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
失效阶段则是指裂纹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导致材料失效。
二、实验研究方法1. 标准化实验方法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实验方法,例如ASTM、ISO等。
这些标准试验方法控制了实验参数的选择、加载方式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2. 材料选择在进行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实验时,合适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研究金属材料的疲劳行为通常选择常用的工程金属,如钢、铝合金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如强度、韧性等,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参数的选择实验参数的选择对于准确评估金属材料疲劳性能至关重要。
实验参数包括载荷幅值、频次、环境条件等。
载荷幅值是指加载循环中最大和最小载荷之间的差值,频次是指加载循环的重复次数。
此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维氏硬度测试、改性Bath-Nicoletti方法、疲劳寿命曲线等。
三、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因素1. 温度效应温度对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温度低于一定值时,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会显著增加。
第五章金属疲劳
研究表明,疲劳微观裂纹都是由不均匀的局 部滑移和显微开裂等引起的,主要方式有:
✓表面滑移带的开裂(下面要具体图示); ✓第二相、夹杂物或其晶界等处的开裂; ✓晶界或亚晶界处的开裂。
第五章金属疲劳
5.1 概述(Brief Introduction)
㈠ 定义(Definition)
疲劳破坏——指材料在低于抗拉强度 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循环后所发生 的突然断裂,即在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塑 性变形。
疲劳破坏过程虽然有突然性,但仍然是一个逐渐发
展的过程。它是由疲劳裂纹核心的萌生、扩展及断 裂三个阶段组成的,因而相应的研究领域包括:
a)高周疲劳(低应力疲劳)Nf>105次 σ<σs;
b)低周疲劳(高应力疲劳)Nf=102~105次 σ≥σs
2、 特点(Characteristic)
与静载荷或一次冲击载荷断裂相比,疲劳断裂具 有下列特点:
①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 ②脆性断裂(不管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 ③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十分敏感; ④疲劳断裂也是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过程。
✓ Ⅲ区 疲劳裂纹扩展最后阶段,da/dN 很大,扩 展周次不多,材料便发生断裂。
另外从该图还可见:
当△K≤△Kth时,da/dN=0,表示裂纹不扩展 只有当△K>△Kth时,da/dN>0,表示裂纹才扩展 因此△Kth称为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单位为 Mpa.m1/2 △Kth和疲劳极限σ-1均表示无限寿命的疲劳性能 值。 σ-1指无裂纹的光滑试样,而△Kth则指有裂 纹的试样。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第五章⾦属的疲劳..第五章⾦属的疲劳本章从材料学的⾓度研究⾦属疲劳的⼀般规律、疲劳破坏过程及机理、疲劳⼒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疲劳强度设计和选⽤材料,改进⼯艺提供基础知识。
第⼀节⾦属疲劳现象及特点⼀、变动载荷1. 变动载荷定义:变动载荷是引起疲劳破坏的外⼒,指载荷⼤⼩,甚⾄⽅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在单位⾯积上的平均值为变动应⼒。
2. 循环应⼒⼆、疲劳现象及特点1. 分类疲劳定义:机件在变动应⼒和应变长期作⽤下,由于累积损伤⽽引起的断裂现象。
(1) 按应⼒状态不同,可分为: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挤压疲劳、复合疲劳(2) 按环境及接触情况不同,可分为:⼤⽓疲劳、腐蚀疲劳、⾼温疲劳、热疲劳、接触疲劳(3) 按断裂寿命和应⼒⾼低不同,可分为:⾼周疲劳、低周疲劳,这是最基本的分类⽅法2. 特点(1)疲劳是低应⼒循环延时断裂,即具有寿命的断裂断裂应⼒⽔平往往低于材料抗拉强度,甚⾄低于屈服强度。
断裂寿命随应⼒不同⽽变化,应⼒⾼寿命短,应⼒低寿命长。
当应⼒低于某⼀临界值时,寿命可达⽆限长。
(2)疲劳是脆性断裂由于⼀般疲劳的应⼒⽔平⽐屈服强度低,所以不论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在疲劳断裂前不会发⽣塑性变形及有形变预兆,它是在长期累积损伤过程中,经裂纹萌⽣和缓慢亚稳扩展到临界尺⼨a c时才突然发⽣的。
因此,疲劳是⼀种潜在的突发性断裂。
(3)疲劳对缺陷(缺⼝、裂纹及组织缺陷)⼗分敏感由于疲劳破坏是从局部开始的,所以它对缺陷具有⾼度的选择性。
缺⼝和裂纹因应⼒集中增⼤对材料的损伤作⽤,组织缺陷(夹杂、疏松、⽩点、脱碳等)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三者都加快了疲劳破坏的开始和发展。
三、疲劳宏观断⼝特征(1)疲劳源:在断⼝上,疲劳源⼀般在机件表⾯,常与缺⼝、裂纹、⼑痕、蚀坑等缺陷相连,由于应⼒不集中会引发疲劳裂纹。
材料内部存在严重冶⾦缺陷时,因局部强度降低也会在机件内部产⽣疲劳源。
从断⼝形貌看,疲劳源区的光亮度最⼤,因为这⾥是整个裂纹亚稳扩展过程中断⾯不断摩擦挤压,所以显⽰光亮平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调研学习
定义:
交变载荷: 指载荷大小、方向均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载荷。
交变载荷又可分为规则周期变动应力(称为 循环应力)和无规随机变动应力两种(见图 5-1)。
