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

合集下载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动化⽣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动化控制 ? Automatic Control120 ?电⼦技术与软件⼯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关键词】PLC ⾃动化⽣产线系统设计⾃动化⽣产线指的是操作者按照⼀定的⼯艺路线按照统⼀的⽣产速度来完成操作的⽣产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化⽣产线的性能越来越向着⾼精度、⾼效化发展,由于采⽤⾼速CPU 芯⽚以及多CPU 控制系统和⾼分辨率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系统的精度⼤⼤提⾼。

⼯艺的复合性越来越⾼,以数控机床为例,在实际的⽣产过程中,在⼀台机床上⼀次装夹后,多⼯序的复合加⼯只需要通过换⼑、旋转主轴头的措施即可完成。

1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动⽣产线控制系统的硬件由PLC 、传感器、执⾏部件、⽹络通信系统等构成。

PLC 的型号⽐较多,但是结构和⼯作原理基本相同,主要由电源、主机、I/O 接⼝、扩展器接⼝和外部设备接⼝等组成,PLC 具有可靠性⾼,抗⼲扰能⼒强;编程简单,使⽤⽅便;控制灵活;功能性强;系统设计⽅便等优点,尤其是程序编程采⽤了以继电器控制线路为基础的梯形图语⾔,程序编制直观、形象、简单易学。

传感器是⽣产线中的检测元件,感应到被测对象,按照⼀定的规律转变为电信号输出,主要有电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磁性开关等。

⽣产线中的执⾏部件主要由变频器、伺服驱动以及电动机组成,主要控制⼯件的运⾏顺序、速度以及运动的⽅向和⾏程的⼤⼩等。

通信系统主要将⼯作的各个单元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个整体,相互之间可以将信息进⾏交换,提⾼设备的控制能⼒,实现了集中处理,分散控制的⼯作要求。

2 ⾃动化⽣产线控制系统设计⽂章设计的⾃动化⽣产线系统,模拟的是企业进⾏⼯件加⼯的⽣产线流程。

⾃动化⽣产线模型主要由供料、运输、加⼯、分类仓储四个基本单元组成,通过PLC 作为控制系统的核⼼部件。

基于PLC 的⾃动化⽣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吕志华2.1 供料单元供料单元的机械部分包括:⽀撑架、⼯件装料管、⼯件推出装置、阀组等,控制部分包括PLC 、电源等。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生产线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包括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进行探讨。

首先,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需要明确其目标和功能要求。

例如,生产线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什么产品,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产量和质量要求。

接下来,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流程规划和布局设计,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加工过程、产品的质检和包装等。

在这个阶段可以借助生产线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PLC设备,并进行编程。

PLC编程可采用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的编程软件,如Ladder Diagram(梯形图)编程语言。

编程包括定义输入和输出信号、编写控制逻辑和算法、设置定时器和计数器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通信模块的配置,以实现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的数据交互。

在设备的选择和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具体要求。

例如,如果需要进行运动控制,可以选择带有运动控制模块的PLC设备。

此外,还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设备。

最后,进行生产线的实际搭建和调试。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布置和接线,并进行调试和联调。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验证控制逻辑和运行参数的准确性,以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工艺要求的满足。

在调试过程中可以测试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

总结起来,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流程规划、PLC编程、设备选择和配置、实际搭建和调试等步骤。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线的功能要求、设备选型、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通过设计和调试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样的毕业设计既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符合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工厂生产的主流方式。

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机器人可以实现精确的动作和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针对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和分析。

一、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1.1 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比手工操作,机器人的工作速度更快且稳定。

1.2 提高产品质量:机器人可以精确执行生产任务,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3 减少劳动成本:机器人取代了部分重复性的劳动工作,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成本和用工压力。

1.4 提高安全性:机器人可以在高温、高压、有毒环境下工作,减少了人员伤害的风险。

2.1 设计原理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包括机器人、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

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编程实现对机器人和其他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各项工作。

(1)分析生产需求:首先需要根据生产需求确定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任务,考虑生产线所需的机器人类型、数量和工作模式等。

(2)选型配置设备:根据生产需求选型配置机器人、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确保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

