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2024年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文

2024年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文为了确保____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们将制定以下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突发事件。
一、社会风险防范措施1.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对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
2. 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监管和技术防护,确保网络安全。
3. 防范恐怖主义:加强安全防范,提高反恐怖能力。
加大对潜在恐怖分子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加强安全检查和边境管控,确保国内外恐怖主义势力无法渗透入境。
4. 加强应急救援: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
提高相关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资源的储备和配置,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
二、经济风险防范措施1. 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2. 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对关键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加强对外贸易风险防范:完善进出口贸易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对外贸易促进和保护的力度,推动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4. 加强资源安全保障:加强对重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创新。
制定资源安全保障政策,确保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例1. 自然灾害预案目标: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预案内容:- 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能够及时掌握灾害信息。
-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和能力的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2020年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一览表

风险
3
1 3 生产部 3月
应对措施 定期安排检查,以确保达标排放 定期安排检查,以确保达标排放
备注
3
危险废 弃物管
理
本公司危险废弃物将交给有资质的公司 转移处理,确保不向外界排放
风险
3
1
3
采购部
视量 而定
和有资质单位签订危废转移合同
4
一般
1.废旧包装物、车间不合格产品、报废 产品交给废品回收站回收
风险
R
责任 单位
实施 时间
应对措施
风险 3
1.销售部积极了解客户动态,了解最新订单进
1
3
销售部
疫情 展,实时做出调整 期间 2.加大国内市场开发,特别疫情风险较低区域
的市场开发
风险 3
1.由人事行政专门负责并直接对接政府部门,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各项检查,同时响应政府各
1
3
人事行 政部
疫情 期间
项政策、通告并严格执行,人事部直接向总经 理汇报,减少经过各种审批手续,确保环境管 理资金充沛
1
1
人事行 政部
每天
改进生产工艺、做好节能降耗的宣传,要求各 部门、员工节约用水用电
5
5
工程/ 生产
持续
技术创新,产品优化,确保产品原料能够重复 使用
1
1
工程/ 生产
持续
提高产品质量
11
产品报废后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高 1 1 1 销售 持续
产品属于一般固废,符合法规要求
12
财务管理 本公司资金充沛
1
2
生产部 安全员
2.有问题及时向上反馈,争取第一时间处理, 持续 尽可能确保或者减少对环境影响
近3年发生的诉讼及仲裁情况

近3年发生的诉讼及仲裁情况1. 引言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商业纠纷也日益增多。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诉讼及仲裁情况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们反映了在商业领域中的法律争议,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经营环境。
本文将针对近3年发生的诉讼及仲裁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法律风险和趋势。
2. 2019年诉讼及仲裁情况在2019年,全球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法律纠纷。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共发生了1000多起与商业活动相关的诉讼和仲裁案件。
其中,合同纠纷是最常见的诉讼类型,占总体案件数量的40%。
此外,知识产权纠纷和劳动争议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是2019年最活跃的法律诉讼地区,其领先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诉讼程序吸引了大量商业纠纷案件。
此外,中国、欧盟、印度等地区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诉讼案件。
3. 2020年诉讼及仲裁情况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了经济活动的严重受阻。
这也对商业领域的法律纠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的诉讼和仲裁案件数量相较于2019年有所减少,但在商业活动止步不前的情况下,某些特定类别的纠纷案件仍然持续增加。
在2020年,由于疫情对供应链、合同执行和商业秩序造成的冲击,合同纠纷成为最突出的问题,占比达到了50%。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租赁纠纷和就业争议也有所上升。
4. 2021年诉讼及仲裁情况2021年,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经济开始恢复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诉讼和仲裁案件的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据统计,2021年发生了超过1200起商业纠纷案件。
令人关注的是,2021年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比例明显上升,成为诉讼和仲裁的热点。
这与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有关,技术创新的产物和竞争使得知识产权成为商业活动中的关键问题。
此外,2021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纠纷类型,如数字货币交易争议和环境保护纠纷。
这些问题反映了法律领域的新动向和挑战。
疫情后的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的优化

疫情后的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的优化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与爆发,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疫情不仅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风险,我们需要优化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确保社会能够更加稳定和健康地运行。