5
调研学习
6
调研学习
规则变化应力(即循环应力)有:
a)正方形波 b) 矩形波 c)三角形波
7
调研学习
循环应力可用几个特征参量来表示,即:
材料疲劳极限与其静强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有, 材料的抗拉强度愈大,其疲劳强度也愈大。
29
调研学习
结构钢 : σ-1p=0.23(σs+σb)
σ-1=0.27(σs+σb) 铸铁:
σ-1p=0.4σb
σ-1=0.45σb
30
调研学习
铝合金: σ-1p=1/6σb+7.5MPa
σ-1=1/6σb—7.5MPa
20
调研学习
2、疲劳区:
断口宏观特征。断口比较光滑并分布有纹线(或 海滩花样),有时还有裂纹扩展台阶; 贝纹线是载荷变动引起的,如机器的开停,而在 实验室由于载荷变动较小,所以贝纹较浅而细小; 贝纹线是一簇以疲劳源为圆心的平行弧线,近源 处则贝纹线距越密,远离源处则贝纹线距越疏。
21
调研学习
3、 瞬断区
(一) 疲劳曲线(Fatigue curves)
试验表明:金属疲劳曲线有两大类(如图5-5所 示)。一类是有水平线段(即有疲劳极限)的曲 线。如一般结构钢及球墨铸铁的疲劳曲线即为该 类型。另一类是无水平线段(即无疲劳极限)的 曲线,如有色金属,不锈钢,高强度钢的疲劳曲 线则为该类型。
23
调研学习
24
疲劳破坏过程虽然有突然性,但仍然是一个逐渐发
展的过程。它是由疲劳裂纹核心的萌生、扩展及断
裂三个阶段组成的,因而相应的研究领域包括:
1 . 疲劳微观机理(包括疲劳断裂的成因、裂纹
核心的萌生、扩展、断口形貌及组织的变化);
2. 疲劳宏观理论(包括疲劳累计损失理论、裂
纹扩展理论、疲劳强度理论及疲劳设计理论);
14
调研学习
3)按断裂寿命及应力高低分:
a)高周疲劳(低应力疲劳)Nf>105次 σ<σs;
b)低周疲劳(高应力疲劳)Nf=102~105次 σ≥σs
15
调研学习
2、 特点(Characteristic)
与静载荷或一次冲击载荷断裂相比,疲劳断裂具 有下列特点:
①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 ②脆性断裂(不管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 ③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十分敏感; ④疲劳断裂也是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过程。
3. 疲劳实验(包括机器的设计、载荷的测定、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及疲劳寿命的计算) 。
3
调研学习
5.2 金属疲劳的基本现象与规律
(Basic phenomenon and regulation of metal fatigue)
一、交变载荷及循环应力 (Alternative loads and circulative stress)
该断口区比疲劳区粗糙,与静载的断口相似; ➢ 如脆性材料,则为结晶状断口; ➢ 如韧性材料,则中间平面应变区为放射状或人 字纹断口,边缘平面应力区为剪切唇; ➢ 一般在疲劳源的对侧; ➢ 瞬断区大小。若名义应力较高或材料韧性较差, 则瞬断区较大,反之,则瞬断区较小。
22
调研学习
5.2 疲劳曲线及疲劳抗力 (Fatigue curves and resistance)
第五章 金属疲劳
Chapter Five Fatigue of Metals
1
调研学习
5.1 概述(Brief Introduction)
㈠ 定义(Definition)
疲劳破坏——指材料在低于抗拉强度 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循环后所发生 的突然断裂,即在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塑 性变形。
2
调研学习
11
调研学习
二、疲劳种类及特点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 of fatigue)
1、 分类(Classification)
12
调研学习
1)按应力状态分有:
a)弯曲疲劳 b)扭转疲劳 c)拉压疲劳 d)复合疲劳
13
调研学习
2)按环境分有:
a)大气疲劳 b)腐蚀疲劳 c)高温疲劳 d)接触疲劳 e)热疲劳
调研学习
25
调研学习
(二)疲劳极限及其测量 (Fatigue limit and measurement)
1、定义:
疲劳极限是指材料抵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强 度指标(见图5-7)。
条件疲劳极限:是指材料抵抗有限次应力循环而不断 裂的强度指标。
二者统称为疲劳强度。
26
调研学习
27
调研学习
2、种类
16
调研cture morphology of fatigue)
疲劳断口形貌是研究疲劳过程和失效的重要方 法之一。
典型疲劳断口具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见 P110,图5-3):
17
调研学习
18
调研学习
➢ 疲劳源(疲劳裂纹萌生的源地,一般位于断 口表面,常与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相关);
对称循环载荷是一种常规载荷,有对称弯曲、对称 扭转及对称拉压等。其对应的疲劳极限称为σ-1、τ -1、σ-1p. 其中σ-1是最常用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28
调研学习
三、疲劳极限和静强度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igue limit and static strength)
➢ 疲劳区(疲劳区是疲劳裂纹亚稳扩展所组成 的断口区域,是测定疲劳断裂重要特征)
➢ 瞬断区(裂纹最后失稳、快速扩展所形成的 断口区域)。
19
调研学习
具体特征:
1、 疲劳源 ➢ 该区最光亮(因该断面经多次摩擦挤压之故); ➢ 疲劳源位于疲劳区的贝纹弧线凹向一侧的焦点位 置; ➢ 疲劳源可以一个或多个(与应力状态有关); ➢ 对于有数个疲劳源,可根据疲劳源的光亮度,疲 劳区的大小及贝纹线的密蔬程度可以确定多个源产 生的先后次序,一般源区越亮,疲劳区越大,贝纹 线越密,则该源越早产生。
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 及平均应力σm、 应力振幅σa。
σa=(σmax-σmin) 2
应力比γ: γ=σmin/σmax 几种常见的循环应力见图5-2。
8
调研学习
9
调研学习
10
调研学习
对于图5-3的复杂载荷,可以经过傅 立叶变化成几种循环应力,再进行相关 分析,比较复杂,所以在此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