(3)PLC编程设计:根据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控制逻辑,进行PLC编程设计,实现对机器人和其他执行机构的自动化控制。

(4)系统集成调试:对机器人、传感器、执行机构和PLC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确保各部件的协调工作和系统的稳定性。

(5)生产运行维护: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

(1)机器人选择: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器人类型,包括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考虑其工作范围、负载能力、精度等性能指标。

(2)传感器应用:通过传感器实现对生产线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确保生产任务的准确执行。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好、易于维护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领域。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

二、背景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机械式生产线到如今的数字化生产线,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工业自动化的巨大变革。

PLC作为一种成熟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数字化生产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LC通过接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控制和计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完成自动化生产过程。

三、设计方案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涉及PLC的选型、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设计等。

软件部分则包括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如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等。

1、PLC选型: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PLC品牌和型号。

考虑因素包括I/O点数、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等。

2、输入输出模块选择:根据生产线所需检测和控制的信号类型,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

例如,选择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等。

3、传感器设计:根据生产线的工艺要求,设计合适的传感器,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4、执行机构设计:根据生产线的工艺要求,设计合适的执行机构,如电机、气缸等。

5、软件设计:根据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编写PLC控制程序。

程序应包括逻辑控制、顺序控制、过程控制等部分。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具体数据如下:1、生产效率提高:采用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后,生产周期缩短了2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生产质量稳定:通过PLC的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波动减少,生产质量稳定提升。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状况 (1)1.2 PLC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3)1.2.1生产线上的工艺过程 (3)1.2.2连续生产线 (4)1.2.3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5)1.3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6)第二章各单元硬件设备的说明 (7)2.1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7)2.1.1电感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7)2.1.2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7)2.2电容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8)2.2.1电容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8)2.2.2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使用 (8)2.3继电器的设备及微动开关的设备说明 (9)2.4电磁阀的设备说明 (9)第三章 S7-2OO PLC在自动线中的使用 (10)第四章各单元控制系统的设计 (12)4.1PLC对下料单元的控制 (12)4.1.1下料单元控制要求 (12)4.1.2下料单元控制流程图 (13)4.1.3下料单元I/O分配表 (14)4.1.4下料单元梯形图 (15)4.2 PLC对加盖单元的控制 (21)4.2.1加盖单元控制要求 (21)4.2.2加盖单元控制流程图 (22)4.2.3加盖单元I/O分配表 (23)4.2.4加盖单元梯形图 (24)4.3PLC对穿销单元的控制 (30)4.3.1穿销单元控制要求 (30)4.3.2穿销单元控制流程图 (31)4.3.3穿销单元I/O分配表 (32)4.3.4穿销单元梯形图 (33)4.4PLC对检测单元的控制 (39)4.4.1检测单元控制要求 (39)4.4.2检测单元控制流程图 (40)4.4.3检测单元的I/O分配表 (41)4.4.4检测单元梯形图 (41)4.5PLC对分拣单元的控制 (45)4.5.1分拣单元控制要求 (45)4.5.2分拣单元控制流程图 (47)4.5.3分拣单元的I/O分配表 (48)4.5.4单元梯形图 (49)第五章 S7-300 PLC硬件组态及编程 (56)5.1 硬件配置 (56)5.2 S7-3OO PLC在系统中的主站控制变量传送分配表 (64)5.3 S7-3OO PLC在系统中的主站控制的基本要求 (65)5.4 S7-300 PLC梯形图 (65)总结 (68)参考文献 (69)致谢 (70)第一章绪论1.1 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状况自动线是能实现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种机器体系,通过采用一套能自动进行加工、检测、装卸、运输的机器设备,组成高度连续的、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实现产品的生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趋势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普遍。

机器人生产线的实现离不开PLC控制技术的支持与应用。

本文将对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以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等目的。

设计思路本文以压铸机生产线为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的压铸自动生产线进行设计。

该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由机器人、工件输送系统、传感器、PLC控制器等设备构成。