一、加强预警机制建设预警机制是社会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
在疫情后,我们应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政府应该建立全面、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实时监测病毒传播路径、经济波动等因素,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对全球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疫情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紧急救援设备、医疗物资短缺等。
因此,在疫情后,我们需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完善医疗设备储备、提高疫苗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提高社会弹性和适应能力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许多企业面临关停和倒闭的风险,不少劳动者失去了工作。
在疫情后,我们需要优化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提高社会的弹性和适应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减税、减免租金等方式缓解其经营困难,帮助其渡过难关。
同时,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降低社会风险的传导效应。
四、加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安全保障是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的重要保障。
在疫情后,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政府应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
同时,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及时帮助和支持。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各类非法活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五、推动国际合作及经济全球化的有序发展疫情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
2023年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报告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潜在的经济风险,本报告对 2023 年企业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2023 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疫情的反复等因素都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在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可能导致企业市场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动等风险。
(一)经济增长放缓风险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库存积压,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于消费市场的企业,如消费品制造、零售等行业,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带来较大的冲击。
(二)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同时,通货膨胀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降低市场需求。
(三)政策风险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调整,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的税负,环保政策的加强可能增加企业的环保投入。
二、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和新兴企业的挑战。
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份额的争夺、客户忠诚度的维护等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市场风险。
(一)市场需求变化风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不再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
(二)市场竞争风险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增加和竞争手段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营销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导致企业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
(三)客户流失风险客户忠诚度的下降可能导致客户流失。
论金融机构等电子合同订立规程及法律风险防控

论金融机构等电子合同订立规程及法律风险防控摘要:随着数字化办公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与之相匹配的“在线无纸化签约”模式也逐渐获得市场主体的青睐。
要约、承诺等一系列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意思表示均在线进行,是电子合同独有特点。
现行法律并未对电子合同作出明确界定,在电子合同市场需求旺盛的今天,如何选用安全、快速、便捷的电子合同缔约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如何把控其中的法律合规风险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就现行法律法规视阈下电子合同的订立规程及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并对电子合同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关键词:电子合同 线上缔约 法律风险防控 电子证据● 史竹敏 高哲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家办公成为“新常态”。
在马云写给湖畔大学学员的三点建议中,他提到:“要迅速学习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生存。
未来的企业只分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和不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
而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生存能力肯定更强,生存率更高”。
不可否认,数字化办公和数字化生存对企业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与数字化办公相辅相成的自然是线上订立电子合同取代线下面对面签约。
在此种商务模式下,如何选用安全、快速、便捷的合同签订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要约、承诺等一系列商务谈判过程全部在线上进行,如何把控其中的法律合规风险得至关重要。
一、现行法律、法规视阈下的电子合同(一)电子合同的法律属性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合同谈判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合同的应用与推广排除了法律障碍。