其中,机器人可以完成工件的加工、清洗、测量等工作,工件输送系统实现工件的输送和存储,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检测,PLC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控制。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工件的传送:首先将待加工的铝合金模块通过输送带传送到压铸机前端,启动压铸机压铸出所需模具的零部件;2. 机器人清洗:机器人自动将工件从输送带上取走,放置在清洗工位,在该位置进行清洗处理,完成后再次放回输送带上;3. 机器人测量:输送带将工件传送到工件检测位置,由机器人自动对工件进行长度、高度、宽度、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测试检测;4. 机器人处理:如果工件检测合格,机器人会将工件带到涂漆工位对工件进行喷漆处理,完成后再次放回输送带;如果工件检测未通过,机器人会将工件输送至废弃区域,并进行统计和记录;5. 完工品收集和监控:输送带将经过清洗、测量、涂漆处理的工件传送到最后的完工品收集区域。

在该区域设置检测传感器,对完工品进行检测和监控。

设计实现1. 机器人控制模块机器人系统的控制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实现,通过外部IO模块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机器人的控制细节如下:(1)机器人的工具头:机器人设置了夹持物控制,以便在程序中定义夹紧力和夹紧位置。

(2)机器人的暂停与继续: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外部中断信号实现机器人暂停与继续。

(3)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在安全方面,机器人系统设计了光电保护、机器人限位开关、机器人当前位置传感器等安全保障措施。

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自动化的生产线具备着组装灵活、安全性高以及构造较为简单等多优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车间的大小来增减设备,这也使其成为了现代化企业中建造生产线的重要选择。

在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管理领域中,PLC技术应用广泛。

本文针对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对PLC技术的主要结构以及技术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后,与自动化生产线相结合,探讨PL技术应用后的自动化生产线,构建模式以及自动化生产中对于PLC技术的功能选择,对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PLC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引言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生产行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囊括机械、电气、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工业工程。

这类复杂工业产线需要依赖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开始积极地应用PLC技术,在此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对一些复杂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设备运营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以保障生产的效率。

本文主要针对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1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自动化生产线内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由PLC、位置传感器、工业计算机、电机驱动器以及工业摄像头等所构成。

在整体控制系统当中,三自由度的滑台是其内部的核心部件,其是由X、Y、Z三个不同方向的线性模组以及与之对应的步进电机组成,完全能够通过PLC来为驱动器发送准确的控制信号,有效控制滑台当中的三个分支,使其能够按照规定中的坐标来进行移动。

通常情况下,X轴方向应当尽量与流水线内部的传输带维持一种平行的状态,可以利用齿轮带动皮带这一简单的驱动方式使得X轴对应的步进电机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驱动作用,实现高速运转的直线行驶,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平稳性。

而其中的横向机构就可以由Y轴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其整体驱动方式与X方向基本一致,主要目的就在于能够更好的配合X方向来完成坐标的定位工作。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是指通过机器人和PLC控制系统来完成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本文将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一、工作原理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PLC模块连接机器人、传送带和各个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通过设定程序指令,控制机器人在传送带上进行物料的加工、搬运、装配等操作,最终完成产品的生产。

1.启动:启动PLC,系统检测设备状态,自检完成后,等待开始信号;接收开始信号后,机器人自动开启并进入待命状态;输送带启动,待加工物料进入输送带后,传感器识别物料种类和数量,并发送信号给PLC;PLC接收信号后,根据设定的程序指令,调用机器人进行加工、搬运、装配等操作。

2.加工:机器人根据程序指令,控制工具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对物料的加工;加工完成后,机器人移除工具,并将物料搬运到下一工位。

3.搬运:机器人将物料从输送带上搬运,按照规定的路径将其移动到下一工位;传感器检测物料的位置和方向,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PLC;PLC控制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进行物料的定位和转移,移动物料到下一工位。

4.装配:5.检测:PLC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机器人。

6.重复:二、设计要点1.机器人的选型:根据生产要求、工件特点和生产量等因素,确定机器人的类型和规格;机器人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精度和速度,以满足生产要求。

2.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用:选择与机器人和生产要求相适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检测物料和产品的位置、方向、属性等信息,并进行控制和操作。

3.PLC程序的编写:根据生产线的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编写PLC程序,并进行模拟调试;程序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4.安全措施的设置:在生产线中设置安全门、急停按钮、安全限位开关等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人和生产线的安全。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精准地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生产流程,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一、PLC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作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机器人以及其他生产设备的工作。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PLC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 控制机器人的动作:PLC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各个关节,使其按照预定的路径和速度进行运动,实现高精度的操作。

2. 协调生产设备的运行:在自动化生产线中,除了机器人外还有许多其他设备,如传送带、装配机、检测设备等。

PLC可以协调这些设备的运行,保证整个生产线的顺畅进行。

3. 数据采集和处理:PLC可以采集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信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4. 故障诊断和排除:PLC可以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并根据预设的逻辑进行排除,从而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软硬件系统的选择:在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PLC系统,并与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集成。

硬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软件系统包括PLC程序编写和调试软件。

2. 生产线布局规划: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确定各个设备的摆放位置和排布方式,明确各个工位之间的关系和物料传递路径,以便PLC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控制。

3. PLC程序编写:根据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逻辑控制需求,编写相应的PLC程序,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生产设备协调、数据采集与处理、故障诊断等方面。

4. 联机调试与优化:在生产线搭建完成后,进行PLC程序的联机调试与优化,逐步完善各个功能模块的逻辑控制,确保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稳定运行。

5. 生产线管理与监控:通过PLC系统与上位机系统的连接,实现对生产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汇总,为生产线的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本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

PLC被广泛地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因其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特点,在生产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设计将探讨如何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实用性。

本设计的整体架构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PLC的程序设计及调试等几个方面。

首先,各种生产设备(如传送带、机器人等)需按照生产要求组装成自动化生产线,同时,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等传感元件,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其次,PLC需要编写程序,控制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的操作。

在程序的编写中,需要注意PLC程序的逻辑、实时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最后,需要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了PLC控制和编程软件Siemens S7-200,针对不同设备,结合PLC的I/O口和通讯模块,设计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程序。

本设计的实现方案如下: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设备根据其作用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需要一个分控制系统来控制,同时也需要一个总控制系统进行整体控制。

对于每个分控制系统,我们采用了单独一个PLC控制,同时还需要一个触摸屏进行交互式操作。

总控制系统使用一个上位机作为主控,通过PLC通讯模块与每个分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物料的管理与监控。

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即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和开发,然后在总控制系统中进行整合和测试。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取得了成功的控制效果,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总之,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是一个全面的工程,需要从生产设备的组装、PLC编程及控制、通讯模块的应用、程序的调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和掌握。

本设计不仅为学习PLC的程序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对自动化生产线的深入理解。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是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先进生产线系统,它可以实现高效、精确和灵活的生产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机器人与传送带、工件夹具、传感器等设备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PLC作为控制核心,负责控制整个生产线的运行和协调各个设备之间的协作。

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需要明确生产任务和要求。

根据生产任务的不同,可以确定所需的机器人数量、类型和功能。

对于装配生产线,需要具备精确的定位和操作能力的机器人;对于搬运生产线,需要具备高负载和高速运行能力的机器人。

确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

布局应考虑生产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机器人的活动范围。

还需要合理安排各个工作站和设备的位置,便于机器人的操作和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然后,确定控制逻辑和程序。

根据生产流程,确定每个工作站的任务和顺序,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控制逻辑和程序。

PLC作为主控制器,通过读取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机器人的位置和状态,并发送控制信号给机器人和其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还应设计人机界面(HMI)界面,方便操作员对生产线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HMI界面,操作员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运行状态,调整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和速度,处理异常情况等。

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生产线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各个设备和机器人的运行正常,并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测试过程中,还可以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和灵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降低人力成本和生产风险。

这种设计不仅适用于传统制造业,也适用于新兴行业,如电子、汽车、医药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是一种通过机器人和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操作和生产的生产线。

该生产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且能够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操作。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如激光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

根据生产线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器人进行配置。

接下来,需要设计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生产线的计算机,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设计PLC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各个动作和操作,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当机器人完成一个任务后,需要切换到下一个任务,需要编写切换任务的程序。