在《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中,首次在法律层面出现了“电子合同”的概念,①虽然草案未对电子合同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但间接在立法中对电子合同予以认可,我们期待在《民法典》合同编正式稿中能够看到电子合同更多的“身影”。
2018年7月6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发布了《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订立规范”)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疫情形势下的工程合同管理

疫情形势下的工程合同管理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的经济和生活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疫情的变化和防控政策的调整,工程合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从疫情对工程合同履行的影响、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应对以及合同管理的重心转移三个方面,探讨疫情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疫情对工程合同履行的影响1.工期延误疫情导致的工期延误已成为工程合同履行中最常见的问题。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工程项目在疫情期间被迫停工或减速施工,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因此,在疫情形势下,工期延误是否属于不可抗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2.费用增加疫情期间,工程项目的费用也受到了影响。
例如,疫情防控措施导致的施工成本增加、人工材料价格波动等。
对于这些费用增加的问题,合同双方需要依据合同条款和相关规定,合理分担风险。
3.合同履行主体变更疫情可能导致工程合同履行主体的变更。
如因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正常履行合同,需要更换施工队伍或调整合同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双方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主体变更手续。
二、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应对1.充分了解政策法规在疫情形势下,合同双方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政策,了解政策对工程合同履行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熟悉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疫情带来的法律风险奠定基础。
2.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合同双方应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疫情形势下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工期延误、费用增加等事项,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责任分担和解决办法。
3.合理调整合同目标和要求在疫情形势下,合同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合同目标和要求。
如确需变更合同内容的,应按照合同约定或协商一致的原则,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三、合同管理的重心转移1.从进度管理转向风险管理在疫情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重心应从传统的进度管理转向风险管理。
上海二中院发布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上海二中院发布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11.21•【分类】司法白皮书正文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至正研究编者按:上海二中院自2010年发布首套系列审判白皮书至今,已经连续发布13年,发布主题涉及审判综合情况、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执行等,有效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的热点问题。
为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参与城市治理,加强审判白皮书在行为指引、决策参考上的功能作用,“至正研究”公众号自上周三起连续六个工作日向公众推送今年发布的六本审判白皮书。
本期主题为《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审判白皮书》,下期主题为《2017-2022年涉老家事案件审判白皮书》,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2020年1月,全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市场交易秩序带来了持续性的影响,部分省域出现停运停工,企业经营受到波及,面临经营和财务的双重挑战。
商事合同秩序受到疫情本身和相关防控措施的影响,陷入履行不能、履行存在瑕疵或者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缔结合同之基础情势发生重大改变等境地。
同时疫情爆发之后,防疫物资及其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炙手可热,一段时间内相关商品交易数量快速增长,疫情形势的发展及变化也对此类合同的履行产生了一定影响。
商事交易受疫情影响,履行发生障碍,商事主体协商无果后,部分矛盾诉至法院,此类纠纷逐渐成为法院受理的商事合同案件中一个具备若干典型特征且体量较大的类型化案件。
目前疫情防控已趋于常态化,如何妥善处理好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不仅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背景下,如何准确适用法律、定纷止争的问题,更是人民法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司法保障职能,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
本文对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审理的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研判,总结了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中的集中风险点、审理难点和重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类案审判及相关商事主体活动均有所裨益。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解析培训简报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解析培训简报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培训班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石化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人才工作委员会主办,中阳合创(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为期三天2020年8月21日,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专题培训班在中国石化会议中心举行了开班仪式,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陈全生,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人才工作委员会会长(主任)、中阳合创(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涛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开班仪式上,陈参事就疫情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向前发展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以及面对当前形势,企业需要塑造的核心能力三个主题进行讲解。
陈参事指出,“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式不稳定性很大,守住“六保”底线,就能闻之经济基本盘。
他认为,六保中,“保市场主体”是最为根本,只有保住民营企业,才能保住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陈参事强调,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做最根本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
一是稳住心,慎投,做自己最熟悉的事:二是下决心,调整,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塌下心,学习,提高自己提高员工。
本培训班面授课程共计3天,授课形式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课程内容包含《岩墙之下: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企业常见犯罪问题剂析》《企业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企业争端解决的程序及技巧》《公司治理及股权架构》等。
8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张建伟为学员讲授《岩墙之下: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课程。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家犯罪率逐年攀升,刑事犯罪已成为隐藏在民营企业家身边的“定时炸弹”,而企业家们却普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其至对自身所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浑然不觉。
鉴于此,张教授从我国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刑事风险及原因、与民营企业家相关的各类罪名以及企业家如何防范刑事法律风险三个方面为大家作详细的解析,以使我国各地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们提高警惕远离刑事犯罪。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专题研究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18.033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厦门建发轻工有限公司 陈理雯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重要经济特征,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受全球经济和供求关系影响。
2020年以来,全球均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陷入停滞。
因防疫措施有力,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已经逐步复工复产,为了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应正确分析新冠疫情背景下外贸企业受到的影响与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冠疫情 外贸企业 影响 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33-02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随后在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疫情已具备全球大流行特征。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部分国家减少或取消国际航班,某些产品的上下游供应链断裂,外贸企业面临着合同解除、违约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1 新冠疫情对外贸企业产生的影响1.1 合同、订单与违约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规模蔓延、影响范围较大,恰逢我国新春假期,因隔离要求,返乡人员无法正常返岗,外贸企业正常复工复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外贸订单存在违约风险。
另外许多国家的市场交易主体担心新冠疫情传染,对我国产品采取排斥态度,某些国外客户因此取消了已签订订单或即将签订的订单。
3月,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违约风险逐步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几乎停摆,国外客户几乎取消了第一季度以后的所有订单,外贸企业面临重大的违约风险。
1.2 货物运输问题由于新冠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许多国家对来自外贸企业货物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我国的货物出口与运输环节也同样受到极大程度的干扰,产生了大量的货物运输管理费、滞港费等。
新冠疫情对建设总承包项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热㊀㊀点Һ㊀新冠疫情对建设总承包项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李㊀同摘㊀要:2020年初以来,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2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定性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国家及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出台文件,制度各地建筑市场有序复工,保证市场平稳㊂文章通过梳理建设总承包项目面临的工期㊁造价管理风险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各方全责划分,并给出应对措施㊂关键词:新冠疫情;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应对措施一㊁疫情对于总包建设项目影响分析2020年初,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很多行业陷入延迟开工状态㊂特别是建设工程行业,具有人员流动性强,聚集程度高的特点,各地政府陆续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推迟开复工㊂另外,受到交通管制措施的影响,人员㊁材料运输不便,使得开复工项目延迟㊂这必然将导致工期延误以及停工费用和工程索赔等相关费用的发生㊂实际支出成本方面,需要购买口罩等医疗防护工作,需要对办公室㊁居住宿舍㊁施工场地等地点进行消杀,需要进行外地返工人员的隔离等,都将必然导致直接成本的增加㊂因此,建设总承包单位需要制订有效措施,以应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努力将各方面的损失降至最低㊂疫情对总承包项目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其一,工期延误;其二,费用增加㊂按照总承包项目合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