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机器人与传感器的配合。

传感器能够感知生产线上的各种情况,如物料的到达、产品的质量等。

通过与传感器的配合,机器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

当机器人检测到物料到达时,可以自动进行取料操作。

除了机器人和PLC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布局和工艺流程。

生产线的布局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操作空间和物料的传输路径。

还需要设计工艺流程来实现产品的加工和组装。

生产线的布局和工艺流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项目。

需要考虑机器人的选择和配置、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传感器的配合、生产线的布局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

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

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

PLC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本论文主要是模拟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实现以下各站功能。

然后利用Profibus总线进行八站通信连接使之成为一条自动生产线控制模拟系统。

关键字:PLC、自动生产线、Profibus通信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自动化生产线的介绍及发展 (1)1.2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体系结构 (4)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 (5)2.1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5)2.2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概况 (5)2.3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及特点 (6)第三章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设计与实现 (7)3.1工业自动生产线系统结构 (7)3.2工业自动生产线单站功能及系统程序设计 (9)3.3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设计 (20)第四章论文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绪论1.1自动化生产线的介绍及发展1、自动化生产线介绍自动化生产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的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重复的生产过程。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1)一、自动化概述 (2)(一)自动化生产线发展历史 (2)(二)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2)(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简介 (3)二、设计方案 (3)(一)THJDQG-1型自动化生产线简介 (3)1、产品特点 (4)2、技术性能 (4)(二)实训工作任务 (4)1、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2、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 (4)3、PLC的编程 (5)4、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5)5、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5)(三)系统组成 (5)(四)运行过程 (6)1、上料机构 (6)2、皮带输送机构 (6)3、搬运机械手机构 (6)4、分类仓储机构 (7)5、启动、停止、复位、警示 (7)6、突然断电的处理 (7)三、搬运机械手单元核心技术应用 (7)(一)搬运机械手单元中传感器的使用 (8)(二)搬运机械手单元中PLC技术 (9)四、搬运机械手单元的程序设计 (9)(一)气动控制原理图 (9)(二)I/O分配图 (10)(三)接线图 (10)(四)顺序功能图 (11)小结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气动设备等构成。

通过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等实现机械手的精确运动。

控制系统采用三菱FX2N-48MT型号的PLC设计,主要完成模拟量数据的采集,操作质量的维护,调试和安装。

完成机械手搬运物料的全部过程。

本次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机械手搬运物料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并可根据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作业。

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PLC机械手传感器气动设备一、自动化概述(一)自动化生产线发展历史二十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滚动轴承、小型电动机和缝纫机等工业发展,机械制造中开始出现自动线,最早出现的是组合机床自动线。

在二十世纪20年代之前,首先是在汽车工业中出现了流水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随后发展成为自动线。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 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为基础,探讨了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引言自动化生产线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以PLC技术为基础,探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相关问题。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1.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PLC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PLC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逻辑控制和程序控制实现对各个执行器的控制,从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2.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自动化生产线一般由输入模块、CPU(中央处理器)、输出模块和执行器等组成。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CPU负责逻辑控制和程序运行,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三、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问题1.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设计是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的核心部分,需要合理安排输入输出的连接和逻辑关系,并编写清晰的控制程序。

合理的PLC程序设计可以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与配置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选择和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自动化生产线的性能。

合适的传感器可以提供准确的反馈信号,而合适的执行器可以实现准确的动作控制。

3. 自动化生产线布局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设计涉及空间利用效率、人机交互性和人员安全等诸多因素。

良好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4. 故障检测与排除自动化生产线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及时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是确保生产线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

PLC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

PLC自动化生产线毕业设计

PLC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摘要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综合性主要涉及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本系统完成一个工件的拆卸、分拣工作,模拟一个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

首先由供料站提供原料,运输站将其送至加工站加工,然后送至装配站进行安装,最后由分拣站进行分拣。

设计以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作为自动生产线的整体设计,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

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PLC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