对总包合同的影响(总包与业主方)㊁对分包合同的影响(总包与分包方)㊂时间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疫情严控期间全面停工阶段,主要涉及停工费用㊁现场看护费用等;疫情缓解期间项目部分复工阶段:主要涉及防疫费用㊁施工降效等;疫情结束后正常施工阶段:主要涉及赶工费用㊁物价波动费用等㊂二㊁工期延误影响分析关于不可抗力情势下工期可以顺延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合同中一般都有相关延期约定㊂但具体到本次疫情下工期延误多少却是一个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如果以疫情公告开始时间至疫情结束时间作为工期延误的时间,显然这是不为发包方所能接受的㊂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这次疫情恰逢春节,根据惯例大部分项目在春节期间有放假的时间,此段时间与疫情时间重合,如果不扣减放假时间,这是发包方所不能接受的;其二,各地疫情不同,许多省市在疫情还未结束就开始组织复工复产,对于在疫情期间提前复工的项目,要求工期延误时间计算至疫情结束,这也是发包方所不能接受的;其三,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一般都认为(或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工期延误时间是按关键线路上的延误时间来计算的,对不在关键线路上其他作业的影响,一般是不考虑工期顺延的㊂三㊁费用增加影响分析‘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9.1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经济损失原则上是各自承担各自的财产损失㊂但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工程所需清理㊁修复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㊂疫情的影响,属不可抗力造成的费用增加首先应按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执行,只有在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可参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疫情处理办法或规定来处理㊂四㊁项目应对措施在疫情已被国家主管部门确认为不可抗力情况下,对项目工期㊁费用影响的处理主要应按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相关条款来处理;对于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的事项,可参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疫情处理办法或规定来处理㊂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疫情期间工程造价相关指导文件(或意见),各总包项目可以参照执行㊂1.总包项目部首先应对所有签订的合同进行梳理,主要是对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对合同工期㊁费用的影响等相关条款进行分析,明确掌握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㊂对于合同明确约定可调整并有调整办法的,执行合同约定;对于合同约定可以调整但没有给出具体调整办法的,建议参考当地政府部门已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新发布和以前发布适用的文件,均可参考㊂2.根据目前疫情发展情况对项目施工的影响,在保持原施工组织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对项目工程进度计划进行调整㊂目的是掌握疫情对项目进度关键线路上作业的影响,初步估算工期延误的时间㊂并向业主方提出工期延误㊁费用增加等方面的初步索赔意向㊂3.与项目建设各方(业主方㊁分包方)进行沟通,了解建设各方对工期和费用方面的要求,并据此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根据最新的工程进度计划,计算最终的工期延误时间和费用增加金额㊂4.疫情过后设备材料的涨价风险对于设备材料价格的调整㊂应按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㊁调整办法进行调整㊂需要各总包项目追踪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对已经签订的采购合同要及时关注合同的履行情况,对尚未签订合同的设备材料采购,应及时掌握主要设备材料供货厂商的复工复产情况及相关价格变动等信息,并尽早签订采购合同㊂一般在疫情结束后,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主管部门会发布疫情过后设备材料涨价方面的处理文件或指导意见,总包项目部可依据合同和相关文件资料向业主提出价格调整的要求㊂对于疫情过后是否对设备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行调整,双方存在争议的可能性较大㊂这是因为在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包人主导下固定总价合同中,特别愿意将设备材料和涨价风险全部由承包人承担,就是一切价格风险均由承包人承担,固定包死㊂此时,我们可以用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 三不原则 来争取业主方对受疫情影响的调价要求的认可㊂疫情的发生必定会给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既是对总承包单位的考验,也是对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的检验㊂对管理好的项目,可以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否则,将给总承包项目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影响到总承包项目的最终效益㊂作者简介:李同,中海油建设咨询(山东)有限公司㊂38。
疫情影响合同发生不可抗力与情事变更类案分析

经济£I法疫情影响合同发生不可抗力与情事变更类案分析秦淑敏摘要:本文通过大数据检索分析,因为疫情的缘故导致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事由的出现,研究审判实务中对新冠疫情在合同领域的具体认定规则遥分析发现,法院在裁判同类案件时所持的态度为疫情系不可抗力,但援引情事变更原则进行裁判。
本文基于此现象展开研究,论证这两者可以存在因果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法院在审理疫情防控措施下产生的民事纠纷,应用不可抗力与情事变更规则的建议。
关键词:疫情;不可抗力;情事变更;合同;类案分析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一、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的结果1.大数据分析下的类案结果。
使用威科先行案例库,搜索 新冠肺炎疫情关键词袁有44篇文书与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有关。
合同案由最多的是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以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分别有25件和7件,共占总数的72.73%。
其次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定金合同纠纷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案件发生领域主要聚集在房地产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
2.适用规则情况数据分析。
关注案件内容,可以看到:文书全篇提及不可抗力的18宗,比重为40.90%;仅提及情事变更的4宗,比重为9.09%;提到二者的22宗,比重为50.00%遥情事变更和不可抗力两种名词混合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说明在诉讼过程当中对案情属于不可抗力或是情事变更的意见存在分歧,实务当中对于二者的区别界定模糊遥所有案件中,仅2件法院赞成认定为不可抗力,判决结果为合同解除。
变更合同事由是情事变更的有20件,比重近50%,其中有9件虽被法院认定为疫情所致,应当属于不可抗力事由,却适用相关情事变更的规则,修改合同使利益重新均衡。
3.具体适用类案分析。
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对类案中不可抗力与情事变更的适用(包括二者兼有)进行探究,在此总结归纳三条原则。
第一,对阻却合同履行困难的评价有差异。
《民法典》第118条第2款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因疫情导致不能及时发货的销售企业应如何规避风险

因疫情导致不能及时发货的销售企业应如何规避风险
按照《民法典》及《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抗⼒不能履⾏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或者部分免除责任,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并提供证明;因不可抗⼒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当事⼈可以解除合同。
企业作为买卖合同的销售⽅,建议采取如下⽅式与客户进⾏沟通:
(1)⽴即排查买卖合同中的交货期及⾃⾝⽣产安排,如确实因⽆法如期开⼯/政府不允许复⼯导致⽆法按时交货,建议⽴即向客户发送《不可抗⼒告知函》,载明客户名称、合同编号、疫情情况、政府通知⽂件编号内容、对企业⽣产造成的影响,标明希望按照不可抗⼒条款和规定执⾏合同,并附政府暂不复⼯通知,必要时⾄贸促会或其他相关部门开具不可抗⼒事实证明。
(2)如果因疫情导致企业⽆法按照合同交付货物,进⼀步导致⽆法实现合同⽬的的,建议企业向客户发送《因不可抗⼒导致合同解除通知》,将上述情况及导致合同⽬的⽆法实现的情况写明,并明确提出解除合同,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九⼗条不可抗⼒
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根据不可抗⼒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迟延履⾏后发⽣不可抗⼒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新冠疫情下的企业风险防控分析

新冠疫情下的企业风险防控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新冠疫情下的企业风险防控,即疫情影响、风险识别、疫情防控及后续管控:一、疫情影响依照ISO (2018版)的定义,风险是不确定对目标的影响。
针对疫情来说,它的不确定性是指疫情起源、传播途径、传播广度、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影响范围大小、影响时间、具体影响到谁、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程度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目前都还比较复杂,较难准确判定。
目标则相对简单,民众的目标应该是健康正常的生活,而对于企业、社会和国家来讲,目标就是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各种计划的完成情况,社会和谐稳定及经济的平稳运行。
对于影响来说,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对民众生活健康的影响,包括:身体影响、心理影响、心情影响、日常生活限制、伤亡带来的忧伤,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等。
还有就是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包括:总产值、GDP、税收、个人收入、企业盈利、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时间长短,以及为防控疫情需要投入的资源等,都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间接影响包括合同履约率、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影响、因人员死亡给家庭亲属和子女带来的长期伤害、企业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也是无法估量的庞大数字。
综上所述,就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范围、损失程度和多少等多方面来看,都会对现实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打击,损失巨大,而且目前很难准确展望和估量。
至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更是难以展望。
所以的确是全国和全球层面的严重灾害,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
可见,此次风险是世界性的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企业应首先识别出新冠肺炎的风险有哪些?然后才能针对风险分别制定防控措施。
对疫情可能导致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识别:1.外部风险包括政策决策风险、舆论导向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等,企业无法控制,只能予以承受、调整、应对和执行。
2.内部风险战略风险:董事会带领不力,带领者指挥失误,各级管理不作为,决策脱离实际,管理文件(如职责等)、内部组织结构和本能机能不顺应疫情防控,全员缺乏严重风险防护意识,风险防护常识短少,员工情绪不稳风险,员工生活保障风险等。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04.16•【文号】法发〔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4.16•【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的通知法发〔202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作用。
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此次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立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调解优先,积极引导当事人协商和解、共担风险、共渡难关,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在涉疫情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准确适用法律,平衡各方利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
人民法院审理涉疫情民事案件,要准确适用不可抗力的具体规定,严格把握适用条件。
对于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符合不可抗力法定要件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等规定妥善处理;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为疫情逾期的合同6篇

因为疫情逾期的合同6篇篇1疫情背景下逾期合同处理协议甲方(出让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违约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乙方与甲方签订的合同中,乙方出现合同履行逾期的情况。
为了公平合理地解决因疫情导致的合同逾期问题,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背景双方确认,由于新冠疫情的不可抗因素影响,乙方无法按照原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相关义务,造成合同违约。
双方均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特殊性,并同意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共同协商解决合同逾期问题。