所以,本设计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

关键字:网络组态自动化 PLC 电机目录摘要 (I)一概述 (1)二自动生产线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2.1基本组成 (2)2.2基本功能 (4)三电气控制 (5)3.1接线端子及主令部件 (5)3.1.2 控制系统 (6)3.2能源部 (7)3.2.1供电电源 (7)3.2.2 气源处理装置 (8)3.2RS485总线的电气连接 (9)3.2.1 安装和连接N:N 通信网络 (9)四加工单元控制系统 (11)4.1供料单元的PLC工作任务 (11)4.2加工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1)4.3加工单元PLC工作任务 (12)4.4PLC的I/O分配及系统安装接线 (13)4.5加工单元气动控制回路 (14)总结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气动设备等构成。

通过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等实现机械手的精确运动。

控制系统采用三菱FX2N-48MT型号的PLC设计,主要完成模拟量数据的采集,操作质量的维护,调试和安装。

完成机械手搬运物料的全部过程。

本次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机械手搬运物料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并可根据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作业。

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 PLC;机械手;传感器;气动设备目录第一章自动化概述 (3)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历史 (3)1.2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4)1.3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简介 (4)第二章设计方案 (5)2.1 THJDQG-1型自动化生产线简介 (5)2.1.1产品特点 (6)2.1.2技术性能 (6)2.2实训工作任务 (6)2.3系统组成 (8)2.4运行过程 (8)第三章搬运机械手单元核心技术应用 (12)3.1搬运机械手单元中传感器的使用 (12)3.2搬运机械手单元中气动技术 (12)3.3搬运机械手单元中的plc技术 (13)第四章搬运机械手单元的程序设计 (14)4.1气动控制原理图 (14)I/O分配 (15)I/O接线图 (15)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自动化概述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历史二十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滚动轴承、小型电动机和缝纫机等工业发展,机械制造中开始出现自动线,最早出现的是组合机床自动线。

在二十世纪20年代之前,首先是在汽车工业中出现了流水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随后发展成为自动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中,自动生产线的数目急剧增加。

第一阶段40年代--60年代初需求动力:市场竞争,资源利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适应批量生产需要。

主要特点:此阶段主要为单机自动化阶段,主要特点是:各种单机自动化加工设备出现,并不断扩大应用和向纵深方向发展。

典型成果和产品:硬件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

第二阶段60年代中--70年代初期需求动力: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产品更新快,产品质量高,并适应大中批量生产需要和减轻劳动强度。

主要特点:此阶段主要以自动生产线为标志,其主要特点是: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各种组合机床、组合生产线出现,同时软件数控系统出现并用于机床,CAD、CAM等软件开始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中,此阶段硬件加工设备适合于大中批量的生产和加工。

典型成果和产品:用于钻、镗、铣等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至今需求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普遍性问题愈发严重,要求自动化技术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使其各相关技术高度综合,发挥整体最佳效能。

主要特点:自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首次提出CIM 概念至今,自动化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CIM已作为一种哲理、一种方法逐步为人们所接受;CIM也是一种实现集成的相应技术,把分散独立的单元自动化技术集成为一个优化的整体。

所谓哲理,就是企业应根据需求来分析并克服现存的“瓶颈”,从而实现不断提高实力、竞争力的思想策略;而作为实现集成的相应技术,一般认为是:数据获取、分配、共享;网络和通信;车间层设备控制器;计算机硬、软件的规范、标准等。

同时,并行工程作为一种经营哲理和工作模式自8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和活跃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并将进一步促进单元自动化技术的集成。

1.2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自动化技术是新的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自动化技术就是探索和研究实现自动化过程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机器视觉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工业革命是自动化技术的助产士。

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技术才冲破了卵壳,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时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自动化等)来改造旧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提高管理及经营水平的政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就是例证。

可以深信,国家的这个政策必将促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对我国工业、管理和国防的现代化发生巨大的影响1.3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简介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生产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在不能采用流水生产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益产组织形式;在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复杂,零部件数目较多,每种产品产量不多,机器设备不足的企业里,采用生产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

第二章设计方案2.1 THJDQG-1型自动化生产线简介1本次设计是基于天煌公司的THJDQG-1型_的机械手的设计,而此产品的概述如下,本装置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光机电气一体化产品,是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而研制的,适合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