二、合同逾期事实及影响双方确认乙方因疫情导致的合同逾期事实,并明确因此产生的具体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信誉损失等。
双方应就此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评估,为后续的协商提供基础。
三、处理原则1. 遵循公平、公正、合理原则处理因疫情导致的合同逾期问题。
2.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双方应充分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以实现互利共赢。
四、解决方案1. 合同延期履行:双方同意将原合同的履行期限进行合理延长,具体延长时间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及双方协商确定。
2. 豁免部分违约责任:鉴于疫情不可抗因素,乙方逾期履行合同的行为可部分或全部豁免违约责任,但需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确定。
3. 调整合同价款:根据疫情导致的实际损失和影响,双方可协商调整合同价款,以减轻乙方负担。
4. 保障措施:双方应共同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延期履行期间的风险可控,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沟通机制等。
五、保密条款双方同意,在处理因疫情逾期的合同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均应予以保密,未经对方许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六、争议解决若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七、其他条款1.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疫情亏损企业股东协议

疫情亏损企业股东协议引言本文档旨在就疫情期间企业亏损所导致的可能冲突和风险,为股东协商一份合适的协议,以保护各方的权益和最大化利益。
协议适用于疫情期间企业亏损导致的资金短缺、经营不稳定等问题,并在各方自愿的情况下生效。
1. 目的和背景1.1 目的疫情期间,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资金短缺和经营不稳定。
为了保护股东的权益和最大化利益,减少可能的冲突和风险,特制定本协议。
1.2 背景•描述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亏损情况。
•陈述股东协商的必要性和目标。
2. 协议条款2.1 股东权益保护疫情期间,企业亏损可能导致股东权益受损。
为确保股东的权益,各方同意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协商和解决:1.公平股权分配:对于企业亏损,将根据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股权分配调整,以平衡损失。
2.风险共担:各股东同意共担疫情期间企业亏损所造成的经济风险,并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2.2 资金支持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各方同意在疫情期间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股东划拨资金:各股东可以自愿地按比例划拨资金给企业,以填补资金缺口并支持企业持续经营。
2.股东借款安排:根据协商一致,股东可向企业提供借款,协商利率和还款方式。
2.3 决策机制为了保证疫情期间企业决策的高效和公正,各方同意按照以下决策机制进行工作:1.董事会决策:对于重要事项,由董事会进行讨论和决策。
2.股东会决策:定期召开股东会议,讨论重要事项并进行决策。
3.共同决策:对于关键性决策,需要各股东达成一致意见。
2.4 盈利分配政策为了保证疫情后企业盈利的公平分配,各股东同意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盈利分配:1.扣除亏损:优先扣除疫情期间的亏损,再进行盈利分配。
2.按比例分配:根据各股东持股比例进行盈利分配。
3.备用金设立:为防止未来可能的亏损,在盈利后设立备用金。
2.5 争议解决为了防止争议升级和保护合作关系,各方同意按照以下方式解决争议:1.协商解决:对于争议,各方应首先进行友好协商,力求达成一致意见。
疫情写进合同模板范文

疫情写进合同模板范文合同编号:【填写合同编号】甲方:【填写甲方姓名/单位】乙方:【填写乙方姓名/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以下事项达成一致,以兹共同遵守,并约定如下:一、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1.1 在疫情期间,甲、乙双方应积极配合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共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安全。
1.2 若疫情造成合同履行困难,甲、乙双方应及时沟通并协商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同履行方式和时间。
1.3 双方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如遇需要,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二、疫情期间的履行方式2.1 疫情期间,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方式履行合同义务。
2.2 若因疫情防控需要暂停合同履行,双方应协商确定暂停期限及恢复履行方式。
2.3 双方均应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合同履行进度和情况变化,并共同努力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三、疫情期间的风险防范与应对3.1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疫情防控规定,加强员工健康监测,采取必要的消毒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3.2 如因疫情导致严重影响合同履行的风险,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合同变更、延期或解除等措施。
3.3 若发生合同履行受阻的情况,双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协商解决方案,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四、其他约定4.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后生效,并持续有效至合同约定的履行完毕。
4.2 本合同可由双方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应依法解决。
4.3 本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下无正文)甲方:乙方:签字:签字:日期:日期:。
因为疫情逾期的合同5篇

因为疫情逾期的合同5篇篇1疫情背景下逾期合同处理协议甲方(出让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违约方):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各行各业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合同履约受到阻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就因疫情导致的合同逾期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基本情况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编号为______的合同,约定乙方需按照约定时间履行相关义务。
现因疫情影响,乙方无法按时履行合同内容。
二、疫情影响及逾期事实1. 疫情期间,乙方受到交通管制、物流中断、生产停滞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按期履行合同。
2. 乙方已及时通知甲方关于合同履行困难的状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 经过双方共同确认,乙方实际逾期时间为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三、处理原则1. 双方遵循公平原则,充分考虑疫情不可抗力的因素。
2. 在保护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协商制定补充协议,明确新的履行期限和方式。
3. 对于因逾期造成的损失,双方应友好协商,寻求合理分担方式。
四、协议内容1. 乙方承认逾期事实并愿意继续履行合约义务,双方同意延长合同履行期限。
新的履行期限为: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2. 乙方应在新的履行期限内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
期间如再次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无法按时履行,需及时通知甲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 对于乙方已产生的逾期损失,双方约定按照以下方式处理:____________。
在此之后的逾期损失按合同约定处理或另行协商。
4. 若因疫情导致的逾期影响消除后,乙方仍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则应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 甲方同意在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完成延期履行义务后,豁免乙方因疫情导致的部分违约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下简称“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合同风险、劳动用工风险、保护风险、诉讼风险等一些列风险。
以合同风险为例,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各类采购合同、服务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等可能无法正常履行。
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法律概念和规则,及时采取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因疫情造成的合同履约问题,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民法总则》第180条和《合同法》第117条均将不可抗力定义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2月10日召开的会议上表示,当前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疫情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属于不可抗力,但个案中当事人能否基于不可抗力主张减免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合同,还需结合合同对不可抗力和履行时间节点的约定、当事人的预期、疫情影响程度、疫情与合同履行是否有因果关系等进行综合考量。
在遇到因疫情可能影响合同履约时,建议不要贸然主张适用不可抗力,应当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和实际履行情况,决定如何减少损失,同时需要保留因疫情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或对履行合同造成实质影响的证据,尽量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以下情形可能排除不可抗力的适用,或无法免除责任:
(1)不能履行合同并非由疫情原因导致,二者缺乏因果关系。
(2)在疫情发生之前合同已进入迟延履行等违约状态等(例如第一部分提到的案例)。
(3)当事人在合同中对疫情不构成不可抗力作出了明确约定,原则上按约定处理。
(4)当事人因疫情影响不能履行合同时,未履行及时通知义务或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
如果合同可以继续履行,但继续履行会造成明显不公平,则可援用情势变更、公平原则对合同予以变更或者解除。
根据《最高 ___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情势变更)第二十六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 ___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 ___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张“不可抗力”免责,要求发生了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客观情况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而主张“情势变更”则要求发生了不可预见的客观情况变化,导致合同继续履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简单而言:受疫情影响,合同能继续履行考虑主张按情势变更调整,不能继续履行则主张按不可抗力减免责任。
企业应及时对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评估疫情是否已经或可能影响合同的履行。
梳理时的主要关注点包括:合同是否可以正常履行、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是否因疫情原因、合同是否存在不可抗力等排除条款(排除适用瘟疫、疾病或其他同类的事件)、合同签订时对疫情是否可预见、合同继续履行是否显示公平等。
1. 如疫情影响本方履约,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已导致或可能导致本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积极与其他合同方友好协商,并注意收集留存证据遵守法律和具体合同关于通知和证明义务的约定,避免或者降低被认定违约的风险。
2.如疫情可能影响合同相对方履约,企业应积极敦促其克服困难依约履行。
合同相对方以疫情构成不可抗力事件为由主张免责时,应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妥善甄别及处理,并重点关注对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履行通知、证明、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等义务,防止对方滥用不可抗力条款。
对于疫情爆发后拟新签的合同,应结合合同具体情况,充分评估疫情可能对合同履行造成的影响,并事先在合同中针对疫情的影响可做相应明确约定。
必要时也可以考虑调整签约时间。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的签订、执行、开票、回款/付款、归档进行全生命周期过程可视化管理,可跟踪、监管合同执行、回款/付款全过程,建立合同电子存档等。
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查看合同进展,掌握合同动态,有助于协助各相关人员规划、密切跟踪和并确保合同正常履行,有利于及时正确地做
出预判,提示违约风险,并且在发生纠纷时能及时地提供有力的证据。
加强合同风险方面的宣传和培训,除了重视签约环节的风险防范,履约环节也要严控风险。
合同经办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及时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同时全面及时地跟踪了解合同相对方的履约情况,并督促合同相对方严格履行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经办部门发现自身或合同相对方未严格履行合同、出现或可能出现违约时,应及时调查了解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及有关情况,与内部风控人员沟通,并积极采取缓释措施或应对方案。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