它在接近工业生产制造现场基础上又针对教学及实训目的进行了专门设计,强化了光机电气一体化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本装置由导轨式型材实训台、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部件、电源模块、按钮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交流电机模块、步进电机及驱动器模块、模拟生产设备实训单元(包含上料机构、皮带输送线、搬运机械手、分类仓储等)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

采用开放式和拆装式结构设计,可根据现有的机械部件组装生产设备,使整个装置能够灵活的按实训教学需要组装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

装置采用工业标准结构设计及抽屉式模块放置架,组合方便。

控制对象均采用典型机电设备部件,接近工业现场环境,满足实训教学或技能竞赛需求。

本装置涵盖了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所涉及的PLC控制、变频调速、步进调速、传感检测、气动、机械结构安装与系统调试等内容,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光机电气一体化高技能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1.1产品特点1.该装置融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安装、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PLC编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于一体,满足实训教学和竞赛的需要。

2.该实训考核装置有PLC模块I/O端子、变频器接线端子、交流电机接线端子、步进电机驱动器接线端子、各常用模块与PLC连接端子,均采用安全插座,使用带安全插头的导线进行电路连接;各光电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和指示元件的电路,则通过端子排进行连接。

插拔线连接电路与端子排连接电路相结合,既保证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和巩固,又保证电路连接的快速、安全和可靠。

2.1.2技术性能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 AC380V±10% 50Hz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3.装置容量:≤1.5kVA4.外形尺寸:120cm×80cm×130cm5.安全保护:具有漏电压、漏电流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2.2实训工作任务1.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通过配置的单杆气缸、导杆气缸、旋转气缸、气动手爪等气动执行元件和单控电磁换向阀和磁性开关等气动控制元件,可完成下列气动技术的工作任务:➢气动执行元件的安装➢气动方向控制元件的安装➢气动速度控制的调试➢气动顺序控制回路的安装➢气动机械手臂的安装➢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2.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通过配置的交流电机、步进电机、指令开关和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电气安装的工作任务:➢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交流电机调速控制电路的连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的连接➢传感检测电路的连接3.PLC编程➢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编写➢异步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编写➢异步电机调速控制程序编写➢搬运机械手控制程序编写➢皮带输送线控制程序编写➢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控制程序编写4.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通过配置的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步进电机模块、指令开关和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光机电气设备安装和光机电气一体化技术的工作任务:➢工件库及工件推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皮带输送线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搬运机械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运料小车的安装与调试➢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5.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通过配置的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步进电机模块、指令开关和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光机电气设备安装和光机电气一体化技术的工作任务:➢上料结构和皮带输送线的自动控制➢搬运机械手的自动控制➢运料小车的自动控制➢光机电气一体化的自动控制➢通过考核或技能竞赛,可考察的职业能力➢机械构件的装配与调整能力➢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电路安装与调试能力➢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控制程序编写能力2.3系统组成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由型材导轨式实训台、典型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PLC 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模拟生产设备实训模块(包含上料机构、皮带输送线、搬运机械手、分类仓储等)、接线端子排、各种传感器、警示灯和气动电磁阀等组成。

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拆装式设计,学生可以组装、接线、编程和调试由上料机构、皮带输送机构、搬运机械手机构和分类仓储机构组成的光机电气一体化设备。

2.4运行过程1. 上料机构在复位完成后,点动“启动”按钮,料筒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时,延时两秒后,推料气缸将工件推出至皮带输送线,若10秒钟后,料筒检测光电传感器仍未检测到工件,则说明料筒内无物料,这时警示黄灯闪烁,放入物料后黄灯熄灭;推料气缸推出物料后会立即缩回,工件下落。

当搬运机械手夹起物料后,又重复上述过程。

2. 皮带输送机构井式工件库 光电传感器 单杆气缸 磁性传感器 警示灯 安装支架当物料被推料气缸推出后,PLC 启动变频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以30Hz 的频率运行,皮带开始输送物料。

物料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传感器时,传感器会把检测到的信号传给PLC ,PLC 判别物料,为分类仓储机构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